登陆注册
4363600000015

第15章 七言絶句(1)

登扬州城楼

淮水微茫逺接天隋宫秋草自芊芊当时歌舞人何在落日空山闻断蝉

钱唐别友

日落津亭一别君数声猿呌不堪闻明朝回首钱唐路惟有秋山隔暮云

江上送客

片帆遥向洞庭游湖水茫茫一色秋别后思君肠欲断不堪重倚夕阳楼

苏小小墓

疎林落叶乱孤村芳草萋萋满墓门惆怅美人今不见寒鸦栖尽又黄昏

春日懐旧

落花寂寂柳依依日暮空山独掩扉双燕不知人去逺年年犹绕画梁飞

彭城懐古

云龙山下鸟争啼戏马台前日欲西莫谓楚宫今寂寞五陵芳草正萋萋

听角思归

白草黄榆不见春十年辽海困征尘夜来正有还乡梦残角一声愁杀人

野店逢故人

野店莺啼柳自垂故人相见不胜悲明朝又作沅湘别江海悠悠无尽时

淮阴夜泊

淮阴城下暂停舟明月无情水自流汉代王孙今不见惟余春草满汀洲

客中赠别

吴姬把酒唱离歌一片愁心奈别何莫怪相看频下泪江南春色已无多

武林与子卿宿别

渺渺疎钟月下闻天涯相见复离羣秋风一夜孤帆逺遥隔吴山几片云

丹阳遇陈十八

丹阳渡口遇同乡欲语匆匆怨夕阳君返江南我江北云山千迭断人肠

送人游秣陵

送君西去秣陵游万里寒江日夜流酒散离亭人已逺乱山残雪一孤舟

感旧

一别心知万里遥孤灯空对可怜宵因思十五年前事月色箫声共寂寥

东原别歌者周郎

缥缈尊前一曲歌相逢其奈别离何数声残角霜天晓马首无情幽怨多

过黄逸人幽居

行到山中日已昏一声寒犬出孤村青苔满地无人迹风落残花闭洞门

灵岩庵懐珠上人

踏遍烟霞万壑深洞门空锁薜萝阴一从瓢笠过南海十载游踪无处寻

曽同老衲共安禅回首春风已十年此日重经香火地佛灯无焰灶无烟

客中送人之粤西

客路相逢各断肠明朝身在瘴云乡荒原野店无人住古木萧萧空夕阳

军城早秋

落日荒城起暮笳萧条秋色满黄沙一声塞鴈西风里十万征人尽忆家

金陵懐古

一自东南王气消秣陵秋色冷萧萧如今宫殿生禾黍无复繁华似六朝

访羽人不遇

千峰万壑羽人家钟磬无声日已斜闭却洞门春寂寂晚风吹落紫藤花

湖上晩望

半天夜月漏初稀渺渺澄波浸翠微一道香风何处起隔溪游女采莲归

秋夜闻笛

残月微微玉漏深一声长笛起秋阴天涯多少怀归客独对西风思不禁

东庄晚眺

旧游风景易蹉跎古路松阴翳薜萝樵唱尽归门巷寂萧萧残柳夕阳多

赠少年

天涯相见正新秋满目西风共倚楼月下按筝歌一曲声声都作小凉州

宫怨

金锁重封院宇深銮舆消息总沉沉君王何处看歌舞负却长门夜夜心

遥闻玉辇过昭阳歌吹声中欲断肠一闭深宫经十载梦魂无自识君王

冬日到山家

十里青山古木平半溪残雪夕阳明小桥流水门深闭但听云中鸡犬声

送人贬崖州

瘴雨蛮烟道路长怜君何事此投荒他时纵有相思梦万里风波正渺茫

酒家赠别

十载分携无定踪谁知此日酒家逢五更酒醒东西去又隔云山千万重

交河道中

萧条残柳不胜秋满目山川对戍楼今日独经征战地黄沙漠漠使人愁

汉宫春晓词

长信宫中玉漏微緑杨枝上乳鸦飞忽听银钥开金锁残月楼头照舞衣

