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9600000014

第14章 来自春天的赣西的消息

聂冷散文集《赣西纪事》

今年春上某日,接到聂冷从《人民日报》招待所打来电话,说此番进京办事,想约个时间来“拜访”一下。我当然连声欢迎不迭。

70年代,我和聂冷同在福建当过几年炮兵,然而,自他退伍还乡之后,一直公务繁忙,而我仍然从军漂泊在外,一晃已是多年未通音问了……

次日,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穿着略为单薄的聂冷反倒显得精神,至少从表面上看不出他这些年有多大变化,但我们的话题却是从各自的变化谈起。谈着谈着,他从公文包里掏出厚厚的一撂文稿,说他要出版一本新闻作品集,想请我作一篇序。

这倒使我感到了一点儿小小的作难。

难倒不是难在作序本身。要说作序,这些年倒也作了不少。但所序对象大体都是朋友们写的小说集子或长篇小说之类,我自认为对小说咂摸得多一点儿,讲起话来也更有点把握和自信。这样,我所作的序都有一点儿想法,都试图把作家印象和作品论结合起来,或有的干脆就写成作家论。不是干巴巴地说几句好话,而是力争说得活泼一点儿,中肯一点儿,于人好读,也于人有用。舍此而外的序文让我来作,恐怕就有点儿勉为其难了。

可是,聂冷这一分沉甸甸的信任我又实在难以推辞。于是只好应允下来,暂且把这个话题搁在一边,我们继续聊天。

接下来,我们所聊的范围就更加广阔一些,而且渐渐地纳入了一种“逆时针”聊法——逆时间之河而上溯,聊起了许多过去的事。很快地我就发现,虽然我们过去的人生道路不尽相同,而今所从事的工作又隔行隔山,但都有一种精神上的连结和传通,使我们变得很近很近。这种精神连结和传通包括两个方面。

一、我们共同生长于一个地域和人文环境之中,赣西这样一块充满着古老的魅惑和新鲜的愚昧的土地,把我们的文化(非典籍意义上的)“根”紧紧地系在一起。1970年以前的那些岁月,当他在一个叫洪江的大山里耕作、教书的时候,我正在天台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里当“小农民”(年方15)。虽然两处相距得山长水远,但那儿的山都有一样的皱褶,水都是一样的颜色,村头都有葱郁的樟树,黄昏都有飘逸的炊烟,深夜都有十里相传清晰可闻的狗吠,和昏暗而温馨的油灯……这是一种渗透血液深入骨髓的“文化”浸淫和遗传,就像辣椒决定了我们终生的饮食结构一样,它也将和我们此生的精神活动相伴相随,直至终了。

二、我们同时从同一块红土地出发,又同样以一根纤弱而韧性的笔作为杠杆,一点儿一点儿地撬起沉重的人生闸门,走向今天,奔向未来。70年代初期,“文化无用论”正像瘟疫一样四处蔓延。那时候,他在部队当驾驶员,我当放映员。但我们都不是安分守己的本职工作爱好者,我们在贫瘠的文化土壤中像海绵吸水般地学文化,先是读,后是写,直到有一天,把自己的习作变成铅字。这中间的过程也可能是三年。也可能是五年,反正起码是上千个夜晚,我们比别人少睡了觉。在这上千个夜晚中,我们“点灯熬油”地读和写——点的是自己大脑这盏“灯”,熬的是自己心血的“油”。收获的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从此改变了我们各自的人生道路。我们努力的方式、方向和所得也许不尽相同,但我们都无愧于七八十年代之交的一个时髦词儿:自学成才。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我们总是不满足于现状,总是眺着远处,望着高处并跬步以行的精神却是大体一致的。

