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2300000002

第2章

大千  顿纳扭山海

顿逊丘墟乎  腹重得自在

勇猛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从心性本际海藏。涌动沸乱出生无量诸佛无量菩萨。无量贤圣无量仙贤隐士。无量经藏无量经教。无量能法音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转变无量巧便无量辩才。无量宫殿无量花盖庄严之具。是故上尽顶天下尽水际。于中一切圣众皆从心性本际。而便有之说而不足。以偈叹曰

无碍自在佛性王  安坐转变莲花台

无量佛凡于中现  毕竟寂灭无去来

[嶊-隹+棄][山/離]碣磨心性王  叆磊呼[言*夾]决定吼

是非碎烂作微尘  混融大寂一如口

神性智王无量力  驱使诸根顺九流

虎摆违顺情继结  撮搭灰粉置太幽

扭扑五阴诸见脉  贪善弃恶作微尘

三毒罗刹真佛智  一切身相实法珍

真性发作诸根寂  无等振吼音声泯

一切得失即体融  三宝于是现世间

趐[起-巳+(同-一)][起-巳+(卄/隻)][起-巳+各]动不走  遍缘诸境不动寂

往来任纵法使然  性照合通遍不历

无障无碍神性王  无边杂类智慧炬

体解归真等法性  四辩应机共人语

心王自在喧呃嗔  忿怒作帐伏诸魔

碎诸分别是非心  香臭俱融共同波

并法力力中力  和合四大作一体

转用阴阳为天地  一一身相无源底

众生转动混沌流  虚源一气理处收

推寻踪绪无头尾  含怉异类周不周

四龙足力负天地  宛转动身岩法界

山陵燋烂七日现  作帐初首试一[仁-二+(解-角+(色-巴+用))]

大力神王吼  要先除[口*解]啀

是非作微尘  安得更有[口*解]

正士作神力  降注剑霜雹

当头即[怡-台+延]穴  夜叉寻后剥

十六一种人  分布齐历历

治扫六魔贼  往往无当敌

而此无量偈  权应出一身

方便心海涌  法界是一人

佛告勇猛菩萨摩诃萨曰。快说偈教。汝等大众宁神冲寂。吾今重颂

心性本际真金山  阿梨耶龙引出云

叆叇垂布遍十方  降注洗浣五阴村

阿梨耶龙云中游  伊离测沦[雨/(電-雨+大)]霃色

延长促短遍十方  皆是无碍大心力

阿梨耶龙无碍力  游于四大五阴空

往来无诤和九流  任纵自韵神无功

梨耶奋迅振六合  雷电鼓击光辉辉

不动真际而遍过  黑闇根中开明照

梨耶神通性无碍  山河名壁于中过

无量质碍不能遮  何苦能牵入鼎镬

勇猛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大圣垂慈开教悉圆。不审此说为从心出。为从心性而出。为无从而出。唯愿慈尊分明显示。令迷教之徒知根所由

佛告勇猛菩萨摩诃萨曰。上尽顶天下尽水际。于中一切众生种种形质无量善恶。皆从心性而出。何以故。但心性无出。无出之出是名真出。是以得知。上尽诸佛下尽识海。从心心而有性心有。故一切皆心用。心用无边际即用名为心。心用用心无用无心

复次冥识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大圣所说一切皆心心。一切心无别心。无别心故一切皆心用。若如是者。云何有清凉心。云何有热恼心。云何得不清凉不热恼等。一心性热则常热。凉则常凉。不凉不热常应不凉不热。何以故。心性之理常无别故

佛告冥识菩萨摩诃萨曰。一切皆心心一切。神游法界无障碍。心一切一切一心。法界游宅爱无所爱。无所不无所。形声影向皆无别

冥识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不解为是心用性性用心。唯愿大慈尊披折令众得开解

佛告冥识菩萨摩诃萨曰。心用性缘虑。是真净性用心不可毁坏照真金。是故心不用性无秽净。性不用心无混融。无混融无始复无终。无始复无终心用性性用心

说是法时。无量大众乘实智驾性性龙圜本净止缘切

一切诸法即相解脱品第十

复次天真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一切众圣莫不皆说顺情之法。何故今日世尊所说之法皆是违情。违性则苦。苦是患源。故知情者以贪为体。若无有贪无所依恃。有依恃故一切果报由情贪而有。何以故。若不贪善无以息恶。若不息恶无以归真。以此类之。云何今日如来说言。泯非丧是。福祸同流。同流归真。归真太极。太极之理本无是非。是非既丧。一切混融。混融之中则无凡无佛。何用教为

