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6400000004

第4章

且一日亦具四时之气。而运更有郁复淫胜之不同。故有麻黄桂枝葛根青龙等法。当知四时俱有中风伤寒。不得拘春伤于风。冬伤于寒之一说也。太阳经多中风方。麻黄附子细辛真武附子茱萸白通四逆通脉等汤是也。中风诸方可移治伤寒。伤寒诸方不可治中风者。寒可温而风不可以热治也。风为阳邪。故中风者。在少阴每多阳症。寒为阴邪。

故伤寒者。虽在太阳每多阴症。太阳经多中风症。阳从阳也。少阴经多伤寒症。阴从阴也。夫风者善行而数变。故脉症皆不可拘。自变者观之。其症或自汗鼻鸣。或无汗而喘。或不汗出而烦躁。或下利呕逆。或渴欲饮水。或往来寒热。或口舌咽干。或短气腹满。鼻干嗜卧。或目赤耳聋。胸满而烦。或四肢烦疼。种种不同。其脉或浮缓。或浮紧。或弦而浮大。或阳微阴涩。或阳微阴浮。亦种种不同。自不变也观之。惟浮是中风之主脉。恶风是中风之定症。盖风脉变态不常。而浮为真体。风症变幻多端。而恶风其真情也。仲景广设诸方。以曲尽常变耳。夫寒之伤人也有三。早晚雾露。四时风雨。冬春霜雪。此天之寒气也。幽居旷室。砖地土 。大江深泽。邃谷名山。地之寒气也。好饮寒泉。喜食生冷。酷嗜瓜果。误服冷药。人之寒气也。此义最浅。伤寒诸书莫之或及。而以冬寒春温。时疫之症掩之。何不求致病之因。而归时令之变耶。夫寒固为冬气。三时岂必无寒。第寒有轻重。伤亦有轻重。不拘定于冬。温固为春气。而三时亦病温。且温随时而发者多。因冬月伤寒所致者少。不可谓必然之道也。即冬时病温。

亦因其人阴虚而发。岂冬时之暖气。即有毒以伤人乎。若时行疫气。正天地温热之毒。如凉风一起。疫即自散。岂遇寒而反重耶。疫与寒。为风马牛不相及。何得以寒冠时行之疫。若为暴寒所折而病。即是三时之伤寒。勿得忘以疫名之矣。谓三四月阳气尚弱。为寒折而病热轻。五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折而病热重。七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折而病热微。此叔和之莫须有也。夫病寒病热。当审其人阴阳之盛衰。不得拘天时之寒热。天气之寒热以伤人。必因其人阴阳之多少。元气之虚实为轻重。不全凭时令之阴阳为转移也。所以仲景立方。全以平脉辨症为急务。不拘于受病之因。不拘于发病之时为施治。如夏月盛暑。而伤寒吐利。多有用姜附吴萸而始效。隆冬严寒而病温。多有用石膏硝黄而热乃解者。谓麻黄桂枝二汤。只宜于冬月之正伤寒。三时不可轻用。其失岂不多乎。夫开口言伤寒。动手反用寒凉克伐之剂。曷不于伤寒二字顾名思义耶。寒伤于表。法当温散。寒伤于里。法当温补。仲景治伤寒。只有温散温补二法。其清火凉解吐下等法。正为温暑时疫而设。所以治热。非以治寒。治热淫于内。非治寒伤于表也。

今伤寒家皆曰。仲景治温治暑。必另方治法。今遗失而无征。伤寒只有汗吐下三法。将温补正法。置之不用。反曰治伤寒无补法。于是人伤于天地之寒者轻。复伤于医师之法者重。死于寒食之内伤者少。死于寒药之内伤者多耳。

温暑指归第五

内经论伤寒。而反发热者有三义。有当时即发者。曰人伤于寒。则为病热也。有过时发热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也。有随时易名者。曰凡病伤寒而成湿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也。夫病温病暑。当时即病者不必论。

凡病伤寒而成者。其病虽由于冬时之伤寒。而根实种于其人之郁火。内经曰。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此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源。先夏至日为温病。后夏至日为暑病。申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故。夫人伤于寒。则为病热其恒耳。此至春夏而病者。以其人肾阳有余。好行淫欲。不避寒冷。虽外伤于寒。而阳气足以御之。但知身着寒。而不为寒所病。

