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94400000005

第5章

第三修行住。忍波罗蜜为主。余九为伴。南义如前云。从此南行六十由旬者。以明从十二缘观竟。重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上现行分别。一一根中所有现行分别。皆悉解脱。以前十二缘生观。观六根名色识三种成智。今此位中。以智随六根现行分别。无不解脱故。云从此南行六十由旬。楞伽道者。此楞伽山居大海中。四周大海。其山高峻。傍无门户。难往难登。于此大海岸上有道。以明于十二有支。五蕴六根中。至大道超度生死。明其六根以成智境。根境无染。超生死海。以表其山难往难登。今已登得故。云楞伽道也。以比丘空中经行。如楞伽山。从空而入者即得。以明于十二有支六根名色识种。智三法起。无明生死大海。我慢嗔痴高山。甚难超越。今以禅定观照。方便力了根境识悉皆空虚。无明灭。生死海竭。我慢高山皆摧裂。智净六尘如满月。故云。楞伽道边有聚落。名为海岸。今既六根皆为智海。五蕴十二缘六根境界。总为法界大海普光明智聚落也。善财至楞伽道海岸聚落。观察十方。求觅善住比丘者。重观自六根上习气使。令同空理。合及十方众生六根中境界。总同观一性虚空。令其见闻觉触使空。智慧门所行。法界聚落。见闻触受一切声香。皆为法界也。比丘名善住者。以明善住法空。常行利物。不离法空故。于空中往来经行。故名善住。以明常于生死海。行一切行。生死海。及行利众生。总不离虚空。无所染故。已下天王龙王十王恭敬者。有二义。一明有道感招。二表行十波罗蜜行。自在如王。广在经文。已上三善知识。第一妙峰山顶德云比丘。以明初入相尽。智慧光明高胜。出世间。以比丘表之。第二海门国海云比丘。以明自得离一切相。诸佛境界智慧光明。须观生死海一切自他十二缘六根名色识现行作用上。以成根本智大光明海。得普眼经法门。第三至楞伽道边海岸聚落善住比丘。得速疾供养诸佛。成就众生菩萨无碍解脱门。以明重观六根上习气。得超渡生死海之岸。得法空智慧。成利益世间生死。自在之岸。此已上三善知识。且明净得五蕴中十二有支六根上烦恼。成智慧出世解脱之业。唯度众生之行。仍是出世功成修道行门。事合如是。以是义故。以比丘表之。以明比丘是出俗行。是故善财至此位问。云何修行佛法。云何积集佛法。乃至云何不舍见佛。于其常精勤修习菩萨道。广如经说。以明此位双问。佛法菩萨法会融。以明出世智以成。菩萨俗习未了已下。意明不离世间根本清净智。而学菩萨世间之智。即示已下善知识。俗士弥伽以居市肆。说轮字庄严门。以次俗士解脱长者等。以明世间闹处是解脱。不假要居山居空。迁彼前心。令成后位。为升进已下。弥伽解脱长者海幢比丘。成世间不离出世间法。俗士兼比丘表之。

第四生贵住。以精进波罗蜜为主。余九为伴。南方义如前。有国名达里鼻茶。其国在南印度之境。名义未翻。城名自在者。为此善知识。以达出世之智。又通明俗谛。真俗二谛自在故。城名自在。其中有人。名曰弥伽。身是俗人。又居市肆。一如俗相。故名为人。为居市肆。不可称名长者居士之号。故名曰人。弥伽者此云降伏诸邪论。故弥伽问善财云。汝已发菩提心耶。善财言唯弥伽下座。顶礼善财。五体投地散华。及宝无量种香供养善财。然后为说轮字庄严门者。为明菩萨敬菩提心。善财以得佛根本智慧光明。弥伽是根本智中行。以明敬本智故。以世间敬出世间智故。为明菩萨处世间。行菩萨道。于生死海不出不没。不沉沦者。获无量功德海者。只由根本智致使如是。以是义故。得此智者。须当敬之。为明根本普光明大智。是万德之宗。出生死之本。行大慈悲者之源。普贤行之宫室堂殿楼阁。生一切众生之本母。养一切众生之衣服饮食。资生之大海。人天善根总由此根本智生故。是以闻发心者。敬之即佛。故弥伽闻善财已发菩提心。是故五体投地散华。众香及众宝衣服供养善财。珍重施礼。然后说法。此乃不轻未学。敬学如佛。为善财放口中之光。以明教也。为说轮字品者。轮者圆满之义。以俗间名字说法。圆满清净。能坏生死诸不善业。句义名诠次第圆满有见。及闻受持之者。得清净智业。破生死业。破不善之海。成大善海。破愚痴海。成大智海。破贫穷苦恼海。成大福德海。一一句义。主伴相成。无失道意。一一句义说。如因陀罗网互相参彻。一一字内。随器随根。转无量法轮。无异世间诸名字法。便成出生死法。能变世间法。以为佛法。能变世间愚痴。以为智慧。能变世间言音。以为诸佛言音。广说无量利益。略而举之。思之可见。从我唯知此菩萨妙音陀罗尼光明法门已下。是推德升进。

