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9000000014

第14章 青眼看宋江,法眼看武松:人性 神性和匪性(4)

一个人做了事情,小孩子往往问,是好人还是坏人,什么意思呢?就是用道德的观点来看,做了好事还是坏事。如果不道德的事,凶残的事,是被逼出来的呢?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杀人解气的感觉呢?他为什么会这样酷呢?因为他被压抑得太厉害了,憋气憋得太厉害了。他为什么杀人一家?因为那是那个时代的文化观念,复仇就是家族的复仇,就是血缘的复仇,因为家,在当时,是一个社会生活单元,不仅是血缘,还是利益的共同体。所以封建社会往往满门抄斩,罪诛九族,因为家是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也是复仇的共同体,要杀就杀全家,李逵杀老虎也不是杀一只老虎,而是杀四只老虎,杀一家,这是当时的形势逼的。我们来看武松这个人,其实是一个非常正派的人,不是一个随便侵犯别人的人,但是又是一个白认为是好汉的人,自认为自己不是一般人的人,瞧不起一般人,有好汉优越感的人。如果光这是这样,那武松的精神,就离我们太远了。但是,实际上,武松这样的英雄,又是和我们小百姓,离得很近的,和我们又是差不多的人。这一点,从武松打虎过程中,就可以充分显示出来。

不管武松有多少局限性,但是,他给我们的印象,还是大英雄。

《水浒传》的评点家金圣叹说,《水浒传》里面有一百单八英雄,所有的这些英雄,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比宋江强,比宋江有作为,比宋江神气,但是大家都崇拜宋江。论武艺,论人品,一百零八英雄,一百零六个,都没有武松那样“超群绝伦”、金圣叹说,“武松天人者”,“同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断日第一人,不亦宜乎?”林冲可算是英雄了,可是赶不上武松。林冲本来是正派人,逆来顺受。顶头上司高太尉的儿子高衙内调戏他老婆,他都忍辱负重。遭到冤案,流放劳改。高太尉安排了两个公差要在野猪林把他谋害,幸好鲁智深救了他,可是他还是不选择造反,还自己跑去服劳役。他还想有朝一日回去,恢复他东京的户口,但是当他发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高太尉还不饶过他,派了他朋友陆虞侯来烧草料场,想把他烧死,于是林冲把他背义的朋友杀死之后开始义无反顾,像变了一个人,变成了一个非常“毒”的人,成了主动反抗,反对招安,革命到底的人物。“杨志之正”,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啊!是高干子弟,怎么会造反呢?没办法。“柴进之良”,柴进是皇帝的后代啊!是比较善良的。“阮七之快”,阮小七是很痛快的人,快人快语。“李逵之真”,李逵很直率的,没心没肺的。“吴用之捷”,吴用是智多星,脑子很快。“花荣之雅”,号称小李广,有文化修养的啊!“卢俊义之大”,卢俊义很大气啊!与小人是相对的。“石秀之警”,很机警啊!所有这些加起来,都不如武松。武松是第一大英雄。但是这个英雄,是不是绝对的呢?是不是在一切时刻,在一切条件下,都英雄盖世呢?具体来说,就是在他打死老虎的那个过程中,他是不是,从头到尾都是大英雄一身都是胆呢?好像不是:

这是很值得重新思考的。

六、武松的人性

1.武松打虎可信吗

武松既远在古代,又近在我们内心。要真正理解一个事物人物,越古,太遥远了,当然越难,但是,越近呢,也越难,就在自己心里,反而更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二人可以知道月球上,火星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可对自己心里的活动,还是一个黑箱。正是冈为武松又远又近,要对武松有真正的理解,真正读懂武松,不是那么简单。不理解,读不懂的,大有人在。不但一般老百姓读不懂,就是很有水平的人物,也有读不懂的。话说到了晚清时代,就有一个学者,叫作夏曾佑,在近代史上是一个有点重要性的思想家,又是最早的小说理论家,出版过一本《小说原理》,他突然发现武松打虎不可信。他说写小说很难,难处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写假事非常难”。他引用《水浒传》的评点家金圣叹的话说,最难的是打老虎夏先生说,李逵打虎,只是持刀蛮杀,不值一谈而武松打虎,就非常不真实。他说,《水浒传》上写武松用一只手把老虎的头捺到地下,另外一只手握紧拳头,猛捶,就把老虎捶死了这是不可信的。他解释说,老虎为食肉动物,有个特点,就是它的腰又长又软。你一只手把它的头按到地下,那它的四个爪子,都可以挣扎。不相信,怎么办?到动物园里去试试?当然不行。他又说,你家里有没有猫,如果有,可以“以猫为虎之代表”。我这里要替他补充解释一下,猫有什么资格代表老虎。因为老虎威武雄壮,猫虽然躯体的长度和体积都望尘莫及,但是,在动物学上,老虎却属于猫科猫是老虎的形象大使,(笑声)也许是远祖的形象缩影,总之是,当之无愧夏先生说,你用武松打虎的方法打猫,打得成打不成,一试,就一清二楚了。我就遵照他的教导去试了一下,那猫虽然不像他说的,四只脚都会挠动,但,它的后脚却是扭过身来,拼命捣乱。(笑声)

