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8000000005

第5章 暴动英雄(3)

走在前面的是这支队伍的三位领导者: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党代表戴克敏、参谋长曹学楷、政治部主任陈定侯。他们都是黄安、麻城本地人,都很年轻。戴克敏最小,只有二十三岁。曹学楷最大,也只有三十一岁。就是他们,一年多前与潘忠汝、吴光浩、徐朋人等人一起组织了震惊荆楚大地的黄麻起义。

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行动指挥部一声令下,黄安县农民自卫军全部、麻城县农民自卫军一部、箭场河的三堂革命红学和七里、紫云、乘马、顺河等区的农民义勇队共二万余人汇集七里坪。身背大砍刀的许世友也雄赳赳地加入了起义队伍。

“镗!镗!镗!”铜锣震天响。吴光浩带领攻城突击队提前出发。晚10时,起义大军如滚滚洪流,向南涌去,涌向黄安城。凌晨4时,三万余起义农军会集黄安城下。“啪啪啪!”几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黄安城下人喧马嘶,一片沸腾。“冲啊!”“杀啊!”呐喊声排山倒海,枪炮声惊天动地。有人架起云梯,有人顶着棉被,有人抱着稻草,奋不顾身地向城头爬去。一群人抬起树筒,撞击城门;另一群人抱来柴草,放火点燃。腾腾的烈焰映红了夜空,照亮了倒水河岸。

12月初,敌十二军教导师闻清霖率部奔袭黄安,守城义军起而仓促应战,终因众寡悬殊,鄂东军伤亡惨重。总指挥潘忠汝战死东门,黄安县委书记王志仁南门殉职。吴光浩、徐朋人率领七十二名战士,冲破白军和黄麻地区地主武装的围追堵截,坚持了木兰山的游击战争,创建了今日的红三十一师和柴山保根据地。

与每一次出征时不同,今天行军途中,包括一大队党代表王树声、二大队长廖荣坤在内的红军官兵都注意到了,无论是情绪热烈的戴克敏,还是沉着幽默的曹学楷、亦或是不苟言笑的陈安侯,神情都十分严肃。

“党代表怎么啦?”

一边走,廖荣坤一边悄悄地向王树声打听。

“不晓得。”王树声说,“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敌情?”1929年6月,王树声才二十四岁,已参加过黄麻起义和木兰山游击战争,是红三十一师重要战斗骨干。建国后授予大将军衔。

“敌人来了就跟他们干呗!”心直口快的廖荣坤大声说。廖荣坤这时也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虎头虎脑的样子,他后来屈死七里坪。

“队伍中不要讲话!”戴克敏回头大声招呼一声。廖荣坤伸伸舌头,后面的议论声消失了。

队伍在继续前进,只听见沙沙的脚步声。

这一天,红三十一师天不亮离开柴山保,黄昏到达鄂东北特委所在地黄安箭场河。行军过程中,戴克敏、曹学楷、陈定候不仅没有跟部队说一句话,他们除了必须说的一些最简单的话之外,彼此也没有交谈一句。

6月的大别山南麓,山青水碧,杜鹃火红。包括王树声在内的官兵们并不了解领导者内心的沉重。上个月初,红三十一师师长、柴山保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吴光浩受鄂东北特委之命,率十余人枪前往大别山北麓商城南部发动武装起义,途经罗田塍家堡时,突遭地主民团包围,激战中壮烈牺牲。黄麻起义失败后,年仅二十三岁的吴光浩早已成为这支红军游击队的灵魂。他和潘忠汝都是在黄埔军校加入的共产党,不可多得的军事指挥人才。吴光浩是北伐军的“铁军”营长,被群众传为“星宿”不凡,对这支充满“土气”的农民武装进行着最严格的军事训练。噩耗传来,特委书记徐朋人以及戴克敏、曹学楷、陈定候等人异常悲痛,深知吴光浩牺牲的消息一旦传开,初具规模的红三十一师就将面临垮台的危险。特委紧急做出两项秘密决定:暂时对部队封锁吴光浩牺牲的消息;星夜派人去上海,向中央请调军事干部,接替吴光浩,指挥红三十一师。

十几天前,特委委员何玉琳被派去了上海,寻找中央。

昨天,戴克敏接到特委书记徐朋人的通知,说中央派来的军事干部今天就到,要他和曹学楷、陈定侯亲自率领队伍赶来迎接。

从接到通知那一刻起,一个沉甸甸的疑问就在三位领导者的心中盘旋不去:中央派来的干部,真能弥补吴光浩的牺牲给红三十一师带来的损失吗?

