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400000005

第5章 修省篇 (2)

李嘉诚自己生活很节俭,但对于公益事业非常慷慨。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李嘉诚往往一出手就是几百万元、几千万元。自1979年开始,李嘉诚为家乡教育医疗事业捐款不计其数,那些由他捐资兴建的学校、医院落成后要将其名字刻上以作永久纪念,全都被他一一谢绝。事实上,李嘉诚的名字虽未刻到建筑物上,但他为家乡子孙后代造福的善举,已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树起了不朽的丰碑。

对于祖国的建设和国内发生的灾难,李嘉诚总是慷慨解囊:他曾捐资20亿港元创办汕头大学;为4万名低视力者配备助视器;为6万名失聪儿童进行语言矫正;在全国30个省市建立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在四川大地震后,他曾先后捐款1.3亿元。正如他自己所说:“要乐于助人,对自己要节俭,对别人要慷慨……”

有记者曾问李嘉诚:“几十年来,到底是什么东西始终让您保持对公益事业有如此的激情?您怎么看待财富?”

李嘉诚对此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最要紧的就是内心世界,你会感到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的人,那么,你有能力做得到的,你这一生就应该好好尽心尽力去做。你明明有多余十倍、一百倍都不止的钱时,为什么不去做这件事情?这使得自己的一生要有意义得多。我如果再有一生的话,我还是会走这条路。社会要进步,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关怀,这方面,你可以带给很多的百姓幸福安乐。财富不是单单用金钱来比拟的。衡量财富就是我所讲的,内心的富贵才是财富。如果让我讲一句,‘富贵’两个字,它们不是连在一起的,这句话可能得罪了人,但是,其实有不少人,‘富’而不‘贵’。真正的‘富贵’,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钱,让这个社会更好、更进步、更多的人受到关怀。所以我就这样想,你的贵是从你的行为而来。”

毋庸置疑,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个“大富大贵”的人,他的乐善好施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财富和名誉。

从古到今,许多哲学家在论述道德标准时,都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虽然他们论述的观点有所侧重,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认为人类生活需要不断交往,需要发扬人与人之间的互尊、互助精神。换言之,就是孟子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无论是屈原,还是李嘉诚,他们最伟大的不是留下了多少美丽的诗篇和数不尽的财富,而是那份仁爱、博爱的品质和高尚、无私的节操。由此可见,一个人不论何时何地,都应保持一种高尚的品德、伟大的理想,使自己的事业充溢着伟大的精神,在实现理想中保持着如一的气节。

正所谓“功名一时,富贵难久,而精神不死,气节千秋”。无德之人,行事不能做到合情合理合法,所以就算他有本事筑就事业的“高楼”,也不过是空中楼阁,不可能长久稳固。而有德之人就好比山林中生长的花草,受自然栽培,根深蒂固,枝叶茂盛,寿命也长久。同样,如果一个人,将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的追求,把道德修养的建设放在日常生活的行为和举措中,放在待人接物中,放在为官为仕中,放在尊老爱幼中,那他不仅能左右逢源,人脉丰沛,也能“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当然,我们不可能强迫每个人都成为像孔子、屈原一样的“大圣人”,但我们应该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栖守道德者,“虽未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至于能否“流芳百世”,又何须顾及呢?人生在世,最重要的莫过于无愧于心。

心底无私天地宽,利欲熏心行路难

■ 一

饮宴①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声华之习②胜,不是个好士子③;名位之念重,不是个好臣士④。

迷津指点:

① 饮宴:亦作“饮燕”,聚在一起饮酒吃饭。《汉武故事》:“上幸河东,欣言中流,与群臣饮燕,顾视帝京,乃自作《秋风辞》。”

② 声华之习:喜好音乐歌舞、华丽衣着的习性。

③ 士子:学子,读书人。《北齐书·辛术传》:“天保末,文宣尝令术选百员官,参选者二三千人,术题目士子,人无谤读,其所旌擢,后亦皆致通显。”

④ 臣士:即臣子,君主制时的官吏。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

古文译读:

经常宴请宾客寻欢作乐,不算是个正派人家;喜好靡靡之音和华服艳饰,不算是个正派的读书人;名利权威欲念太重,不算是一个好的官吏。

■ 二

宠利①毋居人前,德业②毋居人后,受享③毋逾分外④,修为⑤毋减分中。

迷津指点:

① 宠利:恩宠和利益、荣誉。

② 德业:积德的德行、事业。

③ 受享:接受别人的进献。享,古代指祭祀时进献的供品。

④ 分外:不在本分之内。

⑤ 修为:意指提高修养,端正品行。修,修炼;为,行为。

古文译读:

个人的恩宠名利不要抢在别人前面去争取,积德修身的事情要不落人后地积极去做。享受应得的利益不要超出自己的本分,修身养性时则不要放弃自己应该遵守的标准。

■ 三

名根①未拔者,纵轻千乘②甘一瓢③,总堕尘情④;客气⑤未融⑥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⑦。

迷津指点:

① 名根:指好名的根性、名利的念头,即功利思想。

② 千乘:兵车千辆,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此处比喻富贵荣华的生活。

③ 一瓢:即“一瓢饮”,喻指清苦的生活和境遇。瓢,用葫芦做的盛水器。《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④ 尘情:尘世之情,即世俗之情。

⑤ 客气:理学术语。本指发乎血气的生理之性,与“心性”相对。此处有人的欲望之意。朱熹《近思录》:“明道先生曰:‘义理与客气常相胜,只看消长分数多少,为君子小人之别”。

⑥ 融:这里是融化、消融的意思。孙绰《游天台山赋》:“融而为川渎。”

⑦ 剩技:他人用过的伎俩。剩,本义剩余,余下。

古文译读:

好名的根性没有去除的人,纵然轻视富贵荣华而甘愿清苦的生活,终究是尘世俗情;客套的习气没有消融的人,虽然恩泽广播四海而利益留传万世,终究是剩余伎俩。

■ 四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①,便入名流②;为学无甚增益③功夫,减除得物累④,便臻⑤圣境⑥。

迷津指点:

① 俗情:世俗之人追逐利欲的意念,常指势力、市侩的社会恶习。

② 名流:知名闻达之人。这里特指超凡脱俗、节操高洁的人。

③ 增益:增加、提高、加深的意思。

④ 物累:心为外物所困,也就是心中对物的欲望,泛指一切阻碍精神升华和超越世俗的物质利益。累。拖累,羁绊。

⑤ 臻:接近,达到的意思。

⑥ 圣境:至高境界。

古文译读:

做人不需要成就什么伟大的事业,只要能够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可跻身名流;做学问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只要能够排除名利的诱惑保持宁静的心情,便可达到圣贤的境界。

■ 五

欲路上事①,毋乐其便而如为染指②,一染指便深入万仞③;理路上事④,毋惮⑤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迷津指点:

① 欲路上事:意指情欲方面的事。欲路,泛指有关欲念、情欲、欲望,也就是佛家所说的“五欲烦恼”的意思。

② 染指:喻巧取不应得的利益。

③ 万仞:多指山崖非常高深。仞,古时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④ 理路上事:指符合天理、世理的事。理路,泛指有关义理、真理、道理。

⑤ 惮:害怕、畏惧的意思。

古文译读:

关于欲念方面的事,绝对不要因贪图便宜,就不正当地占为己有,一旦贪图非分的享乐就会坠入万丈深渊;关于真理方面的事,绝对不要由于畏惧困难,而生退缩的念头,因为一旦退缩就会和真理正义有千山万水之隔而失之交臂。

■ 六

优人①傅粉调朱②,效③妍丑④于毫端,俄而⑤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弈者⑥争先竞后,较雌雄于著子⑦,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迷津指点:

① 优人:古代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后称戏曲演员为优人。

② 傅粉调朱:涂脂抹粉、调弄口红。比喻刻意修饰。

③ 效:显示、呈现。

④ 妍丑:美丽与丑陋。

⑤ 俄而:不久,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⑥ 弈者:下棋的人。

⑦ 著子:下子,投放棋子。

古文译读:

艺人在脸上擦脂涂粉,美丑都决定在画笔上,可是转眼之间歌舞完毕、曲终人散,方才的美丑已不复存在;弈者在棋盘上竞争激烈,胜负决定在棋子上,但是转眼间棋局完了,子收人散,方才的胜败又到哪里去了?