这倒真的让我感到,武松打老虎的办法很不科学,因而很危险。(笑声)

试想,武松一只手按着老虎的头,大概左手吧,另外一只就是右手,握起拳头来,砸老虎的脑袋。一般的哺乳动物,比如兔子,头被按住了,它的后脚就没有办法了,但是别忘了作为猫科的老虎,身量特别长,腰又柔软,把它的头按下去,它的前脚无所作为——《水浒传》上写它只能刨出一个坑来,这是可信的。但它后面那两个脚干什么的?它不会闲着,肯定会拼老命,千方百计地翻过来,垂死挣扎,去抓武松。在此情况下,武松别无选择,只能把另外一只手也按下去。一只手按头,一只手按屁股,就是这个样子,(做两手分别按老虎头腚形状,听众大笑)其结果当然是僵持。如果就这样僵持下去,对武松是极其危险的。老虎以逸待劳,我就这么趴着,你就看着办吧!(笑声)你还不敢不使劲,一松劲,就翻过来了。但老是这么使劲压着它的脑袋,也不是个事儿,因为劲是有限的,而时间是无限的,劲总有用得差不多的时候,总有精疲力竭的时候。到了没有劲可用的时候,吃亏的是谁呢?不言而喻。(大笑)

夏曾佑先生提出的是一个相当深刻的问题,就是艺术形象的真和假的问题。武松打虎的方法是不真实的,不真实,假的,还能动人吗?但是武松打虎艺术生命力特别强,成为经典文本,至今仍然有鲜活的感染力。一般读者并不那么死心眼,去计较武松打虎方法的可行性、真实性问题。

武松作为英雄是神勇的,体力是超人的。如果就是超人,完全是个神人,那就是太无畏,太伟大了,我们除了崇拜,承认自己渺小,就没有别的可干的了、但是,艺术家和我们不一样,他可能觉得人并不那么简单,一个英雄,如果永远伟大,就有点近乎神,如果百分之百是神,一点人味都没有,就有点不够精彩,不够可亲,不够可爱了。如果、我说的是“如果”,让他碰到一只老虎,这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事,是超越常规的,超越了常规,他还会不会白始至终还是那么英勇无畏,那么伟大呢?会不会有不伟大的感觉冒出来呢?

2.为什么不能让老虎把武松吃了?

那就让武松碰到一只老虎,让老虎把他吃了,那也是可能的,但是他一死,他心里可能出现的那些不伟大的东西,就没有人知道了。这不够过瘾。如果、我说的“如果”,也就是“假定”,假定武松没有死,而是把老虎给打死了,这就超越常规了,看他的内心有没有超越常规的感觉,他还是每一秒钟都那么伟大吗?他有没有害怕过啊?他有没有紧张过啊?这是只有“假定”他没有被老虎吃掉才有可能探索一番的。这个办法,是一切小说情节构成的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把人打出生活的常规,折磨他,反反复复,逼得他的心理也越出常规,检验一下,他那个老样子有没有改变,看看他内心深处有什么奥秘。

