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7600000017

第17章

◎阙名

◇奏请议沈孝轨诸弟除服

前宁远将军、建康令沈孝轨门生陈三儿牒,称主人翁灵柩在周,主人奉使关内,因欲迎丧,久而未返,此月晦即是再周,主人弟息见在此者,为至月末除灵,内外即吉,为待主人还,情礼申竟。(《陈书·沈洙传》,高祖受禅,有司奏。)

◇奏加始兴王戎号置佐史

夫增崇徽号,饰表车服,所以阐彰厥德,下变民望。第二皇子新除始兴王伯茂,体自尊极,神姿明颖,玉映Δ辰,兰芬绮岁,清辉美誉,日茂月升,道郁平河,声超衮植,皇情追感,圣性天深,以本宗阙绪,纂承藩嗣,虽圭社是膺,而戎章未袭,岂所以光崇睿哲,宠树皇枝?臣等参议,宜加宁远将军,置佐史。(《陈书·始兴王伯茂传》,旧制诸王受封未加戎号者,不置佐史,于是尚书八座奏。)

◇奏封第三皇子伯山

臣闻本枝惟允,宗周之业以弘,盘石既建,皇汉之基斯远,故能协宣五运,规范百王,式固灵根,克隆卜世。第三皇子伯山,发睿德于龆年,表岐姿于日,光昭丹掖,晖映青闱,而玉圭未秉,金锡靡驾,岂所以敦序维翰,建树藩戚?臣等参议,宜封鄱阳郡王。(《陈书·鄱阳王伯山传》,天嘉元年七月丙辰,尚书八座奏。)

◇奏治始兴王叔陵死後馀罪

逆贼故侍中、中军大将军始兴王叔陵,幼而狠戾,长肆贪虐,出抚湘南,及镇九水,两藩庶,埽地无遗,蜂目豺声,狎近轻薄,不孝不仁,阻兵安忍,无礼无义,唯戮是闻;及居偏忧,淫乐自恣,产子就馆,日月相接,昼伏夜游,恒习奸诡,抄掠居民,历发丘墓,谢太傅晋朝佐命,草创江左,断棺露骸,事惊听视。自大行皇帝寝疾,翌日未瘳,叔陵以贵介之地,参侍医药,外无戚容,内怀逆弑,大渐之後,圣躬号擗,遂因匍匐,手犯乘舆,皇太后奉临,又加锋刃,穷凶极逆,旷古未俦。赖长沙王叔坚诚孝恳至,英果奋发,手加挫拉,身蔽圣梗叔陵仍奔东城,招集凶党,馀毒方炽,自害妻孥。虽应时枭悬,犹未摅愤怨。臣等参议,请依宋代故事,流尸中江,污潴其室,并毁其所生彭氏坟庙,还谢氏之茔。(《陈书·始兴王叔陵传》,高宗崩、叔陵以М药刀斫後主中项,又斫太后数下,还东府,聚兵千人,俄而萧摩诃将兵至府西门,斩其首,送于台,尚书八座奏。)

◇启请徐陵改断大行侠御服

案群议斟酌旧仪,梁昭明太子丧成服仪注,明文见存,足为准的。成服日。侍官理不容犹从吉礼,其葬礼分吉,自是山陵之时,非关成服之日,愚意刘舍人议于事为允。(《陈书·刘师知传》,高祖崩,六日成服,朝臣共议大行皇帝灵座侠御人所服衣服吉凶之制,博士沈文阿议宜吉服,刘师知议宜服,徐陵同博士请,时八座以下并请。)

