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2500000004

第4章 逍遥津(3)

二秀早早地嫁了,嫁到了湖北武汉,男人在洋船上当二副,收入不错。二秀知道家里的情况,隔三差五就汇点儿钱来,不敢直接汇家去,汇到我母亲这儿,由我母亲转交。依着七舅爷,二秀绝不能嫁到长江边上去,没有皇上的旨意,北京的王爷都不能随便出京,北京的旗人姑娘当然也不能随便嫁出京城,特别是他钮七爷的闺女更不能。那个九头鸟的姑爷看上了二秀水灵,到七舅爷家跑了好几趟,七舅爷就是不答应,非跟人家要沾过宋朝露水的蝈蝈做聘礼,成心刁难。九头鸟上哪儿找宋朝蝈蝈去,亲事眼瞅着要黄,大秀搬出我母亲当救兵,将二秀嫁了二副,她知道,这个家是个无底的船,早晚得沉,逃出去一个是一个。

走出京城的二秀过上了另一种日子,说白了就是水手的老婆,倒也入乡随俗,很快扔了打卤面改换热干面,把豆腐皮当烙饼吃。曾经带着孩子们回娘家来过一趟,孩子们一口湖北话,不会说“您”,只会说“你”,一帮小南蛮把七舅爷的蓝靛颏吓得叫不出声,把蛐蛐们放得一个不剩,他们不喝豆汁,拒绝炒肝,厌恶爆肚,诅咒麻豆腐,总之和七舅爷格格不入,七舅爷知道这不是钮家的孩子,不是北京的孩子,他的二秀算是彻底扔到长江里去了。

大秀闲了给人做补花贴补家用。北京的补花至今是出口工艺品的主要内容,老北京,特别是东城朝阳门一带,是补花绣品的产地。做补花的顺序是先将花瓣、叶梗的纸样贴在色布上,剪下来,抹上稀糨糊,用扁铁针将毛边顺着纸样窝进去,谓之“拨活”,再把拨好的花瓣花叶组装起来,粘在茶垫、桌布、床单上,细细缝制,就成了精美的补花绣品。拨活和缝制由各自不同的人完成,多是妇女们将活领回家去,做好了再集中送来,有人给记账,定期结钱。大秀缝一个五寸茶垫,三花四叶,两窟窿,工钱是两个大枚,大约合现在两毛钱,缝一块小桌布是五大枚,至于一个大单子,她得做一个多礼拜,能得一块五……工钱少得可怜,就这还不是老有,得看有没有定单,没人要货,妇女们停个俩仨月没活干是常有的事。

有一段时间,大秀到我们家来得很勤,母亲知道大秀的意思,补花作坊停工了,连大秀过冬的棉袄都送进了当铺。母亲就掏钱,掏钱的时候多背着父亲,为的是不给大秀难堪。母亲知道,大秀是个极要脸面,内心很敏感的姑娘,跟舅爷和他儿子的性情不一样。

大秀跟我母亲说,她把家里的面口袋翻了个个儿,将里面的面扫尽,那面也没盖过盆底儿。柜子、抽屉都空空如也,家里能拿得出去当的东西什么也没有了。

母亲只有叹气,母亲能说什么呢?

大秀提着我母亲给的几斤白面回去了,到家的时候,她爸爸和兄弟正在院里小石头桌前商量蝈蝈的事。青雨跟他爸爸说九条金家二爷那只黄金蝈蝈要出手,金二爷说了,他父亲要是肯拿手里的蓝靛颏换,他乐意让四成。七舅爷说蓝靛颏是他的命,天地翻转了也不能换。青雨说他上金家看了好几回,那蝈蝈,它简直就不是蝈蝈,是窦尔敦,蓝脸红牙,黄头、黄脖、黄腿、黄肚、黄须,背生金黄翅,只有膀墙那点儿是翠绿,通体金盔金甲,金光闪烁,叫唤起来,宽厚低沉,苍劲有力,就跟金少山的唱儿似的。七舅爷问,产在哪儿?

