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7600000006

第6章 毛泽东的字条(6)

牛大兵为什么喜欢唱这首歌?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从建党那天起,就特别注意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包括少年儿童。几乎所有的解放区和游击根据地,都建立有儿童团或者少年先锋队组织。红军长征时,最小的红军战士只有9岁。她的名字叫王新兰,后来与肖华结婚。在全国各地的游击队员中,都有一些少年儿童。这首歌,是中国工农红军时代就流传。首先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流传,后来流传到全国各地的革命根据地。牛大兵初参加革命时,首先学会唱的革命歌曲就是它。

牛大兵个子虽然比较矮,但他很机灵,又像兔子一样跑得快,参加革命初期,便分配在侦察排当侦察兵,出色地完成过一些任务,后来被选调当了牛晓兵的通讯员。

牛大兵刚刚把《共产儿童团歌》喝完,潘龙镇附近突然“呯呯”响起两声枪声。游击队正在开的篝火晚会马上停止,立即集合连夜转移。

第二十一节 意外遭遇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以后,解放战争发展很快,4月21日晨,我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敌人苦心经营了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3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接着,解放军又分路向南挺进,于5月3日解放杭州,5月22日解放南昌,5月27日攻占中国最大城市上海,6月开始进军福建……我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在武汉以东团凤至武穴100多公里的地段上,强渡长江,5月16、17两日,解放华中的重镇武昌、汉阳和汉口。接着,又南下湖南。国民党湖南省主席程潜、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于8月4日宣布起义,湖南省和平解放,在这样的形势下,蒋介石并不彻底服输,他仍希望以大西南作为与共产党解放军赌输赢的条件,部署驻守滇桂黔三省的中央军向各个游击根据地进行“扫荡”,企望在野战军进军广西、云南、贵州之前,把滇桂黔边纵队消灭,防避游击队与野战军里应外合,增添麻烦。

游击队正在潘龙镇开篝火晚会时听到的枪声,就是中央军第26军向游击根据地进行“扫荡”时被我哨兵发现后发出的警报。

游击队经过一夜行军,走了60多华里,天亮时到了中国与越南边界的一个小村子红石岩。这个村子有35户人家,是汉族、壮族、苗族3个民族杂居村。游击队从越南整训回国后,就把这个村子作为驻扎点和根据地之一,做了大量群众工作,群众觉悟比较高。

为了保密,部队代号为2468团,团长孙斌的代号是1号首长,政委牛晓兵的代号是2号首长。

团部驻扎在一户壮族老百姓家。这家人没有小孩和老人,只有一对夫妇,男的叫何永寿,30岁。女的叫丁仙花,28岁。两夫妇听见警卫员、通讯员叫领导为1号首长、2号首长,知道住在自己家里的解放军是游击队的领导人,心里乐呵呵的,脸上挂满笑容。男的忙着推包谷准备给游击队煮饭吃,女的则忙着烧开水给同志们喝。

团长的警卫员李乐、通讯员赵斌忙着为老乡家扫地、挑水、破柴,政委的警卫员刘武、通讯员牛大兵则忙着为两位首长铺床。

团部刚刚吃过早饭,上午11时许,支队通讯员骑着一匹黑马来到团部,把一封急信递给1号首长孙斌。信的全文如下:

支队党委决定召开各团政治委员紧急会议,部署迎接大军进云南的各项准备工作。与会人员务必在8月8日8时前准时赶到A城报到。

这A城,实际不是一座城市,也不是一座县城,而是支队部驻地一个小集镇的代号。

孙斌看完信,立即递给牛晓兵。两人看完支队党委的决定后,便商量到支队开会的时间。

孙斌问:“你想什么时候动身?”

