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68700000009

第9章

受授

或问曰。年寿之字。北人读作受音。南人则作授音。何者为是。答曰。两音并通。按诗云。南山有栲。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不眉寿。此即音受。嵇康诗云。颐神养寿。散发巗岫。此即音授也。

西

今俗呼东西之西音或为先。按王延寿灵光殿赋云。朱柱黝儵于南北。兰芝婀娜于东西。祥风翕习以飒洒。激芳香而常芬。神灵扶其栋宇。历千载而弥坚。晋灼汉书音义反西为洒。是知西有先音也。

或问曰。今之宿卫人及于官曹上直皆呼为番。音翻。于义何取。答曰。按陈思王表云。宿卫之人。番休递上。此言以番次而归休。以番次而递上。字本为幡。文案从省。故番耳。

句钩

或问曰。今之官书文按。检覆得失。谓之为句。音褠。何也。答曰。字当作钩。今从径易。故省金耳。簿领之法。恐其事有枉曲。月日稽延。故别置主薄録事。专知覆检。其讫了者。即以朱笔钩之。钩字去声。故为褠音尔。原其根本。以钩音也。

毙者。仆也。音与弊同。者。屈伸欲死之貌。音甓锡。字义既别。音亦不同。今关中俗呼毙皆作甓音。遂无为弊读者。相与不悟。

逢姓者。盖出于逢蒙之后。读当如其本字。更无别音。今之为此姓者。自称乃与龎同音。按德公。士元。所祖自别。殊非伯陵。尹父之裔。不应弃其本姓。混兹音读。乃猥云。逄姓之逄。与逢遇字别。妄为释训。何取据乎。

县寰

宇县。州县字本作寰。后借县字为之。所以谓其字者义训系着。故许氏说文解县字从県音庙讳。亦或作炫。西京赋云。后宫不移。乐不徙县。恣意所幸。下辇成晏。既与寰同。故有假借。末代以县代寰。遂更造悬字。下辄加心以为分别。按礼记云。县奔父。县子琐。二人姓氏音皆为庙讳。又天子宫县。诸侯轩县。诸如此类乐县之字。岂有心乎。斯可明矣。左太冲魏都赋云。殷殷寰内。此即言宇寰耳。读者不晓。因为别说。读之为环。则妄引环绕之义。斯不当矣。

苟者。偷合之称。所以行无廉隅。不存德义。谓之苟且。而今之流俗便谓无耻之人行类猪狗。每为方幅则呼苟为犬。且更以戏弄尔。

鄙人

或问曰。愚陋之人。谓之鄙人。何也。答曰。本字作否。否者。蔽固不通之称尔。音与鄙同。诗云。呜乎小子。未知臧否。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臧者。善也。否者。恶也。故以相对。书云。否德忝帝位。而司马子长撰史记。改否为鄙。以其言同。故用鄙字。自尔已来。因曰鄙人。又问曰。鄙非边鄙之谓邪。美好者谓之都。言习京华之典则。丑陋者谓之鄙。谓守下邑之愚蔽。不其然欤。答曰。非也。都者自是闲美之称。诗曰。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又云。洵美且都。楚辞云。此德好闲习以都。皆非上京之谓也。曹刿云。肉食者鄙。孔子曰。鄙夫可以事君也与哉。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汉武帝诏贤良曰。性命之情。或夭或寿。或仁或鄙。董仲舒对策曰。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杨恽云。昆戎旧壤。子弟贪鄙。班孟坚云。周勃为布衣时。鄙朴庸人。曹大家女诫序云。鄙人愚闇。受性不敏。皆非田野之谓也。至如诗有都人士篇者。此自别指都邑尔。后文士论叙观游。皆云都人士女。直述其殷盛。亦无繋于贤愚也。蹈道则为君子。违义则为小人。岂必都邑之人皆能贤智。边鄙之士悉皆顽劣。详而言之。则不通矣。