枕上频闻女伴催任教初日上妆台玉肌应共东风软正梦昭阳侍寝来

宿雾霏微御柳青水晶帘卷见残星传言禁漏声休促昨夜君王酒未醒

莺声睍睆出花枝肠断流苏梦觉时一派管弦何处起遥知别院拜昭仪

送老僧

行尽天涯与海涯闲云孤鹤伴袈裟归看手种门前树开遍春风几度花

二月晦日送人之安南

杜宇声中夕照斜长途征马踏残花春光今日归何处莫是随君到海涯

驱车万里向蛮天人去春归总可怜同是别离君更速君行犹在晓钟前

寒食郊行伤少文

春风羸马出郊垧忽忆心知涕泪零最是无情坟上草年年寒食自青青

送人出塞

黄尘漠漠暗征衣杨柳青青折渐稀试问玉门关外路几人西去几人归

七夕闻碪

天上双星正渡河人间砧杵晩来多闺房若待秋风冷絶塞寒威可奈何

长门怨

芳草何时辇路通长门花鸟自春风总縁薄命难承宠不是相如赋未工

金谷园

闻说佳人此坠楼青山长在水长流明珠已与珊瑚碎尚有香魂夜出游

青塜

误杀婵娟是画图千年孤塜长蘼芜春风似亦怜芳质不遣穷阴草色枯

杨白花

杨花如雪叶如丝无奈东风一夜吹飘落不知何处所年年肠断暮春时

宫人斜

春雨春风粉黛销谁怜黄土葬妖娇墓门幸与诸陵近夜夜香魂不寂寥

红叶怨

红叶诗成暗自愁御沟泉咽不堪流愿将一掬相思泪添得潺湲出御沟

薛涛坟

玉垒山髙锦水流黄泉何处觅青楼坟头种得桃千树花落花开怨未休

温泉宫

羯鼓声中酒未醒华清浴罢转娉婷可怜万古温泉水难洗渔阳战血腥

马嵬驿

蛾眉宛转倍堪怜永别君恩赴九泉千载马嵬山下路伤心最是佛堂前

宫词

忽听昭阳歌吹声倚栏无语不胜情青青长信宫前草尽是銮舆去后生

古意

郎自伤心妾断肠梦中逢妾妾逢郎一声砧杵一声恨别意长如秋夜长

邮亭残花

征途微雨动春寒片片飞花马上残试问亭前来往客几人花在故园看

听旧宫人歌

一从红叶御沟流别却深宫几度秋莫向尊前歌旧曲哀声容易使人愁

拟九日客中登髙

独对青山酒一尊他乡秋色易消魂可怜举目关河异惟有黄花似故园

客中岁月易蹉跎此日登临共醉歌莫以天涯生感慨他乡时少故乡多

黄花空向客邉开愁听尊前白鴈哀纵使登髙也无益青山不是望乡台

满径寒花緑酒前客中愁绪转凄然也知故国山长在只恨登髙是来年

访陈平夫箬坡别业

涧水潆洄绿树稠白云长锁洞门幽此中自与尘凢隔一任桃花引钓舟

长安感懐

一领征衣半泪痕思家何日不消魂桃花落尽莺声老犹自飘零客蓟门

过陈荐夫幽居

柴门寂寂昼常关猿鸟声中鹤梦闲欲识武陵溪上路桃花无数水潺湲

秋怨

梧桐叶落正新秋如水君恩别处流独倚朱栏过夜半一声歌管六宫愁

送人从军

秋风一夜别家山万里从戎几日还此去正当离乱后断肠多在穆陵关

酒店逢李大

偶向新丰市里过故人尊酒共悲歌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

陇西行

一别家山万里长多年白骨委沙场游魂已逐边尘散空有髙台筑望乡

仗剑封侯事已非闺中少妇葬征衣玉门关内多边马纵有游魂不敢归

楚宫怨

黄土埋香翠黛销楚妃魂逐楚云飘愁多自殒如花貌岂为君王爱细腰

吴宫怨

