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9100000003

第3章 玄奘(2)

“我就是汉人。”麴洪海说,“高昌国大部分人都是汉人,是汉魏以来屯戍在西域的汉人的后裔。我们那里说汉语,写汉字,官制、刑律都和中土一样。老百姓大多以种地和放牧为生。种的东西也和这里差不多,无非是粟、麦、棉花之类。我们现在的国王叫麴文泰,前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时,曾和先生麴伯雅来过中土,呆到大业八年(公元612年)才回去。现在还有一位健在的王太妃,姓宇文氏,是前隋的华容公主。高昌举国上下都信佛,法师如果能光临敝国,国王陛下一定会盛情相待的。”郝仁说:“原来你们国王也姓麴,是不是你的本家呀?”麴洪海笑了笑:“那要拐上好几道弯呢,反正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玄奘问:“我如果要去天竺,该怎么走呢?”麴洪海说:“那要看法师是想走陆路,还是想走水路。

若走陆路,就是从敦煌(今甘肃敦煌)出发,经鄯善今新疆若羌、于阗(今新疆和田),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及吐火罗国(今阿富汗北部兴都库什山及阿姆河上游之间),就可以到达北婆罗门国(今北印度)。如果走水路,出海后经真腊占不劳山(今越南东200里海岛)、海峡(今马六甲海峡)、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到达天竺国。不过,只能在十一二月季风来时才能出海。”玄奘想了想,说:“看来还是走陆路为好。”麴洪海摇了摇头:“这条路也并不好走。别的不说,路上必须穿过绵延千里的沙海,一旦迷路就很难生还。我们经商的也只敢结伴而行。法师千万不可一个人冒险,一定要多邀几个人同行。”玄奘合十相谢。郝仁却又给他泼凉水:“谁会愿意和你同行?像你这样死心眼儿的痴子,在下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来年正月,秋元贞观。

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埋头致力于富国强兵,并不知道在他身边还有一位玄奘和尚也正在埋头准备自己的鸿图大业,等待时机。

又是一个秋天。河南、陕西境内发生了严重的雹灾、霜灾,庄稼大面积绝收,饥民遍野。一时间,每天饥民滚滚,如潮水般涌出长安城,各谋生路。

郝仁赶快把这个消息通报给了玄奘,说:“倔和尚,你有没有这个胆子,混在逃荒的饥民中溜出长安?”“这样难得的好机会,我当然不能放过!我马上上路!”“那个高昌人麴洪海正好也要贩货西去,他说可以陪你到凉州(今甘肃武威县)。

“这真是太好了!”郝仁说:“凉州是西部边陲重镇,现在的凉州都督李大亮可不是一般人物。话又说回来了,当今的皇上精明得不得了,他任命的刺史、都督,哪一个都不简单。

他把那些人的名字都写在屏风上,每天看着,谁干了什么好事、坏事,就随时记下来。皇上还不时派人下去明察暗访,干得好的就高升,贪污失职的就严惩。这样一来二去,谁敢不尽心尽力?我听说李都督到任不久,正是心气儿高的时候,对进出关塞的商民管得很严。你到了凉州,可别犯在李大亮手里。能不能顺利地溜出玉门关,就看你和佛祖的缘分如何了。”玄奘深表谢意,说:“无论如何,我一旦踏上西行之路,就决不再向东迈一步!”公元627年,二十八岁的玄奘混在逃荒的难民中,出了长安城,向西进发了。

