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2200000024

第24章

以上三味,(赵本作“右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煎(赵本作“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赵本有“半夏有毒,不当散服”二句)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少阴主水。少阴客寒,不能制水,故自利也。白通汤温里散寒。

白通汤方:葱白(四茎。辛温) 干姜(一两。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赵本无“用”字,去皮,破八片。辛热)《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之辛,以通阳气;姜附之辛,以散阴寒。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少阴病,下利,脉微,为寒极阴胜,与白通汤复阳散寒。服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寒气太甚,内为格拒,阳气逆乱也,与白通汤加猪胆汁汤以和之。《内经》曰:逆而从之,从而逆之。又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此之谓也。服汤脉暴出者,正气因发泄而脱也,故死;脉微续者,阳气渐复也,故生。

白通加猪胆汁(赵本医统本并有“汤”字)方: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咸寒) 猪胆汁(一合。苦寒)《内经》曰:若调寒热之逆,冷热必行,则热物冷服,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由是病气随愈,呕哕皆除,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和人尿、猪胆汁咸苦寒物于白通汤热剂中,要其气相从,则可以去格拒之寒也。

以上三(赵本作“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则邪气犹浅,至四五日邪气已深。肾主水,肾病不能制水,水饮停为水气。腹痛者,寒湿内甚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湿外甚也;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湿胜而水谷不别也。《内经》曰:湿胜则濡泄。与真武汤,益阳气散寒湿。

真武汤方:茯苓(三两。甘平) 芍药(三两。酸平) 生姜(三两,切。辛温) 白术(二两。甘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脾恶湿,甘先入脾。茯苓、白术之甘,以益脾逐水。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湿淫所胜,佐以酸平。附子、芍药、生姜之酸辛,以温经散湿。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后加减法:(赵本无“后加减法”四字)若咳者,加五味(赵本医统本并有“子”字)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赵本作“细辛一两,干姜一两”)气逆咳者,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水寒相搏则咳,细辛、干姜之辛,以散水寒。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小便利,则无伏水,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

芍药之酸泄气,干姜之辛散寒。

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赵本作“为”)半斤。

气逆则呕,附子补气,生姜散气。《千金》曰:呕家多服生姜。此为呕家圣药。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赵本作“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为里寒;身热,不恶寒,面色赤为外热。此阴甚于内,格阳于外,不相通也,与通脉四逆汤,散阴通阳。

通脉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

葱味辛,以通阳气。

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

芍药之酸,通寒利。腹中痛,为气不通也。

呕者,加生姜二两。

辛以散之,呕为气不散也。

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咽中如结,加桔梗则能散之。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赵本有“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十字)利止脉不出者,亡血也,加人参以补之。经曰:脉微而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脉(熊校记:囗病皆与方相应者,乃可服之。汪本病上增脉字。按旧钞本赵本,此二句皆属正文,直接加人参二两句下,惟乃下无可字,计凡十字,并非成氏注语也。元人开版时漏写,随改作小字,添入夹行,特于上空格以区别之,初无缺字)病皆与方相应者,乃可服之。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者,四肢不温也。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自温;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也;及至厥阴,则手足厥冷,是又甚于逆。四逆散以散传阴之热也。

四逆散方:甘草(炙。甘平) 枳实(破,水渍炙干。苦寒) 柴胡(苦寒) 芍药(酸微寒)《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枳实、甘草之甘苦,(医统本作“苦甘”)以泄里热;芍药之酸,以收阴气;柴胡之苦,以发表热。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痢。(赵本医统本并作“利”)肺寒气逆则咳。五味子之酸,收逆气;干姜之辛,散肺寒。并主下痢者,肺与大肠为表里,上咳下痢,治则颇同。

悸者,加桂枝五分。

悸者,气虚而不能通行,心下筑筑然悸动也。桂,犹圭也。

引导阳气,若热(熊校记:若执以使,汪本执改热,于义不通。按注意,言加桂以导阳,犹之执圭以为使,故上言桂犹圭也,此执字即根圭字来,使读去声,明桂为散中之佐使药,主引导也)以使。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茯苓味甘而淡,用以渗泄。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里虚遇邪则痛,加附子以补虚。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泄利下重者,下焦气滞也,加薤白以泄气滞。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赵本有“猪苓汤方”详见卷五)下利不渴者,里寒也。经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寒故也。此下利呕渴,知非里寒;心烦不得眠,知协热也。与猪苓汤渗泄小便,分别水谷。经曰:复不止,当利其小便。此之谓欤?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赵本有“大承气汤方”详见卷五)伤寒传经五六日,邪传少阴,则口燥舌干而渴,为邪渐深也。今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邪气未深入之时,便作口燥咽干者,是邪热已甚,肾水干也,急与大承气汤下之,以全肾也。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赵本作“可”)下之,宜大承气汤。(赵本注:“一法用大柴胡”)少阴,肾水也。青,肝色也。自利色青,为肝邪乘肾。《难经》曰:从前来者为实邪。以肾蕴实邪,必心下痛,口干燥也,与大承气汤以下实邪。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少阴入腑也,六七日,少阴之邪入腑之时,阳明内热壅甚,腹满,不大便也。阳明病,土胜肾水则干,急与大承气汤下之,以救肾水。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赵本有“四逆汤方”详见卷二)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不云急温;此少阴病脉沉而云急温者,彼虽寒甚,然而证已形见于外,治之则有成法;此初头脉沉,未有形证,不知邪气所之,将发何病,是急与四逆汤温之。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赵本作“当”)温之,宜四逆汤。

