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90500000105

第105章

明祖行事多仿汉高

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初起兵时,问李善长平天下之策,善长曰:“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五年遂成帝业。公濠产,距沛不远,法汉高所为天下不足定也。”(《李善长传》)《孔克仁传》亦谓帝尝以汉高自期,谓克仁曰:“秦政暴虐,汉高以宽大驭群雄,遂有天下。今群雄蜂起,皆不知修明法度,此其所以无成也。”是帝一起事即以汉高为法。今观其初定都金陵,方四出征伐,而已建都城,宫阙极壮丽,即萧何造未央宫之例也。(何治宫殿极壮丽,帝怒,以为天下新定,何重劳吾民。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帝悦,乃徙居之。)徙江南富人十四万户于中都,即汉初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以实关中之例也。(娄敬请徙齐、楚诸大族以实关中,汉高从之,徙者十余万户。)分封子弟于各省以建屏藩,即汉初分王子弟,以弟交王楚,从弟贾王荆,从子濞王吴,子肥王齐,如意王赵,文帝王代之例也。诏天下富民,年八十以上赐爵里士,九十以上赐爵社士,即汉初赐民爵七大夫以上之例也。甚至胡蓝之狱,诛戮功臣,亦仿菹醢韩、彭之例,此则学之而过甚者矣!

明祖文义

明祖以游丐起事,目不知书,然其后文学明达,博通古今,所传御制集,虽不无词臣润色,然英伟之气自不可掩。至如凤阳《皇陵碑》,粗枝大叶,通篇用韵,必非臣下代言也。此固其聪明天,然亦勤于学问所致。下金华后,聘刘基、宋濂在军中,朝夕讨论,固人所共知。而其初取滁州,范常谒见,即留置幕下,有疑辄问。(至正十三年事)渡江取太平,即召陶安参幕府。(十五年)克集庆,即辟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取镇江,闻秦从龙宿学,即令从子文正、甥李文忠以金币聘致,常书漆简,问答甚密。又以从龙荐,聘陈遇侍帷幄,呼为先生而不名。(十六年事)取婺州,即辟范祖干、叶仪、吴沈、许干、叶瓒玉、胡翰、汪仲山、李公常、戴良等十三人,会食省中,分直讲经史。(十七年事)计其时距起兵才数年,已留意文事如此,故文义已早通贯。其见于诸臣传者,如范常在幕下,帝晏间,辄命儒臣列坐赋时,常每先成。帝笑曰:“老范诗质朴,似其为人也。”(见明史各本传。)初下徽州,朱允升请留御书,即亲书“梅花初月楼”赐之。(《双槐岁抄》)与陶安论学术,赐之门帖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安传》)征陈友谅,过长沙王吴芮祠,见胡闰所题诗,大爱之。(《闰传》)鄱阳战胜,与夏煜等草檄赋诗。(《煜传》)宋濂不能饮,帝强醉之,御制《楚词》以赐。又以良马赐濂,亲制《白马歌》。(《濂传》)此皆未称帝以前事也。其后亲为文赐臣下者,毛骐、安然、陶安之卒,皆亲为文祭之。桂彦良迁晋王傅,亲为文赐之。宋讷读书,火燎其衣及胁,亲为文戒之。张九韶致仕,亲为文饯之。(俱见各本传。)帝尝言,文章宜明白显易,通道术,达时务。(《詹同传》)阅曾鲁文,大悦曰:“阅陶凯文已起人意,鲁又如此,文运其昌乎。”(《鲁传》)以刘三吾主会试,疑其有弊,亲撰策问覆试。(《三吾传》)是帝之能为散文也。帝尝作诗,命三吾和韵,赐以朝鲜玳瑁笔。(《三吾传》)李质振饥山东,帝亲作诗饯之。(《质传》)以旧韵出江左,命乐韶凤参考中原正音订之,名《洪武正韵》。(《韶凤传》)解缙疏言:“韵府出自元末阴氏,本无足采,陛下以其便于检阅,故好之。”(《缙传》)帝尝出御制诗,桂彦良朗诵,殿陛皆惊。(《彦良传》)是帝之亲风雅也。帝建大本堂,征名儒教太子于其中。帝往讲论,置酒欢宴,自作《时雪赋》。徐达初封信国公,帝亲制诰文云:“从予起兵于濠上,先存捧日之心。来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末云:“太公韬略,当弘一统之规。邓禹功名,特立诸侯之上。”(《稗史汇编》)刘仲质改华盖殿学士,帝亲制诰文。(《仲质传》)封十王时,帝亲草册文,召唐之润色之。(《翦胜野闻》)是帝之兼习骈体也。帝尝问太子汉七国反事,太子曰,曲在七国。帝曰:“此讲官偏说耳。景帝为太子时,以博局杀吴王世子。及为帝,又听晁错之说,黜削诸侯。此七国所由反也。”论内官则曰:“古之宦竖,不过司昏晨而已。自汉邓太后以女主临朝,以阉人为常侍等官,自是权倾人主。”阅内藏,则以汉炅帝西苑、唐德宗琼林、大盈库为戒。谕翰林张信等以论思为职,则引唐陆贽、崔群、李绛等为训,谕戴德彝等亦然。教官吴从权不知民事,则谕以胡瑗教诸生皆兼时务。(见本纪及各传。)命刘基子景为阁门使,谕之曰:“考宋制,阁门使即仪礼司,欲汝以宣达为职也。”(《基传》)是帝之熟于史事也。宋濂侍左右,尝召讲《春秋左氏传》。(《濂传》)陈南宾进讲《洪范》九畴,后御注《洪范》多采其说。(《南宾传》)又尝观蔡氏《书传》,象纬运行,与朱子《书传》相悖,征诸儒订正之。(《钱宰传》)则帝并留意经学矣。古来帝王深通文义者,代不数人,况帝自幼未尝读书,长于戎马间。又未暇从事占毕,乃勤于学业,遂能贯通如此,固命世雄才之一端哉!