千山万水

麴洪海多次往返于高昌与大唐之间,路已经走得很熟了。玄奘跟着他先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县),稍作停顿,然后前往兰州。继续西行,前面就是凉州了。麴洪海与凉州都督李大亮有点交情,于是热情地把玄奘引见给这位执法严明的封疆大吏。李大亮也久闻玄奘的大名,一见之下非常客气,盛邀玄奘多停一段时间,设坛讲经,惠我凉州。玄奘谦让再三。正说着话,又有客来访,却也是一位和尚。李大亮笑着招呼说:“慧威法师,我看你还是及早收了你的讲坛吧,免得出丑。长安有高僧到了。”他一指玄奘:“这位就是玄奘法师,佛门千里驹。”慧威喜出望外,眉开眼笑:“没想到法师不计凉州偏远,亲临传法,这真是一方生灵的造化呀!法师如不嫌弃,就请到小寺暂住。法师若不在凉州讲上一个月的经,我是不放法师走的。”李大亮也开玩笑地说:“这好办。我这就传令给四城守卫,没有我的手令,谁也不许放走玄奘法师。这下子他溜也溜不掉了。”玄奘一看盛情难却,只好答应。

告辞出来时,麴洪海说:“法师准备多住一段时间,我的货物却等不及了,只好先走一步了。我已平安把法师送到了凉州,也算不辱使命。希望法师西去天竺时,能取道我高昌国,我王一定会欢喜不尽的。”慧威吃了一惊:“原来法师是要远赴天竺的,失敬!失敬!”他随即又叹了口气,说:“当年,我也曾在佛祖面前发过愿心,要到天竺瞻仰佛迹。没想到困难重重,一来二去,也就慢慢淡忘了。唉岁月蹉跎,我今生恐怕是无法还这个愿了。法师有此决心和毅力,实在令人佩服。”玄奘还礼相谢。

他在慧威的寺中设下讲坛,开讲《涅槃经》、《摄大乘论》等。每次讲经,台下都是人山人海。玄奘学识广博,非一般僧人可比。他讲起经文来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往往语惊四座。来听讲的除了凉州城内的僧俗以外,还有路过这里的西域商人。他们来了一批,又走一批,无不为玄奘法师的道行惊叹不已。他们继续各自的旅行,也就把玄奘的大名向西越传越广。

玄奘想找一位天竺人进一步学习天竺语,便请麴洪海帮忙。麴洪海临走时,介绍来一位卷曲胡子的天竺商人,说:“他叫乌叶,是别迦湿弥罗国(今克十米尔境内)人。”很快,进出凉州的人都知道了,有个长安来的玄奘和尚要去西天取经。

李大亮都督忽然再次把玄奘请去,这一回却没有那么客气了,一见面就直截了当地说:“玄奘法师,你没有过所,想从我这里出关是绝对不可能的。你不用再多说什么了。你已经触犯了大唐的国法,按律应当把你立即抓起来,押解回京。不过,我很佩服你的勇气和胆量,舍身求法,不愧是一代高僧。我且饶过你这一次。法师若愿意继续在凉州讲经,就仍然是我李大亮的座上宾;若想回长安,我可以派人一路护送。总之,只要法师不再向西一步,我一定既往不咎玄奘不动声色地合十相谢,既不点头,也不摇头。等他走后,李大亮马上吩咐手下人:“盯住这个和尚,他可不是个一般人物,没那么容易就死心的。”玄奘回到寺中,开始收拾行囊。慧威无声地跟了进来,随手把门关严了,这才问:“法师准备这就动身吗?”“贫僧在此叨扰已有一月有余,是该告辞的时候了。”“法师是打算向西还是向东呢?”玄奘迟疑了一下。慧威紧迫了一句:“出家人可从不打诳语。”玄奘回答:“临动身前,我已在佛前发下过誓愿,宁可死在西行的路上,也决不向东一步。”慧威说:“李都督既已有令,奘师怎样才能继续西行呢?”“只好冒险而为了。”“奘师这一走不要紧,李都督日后知道是我放你西去的,还能轻饶了我吗?”“法师是李都督的朋友,我不会让法师为难的。傍晚的时候我将出凉州西门,法师可以这样告诉李都督,也可以现在就送我见官。”慧威笑了笑,说:“那么,请奘师跟我来吧。