施耐庵把武松送到景阳冈,干什么?就是要看看他这个英雄,有什么超越常规的心态。正是为了这个,在遇见老虎以前,施耐庵先让武松喝酒,超越常规地喝。我们看到,这位武松老哥来到景阳冈下的酒店,门前的招旗就是“三碗不过冈”,意思说是,喝酒不能越过三碗。但是,武松就自以为不是普通人,往下一坐,“敲着桌子”要酒。一碗一碗地喝,连喝三碗,还要喝。店家说,不能喝了,我们这里是“三碗不过冈”。这酒叫作“出门倒”,一般人喝过三碗,一出门就要醉倒的。可武松自我感觉特别良好,硬是要喝,说,喝醉的,“不算好汉”。要记住武松的这个字眼,“好汉”,好汉是和普通人不一样的,武松觉得他不是普通人。店家好心相劝,他威胁说,你再啰嗦,老爷把你的屋子打个粉碎,连店子都给你翻倒过来。结果是真的让他一口气就喝了十八碗,又吃了好多斤牛肉,并没有醉。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十八碗酒,这么多,就是十八碗水,肚子也够胀的,弯腰也困难了二居然还没有醉。这可能有几种解释:

第一,当时的酒,度数可能很低,是农家的那种米酒,我猜想,类似上海那种“酒酿酒”。在《智取生辰纲》中,白日鼠白胜卖的那种酒,可以大口大口地喝,是可以解渴的,有点像今天的啤酒吧。

第二,这是一种假定,吃得多,力气大,在中国古典传奇小说中,是英雄气概的象征。孟子引告子的话说:“食、色,性也。”中国古典英雄,在这两方面很有特点。在农业社会,吃饱饭固然不容易,但是,食欲有个特点,就是很容易满足,有明显的限度,过度了,肚子就受不了,就痛苦了。但是,英雄不是普通人,在食量方面超越常人,体力才能超越常人,这就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第三,这里下肚的,除了牛肉以外,主要是酒,酒这种饮料,和一般的饮料不一样。不是解渴的,它的特点,是刺激、麻醉神经的。饭吃过多了,人会痛苦,酒喝高了,醉了,不但不痛苦,还能把一切痛苦都忘记了。喝到神经都有点麻醉了,迷迷糊糊,打架还能打出威风来,就更加了不起。所以《水浒传》的理想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水浒传》的英雄观,在这方面颇有特点。大凡要让英雄搏击,往往就要让他喝酒。不是随便小酌,而是大喝,甚至喝得有点醉,不太清醒了,还能大发神威。

第四,酒不但能麻醉神经,而且能解放人的神经。在《水浒传》里,酒是豪杰之气不受羁勒的象征。精神不清醒了,规矩啊,法律啊,礼貌啊,都滚一边去了,人就比较自由了。鲁智深醉打山门,因为不够清醒,才不管他佛门的清规戒律;武松醉打蒋门神,因为醉了,才显英雄本色。要不然清醒地想想,蒋门神固然是坏蛋,在快活林,收取商家的保护费,你的朋友施恩,不也是仗着自己父亲的权力,收取保护费吗?除了和你武松是哥们以外,在本质上,和蒋门神,是一路货。因为酒醉了,就不用费神多想了,英雄本色,也就是意气用事,或者叫作快意恩仇,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酒喝足了,平日里,社会性的约束就松弛了,人的潜在本性更能自然地显示出来。酒在中国英雄事业上,是很重要的,许多英雄的心声和酒联系在一起,不过意味稍有不同,宋江浔阳楼上醉题反诗,是酒醉把掩饰了多年潜在的豪情壮志,解放了出来:“他日若遂幸运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关公温酒斩华雄,酒放在桌子上,还没有变凉,华雄的脑袋已经割下来送到统帅的帐前。现代武术中有一种拳法叫作“醉拳”。为什么要“醉”?就是更精神更加自由,进入艺术的想象境界,是一种假定境界。

这是不是可以称作中国的“酒神精神”?当然与西方的酒神精神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梦幻的境界里,从人的心灵深处,从性灵里,升起的这种狂喜的陶醉,获得力量的和精神的自由,中国和西方,可能是一致的。

3.从不怕老虎到害怕老虎

武松歪歪倒倒就往店外走,店家告诉他,这不行。怎么不行?这酒是出门倒,透瓶香,三碗都过不了冈,如今你却喝了这么多。武松不买账,店家把官方的文书拿出来,山上有老虎。他还是不信,就是有,我跟普通人不一样,就是有老虎,“也不怕”。“怕什么鸟”!话说得很粗,还反咬人家一口,莫不是你想半夜三更,谋我财害我性命,就拿老虎来吓唬老子。这完全是狗咬吕洞宾,太自以为是了。后来证明,他犯了一个错误,用今天的话来说,叫“不相信群众”。(笑声)