青雨说,河北狼牙山山顶黄石头下边的黄金洞里。

七舅爷说,嗯,东西是好东西。

青雨说,价可也不低呢,金二爷说了,给我半天时间回来跟您商量,咱们过了午饭要是不回话,他就出手了……好东西还是得抓在自个儿手里……

大秀一边做疙瘩汤一边听外头爷俩的议论,明白又有一场灾难要降临了。

大秀端着托盘过来,让她爸吃饭。七舅爷说他想喝碗南京春笋炖鸭汤。大秀说咱们有北京清水疙瘩汤。说着将一个个小碟在桌上摆了,碟里有各样咸菜,看着很热闹,其实没什么内容,北京的穷旗人向来爱摆谱,所谓的倒驴不倒架,再没吃的,几碟咸菜得撑在那儿。大秀将两碗疙瘩汤给父亲和弟弟一人一碗。青雨说,汤里缺点儿嫩羊肉。

大秀说,吃吧你!

七舅爷说:味不错,赶上天兴居的炒肝啦,有香菜吗?

大秀说,没有。

下午睡醒午觉爷俩就没影儿了,没半个时辰,就兴高采烈地将那个宝贝蝈蝈捧回来了,当得知这个蝈蝈是父子俩用东郊太阳宫一亩七分坟地换来的时候,大秀差点儿没背过气去。

一个普通的蝈蝈罢了。

看大秀对手里的蝈蝈不以为然,七舅爷对大秀说这蝈蝈是上了《鸣虫谱》的,不是一般蝈蝈,几百年才遇上一个,你看它那俩大夯,透明的!青雨得了便宜卖乖地说,人家金二爷把它出手,是真舍不得,是金家老太太死活不让留,说有蝈蝈没她,有她没蝈蝈,非要把这么好的蝈蝈给淹死。大秀问为什么,青雨说,金家老太太是木命,娘家又姓丛,葱、丛谐音,黄金蝈蝈,金克木,蝈蝈吃葱,老太太哪儿容啊!成天跟蝈蝈掐,你想,蝈蝈是老太太的个儿吗?没办法,忍痛割爱吧。信儿一传出去,多少人惦记哪,人家跟我有交情,知道我喜欢这个,说了,先尽着我。

七舅爷说蝈蝈喂黄豆面跟猪肝,不吃葱。上火了,喂点儿菠菜秆下火。乡下人爱给蝈蝈喂葱,都以为蝈蝈吃葱,其实蝈蝈是吃肉的,羊肠子、猪脑子、鱿鱼、鸡胸脯、嫩里脊、馒头、豆腐、面条、粥,人吃什么,它吃什么。

突然地青雨冒出一个问题,他说,爸,坟地卖了,将来咱们死了埋哪儿呢?

七舅爷也愣了,想了半天说,是啊,咱们埋哪儿呢?

七舅爷家的日子不是在过,是在“作”,“作”是北京话,发阴平声,即瞎折腾的意思。有了爷俩的“作”,就有了大秀的难。母亲常说,七舅爷家只要没了大秀,那爷俩一天也过不下去。眼瞅着,大秀二十八了,早该谈婚论嫁了,也有来说媒的,可七舅爷的眼光太高,说是养女攀高门,他钮七爷家的格格有三不嫁,没有四品爵位不嫁,当填房不嫁,城圈以外不嫁……早是民国了,哪儿找四品爵位去?就是有了相当四品的官员,哪个肯空虚着夫人位置等待大秀?总之,非常非常的不现实,活活把个大秀在家里耽搁着。

我母亲明白,大秀出嫁的前提是青雨爷俩得自食其力,可那爷俩全没有自食其力的意思。靠了大秀那点微薄的补花收入,只能是一天两顿稀粥,至于七舅爷那点儿家底,零敲碎打地进了当铺,再也找不出什么可当的东西。我母亲跟父亲商量,青雨不能老在家闲着,给青雨好歹找个事由,也把那可怜的老姑娘解放出来。父亲不愿意揽这闲事,说给青雨找事是把人情当水泼,全是瞎掰。母亲说瞎掰不瞎掰试试再说,说不定一拿了薪水人就变了呢。父亲说变不了,少爷秧子就是少爷秧子,你不能指望汉献帝能跟曹操叫板。