明初文字之祸

明祖通文义,固属天纵。然其初学问未深,往往以文字疑误杀人,亦已不少。《朝野异闻录》,三司卫所进表笺,皆令教官为之,当时以嫌疑见法者: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为海门卫作《谢增俸表》,以表内“作则垂宪”诛。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万寿表》,以“垂子孙而作则”诛。福州府学训导林伯景,为按察使撰《贺冬表》,以“仪则天下”诛。桂林府学训导蒋质,为布、按作《正旦贺表》,以“建中作则”诛。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为本府作《正旦贺表》,以“睿性生知”诛。澧州学正孟清,为本府作《贺冬表》,以“圣德作则”诛。陈州学训导周冕,为本州作《万寿表》,以“寿域千秋”诛。怀庆府学训导吕睿,为本府作《谢赐马表》,以“遥瞻帝扉”诛。祥符县学教谕贾翥,为本县作《正旦贺表》,以“取法象魏”诛。亳州训导林云,为本府作《谢东宫赐宴笺》,以“式君父以班爵禄”诛。尉氏县教谕许元,为本府作《万寿贺表》,以“体乾法坤,藻饰太平”诛。德安府学训导吴宪,为本府作《贺立太孙表》,以“永绍亿年,天下有道,望拜青门”诛。盖“则”音嫌于“贼”也,“生知”嫌于“僧”也,“帝扉”嫌于“帝非”也,“法坤”嫌于“发髡”也,“有道”嫌于“有盗”也,“藻饰太平”嫌于“早失太平”也。《闲中今古录》又载,杭州教授徐一夔贺表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帝览之大怒,曰:“生者僧也,以我尝为僧也。光则剃发也,则字音近贼也。”遂斩之。礼臣大惧,因请降表式,帝乃自为文播天下。又僧来复谢恩诗,有“殊域”及“自惭无德颂陶唐”之句,帝曰:“汝用殊字,是谓我歹朱也。又言无德颂陶唐,是谓我无德,虽欲以陶唐颂我而不能也。”遂斩之。案是时文字之祸起于一言,时帝意右文,诸勋臣不平,上语之曰:“世乱用武,世治宜文,非偏也。”诸臣曰:“但文人善讥讪,如张九四厚礼文儒,及请撰名,则曰士诚。”上曰:“此名亦美。”曰:“《孟子》有‘士诚小人也’之句,彼安知之。”上由此览天下章奏,动生疑忌,而文字之祸起云。