第五具足方便住。禅波罗蜜为主。余九为伴。南义如前。自此南行有一聚落。名曰住林者。此位不言国城。但从此南行。以明弥伽在市肆上闹处是静。以明一切众生生死大海尘劳为市肆。以明不离世间生死闹处。为住禅林也。聚落者众人所居。众多为聚落。此明生死众生众多处。智者处之为禅林。前位弥伽。此位解脱长者。同处生死世俗烦闹之处。以为寂静故。从南行。不言方。不言国。不言城。但云南行。南者正也。行者升进也。为正法为升进故。云从此南行。以一切世间生死尘境。总为法聚落。总为禅林故云住林。以此第五禅体。一切众生境界。以为自性禅故。是故以俗士解脱长者表之。回前三比丘出世心。令入众生生死聚落。以为禅林聚落。善财于解脱长者所请法。解脱长者。以自善根力。佛威神力。文殊师利忆念力故。以法身智体清净。皆自有之。是自善根力。以根本智。本自十方大用恒寂静故。是佛威神力。初所显自清净智。由无相法身空慧。而能发起自清净智。是文殊师利忆念力。还以此本清净智。以为禅门。性自无垢。含容总为一身。一切佛刹互相容入。如光影像。且举各随方面。各十佛刹微尘诸佛国。清净庄严身。如净琉璃含诸影像。色相无碍。于身中显现。无量诸佛。出兴于世入涅槃。一切诸佛众生无尽三世业果一切显现。以明自性无垢。禅性自遍周故。无虚空不遍。无境界不容。无作净智本自如是。圆三世因果法自如是。无延促性。不是作得。是一切世间法自性禅。一切境界。本来自定自静故。以俗士解脱长者表之。不令于世间外别有欣求。修行者应如是信解。如是修行。世间万境现前。皆是住林。皆是禅林。只为世间强取他境。而执是非。自分他土。其心以生诸业。当生苦果。知复如何也。自我唯知此如来无碍庄严解脱门已下。是推德升进。此已上两位。明俗体本真。世间闹处是静。一切万境。及一切众生心量。性自禅门。