被庳

或问曰。今俗人云高被者。何以谓下为被。有训义不。答曰。左传曰。宫室卑庳。音婢。易曰。智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音亦为婢。今呼被者。此盖庳声之转尔。

摹姑

或问曰。小儿羸病谓之摹姑。何也。答曰。此谓巫蛊尔。转为摹姑。此病未即殒毙而惙惙不除。有似巫祝厌蛊之状。故祭酹出之。或云汉武帝末年多所禁忌。巫蛊之罪遂及贵戚。故其遗言徧于三辅。至今以为口实也。

砢么

或问曰。俗谓轻忽其事。不甚精明为砢么上力可反。下莫可反。有何义训。答曰。庄子云。长梧封人曰。昔余为禾而卤莽之莽音莫古反。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则其实亦灭裂而报予。郭象注曰。卤莽。灭裂。轻脱不尽其分也。今人所云卤莽。或云灭裂者。义出于此。但流俗讹。故为砢么耳。

骨鹿

问曰。俗谓鸧为骨鹿。此语有何典故。答曰。尔雅云。鸧。麋鸹。然则鸧一名鸹。今人云骨鹿者。是鸹鹿耳。以鹿配鸹者。盖象其鸣声以呼之。亦由子规。蛁蟟。鹅。鸭。鸠。鸽之类也。今山东俗谓之鸹。此亦象其鸣声。固知字并为鸹。不得呼为骨。傍辄加鸟者。此字乃是鹘鵰。不关鸧事也。

历底

问曰。谚云贼无历底中道回。谓内应导引为历底。何也。答曰。按周礼有狄鞮氏。掌译蛮夷之言。礼云。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道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此盖谓译导相因耳。今言外人未相练悉。不能来为贼盗。因籍当家有人导引。依其冲要孤虚。故谓之狄鞮也。俗语音讹。变言历底耳。

门限

问曰。俗谓门限为门蒨。何也。答曰。按尔雅曰。柣谓之阈。郭景纯注曰。门限也。音切。今言门蒨。是柣声之转耳。字宜为柣而作切音。

问曰。新故交代。谓之为替。何也。答曰。按尔雅云。替。废也。诗称。勿替引之。传云。无替旧职。皆谓不废坠耳。前人既废。后人代之。故总谓代为替。近者俗人作鬄发字讹舛。妄改作。人因以为替代之字。相承行之。寻问根源。莫能解说。武德中。余忝中书舍人。专掌纶诰。于时中书令密国公平原封德彝亦性爱苍雅。留心文字。诏勅宣行。务合训典。举余厘正。大改违失。因尔始为替代之字。自兹已后。莫不化焉。字绝矣。又鞾履之屉说计反。自有正文。鞍下屉脊。义亦无异。今既见替代字如此。遂作替脊。失其义旨。此屉非谓交代以替脊背。较然可知矣。

乐石

或问曰。秦始皇峄山刻石文云。刻兹乐石。乐石何也。答曰。许慎说文解字曰。磬。乐石也。乐石即磬也。禹贡称徐州。峄阳孤桐。泗滨浮磬。言泗水之滨有石可以为磬。盖秦之所刻即是磬石。近泗滨。故谓之乐石尔。所以独峄山之文以称之。他刻石文则无此语也。而近代文士遂总用碑碣之事。盖失之矣。

或问曰。俗呼某人处为某享火刚反。其义何也。答曰。此是乡声之转耳。乡者。居也。州乡之乡取此为义。故子产有云。毁于西乡。又向对之向。古文典籍卒无向字。寻其旨趣。本因乡字始有向音。今之向字若于六书。自是北牖耳。诗云塞向墐户是也。