话是这么说,父亲还是托了一个叫赵三大爷的朋友,给青雨在铁路上找了个文书的差事。赵三大爷是我们家孩子的称呼,赵三大爷本名赵缌笪,是北京市公署秘书处总秘书长,解放以后五十年代我还见过他,一个小老头,住在西城,带着两个漂亮的妞妞来我们家找我父亲聊天,妞妞们是他的孙女,带了来是专为和我玩的。五十年代的赵三大爷来我们家是坐铛铛车来的,北京人管有轨电车叫铛铛车,有黄牌、蓝牌、白牌,各走不同路线。母亲说,解放了,赵三大爷也坐铛铛车了,搁以前是得坐专车来的,派头大着呢。“派头大着呢”的赵三大爷给青雨介绍个差事轻而易举,但问题是当时铁路上正在减薪裁员,青雨能在这个时候进铁路,赵三大爷是给了我父亲大面子的。谁都知道,赵三大爷看上了我们家的二格格,想把二格格给他们家大公子当媳妇。青雨的上班,实际上是我父亲的一种亲情透支,将来二姐嫁便嫁了,不嫁,还麻烦。

想着青雨会感激父亲的举荐,不料青雨并不领情,他跟大秀说这是给他戴嚼子,让他拉磨,当科员,看人眼色仰人鼻息,他受不了!大秀劝他说,抄抄写写的不难,你好歹挣点儿钱回来,咱们还能吃上一两顿煮饽饽……

青雨想了想说铁路局在前门,东边有“全聚德”“都一处”,西边有“月盛斋”“正明斋”,不愁没好吃的。干也可以干,全是冲着“月盛斋”的酱羊肉。

父亲说的“少爷秧子”是有道理的,上班头一天就没按点儿来。上午八点上班,十点了,青雨才托着小茶壶一步三摇地进办公室,也不认生,进来就热情地跟大伙打招呼,都忙哪,我来了,我在哪儿办公啊?

一个职员问他是不是钮青雨,青雨说,不错,在下钮青雨,祖上钮古禄,辛亥革命后改姓钮,旗人不计姓,叫我青雨就行了。

职员说,您的办公桌在我旁边,科长等您一早晨了,您没来,把表搁您桌上了,让您把名单上画圈的誊抄一份。

青雨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急着干工作,却是折腾椅子,觉得椅子不舒服,高矮不合适,鼓捣了半天,把全屋人的目光全引了过来,才算坐安稳了。还没等众人目光收回,青雨又直起嗓子大叫,茶房!茶房!

职员说办公室里没茶房,青雨指着小茶壶说他要续水,职员说那边桌上有暖壶,要喝自己到开水房去打。青雨懒得起来拿暖壶,也不喝水了,抓耳挠腮地张望了一会儿,感到无聊。职员好心地提醒,誊那个表。青雨拿起表看,是裁员人员登记表,对职员说,我抄表,谁给我打格?

职员说,得您自个儿打,这是尺子。

青雨说,写中国字还用尺子,笑话!拿起毛笔,蘸了墨,很潇洒地在纸上画出方格,自然比原来的大了许多,然后按着上面画圈的抄名字:施喜儒,在纸上写了施喜儒,字迹漂亮潇洒,是不错的章草。接下来是刘铁应、王欲俊、顾明辉……前边几个倒没走样,后边的就乱了,秦大保变作了“秦叔保”,窦学宏写出来成了“窦尔敦”,杨莉环改成“杨玉环”,曹红德写成“曹孟德”……

职员朝他的书案一伸脖子,看到了那些名单,先是笑,后来冲他伸大拇指。

墙上钟指到十一点一刻。

青雨问他们吃不吃饭,职员说还有半个多钟头呢。青雨说半个钟头不算钟点,他饿了,先走一步。下午吉祥剧院有尚小云的《摩登伽女》,如果有谁去看,他可以请客!见没人回应,改口说,这么着吧,三点我准时在吉祥门口等大伙,谁看谁来,过时不候啊!