第六正心住。般若波罗蜜为主。余九为伴。从此南行。至阎浮提畔者。以明至此位修行。至出世间及世间二法极。表之畔。从妙峰山已下三比丘。表出世间智慧解脱。从弥伽长者至此海幢比丘。表世间中出世间智慧解脱。二俗士一比丘表之。有一国土。名摩利伽罗未翻。彼有比丘。名曰海幢者。以此第六般若道成。身心意想寂灭不生。离出入息。身体支分十三处。出化身不同。十方利物。智慧如海。身心寂然。都无思觉。名之为幢。善财见海幢比丘在。经行道侧。结跏趺坐。离出入息。经行道是用。结加趺坐。离出入息是寂。以明寂用无碍。足下出无数百千亿长者居士婆罗门众。十方化利者。以明长者居士婆罗门众之行。居卑谦下。离慢不自高故。足下出居士婆罗门众也。两膝出无数百千亿刹帝利婆罗门众者。是王种也。以明膝是卷舒自在之义。以明王者世间自在故。像菩萨于生死自在故。腰间出等众生数仙人众者。以明腰是行五欲之所在。仙人是净离五欲故。以明菩萨处于欲境。恒不染著。不著不离恒清净故。仙人表之。两胁出不思议龙众。不思议龙女众。十方利润众生者。以明两胁是挟持覆荫义。以明大智大悲心。以龙及龙女表之。龙表智。龙女表慈悲。像菩萨恒游法空。智慈恒遍。众生摄持覆荫雨法。故胸前卍字中。出无数百千亿阿修罗身者。胸前卍是万字。以明菩萨于生死中。行万行而不没。以阿修罗王表之。以阿修罗王在大海中。足至海底。水至半身。背上出二乘众无数百千亿声闻独觉者。以二乘背生死。背智悲故。以是背上出。从其两肩出无数百千亿夜叉罗刹王者。以明两肩是力用大自在处故。以出夜叉罗刹王。皆能飞空。力用自在。是防护义。以明菩萨示行威势。多力守护僧伽蓝及以善人。从其腹出无数百千亿紧那罗王及女者。以明腹是包含义。以明紧那罗王是歌乐之神。女表慈悲。像菩萨大智大悲。包含万德。常于十方人天六道。以众法乐乐众生。令离众苦忧恼。以紧那罗王及女表之。王者自在义。腹中出无数乾闼婆及女。此是乐神。如此技儿在十宝山中住。诸天须音乐时。往彼天中设乐。亦表菩萨智悲。包含众德。法乐以娱乐众生。令得欢喜。离诸苦恼也。从其面门出无数百千亿转轮王者。口者是说正教之门户。像菩萨恒以四无碍辩。以为四兵。以七菩提分法以为七宝。不作无义绮语言词。以表口出转轮王。一切言音皆成教法。两目出无数百千日轮。普照一切诸大地狱及诸恶趣。目者眼也。以明眼中瞳人是也。以像菩萨常以智眼大慈悲眼。观一切众生。随根设教。令离诸恶。白毫相中出无数百千亿帝释身者。帝释此云能主。能与诸天作主故。以明眉间毫相。是诸佛放中道智慈圆满果光处。以取帝释为能主。表菩萨以中道智悲圆满行。主导一切十方众生故。头上出无量佛刹微尘数菩萨众。头者相尽。智悲行圆乃无极故。举无量佛刹微尘为量。顶上出无数百千亿诸佛者。顶上尊高最胜。故出佛众。像根本智也。已下十二处化用。总是顶上起。通顶上有十三处。此位已明正心住。离出入息。寂用无碍。至十地中第六地。还同此位。得寂灭神通。但以智悲深广不同。十地夜天表之。此位比丘表之。思之可见。善财住立。思惟观察。经一日一夜者。以檀波罗蜜舍心圆满也。七日七夜七支戒圆也。半月者忍圆满也。以忍自利不益于他。以为半月。一月者精进波罗蜜。自利利他以为一月。六月者以度行成。六日者六个智慧满。海幢比丘云。此三昧名普眼舍得者。以慧眼如空。十方普照。空慧无体。物亦本无。根境恒空。照无不彻。于境不染。名普眼舍得。既无取舍。正见现前。故以佛知见故。又名般若波罗蜜境界清净光。又名普庄严清净门。以明用空智慧。于身支分十三处。幻生诸身。起化如云。充满十方一切诸佛境界众生界。成就教化庄严一切众生事业。然其身心都无思觉。此是出情量之无作妙神。性同虚空。大用自在。从我唯知此一般若波罗蜜三昧光明已上。是推德升进。此上六波罗蜜。以满出世间心。及于世间中心已竟。后休舍优婆夷。以明成就大慈大悲。以方便波罗蜜。入于生死。同于众生八万四千那由他烦恼行。同事摄生。后位是也。如后具文。若不如是。出世解脱偏多。大悲不满。从妙峰山上初发心住。海门国治地住。海岸上修行住。从弥伽长者达里鼻荼国生贵住。至住林聚落具足方便住。第六正心住。一终解脱。从第七不退住。成后三位。至灌顶住。若不如是位位相成。修行者得一法。自谓言足。不知进路。未得谓得。未满谓满。以是义故。安立五位同异法门。解行理智。大悲诸艺。神力通用。令知不错使无稽滞。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以此正觉用治习气。德能妙用。及诸众艺。普贤道顿成。于无始无终。无三世古今之智中。便具成众德。令使正觉圆明。具普贤行海使满。不可将一无作之理。万事不明。以为佛者。乃是声闻独觉之道。非为佛也。