■ 七

胜私制欲之功,有曰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识得破忍不过者,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②,两不可少也。

迷津指点:

① 明珠:价值昂贵的宝珠,引申为人或物的最贵重者。佛经《净土论注》说此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此照魔明珠之谓也。

② 慧剑:佛家语,是用智慧比喻利剑。认为利剑能斩断俗世万缘、烦恼与魔障。《维摩诘经·菩萨行品》中“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古文译读:

在战胜私情克制物欲的功夫方面,有的人没有及时发现私情的害处而又没有坚定的意志去控制,有的人虽然能看清物欲的害处,却又忍受不了物欲的引诱,因为一个人的智慧等于一种揭发魔鬼的法宝,而坚定意志等于是一把消灭魔鬼的利剑。在战胜私情和物欲方面,这种法宝和利剑都是不可缺少的。

■ 八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①丹丘②。

迷津指点:

① 石室:本指珍藏贵重物品或书籍的地方,引申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② 丹丘:此处指仙人所居的地方。

古文译读:

一个人心中没有物欲,他的胸怀就会像秋天的碧空和平静的大海那样开朗;一个人闲居无事有琴书陪伴消遣,生活就像神仙一般逍遥自在。

■ 九

都来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总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①。

迷津指点:

① 杀机:害人损物的危机。

古文译读:

对现实生活环境中的事物能感到满足的人,就会享受神仙一般的快乐;感到不知足的人,就摆脱不了庸俗的困境。总括世上万般事物的原因,假如能善于运用就处处充满生机,不善运用就处处充满危机。

■ 十

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蜡。如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古文译读:

当性欲烈火般燃烧时,只要想一想生病的痛苦情形,欲火立刻就变成一堆冷灰。当功名利禄蜂蜜般甘美时,只要想一想走向死地的情景,名利就会味同嚼蜡。所以一个人要经常想到疾病和死亡,也可以消除罪恶之念而增长德业之心。

■ 十一

山林是胜地,一营恋①便成市朝②;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染着,俗境是仙都;心有丝牵,乐境成悲地。

迷津指点:

① 营恋:营作迷惑解。恋,留恋。

② 市朝:市是交易场所,朝是君臣谋划政事之处。此处有庸俗喧嚣之意。

古文译读:

山川秀丽的林泉本来都是名胜地方,可是一旦留恋于此,就会把幽境胜景变成庸俗喧嚣的闹区;琴棋书画本来是骚人墨客的一种高雅趣味,可是一产生贪恋的狂热念头,就会使风雅的事变得俗不可耐。所以一个人只要心地纯洁,即使被外物所感染,置身人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也能建立自己内心快乐的仙境;反之一旦内心迷恋声色物欲,即使置身山间的快乐仙境,也会使精神坠入痛苦深渊。

■ 十二

眼看西晋之荆榛①,犹矜白②刃;身属北邙③之狐兔,尚惜黄金。语云:“猛兽易伏,人心难降;谷壑易填,人心难满。”信哉!

迷津指点:

① 荆榛:草木丛生。

② 矜白:白是兵器,矜,自夸。

③ 北邙:洛阳以北有墓地曰北邙,由汉代起即是有名的墓地。有一首《邙山》诗中曰:“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古文译读:

眼看着武功最盛的西晋,已变成了杂草茂盛的荒芜之地,可还有人在那里炫耀自己的武力;亲贵皇族,身体已属于北邙山陵墓间狐鼠的食物,何必还那样爱惜自己的财富呢?俗谚说:“野兽虽然易制伏,可是人心却难以降服;沟壑虽然容易填平,人的欲望却难满足。”经验之谈呀!

■ 十三

人生福境祸凶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①炽然即是火坑②,贪爱③沉溺便是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警觉④船登彼岸⑤。”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迷津指点:

① 利欲:对私利的欲望。

② 火坑:佛教语,六道轮回中,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受苦最烈,佛经多譬为“火坑”。

③ 贪爱:贪恋,迷恋。

④ 警觉:警醒觉悟。

⑤ 彼岸:佛教语,指超脱生死,即涅槃的境界。

古文译读:

人生的幸福与苦恼全是由自己的观念所造成,例如释迦牟尼说:“名利的欲望太强烈就等于使自己跳进火坑,贪婪之心太强烈就等于使自己沉入苦海;只要有一丝纯洁观念就会使火坑变成水池,只要有一点警觉精神就能使苦海变成乐园。”可见,观念稍有不同,人生境界就会全面改变,所以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必须慎重。