迥远之迥。今俗读之音户蓥反。按潘岳西征赋云。览亡王之骄淫。窜南巢以投命。坐积薪以待然。方指日而比盛。人度量之乖舛。何相越之辽迥。以韵而言。或有此音矣。

上下

荀爽与李膺书云。舍馆上下。福祚日新。此盖古来人士致书相问之常辞耳。凡言上下者。犹称尊卑总论也。此类非一。是以王逸少父子与人书。每云。上下数动静。上下咸宜。上者属于尊亲。下者明谓子弟。为论及彼之尊上。所以上字皆为县阙。而江南士俗近相承。与人言议及书翰往复。皆指父母为上下。深不达其意耳。

孟仲叔季

元者。始也。孟者。长也。伯。仲。叔。季。亦以次序相承。是以古人立名字。多依此为义理。元将。仲将。元方。季方。孟丙。仲壬。孟坚。仲叔。伯符。仲谋之类是也。今流俗君子不思其义。或兄弟四五同称一仲。昆季十数。但连一叔。失之远矣。

铉者。鼎之耳。易称金铉。玉铉是也。扃者。关也。礼云。入户奉扃。今之宫中犹呼门户短关以关钮者为门扃。又左传云。楚人惎之脱扃。庄周云。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皆谓钮屈之内小关者尔。而礼器有鼎扃者。字或亦作鼎。谓横关之物以扛举之耳。所以贯铉。非即铉也。而先儒说者读扃为铉。合作一物。失之远矣。若谓铉非鼎耳者。易辞不应云黄耳金铉。据此而言。非鼎明矣。

许氏说文解字解示字云。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从三垂。日月星也。盖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所以祸。福。禨。祥。神。祇之字皆从于示。而周官古文所论神祇皆以为示字。盖古从省借耳。今之学者不知示字本义。便同福。祥之属。字皆从示。乃云祇旁立字。此不究其源也。

怨偶曰仇。义与雠同。尝试之字。义与曾同。邀迎之字。义与要同。而音读各异。不相假借。今之流俗。径读仇为雠。读尝为曾。读邀为要。殊为爽失。若然者。初字训始。宏字训大。淑字训善。亦可读初为始。读宏为大。读淑为善邪。

愈。胜也。故病差者言愈。诗云。政事愈蹙。楚辞云。不侵兮愈疏。此愈并言渐就耳。文史用之者。皆取此意。与病愈义同。而江南近俗读愈皆变为踰。关内学者递相放习。亦为难解。

舍字训止。训息也。人舍屋及星辰次舍其义皆同。论语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谓晓夕不止息耳。庄周云。百舍重趼。谓在道多止息耳。今人皆不言舍。尽改音舍。违义借读。于理僻谬。

饬者。谨也。敬也。音与勅同。字从食从力。其修饰之字从巾。书云。饬天之命。月令云。饬丧纪。考功记曰。饬力以长地财。谨按吕后诏称。高皇帝匡饬天下。武帝诏称。饬躬齐精。并是谨敬之义。诸如此类。文籍有用饬者。其意皆同。曲学之士不能详别。遂使书写讹谬。饰。饬两字混而为一。并食傍作芳。纵或知有勅音。止谓借饰为饬耳。全不辨者。总读为饰。盖大失之矣。

陵迟

蔡南问。干凿度云王道陵迟。何谓陵迟。董勋答曰。舒疾有节。礼云。丧事虽遽不陵节。是王道越于迟节。言教不行也。按陵为陵阜之陵。而迟者迟迟微细削小之义。今俗语犹然。又迟即夷也。古者迟。夷通用。书称迟任有言曰。迟字音夷。亦音迟。淮南说冯夷河伯。乃为迟字。史籍或言陵迟。或言陵夷。其义一也。夷者。平也。言陵阜渐平。喻王道弛替耳。越于迟节。曲而未允。

献左氏传

蔡南问。北平侯始献左氏传。北平侯从谁得之。董勋答曰。诸奇书左传。周礼之属。悉从河间王所得也。按许氏说文解字序云。北平侯张苍献左氏春秋传书。张苍本以客从高祖。历位诸侯相。御史大夫。苍凡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孝文四年为丞相。百余岁。孝景五年薨。而河间献王。景帝之子。校其年月不相及。殆非献王所得明矣。