伤寒表邪传里,至于少阴。少阴之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邪既留于胸中而不散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阳气受于胸中,邪既留于胸中,则阳气不得宣发于外,是以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此是胸中实,不可下,而当吐。其膈上有寒饮,亦使人心中温温而手足寒,吐则物出,呕则物不出,吐与呕别焉。胸中实,则吐而物出;若膈上有寒饮,则但干呕而不吐也,此不可吐,可与四逆汤以温其膈。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赵本注:“《脉经》云:灸厥阴,可五十壮”)脉微为亡阳,涩为亡血。下利呕而汗出,亡阳亡血也。津液不足,里有虚寒,必数更衣;反少者,温其上,以助其阳也,灸之以消其阴。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水故也。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

木生于火,肝气通心,厥阴客热,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伤寒六七日,厥阴受病之时,为传经尽,则当入腑,胃虚客热,饥不欲食,蛔在胃中,无食则动,闻食嗅(医统本作“臭”)而出,得食吐蛔,此热在厥阴经也。若便下之,虚其胃气,厥阴木邪相乘,必吐下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经曰:阴病见阳脉而生,浮者阳也。厥阴中风,脉微浮,为邪气还表,向汗之时,故云欲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寅(赵本医统本并作“丑”)至卯上。

厥阴,木也,王于卯丑寅,向王,故为解时。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邪至厥阴,为传经尽,欲汗之时,渴欲得水者,少少与之,胃气得润则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四逆者,四肢不温也。厥者,手足冷也。皆阳气少而阴气多,故不可下,虚家亦然。下之是为重虚,《金匮玉函》曰:虚者十补,勿一泻之。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阴气胜,则厥逆而利;阳气复,则发热,利必自止。见厥,则阴气还胜而复利也。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赵本注:“一云消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赵本无“三”字)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始发热,邪在表也。至六日,邪传厥阴,阴气胜者,作厥而利,厥反九日,阴寒气多,当不能食,而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除,去也;中,胃气也。言邪气太甚,除去胃气,胃欲引食自救,故暴能食,此欲胜也。食以索饼试之,若胃气绝,得面则必发热;若不发热者,胃气尚在也。恐是寒极变热,因暴热来而复去,使之能食,非除中也。《金匮要略》曰:病患素不能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阳气胜也,期之旦日夜半愈;若旦日不愈,后三日脉数而热不罢者,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经曰:数脉不时,则生恶疮。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伤寒脉迟,六七日,为寒气已深,反与黄芩汤寒药,两寒相搏,腹中当冷,冷不消谷,则不能食;反能食者,除中也。四时皆以胃气为本,胃气已绝,故云必死。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伤寒先厥而利,阴寒气胜也。寒极变热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其喉为痹者,热气上行也。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利不止,必便脓血者,热气下行也。热气下而不上,其喉亦不痹也。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赵本无“而”字)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前厥后发热者,寒极生热也;前热后厥者,阳气内陷也;厥深热深,厥微热微,随阳气陷之深浅也。热之伏深,必须下去之,反发汗者,引热上行,必口伤烂赤。《内经》曰:火气内发,上为口糜。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阴胜则厥,阳胜则热。先厥五日为阴胜,至六日阳复胜,热亦五日,后复厥者,阴复胜;若不厥为阳全胜,故自愈。经曰: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为愈。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赵本有“者”字)是也。

手之三阴三阳,相接于手十指;足之三阴三阳,相接于足十趾。阳气内陷,阳不与阴相顺接,故手足为之厥冷也。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为(赵本无“为”字)蛔厥也。

同类推荐
  •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ARD TIMES

    HARD TI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献集

    文献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推拿抉微

    推拿抉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

    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空中奇景(走进科学)

    空中奇景(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畅销精读本)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畅销精读本)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舍”与“得”的过程,在“舍”与“得”之间,每个人都需作出自己的抉择。舍,并不是全部舍掉,而是舍掉那些沉重的、阻碍你前行的种种负累,留下那些轻快的、灵性的美好,从而让你闪耀着含蓄、内敛、从容的光芒。本书主要告诉读者如何在舍与得中达到幸福和平衡,并且一直保持着幸福的状态。只要你能用“放下、乐观、平和、宽容、坚强”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变数,你就一定能经营好你的人生。
  • 母亲的花样年华