明初文人多不仕

明初文人多有不欲仕者。丁野鹤、戴良之不仕,以不忘故国也。他如杨维祯以纂礼乐书征至京师,留百余日,乞骸骨去,宋濂送之诗,所谓“白衣宣至白衣还”也。胡翰应修《元史》之聘,书成,受赉归。赵熏、陈基亦修《元史》,不受官,赐金归。张昱征至,以老不仕。陶宗仪被荐不赴。王逢以文学征,其子掖为通事司,叩头以父年高乞免,乃命吏部符止之。盖是时明祖惩元季纵弛,一切用重典,故人多不乐仕进。解缙疏云:“陛下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出吏部者无贤否之分,入刑部者无枉直之判。”练子宁疏云:“陛下以区区小过,纵无穷之诛,何以为治?”叶伯巨疏云:“取士之始,网罗无遗。一有蹉跌,苟免诛戮,则必在屯田、筑城之科,不少顾惜。”此可见当时用法之严也。武臣被戮者固不具论,即文人学士,一授官职,亦罕有善终者。宋濂以儒者侍帷闼十余年,重以皇太子师傅,尚不免茂州之行,何况疏逖素无恩眷者。如苏伯衡两被征,皆辞疾,寻为处州教授,坐表笺误死。郭奎参朱文正军事;张孟兼修史成,仕至佥事;傅恕修史毕,授博野令,后俱坐事死。高启为户部侍郎,已放归,以魏观上梁文腰斩。张羽为太常丞,投江死。徐贲仕布政,下狱死。孙ナ仕经历,王蒙知泰安州,皆坐党死。其不死者,张宣修史成,受官,谪驿丞。杨基仕按察,谪输作。乌斯道授石龙令,谪役定远。此皆在《文苑传》中。当时以文学授官而卒不免于祸,宜维祯等之不敢受职也。