有了这样的“历史把握”之后,我开始来揣摸眼前的聂冷。

经过短暂的观察,我大致认定他是属于这样一种人:性格内向而坚毅,气质平稳而沉着,不大喜形于色甚至也不大善于言辞,但思维清晰作风踏实,有一点儿“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遗风,可以说是表现了一种文化人的修养,也可以说是透出了一种山里人的本色——质朴、勤劳而坚忍。在他平静似水的谈吐和面容背后,淡化了几十年的世事沧桑。但是我知道,他从一个赣西山里的山伢子走到今天,踏平了多少坎坷和艰辛……

仅仅从这样的一种背景来看,摆在我面前茶几上的这部文稿就有了一份它值得人们予以珍视的价值。

当然,《赣西纪事》的价值决不仅仅是这些。

送走聂冷之后,我认真阅读了他留下的文稿,很快就证实了我的第一个预测——《赣西纪事》与其说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新闻作品集,还不如说是一部以新闻体裁或形式写就的文学作品集;或者反过来说,这是一部用文学手法和散文笔调写成的新闻作品集。

得出这样的印象,不全是因为其中收入了多篇报告文学或风貌通讯——其实就是散文——比如《洞山古寺话今昔》的这一段:

远远的林莽间,偶尔“嗷”地传来一声鹿鸣,密密的叶丛里不时啁啾几起鸟啼,益发增加了这山林不尽的古远和莫测的深邃,使人于林的拥塞中又体味出山的空寥、长长地悠出脑海里千万缕如梦如烟的遐思……

这还不是地道的散文语言吗?类似这样的行文在“风貌通讯”这一部分中随处可见,表现了聂冷比较扎实的文字功夫和语言技巧,而他刻画人物和渲染氛围的擅长,则在一些访问记和见闻录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将军故里行》、《“神仙街”见闻录》两篇,前者的人物对话颇见个性,后者的场景描写甚能传神。而至于在《张勋墓疑案》等五篇重头报告文学中,聂冷更是如鱼在水,写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或情节紧张,悬念迭起;或人物生动,呼之欲出;或议论精警,发人深省,使整部作品集具有了相当的可读性和一定的文学品位。

由此我想到,假设有更多像聂冷这样的小说、散文作者加盟到我们的新闻记者队伍中去,不是有可能实现一种新闻与文学的联姻与嫁接吗?——也即是说,在保证新闻报道真实、敏锐而快捷的前提下,借鉴文学感知、把握和表现生活的长处,做到迅速而不肤浅,简约而不干巴,就像《赣西纪事》这样,岂不善哉?

对《赣西纪事》的继续阅读,还打消了我一个小小的疑虑。

实话说,我向来认为:由于经济、文化环境的局促和交通的滞塞,造成了赣西人视界的局限,和由此形成的相对封闭的思维定势,以及某些思想的惰性,尤其对一个从事精神创造活动的人来说,如果对这一点没有足够的认识和警惕的话,就很容易在一种小打小闹的小格局中自我热闹、自我满足,甚至泄露出几分“井蛙”式的小气。所幸的是,聂冷立足于赣西,而又不拘泥于赣西,表现了一种比较开阔的视野和活跃的创造性思维。

《东洋寻梦记》的笔触伸展到国际交涉领域,而《老年国的警号》则更是呈示出一种鸟瞰全国并且远眺21世纪未来中国的深邃眼光,扫描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达到了较好的统一。虽然略有因材料堆砌的滞重而影响了形象描写的舒展的弊病,但这种目光四射,敞开胸怀感应八面来风的气魄仍然值得赞赏,尤其对一个长期工作在地区性小报的记者来说,殊为可贵和难得。

最后一点引发我共鸣的是:聂冷作为一个赣西之子,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红土地,倾注了那么多的炽热的情感,他不仅辑古钩沉,对丰厚的历史文化矿藏进行探幽发隐的挖掘(如《江南青铜文化城》、《南国药都探幽》等)。更加发奋蹈厉,对火热的现实生活大潮唱出深情急切的礼赞(如《火树银花耀万载》、《龙牙百合富白水》等),向赣西乃至全国的人民报道和昭示着这片土地灿烂的过去和更加辉煌的现在与未来。我想,如果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的历史时期比作我国四化建设的春天的话,那么,《赣西纪事》所告诉我们的,正是发生在这个春天里的春潮萌动万物竞发的故事。大凡赣西的儿子和一切关心那块被无数先烈鲜血染红的土地的人们都不会不对它抱有兴趣。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我将这篇序文取名日:《来自春天的赣西的消息》。不知聂冷以为如何?