然表寒虽不内侵。而虚阳亦不得外散。仍下陷入阴中。故身不知热。而亦不发热。所云阳病者。上行极而下也。冬时行收藏之令。阳不遽发。寒愈久。则阳愈匿。阳日盛。则阴日虚。若寒日多。而蓄热浅。则阴火应春气而病温。若寒日多而郁热深。则阴火应夏气而病暑。此阴消阳长。从内而达于外也。叔和不知此义。谓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夫寒伤于表。得热则散。何以能藏。设无热以御之。必深入腑脏。何以只藏于肌肤。且能藏者不能变。何以时换其所藏乎。不知原其人之自伤。而但咎其时之外伤。只知伤寒之因。不究热伤其本。妄拟寒毒之能变热。不知内陷之阳邪。发见其本来面目也。又谓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因冬时触寒所致。而非时行之气。不知辛苦之人。

动摇筋骨。凡动则为阳。往往触寒即散。或因饥寒而病者有之。或因劳倦而发热者有之。故春夏之时。辛苦之人。因虚而感时行之气者不少矣。若夫春夏之湿热。由冬时触寒所致者。偏在饱暖淫欲之人。不知持满醉以入房。以竭其精。以耗其真。阳强不能密。精失守而阴虚。故移祸至于春夏也。内经论温之脉症治法甚详。学人多不得要领。仲景独挈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提纲。悉温病之底蕴。合内经冬不藏精之旨矣。热论以口燥舌干而渴属少阴。少阴者封蛰之本。

精之处也。少阴之表。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名曰阴中之阳。故太阳病。当恶寒。此发热而恶寒者。是阳中无阴矣。而即见少阴之渴。太阳之根本悉露矣。于此见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孤阳无时而发为温病也。温病症治。

散见六经。请类推之。如伤寒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是伤寒温病之关也。寒去而热罢。即伤寒欲解症。寒去而热不解。

是温病发见矣。如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即是温势猖狂。用白虎加人参预保元气于清火之时。

是凡病伤寒而成温者之正治法也。因所伤之寒邪随大汗而解。所成之温邪随大汗而发。焉得无虚。设不加参。则热邪从白虎而解。安保寒邪不从白虎而来乎。是伤者当补。治病必求其本耳。如服柴胡渴已。渴者属阳明者也。以法治之。夫柴胡汤有参甘姜枣。皆生津之品。服已反渴。是服寒之剂。不足以解温邪。少阳相火直走阳明也。是当白虎加人参法。若柴胡加人参之法。非其治矣。夫相火寄甲乙之间。故肝胆为发温之源。腹胃为市。故阳明为成温之薮。阳明始虽恶寒。

二日自止。即不恶寒。而反恶热。此亦病伤寒而成温之一征也。若夫温热不因伤寒而致者。只须扶阴折阳。不必补中益气矣。且温邪有浅深。治法有轻重。如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瘀热在里不得越。身体发黄。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茵陈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大承气汤急下之。厥阴病下利欲饮水者。白头翁汤主之。此仲景治温之大略也。夫温与暑。偶感天气而病者轻。因不藏精者。为自伤其病重。若再感方土之异气。此三气相合而成温疫也。温热利害。只在一人。温疫移害。祸延邻里。今人不分温热温疫。浑名温病。令人恶闻而讳言之。因于辞之害义矣。吴又可温疫论。程效倩热病注。俱有至理可传。愚不复赘。余义详见方论。

湿异同第六

(风寒湿暑燥热)六气为病。皆能发热。然寒与热相因。暑与热相继。独燥与湿相反。风寒温暑皆因天气。而湿病多得之地气。燥病多得之内因。此病因之殊同也。内经病机十九条。其分属六气者。火居其人。风寒湿者居其一。燥症独无。若诸 项强。皆属于湿。愚尝疑其属燥。今本论有 湿之分。又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 。则 之属燥可知也。夫 以状名。因血虚而筋急耳。六气为患。皆足以致 。然不热则不燥。不燥则不成矣。六经皆有 病。须审部位以别之。身以后属太阳。

则凡头项强急。头背KT KT 。脊强反张。腰似折。髀不可以曲。HT 如结。皆其症也。身之前者属阳明。头项摇动。

口禁齿。缺盆纽痛。脚挛急。皆其症也。身之侧属少阳。口眼 斜。手足牵引。两胁拘急。半身不遂。皆其症也。若腹内拘急。因吐利而四肢拘急。是太阴 。恶寒蜷卧。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俯而不能仰者。是少阴 。睾丸上升。宗筋下注。

