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8200000005

第5章 燕赵女性(5)

透视“面的”,我有这样一种思考。走得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面的”也是这道理。如果一辆车不知道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向对于它都是逆风。“面的”虽慢一些,但它有自己的方向。而相比较而言,它比公共汽车要快吧?去年在北京,我见到过一位拾破烂打“面的”的老头。老人胡子拉碴,穿着脏乱,手拎几个装杂物的蛇皮袋子,很神气地拦截“面的”。我问他拾破烂为啥打的?老头说要到几个宾馆划拉垃圾找他需要的东西。我看见袋里装着易拉罐和茅台酒瓶子之类的东西。他从这个宾馆装完,又到另一个宾馆去,这其间有时间限制,因为宾馆过筛子清理垃圾不可能等他。他箅准了时间。虽然他打“面的”一趟要花十元钱,钽所赚的却是高出车费几十倍的效益。我问他,为啥不打“夏利”?他笑着说,“面的”宽绰,一上午可装个满车杂货。他说话时,一直把破烂说成杂货。我终于明白了,尽管“面的”是慢的,而对于拾玻烂的老人却是快的,因为他的目标极为明确,他打车进宾馆直奔垃圾箱而去。我感到新奇好笑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这不仅仅是打“面的”的问题,而是说明普通人观念的变化。市场经济渗透每个环节,时间便是金钱了。拾破烂的老人还跟我说,他喜欢喝二锅头酒,喜欢喿拿浴。他每星期都去蒋宅口喿拿中心桑拿一回,享受享受。我从这个小窗口,看见了拾破烂老人的另一面。别担心劳苦会使人蒌顿,别担心享受生活会使人堕落,相反,享受生活会使人更加热爱生活。日子将人们浮荡起来,催得人们忙忙碌碌。“面的”不歌息地奔跑在都市,几乎成为都市的一景了。让每位普通人都能感受到“面的”方便,还能看到与“面的”相关连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景观。我们只知道坐“面的”独行,却不知道“面的”在明天将展开一个怎样的故事。也许有一天,“面的”随着社会发展从生活里消失。这是欣慰的告别,还是要产生难以言说的追忆?

“面的”,你发出生活韵律的脚步声,应该以怎样的节奏、怎样的形象才能载动生命的喜讯?这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最关注的文化现象。

田园寻马记

王红家的马丢了。王红姑娘回乡种田,根本用不着马了,马是被她的老爹牵到城里的,马是从城里跑回来的。

王红从玉米地里钻出来,头发被风吹得直抖。回头望了望收割过的稻田。土地舒张着,延展着,一片乏极了的静。太阳在晴空里移着,田园格外安静。稻田里的河蟹出净,稻禾割去了,地上留着金色的稻茬。稻茬地上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王红北京农大毕业后,有两年的等待分配,尽管有企业聘请她,她还是不愿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就与同村女友搞了一小块科技示范田,研究开发了一种绿色大米。她们从县城聘请一个技术员,研究超级稻生产。单产一下就上来了,而且是绿色食品。她们是新的产业农民了,有钱自己赚,于是,前不久,她们还搞了一个生态绿色农业园区。超级大米栽培和苹果嫁接,插秧和收割都用大型机械,枣红马自然要下岗了。

傍晚来临,王红开车去了城里。她得看看爹娘,一片白色的楼群,隐在团团的雾气中,路灯很亮,像一朵山石里绽开的硕大的白玉兰。路灯下摆着一溜摊点,其中一个老人吸引住王红的目光。老头系着白围裙,戴着臼套袖,往油锅里捅着鸡排,鸡排被炸成酱黄色,油光光地颤动着。她马上认出自己的老爹。她走过去跟老爹说了话,王老汉乂急着追问她,枣红马找着没有?她说:没有,老人咧了咧嘴,样子像哭了一样难受。看样子找不到枣红马,爹的防线就要崩溃。“爹,别难过,我帮您找找,啊!”王红懂得爹对马的感情。