髙台日日翠华临何事颦眉更捧心本是苎萝山下女吴中恩浅越中深

秦宫怨

宫中无复望车尘已分阿房老此身纵使君王得相见也应不爱白头人

汉宫怨

宠幸当年不省忧六宫那许近宸旒一从废入长门里始解宫中失宠愁

魏宫怨

一夜东风杀气销起凭妆阁思无聊铜台自有如花貌何必江东大小乔

晋宫怨

恩宠由来有浅深至尊行幸岂无心蛾眉不解君心巧空听羊车竹外音

齐宫怨

遥见潘妃绰约来六宫红粉一时回隔花听得君王笑知是金莲歩歩开

梁宫怨

深宫长日闭苍苔恩宠于今念已灰莫望他生更相见君王行满不轮回

隋宫怨

江南江北翠旗遥夜夜深宫锁寂寥何处龙舟试歌舞秦淮明月广陵潮

唐宫怨

一曲霓裳舞未休月光如水上帘钩梦回忽听笙歌沸犹是华清夜打球

下邳阻风

邉风飒飒卷黄沙白浪连天涌作花野店无人门尽闭夕阳衰柳带寒鸦

彭城元夕懐故园诸友

故国春宵正可怜九衢灯火吐春烟旧游已共晨星散月色遥知似去年

马上姬

红粉青娥白苎衣一鞭柳外踏青归中裙妬杀桃花马九陌香尘扑面飞

窈窕佳人跨绣鞍香风吹动绿云鬟最怜二月长堤柳一路青青送玉颜

别刘少已冯希吕

都门慷慨别同驩剑气冲霄马上看一自荆卿歌变征萧萧易水至今寒

鄚城感旧

匹马还家春正深路傍杨柳尽成阴当垆少女今何处门锁寒烟不可寻

进香词

貌似桃花鬓似云销金抹额石榴裙一派管弦齐上马手持香瓣礼元君

月夜

莺花三月出燕关千里家乡几日还今夜月明天似水梦魂先到武夷山

懐平夫

雪花飞尽柳花飞目断南天鴈影稀月落屋梁人不见空余清梦遶渔矶

剑浦懐宗思兼先生

剑气冲霄水乱流故人曽共木兰舟年来老病如宗炳画里青山卧里游

过陈山人隠居

茆斋斜瞰武陵溪万树桃花两岸齐闲倚杖藜看乳燕薜萝衣上落香泥

竹枝词

美人门对钱塘江水透苏堤月透窻莫怨裴航仙梦晚种来玉杵未成双

妾住西湖旧狭邪孤山深处是郎家郎若重来须细认湖邉新种碧桃花

杨柳堤邉去采莲柳枝低拂采莲舩分付儿童休浪折留待郎来作马鞭

忽听楼头鼓乱敲模糊月色上花梢郎今去住无消息暗掷金钱卜一爻

送郑翰卿游燕

慷慨辞家事北游黄沙万里使人愁市中击筑悲歌日为觅荆卿旧酒楼

大梦山前片月孤送君走马入燕都黄金台上生秋草犹有当年骏骨无

六溪夜泛

暮潮初涨月痕低一叶兰舟过六溪唱罢沧浪天渐晓青山无数鹧鸪啼

乌石山访虚公

飞锡何年住此山长松修竹掩禅关斜阳影里暮钟发三十六峰烟霭间

春日郊行

春风初动暮云平十里芳郊信马行山色苍苍溪水绿杏花村里鹧鸪声

西湖八景

仙桥柳色

迎仙桥畔万条丝淡荡春风二月时知是踏青归去晩几多游女唱杨枝

大梦松声

澄湖潆绕越王城十里湖光似镜平怪得寒涛何处起前山无数乱松声

古堞斜阳

百尺髙楼接女墙犹传闽越旧封疆可怜霸业归何处惟有寒鸦带夕阳

水晶初月

孤山深处水晶宫画舸归来信晩风欵乃歌残天似水一痕新月上湖东

荷亭晚唱

虚亭遥跨水中央五里荷花十里香度曲女郎齐拍手一声惊散两鸳鸯

西禅晓钟

湖上邀宾卜夜驩胜游休问夜漫漫天鸡呌罢晨星落犹听钟声出寺残

湖心春雨