晓兵答:“如果打直路走,只要3天就可以到A城,但现在敌人到处在‘扫荡’,为了安全起见,要绕道走,这里到A城要走5天,我想明天就动身,7日晚到达A城,才能按时参加开会。”

“好,就这么定。现在敌人在向根据地‘扫荡’,路上一定要小心!”孙斌说。

第二天天刚刚亮,牛晓兵就带着警卫员刘武、通讯员牛大兵向A城出发。

边纵的军装是青年装,帽子是五角帽(与北方红军戴的八角帽不同)。营级及营以下指战员每人只发有一套军装,布料是藏青色土布。团及团以上指挥员则发有两套军装,一套是藏青色土布,与营以下指战员相同,另一套是黄色卡基布青年装。牛晓兵这次到支队开会穿的是与营以下指战员相同的土布青年装。

经过5天行军,8月7日晚牛晓兵和牛大兵、刘武三个人准时到达支队驻地A城,第二天牛晓兵参加了支队召开的紧急会议。

这次会议的唯一议题是“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做好迎接野战军进军西南各省的各项准备工作”。会议开得很紧凑,只用了一个白天和一个晚上就散会。在会议期间,无线电台传来了很多战报,包括野战军向各地胜利进军的消息和边纵各支队、各独立团反“扫荡”的胜利消息,给予与会人员极大鼓舞,大家都忙着赶回去贯彻会议精神。8月9日早晨,为了赶时间,牛晓兵便带着牛大兵和刘武骑着马打直路朝团部驻地走去。

走了两天,一路顺风,没有遇到什么意外。因为打直路,离团部只有50公里了。

越过一架大山,趟过一条小河,又经过一块草坪,她们来到了马鞍山脚。

马鞍山是座石山。两头是高峰,中间一个凹窝,就像一个马鞍。因为路很窄,骑着马只能慢慢行走。走了约20分钟,第一个高峰和凹窝过去了,开始爬第二个高峰。因为山路更窄,又陡又滑,根本不能骑马,只能人牵着马慢慢向前走。

爬呀爬,爬呀爬,人人都累得浑身淌汗,马匹也累得全身湿透,马鼻子不断喷出热气。

当他们快爬到山顶时,隐隐约约听到山背面传来马蹄碰撞石头的得得声。3个人都一齐警惕地掏出枪来,侧耳细听,不错,是马蹄声!声音越来越清晰。是做生意的马帮?或是碰到敌人?若是马帮,当然没有什么问题;若是敌人,就麻烦了。现在要退回山下已经来不及,只有拼命赶快爬上山顶抢占有利地势才是惟一的最好的办法。

牛晓兵当机立断命令:赶快冲上去!于是,人人牵着马,猫着腰,迅猛地向山顶冲去。

约10分钟时间,3个人便冲到了山顶。一看,果然有100多号人也在向山顶爬着。他们都穿着国民党保安队的黄色军装,还牵着5匹马。

这意外的遭遇,双方都愣住了。

爬在最前面的刘武,立即打出第一排冲锋枪,撂倒了几个保安兵;牛晓兵和牛大兵紧跟着也打出一排驳壳枪,又撂倒几个敌人。接着,3个人都甩出手榴弹,又撂倒几个敌人。

敌人开始时有些惊惶失措,晕头转向,后来看到对方只有3个人,便很快组织还击。敌人的多支冲锋枪很快打过来,牛晓兵和刘武骑的2匹马中弹倒下。不久,刘武和牛晓兵也中弹受了伤。

牛大兵赶快扶住牛晓兵说:“2号,您赶快骑着马跑,我和刘武掩护您!”

刘武也说:“2号赶快骑马跑,2号赶快骑马跑!我们掩护您!”

2号当机立断说:“我脚踝已经受伤,不能骑马,更跑不动。我挎包里装的全部是党的机密,这次支队召开紧急会议的精神也全部在挎包中。牛大兵,我命令你立即带着我的挎包骑着马赶快跑回团部,把我们突然遭遇敌人的情况向1号汇报,把挂包交给他。千万不能把挎包落到敌人手中。我和刘武拖隹敌人掩护你。”

听了2号的命令,刘武立即又甩出一颗手榴弹,又撂倒几个敌人。牛大兵则难过地服从命令,接过2号的牛皮挎包,把身上还有的10发驳壳枪子弹留下来交给2号,然后牵着马急速向山下走去。

