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61600000004

第4章

复次分别生灭相者略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粗。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细中之粗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此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所谓依因依缘。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若因灭即缘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案云。此中粗与心相应者谓三种相应染。细与心不相应者三种不相应染。粗中之粗者谓执相应染不断相应染皆在六识故凡夫境界也。粗中之细者谓分别智相应染在第七识。细中之粗者谓现色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细中之细者谓根本业不相应染。此三皆在第八识位。此中三种细生灭者无明风所动。故言因灭故不相应心灭。于中三种粗生灭者境界风所动。故言缘灭故相应心灭。于中委悉。如彼论疏中说也。今此经言千思者总摄一切不相应染细分别故。万虑者总摄一切相应染心粗分别故。此二皆是动念之相。以之故言是生灭相也

经曰。菩萨观本性相理自满足千思万虑不益道理徒为动乱失本心王

论曰。此下广演。于中有三。一者对生灭相显理满足。二者对理满足明染阙失。三辨顺理灭染去动趣寂之利。初中言菩萨者是呼解脱菩萨之辞。观本性相者佛观本觉如来藏性故。理自满足者所观本觉如来藏理具足无量性功德故。如起信论云

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故。今此经言理自满足。总显如是功德满足也。初段文竟。次明生灭动念之过。于中总明无益有损。如彼论中广释此义云

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

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复以何义得说差别。以依业识生灭相示。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相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若心起见即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乃至具足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即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即有所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今此经言徒为动乱者。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非常乐我净等故言动也。以心起见即有不见之相等。故言乱也。失本心王者。无量功德即是一心。一心为主故名心王。生灭动乱违此心王不得还归故言失也

经曰。若无思虑即无生灭如实不起诸识安寂流注不生得五法净是谓大乘

论曰。此下第三顺理灭染去动就寂。于中有二。正显重成。此即正显去动就寂。若无思虑者。始从初地乃至佛地。渐顺一心平等法界。永无一切思虑分别故。即无生灭者。由前思虑有生灭相。今无思虑永无分别。二种生灭究竟离故。从此已去顺理不动。穷未来际不复还动。故言如实不起。二种生灭究竟息时。八种识动皆得归静。六染流注永灭不起。故言诸识安寂流注不生。流注不生故法界圆显。诸识安寂故四智满成。故言得五法净。运载之功莫过于此故。总结言是谓大乘。正明去动就寂文竟

经曰。菩萨入五法净心即无妄若无有妄即入如来自觉圣智之地入智地者善知一切从本不生知本不生即无妄想

论曰。此是重显。即有三句。初言入五法净心即无妄者。归心源时即无妄念之不觉故。第二言若无有妄即入如来自觉圣智之地者。不觉尽时即入始觉圆智之地故。是对不觉显始觉满也。第三入智地者善知一切从本不生知本不生即无妄想者。始觉满时能知不觉四相动念本来不生。即知本来无妄想故。是显始觉不异本觉也。如起信论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若得无念者。即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案云。此中言若得无念即知心相生住异灭者。即显经中善知一切也。而实无有始觉之异者。即显经中善知从本不生也。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者。即显经中知本不生即无妄想也。梦中渡河之喻此中应广说也

经曰。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无妄想者应无止息

论曰。此下第二问答明无止息。问意言。本无妄想即无所止。所止无故能止亦无。无能止故应无始觉。如是难也

经曰。佛言菩萨妄本不生无妄可息知心无心无心可止无分无别现识不生无生可止是即无止亦非无止何以故止无止故

论曰。答意有二。先许无止。后遮无止。许者始觉不异本觉故。遮者始觉非唯是本觉故。许中息与止何异者。妄起动故可息。心驰散故可止。而本无起无驰故无可息可止耳。无分者无相分于见故。无别者无见别于相故。相见既无分别。现识本来不生。去来不生。愚智共知故。约现在明本不生。既无所止不觉之生。即无能止始觉之异。依不异门如是许也。亦非无止者。非无不异之始觉故。止无止故者。能止无生之妄心故。虽生不可得而非徒无生故。非徒无生故不无所止。所以非无能止之觉。如是答也

经曰。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若止无止止即是生何谓无生

论曰。此下第三问答显无生观。难意云。若有能止之觉。则生能止之观。虽遣不觉之起。还存始觉之生。何谓能证无生观耶

经曰。佛言菩萨当止是生止已无止亦不住于无止亦不住于无住云何是生

论曰。答意有二。先与后夺。与者许生在方便观。能止心生故。且如世第一法之时虽止识生不取于识。而能止心取无而生。当此止时即许是生。以之故言当止是生。过此一念即不取无。不取无故取心不生。以之故言止已无止。此时远离一切分别故。不住于无止之无。亦不取其自无住心。能所永绝。平等平等。云何是时可得是生。如是答也

经曰。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无生之心有何取舍住何法相佛言无生之心不取不舍住于不心住于不法

论曰。此是第四问答遣增减见。谓诸学者犹作是念。入观之心取无相理舍诸相事。为遣此增益见故言不取不舍。或作是念。入观之时都无所住法。亦无能住心。如是不异于毕竟无为。除此损减见故言住于不心住于不法。虽非有住而非无住。非无住故得言住也

经曰。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云何住于不心住于不法佛言不生于心是住不心不生于法是住不法