青雨一走,职员们立刻轰地笑起来,大家围过来看青雨画的表格,笑得更厉害。

裁员名单下面是秦叔保、杨玉环、窦尔敦、曹孟德、诸葛亮、孙玉娇、穆桂英……

不是赵三大爷拿着青雨抄录的名单给我父亲看,谁也不相信青雨会干出这样的事来,只上了一天班的青雨就让人家给裁了,在铁路局却落下了好名声,他们甚至想推举青雨当工会代表。

也不能说七舅爷和青雨全是无所事事,母亲说七舅爷在他的人生历史上还做过小买卖,卖糖葫芦,当然,如果说那也叫做买卖的话。

被铁路局刷下来的青雨很快地回归了他的票友队伍,见天打扮得油头粉面地出门,不到天黑不回家。也有早回来的时候,那是没地方蹭饭了,不得已才回家。这天,青雨举着串糖葫芦进家,看见父亲在院里放风筝,马上参与进来。

七舅爷的风筝糊得精巧,黑白的沙燕,嫩粉的脸蛋,一对眼睛骨碌碌会转,肚子上粘了对鸣箱,风一吹,嗡嗡作响,引得六条一片地界都往天上看,知道钮七爷又放风筝了。

青雨说,东南风,您把线儿往北拽拽,我得送个小屁帘上去!说着,拿来一个屁帘风筝,借助风筝线和风力,嗖嗖嗖将小屁帘送了上去。

七舅爷说,能在院里放风筝的也就是我,别人没这本事,他们都得找空场,等风,那个写戏的孔尚任,放风筝没风,就骂天,“手提线索骂天公,欠我风筝五尺风”,他那是没能耐……

一转脸看见儿子手里吃半截的糖葫芦,立即对风筝没了兴趣,跟大秀说他也要吃糖葫芦,吃山药夹豆沙沾瓜子的糖葫芦。大秀说没闲钱买糖葫芦,七舅爷不高兴了,说现在他混得连糖葫芦也吃不上,儿女们就这么虐待老家儿吗?大秀无奈地说,您现在跟个孩子似的,我从青雨衣裳里搜出了两块钱,刚够咱们这几天的饭钱。

青雨说那是跟着邢老板上西城阮家去唱堂会,人家给的车钱。七舅爷说两块钱买糖葫芦用不了,揣起钱就朝外走。大秀嘱咐七舅爷别都花了,两块钱不是个小数,警察一月薪水才六块!

七舅爷拿着两块钱,连赊带买,一通采购,让地安门点心铺“桂英斋”的小伙计帮着提回一堆东西,有山药、山楂、红小豆、冰糖、瓜子、荸荠、竹签子等等。七舅爷说他四处淘换糖葫芦,走了半个北京,没有卖他吃的那种,越没有他越馋,非要今天把糖葫芦吃到嘴不可!买了材料,他自己做。

七舅爷不干是不干,要干还真像回事儿,做糖葫芦的认真程度,不亚于画一幅工笔画。舅爷把糖葫芦是作为一件艺术品来处理的,从果料的选择,到造型的设计都讲究到极点。他将山楂破开去核,使每个山楂都半开半合,有的填上自做的澄沙,有的填上枣泥,有的填上豌豆黄,再将瓜子仁按在吐露的馅上,成为一朵朵精致的小花。山药去皮,挖出不同形状的窟窿,填上各种馅,按上红山楂糕和绿青梅丁,成为色彩斑斓的圆柱……冰糖熬得恰到火候,一根一根沾了……

充满艺术品位,精美绝伦的糖葫芦在七舅爷的手里诞生了!大秀不相信地说,阿玛,这是您做的吗?