哥哥和嫂子劳务输出了,老爹和老娘要搬到城里搞三产,留在地里的王红也不会用马]这时的枣红马就成了累赘了。搬家那天,枣红马挣脱了缰绳,走到王老汉跟前来,嗅着老人的胳膊,扑脸地抓挠。对了,枣红马怎么处理?王老汉脑子忽悠一颤。这些天忙乱了,竞然把枣红马给忘记了。他抚摸着枣红马的头,真的做了难,进城后就不能带它了。听王红说,城里的马丢下粪尿,警察还要罚款的。卖了它?王老汉怕马受了委屈,杀了它,自己又舍不得,这匹马跟了他二十二年,从感情上难以下手哩。王老汉手足无措的时候,就敲响了王红的窗户。王红被老爹敲醌没来得及梳洗,就跟老爹商议枣红马的归宿。王红和她娘意见一致,她怕老爹心里牵挂,断断是不能卖的,杀,杀了一了百了!王老汉闷了一会儿,还是依了王红。可是,谁来杀马?

找不到合适人手,二哥却带着解放汽车来了。他是来装车搬家的,遇上杀马的活,显然有些怵手。操刀之前,先要把枣红马捆绑起来。马在院里奔跑,二哥满脸寒光一闪,腮上绷出筋来,一个鹞子翻身,扑上去,紧紧勒住皮缰,马嘶叫着跳起,鬃毛飞乍,急急地刨了几下蹄子,踢着了他的左肩,他咬着牙,手不放松。马的啸声很烈,漫开去,撞了小院的墙壁,又远远地荡回来。司机和王红赶上来,齐手将枣红马绑上,拴在马槽的木桩上。

“杀吗?”二哥狠狠地举刀问。王红看了老爹一眼。王老汉抱着脑袋蹲在地上。王红大声喊:“杀!”枣红马不再嘶鸣,张着嘴巴喘息,哗地淌着眼泪。王老汉瞥了马一眼,就挺不住了。天还寒着,王老汉的脸上就冒汗了,眼泪也不停地流下来。王红喊了一声爹,二哥回头看了看老爹,操刀的手落了下来、、“别管我,杀吧!”王老汉缓缓站起身,看见儿子再次举刀,他晃了一晃,感觉一口腥热的血团,在他喉咙里滚动,涌到嘴边的时候,就强咽回去。“我的马!我的马!”老爹闷闷地吼了两句,头晕,眼黑,直挺挺地倒下去了。

“别杀啦!”王红说。

人们七手八脚把王老汉抬进屋里。上午十点钟左右,二嫂赶来,家俱和杂碎都装好了,王老汉才慢慢缓过劲来。王红告诉老爹,她决定了,枣红马不杀了,带到城里再说。城里贸易区紧靠郊外,养马也不怕。王老汉马上就精神了。

第二天上午,阳光出奇地耀眼,县城的高楼柔和得发亮。王红开着汽车,满城寻找枣红马。城里没见踪影,她忽地想起乡下的田地。枣红马是与王家的赍任田一同分到家的。枣红马恋地,它会不会跑到田里去呢?王家的这块黑土地,如今是红苹果公司的水果园区。钽愿枣红马在那里,可以听见它淸跪的饮水声。王红把汽车停在路口,独自走上田埂。往里走,厚重的稻茬开始变色,慢慢变红,越来越红,终于成了血一样红。走过稻田就是苹果园了。她学着老爹的样子喊:“喂!喂!”不知爹为什么喊枣红马总是喂喂的。渐渐地,她闻到了一股涩涩的焦糊味。走到果园那边,还看见砜散的烟雾。被人践踏过的果园一片狼藉。地上还有散碎的苹果。她一阵难受,移开目光走着。尽管是秋天,当顶的阳光浓烈、散碎,像火点子烫着她的脸、手和脖子。深色套裙的颜色都有些发浅。她听到沙沙的脚步声,心里热热的,目光就近了,发觉几个孩子蹲在十坑烧下豆。儿枚祜黄的苹果叶?,飞旋着,落在王红的头顶和衣领里。王红间:“小朋友,你们在干什么?”