滉漾平湖影碧空千重树色尽朦胧春光何处尤堪赏多是梨花暮雨中

澄澜曙莺

子与风流天下闻剙来髙阁欲凌云晓莺不道年华变犹自声声唤使君

青楼侠气赠李姬

阿娇侠气满红楼不肯轻身事贵游昨日五陵公子过青衣传语未梳头

文章元不属蛾眉红粉谁知唱丽词袖里云笺裁五色客来题出断肠诗

玉貌元同苏小娟清讴一阕最堪怜歌声未断尊中罄犹卸金钗当酒钱

緑云慵理黛痕销时把金簪竹上敲但得黄金能买赋何须珠翠鬬妖娆

寄题朗公寳函楼

一瓢一钵一经函幡影灯光对佛龛百尺楼中皆净土莲花千叶坐瞿昙

重过面壁洞访熙工

蹑屐重过积翠台当时屐齿半苍苔桑麻鸡犬还如旧洞口桃花几度开

宫词

翡翠衾寒晓漏迟博山香烬夜何其起来试揭珠帘看月在梨花第一枝

莫怨銮舆宠幸稀九重天子正宵衣云和一曲闲清昼乳燕帘前作对飞

对月荅邓汝髙

共对秋山月影寒尊前莫惜尽余驩不知故国秋山月能得尊前几度看

春日懐王少文

去歳逢君花下饮闲庭花落正纷纷于今又是花时节但见花开不见君

访程子晖

草阁秋深露气寒白龙江上暮云残轻舟泛入桃源里两岸芙蓉一钓竿

元夕懐李伯实

往事伤心倍可怜故人今夜渺云天灯光月色秋千影已隔春风二十年

送李子行太守谪茶陵

一官何事又投荒楚峡猿声几断肠正是长沙迁谪地不堪夜雨度潇湘

不为相逢叹陆沉总缘离别易伤心孤臣命似湘云薄圣主恩同汉水深

楚江遥望隔天涯盛世南迁道路赊满目春光无限泪清明风雨马头花

春雨潇潇春草微片帆遥逐楚云飞此行若过湘江路莫吊三闾吊二妃

寄黄白仲

家在西湖第几峰白云无数水重重鸟啼花落春光暮同听南屏寺里钟

与瀚公宿绿玉斋

几年踪迹各西东一点禅灯此夕同对坐空山天籁寂满林花雨月明中

金山别闵龄

古寺钟残暮霭收人烟起处见瓜洲长江渺渺愁无尽况上秦淮万里舟

芋江驿楼送张四之白下

春风吹柳万条斜此去金陵驿路赊不必相思当后夜片帆开处即天涯

懐谢在杭司理

一片愁心两地分三年人隔五湖云从来未识苕溪路只是思君不梦君

仙宗寺

古寺荒凉蔓草生青山回合暮云平当年遗迹俱尘土惟有流泉是旧声

自鼓山歴鳯池寻白云洞不得误抵山麓而归口占寄赵用拙居士

岧嶤径路杳难分猿鸟哀呼日半曛莫谓洞门今咫尺不知犹隔几重云

桃花流水自潺湲晓起寻君日暮还不是渔郎迷去路断无踪迹在人间

涌泉寺懐融上人

忆昔团焦住化城萧萧风雨佛灯明于今重借云房宿无复当年禅诵声

与陈惟秦郑震卿宿老禅庵

古寺钟残夜已分三人同卧一床云他时此地闻钟夜未必连床又是君

哭王少文秀才

王郎本是大罗仙暂谪人间二十年一夜缑山仍控鹤满天风露冷婵娟

去年春暮禁烟寒把酒看花共倚栏此日花开君不见黄垆相隔路漫漫

龆龀能诗便有声笔花长向梦中生如今玉树埋黄土谁继风流竹下盟

素笺如练墨如云年少临池独有君旧日兰亭今寂寞不堪开箧见遗文

长吉当年赋玉楼怜君犹少七春秋伤心处处生悲感何必山阳始泪流

绵绵幽恨几时销金屋无缘贮阿娇虚度春光二十载看花不及咏桃天

猿鸟声中昼掩扉竹阴依旧故人非思君忘却幽明隔犹怪音书近日稀