就在这支队伍由东北向西南前进的同时,大别山的深处一条曲折的林间小道上,两个商人打扮的青年和一个农民模样的汉子也在向箭场河方向疾行。两个青年中的一个高瘦单薄,生着一张长形脸,两只眼睛不大,目光沉静有力;他的同伴身材匀称,生一张俊秀的娃娃脸,一双漂亮的大眼睛闪烁着热情、豪放的光。

“象谦,前面就是黄安箭场河。就要见到鄂东北特委的同志了!”身材匀称的青年一边说,一边擦了擦脸上的汗。他的口音表明他是本地人,且对脚下的路十分熟悉。“今天咱们走运,没有碰上白狗子!”

高瘦单薄的青年微微一笑。他也走热了,摘下头上的礼帽扇了两下,抬起热情的眼睛望着大别山的崇山峻岭。

“步蟾,中央决定是对的,大别山真是名不虚传,兵家用武之地,咱们一定能在这里搞出点名堂!”

身材匀称的青年点点头,有些激动了:“这里是我的故乡,我真希望她早一天变成革命的根据地和大本营,将来我们可以从这里打到武汉、南京去!”

走在后面的农民打扮的汉子听着他们的话,微微一笑。他也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了。

那位被称为象谦的人,现在的名字叫徐向前。身材匀称的青年名叫桂步蟾,黄安本地人。数日之前,他与徐向前一起被中共中央派往鄂东北根据地。后面那位农民打扮的汉子不是别人,正是鄂东北特委紧急派往上海求调军事干部的特委委员何玉琳。

6月中旬的一个傍晚,徐向前和桂步蟾由何玉琳带领,顺利到达黄安箭场河,与徐朋人、戴克敏、曹学楷、陈定侯见面。鄂东北特委的领导同志对徐向前的接待是热情的,但又是有节制的,原因是特委成员还没有从吴光浩牺牲引起的悲痛中恢复过来,徐向前、桂步赠的到来并不足以平息这一悲痛,再者徐向前在党内的影响尚微,无论是主持地方工作的徐朋人,还是负责游击工作的戴克敏、曹学楷、陈定侯都还对这位中央派来的人的能力和品格知之甚少。在他到来之前,鄂东北便开会做出了决议。徐朋人向他宣布了特委对他的工作安排:“向前同志,特委决定继续对吴光浩同志牺牲的消息保密,暂时任命你为红三十一师副师长,代行师长职务。”

徐向前听不大懂他的湖南话,桂步妈便充当了翻译。徐向前听明白了特委的意思,想了想说:“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中央和特委对我的信任!”徐朋人也听不懂他的山西话,桂步蟾又将他的话翻译成湖南话。

第二天早上,戴克敏在队伍前宣布了特委对徐向前的任命。还是因为语言障碍,徐向前的第一次队前讲话并没有给王树声、陈再道在内的红三十一师官兵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中央派来的副师长,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师长牺牲,这个新来的副师长在他们心中还没有太重的分量。

徐向前走进大别山的处境是微妙的。他是红三十一师最高军事指挥员,却不是特委委员,特委开会不让他参加,一般情况下总是事情决定后才由参谋长曹学楷通知他。特委做出这种安排并非要为难或者排挤徐向前,他们还不了解徐向前,斗争形势又异常严酷,出于革命的责任心,他们当然不能将指挥这支队伍的权力放心地交给一个陌生人。

徐向前就从这一时刻显示出了他的性格魅力,他知道要在这里站住脚,履行中央交付给他的责任,必须用行动而不是语言来取得当地同志的信任。

战争正扑面而来,它是检验一名军事指挥员优劣的试金石。徐向前到任不久,便投入了频繁的战斗。

蒋介石对鄂东北地区一支红军游击队的存在微微有些不安,却也没有十分在意。

当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还是要防,他想。他看了看军事地图,发现驻守在大别山西南麓的是去年蒋桂战争中投降过来的罗霖独立第四师,北麓是由河南潢川、光山的土匪改编的李克邦暂编第二旅。

“通知国防部,发一道命令,责成罗霖和李克邦南北夹攻,剿灭黄安、光山交界的红军游击队!”他说。

玩这一套是老蒋的惯伎。无论是罗霖的独四师还是李克邦的暂二旅,都不是他的嫡系,用这些杂牌军去“剿灭”共产党的游击队,在他不仅是一纸军事计划,还能获得一种类似看自己的仇人互相残杀时的快感。

柴山保割据不到一年,鄂东北苏区的面积已从黄安、光山边界向西南延伸到黄安的七里坪、柴云两区。6月下旬,敌独四师师长罗霖出现在七里坪南面的山垭口,身后是两个团的广西兵。

像许多广西人一样,罗霖瘦小,精明,灵活。他举起望远镜向前面望了一望,回头问身后的副官:“寨子里真的没有‘共匪’?”

“报告师座,已派人侦察过了。国军一到,寨子里的人都跑光了!”

