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61800000048

第48章 丰镐考信录(11)

《毛诗》释《破斧篇》之非

卫宏《毛诗序》云:“《破斧》,美周公也:周大夫以恶四国焉。”《传》云:“四国,管、蔡、商、奄也。”“既破我斧,又缺我┥。”《笺》云:“四国流言,既破毁我周公,又损伤我成王。”余按:“破斧缺┥”即叙东征之事;东征三年,为日久矣,斧破┥缺,则其人之辛勤可知,犹宋人词所云,“征衫着破,着衫人可知矣”之意;不得以“我”属之大夫,而谓“斧”为周公,“┥”为成王也。《朱传》以为从军之士所作,“破斧缺┥”,自言其劳,是已。又援“斩伐四国”之文,斥《序》以为“管、蔡、商、奄”之谬,其说尤正。然谓“答前篇周公之劳己,故作此诗以美周公”,则尚似有未尽合者。详味此诗之意,乃东征之士自述其劳苦,绝无称美周公一语;惟其劳而不怨,由於周公勤劳王室,不自暇逸,是以其民皆悉周公之心,敌忾御侮,不辞况瘁,至於斧破┥缺而无异言,即此见周公之美耳。以为“美周公”,浅矣!以为“大夫所作以美周公而恶四国”,尤失之远矣!

【备览】“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书序》)

【备览】“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於蒲姑。”(同上)

成王践奄当在克奄後

按:唐叔之归禾,周公在东土,成王在周京也。此文则成王亦至东土矣,疑克奄之後,淮夷尚负固不服,成王因自往视师也。抑不知周公班师之後,淮夷复畔,而成王始东征与?要之,当在伐奄之後,《多方》之前。故次之於此。

“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王曰:‘呜呼!猷,告尔有多方士暨殷多士。今尔奔走,臣我监五祀,越惟有胥伯小大多正,尔罔不克臬!自作不和,尔惟和哉!尔室不睦,尔惟和哉!尔邑克明,尔惟克勤乃事!尔尚不忌于凶德,亦则以穆穆在乃位,克阅于乃邑谋介。尔乃自时洛邑,尚永力畋尔田,天惟畀矜尔;我有周惟其大介赉尔,迪简在王庭。尚尔事,有服在大僚!’”《书多方》

迁民之诰

此《多方篇》文,乃初迁殷民後诰之者。

【附录】“王曰:‘猷,告尔多士。予惟时其迁居西尔,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宁,时惟夫命,无违!朕不敢有后,无我怨!’”(《书多士》)

【附录】“王曰:‘多士,昔朕来自奄,予大降尔四国民命;我乃明致天罚,移尔遐逖,比事臣我宗多逊。’”(同上)

引顾炎武语辨《伪传》淮、奄再叛之说

《书序》云:“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郑康成云:“此伐管、蔡时事。”《伪孔传》云:“成王即政(谓武王崩七年之後),淮夷奄国又叛;王亲征之,遂灭奄而徙之。”二说不同。其後王、顾诸儒皆以《伪传》为误。王论余未之见。顾云:“《多方》之诰曰:‘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而《多士》“王曰:“昔朕来自奄。”’是《多方》当在《多士》之前,後人倒其篇第耳。奄之叛周,是武庚既诛而惧,遂与淮夷、徐戎并兴;而周公东征乃至於三年之久,孟子曰‘伐奄三年讨其君’是也。既克而成王践奄,盖行巡狩之事,《书序》‘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於蒲姑’是也。《孔传》以为奄再叛者,拘於篇之先後而强为之说。”