第七不退住。方便波罗蜜为主。余九为伴。从此南行。以明从海幢比丘。于世间中。出世间智慧光明行。入生死。与一切众生八万四千那由他烦恼境界。而同其行。方便以四摄法事。随时引之。令解脱故。南义如前。有一住处。名曰海潮。以明第七方便行。以正智慧日。入生死海。普照一切众生八万四千那由他烦恼波浪。随其大小。而皆引接故。住处名海潮。以明菩萨知根知时。以度众生。而不失时故。有园林。名普庄严者。以明方便之行。处生死海。游止其中。与众生乐。以为己乐。故号为园。以八万四千那由他无边众行。遍一切众生心。皆令一切众生欢喜发菩提心。及得人天之乐。名普庄严。园中有优婆夷。名为休舍。此云满愿。为能满足一切众生所行善愿。成其善法。为于生死中。化恒尔不休。亦号意乐。以满一切众生意乐。令回向一切善法故。优婆夷所止之处。垣墙众宝树林。客殿楼。皆言百万。广如经说。不可具言。皆为优婆夷大悲深广。依报庄严果不虚来。皆因行所起。观果知因。因果相似。即知所行。身为正报。其身金色光明绀发垂鬓。戴海藏真珠网冠。挂出诸天真金宝钏。师子口摩尼宝以为耳珰。如意摩尼宝王以为璎珞。一切宝网垂覆其身。坐真金座。此明缘身果报也。有八万四千那由他同行眷属。常居此园。以明大慈大悲行。一一行中。有八万四千那由他行门。摄众生遍故。所有依报正报。皆以慈悲心行业之所生故。善财问优婆夷发心久近。略言十佛刹微尘。具在经文。都言三十六恒河沙佛所净修梵行。于此已往佛智所知。以明从前海幢比丘。三空智慧。六波罗蜜。以为六数。以三空智慧。以能照破六根六尘上烦恼。成就一切诸佛智慧光明。如是三空六度七觉支分等三十七道品。四摄四无量心。至十地满。佛果已来。成普贤行。任运功成方休以无功智悲。用而不止。六波罗蜜行。修出世心。多至三空智慧。一终出世之道。已前虽有慈悲。教化众生。以空慧未明。照一切未毕。常欣出世之道。至前第六海幢比丘正心住。照用功毕。离出入息。神慧起化自在。如前已明。三空妙慧入于生死。成大慈悲行。同一切众生八万四千不可说诸尘劳门。与之同行。成灌顶住。已来三位。使令智慈圆满。后自有次第。若不如是。至第六正心住。得世间中出世智慧功成。若也无后第七位。即入生死。大慈大悲之行绝也。即后三位中。大用不成。是故至此第七不退住。满愿优婆夷云。发心已来。经三十六恒河沙佛所。净修梵行。先举燃灯佛等十个古佛名目。自余但举三十六恒河沙佛数。以表三空智慧解脱。三世古今诸佛总同。故先举也。以不离此三空智慧。六波罗蜜所得法门。入生死海。成后三位。使智慧圆满。成普贤行门。前位以此比丘表之。此位以优婆夷表之。以取世间一分慈悲之义。正以明修行者男女。皆尔须具慈悲柔和善忍。不舍众生故。夫圣教微密。言说难及。举比丘居士长者儿女表之像也。观像取意。得意像亡。三空者空无相无作。从此三空。却兴大愿。入十方三界六道。誓度一切众生令尽。众生不尽普贤行不休。十地中亦同此。以第七地中愿行。成后八九十地。及普贤行。如来大用神功。成法界之事业。十力四无畏等。若无第七地起大愿。入生死。但至第六地。行波罗蜜。得寂灭神通出世。自谓满足。不知所行。即后七八九地等妙。及佛果后普贤恒行绝矣。此十位中法则与彼相似。智慧慈悲增广。习业生熟不同。以此十住中。以比丘居士长者优婆夷仙人婆罗门王女。为像十地。以九个夜天神。一个如来妻瞿波女。破生死长夜。神用表之。功行胜劣。可知意况也。善财问圣者。久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优婆夷答言。不为教化一众生。乃至云。教化一切众生尽。我愿乃尽。供养诸佛尽。庄严一切道场尽。我愿乃尽。意明。佛果菩提无始终。普贤行无始终。自我唯知此离忧安隐幢解脱门已下。是推德升进。以明此位入生死海。成大慈悲。不厌喧闹。心无烦恼故。设有无量众生。一时恼之亦恒欢喜故。名离忧安隐幢解脱。