◎释氏

◎慧恺

慧恺与法泰等知名梁代,入陈,居广州制旨寺。

◇摄大乘论序

夫至道弘旷,无思不洽,大悲平等,诱进靡穷,德被含生,理非偏漏。但迷涂易久,沦惑难息,若先谈出世,则疑性莫启,故设教立方,各随性欲。唐虞之前,图牒简少,姬周已後,经诰弘多,虽复制礼作训,并导之以俗法,而真假妙趣,尚冥然未睹,故迹隐葱岭以西,教秘沧海之外。自汉室受命,方稍东渐,爰及晋朝,斯风乃盛,梁有天下,弥具兴隆,历千祀其将半,涉七代而迄今,法兰导清源于前,童寿振芳尘于後,安睿骋壮思以发义端,生肇擅玄言以释幽致,虽并策分镳,同澜比派,而深浅竞驰,昭晦相杂。自兹以降,笃好逾广,莫不异轨同奔,传相祖习,而去取随情,开抑殊轸。慧恺志惭负橐,勤愧聚萤,谬得齿迹学徒,禀承训义,游寓讲肆,多历年所,名师胜友,备得谘询,但综涉疏浅,钻仰无术,寻波讨源,多所未悟,此盖虑穷于文字,思迷于弘旨,明发兴嗟,负心非一,每欲顺风问道,而未知厥路。有三藏法师,是优禅尼国婆罗门种,姓颇罗堕,名拘罗那他,此土翻译,称曰亲依,识鉴渊旷,风表俊越,天才高桀,神辩闲纵,道气逸群,德音迈俗,少游诸国,历事众师,先习外典,洽通书奥,苞四韦于怀抱,吞六论于胸衿,学穷三藏,贯练五部,研究大乘,备尽深极;法师既博综坟籍,妙达幽微,每欲振玄宗于他域,启法门于未悟,以身许道,无惮远游,跨万里犹比邻,越四海如咫尺,以梁太清二年方届建业,仍值梁季混淆,横流荐及,法师因此,避地东西,遂使大法拥而不畅,未至九江,及游五岭,凡所翻译,卷轴未多,後适闽越,敷说不少。法师每怀慷慨,所叹知音者希,故伯牙绝弦,卞和泣璧,良由妙旨之典难辩,盈尺之珍罕别。法师游方既久,欲旋返旧国,经途所互,遂达番禺。仪同三司、广州刺史阳山郡公欧阳,睿表岳灵,德洞河府,经文纬武,匡道佐时,康流民于百越,建正法于五岭,钦法师之高行,慕大士之胜轨,奉请为菩萨戒师,恭承尽弟子礼。恺昔尝受业,已少涤沈蔽,服膺未久,便致暌违,今重奉值,倍怀蹈舞,复欲餐和禀德,访道陈疑,虽殷勤三请,而不蒙允遂,恍然失图,心魂靡托。衡州刺史、阳山公世子欧阳纥,风业峻整,威武贞拔,该阅文史,深达治要,崇澜内湛,清辉外溢,饮贤味道,笃信爱奇,躬为请主,兼申礼事。法师乃欣然受请,许为翻译。制旨寺主慧智法师,戒行清白,道气宏壮,志业闲赡,触途必举,匡济不穷,轮奂靡息。征南长史袁敬,德履冲明,志托夷远,徽猷清简,冰桂齐质,弼谐蕃正,民誉早闻,兼深重佛法,崇情至理,黑白二贤,为经始檀越,辰次昭阳,岁维协洽,月吕姑洗,神纪句芒,于广州制旨寺便就翻译。法师既妙解声论,善识方言,词有隐而必彰,义无微而不畅,席间函丈,终朝靡息,恺谨笔受,随出随书,一章一句,备尽研核,释义若竟,方乃著文。然翻译之事殊难,不可存于华绮,若一字参差,则理趣胡越,乃可令质而得义,不可使文而失旨,故今所翻,文质相半,与僧忍等同共禀学,夙夜匪懈,无弃寸阴,即以其年树檀之月,文义俱竟,本论三卷,释论十二卷,义疏八卷,合二十三卷,此论乃是大乘之宗极,正法之秘奥,妙义云兴,清词海溢,深固幽远,二乘由此迷坠,旷壮该含,十地之所宗学,如来灭後将千一百馀年,弥勒菩萨,投适时机,降灵俯接,忘己屈应,为阿僧伽法师,广释大乘中义,阿僧伽者,此言无著法师,得一会道,体二居宗,该玄鉴极,凝神物表,欲敷阐至理,故制造斯论,惟识微言,因兹得显,三性妙趣,由此而彰,冠冕彝伦,舟航有识,本论即无著法师之所造也。法师次弟婆薮盘豆,此曰天亲,道亚生知,德备藏往,风格峻峙,神气爽发,禀厥兄之雅训,习大乘之弘旨。无著法师所造诸论,词致渊理,玄趣难晓,将恐後生,复成纰紊,故制释论,以解本文,笼小乘于形内,挫外道于笔端,自斯已後,迄于像季,方等圆教,乃盛宣通。慧恺不揆虚薄,情虑庸浅,乃欲泛芥舟于巨壑,策骀足于长路,庶累豪成仞,聚爝为明。有识君子,幸宜寻阅其道,必然无失坠也。(《释藏》物六)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序