罗霖咧开嘴,无声地大笑。他原是李宗仁的部下,去年蒋桂大战,他早早投靠了蒋介石,由旅长被提升为师长,留驻黄陂、黄安。此刻,他正想立一个大功,在蒋介石面前邀荣求宠,不想就找到了与李克邦南北夹攻鄂东北红军的“训令”。红军只有三百多人,他却带来了两个团三千余人,全部德式装备。在七里坪南的来家河,他与红军游击队交了一次手,十几挺机枪一响,红军就跑了。此后他率部长驱直入,数日内竟进至“赤区”中心七里坪。红军如此不经打,罗霖焉能不乐?

“派一个营留住七里坪,其余部队随我北上,与李克邦会师柴山保!”他骄狂不可一世地说。

罗霖率部走过空无一人的七里坪,向西北方前进。根据地十多万群众纷纷“跑反”,漫山遍野,扶老携幼,一片混乱景象。红军就隐蔽在七里坪一侧的山林里。

鄂东北特委事先没有搞到“罗、李会剿”的情报,敌人开始行动时,红三十一师只有两个大队留在根据地。南线的罗霖来势太猛,特委紧急命令红军迎战。徐向前仓促将部队带到来家河边,刚在山头上布好阵,敌人的机枪就响了。红三十一师成立以来还没有跟白军正规部队交过手,一见对方火力凶猛,立即乱套,徐向前不得不亲自担任后卫,掩护全队撤退。这一仗败了,却让徐向前意识到自己的队伍最缺少什么:需要打几次胜仗,锻炼和鼓舞士气,让她敢于作战,并且获得作战经验。

部队收拢后特委紧急开会,研究应敌之策。会议把徐向前也“扩大”了进来。

“局势这么严重,咱们的部队又分散在几处,一时集中不起来,向前同志有什么好办法?”徐朋人问。

局势确实严重。南线的罗霖已占领七里坪、紫云;北线的李克邦一个营及潢川、光山的红枪会、黄枪会武装五六千人也推进到鄂豫边境的白沙关,对我柴山保根据地构成了一条长达二十余里的“堵击线”,只等罗霖靠近,就向柴山保实施合围。

鄂东北根据地面临完全丧失的危险。

“我们人少枪少,只能对敌人各个击破。两路敌人中,李克邦一路貌似人多势大,其实是乌合之众。我建议部队立即向北移动,集中全力打垮李克邦,再回头对付罗霖!”徐向前说。

尽管没有桂步蟾在一旁翻译,徐朋人、戴克敏等人还是立刻听懂并同意了徐向前的破敌之策。

部队连夜翻山越岭,向白沙关秘密前进。行前特委先派出交通员,通知演、光两县党组织配合行动。深夜,红三十一师到达白沙关。交通员带当地的一个同志赶来报告:李克邦的一个营部加一个连分散守在前两个制高点上。消灭了他们,北线敌人便会顷刻瓦解。

徐向前把一大队队长晏仲平、党代表王树声、二大队队长廖荣坤、党代表江竹溪叫到一起。

“敌人现在很麻痹。一、二大队兵分两路,趁夜暗摸上山头,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副师长放心,一定完成任务!”四位黄麻起义时期就加入队伍的虎将生气勃勃地回答。

徐向前亲率一大队向东山头攻击。夜色昏暗,守敌只知道红军正在南线阻击罗霖,毫无防备。徐向前手提短枪,猫腰冲在队伍前头,晏仲平、王树声紧紧跟在身后。

夜色如墨。接近山顶时,月亮却从云缝中露了出来。敌哨兵发现了他们。

“哪一个!”他拉一下枪栓,大喊。

徐向前举枪“砰”地一声,将其击毙,挺身跃进敌堑壕。全队一齐喊杀,冲上山顶。徐向前身先士卒,率先冲到敌碉堡前,一脚将门踢开,举起手榴弹:“我们是红军,你们被包围了!”

“缴枪不杀!”王树声、晏仲平在他身后大喊。

这里驻防的是敌营部和一个排。混乱中,敌营长被我军击毙,十几个敌人被打死,跑下山去几个,剩下的做了俘虏。戴克敏、廖荣坤率领的二大队也在天亮前结束了西山头的战斗。守敌一个排被肃清,我军缴枪四十余支。

初战获胜,战士们高兴起来。“这仗打得真痛快!”“副师长行。”他们纷纷地说。

“同志们,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徐向前说,“我命令:部队立即分头攻击两翼山头上的红枪会和黄枪会,一举将李克邦的‘堵击线’打垮!”

全师官兵斗志正旺,当即兵分数路,向白沙关外红枪会、黄枪会驻防的几座山头发起冲击。李克邦在鄂东北苏区北面经营的“堵击线”顷刻崩溃,红军官兵士气大振。

“副师长,干脆一鼓作气,把白沙关拿下来!”王树声、廖荣坤纷纷向徐向前请战。

徐向前沉吟片刻,回答:“兵家讲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白沙关易守难攻,现在敌人一定会加倍防守。我们不能硬攻。全师立即南移!”