小腹里急。阴中拘牵。膝胫拘急者。厥阴 也。若 之挟风寒者。其症发热无汗而恶寒。气上撞胸。而小便少。其脉必坚紧。其状必强直而口噤。此得天之气。内经所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者是。其势勇猛。故曰刚 。病自外来。当逐邪而解外。 有夹本邪而为外患者。其邪从内出。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其脉沉迟。其状则项背强。KT KT 。此得之地气。

内经所云。诸 项强。皆属于湿者是也。其势 弱。故名柔 。病因于内也当滋阴以和内。治湿君栝蒌根者。非以治风。

实以生津。非以治湿。实以润燥耳。夫 之始也。本非正病。必夹杂于他病之中。人之病此者。世医悉指为风。所以不明其理。善医者。必于他症中审察而预防之。如头项强痛。即 之一端。是太阳之血虚。故筋急也。今人但知风寒。

不恤津液。所以发汗太多。因致痉者多矣。夫 本有由来。一经妄治。即奇形必见。项背强KT KT 。是 之征兆。

故用葛根。身体强。是 状已着。故用栝蒌根。卧不着席。脚挛急。口禁齿 。是 之极甚。故用大黄芒硝。无非用多津多液之品。以滋养阴血。不得与当汗当下者同例也。观伤寒脉浮自汗。心烦恶寒。而见脚挛急。是 势已成。须当滋阴存液。

同类推荐
  • 华严经文义要决问答

    华严经文义要决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浦江吴氏中馈录

    浦江吴氏中馈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瓶山牧道者究心录

    古瓶山牧道者究心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穰杂录摘抄

    古穰杂录摘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证道歌

    证道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重生:青葱岁月

    重生:青葱岁月

    如果能够回到那段青葱岁月,你会干什么?是好好放肆一回,不再辜负曾经逝去的青春,还是努力学习,好好的做一个学霸千金?重活一世,原本受尽欺辱,性格懦弱的季小北决定不再顺从,不再随波逐流。既然来了,那么便好好的疯狂一回吧!江別月,顾凉薄,前世你们所带给我的痛苦,今生我必然加倍还来。不管别人,这是季小北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一世,她不再懦弱,不再受人欺压了!
  • 政道

    政道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3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仁政、德政、法政、善政、廉政、简政、宽政、信政、勤政、和政等10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的为政之道,对领导干部确立“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借鉴古人的治政模式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 触动你的心弦

    触动你的心弦

    心时有座孤坟的天宏集团太子爷荆恒为了摆脱老爷子的控制,自己创办了家珠宝公司。新入职场的江小鱼,凭着一腔热忱,想靠着自己的能力,在这个繁华都市立足,应聘进入珠宝公司想大展拳脚。在工作中,两个主角从不相识到相识,相知,相爱。
  • 山村旧事

    山村旧事

    一个奇怪的山村,因为天灾人祸而起的怪事,原来竟藏着这样一个秘密……
  • 至尊狂妃:邪魅大小姐

    至尊狂妃:邪魅大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王牌杀手,穿越到一个废物大小姐身上,没人疼没人爱,被自己妹妹推到河里香消玉殒。再睁开眸子的她多面圆滑,冷酷,腹黑,狡诈。创建明月帝国第一情报局,第一兵团,玩的是样样风生水起,她的魅力无限,成就最伟大的势力。风华绝代。吸引了无数男子为她牵肠,为她挂肚。而她,却只驻足于身后那一抹宠爱无限,一直放任她成长给她全部的宠爱的男子的身上。他说:“箫儿,你想做什么放手去做。本王是你最坚实的后盾。这世界,就是本王捧在你手心里的玩具。”
  • 怨脂扣

    怨脂扣

    寂静岭,居住的死人比活人还多,坟墓比房屋还多。这个地方有一个这样的传统——夜里不宜出门。就在洛音桐、秦天健等人毕业的前夕,一连串的恐怖事件在这个偏僻的地方发生了……
  • 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

    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网游之枪械专家

    网游之枪械专家

    “你不传我的手艺就别做我寒家的儿孙。”在和父亲第n次吵架后,洛离用离家出走的方式为他们父子间的恩怨暂时划上了一个蹩脚的句号。离家后的洛离只身一人来到燕都,除了车站的检票员,没有人知道一个叫洛离的人来到了这座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城市。一个命不久矣的男人为他指点了一条名为“星云”的道路。一把无人使用的武器造就了“绝代枪臣”的传说。成名,质疑,朋友,麻烦,生命,死亡,命运的丝线用游戏的方式把人间的种种交织在一个名为洛离的少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