正教本宗,文惟三藏,梵音所阐,谅无异说,法相深微,名实繁旷,若非圆明独朗,孰能通达?自日隐额多之山,月翳罗侯之手,时移解昧,部执竞兴,或以文释义,或以义判文,虽复得失参差,皆以三藏为本,可谓殊途同归,一致百虑者也。寻十八部,师及弟子,并各造论。解其所执,于一部中,多有诸论,此土先译萨婆多部,止有毗婆沙及杂心四卷,毗婆沙明义虽广,而文句来不具足,杂心说乃处中止述自部宗致四卷,过存省略,旨趣难可寻求。此土先译经部。此有成实一论,成实乃以经部驳斥馀师,其间所用,或同馀部,又于破立之中,亦未皆尽其妙,且传译参差,难可具述。佛灭度後千一百馀年,有出家菩萨,名婆薮盘豆,器度宏旷,神才壮逸,学穷文字,思彻渊源,德隆终古,名盖当世,造大小乘论,凡数十部,并盛宣行,靡不宗学。法师德业,具如别传,先于萨婆多部出家,仍学彼部所立三藏,复见彼法多有乖违,故造此论,具述彼执,随其谬处,以经部破之,故此论本宗是萨婆多部,其中取舍,以经部为正,博综群籍,妙拔众师,谈玄微穷于奥极,述事象略而周遍,显成圣旨,备摧异说,立不可窥,破无能拟,义兼数论,而深广愈之,词不繁而义显,义虽深而易人,故天竺咸称为聪明论,于大小乘学,悉依此为本。有三藏法师俱罗那他,聪敏强记,才辩无竭,硕学多闻,该通内外,为弘法故,远游此国,值梁室将倾,时事纷梗,法师避地东西,垂二十载,欲还天竺,来至番禺,慧恺因请翻讲摄大乘等论,经涉二年,文义方毕。法师尔後犹欲旋归,刺史欧阳纥,尚仁贵道,久申敬事,重复请留,弥加殊礼。慧恺与僧忍等,更请翻讲此论,以陈天嘉四年岁次阏逢龙集滩正月二十五日,于制旨寺始就开阐,或品未毕,仍事徙居于南海郡内,续更敷说。法师游方既久,精解此土音义,凡所翻译,不须度语。但梵音所目,于义易彰,今既改变梵音,词理难卒符会,故于一句之中,循环辩释,翻覆郑重,乃得相应。慧恺谨即领受,随定随书,日夜相继,无懈晷刻,至其年闰十月十日,文义究竟,论文二十二卷。论偈一卷,义疏五十三卷。刺史仍请于城内讲说,既得温故,颇识大宗,非唯暗弱,多有疑滞,又恐所翻,不免谬失,至天嘉五年岁次柔兆二月二日,与僧忍等更请法师重译论文,再解义意,至光大元年岁次强圉十二月二十五日,治定前本,始末究竟。长史袁敬,识鉴沈深,信解明正。长史长子元友,爱文重法,博学多艺,并礼事法师,备尽经始,纟圭南中翻译,悉赖此贵门,方希永传来世,以为後生模式。佛法大海,深广无际,若不局一途,能信顺求学,岂不同餐甘露,共嗅エ卜者哉?如或专执,非所喻也。(《释藏》鼓)