一别黄泉路杳冥愁云空锁草玄亭即今风雨罗山夜猿鸟哀呼不可听

魂魄悠悠到夜台应知尘世不重来从今绿玉斋前路一任春风长碧苔

记得孤斋晩眺时倚栏连袂共题诗山中每到斜阳后便觉伤心双泪垂

游仙词寿陈汝大

半生踪迹寄烟霞炼就丹垆九转砂鹤背鸾笙明月夜一声吹过碧桃花

山自苍苍海自流难将甲子记春秋羣真歳歳称觞日但见黄花满洞幽

年少曽窥寳笈文青山长礼紫阳君洞门尽日无烟火自扫松花吸白云

琪花瑶草满松关猿鸟声中鹤梦闲欲识武陵溪上路白云无数水潺湲

代郑翰卿闺人秋日寄逺

良人何事滞京华日醉青楼不顾家独宿空闺今几载又惊秋色上苹花

梧桐叶落火西流君住长安又一秋莫向邉庭思仗剑书生从古几封侯

苎萝村

越国荒村说苎萝曽闻此地幻娇娥浣纱遗迹知何处满目悠悠空绿波

七夕观妓

玉露凋瀼片月明人间天上此时情红楼不似银河隔一任邻鸡报晓声

感事

莫叹吾家似磬悬资生犹有卖文钱不知万落千村里多少人家絶火烟

访黄道晦

桑麻鸡犬自成村溪口云深絶洞门有客迟回空日暮不知何路到花源

口占戏赠道晦

家难相寻已十秋半居城市半林丘此身已是空门客只欠披缁物外游

送林伯溥还金陵

落魄江湖歳月更相怜何必是平生送君忽起并州感衰柳秋风白下情

秋夜即事

秋宵残雨上窻纱一点流萤照暮花觅得轻罗穿竹径已随风叶过邻家

赠潘郎

白晳修眉紫绮裘春风挟弹美遨游几多红粉羞颜色果匿懐中不敢投

小箬溪懐邵梦弼

当年此地共扬舲一入泉台竟不醒墓上白杨今老大江头古木自青青

送张叔弢之官昌化

一官南北总君恩只为风波易断魂吉了啼春山路寂五更烟雨过蛮村

五岭梅开歳欲残朱崖南去路漫漫莫言炎海无氷雪一领青毡六月寒

官冷携家乏俸钱独将桃叶海云邉玉颜未惯蛮天苦同醉槟榔辟瘴烟

留别曹能始

驿楼相别不胜悲握手殷勤问后期何处垆头同一醉冷风残雪蓟门时

一别青山谢薜萝故人今夜隔关河客中无限相思泪纔到思君泪更多

西去长安路渺漫天涯踪迹觅来难我今到处题名姓待汝经过到处看

梦中忘却已分离只解欢娱不解悲半夜蓬窻惊觉后始知相别已多时

与王生对酌

共是飘零客里身垆头沽酒莫辞频他时去住分南北归路同舟是别人

过昭庆寺

旛幢髙拂六桥烟坐久无僧可问禅一寺袈裟三百众寺门都趂卖经钱

湖上书所见

二八妖姬浅淡妆独摇兰桨水中央湖光胜似华清水不染人间粉黛香

戏呈朗公

西风半夜起松陵万里孤舟一点灯莫为离家肠易断无家犹有少年僧

御儿舟中别朗公

月下谈深睡去迟满身凉露夜何其鸡声未断钟声起又是江头欲别时

夜泊即事

夜静停舟傍水湄隔舟人语许多时起来试倚篷窻听尽是思乡怨别离

松陵夜泛

一片轻帆挂月明微茫何处辨孤城已看灯火星星近犹隔西风数里程

浒墅关懐王百谷

枫桥西下夕阳斜重到关门问酒家记得当年分别处一船秋色载黄花

枫桥夜泊梦邓汝髙进士

燕吴遥望隔天涯魂去魂来只自知梦里顿忘裘马贵相逢犹似布衣时

舟中对酒懐陈子卿

横塘烟雨不胜愁满目山川忆旧游今夜一杯三白酒犹疑同醉太湖舟

夜雨

客路逢秋梦易醒空江烟雨晚冥冥数声夜半孤篷外不似髙斋竹里听