牛晓兵和刘武躲避在两块大石头后面,分别用驳壳枪和冲锋枪继续打击敌人,掩护着牛大兵,直看到牛大兵在山下骑上马飞快地前进,他们还和敌人对打着。

第二十二节 深入虎穴

尽管牛大兵拼命策马前进,但因为绕道而行,直到夜间才赶到团部,先向1号首长孙斌作了口头汇报,然后把2号首长的皮挎包交给1号首长。孙斌听了口头汇报、接了晓兵的挎包后,没有立即看挎包内的材料,而是立即命令侦察排全体出动到马鞍山等地寻找牛晓兵和刘武的下落。

侦察排长陈笑把全排36位侦察兵分为6个组分头去寻找。有的到马鞍山,有的到县城,有的到附近几个集镇。经过两天时间,侦察兵们陆续回到团部了。只有亲自到马鞍山的陈笑报告,在发生战斗的马鞍山阵地,发现有刘武的尸体,他们把尸体掩埋了。不见牛晓兵的尸体,她可能还活着,但不知去向,可能受伤后,子弹又打完了,被敌人俘虏带走了。

牛大兵是分到县城侦察的。他报告说:城里最近有人传说,保安队最近抓到一个女红军(当地老百姓都把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称为红军),但关押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大兵还报告,保安队近来每个赶集日都在到县城赶集的老百姓中抓兵。可能敌人在扩军以应付紧张的局势。大兵还建议,派侦察员到县城,假装被保安队抓去当兵的样子,混入敌人内部,寻找2号首长被关押的地点,然后设法把她救出来。

孙斌认为大兵的建议很好,可以这样做。但派谁去?他反复考虑了很久。派陈笑?他经验丰富,勇敢机智,可能完成任务,但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要比较长的时间,这期间整个侦察排的担子交给谁负责?派张兴旺?他作战勇敢,不怕牺牲,但不够机智灵活,到敌人内容看来不适合。派大兵?这小鬼年纪小,机智灵活,对县城又比较熟悉,不容易引起敌人注意,但缺乏经验。他行吗?唔,对,经验是在实践斗争中学会和积累的。不给他实践的机会,他将永远不会有经验。就叫他去。反复推敲决定后,他找来大兵,问:

“城里的传说可靠吗?”

“可靠。是我的一个穷小伴田声直接告诉我的。”大兵答。

“你还有一个穷小伴在县城?”1号又问,“他知道你是游击队的人吗?”

“不知道。”大兵解释,“我参加游击队以前去山上砍柴认识的。后来我参加了游击队他还不知道。最近我到县城侦察假装卖花雀时又碰到他。”

接着,大兵把最近到县城遇到田声的情况作了详细汇报。

原来,最近大兵进城时,带着两只小花雀,一边走一边叫喊:“卖花雀呀,哪位先生要花雀?”一边留意周围的动静。突然,他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回头一看,是田声。

田声问:“牛娃哥,你不卖柴啦?”

大兵答:“我今天运气好,抓到两只花雀,比一挑柴还值钱。你怎么到城里来了?”

“我姑妈叫我来和她住。县城的柴也比小镇上好卖些。”田声解释。

“你姑妈住在哪条街?”大兵又问。

“住威远街。”田声说着,就抓住大兵的手拉到自己姑妈家,“现在还早,先到我姑妈家玩一阵再说。我跟我姑妈提起过你,她说有机会一定叫你来家里玩。今天真是碰巧了。”

大兵到田声姑妈家,见姑妈正在洗衣服。他说了声:“姑妈好”,紧接着就挽起袖子动起手来帮助姑妈搓衣服,就像一家人一样的亲切。

田声说:“牛娃哥,我去砍柴好多次都没有碰到你,你现在不卖柴了?”

大兵解释:“山那么大,怎么容易碰到?有时我去了你没有去,有时你去了我又没有去。有时我在东边砍,你在西边砍,就不容易碰到嘛。”

大兵又问:“你在砍柴时碰到红军没有?”