或问。易云失前禽。唯谓鸟耶。及其兽耶。董勋答曰。凡鸟未孕者为禽。鸟兽通耳。按言通是也。未孕非也。禽者取禽制于人。不别孕与未孕。礼云。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传曰。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兽。岂论孕不孕乎。又传称收禽挟囚。汉高祖云此其所以为我禽。诸如此类。皆属于人。亦取禽制之义。岂又辨孕育哉。尔雅云。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自是总别飞走大名。与禽制之义不相妨也。

关雎

蔡南问。诗关雎。尸鸠于今何鸟。董勋答曰。旧说云。关雎。白鷢。尸鸠。鵩。未之审。按关关。和声。雎鸠。王雎。诗序总撮句内二字以为篇名耳。不得即呼雎鸠为关雎也。譬犹交交桑扈。岂可便谓桑扈为交桑乎。于嗟乎驺虞。岂可谓于驺耶。问者混糅。答又不析。俱失之矣。

殊死

或问曰。每见赦书或云殊死以下。或云死罪以下。为有异否。何谓殊死。董勋答曰。殊。异也。死有异死者。大逆族诛枭首斩腰。易有焚如之刑也。汉高帝初兴之际。死罪已下。是为异死者不赦也。世祖始起。赦殊死以下。是谓异死者皆赦也。按称殊死。绝死。谓斩刑也。春秋传曰。断其木而不殊。班书韩延寿传云。门下掾自刭。人救不殊。殊者训绝。而死有斩。绞。故或云殊死。或云死。但云死者。绞缢刑也。云殊死者。身首分离。死内之重也。非取殊异为名。又汉高帝五年赦天下殊死已下。何言不赦乎。汉令云。蛮夷有罪当殊之。而应劭释云。殊之者死也。义与诛同。此说亦未尽。

抉目

应劭风俗通义云。吴王夫差大败齐于艾陵。还。诛子胥。取其身流之江。抉其目东门。曰。使汝视越之入吴也。按史记吴子胥传。吴世家及越絶等诸书。子胥本谏夫差伐齐。称越之在吴。心腹之疾。越不为沼。吴其泯矣。齐之于我。疥癣耳。夫差不听。子胥曰。嗟乎。吴朝必生荆棘。麋鹿游于姑苏之台。夫差既败齐师而还。赐子胥剑以死。子胥曰。抉吾目着于东门。以视越之入吴。此是子胥知越必灭吴。怨其言之不用耳。夫差以不信其言。故杀之。宁有夫差肯自云越当入吴而令子胥自视。此语谬矣。

无恙

又释无恙云。上古之时。草居露宿。恙。噬人虫也。善食人心。人每患苦之。凡相问曰无恙乎。非谓疾也。按尔雅云。恙。忧心也。楚辞九辨云。还及君之无恙。此言及君之无忧。岂谓不被虫噬乎。汉元帝诏贡禹曰。今生有疾。何恙不已。乃上疏乞骸骨。此言病何忧不差而乞骸骨。岂又被虫食心耶。凡言无恙。谓无忧耳。安得食人之虫总名恙乎。

圈称

陈留风俗传自序云。圈公之后。圈公为秦博士。避地南山。汉祖聘之。不就。惠太子即位。以圈公为司徒。自圈公至称。传世十一。按班书述四皓。但有园公。非圈公也。公当秦之时。避地而入商洛深山。则不为博士明矣。又汉初不置司徒。安得以圈公为之乎。且呼惠帝为惠太子。无意义。孟举之说实为鄙野。近代草莱末学之人。多喜自撰家谱。处置昭穆。妄称爵位。至有云黄帝时为御史大夫。周宣王时为丞相。汉光武时为相州刺史。不知本末。转相诳耀。皆此类也。又云。吕伯。成哀之时兄弟三人并为丞相。按班书纪传及百官表。成哀之时无丞相姓吕者。而云兄弟三人为之。何所取哉。斯谬甚多。难以具举。