懐任夫

天涯虽自叹离羣不用题书更寄君日日同游有诸弟一回书寄一回闻

朝天宫赠沈道士

回廊九曲隠星坛霞佩螭衣偃月冠唱彻歩虚词一阕白云满地磬声寒

桃叶渡访张幼于

淮水东邉杨柳新白头犹醉曲中春尊前试看红妆女谁是当年劝酒人

青溪逢吴叔嘉投赠

广陵云树秣陵烟两地飘零共几年老母七旬家十口资生惟有卖书钱

寻汪尧卿不遇

落叶苍苔满径幽懐人空对秣陵秋秦淮渡口无踪迹一日看花十四楼

鹫峰寺逢赵用拙

白云洞里觅无踪何意青溪得再逢无却是真逢是幻欲将真幻问南宗

苕川寻钱叔达不遇时叔达在闽

我客苕川君客闽天涯同是未归身应知两地相寻处俱闭闲门不见人

夜坐懐玉生

冷衾如水室如氷未尽更筹欲尽灯回首旧游多感慨双双骑马戏金陵

疎林明月照匡床一点孤灯泪万行夜半顿忘人已别诗成犹自问王郎

吴兴感懐呈在杭

客中何事太凄然不得归闽未到燕囊槖渐空游渐倦故人离别又残年

咏燕

燕子娇飞羽翼齐呢喃时向小窻西只因旧垒营初定纵有雕梁不敢栖

过钱功父悬磬室

一室依然似磬悬传家负郭旧无田鸊鹈剑售鹴裘典只有藏书不卖钱

再寻王太古不遇

梅花影里访幽栖门掩寒塘水满堤两度相寻不相见一帆风雨出梁溪

渡江

一叶扁舟逐浪飞罡风吹浪上征衣他时纵有南归梦梦见涛声不敢归

交河道中

路入交河日半曛北征车马各纷纷如何一片黄沙地能胜青山与白云

黄沙漠漠马骖驔北地春光久自谙不用褰帷纵游目断无山色似江南

旅店感旧

壁上题名八九春重来疑是梦中身几回欲觅题名处忘却谁家是主人

燕南道中懐君大熙吉熙工玉生诸子

萧萧羸马向天涯一片黄尘满面沙记得去年春雪里白云庄上看梅花

咏道傍柳

一片东风一度新生来不见上林春莫言此物无情甚送尽天涯落魄人

新城阻雨

寂寞孤村独掩门几家灯火近黄昏一般寒食梨花雨此地听来更断魂

东阿道中

马上青山夕照明看山应动故乡情虽然不及江南好犹胜平原旷野行

阳谷马上戏作呈幼孺

万树垂杨送客行春风三月未闻莺上林此日方千啭不向归人唤一声

过东平城北元故丞相墓

谁家翁仲卧荒坟闻是先朝旧相君三百年中来往客几人下马看碑文

汶上感旧

汶水匆匆唱渭城春风一别数年情知君本是飘零客未必重逢在此生

同幼孺马上见桃花

寂寂山家半掩门却怜春色满荒园同行不觉旗亭逺看尽桃花又一村

宿界河驿梦从许灵长索书兰亭记

折柳都门路遂分故人回首隔烟云不知此别千余里犹乞兰亭学右军

过薛君故城

髙台倾尽曲池平此地犹传薛故城珠履三千俱寂寞行人空动雍门琴

挂剑台

公子当年然诺深千金寳剑挂空林应知十字碑题后泉路相逢无愧心

亚父冢

亚父孤坟蔓草荒行人何用叹兴亡汉家多少功臣骨若个能归葬故乡

彭城感旧

落尽天桃万树花伤心重问旧琵琶平康门巷多相似不记垂杨第几家

戏马台今改为昭烈庙

英雄千载说喑哑此地曽经戏五花只有荒台留不得依然香火属刘家

广陵别陆无从

客路相逢叹二毛片帆南下月轮髙他年一枕扬州梦满树璚花万顷涛

舟抵京口作