◎释慧达

慧达,润州江宁县小招提寺沙门。

◇夹科肇论序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菩萨爰传兹土,抑亦其例。至如弥天大德,童寿桑门,并创始命宗,图辩格致,播扬宣述,所事玄虚。唯斯拟圣默之所祖,自降乎已还,历代古今,凡著名僧传及传所不载者,释僧睿等三千馀僧,清信檀越谢灵运等八百许人,至能辩正方言,节文阶级,善核名教,精搜义理,揖此群贤,语之所统,有美若人,超语兼默,标本则句句深达佛心,明末则言言备通圣教,谅是大乘懿典,方等博书。自古自今,著文著笔,详汰名贤所作诸论,或六家七宗,爰延十二,并判其臧否,辩其差当,唯此宪章,无弊斯咎,良由襟情泛若,不知何系,譬彼渊海,数越九流,挺拔清虚,萧然物外,知公者希,归公采什,如曰不知,则公贵矣。达猥生天幸,逢此正音,忻跃弗已,响宴无疲,每至披寻,不胜手舞,誓愿生生,尽命弘述,达于肇之遗文,其犹若是,况中百门观,爰洎方等深经,而不至增乎?世谚咸云,肇之所作,故是诚实真谛,地论通宗,庄老所资,猛浪之说,此实巨盅之言,欺诬亡没,街巷陋音,未之足拾。夫神道不形,心敏难绘,既文拘而义远,故众端之所诡,肇之卜意,岂徒然哉?良有以也。如复徇狎其言,愿生生不面,至获忍心,还度斯下。达留连讲肆,二十馀年,颇逢重席,末睹斯论,聊寄一序,托悟在中,同我贤余,请俟来哲。夫大分深义,厥号本无,故建言宗旨,标乎实相,开空法道,莫逾真俗,所以次释二谛,显佛教门。但圆正之因,无上般若,至极之果,唯有涅,故末启重玄,明众圣囗囗宅,虽以性空拟本,无本可称,语本绝言,非心行处。然则不迁当俗,俗则不生,不真为真,真但名说,若能放旷荡然,崇兹一道,清耳虚襟,无言二谛,斯则净照之功著。故般若无知,无名之德兴,而涅不称。余谓此说周圆,罄佛渊海,浩博无涯,穷法体相,虽复言约而义丰,文华而理诣,语势连环,意实孤诞,敢是绝妙好辞,莫不竭兹洪论,所以童寿叹言,解空第一,肇公其人,斯言有由矣。彰在翰牍,但宗本萧然,莫能致诘,不迁第四论,事开接引,问答析微,所以称论。

◎释昙瑗

昙瑗,金陵人,住光宅寺,有集六卷。

◇答津律师书

集来枉告,良用怃然。余学惭技痒,人非准的,中间虽曾讲授,不异管内窥天,岂足作范後昆,踵武前哲?盖身疾弗瘳,门人引去,一师盛业,废而莫传,五十之年,忽焉将至,长夜永怀,惆怅何已。每有好事者,日相请逼,遂以罢老,复成自励,如法师数子,本出名家,洛下奇才,当今利齿,必欲探核论部,任持律藏,方为美器,日见绝尘。复有海表奇僧,聚中开士,皆学无常师,不远而至,访道质疑,足称一时之乐。不意胡兵犯跸,虏马饮江,塔庙焚如,义徒道堇。即日京华故老,倚席不谈,乃复爰访幽阿,令其训导。久废无次,何以诲人,故乃荆棘生乎口中,雌黄谬于舌杪矣。煎水求冰,未足为喻,伫能近顾,方陈寸款,瑗白。(《广宏明集》三十二,又一本在二十七上。)

◇与梁朝士书

光宅寺昙瑗白,窃惟至人垂诲,各赴机权,故外设约事三千,内陈律仪八万,诚复楷训异门,无非惩恶。孔定刑辟,以诘奸宄,释敷羯磨,用摈违法,二圣分教,别有司存。顷见僧尼有事,每越讼公府,其内外殊揆,科例不同,或内律为轻,外制成重,或内法为重,外网更轻,凡情黾勉,肆其阿便,若苟欲利己,则弃内重而附外轻,若在陷地,则弃内轻而依外重,非唯秽黩时宰,便为顿乖理制。幸属明令公匡弼社稷,和燮阴阳,舟楫大乘,柱石三宝,遐迩向风,白黑兼庆。贫道忝居僧例,颇采习毗尼,累获僧曹送事,访律详决。寻佛具切戒,国有宪章,纟圭僧家诤执,未审依何折断?谨致往牒,伫奉还旨,庶成约法,永用遵模。释昙瑗上。(《广宏明》三十二,又一本在二十七上。)