“碰到过一次。”田声答,“红军对穷人可好呢,他们还帮助我把砍好的柴捆起来。”

大兵又问:“碰到红军中的女兵没有?”

“没有。”田声回答后又补充说:“听说前天城里的保安大队抓到一个受伤的女红军。”

大兵赶忙激动地又问:“真的?”

“真的!”这时姑妈插话肯定地说,“昨天我把洗好的衣服送去给保安大队长太太,大队长正对他太太说,他们保安大队在马鞍山突然遇到3个红军,打死了1个,跑了1个,有1个女红军负了伤跑不动才被抓着。这个女红军老实厉害,她先负了伤,1个人还打死10多个保安队弟兄呢,后来子弹打完了,才被保安队抓着。她要是不负伤,要是她还有子弹。保安队可能也没有办法抓住她。”

大兵着急地又问:“这个女红军现在关在什么地方?”

姑妈答:“不晓得。红军尽是能人,1个女兵都这么了不得,我看迟早红军肯定会胜利……”

听大兵这一详细汇报,1号首长更坚定了派大兵去县城打入敌人内部的决心。于是他便找来陈笑,进一步研究大兵如何到县城打入敌人内部的方案。

第二天,是县城的赶集日,大兵穿着破烂的老百姓服装,头带一顶破草帽,腰间扎着一根麻绳,赤着脚,挑着一担柴,向县城走去。

在城北门口,他和其他进城人员一样,受到保安队的盘查,没有查到什么油水,检查人员只好让他进城去。

在城里,他挑着柴,首先四面八方东西南北的到处转,尤其是4个城门洞,观察得特别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地貌,牢牢记住哪个位置敌人设有岗哨。接着,把城里最主要的几条街道也认真观察了一番。看看哪个位置可以隐蔽,哪个位置四通八达便于逃跑。最后,来到离国民党县政府门口不远的地方一棵大树脚,把柴担放下休息,眼睛则机灵地仔细观察着来往县政府的人员。

同类推荐
  • 神的后花园

    神的后花园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穿铠甲的人

    穿铠甲的人

    十二岁那年,我妈嫁给了杨青春。这是她第三次嫁人了。这一次没有了送亲的队伍,杨青春走在前面,我妈拽着我走在后面。我低声说,你放开,我不会逃跑的。她看了我一眼,拽得更紧了。我很后悔,什么留下来一个人生活,在家种地或出去打工的事,根本就不该告诉她,否则,昨天晚上,我就不会挨她一巴掌,现在也不会被她押犯人似的拽在手里。
  • 只想记得这些好

    只想记得这些好

    张冬娇十年散文精选本《只想记得这些好》,唯美,清新,纯静。捧读文字,就像在火炉边和朋友交心,感到岁月美好而温暖。
  • 晚秋

    晚秋

    宋品仲,男,1962年生于河北省香河县,汉族。先后毕业于廊坊师范学校、廊坊市委党校、河北大学。曾在小学、中学任教,后在乡镇、县城街道办事处任职,目前在香河县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局工作。诗歌作品曾在《廊坊都市报》《北方文学》等多家媒体刊发。这本《晚秋》收录了由其创作的诗歌作品。
  • 那么孤单·那么彷徨

    那么孤单·那么彷徨

    《那么孤单那么彷徨》为新锐作家赵瑜近年创作散文作品的结集,也是在小说与主题、专题随笔领域著作颇丰的赵瑜自认的“第一本真正的散文集”。书名取自本书中转载率极高、影响较大,且被百花文艺社拟改编为微电影作品的同名篇章。
热门推荐
  • 大雪落江山

    大雪落江山

    风动太安,兵马起雄州,战十四州,灭六国。
  • 狂僧

    狂僧

    一僧心空,魔宫震动。执金钢锋,谁敢轻弄?若肯回光,狂心顿歇。禅圣驾临,诸佛消灭!佛门戒律?与小僧而言,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看一介狂僧,如何在乱世之中拨开重重迷雾,覆雨翻云,成为一代禅宗圣祖!
  • 顶级杀手异界行