婴奥

陶弘景注本草云。蒲萄作酒。云用其胶汁。又说。即是江南婴奥。恐如北土枳之类橘耳。按蒲萄酒即其多聚而酿之。安得胶事。婴奥。蒲萄。种类殊别。江南自是蒲萄。北土兼有婴奥。斯则非一物明矣。

稻秫稬

本草有秫米。稻米。稬米三者。并别出而体不同。陶弘景注秫米云。此即今人以作酒及糖者。方药不止用。噍嚼以涂漆创及酿酒诸药醪耳。注稉云。道家方药有俱用稻米。秔米。即是两物。云稻米穅白如霜。今江东无此。皆通呼稉米为稻米耳。不知其色类复云何。按本草所谓秫米者即今之似黍米而粒小者耳。其米亦堪作酒而不及黍。所谓稻米者。今稬米耳。而陶公以稬为秫。不识稻是稬。故说之不晓。许氏说文解字曰。秫。稷粇者。稻。稌也。沛国谓稻为稌。又急就篇云。稻黍秫稷。左太冲蜀都赋云。稉稻漠漠。益知稻即稬。共稉并出矣。然后以稻是有芒之谷。故于后通呼稉稬总谓之稻。孔子曰。食夫稻。周官有稻人之职。汉置稻米使者。此并非指属稻稬之一色。所以后人混稬。不知稻本是稬耳。

沙苑

本草云。防风。出沙苑川泽及邯郸。琅琊。上蔡。陶弘景注云。郡县无名沙苑者。按今同州沙苑之内犹有防风。此乃古昔已来土宜所出。故本草称之耳。自晋东徙。区宇分崩。扬越之地与三辅隔绝。所以彼人不识沙苑。陶公生长江南。间有此惑。乃于郡县名求之。竟不知处。盖亦尺有所短乎。

苦菜

本草云。苦菜。味苦。名茶草。一名游东。生益州川谷及山陵旁。陵冬不凋死。陶公弘景注云。疑此即今茗。茗一名茶。又令人不眠。今陵冬不凋。而嫌其止生益州。益州乃有苦蘵耳。桐君药録云。苦菜。三月生扶疎。六月华从叶出。八月实落根后生。冬不枯。今茗极似此。按此苦菜即诗人所称谁谓荼苦。荼音涂。其状全似苦而细叶。断有白汁。味极苦。陵冬不凋。桐君所说正得体状。近来诸人无识之者。今吴蜀之俗谓苦菜者。即尔雅所谓。蘵。黄蒢尔。陶公虽知俗呼苦蘵为苦菜。而不识其苦菜之形。以其一名茶。乃将作茗。巧说滋蔓。秖增烦惑。且本草说其主疗疾病。功力甚多。茗草岂有此效乎。

仓米

本草有陈廪米。陶弘景注云。此今久仓陈赤者。下条有稉米。弘景又注云。此即今常所食米。前陈廪米亦是此种。以廪给军人。故曰廪耳。按陈廪米正是陈仓米。廪即是仓。其义无别。陶公既知已久入仓故谓之陈。而不知呼仓为廪。改易本字。妄以廪给为名。殊为失理。

羹臛

王叔师注楚辞招魂云。有菜曰羹。无菜曰臛。案礼云。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又苹藻二物即是铏羹之芼。安在其无菜乎。羹之与臛。烹者以异齐。调和不同。非系于菜也。今之膳者。空菜不废为臛。纯肉亦得名羹。皆取于旧名耳。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社交礼仪卷(千万个怎样)

    社交礼仪卷(千万个怎样)