一个黑脸孩子朝土坑努努嘴。“我们救死扶伤!”另一个孩子说着。

一个孩子给马喂着烧土豆。马嘴闭得死死的,闭着眼睛,微微喘息。王红低头看见枣红马,急急地跑过去。看见枣红马低头鸯脑地卧在地沟里。“喂!”她木木地看着它,浑身一软,额头的光也收去,颤颤地抚着枣红马的胖子。根本分辨不出马是枣红色还是灰土色,肿起的青筋露出一截,跳跳的。马在绝食,看出它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天吶!”王红梦一样呆着,心一灰透底。抢过孩子手里的烧土豆,硬硬地往马嘴里塞着,马吃力地摇头,身体缩回去。她绝望地拍打着马的脑袋,拍得啪啪响:“喂,你看看我,是我哩!”枣红马慢慢睁开眼睛,眼睛,点点渗出泪珠,面目出现少有的慈祥。她走进苹果园,看见树枝上还挂着一只红苹果。农民抢劫时丢下的。金色的苹果,孤零零地悬着、荡着,在阳光中显得格外醒目。像一轮红月亮划过夜空。她伸手摘下这只红苹果,慢慢递到马的嘴边,马依旧不张嘴,喉咙里乱动,鼻子里依然吐着气,弄得她的手指湿漉漉的。

“你吃一点,吃一点啊!”王红和孩子们都喊着。王红把苹果放进自己嘴里,使劲嚼了两口,将嚼碎的果渣和汁液,慢慢塞向马嘴。马将嘴巴闭得紧紧的,看了她一眼,眼球带着猩红的血色。枣红马闭上眼睛,傲弱地喘气。王红慢慢蹲下来,伸出温柔的手,抚摸马的头、马的脖子,手指那么轻柔,那么深情,仿佛不是一匹即将咽气的马,而是粗糙肥沃的土地。她挂着满脸的泪痕说:“老天爷啊!这是为什么?”马在她的抚摸中,突然一软,噗哧一声垂下头死去了。王红再也蹲立不住,一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紧紧地抱住枣红马的脖子,喉咙里挤出一阵短促的呜咽。王红对枣红马也是有感情的,她不仅是留恋,也是对明天新生活的感动。枣红马自己离开了城市,离开了她们,但是马对她家的贡献将永久留在心中。

第二天,王红把老爹叫来把枣红马厚葬了。可是这个“田园寻马记”给了我们很多的伤感和惆怅,也使我们对农村新青年有了新的理解。

同类推荐
  • 2015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2015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王蒙、王朔、张晓风、郭文斌、张小娴、李娟、冯杰、雪青、何向阳等数十位作家的数十篇佳作,题材丰富、语言凝练,或直面人生,拷问人性,或回眸过往,思索历史,在呈现散文题材的丰沛性、写法的可能性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本书是由中国散文界知名选家从全国当年发表的精短散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精短散文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精短散文。
  • 旧籍丛话(周越然作品系列)

    旧籍丛话(周越然作品系列)

    本书收录了周越然关于古籍版本研究的相关论述文章二百余篇,周越然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藏书家,不仅酷爱读书,在图书的版本上也颇有研究,在其鼎盛时期,家中收藏有线装书三千余种,一百七十八箱,内中以宋元旧版、明清精抄闻名于世,还有西文图书约五千册,装了十大橱。周越然还曾担任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副社长,兼英文科科长,可以说,书伴随了他人生的每一步。对于古书,周越然有独到的认识和发言权,造诣极高,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 艰难的心路历程

    艰难的心路历程

    1949年7月,45岁已入中年之秋的巴金写了一篇题为《我是来学习的》文章。这篇文章给人一种印象,写了20多年小说的他,走进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会场,好像一下找不到创作的感觉了。这个夏天使巴金有了要“变”的预感。来自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作家齐刷刷地坐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台下,其中不少是面孔熟悉的老朋友,但解放区作家们意气风发和自信的神情却令他多少有些陌生:“我看见人怎样把艺术跟生活糅在一块儿,把文字和血汗调在一块儿,创造出一些美丽、健康而且有力量的作品,新中国的灵魂就从它们中间放射出光芒来。”
  • 惟愿我与你岁月静好

