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1100000025

第25章

长寿元年壬辰。孝昭即位。始创望德寺。将以奉福唐室。后景德王十四年。望德寺塔战动。是年有安史之乱。罗人云。为唐室立兹寺。宜其应也。八年丁酉。设落成会。王亲驾办供。有一比丘仪彩疏陋。局束立于庭。请曰。贫道亦望斋。王许赴床杪。将罢。王戏调之曰。住锡何所。僧曰琵琶岩。王曰。此去莫向人言赴国。王亲供之斋。僧笑答曰。陛下亦莫与人言供养真身释迦。言讫。涌身淩空。向南而行。王惊愧驰上东冈。向方遥礼。使往寻之。到南山参星谷。或云。大碛川源石上置锡钵而隐。使来复命。遂创释迦寺于琵琶岩下。创佛无寺于灭影处。分置锡钵焉。二寺至今存。锡钵亡矣。智论第四云。昔有罽宾三藏。行阿兰若法。至一王寺。寺设大会。守门人见其衣服粗弊。遮门不前。如是数数。以衣弊故。每不得前。便作方便。假借好衣而来。门人见之。听前不禁。既获诣坐。得种种好食。先以与衣。众人问言何以尔乎。答曰。我比数来。每不得入。今以衣故得此座。得种种食。宜以与衣尔。事可同按。赞曰

燃香择佛看新绘  办供斋僧唤旧知

从此琵琶岩上月  时时云掩到潭迟

月明师兜率歌

景德王十九年庚子四月朔。二日并现。挟旬不灭。日官奏。请缘僧作散花功德。则可禳。于是洁坛于朝元殿。驾幸青阳楼望缘僧。时有月明师行于阡陌时之南路。王使召之。命开坛作启。明奏云。臣僧但属于国仙之徒。只解乡歌。不闲声梵。王曰。既卜缘僧。虽用乡歌可也。明乃作兜率歌赋之。其词曰

今日此矣散花唱良巴宝白乎隐花良汝隐直等隐心音矣命叱使以恶只 弥勒座主陪立罗良

解曰。龙楼此日散花歌桃送青云一片花殷重直心之所使远邀兜率大仙家 今俗谓此为散花歌。误矣。宜云兜率歌。别有散花歌。文多不载。既而日怪即灭。王嘉之。赐品茶一袭。水精念珠百八个。忽有一童子。仪形鲜洁。跪奉茶珠。从殿西小门而出。明谓是内宫之使。王谓师之从者。及玄征而俱非。王甚异之。使人追之。童入内院塔中而隐。茶珠在南壁画慈氏像前。知明之至德与至诚。能昭假于至圣也如此。朝野莫不闻知。王益敬之。更赆绢一百疋。以表鸿诚。明又尝为亡妹营齐。作乡歌祭之。忽有惊飙吹纸钱。飞举向西而没。歌曰

生死路隐 此矣有阿米次肸伊遣 吾隐去内如辞叱都 毛如云遣去内尼叱古 于内秋察早隐风未 此矣彼矣浮良落尸叶如一等隐枝良出古 去奴隐处毛冬乎丁 阿也 弥陀刹良逢乎吾道修良待是古如

明常居四天王寺。善吹笛。尝月夜吹过门前大路。月驭为之停轮。因名其路日月明里。师亦以是着名。师即能俊大师之门人也。罗人尚乡歌者尚矣。盖诗颂之类欤。故往往能感动天地鬼神者非一。赞曰