◎释惠津

惠津,未详。

◇与瑗律师书

惠津和南,窃闻寻师万日,以礼见知。而津伏奉未淹,过蒙优接。昔邹阳上书,乃可引为上客,宋玉陈赋,则一赐以良田。且复康会来吴,才堪师表,摩腾入汉,行合律仪者哉?故知道在人宏,德不孤立,俦今访古,并非其例,岂可虚佩宠灵,坐安隆渥,便是名逾分外,誉超身表。但法轮初启,请业者如云,非直四海同风,天下慕义?遂令负笈之徒,排肩自远,归仁之士,继踵来仪,华阴成市,曾何足云,举袂如帷,岂得独高前代?况乃阐禅定之初门,开智慧之灯炬,信实倾河倒海,宣说不穷,先进者陷于金城,後生者摧其利齿,可号熏修戒善,能令十地璎珞,守持身行,则使八正庄严,允穆圣凡,叶和幽显,加有怀铅握锥之好,聚萤流麦之勤,或剖奉求珠,开河出宝;而惠津一介无取,内外靡闻,学谢悬钟,言惭散粉,同斯曲木,空厕直兰,类此蒹葭,谬参玉树,乃知沧溟汪,不待毫滴之珠,华岳穹崇,宁游尘之壤,譬兹秋凤,如彼春林,坠独叶不预百枝,落一毛何关六翮,正言身名,仰委触途,累区区寸诚,喻如皎日。意三边有务,四郊多垒,致使亏赞讲筵,请益成废,及言悲鲠,宁可具披?所冀难静障除,更敦谘受,不任恋结,行遣祗承。惠津和南。(《广弘明集》三十二,又一本在二十七上。案此与瑗答书,皆梁末侯景乱後也。)

◎智文

智文,未详。

◇格倩僧转输运力词

圣上诚异宇文,废灭三宝。君子为国,必在礼义,岂宜以胜上福田,为胥下之役,非止延敌轻汉,亦恐致罪尤深。(《续高僧传》二十七)

◎阙名

◇大乘唯识论序

唯识论者,乃是诸佛甚深境界,非是凡夫二乘所知。然此论始末,明三种空。何者为三?一者人无我空,二者因缘法体空,三者真归佛性空。我空者,我本自无,但凡夫之人,愚痴颠倒,于五阴中,妄计为有。何以知无?凡夫依心识妄想分别,于五阴因缘法中,见我为有。然此我相,于五阴中,实不可得。若尔般若观此五五阴中,一二离二,实体不可得,犹如免角,若有此我于一中住者,应于一中见,应于异中见,应于和合中见。云何一中无我者,以有常无常过故。若有我与五阴一者,五阴无常。我亦应无常。复有我若与阴一者,我是常故,阴亦应常,若我与阴二者,一边即同前无常,一边即同前常,若离二边者,此亦不然,离于二边,别相不可得。是故实无神我,如是知者,名入人无我空。因缘法体空者,谓诸色等因缘法,以随俗因缘起。云何随俗因缘起?世人见牛起于牛想,不起马想,见马起于马想,不起牛想。色等法中,亦复如是。见柱起柱想,不起色想,见色起色想,不起柱想。如薪火相待,无实薪以离于薪,更无实火以离于火,更无实薪于薪,更无实火能作薪,因以离于火,更无实薪能作火,因而见火说假名薪,见薪说假名火,以相待成故,如是能成所成,而不离能成,因而有所成,不离所成,因而有能成。如彼薪火,能成所成亦实无,是名因缘法体空。真如法空者,所谓佛性清净之体,古今一定,故经云,佛性者,名为第一义空。所言空者,体无万相故。言其空无万相者,无有世间色等有为法故。无万相非是同于无性法,以其真如法体,是故经云,去八解脱者名不空,空是故不同无法空也。若如是观,是名解真如法空。

