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9800000003

第3章 三个美国青年初到上海

七十年前(1940年3月3日),我和我的丈夫马海德(乔治·海德姆,美国人),在延安的机关合作社举行了我们的婚礼。婚后,他称呼我“妹子”,我称呼他“马”。

彼此这一叫,就是一辈子。

我的丈夫马海德,原名叫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1910年9月26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布法罗一个炼钢工人家庭。

1933年秋天,我丈夫刚刚在日内瓦医科大学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后,就和他的两个美国同学,带着简单的行装,心中满怀着对古老神秘中国的猎奇心情从地中海乘船来到他们向往的中国,进行热带病的考察。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海上颠簸,又经苏伊士、科伦坡和香港等数个港口稍作停泊之后,他们三个美国青年,终于踏上了上海的土地。那一年我的丈夫只有二十三岁。

马曾对我回忆说:“那时候我们真年轻呀,长时间的海上颠簸,也不觉得累。船一靠岸,我们三个人安排好住处,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了上海市区最繁华的南京路上,看看传说中的‘冒险家的乐园’是啥样。天色已晚,街道上有很多霓虹灯,看上去很热闹,一路上我们都很兴奋……”

三个美国小伙子,兴致勃勃地走在上海的街市上。路灯下,有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脸紧紧地贴在孩子的脸上,温情脉脉地哄着孩子。看到这一幕,我丈夫的好朋友克士便对马说:“中国女人那么热爱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是非常好的妻子。”马也赞同地说:“是的,我想她们应该都是——”那时,他们对旧上海的第一印象,完全被这个母亲和孩子占领了。

我的丈夫和克士、雷文森三人,先后分别在上海广慈医院、路加医院找到了工作。广慈医院和路加医院都是慈善性质的医院,来这种医院就诊的大都是穷人。一般来说,诊疗费用不高,医生的待遇也不是很好。马他们几个人,基本属于志愿者,收入当然更低。与此同时,他们还在上海医学院,给四五年级的学生上临床课。

在上海时间长了,马才渐渐看出,旧中国其实是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到处是战乱、饥荒、瘟疫……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正处于饥寒交迫的境遇之中,上海滩也并不是什么“乐园”。

三十年代,能到医院就诊的那些穷人,平时连温饱都很难解决,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直到病得不可救药了,才东借西凑地带点儿钱来医院看看病。可由于他们中很多人入院太迟,延误了治疗。尽管这三个美国医学博士,都有很高的医术,却也无回天之力。

有一天晚上,正赶上我丈夫值班,有几个人抬着一个工人模样的患者,急匆匆地冲进诊室,说病人肚子疼了两天了,吃了点止疼药也不见好,体温越来越高。马检查后确诊是阑尾炎,由于溃烂,腹腔到处是脓水,幸亏他及时地给病人做了手术。

从手术室出来, 他的心情很沉重,就对克士和雷文森无奈地说:“今天这个病人送来得太晚了,就是因为没有钱治病给耽误了。这个社会真叫人受不了,一个简单的阑尾炎也可能死人,如果有钱,早入院半天,也不至于有生命危险呀!”

克士和雷文森也说:“再这样干下去真没有意思。”

不久,这三个刚到上海的年轻人,便各自辞了职,在上海九江路租下一所房子,合伙开了一家诊所。这家诊所看病收费很低,他们几个人希望可以面向普通市民。但穷人们整日为生活奔波劳碌,连肚子都喂不饱,哪还顾得上治病啊?

望着眼前这个冷清的诊所,这三个美国洋博士,有点傻眼了。他们本打算在中国工作一年再回美国,这时却不免都有些心灰意冷。1934年初,克士的未婚妻(一个美国大资本家的女儿)从美国来信,催克士回去结婚,克士便先行回国了。

克士回美国后,我丈夫和雷文森支撑着这个诊所。1934的夏天,上海一位著名的皮肤病专家,要休假三个星期,邀请马暂时接替他的工作。对此马有些犹豫,他担心代班期间挣的钱,不够维持他和雷文森以及诊所的开支。见马踌躇,那位皮肤病专家便简略地介绍了他的收入:“我们有一百名外国妓女登记在册,她们定期来医院做检查、就诊,直到我们给她们签字证明她们已经恢复健康为止;另外在册的还有二百多名中国妓女,也要取得我们的签字,她们才能停止治疗。与此同时,我们还同荷兰的海上航线订有合同,为他们的船长、大副定期检查治疗。再有,我们和上海警察局也订有合同。如果这些还不够,还有三百美元一次的堕胎手术。环球航线上都有我们医院的名字,不会没有收入的。”马和雷文森商量后,勉强同意:暂时接替那个皮肤病专家工作。

替班的三周里,马几乎每天都要给很多中、外妓女做定期检查。为了早日取得已恢复健康的签证,继续谋生,妓女中有很多人向医生行贿,甚至向医生卖弄风情公开诱惑。这让马觉得她们这些人既可悲又可怜,还有些可恨。