同类推荐
  • 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

    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与人打交道,沟通交流。比如,让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买商品时与对方讨价还价,与家人商量到哪儿去游玩,跟老板提加薪,与同事商量中午去哪儿吃饭,说服面试官录用你……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说服”与“被说服”之中。每当这时候,因为各自的出发点、观点不一致的状况就会经常出现,无论是谁,潜意识里都希望对方能“服从”自己,认可自己的观点,那么这就需要掌握点说服技巧,学会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一书,从十个方面,通过实用、有效的技巧来告诉你如何拥有说服力,如何才能在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进而成就自己的非凡事业,愿每一位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从中获益。
  • 优秀员工要活用的15本国学经典

    优秀员工要活用的15本国学经典

    汲取国学为人处事智慧,成就员工职场常青之道。国学经典中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每个中国人立身处世之本,对于大家处理职场上的事务亦具有指导意义。
  •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名言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名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影响青年人一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影响青年人一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该书从为人处世、求知惜时、人际沟通、修身养性、情感智慧几个方面撷取了一百条至理名言及与之相关的文章,涵盖了许多简单而又深刻的人生道理,方便读者能分门别类地感悟的人生智慧。
  • 不生气的世界:世界500强都在用的情绪管理法

    不生气的世界:世界500强都在用的情绪管理法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不生气的世界——世界500强都在用的情绪管理法》全书共包括八章,其中包括微笑工作、快乐工作、平淡工作、和睦工作、轻松工作、努力工作、灵活工作和珍惜工作。通过章节安排,你可以读出作者美好的出发点,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工作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热门推荐
  • 散文(2017年第5期)

    散文(2017年第5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双面诡妻

    双面诡妻

    13年前,8岁的她救了15岁的他,随手顺走了他的传家玉佩。13年后,两人各怀鬼胎互相接近……终于,完成任务的她本以为能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没想到却遭遇生死大劫,劫后余生,准备报仇时却发现身后跟了个甩不掉的男人,扬言要做她报仇路上的垫脚石。“君墨宸,你的目的都达成了,现在还来缠着我不会又有什么阴谋吧?”白芷沫双手环胸,微挑眉,嘴角勾着一抹邪肆的笑。“没错,我想……谋个妻子。”君墨宸满眼温柔,嘴角含笑。……后来,白芷沫觉得,挖坑得注意,也许最后跳进去的就是自己。(PS:1V1的宠文,男女双强,身心干净,不过里面的国家背景什么的都是作者瞎编的,请勿介意。)
  • 翰林要诀

    翰林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说孙子兵法

    医说孙子兵法

    本书从一个医生和医院管理者的角度来解读兵学名著,令人耳目一新,对临床医学、医院管理和医学教学科研有一定裨益。战略思想不仅受到军事战略家的重视,现已扩展到包括医学在内的其他领域。从指导思想、行动准则和理念上来看,医学与兵学有许多共同之处。防病如防敌,“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医治未病之病”、“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的思想与孙子“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的理念是一致的。
  • The Chaperon

    The Chaper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众之坟

    龙众之坟

    暴雨从山顶忽然砸下的炸雷中杀将出来,只一瞬间,雨脚便如千军万马般占据了所有的路,把毫无防备的萧左等人围困在了半山的一座凉亭之内。“真是倒霉!”丁蒙郁闷地附和着两个皱着眉头的女同学,“说得好听点儿是什么实习医生,说白了就是没工资的杂役。好不容易放个假出来透口气,吸吸氧,天公也不做美!”“就是,山里天,孩儿脸,翻脸比我们那护士长还快……”萧左脱下外套一脸淡然地拧着水,和在一旁呱唧不停抱怨着的同学们相比,他的冷静和沉默显得颇有些格格不入。
  • 一品风华

    一品风华

    孟宁一觉醒来,竟发觉自己变成了个小孩,看着对面一脸怪笑看着自己的奇怪叔叔,孟宁有种很不淡定的冲动;既来之则安之,且看孟宁如何玩转这个奇怪的古代世界,拜师学艺,女扮男装,一连串搞笑事件也接踵而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智慧故事

    智慧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达尔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达尔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 Further Adventures of Lad

    Further Adventures of L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