佛告天真菩萨摩诃萨曰。贪者以情为体。情者以贪为本。由有情起即有违顺。违顺既与随虚妄流。是故顺情称善。违情称恶。若情既息。贪亦随亡。情贪既无。善恶自谢。是以得知。贪善弃恶。是继缚业。本非解脱。是故据此情贪之中。立其与夺显四种解脱。何者为四。一者无愿解脱。二者无作解脱。三者无想解脱。四者无学解脱。何以故。有愿为愿所继。从继业受生。一非解脱。有作为作业所继。从继业牵生。二非解脱。有想缘虑为想业所继。从继业牵生。三非解脱。有学有想念为想念继学所继。从继业牵生。四非解脱

天真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来说四解脱门。复显四种非解脱。四种解脱名障解脱义。义犹自未显。唯愿世尊哀愍救护愿毕解说

佛告天真菩萨摩诃萨曰。四种解脱者。无愿为初。何以故。无愿称为解脱。有愿之来为愿所继。凡有愿者有心要期。要期满愿。满愿之由良由妄起。妄起望满为愿。愿满所继。继业招生。故知以妄集妄还继妄。继继相继故非解脱。无愿无累。无累无妄。累妄俱融。无满无称。名真解脱。无作解脱者。一切皆无作。何以故。无作无为。无为则无利无功德。无利无功德。不为利益功德所继。名为无作解脱。无想解脱者。若无想念则无继结。何以故。想念波动境风飘浮。从外缘想牵想牵继业。继业招生。不名解脱。是故无想即无念。无想继结不为业牵。名为无想解脱。无学解脱者。无学无忧有学有忧。何以故。学从心意而起。是故学者劳心役虑增长我见。是非得失分别好恶贡高自恃。以有如是见故名继缚。无学无忧。何以故。万想自融圆流海藏。藏寂用寂。藏用体泯。名为无学解脱

天真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心性是一。解脱应一。何故如来今日说四解脱门。心性是一。应说一解脱门

佛告天真菩萨摩诃萨曰。一切众生心性是一。而说四解脱者。良由群生继结之兴不过有四。是以且据继结说四解脱。理而言之。四继既没。一上犹无。何容有四。但以四收继收无尽故。且举四名檦其义属。所以然。体泯相没。解亦无解。安得有脱。以此类之。舍恶从善修道作佛。皆是继缚。善及作佛犹是继继。况复诞纵诸非宁非继缚。故知继缚是封。封善封恶。以封结招生故非解脱

天真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解脱之因何者为是。解脱之果何者为是。唯大慈愍愿为重说

佛告天真菩萨摩诃萨曰。有心修善。名天人之因。心存是非乐行恶行。是三涂之因。善恶双泯体融大寂。名为佛因。亦名解脱因。设名名之佛因。如实佛因不何名目。何以故。佛因者无因可因。有因之因因果相待。相待之因名为继缚因。非解脱因

天真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因说竟。果犹未说。唯愿世尊重为显示解脱之果

佛告天真菩萨摩诃萨曰。解脱果者。金刚心谢大明种智以为解脱果。理而言之。解脱之理无因无果。无果之果名解脱果

说是法时。无量大众冥会不起为因无得为果同真际等法性

即相无相万物不迁事用究竟品第十一

复次鉴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说。说次第十品立义不同言教各异。众圣道一教门应一。云何设名题目而有众多。不审此理愿佛说之。令当来大众知教开通拥闭同异

佛告鉴照菩萨摩诃萨曰。众圣异谈旨当唯一。所谓依心教门众多。所谓依身。若离身心则无言教。故知言教尘沙理旨无殊。教门无量归处无别。以此类之。十方诸佛语说同故。无量菩萨方便处多。陈章吐教似如有异。究其玄旨毕竟无别。譬如色界天子眷属无量音乐叹咏清雅婉约辞巧各异。游腾虚空上升光音。而至佛所各各一心尽意乐佛。论其文辞音曲箜篌琴笛悉皆不同。穷其意也皆叹佛好。叹好处同名为一语。上来教门差互不同。随问对释。虽教文弥万而无二趣。但以种种开通会归任纵。说是众圣无二之理圆真教时。水行天子树音天子百千眷属。一时云会而至佛所。各各恭敬正坐一面。长跪叉手以偈叹曰