在此期间,雷文森独自支撑着他们的诊所。有一天,马出门后,诊所里来了一个穿着讲究、绅士模样的中国人。此人进门就用英语对雷文森说:“你好,我给你们诊所提个建议。”雷文森很有礼貌地回答道:“非常欢迎。”来人说:“我看你这位医生年轻有为,每天坐在这里,生意却很萧条,想助你一臂之力。”雷文森试探地说:“谢谢,但不知道你想怎样帮助我?”来人打量了一下这个诊所的四周,轻声说:“我有几包地地道道的海洛因,你可以把它剥开,作为药剂处方开给病人。”雷文森惊讶地说:“那不是贩毒吗?”来人嘘了一声,接着说:“这里是上海的公共租界,你是美国人,享受治外法权,谁也不敢碰你一碰,干好了,你很快就可以发大财。”雷文森毫不客气地拒绝说:“不,我是医生,是救人危亡的,不能贩毒,置人于死地。”那位绅士模样的人苦笑了一下,点头说了声“再会”,就退出去了。

晚上,马回到诊所,雷文森将白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马感觉很不好,他很厌恶地对雷文森说道:“我们的处境真是糟透了。”雷文森说:“乔治,亲爱的,我再也待不下去了,我们回美国吧!”马想了想说:“巴布(雷文森的爱称),一年来,我深深感到这个国家的社会弊病要比人的疾病严重得多。你看那些政府当官的,靠搜刮人民财富,个个脑满肠肥,花天酒地;工厂老板剥削工人劳动大发横财,吃喝嫖赌,纸醉金迷。只有穷苦百姓拼命地卖苦力,还养不起一家老小。我们是医生,只能给他们治身体的疾病,这种社会弊病我们确实是治不了的。你要是待不下去,想回美国,我真心地支持你,想什么时候走,我送你。”

雷文森睁大眼睛问:“乔治,你送我?难道你不走吗?”马回答他说:

“是的,我暂时不想走,我还想再看看这个社会将怎样发展下去。看看这些不堪忍受的现象,能在这个国家维持多久。”雷文森深知马决定的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知道劝不动他,就不再和他争了。

同类推荐
  •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

    百年前灵魂里有香气的女子,至今还令世人念念不忘,我们怀念的是什么?是她们穿着旗袍,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弄堂里,轻摇慢步地走进西方文明的舞池里翩跹,那样的绝代风华,那样的绰约美好……本书以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了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16位女性,从她们的成长背景来展现她们一生的历程,她们或孤傲、或世俗、或强势、或柔弱、或欢喜、或悲悯,作者着力展现她们在其各自人生的关键转折点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希望能对当下女性读者有所启发。
  •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
  • 四海仁心:严仁英传

    四海仁心:严仁英传

    《大家丛书·四海仁心:严仁英传》主要内容包括:童年的教育诗篇、从南开到清华、协和岁月、走进北医、与祖国同命运、仁者之爱、中国围产保健之母、多彩人生。讲述了严仁英在妇产科、妇幼保健领域提出了很多新思想,不断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围产保健、优生优育服务和相关研究工作,并开拓出临床与预防保健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 孔祥熙全传(下)

    孔祥熙全传(下)

    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的孔祥熙,青年时期经贸有术,在家乡山西太谷拥有一定资财。1927年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对币制改革、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支撑抗战财政,有过一定的贡献。但孔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1944年11月即被迫去职,从此离开政坛。
  •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默克尔从一名不知名的平民少女成长为德国第一位女总理,在冷漠、枯燥、内敛,甚至没有女人味的外表下究竟住着一个怎样的灵魂,才能让她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迈向权力之巅?本书用细致朴实的笔法展示了德国第一位女总理默克尔的的成长轨迹。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处理危机的冷静,从联邦部长到党派领袖,最终,她以“我愿为德国人民服务”叩响人们的心扉,凭借着坚定的意志成为德国总理。作者用最平实的文字将这位遥远的领导人带到读者面前,展现了默克尔沉稳、镇定的形象,以及她勇敢、坚强、不服输的特性。
热门推荐
  • 蚕经

    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3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3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The Americanization of Edward Bok

    The Americanization of Edward B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庭小仙医

    天庭小仙医

    天庭异变,逍遥快活的神仙们也开始生病了。凡人青年叶乐,本是一兽医,误打误撞之下,成为天庭仙医,在天庭如鱼得水,混得风生水起。泡泡小仙女。踩踩仙二代。这滋味够酸爽!
  • 仙人曲

    仙人曲

    新书已开:《小楼恰春风》,请各位多多支持~仙门有一个传说,在得道飞升时天外将奏起仙人曲,引领升仙之人飞升仙界,然万法归一之时九仙人曲也将响起,荡尽妖邪,引领仙人寻得正道。她是九天外三十二上仙之一,为证道毅然重入轮回。一朝掀起千重浪……仙道好友,与魔修缱绻,重返为人经历爱恨情仇……奏此一番仙人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 黄箓斋十洲三岛拔度仪

    黄箓斋十洲三岛拔度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

    这是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截取一位平凡而卑微的农妇后半生“养育人”的生活片断,以外孙女“我”的独特视觉和切身感受,叙述姥姥呵护我们成长中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感人故事。姥姥以过人的勇气、辛劳和智慧,及底层女性独有的韧劲和耐力,还有不屈和尊严,把我们养育成人,又一次攀上了生命的山巅。姥姥大海一样爱的品格以及用爱养育后人的精神,就是她留下的无价“遗产”。
  •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老先生的自述,追忆了八十几年的人生历程,记载了儿时的欢乐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时对师长、朋友的怀念和感恩,同时书中还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关心国事民生的胸怀。在文中,作者有时轻轻带过,有时浓墨重彩,对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够比较真实地坦诚地还原个人历史,陈老的叙述能够让年轻一代的读者尽可能地捕捉整个时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积极影响。
  • 烟屿楼笔记

    烟屿楼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