七舅爷得意地说,你以为阿玛就会玩鸟?你阿玛会的玩意儿多啦,沾糖葫芦,小菜一碟,大丈夫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同类推荐
  • 蜉蝣之羽

    蜉蝣之羽

    夕阳斜在鎏金瓦砾上,苍山映雪,眼底一片亮色,山间雕楼画栋纵横交错,宫墙舍苑鳞次栉比,恍然是一个小巧别致的宫廷,便是李唐皇陵之所在。整个皇陵的主体倚山而造,在山间建造屋舍,供人居住,李明德又命人凿空山体为墓穴,独留一条主道与外连同,独辟一处,专为白蔹所造。楚无霜站在栈道尽头,目视着亲卫几人同时开启机括,巨石缓缓升起,夕阳奔涌进墓穴外室。楚无霜走上几步,把亲卫堵在入口,一脸正色不苟言笑:“此地为白皇后棺椁所在,为表敬重,不宜多人叨扰,我独自进去,你们守在此处听我号令。”几名亲卫郑重点头,楚无霜拔步往前。
  • 啼血的铜鹤

    啼血的铜鹤

    《啼血的铜鹤》中所诉说的更像是真实生活形态推进与修正的逻辑。只要一点流言,一些蜚语,事实就会被层层扭曲,以至真相面目全非。这是令人惶惶不安的蝴蝶效应,这也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实。一千个人心中住着一千个哈姆雷特,真相却唯独只有一个。
  • 莫念我

    莫念我

    这个家庭有一个比她大三岁的儿子——莫逸。从小到大,莫家的人就偏爱莫小念,而常常忽略了莫逸,尽管如此,莫小念却和莫逸有了比亲兄妹之间更深厚的亲情。莫逸有一个长达五年的女朋友祁雪,祁雪因为莫逸不会接手其父亲的公司,觉得没有继续交往的价值并与之分手,而后便和同校一个优秀的男生顾凡交往,给莫逸的借口便是莫逸和莫小念在乱伦,因为这惨无人道的分手借口,莫逸故意和莫小念疏离起来。
  • 套中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套中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收入这本《套中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的14个中短篇都是契诃夫 小说的代表作,按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从中可以鲜明地看出契诃夫创作 思想发展的脉络,越到后来越深刻。
  • 败家的蛐蛐

    败家的蛐蛐

    要说玩蛐蛐儿玩出了学问,玩出了最大成就的要算南宋的亡国宰相贾似道。老先生安邦定国的谋策不多,玩蛐蛐儿的经验不少,花天酒地之余写过一本《促织经》流传后世,堪称玩蛐蛐儿心得的经典之作,让后来的爱好者们大开了眼界,长了不少的学问。废话少提,单将那《促织经》里对这个故事有用的几句话摘录如下:“紫龙盔,乃世间极品,身黑如炭,背伏一金线,弯若游龙。须问有一丘,硕大。鸣之脆响,斗之如虎。”元兵打到临安城下的那天,贾似道贾大宰相,还在葛岭半闲堂跟几位亲朋故旧逗蛐蛐儿,罐儿里蹲着的正是紫龙盔。
热门推荐
  • 永世帝唐

    永世帝唐

    唐朝,一个胡风犹存的时代。唐朝,一个玄学、佛学、儒学并行的时代。唐朝,一个华夏文明重新崛起的时代。唐朝,一个令后人又爱又恨的时代。.......唐朝多了一个现代的灵魂,开始进入帝国的时代。
  • 法华五百问论

    法华五百问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梦晟伈

    星梦晟伈

    一个对于婚姻失望的女人有幸回到了过去我,梦星,竟然重生了,这一次,我绝不会嫁给渣男我要学习更多,让自己变得幸福绝对不再踏入婚姻可是,为什么这个男人总是在我最糗的时候出现?
  • 掘金印度