玄奘仍然面不改色,放下东西就走。慧威提醒他:“还是拿上行囊吧。”两个人出了屋,慧威却没有往寺院的大门走,反而向寺后走去。玄奘跟着他七拐八绕,到了一个偏僻的角门旁。远远地看见有两个小和尚等在那里,各自背着包袱。

小和尚们见了慧威,一起施礼。慧威指着他们说:“这是我的两个徒弟,慧琳和道整。”又转而对两个人说:“我的话,你们两个都记住了吗?一路上要好好侍奉玄奘师父。

千万小心。”玄奘不解地看了看慧威。慧威说:“恕我年老体衰,不能为奘师亲执鞍镫了。就让我这两个徒弟护送奘师一程吧。愿法师早到天竺,早得真经!”玄奘恍然醒悟,不禁眼眶发热:“法师如此助我,不怕李都督日后怪罪吗?”慧威笑着说:“法师能够远赴天竺,舍身求法,老和尚相比之下已经惭愧不已。这件事最多被李大亮骂一顿,打一顿板子,没什么了不起的。法师还是赶快上路吧。菩萨保佑,一路平安!”玄奘热泪盈眶。

慧威领着他们出了角门,又说:“从凉州向西,经张掖,便到了瓜州(今甘肃省安西县东)。慧琳和道整会引你去见瓜州刺史独孤达。独孤大人是我的老朋友,也是个信佛的。他如果知道了奘师西行取经的宏愿,一定会鼎力相助的。”玄奘再三拜谢。

三个人乘夜出了凉州。守门的认识慧琳和道整,知道他们是李都督的好友慧威法师的徒弟,也就没有细加盘查。一路上,他们白天休息,夜间赶路,避开一切耳目,终于顺利的到达了瓜州。

离开瓜州之后,玄奘一人一马走进了茫茫沙海。目之所及,只有一望无际的黄沙,直入天际。四外仿佛是一片死亡的世界。玄奘牵着马的缰绳,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黄沙中。

他循着散落的马粪,发现了一具倒卧在黄沙中的大牲畜的骨架,在太阳下泛着白花花的光。这就是沿路的所谓的标识了吧。他继续往前走,果然又找到了几丛骨架。心中放松了一些。

玄奘感到头上如火灼,嗓子在冒火,脚下像踩在火烙铁上。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驮在马背上的皮囊,喝了两口水,又赶快扎紧。不知道还要走多远才能补充水草,不得不俭省些。

他在风沙中行进了80里,终于望见了一座烽火台。

越往前走,那座冷峻的堡垒就越大,轮廓也越来越清晰。

烽火台下有大片的清水嫩草,绿得诱人。玄奘唯恐被台上的哨兵发现,便牵着马伏在沙沟里,强忍着酷热和干渴,准备熬到夜间取足水再前进。

傍晚终于来临了,凉风习习,使人骤觉浑身一爽。玄奘振作精神,蹑手蹑脚地向烽火台靠近,生怕发出任何声响。他来到水塘边,放马去畅饮,自己也趴下去喝了个痛快,然后解下皮囊开始盛水。

突然一支飞箭向他射来,几乎射中他的膝盖,吓得他出了一身凉汗。后来,由于得到校尉王祥的同情和支持得以摆脱困境。王祥还为他指出一条捷径:避开第二、三两烽,直走第四烽,还把玄奘介绍给此烽的校尉王伯陇。他来到第四烽之后,又因到烽下取水,被守卒发现,飞箭向他射来,王伯陇知道他就是玄奘,盛情款待了他,并告诉他不要走第五烽,应由此出发向西北方向走,约在一百里处,有一个地方名野马泉,此地有水草,玄奘按其所指方向,再次踏上征程。