《多士》在《多方》後之证

余按:《多方》、《多士》二篇,首二章皆叙殷、周革命之由,次二章皆叙伐奄後迁殷民之事,其文大同小异,则《多方》之“来自奄”即《多士》之“来自奄”,《多方》之“自时洛邑”即《多士》之“迁居西尔”无疑也。《多士》後一章叙作洛之事,《多方》绝无一言及之,则《多方》在作洛之前,《多士》在作洛之後无疑也。且《多方》文繁,《多士》文简,岂非前日既言其详,故後日但举其略与?然则《多方》固当在《多士》前,而奄初无再叛之事明矣。王肃说《书》,专攻康成;《伪传》本王肃之徒所撰,故好与康成为异。顾说是也;惟谓奄因武庚既诛而惧,则尚未尽。盖奄乃东方大国,武王克商之後未必深服於周,但圣人不穷兵於远耳。《尚书大传》谓武庚之举事,奄实趋之,然则武庚之叛必与奄连兵,是以周公因黜殷而并伐之也。故今以《多方》之文次於东征之後,而取《多士》篇中追叙自奄归後迁殷遗民之事附於其左以见其为一时之事。说并见後《立政》、《多士》条下。

【备览】“成王既伐东夷,肃慎来贺。”(《书序》)

“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鲜哉!……呜呼,孺子王矣!继自今,我其立政,立事,准人,牧夫,我其克灼知厥若,丕乃俾乱,相我受民,和我庶狱庶慎;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我受民。呜呼,予旦已受人之徽言,咸告孺子王矣!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之。自古商人,亦越我周文王,立政,立事,牧夫,准人,则克宅之,克由绎之,兹乃俾。国则罔有立政用忄佥人;不训于德,是罔显在厥世。继自今,立政其勿以忄佥人;其惟吉士,用劢相我国家。’”(《书立政》)

《多方》、《立政》当在《召诰》前

世传《尚书》篇次,《多方》、《立政》二篇并在《多士》、《无逸》之後。余按:《多方》既当在《多士》前,则《立政》、《无逸》之先後亦未必果如今之次第也。《立政》言“孺子王矣”,似是成王即位未久时语。《无逸》戒其逸豫,勉以享国之久,当是天下无事,恐其狃於安乐,有初无终之意。然则《多方》、《立政》二篇皆当在《召诰》前,如《康诰》、《酒诰》之当在《金》前也;传经者失其篇次耳。故今仍以《立政》次《多方》後。说并见前《多方条》下。

周公作《立政》宗旨

周公何以作《立政》也?盖治国以用人为要,而用人以知人为先,一有不当则民受其殃;大都小伯之众,庶狱庶慎之繁,人主安能一一而察之;待其不才已著而後舍之,亦已晚矣:故必克灼知厥若,乃使之治我受民也。然欲庶官皆得其人,非广搜博采不可;岩穴之内具有良材,羁旅之中不乏奇士,惟其贤则用之,不拘於亲旧也。吾故读此篇而知东周之世卿非先王之制也。观孟子称“文王治岐,仕者世禄”,则是卿大夫之子孙但世守其宗邑,初不世为卿大夫也。周衰,卿大夫始多世为之,贤才不复进用,以故王室日卑,政不行於天下。匪惟王朝,即侯国亦如是。春秋时,齐、晋最强,然皆至战国之初而遂亡。鲁、卫享国虽久,然皆微弱,役於大国。惟楚与齐、晋迭霸,至秦并天下而後灭,强且久莫如楚者。楚有何功德而能如是?余少读《春秋传》,心常异之;久之,始悟其故。盖春秋自成、襄以後,齐、晋、鲁、卫卿皆世传,大夫亦多世者,世则不必其贤;而楚独能用贤故也。孙叔敖举於海,观丁父、彭仲爽皆举於俘,固已。伯州犁、然丹皆邻国之逃臣,初无蚍蜉蚁子之援,而仕至右尹太宰。然此犹自来奔而用之者。至申鲜虞仆赁於鲁,以丧庄公,而楚闻其贤,遂召为右尹。其汲汲於求贤如是。厥後王孙圉聘於晋,犹以观射父、左史倚相夸于邻国,而曰“楚惟善以为宝”。是知楚人专以用贤为事,是以强且久而莫与比也。甚矣,周公之训之为至言也!至秦,以法令驭天下,惟取吏能守法,不复问其贤否,故吏冗者多。汉兴,始下求贤之诏,以故守令多以循良著者;然由恩泽佞幸,钻营权贵而得进者亦复不少。元魏既衰,始循资格;隋、唐以降,竞尚科目,由是授官惟凭科目,迁官但用资格,不复以度德量才为事矣。宋太宗论科目:“岂敢谓拔十得五,拔十得一二足矣!”夫果拔十仅得一二,彼八九人之相我受民者固已不胜其弊也。信乎文、武、成、康之治之非後世所能及也!说并见《别录》、《周政通考》中。