风送飞钱资逝妹  笛摇明月住姮娥

莫言兜率连天远  万德花迎一曲歌

善律还生

望德寺僧善律。施钱欲成六百般若。功未周。忽被阴府所追至冥。司问曰。汝在人间作何业。律曰。贫道暮年欲成大品经。功未就而来。司曰。汝之寿箓虽尽。胜愿。宜复人间毕成宝典。乃放还。途中有一女子哭莅拜前曰。我亦南阎州新罗人。坐父母阴取金刚寺水田一亩。被冥府追检。久受重苦。今师若还古里。告我父母速还厥田。妾之在世。胡麻油埋于床下。并藏致密布于寝褥间。愿师取吾油点佛灯。货其布为经幅。则黄川亦恩。庶几脱我苦恼矣。律曰。汝家何在。曰沙梁部久远寺西南里也。律闻之方行。乃苏。时律死已十日。葬于南山东麓。在冢中呼三日。牧童闻之来告于本寺。寺僧归发冢出之。具说前事。又访女家。女死隔十五年。油布宛然。律依其谕作冥福。女来魂报云。赖师之恩妾已离苦得脱矣。时人闻之莫不惊感。助成宝典。其经秩今在东都僧司藏中。每年春秋。披转禳灾焉。赞曰

堪羡吾师仗胜缘  魂游却返旧林泉

爷娘若问儿安否  为我催还一亩田

金现感虎

新罗俗每当仲春。初八至十五日。都人士女。竞绕兴轮寺之殿塔为福会。元圣王代。有郎君金现者。夜深独绕不息。有一处女念佛随绕。相感而目送之绕毕。引入屏处通焉。女将还。现从之。女辞拒而强随之。行至西山之麓。入一茅店。有老妪问女曰附率者何人。女陈其情。妪曰。虽好事不如无也。然遂事不可谏也。且藏于密。恐汝弟兄之恶也。把郎而匿之奥。小绕有三虎咆哮而至。作人语曰。家有腥膻之气疗饥何幸。妪与女叱曰。尔鼻之爽乎。何言之狂也。时有天唱。尔辈嗜害物命尤多。宜诛一以征恶。三兽闻之。皆有忧色。女谓曰。三兄若能远避而自惩。我能代受其罚。皆喜俯首妥尾而遁去。女入谓郎曰。始吾耻君子之辱临弊族。故辞禁尔。今既无隐。敢布腹心。且贱妾之于郎君。虽曰非类。得陪一夕之欢。义重结褵之好。三兄之恶天既厌之。一家之殃予欲当之。与其死于等闲人之手。曷若伏于郎君刃下以报之德乎。妾以明日入市为害剧。则国人无如我何。大王必募以重爵而捉我矣。君其无[怯*力]。追我乎城北林中。吾将待之。现曰。人交人彝伦之道。异类而交盖非常也。既得从容。固多天幸。何可忍卖于伉俪之死。侥幸一世之爵禄乎。女曰。郎君无有此言。今妾之寿夭盖天命也。亦吾愿也。郎君之庆也。予族之福也。国人之喜也。一死而五利备。其可违乎。但为妾创寺。讲真诠资胜报。则郎君之惠莫大焉。遂相泣而别。次日果有猛虎。入城中剽甚。无敢当。元圣王闻之。申令曰。戡虎者爵二级。现诣阙奏曰。小臣能之。乃先赐爵以激之。现持短兵入林中。虎变为娘子。熙怡而笑曰。昨夜共郎君缱绻之事。惟君无忽。今日被爪伤者。皆涂兴轮寺酱。聆其寺之螺钵声则可治。乃取现所佩刀。自颈而仆。乃虎也。现出林而托曰。今兹虎易搏矣。匿其由不泄。但依谕而治之。其疮皆效。今俗亦用其方。现既登庸。创寺于西川边。号虎愿寺。常讲梵网经。以导虎之冥游。亦报其杀身成己之恩。现临卒。深感前事之异。乃笔成传俗。姑闻知因名论虎林称于今。贞元九年。申屠澄自黄冠调补汉州。什方县之尉。至真符县之东十里许。遇风雪大寒。马不能前。路旁有茅舍。中有烟火甚温照灯下就之。有老父妪及处子。环火而坐。其女年方十四五。虽蓬发垢衣。雪肤花脸。举止妍媚。父妪见澄来。遽起曰。客甚冲寒雪。请前就火。澄坐良久。天色已暝。风雪不止。澄曰。西去县尚远。请宿于此。父妪曰。苟不以蓬荜为陋。敢承命。澄遂解鞍施衾帏。其女见客方止。修容靘妆自[竺-二+惟]箔间出。有闲雅之态。犹过初时。澄曰。小娘子明惠过人甚。幸未婚。敢请自媒如何。翁曰。不期贵客欲采拾。岂定分也。澄遂修子婿之礼。澄乃以所乘马载之而行。既至官俸禄甚薄。妻力以成家。无不欢心。后秩满将归。已生一男一女。亦甚明惠。澄尤加敬爱。尝作赠内诗云。一官惭梅福。三年愧孟光。此情何所喻。川上有[元/鸟]鸯。其妻终日吟讽。似默有和者。未尝出口。澄罢官罄室归本家。妻忽怅然谓澄曰。见赠一篇。寻即有和。乃吟曰。琴瑟情虽重。山林志自深。常忧时节变。辜负百年心。遂与访其家。不复有人矣。妻思慕之甚。尽日涕泣。忽壁角见一虎皮。妻大笑曰。不知此物尚在耶。遂取披之。即变为虎。哮吼拏攫。突门而出。澄惊避之。携二子寻其路。望山林大哭数日。竟不知所之。噫。澄现二公之接异物也。变为人妾则同矣。而赠背人诗。然后哮吼拏攫而走。与现之虎异矣。现之虎不得已而伤人。然善诱良方以救人。兽有为仁如彼者。今有人而不如兽者。何哉。详观事之终始。感人于旋绕佛寺中。天唱征恶。以自代之。传神方以救人置精庐讲佛戒。非徒兽之性仁者也。盖大圣应物之多方。感现公之能致情于旋绕。欲报冥益耳。宜其当时能受禧佑乎。赞曰