第八童真住。以愿波罗蜜为主。余九为伴。于此南方海潮处有国土。名那罗素者。此云不懒堕。以表此位菩萨。得一分无功智增。忆念本愿兴悲行。行无有懈怠。倍胜于前故。云不懒堕。同前位名海潮者。前是长养大慈悲。此位智增明。以明智悲一体。以第七住此位。从悲起智。第十灌顶住。从智行悲。师子幢王女。名曰慈行是也。有仙人名曰毗目瞿沙。此云出声可畏。以第八童真住。一分正智增明。所出言音众邪惊畏。此位何故以仙人表之。为有二义。一以智净如仙无五欲也。二明得智增明。能随邪见。同行接生故。引求仙者。令入正智。仙人摩善财顶者。以明许可印信至此智位不疑。执善财手明引接。即时善财自见其身。往十方十佛刹微尘数世界中。到十佛刹微尘数诸佛所。见彼佛刹及其众会。广如经说。以明入于智位增明。与佛同见能说。佛国土身境自在。以智如虚空。见佛及境界。如虚空无不遍故。于一念中。以三昧力。印无量劫。一时并见。仙人放善财手。还复如故。此是童真住。初至智位一分增明。以假圣所接引加持。方得见诸佛国境界。若至佛功终。十方常在现前。无劳所加力。从我唯知此菩萨无胜幢解脱已下。是推德升进。

第九法王子住。以力波罗蜜为主。余九为伴。于此南方者。从前升进入后位故。南义如前。有一聚落名伊沙那者。此云长直。以此法王子法师位。成其智长直。以说教利生。长于前位。依根不曲。故云长直。总明心境无不是法界。名为聚落。有婆罗门。名为胜热。以得智同邪。五热炙身。不能所害。名为胜热。世间之火由烦恼生。智慧清凉胜于烦恼。以胜烦恼故。火亦不能烧。此智入神用。非心迹所为。登刀山入火聚。四面积薪如山。火焰连天。刀山高峻。投身入火中。以明修行至此位。烦恼业亡。智堪如是。破诸邪见。令归正见。劝善财令登刀山。善财致疑。诸天劝慰。使无疑心。以明金刚焰三昧光明。烧烦恼薪。截邪见网。令归正法。内是金刚三昧入者。烦恼都亡。如清凉池意表法中。以无相智慧为刀山。无性妙光能破惑。是金刚焰定。若存金刚赫奕之状。不可能破计著执尘。论主颂云。根本智火遍虚空。生妙智慧金刚刃。能破众生坚执业。还成本智妙光明。以明根本智作无明时。从十住初心。以明无相慧显得。今至此十住第九法王之位。以从根本智起用。妙慧利益众生。以是为金刚三昧之火。起无量智慧刀山。照割一切众生长夜烦恼。及方便引接妄行苦行。五热炙身之流。