【备览】“越裳氏重译而朝,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恐一使之不通,故重三译而来朝也。’周公曰:‘德泽不加,则君子不飨其质;政令不施,则君子不臣其人。’译曰:‘吾受命於吾国之黄,久矣天之无烈风淫雨,意中国有圣人邪?’”(《说苑》)

【存参】“越裳氏重译来贡白雉一,黑雉二,象牙一。使者迷其归路。周公锡以文锦二疋,车五乘,皆为司南之制,使越裳氏载之以南。缘扶南、林邑海际,期年而至其国。”(《古今注》)

越裳氏重译来朝事可存

按:此事不见於《经》,惟《尚书大传》及《说苑》有之;然於理无所害。但《大传》文有脱误及不经之语,故采《说苑》之文载之。《大传》以此事为在归禾之时,《说苑》以为在三年之後;要之当在成王归宗周後。故附列於此。至《古今注》所言颇近附会,恐系後人增饰;然亦未有以见其必不然。姑附存之於後。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フ,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越五日甲寅,位成。”(《书召诰》)

“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同上)

“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水西,惟洛食。我又卜水东,亦惟洛食。来,以图及献卜。’”(《书洛诰》)

“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成王定鼎于郏辱阝,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左传》宣公三年)

迁鼎非武王事

按此文,则迁鼎於洛者成王也。而桓二年《传》云:“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与此异者。盖古人之文多大略言之,迁鼎由於克商,克商,武王之事,不可云“成王克商,迁九鼎於洛邑”,故统之於武王耳。犹之鲁、晋诸国皆封於成王世,而成专谓“武王克商,封兄弟之国十五,姬姓之国四十”也。犹之《武乐》篇中称“桓桓武王”,“於皇武王”,必非武王所自作,而楚子谓“武王克商作颂”云云,“又作《武》”云云也。犹之成王之世,周公东征而奄始灭,而詹桓伯谓“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且王孙满以周人专叙周鼎沿革,不应误引;而臧哀伯,鲁大夫,因谏纳郜鼎而语及之,非其意之所重,其详固不暇深求也。故今弃彼而录此。

“戊辰,王在新邑,祭岁:文王も牛一,武王も牛一。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王宾杀咸格。王入太室。王命周公後,作册逸诰,在十有二月。”(《书洛诰》)

营洛

此上皆记成王、周公营洛之事。

“周公其後”与“作册逸诰”

“惟告周公其後”,《伪孔传》以为立周公之後於鲁,《蔡传》以为使周公留治洛邑,蔡说是也。“作册逸诰”,《伪孔传》以为使史逸诰伯禽,《蔡传》以为诰册史逸所作,二说皆非也。何者?凡诸祝诰皆当成於史臣之手,然他篇悉不载其名,不应此独记之;且无关於事理,於文可省。盖“逸”者,失也,乃《逸书》、《逸诗》之逸。此篇後日之所追记,故其中多缺文,其祝与诰盖失之矣。然祝诰虽失,其大意则可知,故缀其下云“惟告周公其后”,冠其上云“王命周公後”。文义甚明,不烦曲解。且《传》作“史佚”,不作“逸”,恐不得以此为彼也。

【附录】“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周书》)

《康诰篇》首文不知为何篇之序

此文在《书大诰》之後,《康诰》之前;旧误以为《康诰篇》序。苏氏以为当在《洛诰篇》首;然以文义揆之,亦不甚合。盖不知为何篇之序,而其诰已逸耳。“三月”,《伪传》以为作洛之三月;然庶殷犹未丕作,何以四方即大和会,安知其非次年周公尹洛之三月也。皆未有以见其必然。姑附录於此。