山家不耐三兄恶  兰吐那堪一诺芳

义重数条轻万死  许身林下落花忙

融天师彗星歌  真平王代

第五居烈郎。第六实处郎(一作突处郎)第七宝同郎等三花之徒。欲游枫岳。有彗星犯心大星。郎徒疑之。欲罢其行。时天师作歌歌之。星怪即灭。日本兵还国。反成福庆。大王欢喜。遣郎游岳焉。歌曰

旧理东尸汀叱 干达婆矣游乌隐城叱[月*(夸-大+八)]良望良古 倭理叱军置来叱多烽烧邪隐边也薮耶 三花矣岳音见赐乌尸闻古 月置八切尔数于将来尸波衣 道尸扫尸星利望良古 彗星也白反也人是有叱多 后句 达阿罗浮去伊叱等邪 此也友物比所音叱彗叱只有叱故

正秀师救冰女

第四十哀庄王代。有沙门正秀。寓止皇龙寺。冬日雪深。既暮。自三郎寺还。经由天严寺门外。有一乞女产儿。冻卧滨死。师见而悯之。就抱。良久气苏。乃脱衣以覆之。裸走本寺。苫草覆身过夜。夜半有天唱于王庭曰。皇龙寺沙门正秀宜封王师。急使人捡之。具事升闻。上备威仪迎入大内。册为国师