众圣说无别  有垢无垢如

一切相通达  言教悉无殊

众圣言说异  意旨悉皆同

文字即解脱  大小理处通

众圣明了慧  方便开初始

文起为未悟  既悟相即理

众圣善方便  随宜皆不实

执教谓为是  即便起放逸

众圣相影向  同说一如理

教门虽无量  达解悉会是

众圣所师法  轨处悉无殊

伏藏圆明显  万相即体如

众圣巧便说  慈心詃诱人

圆明显伏藏  觉性明了真

众圣明了说  销融于毒害

恼恼先自无  何处有五盖

佛告水行天子树音天子曰。一切言教不离心相。至于文字不离身相。是故身相得解脱时。文字即解脱用

水行天子树音天子异口同音而白佛言。世尊一切言教文字以何为体。以何为实。言教文字根本何者为是。寻教会理文字即解脱用者。何者为是。愿大慈尊说其所由。令无量大众知文字所由道教根本

佛告水行天子树音天子曰。一切言教心相是本。一切文字身相是体。身相为实。寻教会理者。穷其心生住灭名为寻教会理。文字即解脱用者。诸根真照真照真照圆寂寂照照寂同尘无染。名为文字即解脱用

鉴照菩萨摩诃萨前白佛言。世尊大圣圆觉轨法修学而成等觉。等觉圆具还说真轨。自得令他得同入正智乘。乘者乘于法乘而究竟之由。何故如来今日说道。心相是言教。身相是文字。若心相是言教者。一切众生具足言教。若身相是文字者。一切众生具足文字。言教复具文字复具道教。自有何用在大圣会所而听法乎。轨心为则轨身为用。则法成用久来解脱。何故今日说言文字即解脱用

佛告鉴照菩萨摩诃萨曰。若如汝所问。心相非言教。身相非文字者。十方诸佛无量菩萨一切圣众。离心之与身而有言教者。无有是处。譬如外求九十五道杂类鬼神入人身内遂起恶见。而要大圣。若离身心及与善恶苦乐果报而有言说。我当信受。若不然者。所有言说皆道我身。身是顽铜。心是痴源。教我学学其顽痴之法。我定不从。大圣复语汝。若如是要请之来。何不离身心善恶苦乐果报。而要于我求之。人即便答大圣言曰。我实离之。大圣复问。汝若离身心而要请者。汝今所问为是离身心而问。为是不离而问。若离身心谁为问者。若不离而问即非理之要。所以然者。身为外攞[打-丁+郭]。心王常处中。心王欻生念使口而便问。是以得知。问者皆由身心。若离身心无复有问。以此证知。往古来今三世诸佛所有法藏。唯心性为本。若离心性则无言说。是故无量真法隐在四大五阴。千是万非取舍简默。恶见尘中隐名为四大五阴。千是万非取舍简默。恶见尘劳显即四大五阴。千是万非取舍简默。恶见尘劳以为文字根本。若离身心纵令佛辩无所言说。既无言说。抄何为经。既无可抄。字亦无字

鉴照菩萨摩诃萨前白佛言。世尊若身心是法藏根本文字所由者。法本无染文字常净。而此身心岂得无染常净

佛告鉴照菩萨摩诃萨曰。心性本净。犹如明王虽处身中不为身尘所染。名为无染。明王虽在尘中。王不染尘。尘不染王。尘不染尘。名为常净。无染常岂非真实法轨文字经教。以此证知。无边经卷唯一切众生身是。无边法藏唯一切众生心性天真是。若离此二。众圣权实无量言教四辩宣扬。悉皆息驾旨章断句。是以得知。大圣圆音古今理通唯说身心。是以愚人名身心为生灭秽恶。不名文字经教以为生灭秽恶。岂不违理太甚。横增我见。颠倒情奢。错用非宜。说而不足。以偈颂曰