1992年4月5日深夜于

京西黑白斋

同类推荐
  • 教授风骨

    教授风骨

    严祖佑(原名严祖祐),生于1943年,1961年考入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64年9月26日因“反革命集团”案被捕,同年秋曾在上海师范学院和上海邮电俱乐部二处,公开举办该“集团”的“罪行”展览会。1966年被处劳动教养两年,1972年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1980年获平反。曾做过营业员、中学教师、报社记者。2003年退休于上海经济报社(现改名《上海第一财经日报》)。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主任记者。 一九七〇年三月,我在安徽军天湖农场被重新逮捕,住进了上海提篮桥监狱,关押在八号楼。八号楼又称病号楼——在上海市监狱的编制序列中,称为八中队。
  • 风过的快乐

    风过的快乐

    我们所享用的快乐常常赁于忧愁,快乐地振翅飞升,却又必须负载痛苦的铠甲。但是,我们仍然愿意以快乐慰藉自己,让快乐成为人生的一个亮点,哪怕它即时、简单,稍纵即逝,无论它涉及爱情、艺术,还是涉及财富、地位。
  • 我们生命中的八一五

    我们生命中的八一五

    本书为纪念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出版。十四年抗战不仅撼动世界,更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本书精选十余位作家关于“八一五”的记载文字,令人重新感受抗战胜利日之于时代及其个人的意义,再次见证那段感人肺腑的民族记忆。
  • 就当一次路过

    就当一次路过

    恩德传媒出品,这么远那么近监制,OUR书系第一辑。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路过,每个人都有各自抵达的终点,或许是你独自上路,或许有人愿意为你停留。最终大多数人或许会分开,我经历过,我知道他们很重要,任何人来到你身边愿意为你停下脚步,都是值得珍惜的事。所有相遇都是有意义的,别在意是否还有告别,哪怕只是一次路过,也要在最好的年纪里,放肆地活,坚定地爱。正是因为那些过往和遗憾才成就了现在的你,所有的回忆都会成为你温暖前行的动力。
  • 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史记故事(导读本)(上册)

    史记故事(导读本)(上册)

    在《史记》的世界里,有明智的君主,有昏庸的帝王,有贤惠的后妃故事,也有残酷的宫廷秘密,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臣子和原本不为人知的小人物。在《史记故事(导读本上)》里,你会看到很多有趣的故事,它们会带着你感受几千年前的世界,让你在故事中体验不同的人生,变得更加聪明睿智。
  • 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

    1949年6月下旬的一天,正在郊县办案的上海市公安局侦查处长钟剑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命令他火速赶回局里接受重要任务。钟剑二话不说,迅速跳上一辆美式吉普,风驰电掣地赶回了市局。在办公室里,副局长杨帆看着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钟剑,单刀直入地说:“你把手头的事放下,全力侦破此案。”说着,把一份电文推到了他面前。钟剑拿起一看,电文是上海市军事管理委员会发来的,编号“沪军管[49]008号”,电文写道:“兹为1937年冬,由延安党中央派往上海地下党之李静安(即李白)同志,现去向不明,特劳查。有关线索即派专人送达。
  • 生活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生活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本书通过发生在少年儿童身边的生活小故事,巧妙地引出一个个科学现象或原理,生动解答少年儿童心目中的种种疑问。读者朋友不仅可学习知识,还能掌握藏于其背后的科学常识,这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探索钻研精神无疑会有莫大的帮助。
  • 英雄联盟之竞技王者