一路之上风沙迷漫,遮天盖日,玄奘在沙漠中了一百余里,因为迷失了方向,没有找到野马泉。他心急如焚,喉干思饮,偏在此时饮水袋没有拿稳。

水全部倾泻在沙漠之上。他视水如命,已经四天五夜滴水舍不得入口,玄奘再也站立不稳,那匹马都已昏卧于沙漠之中,他也昏迷过去。到了第五天的半夜,凉风竟然把他吹醒,昏暗中那匹马也挣扎着站了起来,玄奘按他主观判断的方向,勉强走了十几里,那匹马偏不听指挥,向着另外一条道路奔去,玄奘无可奈何只好随它而去,行不数里,竟然来到了一处青草遍野,甘泉淙淙的地方。玄奘大喜过望,人马俱得复苏,他在此停留了一天。

同类推荐
  • 优秀职场女人是飞行虫

    优秀职场女人是飞行虫

    如果将森林比喻做职场的话,那些优雅的飞行昆虫都会拥有他们栖息的生活圈子,这是自然的规则,就好比在职场中奋战的女人们,她们和森林中优雅的飞行昆虫一样,都有着生存的共同点。本书对刚涉入职场的基层、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高层职场女性具有自我培训、方向性引导等价值。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本书分为荀攸、吕蒙、诸葛亮等部分。
  •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主要内容分为初出茅庐、黄巾之乱、剿灭黑山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权术之王:曹操》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曹操传奇的一生。
  •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册)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册)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热门推荐
  • 诡异预言

    诡异预言

    爷爷本是一最为普通不过的乡间老人,一次神秘之旅后,整个人变得神神叨叨的,这一日,在他弥留之际,他道:孙儿啊,今生你必会走上那无尽的探险之旅,一切珍重!
  • 宠婚撩人:娇妻不下嫁

    宠婚撩人:娇妻不下嫁

    【新文:重生甜妻:总裁,请矜持!】她遇到的他是一个结婚三年不回家的人。他们的感情就像隔着一个太平洋,林阑月受够了,递上一纸离婚协议书,将他甩了。 ”喂,你干什么,你回家睡你床上。”她无奈又气愤地说道。 “再吵,我就吻你。” “你混蛋。” “唔唔唔……”某人被强吻了。情节一 她望着他对和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南凝,温柔之至。 不料她已经忘了曾经爱到骨子里的人,却一笑而过。 他狠心的把她推到在满是玻璃渣子的地面上。当他破落,蹲在无人的街口,暗黄的灯光,拉长他的影子,他怪自己,瞎了眼,引狼入室。当他望着远处走来纤细的身影……
  • 仲秋纪

    仲秋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宗原

    五宗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偶然事件

    偶然事件

    国庆说我不操心,有人给你操心,你老爷子和我老爷子,都给你操着心呢,平衡的结果,是我走以后,你接我的市委办公室主任,长平,你这回也算是修成正果了。我很意外,想了一想,问:高原呢?国庆说操!高原机关算尽,能有什么好结果?!我吃惊地看着他。
  • 烂醉于鱼头火锅店

    烂醉于鱼头火锅店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心“零”的世界:归零心态改变人生

    心“零”的世界:归零心态改变人生

    归零心态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素养。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自以为很有能力却总是得不到重视、取得一定成绩却无法越自我、整日埋头苦干却看不到成绩,总想抓住什么却总是失去,总感到痛苦,却无法解除的人。这些人不但自己感到十分痛苦,也让周围的人对他们颇有意见,甚至故意疏远。这一切皆因他们没有归零心态!倘若他们能够倒空自我,将心归零,便能获取更多新鲜的知识、能力及良好的心态等等。当心态归零的那一瞬间,你可以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与畅快;当心态归零的那一瞬间,你可以拥有宽阔的视野与胸怀;当心态归零的那一瞬间,你可以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攀上人生道路中的更高峰!
  • 轮回今生梦重影

    轮回今生梦重影

    从开始的单纯,到现在的冷漠,她只是在成长罢了,她是人,她有要守护的人,她失去的已经够多了,她不想再这样下去了……时过境迁,她明白了一件事:有的人,只一眼,就已将她放在心上,有的人却偏要经历风雨才明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