第十灌顶住。以智波罗蜜为主。余九为伴。南方有城。名师子奋迅者。以明灌顶住中智波罗蜜增明。此位以智行悲。处生死海中。了心境本智体无生灭。不畏生死。名师子幢王。以一智中。一时普与十方。一切众生前对现色身。如响普应。一时普遍。犹如师子奋迅。一时全身普振。有童女名曰慈行。是师子幢王女。师子幢王是智。童女慈行是慈悲之行。以明此位从智行慈悲。与世同行。以无染习。即以童女表之。如第七休舍优婆夷。从慈悲成智。即犹存染习故。即以优婆夷表之。皆像知法。得法像亡。思之可见。五百童女以为侍从者。如五蕴中烦恼。经云。一蕴之上有五百烦恼。五蕴之上有二千五百烦恼。以此智慈之行。总收五位上五百波罗蜜行。遍十方一切众生五百烦恼。共同其行。乃至八万四千五百为主。住毗卢遮那藏殿。以明大慈悲居根本智光明藏。以为殿体。龙胜栴檀蹙金线网天衣座上。而说妙法者。以师子幢王根本智。而起妙慧。以龙降大法雨。润益众生。栴檀者香名。为此香能息毒蛇热恼。正热时毒热恼盛。以身缠树。热恼清凉。以明此善友降法雨时。无明毒蛇皆得清凉。金线网衣座者。线者贯穿义。网者教网也。衣者覆盖义。以善能贯穿教网。覆护众生。报居此座。善财诣王宫门。求彼女者。智王悲宫。是所求之处。观其报果。一一境界之内。皆有一切如来。从初发心时。乃至成道转法轮。示现入涅槃。如帝网之光影参彻。以此波罗蜜印。印三世古今之业。境界都尽如是。童女告善财言。善男子。此是波罗蜜普庄严门。我于三十六恒河沙佛所。求得此法门者。三空智慧六度。以为佛数。一佛所演。余不重说。以明从根本智。起三空智慧。总是佛智慧。亦是一个三空。空无相无作智慧。六度行门。转一切众生六根内外尘。总为清净。普能庄严法界众生。总为佛智慧。如下文所说。无量般若波罗蜜。总以根本智。起三空智慧为体。能清净一切众生差别业门。而令成就如来智慧。皆以三空智为体。广如经说。从我唯知此般若波罗蜜普庄严门已下。推德升进。意明。第七住入生死海。同一切众生八万四千及不可说量。同虚空诸烦恼门。皆与同行。至此第十住位中修行行满。一终智慧行圆。还从根本智。起八万四千不可说智慧。总根本智生。以三空为体。能破一切众生六根中一切诸烦恼。故若无众生诸烦恼众多。三空智慧亦无有也。众生烦恼广多。般若波罗蜜广多。如来化身亦广多。以将十住中所修福德智慧。神化之事用。成十行中一切利益众生行门。及自治自随行习气不自在障。令使自在故。

已上十善知识以后。凡夫修行出世间及世间。出世间空智慧解脱出世慈悲心多。于众生艺治化饶益利门未学。立位明法。五位前后殊分。若行之者。不出一时一法。一位遍收前后时法故。以智境之中无古今也。

同类推荐
  • 阿弥陀经疏

    阿弥陀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朝平吴录

    皇朝平吴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飛跎全傳

    飛跎全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仕学规范

    仕学规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玄灵宝自然斋仪

    洞玄灵宝自然斋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生命不息

    生命不息

    媲美《偷影子的人》的奇思妙想,超越《返老还童》的情节构思,奥普拉鼎力推荐,畅销全球28个国家,2013英美第一畅销小说,英国科斯塔奖年度最佳长篇,Goodreads读者票选2013年度最佳小说,《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亚马逊,邦诺书店,BookPage, Goodreads,《西雅图时报》等20多家媒体“2013年度最佳图书”,美国亚马逊编辑推荐“100本人生必读书”之一,《暮光之城》制作方购下电影版权,影片改编进行中……
  • 替嫁之神医世子妃

    替嫁之神医世子妃

    她是被家族牺牲的庶女,他是王府里重病不治的世子,一场错嫁让两人纠结在一起!家族内的勾心斗角,朝廷上的尔虞我诈,一步错,步步错,该如何在这异世的烦扰中生存下去?且看现代女医师如何在异世混得风生水起!
  • 穿越之我是疯王妃