“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王曰:‘告尔殷多士:今予惟不尔杀,予惟时命有申。今朕作大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亦惟尔多士攸服奔走臣我多逊。尔乃尚有尔土;尔乃尚宁干止。尔克敬,天惟畀矜尔;尔不克敬,尔不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今尔惟时宅尔邑,继尔居,尔厥有干有年于兹洛;尔小子乃兴,从尔迁。’”(《书多士》)

作洛之诰

此《多士篇》文,乃作洛後诰殷民者。

“时命有申”

按:此篇云:“予惟时命有申。”“时”,是也。“时命”者,蒙上“大降尔四国民命”之文,即《多方》之命也,“申”,重也。《多方》已命,《多士》又命,故云申也。盖《多方》以迁民故作诰,《多士》以营洛故作诰,故《多方》云“尔乃自时洛邑尚永力畋尔田”;《多士》云“今朕作大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亦惟尔多士攸服奔走臣我多逊。”营洛以後更无他事,何诰之有。然则此篇在《多方》後益无疑矣。《蔡传》亦谓迁民在作洛前,然不知《多方》即以迁故诰;迁民既在前,《多方》安得独在後邪!故今次《多方》於东征,次《多士》於作洛,庶其事之次第一望了然。说并见前《多方》条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独立

    独立

    伙伴们背对着夕阳,在厂外的铁轨旁一边走一边聊着各自的作业有没有写完。
  • 塞下曲

    塞下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字神咒王经

    六字神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常三启经

    无常三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武时代

    圣武时代

    阴影降临,整个世界如同被扎了十二个洞眼的皮球,绽放出十二个彩色的漏斗,以这十二个漏斗为中心,无数的凶兽如同潮水般涌入地球,无穷无尽,给地球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灾难来临的同时,也造就出了许多英雄人物,而原本只是宅在家中玩游戏的风虎就是其中之一……
  • 这真不是动物园

    这真不是动物园

    在遥远的东方,存在着一家神奇的动物乐园。在这里猫和老鼠共餐,狮子和羚羊共舞,老虎被当做看门狗,滚滚在厨房里打扫卫生,恐龙在花园里漫步……就是这样神奇的店面,却没有被有关部门封杀,反而有着络绎不绝的贵人进进出出,天天在门口排出了长队,求一只动物而不得其入。并且在这里,每天都有一个凶巴巴的小萝莉站在门口,严防死守,挥舞着大棒道:“敢硬闯的,通通打死!”直到有一天一只雷公毛猴从天而降后,小萝莉才惊慌失措的丢下大棒,跑进屋道:“粑粑,粑粑,不好了,那只臭猴子又想来当宠物啦……”
  • 大将军

    大将军

    鹤峰邬阳关人陈连升斩杀恶霸除暴安良被迫逃亡,鬼使神差英雄救美,继而被施南府千总尹英图召为女婿,自此以后跟随尹英图剿匪、平叛,平步青云。鸦片战争爆发,被举荐的陈连升带着两个儿子骁勇善战,最后全都壮烈殉国,成为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他和自己六百兄弟英勇抗英的故事被后人传诵至今。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梅城三隐士

    梅城三隐士

    梅城是一座江南城市,有很多古建筑瑰宝,为了保护这些古建筑瑰宝不被开发商拆除,梅城三隐士:作家刘青藤、画家冯爱莲和书法家周养鹤联名给市长写了信,却等来了威胁的匿名电话。他们没有退缩,他们手挽手大义凛然地挡在了推土机前面,冲突陡然进入高潮……
  •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本书以湖北教育报刊社为例,研究了我国大陆教育报刊市场化的问题。并全面地梳理了教育报刊市场化经营的有关研究成果,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我国教育报刊市场化路线的发展历史。本选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亦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