    惟愿我与你岁月静好

    以经典诗词为脉络,写尽了诗词背后缠绵悱恻的动人故事,铸就一场悲欢离合,有笑有泪的文字盛宴。从诗经到宋词,从情深不寿的元稹到满腹才情的纳兰容若,横跨漫长的数千年岁月,深度挖掘名句中裹藏的情感内核,带读者领略不一样视角的经典名作。
  • 唐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热门推荐
  • 后勤

    后勤

    舒平很快就要从天河高中调到县教育局了,这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舒平只是天河高中的一名后勤人员,大家一般称呼这类人员为师傅,舒平当然就是舒师傅。舒平初中毕业去参军,从部队转业后,被安置在了天河高中。因为文化程度不高,他当不了老师,在学校只适合干后勤工作。他烧过开水炉,做过门卫,当过收发员,现在又负责办公用品的保管,同时兼任学校的水电工。一干快二十年了。天河高中地处山区,那些年富力强的老师,特别是大学毕业刚来不久的年轻老师,都削尖了脑袋往城里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很正常。
  • 御龙法师

    御龙法师

    以我之名,召唤充斥在这天地间的火元素,燃烧吧!奥瑟6岁这年眼睁睁的看着父母被地狱大军杀死,全村仅他一人被布鲁克所救,从此踏上了魔法世界的修炼之路。元素召唤,光暗对峙,宿命前生,一切将围绕着奥瑟的成长展开,揭开千年前一场旷世之战的奥秘,探索前世命运谜团,开展新的精彩人生。撒旦,相比你,我很弱小,连蝼蚁都不如,但是,我,从不畏惧!
  • 独域帝凰:枯神骨

    独域帝凰:枯神骨

    枯神骨,竭心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邪灵亡故,二十一世纪天才特工陨落。重生归来,废柴体质?天生貌丑?笑话!命运之轮转动,阴谋乍现,无妨!我命由我不由天!那夜月色正好,一点薄酒,满天星辰。洛无忧:你,为什么要替别人劳心尽力?顾之寒:不是别人,是你。你的事情,总是记得很清楚。
  • 伪古代农闲

    伪古代农闲

    花椒觉得,这应该是个晨作夕归的农家生活范本,顶多附带了个金手指;然而突然成了私生女,是要进阶为宅斗模式?可是,这就是传说中的妖?花椒表示,有点刺激......
  • 陀罗尼杂集卷

    陀罗尼杂集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锦绣田园

    锦绣田园

    她是即将毕业的高材生,以为自己即将迎来人生巅峰——赚大钱,迎娶高富帅……可谁知,一睁眼,穿越到鸟不拉屎的鬼地方……没钱?没饭?极品亲戚?好吧,重点是没男人!成吧,成吧,她都认了……出神入化的医术在手,她不屑表示以上都不是事儿!就在她即将就要实现人生理想的时候……喂喂,你是谁?某人:你夫君
  • 专业替死鬼

    专业替死鬼

    无限穿越,无限重生,断人鬼恩怨,理妖魔情仇,没有俺管不到地方,没有俺打不了的官司。用别人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理智断真理。解心结,消怨气,还替死,请叫我专业替死鬼!
  • 百年的等待

    百年的等待

    新调来的女副县长,私访了住在峰连峰、岭叠岭的大山深处一个老婆婆,这在当地引为美谈。引为美谈的原因,倒不是说那位副县长亲民爱民,而是另有主题,一个让人感叹又让人慰藉的主题——百年的等待,总算有了结果。老婆婆是上世纪第一个年头出生的人,真正的世纪老人,她的名字叫秀婆。秀婆一家本有数口,因了一场战争一场瘟疫,竟只剩下她一个人。种种机缘,让秀婆先后和几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男人生活过。秀婆漂亮贤惠温柔,那些男人,起先都发誓爱她一辈子,但都因种种原因又离开了她。
  • 明伦汇编交谊典世谊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世谊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