胡蓝之狱

汉高诛戮功臣,固属残忍,然其所必去者,亦止韩、彭。至栾布则因其反而诛之,卢绾、韩王信亦以谋反有端而后征讨。其余萧、曹、绛、灌等,方且倚为心膂,欲以托孤寄命,未尝概加猜忌也。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键丁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盖雄猜好杀本其天性,如胡大海方宣力浙东,其子在都犯酒禁,即手刃之,曰:“宁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赵仲中守安庆,陈友谅陷其城,仲中走还,常遇春请原之,帝曰:“法不行,无以惩后。”遂诛之。可见其刚决之性矣。又汉光武、唐太宗定天下时方年少,计身老则诸功臣已皆衰殁。宋太祖年虽长,而恃有弟可以驭诸臣,故皆务保全。至明祖则起事虽早,而天下大定则年已六十余,懿文太子又柔仁,懿文死,孙更孱弱,遂不得不为身后之虑。是以两兴大狱,一网打尽,此可以推见其心迹也。胡惟庸之死,在洪武十三年,同诛者不过陈宁、涂节数人。至胡党之狱则在二十三年,距惟庸死时已十余年,岂有逆首已死,同谋之人至十余年始败露者?此不过借惟庸为题,使狱词牵连诸人,为草禽之计耳。胡党既诛,犹以为吸丁,则二十六年又兴蓝党之狱,于是诸功臣宿将始尽。(惟庸死时,反状犹未露。洪武十九年,林贤狱成,谓惟庸曾遣之入海通倭,其事始著。二十一年征沙漠,获惟庸昔所遣往故元通书之封绩,二十三年发讯,逆谋乃大著云,见《李善长传》。蓝玉恃功粗暴,二十六年锦衣卫蒋告玉反,下吏讯,狱词云,玉同曹震等谋变,将伺帝出耕藉时举事,乃族诛,见《蓝玉传》。)今案坐胡党而死者,李善长、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赵庸、郑遇春、黄彬、陆聚、金朝兴、叶升、毛骐、李伯升、丁玉、邓愈之子镇及宋濂之孙慎。(濂亦安置茂州。)身已故而追坐爵除者,顾时、(其子敬坐死。)杨景、吴祯、薛显、郭兴、陈德、王志、俞通源、梅思祖、朱亮祖、华云龙。(其子中坐死。)坐蓝党而死者,傅友德、曹震、张翼、朱寿、何荣、詹徽、傅友文、察罕、(纳哈出之子。)张温、陈桓、曹兴、黄辂、汤泉、马俊、王诚、聂纬、王铭、许亮、谢熊、汪信、萧用、杨春、张政、祝哲、陶文、茹鼎等。身已故而追坐爵除者,桑世杰、(其子敬坐死。)孙兴祖、(其子恪坐死。)何真、(其子荣、贵、安皆坐死。)韩政、(其子勋坐死。)濮英、(其子坐死。)曹良臣。(其子泰坐死。)此皆见于列传者。胡狱有《昭示奸党录》,族诛至三万余人。蓝狱有《逆臣录》,族诛至万五千余人。今二录不可考,而《胡》、《蓝》二传备载其数。此外又有非二党而别以事诛者,廖永忠功最大,以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汪广洋虽不入胡党,帝追念其在江西曲庇朱文正,在中书不发杨宪奸,遂赐死。周德兴年最高,以其子乱宫,并德兴赐死。王弼已还乡,又召入赐死。胡美因女为贵妃,偕子婿乱宫,并美赐死。李新、谢成别以事诛死。文臣以事诛者,又有茹太素,以抗直不屈死。李仕鲁以谏帝惑僧言,命武士ㄏ死于阶下。王朴、张衡俱以言事死。孔克仁、陶凯、朱同俱坐事死。于是文臣亦多冤死,帝亦太忍矣哉!《明史》于诸臣传,惟蓝玉略见其粗暴取祸之由,他如冯胜、傅友德等但叙其战功,而末即结之以赐死,明见其死之不以罪。李善长佐明祖起兵,位至上相封公,年七十有七,全家诛戮,传中既附着其锻炼之爰书,又载王国用为之辨雪一疏,以深著其冤。汤和亦被猜而竟得良死,则传末谓当时公侯坐奸党无得免者,和独享寿考以功名终,而深为之幸。皆以见明祖之猜忌好杀,可知立传之用意也。

涂节汪广洋之死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霸主盛宠萌妻

    霸主盛宠萌妻

    米雨萌在遭遇了亲人、朋友的背叛后,依然坚持最后一点盼头,一通打错的电话,让她遇见了,今生宠她至深的男人,陪她风雨走过。墨博弈,娱乐世界的霸主的存在,桀骜不驯,狂妄冷酷的男人,在遇见米心萌之前,是冷血残忍地;在遇见米心萌之后,他是世上最完美的丈夫。一通电话,让他们相遇,成为了夫妻,彼此之间陪伴,走过风风雨雨。……【男主篇】没有遇见米雨萌时,墨博弈是世人皆害怕、恐惧的霸主,帝王,更是洁癖的如同晚期患者,让人难以招架。遇见米雨萌后,墨博弈的洁癖、霸道在她身边全然不剩,剩下的只有柔情,和没有下限的宠溺。用句墨博弈的话,他就因米雨萌而生,活了这么多年,只有遇见米雨萌后,才是他真正的活着。【女主篇】没有遇见墨博弈是,米雨萌是习以为常的被压榨的存在,就连最后一丝精力都被压榨空了,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和动力。遇见墨博弈后,米雨萌是幸福的,也找到了活着的目标。【本文一对一,宠文,相互宠溺,内容都是自己的想象出来,有不成熟的地方,请大家见谅。不过,拒绝人生攻击!嘻嘻!】
  • 看是光阴与流年