唯识论言唯识者,明但有内心,无色香等外诸境界。何以得知?如人目有肤翳,妄见毛轮扌建闼婆城等种种诸色,实无前境界,但虚妄见,有如是诸众生等,外诸境界,故言唯识。若尔,但应言破色,不应言破心。此亦有义,心有二种,一者相应心,二者不相应心。相应心者,谓无常妄识,虚妄分别,与烦恼结使相应,名相应心。不相应心者,所谓常住第一义谛,古今一相,自性清净心。今言破心者,唯破妄识烦恼相应心,不破佛性清净心,故得言破心也。(《释藏》都二)

同类推荐
  • 灵城精义

    灵城精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lcibiades II

    Alcibiades II

    The two dialogues which are translated in the second appendix are not mentioned by Aristotle, or by any early authority, and have no claim to be ascribed to Plato. They are examples of Platonic dialogues to be assigned probably to the second or third generation after Plato.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术汇宗

    武术汇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坡先生年谱

    东坡先生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

    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爱神与财神(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爱神与财神(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普贤菩萨发愿文

    普贤菩萨发愿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聊斋异版之红莲

    聊斋异版之红莲

    听说那个宅院曾经的主人是一富商,却在二十年前,全家几户人口连带家丁全在一夜之间失踪。在地的知县府还派了大批的捕头进那个宅院里进行搜索查证,离谱的是那些捕头却一个都没出来过,有人不信邪,非要进去探究,最终还是一个结果。
  • 张司马定浙二乱志

    张司马定浙二乱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跨越纬度的爱恋

    跨越纬度的爱恋

    我愿赌上我的一切来挽回你,只愿看到你那最初无暇的笑脸。我不会再次重蹈覆辙,我会拼尽所有让你拥有全部。原谅我,小奏,如果是你的话,如果可以拯救你的话,我就算与这世界为敌又有何妨?
  • 占尽王宠:本妃很极品

    占尽王宠:本妃很极品

    她,成倾,z国最精明能干的特种部队队长,竟因为唯一的一次疏忽中枪身亡……附身于北嘉国无德无貌无才的最懦弱相府嫡出女儿身上,庶姐算计,未婚先休,成为举国上下最大的笑柄……让人意外的是,这个笑柄竟然会成为北嘉国最俊美的洛王口中最心意的女子?他,楚洛,弱冠之身,征战沙场,阴狠嗜血,却惟独面对她的时候,化作化指柔,傻傻的脸红道:“倾儿,觉得对就是对的……”他,北嘉国史上最强势的亲王,风华盖世,气质冰冷,叱咤战场朝堂几载,万般的风华,千万少女闺中梦里人,却甘愿驻足在她身边,“倾儿在我心中是最美的,谁敢说个不字?”如此巨差的两个人凑成一起,将擦出怎样的火花?一场交易使他们结发为夫妻,从此一场夫随妇唱的戏码由此展开……桥段一:“成倾,本王对你一心一意,你怎么能给本王戴绿帽子!”某王气的脸色铁青。当事人就当没有听见似的,嘴里吃着葡萄,一边让刚刚买回来的小美男捶着腿……“我知道后院的那些女人多了点,可我都没有碰过她们啊……”某王立刻没了士气,摇尾乞怜般的看着袁媛缘……“哼!难道说那些个如花美眷都是花只看不摘的不成!楚洛……不是说本王妃是母老虎脾气大吗,她们善解人意……今晚你去找她们吧!”某妃怒目圆瞪,大声喝道。某王立刻向前一脚踹开美男,赔笑道,“娘子息怒,为夫错了……这就把她们撵走……”桥段二:“洛王!你的王妃好大胆,敢袭击朕的龙体!”某皇阴沉着脸……“什么!”楚洛担心道,“倾儿动的哪只手?”成倾刚抬起手,就被某王小心翼翼的捧在手上,小心的吹着,“下次想揍谁,跟为夫说一句就是了,干嘛要亲自动手,伤了手怎么办……”禁军们一个个瞠目结舌,这个……还是那个战场上冰冷嗜血阴狠的洛王爷吗?怎么会变得这么温柔!绝对的宠文,结局一对一!推荐邪恶好友苏小单的文文:《萌宠——冷王宠恶妃》搞笑雷神惑乱江山的超爆笑宠文:《悍妃,本王杀了你》莫莫花期的青梅竹马式浪漫文文:《名门的宠儿》:
  • 人间异类