避隐第八朗智乘云  普贤树

歃良州阿曲县之灵鹫山(歃良。今梁州阿曲一作西又云求佛。又屈弗。今蔚州置屈弗驲。今存其名)有异僧。庵居累纪。而乡邑皆不识。师亦不言名氏。常讲法华。仍有通力。龙朔初。有沙弥智通。伊亮公之家奴也。出家年七岁。时有乌来鸣云。灵鹫去投朗智为弟子。通闻之寻访此山。来憩于洞中树下。忽见异人出。曰我是普大士。欲授汝戒品。故来尔。因宣戒讫乃隐。通神心豁尔。智证顿圆。遂前行路。逢一僧。乃问朗智师何所住。僧曰。奚问朗智乎。通具陈神乌之事。僧莞尔而笑曰。我是朗智。今兹堂前亦有乌来报。有圣儿投师将至矣。宜出迎。故来迎尔。乃执手而叹曰。灵乌惊尔投吾。报予迎汝。是何祥也。殆山灵之阴助也。传云。山主乃辨才天女。通闻之泣谢。投礼于师。既而将与授戒。通曰。予于洞口树下。已蒙普贤大士乃授正戒。智叹曰。善哉汝已亲禀大士满分之戒。我自生年来。夕惕殷勤。念遇至圣。而犹未能昭格。今汝已受。吾不及汝远矣。反礼智通。因名其树曰普贤。通曰。法师住此其已久。如曰法兴王丁未之岁。始寓足焉。不知今几。通到山之时。乃文武王即位元年辛酉岁也。计已一百三十五年矣。通后诣义湘之室。升堂睹奥。颇资玄化。寔为锥洞记主也。元晓住磻高寺时。常往谒智。令着初章观文及安身事心论。晓撰讫。使隐士文善奉书驰达。其篇尾述偈云。西谷沙弥稽首礼。东岳上德高岩前(磻高在灵鹫之西北。故西谷沙弥乃自谓也)吹以细尘补鹫岳。飞以微滴投龙渊(云云)。山之东有大和江。乃为中国大和池龙植福所创。故云龙渊。通与晓皆大圣也。二圣而抠衣师之。道迈可知。师尝乘云往中国之清凉山。随众听讲。俄顷即还彼中僧谓是邻居者。然罔知攸止。一日令于众曰。除常住外。别院来僧。各持所居名花异植。来献道场。智明日折山中异木一枝归呈之。彼僧见之。乃曰。此木梵号怛提伽。此云赫。唯西竺海东二灵鹫山有之。彼二山皆第十法云地菩萨所居。斯必圣者也。遂察其行色。乃知住海东灵鹫也。因此改观。名着中外。乡人乃号其庵曰赫木。今赫木寺之北岗有古基。乃其遗趾。灵鹫寺记云。朗智尝云。此庵址乃迦叶佛时寺基也。堀地得灯缸二。隔元圣王代。有大德缘会来居山中。撰师之传行于世。按华严经第十名法云地。今师之驭云。盖佛陀屈三指。元晓分百身之类也欤。赞曰

想料岩藏百岁间  高名曾未落人寰

不禁山鸟闲饶舌  云驭无端泄往还

缘会逃名  文殊岾

高僧缘会。尝隐居灵鹫。每读莲经修普贤观行。庭池常有莲数朵。四时不萎(今灵鹫寺龙藏殿。是缘会旧居)国主元圣王闻其瑞异。欲征拜为国师。师闻之。乃弃庵而遁。行跨西岭岩间。有一老叟今尔耕。问师奚适。曰。吾闻邦家滥听。縻我以爵。故避之尔。叟听曰。于此可贾。何劳远售。师之谓卖名无厌乎。会谓其慢已。不听。遂行数里许。溪边遇一媪。问师何往。答如初。媪曰。前遇人乎。曰有一老叟侮予之甚。愠且来矣。媪曰。文殊大圣也。夫言之不听何。会闻即惊悚。遽还翁所。扣颡陈悔曰。圣者之言敢不闻命乎。今且还矣。溪边媪彼何人。斯叟曰。辩才天女也。言讫遂隐。乃还庵中。俄有天使赍诏征之。会知业已当受。乃应诏赴阙。封为国师(僧传云。宪安王封为二朝王师号照咸通四年卒。与元圣年代相示未知孰是)师之感老叟处。因名文殊岾。见女处曰阿尼岾。赞曰