等到了冈子上,发现一棵大树上,树皮刮了,上面有文字,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有老虎。可是他实在太自负了,不相信,以为是店家为了招揽客人耍的诡计。直到在一个败落山神庙前看到了县政府的布告:“阳谷县示”,红头文件啊!景阳冈有大虫,伤害人命,行路客商人等,须于巳午未三时结伴过冈。“政和年×月×日”,下面还有县政府的大印。武松这才“方知端的有虎”,感到糟了,《水浒传》上这样写:

武松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

同类推荐
  • 温柔和激荡

    温柔和激荡

    本书是一部人物随笔集,分为五个部分:后浪与前浪、革命与妥协、沉思与智识、人文与时光、世道与灵魂,构成温柔和激荡,以杂文见长的徐迅雷,在书稿中既发挥其惯有的思想深度,又对各相关人物作了客观深入的评述,别具一格,好看耐读。
  • 繁花有褶皱

    繁花有褶皱

    走过少年,走过青年,我走进了铁血的中年。半生历经的是如晦的风雨,收获的是岁月的磨砺、生活的沧桑。时光流走,韶华已逝,留存心底的是淡淡的忧伤,间杂点点的感悟。
  • 骑鹤下扬州

    骑鹤下扬州

    五不弹:疾风甚雨不弹,尘市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十四不弹:风雷阴雨,日月交蚀,在法司中,在市廛,对夷狄,对俗子,对商贾,对娼妓,酒醉后,夜事后,毁行异服,腋气臊臭,鼓动喧嚷,不盥手不漱口。十四可弹:遇知音,逢可人,对道士,处高堂,升楼阁,在官观,坐石上,登山埠,憩空谷,游水湄,居舟中,息林下,值二气清朗,当清风明月。
  • 世事咏叹(读者精品)

    世事咏叹(读者精品)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显露出来。只有当社会与公务的压力消失,金钱、名誉和野心的刺激离去,精神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荡之时,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内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
  • 漫长的假期

    漫长的假期

    《韩少功作品系列:漫长的假期》是韩少功的一部散文集。《韩少功作品系列:漫长的假期》以美文传达深思,以博识传达感动,矢志“用心血和心魂,用一生中全部怦然心动的回忆和向往”,为写作招魂,为生命立言。血性扩张而又理性高扬,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独立言说,展示出中国文化界八十年代以来重要的思想轨迹。《走亲戚》获1996年福建文学奖;《笑的遗产》获1992年《中国作家》散文奖。
热门推荐
  • 娇宠丑颜妻主

    娇宠丑颜妻主

    【NP女尊宠文,带点小欢脱,女强男强,欢乐大团结】白雾袅袅、清波荡漾,南月半夜翻墙窥美男沐浴,失足栽倒。美男惊,她厚脸大叫:“不好不好,刺客来了!”美男疑:“御医说你眼睛已瞎,难以治好…”南月伸出双手,趁机揩油,听到一声急促的喘息,她涎脸笑道:“正因如此,你才可以放心洗澡…”“…那刺客?”“各回各家,各睡各觉。”各自来把美男抱。*苏心绘被苏家领养,却不想遭到其妹嫉妒,一场大火吞噬了她。重生到女尊国,为圣女的初生嫡婴,本该享尽荣华富贵、一生无忧,谁知容颜丑陋,瞳色普通,被其母嫌弃,任其自生自灭。一个月时,发现圣女给父君下药,气愤难当却无力挽救。一周岁时,圣女再得一女,从此在王府彻底没了地位。幸得有个女皇姑姑,将其接进宫中,自此以后,在皇宫是个宝。五岁时,偷了七皇子美其名曰定情信物的家传美玉,自此后七皇子谈月色变。六岁时,诱拐不谙水性的九皇子下水,捞上来时,以救人为由,嘴对嘴亲了个彻底,自此后九皇子无人问津。七岁时,南疆贵客来临,南月借带领贵客领略凤京美景为由,暗地里勾引南疆小美男,明抛眉眼,暗扭小腰,可惜发育不够,害美男以为她羊癫疯复发,送往御医院,被七、九皇子嘲笑。八岁时,初显绘画才华,被庶妹嫉妒,意欲谣言毁她名声,却被她一纸庶妹逼真的春宫图,传遍大街小巷,庶妹自此再无脸见他人。自此以后,在皇宫是个活宝,在家是根刺。九岁时,在她决定带着父君离家出走,闯荡江湖之时,却发现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人生在世,就该美男在怀,偷香窃玉,逍遥自在。扭扭小蛮腰,踢踢白玉腿,勾住一个是一个,勾住两个是一双。管它阴谋算计、万里河山!倾城美男,只管坐享相濡岁月!【喜欢的亲们可以加入你的收藏夹哦~】
  • 康熙后宫风云录:荣妃传