    顶级杀手异界行

    据说明湖上两大武帝级强者大战一个月,最后两位超级强者的最强一击让整个明湖消失在大陆上,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两人的身影。有人自称看到了明湖消失的地方,在安静下来前,电闪雷鸣,两人战斗所在的天空突然撕开了一个口子,那人信誓旦旦的称从那个口子里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没有人知道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因为两位当事人都没有再出现过,只是那惊天的一战和那被称为传说的留言在真武大陆四处流传,直到很久很久以后……
  • 食妖记:上仙,请慢用

    食妖记:上仙,请慢用

    以下梗概纯属胡说:面对残酷的命运,她没有消沉,她自强不息,她毅然决然投入了演艺圈这个朝阳产业,终于成功上位成为一位顶流鲜肉……的助理老妈子……啊!进击吧!老妈子!做一只勇敢的幺蛾子!无惧同行的挤兑,不怕黑粉的攻击,C位一定属于你家那位能吃的顶流!
  • 与校痞同居的日子

    与校痞同居的日子

    他是我的男神,我第一眼看到便认定的男人,他却说别爱上我,我对你没有任何男女之情,只限于妹妹,仅此而已。什么?妹妹?该死的,我才不要妹妹……我说:“郁神殿,两年之内我一定会让你爱上我!”但他却说:“呵呵,做梦!”为了这个目标我使出浑身解数,然而他却无动于衷,最终我陷入绝望,冲他嘶吼:“可是既然不爱我,为什么要呵护我、保护我、爱护我?”但他却说“我明确地告诉自己要远离你,但是……我的心却早已爱上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春戏

    春戏

    日子悠悠,不觉又二月天了,诗人笔下的江南怕是已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了吧?太遥远了,近乎一个梦境。对于黄土高原上的上红峪这个小山村来说,与那一切似乎毫不沾边,天地苍黄,一如既往,杨柳树瘦骨伶仃地立在土塄崖畔上,不见一丝生机。叶子是树的衣服,只有衣服穿在身上,人才像个人,树也才像个树,威威势势的,才活泛起来。现在它们只剩了裸露的四肢,风一吹,就咯咯吱吱呻吟一气。树也知道疼哩,树只是不会说么!唉——连麻雀也不那么机敏了,干瘪的老杨树上落下满满一层,喳喳喳,喳喳喳地叫了一个白天连了一个黑夜,它们在开全员大会,商讨解决肚子的问题,苦焦的日子还有几天呢!
  • 北纬31度东经121度

    北纬31度东经121度

    相遇相离,都是特定时间地点发生的概率事件。自认为无一不普通的李瞳,总以为家世优渥的季彦对她是一时兴起。漂亮骄傲的云珈我行我素,却期盼能和初恋的安以陌一同站在家族面前。玩世不恭的何子炀,在帮助未婚妻私奔的瞬间怦然心动。但在流言和隐秘、利益和代价、优雅和伪饰交错成行的浮华世界,爱情无非是冲动,有人抓住,有人没有。
  • 佛说大迦叶本经

    佛说大迦叶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福晋之死

    四福晋之死

    作为一个80岁的老太太,赵云表示穿越什么的最无趣了,只是她不得不穿越在不同世界里,对付各路渣人。第一次穿成四福晋,赵云果断地坑了四阿哥一把……穿成顺治,康熙,乾隆娘,八爷……现在进入帝王版图,穿成秦始皇,汉武帝,刘秀,曹操,孙权……混乱了啊!
  • 打狼要打死(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打狼要打死(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打狼要打死》一书共有十六篇作品,分别是《打狼要打死》《狐狸的尾巴》《不劳动的没得吃》《小螺丝钉的故事》《农夫、山羊和狐狸》《马和狼》《风和太阳》《驴子和马》《兔子和刺猬》《两个同伴》《地主和长工》《乌鸦和大虾》《狐狸和刺猬》《一只小公鸡》《梅花鹿》《聪明的小花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