同类推荐
  • 2011年度诗歌排行榜

    2011年度诗歌排行榜

    滚石填塞去路。深深地下降然后以臂力攀升,如蚂蚁的影子在垂直天梯上匍匐、蜿蜒。野花如雾,涌上我的热泪。赤日蒸晒,峥嵘人间。有纵横之健翮坠亡,顷刻间被虫蚁食尽。石头扑向心,气息崚嶒而凌厉。
  • 一种记忆:人与事

    一种记忆:人与事

    《一种记忆:人与事》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过往的回忆,比如,那些曾经有意或无意给过作者深刻影响的充满智慧和生命趣味的人,那些作者所读过的营养充分、令人心灵滋润快乐的好书以及它们的作者,还有作者所经历的平凡生活,再就是作者所有的亲人和朋友……一部分是作者在域外的所见所闻,在德国、在法国、在英国、在荷兰……阅读这些文字,既能让开了眼界,又能让你觉得快乐。
  • 生活·文学与思考

    生活·文学与思考

    李炳银参与文学活动,从事文学批评写作,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同这个已不算短的时间相比,所取得的成果显得十分单薄。每想到此,不免汗颜。选入这本书中的论文共有三个部分,它们是有关作家作品的论评,有关小说、散文创作的思考,有关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写作发表的时间几乎伴随着我全部的文学评论研究历史。
  •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不仅是一位诗人、散文家,而且是一名学者,一名民主战士。他的著作有27部,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字数近200万字,且字字珠玑,句句秀美,或清秀隽永,或激进深邃,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文学遗产。
  •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叶君主编的《假设与求证(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胡适先生将实证主义从美国引入中国,井提出了“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基本方法,对科学研究有晕大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首席的复仇情人

    首席的复仇情人

    一个被大佬情人抛弃的年轻女大学生,强行忍着屈辱的眼前的泪水和满怀的仇恨,离开了它曾热爱过的男人和那个城市...怀着身孕傍上了香港大佬...凭借着自已聪慧的经商理念,准确的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十几年后,她重新踏上了那片土地,开启了她那有些意想不到的复仇...
  • 穿越之公主小婢

    穿越之公主小婢

    她现代的一个千金悄小姐竟不幸跌入时空隧道,成了东国公主的贴身小婢。这被称为洛辰的皇帝却单单注视她这么一个小婢?她不过是随便唱了首流行歌曲,却又被皇帝的兄弟,湛王爷向太后讨去做妃?这下死翘翘了……
  • 豪门错爱:老婆,是我的

    豪门错爱:老婆,是我的

    “拜托你,把孩子还给我好不好?”“想要孩子你应该懂得怎么做!”女人听到眼前男人的话,忍住眼中的泪水,站起来开始一件一件的脱掉!一场车祸,她看着还没有醒来的他,留下一张离婚协议书离开!五年后再相见,她已是五岁孩子的母亲,看着她一脸幸福的笑容,没有办法想象当年她竟然如此的狠心离开!
  • The Philosophical Dictionary

    The Philosophical Dictiona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催眠启示录(爱伦·坡中短篇小说选)

    催眠启示录(爱伦·坡中短篇小说选)

    爱伦.坡关于小说创作的著名理论是“效果论”,即力图在作品中先确立某种效果,具体的创作和思考要围绕这种预期的效果。 这个小说选本《催眠启示录(爱伦.坡中短篇小说选)》,既有侦探类,也有恐怖类、神奇类、心理类、象征类等,能够大致囊括他的总体风格。 《催眠启示录(爱伦.坡中短篇小说选)》收录了《威廉.维尔逊》、《被藏起来的心脏》等文章。
  • 心灵鸡汤精粹版6

    心灵鸡汤精粹版6

    也许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放弃,又不断得到的过程。关键是要学会放弃,因为放弃,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放弃意味着什么?
  • 妙手圣医

    妙手圣医

    一本《古医法》,一段医学史上足以颠覆的神奇传说。白成,凭借一己之力,打破医学桎梏,成就不朽伟绩!医途一路。下道治人病,中道医人身,上道修人心。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
  • 强化大师来了

    强化大师来了

    一梦醒来,重回十二载。系统绑定,从强化自身开始。当发现改变世界能获得强化石的时候,看张良如何倒转乾坤,换得人间盛世繁华。
  • 岁时节俗

    岁时节俗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且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具有集体性、地域性、变异性、传承性、规范性等基本特征。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每一个人从生前到身后的全过程,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种最日常生活化的图景,体现出绵延不绝的世代传承,唱响起生命热力的动人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