菩提大道想念融  毕竟三毒真佛体

是非从来任性流  始终本末无依底

身想究竟能容受  无简无择无成破

无染常净法力转  搜穷踪绪无善恶

鉴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体融大寂相即真用。真用用真无真无用。无真无用。云何而言违理太甚横增我见颠倒情奢错用非宜。性及身相毕竟无非是亦随没。谁为违理。谁为横增我见。谁为颠倒。谁为错用。若有违理我见颠倒错用。即非法藏亦非经卷。何以故。前言后教自相违故

佛告鉴照菩萨摩诃萨曰。实如所言。快问是义。体融大寂相即无碍。混沌天真名作太一。摄为法藏。显为文字。摄则归空没影。显则身相俱现。对身名经。隐覆名藏。改形换质正是太一洪源神变自在。是故经教文字乃是生灭苦空所摄。言文字即解脱用者。是教门之中苦空解脱非是太一洪源神变解脱。汝复以违理我见颠倒错用。以难我者。非无理路。但教门与夺显异去结。理而言之。违与无违相寂灭。寂灭无灭无灭可灭也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普泯。闻佛所说豁然意解。即于身上了了分明见十二部经。精粗深浅渐顿炳着。行行分明义句渊奥。相泯百非理融万是混含混沌。天成无缝金纸银字通天卷轴。以皮为纸。以骨为笔。以清脉为水。以髓为墨。以自性理书之而无错谬。于时大众一时悟解。照境分明。往古来今无量经教豁然意解一时领纳。身上受持更无外求。息妄泯真平等现前

显一切众生身与法一如无二品第十二

复次混融菩萨摩诃萨前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说。一切经卷唯一切众生身是。若一切众生身是经卷。经卷即是法聚。若一切众生身身为法聚。身法聚者。唯愿世尊慈哀为说。令无量大众及下方一切诸众生达解自身究竟法聚。息于外求见真善知识

佛告混融菩萨摩诃萨曰。一切众生身如实名为经卷亦名法聚。何以故。从解惑立名不同。体解究竟名为经卷亦名法藏。迷惑立名名为众生。亦名生死亦名苦聚。亦名颠倒亦名外求。何以故。众生不解名之为惑亦名外求。以是缘由不识自身之上有无量法聚十二部经。遂便外向求善知识名为众生。将法逐法既遇善知识。已善知识为其说法。教真法处而语之曰。若欲求法。先当自求。若自求者。净佛知见广开三藏。三藏者所谓佛藏所谓法藏所谓僧藏。因此三藏复开三藏。其三藏者何。若向下方同下方名目而说。同下方名目者。所谓修多罗大藏。般若波罗蜜大藏。波罗提木叉大藏。以此三种大藏统收法界一切法尽

混融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所说教。诸众生若求法者先当自求。若自求者净佛知见广开一切众生身内二种三藏。虽闻圣说不能解了。不知何者为佛藏。不知何者为法藏。不知何者为僧藏。不知何者是修多罗大藏。不知何者是般若波罗蜜大藏。不知何者是波罗提木叉大藏。以不知故愿佛说之

佛告混融菩萨摩诃萨曰。汝所问者。问于自求净佛知见广开一切众生身内二种三藏。汝今澄神冲处。吾今广为说之。论其一切众生身内佛藏者。以自性清净天真法佛隐在四大五阴三毒罗刹文字藏中。是故名四大五阴三毒罗刹文字名为佛藏。故知隐为法佛冲寂。显为应佛妙用。妙用殊能开物障盖。复次法藏者。真处不动圆照诸根轨真有用称之为法。法在诸根尘门外用文字之内。故知诸根尘门名教文字以为法藏。何以故。寻文证理会理舍文。隐为法藏。显名理用。隐为惑障。显为大慧。复次僧藏者。地水火风色受想行识。阴阳和合神性住持。名为僧藏。神性无染恒和九流。调畅七十万脉开通去拥隐在藏中。隐为常和。显为无诤。隐为顺性而流。显为任纵从尘。复次修多罗大藏者。是四大五阴文字章句显发实相。显为文字。隐为尘劳。显为实相。隐四大五阴。复次般若波罗蜜大藏者。緼寂内照大慧朗融。隐在智起想痴奸巧诈伪藏中。复次波罗提木叉大藏者。销融是非圆注性海。隐在着善着恶封断藏中。显为防非止善。隐为善恶简隔。显为双融善恶。隐为着善弃恶