    掘金印度

    这本书的视角是冷静客观的,尽管作者充满了乐观精神,但他的分析判断确实值得对投资印度感兴趣的读者认真了解。作者用了两章篇幅生动介绍了印度的概况,其中引用了多个案例进行说明。本书并非投资指南,但详略得当,重点介绍了印度主要土邦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并让读者对于印度的国体、政体的关键特征有了深入认识。此外,书中还介绍了投资人最感兴趣的印度经济、金融体系和价值投资(私募股权和股市投资),其系统性是目前市面上其他同类书所不具备的。印度即便现在和可见的未来不会是一个发达国家,但确实给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和投资机遇。它的农业、基础设施、制造业、金融业都存在巨大的机会,而其民主政体也更合乎世界发展的大潮流。
  • 夏晓的末日进化路

    夏晓的末日进化路

    夏晓车祸身亡后穿越到一名同名同姓的女孩身上,这个女孩受尽父母的压榨毒打,弟弟妹妹的嘲讽欺凌,为什么,难道原主是捡来的吗?在夏晓想法设法逃离这个家中后才得知,她其实是穿越到了一本书中,而原主本是娇娇贵女,却被养母设计成为了一颗小白菜,而养母的女儿却过着她本该的生活。最糟糕的是这居然是个末日世界,面对法律道德完全丧失失去约束的人类,丑陋恶心的丧尸及日益强大的动植物,夏晓该何去何从,幸好我拥有金手指,嘻嘻。
  • 沙滩浴场

    沙滩浴场

    镇里要来外国人!一天早上,孤都镇里突然冒出这么个惊人的消息。接着,如同伤寒杆菌爆发了一样,这个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镇子。每个受到传染的人都莫名其妙地激动,急不可耐地发烧,迫不及待地将病菌传染给下一个人。于是,镇子里的人像刚复活的苍蝇一样,没头没脑乱嗡嗡地飞来飞去,传递着“镇里要来外国人”的消息。于是,街道上、马路边、小巷里、大树下,甚至一些厕所的门口,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两人见面后,神秘兮兮地对视一眼,其中一个以严肃的语气说:“知道吧?镇里要来外国人。”另一个人也必定神情严肃地点点头,说:“嗯,是要来外国人。”前一个肯定地说:“真的。是要来外国人。”后一个也符合着肯定说:“真的。是要来外国人。”然后,两人再对视一眼,分道扬镳,各自去找下一个目标。就这样,“镇里要来外国人”的消息不停地被人们不厌其烦地传播。早饭时,消息终于传入了书记和镇长的耳朵。是政府食堂的大师傅老孙告诉他们的。
  • 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这是一本青春成长读物,城市追梦指南。许多人都希望找到喜欢的生活状态,使自己过得自由、充实、快乐和满足,但一些人在找寻的途中放弃了。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在为寻找这种状态而努力。他们也会在跋涉的途中遇到荆棘和泥泞,也曾遭受跌倒和伤痛,但并没有人轻易地选择放弃。因为他们觉得,既然选择了远方,哪怕前路横着刀山火海,也要尽力奔赴。因为这是一场艰苦的抵达,是关于脱胎换骨的修行。21个故事,21种不同的生活和经历。每个故事都像一束光,点亮人生中某段黯淡的低谷。我们不必赢得世俗的认可,但一定要获得内心的笃定,这才是对自己的不辜负。
  • 真的可以吃的糕点王妃

    真的可以吃的糕点王妃

    一块糕点会动的、会卖萌、会做饭的可爱的糕点王妃,闪亮出场糕点点:“你们好呀,我就是糕点点。”糕点点努力的转动着身体,屁股一扭一扭的,你没看错,她真的是块糕点,真的是快糕点呀。“抱歉最近胖了”糕点点她那黑线条的小脚支撑不住了,一屁股坐了下来。“看来最近是该给你减减肥了”欧阳圣凌笑咪咪的说道作者凭着最后一口气喊道:“欢迎大家来收看,甜萌剧,一定要来哟~~,超甜的”
  • 读书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读书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如何读书,如何培养读书能力,并列举了一些名家作品。
  • 作为造物主苟且偷生

    作为造物主苟且偷生

    当一个自以为自己是正义人士的主角穿越成了大型发光体后,不想传教却一直莫名其妙的有信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