舟过金焦日未斜回看瓜歩即天涯故乡虽隔三千里得到江南似到家

丹阳舟中与幼孺对月时余南还幼孺将客苕川

共倚孤篷月似霜夜深风露满胡床应知此月重圆夜君在他乡我故乡

懐平夫

客里思君路渺茫回看往事更凄凉十年夜半罗山雨若不销魂也断肠

懐惟秦

江上春风吹布袍题诗千里问蓬蒿君还记得当年事竹下焚香读楚骚

题落日孤舟扇面送幼孺

古木苍苍落照收谁人独自泛中流灯前不敢披图看恐是松陵别后舟

夹浦桥感旧寄谢在杭

夹浦桥西芳草新当时此地共迷津年来买徧松陵棹犹是江邉失路人

重集谐赏园忆歌者陈情

龙阳窈窕胜蛾眉埋玉空山是几时重到园中听歌舞不成驩乐却成悲

陈郎丰度似何郎长袖蹁跹韵绕梁此日重来君不见舞裙歌扇总凄凉

八尺湖夜泊懐李与熈张子环

八尺湖邉月上迟相逢犹记去年时一从落魄长安后三处飘零各不知

石门晩泊即事

湖上人家带暮烟日斜维棹小桥邉桑间试问缲丝女此是春蚕第几眠

寄弟

春风送客飜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寄语莺声休便老天涯犹有未归人

对镜

前路虚名未可期晓来临镜不胜悲无情最是双青鬓岂待名成始有丝

舟中懐幼孺

春风并辔岀都时江北江南处处随一自松陵分手后几多山水不题诗

渔梁街逢赵彦宗

匹马相逢叹路岐匆匆对语不多时知君别去无他想也是寻思遇我诗

同类推荐
  • 纳兰词全集

    纳兰词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耳门

    耳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真经直解

    道德真经直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welve Stories and a Dream

    Twelve Stories and a Dre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armen

    Car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恋爱大设计(人间职场浮世绘)

    恋爱大设计(人间职场浮世绘)

    一本以现实职场案例为蓝本,描写创意人工作、生活与爱情的小说,集商战、言情、人性描写为一体,以令人拍案叫绝的广告创意诠释了一份无比真挚纯粹的爱情……HEF公司创意部小职员焚书在失恋之后,心情失落,此时,公司新来了大美女总监作为焚书的上司,这个美女超强的工作能力以及时尚的生活态度让焚书大感兴趣,他的创意细胞与荷尔蒙一起热烈生长。而此时,竞争对手BBT公司的强势进入导致了顶尖创意公司之间的商战,而HEF公司的内部同事之间也面临了下岗裁员危机下的竞争,鹿死谁手,不得而知……
  • 探索太阳系(自然瞭望书坊)