    英雄联盟之竞技王者

    当黑暗袭来,王者的陨落无力回天。当光明涌动,复兴的崛起无可阻挡。辉煌到落魄,胜利的渴望永远不变。当S5结束,一大批经验丰富的选手选择退役。当S5结束,中国电竞迎来了最大的低谷之中。当S5结束,英雄之光再度降临临瓦罗兰大陆。他,无所畏惧,只为再度撑起中国电竞的脊梁。他,倾其所有,只为再次登上世界舞台并夺冠。他,勇往直前,更为了那些无数日夜曾经的梦。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智慧卓著的思想家(3)》本书分为大卫·休谟、让·雅克·卢梭、亚当·斯密等部分。
  • 会聊才有好人缘:30秒消除隔阂,打造好交情

    会聊才有好人缘:30秒消除隔阂,打造好交情

    《会聊才有好人缘:30秒消除隔阂,打造好交情》揭示了闲聊的真正意义,告诉你闲聊的礼仪和技巧,培养你获得闲聊话题的能力,引导你在职场、情场、家庭生活中与人闲聊,从而迅速消除与他人的隔阂,建立好交情。闲聊不是高深的说话术,与口才不同;是一种社交能力,是一种沟通能力。跟随《会聊才有好人缘:30秒消除隔阂,打造好交情》,能立即提升你的闲聊能力,改善你的人际关系。从此,不论在哪里,不论与谁都能愉快而轻松地闲聊,并由此建立和谐而美好的人际关系。
  • 魂归都市修仙

    魂归都市修仙

    前世的他,被万族尊为修罗仙尊,但在中土之时,他曾遗留下太多的悔恨,来到仙界后,又因挚爱为保护自己而消香玉陨,使得他在修仙一道拼命狂奔,最终还是以为心中有悔,道基不稳,心性兹魔,而坠落于渡劫仙雷。有幸天道有眼,使他重生,且看唐毅如何在现代都市重新问鼎回归。
  • 英雄联盟之战无不胜

    英雄联盟之战无不胜

    每一个屌丝,心中都有一个女神梦。屌丝黄胜杰当众表白遭女神羞辱,女神告诉他:“青铜渣渣连跟我说话的资格都没有。”在全校同学的热嘲冷讽之下,承受不住打击的黄胜杰选择轻生,在学校卫生间割腕自杀。被老师发现后送往医院,失血过多本已无力回天,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死过一次的黄胜杰,从此整个人大变样,原本是青铜渣渣的他,突然间有着常人无法匹敌的超级意识,任何GANK在他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黄胜杰:“从这一刻开始,我将战无不胜。”
  • 当生如是心

    当生如是心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天后夜蓉步步为营,计划缜密,东海水族族长江沅深谋远虑,乐萱为母则刚,甘心为孩子付出一切,两代人爱恨情仇,理不清,剪还乱。为了爱自己的和自己所爱的,澜清迫不得已放弃初衷,逼宫天帝,震烨,悦心一对欢喜冤家在经历错爱后终于看清自己的内心,勇敢的走在一起,而暄研,泓炎在双方的算计和利用中历经苦痛却终于修成正果。当生如是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舍妄心,以真心见法界。无为法非因缘所生,如如不动。应灭度一切众生。
  • 中国旅游“515 战略”系列访谈录

    中国旅游“515 战略”系列访谈录

    本书是作者用一年的时间走访各省区市旅游委主任/旅游局局长及部分业界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后的作品集,以“口述”的方式,立体化展示“515战略”落地实施以来各省区(直辖市)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工作亮点,记录地方旅游部门管理者及业界专家对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旅游深化改革发展的敏锐洞察和解读,其中不乏优秀的地方创新模式背后的故事与经验,对于总结“515战略”推行的阶段性成果及省区市之间经验的交流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