    本书中详细介绍了怎样建立和保持友谊他(她)人,和怎样做好自己的私事。
  • 少年儿童成就金口才的80个秘诀

    少年儿童成就金口才的80个秘诀

    少年儿童时期是锻炼和培养卓越口才的最佳时机,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从少年儿童自身的年龄、成长环境出发,从基本语言表达、交谈、朗诵、演讲、辩论、即席发言及巧妙问答等几个方面,为少年儿童朋友们提供80个口才技巧。冲破认识与实践的樊篱,让我们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交际中都能轻轻松松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从而成为口才高手。
  • 锦夜

    锦夜

    两本日记本,一本写满爱情,温情下是步步为营的精心算计一本记满现实,残酷之余却让人悬崖勒马18年前的桐花街,将错就错埋下了罪恶的种子18年后的程锦学院,悲剧被现实放大它的轮廓云之彼端的冷漠少年,倔强骄傲的卑微少女这一首与命运对抗的绝望之歌,你用生命唱尽,我以静默来和。——我们安排不了的,是那种叫做爱情的命运。它指引着我,做出你意料之外的选择,它会让你,永生永世都不能忘记我。
  • 井水谣

    井水谣

    咱那村在那一带极普通,无水可傍,无山可依,名字也简单,因为人皆姓卢,所以唤作卢家庄。不过村里倒有一样东西多,就是土,用老辈人的話讲,除了土还是土。男人下地干完活回来,自然就浑身上下都沾满了土,解下头上缠着的手巾往衣服上使劲拍打,却是越打越多,尘土在屋门口乱飞乱舞,一股土腥味儿便钻进人的鼻孔里来,女人皱了眉头喊,快脱下来送井台上我给你洗,顺便叫老队长把你的头发剃了,唉,脏死了!男人并不恼,嘻嘻地说,换什么换,明天照样一身土。说归说,却很快换了干净的衣服,脏衣服扔进水盆里,挑起水桶朝女人说,生下这劳碌的命,走吧。
  • 大神驾到:媳妇,我错了

    大神驾到:媳妇,我错了

    时倾,国服第一打野,一天在王者峡谷之中碰到了个全能型的“小哥哥”。于是某无良打野为了扩充自己的英雄池,开始卖萌撒娇装妹子的求全能型“小哥哥”带飞。然后突然发现这个全能型“小哥哥”竟然是队里新来的中单,于是某无良队长便开始线上装妹,线下就利用队长的身份要求“小哥哥”做各种事。只是,怎么这小哥哥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想藏起来呢……
  • 神医毒后之狂放七小姐

    神医毒后之狂放七小姐

    抓鬼被雷劈结果一朝穿越,她成了废材七小姐,不想正好砸中绝世美男,奈何邪王太凶猛。什么?她是废物?看老娘天雷咒劈死你!“王爷,王妃说她要去浪了。”“那就把浪的地方铲平了。”
  • 绝剑修罗

    绝剑修罗

    “即使这份力量,让你被朋友所厌恶,让你被亲人所抛弃,成为地狱的魔鬼,你也愿意吗?”“如果这份力量可以保护我自己,更可以保护朋友,亲人,那我凌风从今日起,便是这地狱的魔鬼,绝剑修罗!”
  • 南诏野史

    南诏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漫长的告别

    漫长的告别

    在这一消息没得到确认的过去二十八年里,我虽早已有心理准备,待终于等见尘埃落定,面对着后院一角那朱槿被北加州冬雨洗得青翠欲滴的一树繁枝,悲从中来。我下意识地扳着手指:于青是在2008年去世的;那一年五月,四川汶川发生了惨绝的大地震,二十多万人丧生;也是那一年,八月,在于青的家乡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在这些重大的时间点之间,是于青在无知无觉中寂静地离开,一如在二十八年前的冬天,她在美国西北的漫天大雪中被推上飞机的时刻。2008年的世界,其实已经与她脱离了18年的干系。我低头再看了一遍瑾的短信息,目光停在最后一句:“她的母亲一直陪到她离开。”——到那个时刻,她母亲已经在她的床边陪了十八年。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财富巨擘的企业家(4)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财富巨擘的企业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