    穿越之我是疯王妃

    “天啊,人家穿越,我也穿越,咋人家穿的都是些聪明伶俐的美人胚子,再不济也是个神经正常的人啊,为什么到我就是个傻子呢?”冷月瑶对天狂吼.他,临月王朝的第一王爷,因为他皇弟的一道圣旨,就要娶这么个疯女人为妃。而他,一直不娶,是因为答应了心里的她,等她回来娶她当妃,可是誓言却因此而破.赫连铭翱,临月王朝的皇帝,最高权力统治者,至从第一次相遇,便誓言要保护她一生,让她幸福快乐的活着!赫连铭尘,临月王朝三皇子,临月第一美男子,他始终将爱放在心底,默默的付出,直至终于可以言明的时候,一道圣旨,将他和她永远分隔,她成了他的嫂子。闫焰,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教教主,但是在她面前,自己却只是个想要爱她的男人,一个只在她面前才会拥有温柔的男人!魅,第一杀手,冷血无情,从不知情系何物!而她救了他,从那一刻,他的心不再只有黑暗,她就是他的光明!啸远天,武林盟主,从来觉得女子都是虚荣、贪婪,爱的只是权势,遇到她,让他颠覆了以前的一切认知...白居云,江湖人称圣医,从不沾女色,但是她的医术令他折服,让他甘愿拜她为师,甘为她奴...推介自己新文:《女皇冷情》本文虐情…专虐美男…不喜者勿入!一生三伤让她冷心绝爱,决定终身不再爱任何男子,为任何人而动心动情,就在她失去所有之际,命运之轮运作,一个女人的出现,改变了她的一生!让她踏上女皇的道路,成为万事之主!徐鸣风:作为凤临之臣,他该想的是如何保家卫国,捍卫江山社稷不被贼人所夺,可那样的她竟也让他开始红鸾心动,面对着她时,他的心中不再只有保卫家国,而是心中时时出现她的身影...林意蕴:曾经的背叛换来她的冷嘲热讽、谩骂毒打,伤身伤心之余,他却也甘之如饴,只因他爱她,他愿放弃一切浮华,只愿能终身守护在她身侧为奴为婢…蓝倾玉:她是所有男子心目中的最佳夫人人选,她亦是自己爱了一生的女人,当他用一座城池想要换取她的爱时,她答应了!可直到后来他才知道他错了,因为她的爱并不是想要换就能得到的,如今他已遍体鳞伤,这要怪谁?怪他太过痴心亦或者怪她太过无情…傅子浩:从小他就接受着母亲不一般的教育,他并不似其他男子一般等着长大便觅个好夫人嫁了,一直以来他都不屑那些所谓的女人,直到她的出现,她的一颦一笑时刻的牵引着他,让他几乎忘记呼吸…焰冥:
  • 友人邀听歌有感

    友人邀听歌有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诗路花雨:徐志摩品诗(再读徐志摩)

    诗路花雨:徐志摩品诗(再读徐志摩)

    《诗路花雨:徐志摩品诗(再读徐志摩)》收录了坏诗,假诗,形似诗;诗人与诗;欧游途中致刘勉己;未来派的诗;诗刊牟言;《诗刊》放假;《志摩的诗》附注;谈诗论文书信选等内容。
  • 登塔

    登塔

    早上第一缕阳光刚刚掠过书房东南角的窗户,辛建业教授便坐到书桌前,翻开中文系教职员工通讯录,准备打电话。辛太太跟在丈夫身后走进书房,端上新沏的绿茶,却随手合拢那本通讯录:“大清老早打什么电话?说不定这时他祝农仁还没起床呢,天大的事也得沉住气,不然人家会觉得你对自己儿子的论文没有信心似的。”辛教授喝了口茶,长长一声叹息:“唉,等超儿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得到一份高校教职,我可真该退休了,都61啦,精力体力都达不到了,跟系里那些青年教师坐在一起开会,像是人家老爸,自己也不好意思赖下去。”
  • 网游之星球

    网游之星球

    当人生重来时,孙虹泽能否将家人守护起来?
  • 和亲公主

    和亲公主

    现代女孩冯陈楚杨无意间救了一个小孩,向前来为弟弟报恩的丁小仙提出了穿越到古代的请求。变身周国福荣公主的楚杨被逼去和亲,瓦勒国三皇子承德一路上对她百般刁难,但是却慢慢显露出情愫。中途福荣逃跑出来,遇见受人之托来救她的侠客南宫越,无意间介入一场阴谋……福荣被劫回皇宫,承德带她去了西北征战。回来后得知福荣的母亲竟是瓦勒先皇的私生女,承德想让父亲改变福荣的身份,却被瓦勒皇帝降旨命令去当女道士,而福荣慢慢发现这一切都起源于阴谋,周围的人都不是那么简单。经历过种种趣事、种种磨难,楚杨和承德这两个小冤家最后是否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租错房子爱对郎

    租错房子爱对郎

    初出茅庐的女主人公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租错了房,工作四处碰壁。却没料遇上帅气多金的萧绅,就连“未来公公”都对自己赞赏有加。然而,他们的命运并没有料想中的顺利,尤其是那个跟萧绅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萧士,百般阻挠他们的姻缘。一切如何而起,又如何而终?请关注《租错房子爱对郎》。
  • 白芷微

    白芷微

    没有谁一开始就是坚强的,谁都期待被爱,她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