    探索太阳系(自然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 高楼万丈平地起

    高楼万丈平地起

    玉涵楼明明是座平房,没有楼,却偏叫个楼。其实那也与我们无关,那又不是我们的房子,那是别人的房子,叫楼也好,叫房也好,叫什么都好,叫狗窝也无所谓,你较什么真呢。但偏偏有人要较真的。较真的人还不少。历代历年都有。他们想,是不是从前曾经有楼,后来塌了,或者被火烧了,或者被人扒了,或者怎么怎么了,总之是从有楼到无楼了,从楼房到平房了,但原先的名字没有改,仍然叫个楼。他们持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到史书里考证,到地底下挖掘,到传说中窃听,还在自己的大脑里推理,可是考来考去,推来推去,也没有什么确凿的东西可以证明玉涵楼曾经是一座楼。
  • 恰好是少年

    恰好是少年

    (暖文)喜欢你那年时光刚刚好,一见钟情那一刻,我们都好像是个傻子。那个人,恰好是那个风度翩翩,会打篮球,会跳舞,会暖心的少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顾雨泽,当初的一见钟情造就了现在了我们的相伴永生。那年,阳光刚好,你刚好,我刚好,我们都未彼此的遇见而感到庆幸。在这样浩瀚的宇宙里面遇到了那么渺小的你,遇到了那么让我心动的你。恰好是少年。
  • 天蓝得像一页童话

    天蓝得像一页童话

    米羊和林新是同龄人,却仿佛来自两个不同世界。米羊品学兼优,家境好,诗文俱佳。当署名“米羊”的散文“荣登”当地报纸时,米羊俨然成为同学们眼中的明星。相形之下,林新则如被人遗忘的杂草,疯狂成长,野蛮滋生……父母离异是他心上永远的伤,与继母恶言相向,与同学打架斗殴,在学校旷课迟到,成绩下滑,不可救药。命运将这样两个有天壤之别的少年纠缠到了一起。就在矛盾、抵触、冲突如绷紧的琴弦一触即断之时,新乐章訇然而来……歧路少年重返阳光照耀抑或在阴暗角落默然腐烂?作家以纯净如北方碧空般澄明的文字,讲述两个少年的成长故事。故事中弥漫着郁郁葱葱的少年情怀,诗意而极富童话般美好的品质,正如本书书名。
  • 嘉树斋稿

    嘉树斋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受益一生的情绪管理课

    受益一生的情绪管理课

    对有些人而言,情绪这个字眼不啻于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领导常常对员工说:“上班时间不要带着情绪。”妻子常常对丈夫说:“不要把情绪带回家。”……这无形中表达出我们对情绪的恐惧及无奈。也因此,很多人在坏情绪来临时,莽莽撞撞,处理不当,轻则影响日常工作的发挥,重则使人际关系受损,更甚者导致身心疾病的侵袭。本书教授读者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让我们做个快乐、开心的人,不让坏情绪损害身心健康。
  • 玲珑玲珑安红豆

    玲珑玲珑安红豆

    南禺之山梧桐之上为凤族的栖地,玲珑作为未来百鸟领主不知凤言。只晓得吃喝玩乐,游戏人间。时不时裹上青丘的大王去人间寻欢作乐,喝喝小酒、听听小曲儿。某日,把自己当狐狸,一身骚气的逗了逗某个路过的小少年、逗出了篓子......完了,这个篓子有点社会,摆脱不了了啊!
  •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春暖花开的时候

    春暖花开的时候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前后,在河南境内大别山下的一座小县城里,一群热血青年办起了救亡工作讲习班。这里有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各不相同的青年男女,他们不论担任教师,还是学员,都怀着同样兴奋的心情,办壁报,搞演出,下乡宣传抗日。他们的中坚人物参加了共产党或党的外围组织,活动实际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着。其时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战的政策,特务组织的魔爪已伸到该县,县城内的封建顽固势力也竭力反对和压制讲习班以及后来的战教团的活动,这样,各派势力、各种人物都无可避免地在抗日救亡的大考验前显出真面,甚至于一个家庭中,各个成员的表现也是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