混融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来说三种三藏其义分明。不审一切众生将法逐法何者为是。唯愿大慈尊哀愍一切众而为众生说

佛告混融菩萨摩诃萨曰。一切众生身是法聚。何以故。一切众生身内有净满法佛。净满不动圆现诸根。诸根圆现照而不染。名之为法。是故众生不见法性以为烦恼。众生既照性烦恼以为性。若人断烦恼是即名为杀佛。烦恼若可断必无有是处。是断烦恼修道者即是杀佛亦是苦聚。以此证知烦恼即金刚。金刚之体何须断坏。是为众生与法一如无二。烦恼与性天真不殊。故知众生与法一如无二故。言以法将法而求于法。亦名法求法法。亦名法还逐法。不觉时以法逐法。既觉之时法体即法法无动转。故知法常住无所求故。法常寂然相自融故。说是法时。无量大众异口同音以偈叹曰

众生未解自身相  苦行勤劬求知识

今象大师开法眼  身心动转皆法力

迷心波浪求佛法  封恶着善一倍错

希求解脱望离苦  今始觉知转被缚

迷心波浪求知识  闻说此法一倍翻

昔来修者谓解脱  谁知正是学仇怨

昔来所行谓为真  谁知今时一倍违

烦恼颠倒性海一  怯身法聚觉即归

昔来所闻种种法  弃恶从善向佛果

谁知贪佛为毒继  苦克不当大殃祸

佛告混融菩萨摩诃萨无量大众。汝等眷属以法听法。吾今为大众而说偈曰

众生身相皆法聚  究其性相是佛块

烦恼体实不生灭  真性金刚不沮坏

从头至足无非法  圆明寂照遍十方

善恶理融无障碍  随流混合不相妨

十方世界大经卷  唯有此法众生是

息忘融真同性际  乃为寻教会如理

说是法时。无量大众欢喜踊跃。具足法照法智法眼法云无生顶戴奉行

同类推荐
  • 福惠全书

    福惠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观所缘缘论

    观所缘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King's Jackal

    The King's Jack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末利支提婆花鬘经

    佛说末利支提婆花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千佛因缘经

    佛说千佛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情深成婚:总裁撩爱很高调

    情深成婚:总裁撩爱很高调

    五年之前那肮脏而又血腥的画面仍旧历历在目,若澜却不得不再次搭上回国的飞机,这次回来,她已再无心力卷入这场恩恩怨怨,无奈事与愿违,她的回来再次变成了海市豪门纷争的焦点。他即便失忆,仍旧会因为若澜的一个眼神,背叛未婚妻子,再次为若澜舍生忘死。弱水三千你独取一瓢饮,灯火阑珊处,她却泪眼朦胧。
  • 人元录

    人元录

    这是个混乱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斗争不止,门阀林立,各派争伐,国家征战。然而,乱世总有英豪出,沉浮本是英雄主。他,不是英雄。
  • 锦衣霸明

    锦衣霸明

    万历47年;萨尔浒之战奏响了大明走向衰败的钟声,彼时;秦锋仅仅是那修罗场上的一名小小锦衣卫。来到大明,秦锋得到的并非是友善;热血战场、区别对待、不公经历、腹黑对弈,在这一场场命运摆动的角斗场上,他唯有争命。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靠别人?你将死无葬身之地!世间没有永恒的敌人或朋友,唯有那利益是永恒不变的,在大明平和的背后却暗藏无尽暗涌。皇权、祖制、勋贵、官僚、党争、派别、利益、建奴、民心、灾害……光明之下必为阴影;阴影之下所藏便为那无尽利益,而拨动利益的核心正是那所谓的人心!绣春刀,飞鱼服,这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信念;历史自这一刻改变,锦衣为王的时代就在脚下…………锦衣霸明书友群:938887683
  • 卡内基:财富的声音(滚雪球Ⅰ)

    卡内基:财富的声音(滚雪球Ⅰ)

    本书共分二十九章,内容包括:我的父母和童年;丹佛姆林与美国;匹兹堡和我的工作;安德森上校和书籍;电报公司;铁路公司;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主任;内战时期;建桥故事;钢铁厂的回忆等。
  • 我们的千阙歌