    母亲的花样年华

    再说说我自己吧。说起来有些奇怪,我母亲死后,我的“洁癖”慢慢地好起来了。我开始用一种不同的眼神去看那些我曾经以为都很肮脏的男人,我的脸上渐渐地有了笑容,我被我们医院的男医生认为越来越好看了,他们毫无例外地怀疑我真正恋爱了。恋爱这个词让我想起了那个中学语文老师,在我的回忆中一切竟然都是那么温馨和美丽。有一天我惊喜地发现,他再次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他向我道歉说自己太鲁莽。那时候,我穿着睡衣在我们宿舍楼下接受他的道歉,但是有点冷。他要脱下外衣,我摇摇头说,不要,你也冷。于是,我第一次主动地将头靠近了他敞开的怀里……
  • 就像宇宙不存在

    就像宇宙不存在

    据说,上帝在人的脑子里安装了七根弦,一弦不少,智商和情商都是超一流之人,若是缺了一根,则是个常人,缺了两根,就是个庸人了,缺三根以上者,则为智障。陆晓晗从童年一直到青年,都是一根不少,且弦弦相通的人,所以他成了这个世界的宠儿,一路顺风顺水地茁壮成长。陆晓晗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父亲是名教授,母亲是外科医生,自己从小就学习好,小学是语文课代表,初中是数学课代表,高中是学习委员,十七岁保送上了一流大学,接着读研读博,毕业后分到一家省级研究所,不到四十岁就做到了正高职称的研究员。
  • 影响孩子一生的读物(红色卷)

    影响孩子一生的读物(红色卷)

    这是作家们在以真诚、朴实而又温馨的文字,讲述关于阅读的故事;这是作家们伸出有力的大手,牵着小手快乐地走在成长之路的证明。这些文章,有的是作家们在讲述自己阅读的经验,告诉读者,要想在成长之路上走得从容些,阅读是很重要的;有的是作家们在谈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他们或直接告诉小读者怎样选择图书,或间接地表达阅读的一些诀窍;有的是作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或幽默有趣,或富有启发,让你感受到最初的生命脚步的韵律……凡此种种,这些作品很亲切很友好,它们会给你展示一个美好的文字世界,让你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与快乐。书的最后收录了一些作家给小读者推荐的书单,让小读者学会选书,学会阅读。
  • 浮世诺

    浮世诺

    现代少女颜以曦,在相亲的过程中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发誓要改变自己,一觉醒来,却惊觉自己已经身处异世……还好爹疼娘爱,虽然身处皇室,却有难得的温馨,可谁知,一场弥补性的“和亲”,打碎了她原本的梦。远走他国,被迫出嫁,等待她的,是对前路的未知和迷茫。亓瑾言,宣国庆安侯府的世子,才貌兼备,文武齐全,却因为儿时的一个卦象,成为了女子避之唯恐不及的存在,原以为注定要一生孤寡,却在命运的牵连下,遇见了她。她许诺,从此以后生死相依,所以,她陪他应付朝堂暗流,即使身处险境也不后悔;他许诺,从此以后陪她游遍四方,所以,功成名就后,他卸去一身戎装,换上粗布衣裳,与她袖手天下。
  • 时光低头遇见你

    时光低头遇见你

    她,国际特工队队长,遭人背叛,死无全尸;他,富可敌国却心狠手辣,不近女色更不近男色,却独独对她情有独钟。他本以为此生无人能牵动自己的心绪,却因她坠入凡尘;她因人背叛,决定不再相信任何人,却一步步落入他编制的情网;他爱上她避无可避,她遇上他逃无可逃,两颗冰冷的心逐渐靠近……
  • 万代圣师

    万代圣师

    【打开方式:不是真实历史,没有历史著名小弟,能换个姿势的请打开】(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周云不小心穿越到某个时空做了一个教书先生,他本只想着安安稳稳地教教书,种种田,写写小说,偶尔搞搞创造发明什么的,可是随着他与弟子的名气渐涨,以前他的学问的传承,无奈地被称作:圣师!
  • 公子佛缘

    公子佛缘

    她是名满天下的仁弗小主,本在天上安安静静地听着佛法心经,却突然被扔下来历劫他是人间的一国太子,一夕之间被废了储君之位,成了温柔乡里的盛世公子公子要拿回天下,小主要担负责任。后来,公子要以天下为聘礼求取她她却斩断了两人之间一切的可能。盛世不知道,仁弗小主这繁华又可笑的一生,皆是为了他而准备的。他们就像这折子上早已写好的戏文,是悲是喜,谁都逃不过,且走,且看吧。
  • 烧荒

    烧荒

    《烧荒》为“当代书丛”的其中一册,是董立勃继《白豆》之后的又一力作。小说讲述了新中国建国后,兵团战士们在下野地烧荒,开垦耕地,与自然冲突,与爱情和人性冲突的故事。《烧荒》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丰满,是一部描写红色年代的经典小说。小说描写了新中国建国后,兵团战士在下野地烧荒,开垦耕地,与自然冲突,与爱情和人性冲突的故事。烧荒是那个火红的年代里激情燃烧的象征。在这个大背景下围绕盘砣、支齐、阿布、花木兰、占石等主要人物展开一系列的情感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