    康熙后宫风云录:荣妃传

    她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绝美的容颜,但她却一步步爬上妃子宝座,她为康熙帝诞下六个子女,曾宠冠后宫!她拥有过最简单的爱情、经历过最复杂的宫心计,曾望眼欲穿奈何宫墙冷漠寂寥,也曾叱咤后宫名动惊华。她是独一无二的荣妃!
  • 致加西亚的信

    致加西亚的信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傍晚,美国著名出版家、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创作了一部不朽的著作——《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曾经风靡整个世界,至今仍然畅销不衰。书中主人公安德鲁·萨默斯·罗文早已经成为忠诚敬业、尽职尽责、主动服从的典型的象征。
  • 真实之理

    真实之理

    星空之上,大地之下究竟藏着多少神秘?当历史成为史诗,史诗变成传说,传说化为神话。当曾经的历史成为寓言,那么所有的荣耀便归为乌有。真相可以掩埋吗?没有人知道。但我们唯一知道的是:那双眼睛被第一缕阳光照亮的那一刻,世界有点不一样了。书友群:320550939
  • 网游之极品邪魂

    网游之极品邪魂

    经历千辛万苦,林光终于离开了那个让他觉得不适应的现实世界。易名麟光,从此化身无情猥琐男,摧毁一切让他觉得不爽的东西。
  • 朕本倾城

    朕本倾城

    朱祐樘的出生是一场阴谋,一颗被人利用的棋子。张思言的出生是一场死亡,祖母夺爵必需除掉的障碍。所以,朱佑樘成为了女扮男装的皇帝,张思言做了男扮女装的皇后。从小生活在虚伪中的两人,一步步试探,一点点倾心,祸福相依的两人,又怎么改写命动,成为史册上独一无二的帝后。
  •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我们从1981年至1989年先后分五辑印行了名著二百三十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托克维尔(Tocqueville)是法国著名的政论思想家,其代表作《论美国的民主》出版后,立即受到普遍好评,使他名扬海外。这部著作的上卷和下卷,不是写于同一时期,其间相隔5年,因而在笔调、结构、叙述上有所不同。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下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 薄地厚土

    薄地厚土

    有句话流行了很久,看电影,不如看影评。作者在本书中用独道的眼光和语言诠释了N个超级电影,这其中,或许有你格外熟悉的,也有你格外陌生的。比如《街区男孩》《不伦之恋》《爱欲之果》《大逃杀》《年少轻狂》《我偷窥所以我存在》《一个都不能少》《赶尽杀绝》等等……就如《赶尽杀绝》真正满足了男人内心狂野的YY,杀杀人,做做爱,杀的是坏人,上的是美人,夫复何求?作者解析的或许不是很经典,但话少,不啰嗦,一针见血。书中皆配有电影介绍与剧照,看一眼,便可以触碰到那些深入灵魂的东西。往往,最美丽的也是最残酷的……
  • 浮躁:破解生存状态中的困惑

    浮躁:破解生存状态中的困惑

    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都不可浮躁,如果一个企业浮躁,往往会导致无节制地扩展或盲目发展,最终会没落;如果一个人浮躁,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或急功近利,最终会失去自我。
  • 娇妻在上:总裁老公,轻点撩

    娇妻在上:总裁老公,轻点撩

    穆玉柔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好不容易考进警校,努力学习了四年,才进入特种部队,作为唯一的女子兵。在执行一次特殊任务的途中,被花心总裁欧阳珏看上其美貌撩拨,当然结果是被穆玉柔狠狠的收拾了一顿。可是这后来是怎么回事?赶不走打不死的像苍蝇?一直粘着着自己是要干什么?拜托,要想娶我,先给我把你的三宫六院清理干净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