    看是光阴与流年

    这是一个很杂的故事,没有确切的主线,没有确切的原因。里面几乎通篇是废话。
  • 又是一年落芬华

    又是一年落芬华

    那时别过留朝花,此去今年待芬华。瑞瑞合上设计稿,面向窗外,呆呆地看向窗外的景色。而小兜停下了在笔记本上写写弄弄,也同时望向店外,那年风起,一片芬芳落满地。小兜很喜欢这句:“两情若是久相识,又岂在朝朝暮暮。你若不憧憬,又何必踟躇。”也许,这是一个爱情篇章,但又是一个“故事”,希望大家能珍重这里的每一个人,或许,他或她就在你的身边。瑞瑞和小兜,这两条不自觉交叉的平行线,总在给大家带来延伸的意外或者惊喜。只是期望,还能拾起那时的芬华。此文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城市中奋斗并且有爱的历程,挥洒了青春,掉落过芬华,从初识相知到成熟豁达,反映了大世界中,小生活的状态,其乐融融。
  • Jezebel's Daughter

    Jezebel's Daugh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莫塔

    莫塔

    我说不清他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就连当事人自己也不知道。朋友吗?不像。他俩同吃同住,做些只有情侣才做的事情。恋人?也不像,二人彼此互不来电,各自有心仪的对象,还带给对方互相参谋。可是,每当那个新疆女孩需要帮助的时候。无论精神还是物质上,我的老同学都会尽量帮她,用他的话说。小姑娘一个人在北京生活,不易。而那个新疆姑娘也把他当成无话不说的大哥,说他是她在北京唯一的亲人。
  • 剑侣仙缘之仙凡恋

    剑侣仙缘之仙凡恋

    蓝梦汐,可爱的九尾雪狐,遇上令她魂牵梦萦的神仙。上达仙界盗取仙鼎,下至魔界夺取业火,一位柔弱的女子为了救回丈夫即将散去的魂魄而闯尽六界,置生死于不顾,一段旷世绝恋重磅来袭!
  • 姐妹物语

    姐妹物语

    《姐妹物语》是一部直击中国海外移民潮的新式移民故事的长篇小说。20世纪60年代,姐姐张珮吟因种种原因被父母留在大陆,妹妹弟弟却跟父母先后去了香港和日本。30多年后,张珮吟身为大连某百货公司副经理,为了出国去日本淘金,她放弃了丈夫和两个孩子,只身飞到东京去找她的亲人。到了东京她才发现海外移民的生活并不容易。流落他乡的亲人并没有富起来,过的却是压抑的二等公民生活。更让她失望的是,大多数的中国新移民都在做日本人不愿干的“三危工作”,还有不少人打“黑工”。备受日本人的冷落和排挤。
  • 海内十洲记

    海内十洲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松窓寤言摘录

    松窓寤言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后授受不亲(全本)

    皇后授受不亲(全本)

    一次穿越,将她带回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古国,女扮男装,混迹江湖一次偶然,他与她义结金兰,他以为她是男儿之身,却仍然梦牵魂绕她是皇后,倾国倾城,对皇上用情至深,却因为是太后指婚而孤苦伶仃他是皇帝,玉树临风,至高无上,却爱上自己的臣子——义结金兰的兄弟他是神秘的公子,整日遮面,却也是令后宫妃子嫉妒的谣言中的“皇帝的男宠”,为此,他甚至历尽人间冷暖他待人不假颜色,带领内廷侍卫,却在暗中对他青睐有加,甚至愿意自降品级随他一起边关就任新文:http://m.wkkk.net/a/119768/(bl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