    我们的千阙歌

    傅轶则是司凌云的心动,青春回忆里快乐的时光,只与他有关。而他留给她的,却是“疑似报复”的伤害。五年后狭路相逢,司凌云退避三舍,傅轶则步步紧逼。他们陷入一场爱情周旋,相互试探,彼此征服,却没有人肯先妥协。而司凌云身后,是另一个人的默默守候。他目睹过她极狼狈的样子,也见证了她所有青涩的往事。这份深藏已久的爱,直到曲恒初次袒露,司凌云才明白,原来这么多年,经历峰回路转,只有他,始终在她身边。似水流年,时光还在唱着谁的千阙歌?
  • 江姐其人

    江姐其人

    一曲红梅赞,唤起了多少人对纫岩上那位视死如归的巾帼英雄的深情怀念。在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中。江姐这个名字是大家最熟悉的了。小说、电影、歌剧都饱含激情地讴歌了她的英雄事迹,并对她的光辉形象作了深刻动人的描写。然而现实生活中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友的江姐到底是个什么样子,那就鲜为人知了。
  • 捡个老公带回家

    捡个老公带回家

    自从苏菀歌在江边捡了个男人回去之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在片场,被人打了,还没来得及复仇,隔天,这个打了她的女星就被爆出了一系列的丑闻。定的女二号角色被人抢了,隔天,女二的戏份变成了0,而她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女一号。原本新人奖的主人是她,结果被人拿走了,隔天,家里多了一大堆金灿灿的奖杯。“夫人,对你看到的东西还满意吗?”苏菀歌无语的看着那一堆金灿灿的东西,“滚!”某男笑的贱贱的,“好,我这就来滚……你!”ps: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绝对的1v1甜宠文,喜欢这种类型书的小伙伴们请点右下角收藏!作者君在这里先谢过大家了!!!
  • 锦绣云归
  • 三坟

    三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世繁华之公主嫡妃

    盛世繁华之公主嫡妃

    【爽文,女强男更强,男主身心干净,欢迎入坑】前世,齐澜是名孤儿,18岁参军入伍做了特种兵,23岁为救人质和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再次醒来,她带着记忆投胎成了北齐近千年第一位公主,更是成为了六国当中其中两国的公主,有了父母,哥哥,弟弟,以及家人。她发誓要守护好这得之不易的亲情,哪怕再一次牺牲自己的生命。封地的皇叔想抢夺父皇的皇位?那就让你有来无回,死无葬身之地。和亲公主想要嫁给父皇,和母后抢人?那就让你身败名裂,找个侍卫把你收了。命定之女,凤翔九天,千年归来。因为这十二字批语和她三国公主的身份,无数人想得到她,也有无数人想除掉她。平静千年的盛天大陆,因为她的到来,再次风起云涌。他是大燕朝最尊贵的太子爷,可没人知道,早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他亲爱的皇伯父卖了,卖给北齐新出生的公主做夫婿。小剧场:“澜儿,皇伯父说我是你未来的夫婿,可夫婿是什么啊?”五岁的沧逸睿眨巴着自己的大眼睛问着旁边正努力练功的七岁小齐澜,眼里闪过一丝狡黠。小齐澜没说话,给了沧逸睿一个暴栗,小小年纪脑袋里想的都是些什么?都被义父给带坏了。“澜儿,你打算什么时候嫁给我?”十二岁的少年已初见风姿,俊逸出尘,不变的是看向少女那温和宠溺的目光。齐澜扶额,这货脑袋里是不是就一根筋?十四岁的她突然想暴走抽人。终于,北齐有人想抢夺皇位,刺杀暗害不断,在她拼近一切守护国家和家人的时候那个少年一直在她身边,守护着她,遇神杀神,遇魔屠魔。“澜儿,江山为聘,万里红妆,你嫁给我可好?”十八岁的他站在齐澜面前笑着说道。“好”她看着眼前一直站在她身边的男人眉眼含笑,也许,除了家人,她还可以拥有爱人。总而言之这就是个男主从小开始追妻,终追到手的故事。也是女主为了心中在乎的人谋夺天下的故事。所以,你愿意陪我共赴这一场盛世繁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