论曰。此下第五问答重遣疑情。疑情之言。既言住者即应是心是法。若不心法即应言是不住。此言甚深。云何信解。如是疑也。佛答意言。不存能证观心不存所证理法。故言不生于心。不生于法生犹存也。既恒不存心法。非或失念而存。故言是住不心。是住不法住犹恒也。恒不退失故名为住。住义如是。弥顺不心。何容相违于其间哉。如是正答。下即重显

经曰。善男子不生心法即无依止不住诸行心常空寂无有异相譬彼虚空无有动住无起无作无彼无此得空心眼得法空身五阴六入悉皆空寂

论曰。此下第二重显。于中有二。先显远离诸相周遍三世。后显随顺法界具修六度。初中三句谓法喻合。不生心法者。牒前正答句。即无依止者。横无能依所依之异。不住诸行者。纵无曾当今现之行。无曾当故心常空寂。无能所故无有异相。譬彼已下第二引喻。无有动住者。如世虚空无为常住无有前灭后生之动。喻于不住诸行。亦无能依所依之住。比于即无依止。无起无作。即同心常空寂。无彼无此。不异无有异相。故举虚空。喻不生观也。合中言得空心眼者。由不生能观心得无所不观故。得法空身者。由不生所观法得平等法身故。五阴皆空者。以得空心眼达于三世五阴空故。合前虚空无起作也。六入悉空者。以得法空身。遍于内外六入空故。合前虚空无彼此也

经曰。善男子修空法者不依三界不住戒相清净无念无摄无放性等金刚不坏三宝空心不动具六波罗密

同类推荐
  • 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

    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辟支佛因缘论

    辟支佛因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晏子春秋集释

    晏子春秋集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题袁溪张逸人所居

    题袁溪张逸人所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

    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糟糕,被龙潜规则了

    糟糕,被龙潜规则了

    林幺九:我穿越千年来爱你,惊不惊喜,感不感动?孟章:哦。林幺九:哦?哦?!哦?!!孟章:惊喜,感动。林幺九:那是不是祸我闯,锅你背?孟章:呵呵,哒。林幺九:呵呵?你卖萌给谁看?孟章:你。脸真大。林幺九:嫌我脸大?算了,我还是穿回去吧。胖友,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林幺九:还嫌我胖?!唔。我觉得你还是去死一死比较好。又: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玉人歌

    玉人歌

    女主自白:我姓玉,我随我亲爹姓。我后爹姓什么……我不告诉你。我六岁之前住在建康,六岁之后住在长安。再后来……我喜欢到处转转。我娘是个公主,我也是个公主。她嫁过两个男人,最大的心愿却是我此生能够“从一而终”。我最愿意思考的就是人生问题,我觉得我的人生没有云泥之别,我六岁之前是生活在云上,六岁之后也生活在云上,不过是生活这片云有时飞的高,有时飞的低而已。对了,我还有一支玉面军,所向披靡的玉面军!
  • 超级练兵游戏

    超级练兵游戏

    当军人变身成游戏主角,虚拟世界便悲剧沦为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撕b场!突然间秦昊沦为了教科书级的第一菜鸟,空兵会恐高?还重度型?你怕不是在逗我笑!借助一款虚拟现实‘游戏’卷土重生!在所有人的亲眼目睹下,从此刻他登上了云巅!
  • 魔法世界陷入危机1

    魔法世界陷入危机1

    地球损坏严重,第一代命定的魔法使牺牲自己的能量修复了它,被封印的暗影魔神,不死心对它破坏,在暗影魔神冲破封印之前,得找到下一任的命定的魔法使,加以封印。。。暗影女神的抢夺,让精灵置换散落异世界。精灵置换的散落,让暗影魔神更加嚣张。
  • 战神妖妃帝尊宠上天

    战神妖妃帝尊宠上天

    【有点逗比】她本是云天帝国的战神云天沁,却因亲生姐姐陷害,穿越到沁云帝国,变成人人唾弃的云家大小姐云天心,这一世她一定要活的更潇洒,别说潇洒了,一穿越被人强奸了,强奸不说,她还是一个不受宠的大小姐,不受宠就算了,她竟然还怀孕了,她这是得罪了谁呀,是大神,还是苍天大地呀?T^T?
  •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转变,其思想和作品风格也呈现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改变。马克·吐温不受欧洲传统的束缚,以新大陆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提倡并开辟了“运用口语进行创作”的独特文体。
  • 杂病广要

    杂病广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尔虞我诈的宫廷政治(下)

    尔虞我诈的宫廷政治(下)

    一入候门深似海,宫廷是一个既让人感到神秘,又令人不禁神往的地方。本书简述外戚与宦官、皇后与嫔妃、嫡子与庶子等各种势力之间残酷斗争的描述,把宫廷中的残忍、血腥,皇帝的风光、无奈,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 暗示

    暗示

    暗示是意义的渗透,也是对感官和心智的一种考验。人们之所以无视生活的种种暗示,并不是他们所辩称的忙碌和辛劳,更多的是一种逃避和躲藏。一个心灵萎缩的人是经不起纯净目光和朴素实物的直视的。习惯于陌生化生存的现代人竭力回避那些过去曾经熟悉的事物,虽然他们也时常作出怀旧的姿态,但是,他们不愿去追问,不肯去挖掘灵魂的积垢。
  • All Roads Lead to Calvary

    All Roads Lead to Calva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