倚市难藏久陆况  囊锥既露括难禁

自缘庭下青莲误  不是云山固未深

惠现求静

同类推荐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经持验记

    金刚经持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云翘传

    金云翘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山传信录

    中山传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World's Desire

    The World's Desi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永远到底有多远

    永远到底有多远

    “我”和雪柔以及茹晗都是非常好的朋友,渐渐地产生情愫,但是她们两个人似乎都与“我”若即若离,正在“我”纠结于牵手还是分手的时候,突然“我”看到文学网站上的一部小说,发现她们竟然是一对互相爱慕的情人,我顿时奔溃……
  • 噬血盟:撒娇没有用哦

    噬血盟:撒娇没有用哦

    阶级孕出魔鬼魔鬼打破平衡如果你是我会如何报复这个世界?——将离
  • 请你余生勿忘我

    请你余生勿忘我

    夏安染:我喜欢顾琛林子明:不,你喜欢我夏安染:我喜欢顾琛,我要嫁给顾琛林子明:不,你喜欢我,你要嫁给我
  • 人脉决定命脉全集

    人脉决定命脉全集

    一个人被众人接纳和认可,并不一定是这个人能力超群或者才华横溢,很多时候,一个事业上成功的人背后往往有着一群人在为之付出努力。自古以来,总有不少怀才不遇者,却鲜有善于经营人际关系而找不到出路的人。本书在告诉人们人脉的重要性的同时,教会人们如何去编织、完善、维护和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从而最终为读者追求成功打好基础。
  • 天才少女穿越:枪火皇后

    天才少女穿越:枪火皇后

    初次与他相见,她在院子里拿着烧焦的炭火蹲在地上画图,满脸黑炭,把身为王爷的他给轰了出去。再见时,她拆了他的王府,毁了他的寝宫,磨刀霍霍,火光冲天,让他头疼不已。她把他随身携带的蚩尤神剑当成了试验品,三两下切成了麻花,令他几欲吐血。她把他的名字做成烟火,点亮了除夕的夜空,让他登基为皇成为上天的神谕。她大逆不道:皇帝老儿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我愿意,他的皇位也未必坐得安稳!她强势霸道:轩辕遥,你最好老老实实地爱我一个人,胆敢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惹毛了我,我用炸药把你送上天!她还口出狂言:胆敢欺负我想保护的人,你丫的就是找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就在两颗心越走越近之时,她的灵魂意外地回到了现代。他的宠溺和疼爱,终究成了一场遥不可及的梦。醒来后,她几度哭死过去,梦里梦外都是他的身影。而为了忘记她,他将河山拱手他人,御驾亲征,只求速死……
  • 赣水童谣:60年代我的49个瞬间

    赣水童谣:60年代我的49个瞬间

    本文主要内容为:赣风拂面、小镇余韵、童谣已远、远去的桃林、在世界还很小的时候等内容。
  •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王阳明得到力量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 论穿越的正确姿势

    论穿越的正确姿势

    穿越守则一:不能ooc,穿越守则二:不能ooc,穿越守则三:ooc遭雷劈!女主拿着剧本,一脸淡定:“ok,只要活到结局就行了是吧?”内心暗爽无比,不怕炮灰有剧本,就怕炮灰有智商,这人设这么粗糙,还不是随她捏圆搓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娇妻入怀:谢少宠上天

    娇妻入怀:谢少宠上天

    她原以为会掉进地狱,但不曾想,这个谢莫宸竟然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宠她,爱她,助她……
  • 愿你在平淡的日子里,不忘美好

    愿你在平淡的日子里,不忘美好

    就这样,倾我所有过一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和咖啡馆有怎样的联系,没想过自己会开家咖啡小店,没想过因为工作又接触到这么多全国各地的咖啡店主,没想过自己做起了咖啡馆文艺分享联盟、在各地咖啡馆里办艺术展、排演原创近景话剧,更没想过会写本关于“咖啡馆”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