    人间异类

    在纷乱嘈杂的现代社会,人们如同行尸走肉般的活着,直到阿巴顿的出现和蔓延;被阿巴顿传染的人,会变得渴望杀戮,身具异能,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威胁,直到某一天,一个小人物做的一件小事,让这个世界有了一些改变。
  • 青狐儿

    青狐儿

    “我叫川上小白龙。”少女樱色的唇勾勒出一个骄傲的笑容。这个昵称简直可爱的爆炸啊!真佩服自己的超高智商。靠在她身上的“斯文败类”立马拒绝:“不行不行,这么可爱的名字当然是男孩子。”少女美目怒嗔了他一眼。“那我叫什么?小黑龙吗?白痴。”少年微微思考。“你叫樱下青狐儿吧。”
  • 完美时代

    完美时代

    (新书《吞食万族》已经火热上传,不一样的精彩,求收藏推荐!)这是一个草根逆袭的故事!林石,没有惊人身世,没有骇人天赋,有的只是不灭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他曾为守护家园与敌战死;他曾追寻十数载,只为一个至爱女子;他会为复仇杀尽敌首,杀到同代失声;他也会为朋友震天怒吼,不惧把天捅个窟窿……有血有肉,有爱有恨,快意恩仇,热血燃烧!不一样的修炼界不一样的故事,看他如何踏着尸山血海,登临绝巅,开创一个完美时代!
  • 醋坛相爷,何弃疗

    醋坛相爷,何弃疗

    传言,相爷夫人“草菅人命”,蚯蚓、南瓜蒂、活蜈蚣都当做药材,救命药方信手捏来。传言,相爷夫人“凶猛如虎”,打公主,欺百姓,天子吓得绕道走,劣迹斑斑不计其数。传言,相爷夫人“恋夫成狂”,上街、远行、逛酒楼都需相爷相伴,情侣配套比比皆是。传言,相爷夫人“争风吃醋”,郡主花轿临门愣是打包送回,御赐婚约在她眼里是儿戏。传言,相爷夫人“河东狮吼”,相府上下抖三抖,相爷吓得腿颤抖,百官护送才敢回府。传言,……云然一口茶水喷了出来,“这,谁断章取义了!”***云然一朝穿越成奶娃娃,就被楚家公子给预约走了,坐等双华之年楚家上门提亲。殊不知及笄刚过,就听说楚家公子另择高枝,准备跟凌家小姐共结连理。糟糠之妻不下堂,更何况哪里看出是糟糠了!!!云然一路追到长安,势必搅黄这负心汉的好姻缘。谁知,断了人家一朵桃花,自己的朵朵桃花反倒被人连锅端了。***【振夫纲】喝酒划拳玩得正嗨,结果一个个被家里的那位催着回家去。酒兴微酣,某相爷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瞧你们这没出息的模样,哪像我把自家夫人管得服服帖帖的。我可告诉你们,这相府从来都是我说了算的,只要我轻轻一跺脚,使一下眼色,你们嫂子她就立马乖乖过来。”“相爷,你过来!”身后响起熟悉的声音,扭过头一看,刚刚的大言不惭在耳边不停回放,某相爷吓得浑身的酒意立马消失地无影无踪。“夫人~”某相爷赶紧上前抱住大腿。“……”“……”相爷!说好的节操呢~***【“难”养也】皇后心血来潮,赐了一盆牡丹给云然养。早三遍晚三遍,云然鞍前马后地伺候着,结果花还没开就蔫了。云然急得抓狂,“还有什么比这个还难养的!”某相爷打量着那盆蔫了的牡丹,云淡风轻道,“你比它难养多了。”“嗯哼?!”云然把玩着手指,“相爷,你过来!”“夫人~”某相爷吓得狂咽口水,一把抱住大腿,“我是说,你只需要懒洋洋地在那里坐着,相公我立马帮你把这花养得水嫩水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