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可谓旅游生活的产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命运和机遇,让我走出机关,从农村到城市,从省内到省外,从国内到国外,游览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及亚洲、北美、西欧一些国家。从中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淳朴的乡风民俗,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异国他乡的山山水水、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开阔了胸襟,拓宽了视野。
在这个漫长的旅程中,与旅伴们一起,或骑毛驴骡马,或坐汽车火车,或乘轮船飞机,或徒步跋涉,时而若一个行者,走到哪里,住到哪里,吃到哪里;有时又像一只候鸟,翱翔于高空,俯瞰一路的自然风光;时而又像一条航船,航行在涛翻浪滚的汪洋大海中,同样经受着大风大浪的颠簸摇晃,于旅途中目睹耳闻了沿途的景致和异闻趣事,领略了个中哲理。这些旅程,间接和直接地影响着我的生活、立场、心灵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
旅途中感觉世界像一个万花筒在剧烈地旋转。传统与现代、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崛起与徘徊、欲望与良知、欢乐与悲哀、迷狂与彻悟,等等,都在此起彼伏地变化着。新信息、新思潮、新风尚的画面、文字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其中有寻活路打工的,有下海做买卖淘金的,有发财的也有破产的,有梦想成真的,也有美梦破碎的,以及社会行为的大开大合、大起大落、大生大死,等等,与此联系的是思想上的大善大恶、大慈大悲、大彻大悟,等等,所有这些所见所闻都在震撼着我的心灵,引我思考。旅游生活作用于我,便产生了文学写作的念头。
但是,文学写作不是原模原样的生活记录,不是社会现象的罗列,不是做买卖的流水账,不是合影留念,而是生活的再创造,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为此,我对旅游生活的素材进行了再审查、再思考,按文学写作的要求,进行取舍。凡没有文化意义的素材加以去除;凡有文化意义的素材予以保留,并加以发掘。比如社会正义、人格尊严、勤劳、勇敢、智慧、坚忍,同情悲悯、乐观向上、豁达宽容,婚丧嫁娶,再如待人接物良好风俗、诚实守信的民风民俗,发自内心的歌声、溢于言表的舞蹈,反映民风民俗的图腾、服饰,甚至小孩的一言一行,都加以运用、发挥。
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入地感觉它。这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返回到深刻感觉的过程,也即是文学创作的过程,即由对旅游生活的观察体会和深刻理解,进行生活的再创造,使它高于生活,形成文学作品。
关键是理解生活,深入到人性里面,把握生活的本质、再现灵魂深处的精神世界。为此,要牵得广、涉得深。诸如神圣与庸俗、纯洁与肮脏、伟大与渺小、崇高与卑下、共性与个性等等的内容都要涉及。圣人贤哲与卑鄙小人的肉体差别并不大,其灵魂却有天壤之别,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与一个贪官污吏的精神境界是大不一样的,献身于人类解放事业的烈士与一个社会败类的差别,就在于截然相反的灵魂。人的一言一行都取决于其思想、品行的优劣、精神境界的高低。一些文学巨匠曾指出:比大海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要做灵魂的审问者、亲受者。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只是为了吃饭。人性揭示得多高,作品的成色就有多高;把人的灵魂洞悉透了,作品自然就有了档次。由此可见,揭示人性的本质,洞悉灵魂的深度,审视精神境界的高度,是何等重要。旅游的行程,也是人灵魂的演示过程,也为揭示人的灵魂提供了条件。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发生了大变化、大改组。也是我们祖国发生大变化的时期。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尤其是实行了改革开放。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触动人们灵魂的时期,即由传统的思想意识向现代意识、现代精神、现代情感的转变时期,文学创作必须要反映这个时代精神的内涵、广度、深度,以及它的共性与个性。
我从自己半个世纪、广领域的旅游中,从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观察了旅伴的种种表现,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揭示了他们的人性本质,灵魂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而概括、塑造了一群形形色色、性格迥异、丰满浑厚的小说角色。比如小说主人翁之一的胡艳丽,她美丽善良、活泼热情、年轻单纯。在旅途中,在旅伴的诱逼下与之发生了性行为,且怀孕,不得不与其结婚,而其丈夫在对文化革命的精神狂热中,由于观点对立,在派性的促使下,为了标榜自己的革命性,打击对方,抬高自己,揭发了她日记内容中的所谓“问题”,出卖了她,践踏了她的人格尊严,亵渎了她神圣的心灵,致使她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为了捍卫人格尊严,坚持真理和社会正义,她断然与背信弃义的丈夫离了婚,然而却陷入了生存困境。面对政治上的迫害、婚姻的失败、生活的困境,是自杀还是活着?她坚信真理必胜,坚持信仰,坚信正义,抱定活人的价值,尽母亲的责任,拼全力抚养儿女。在正直同志的同情和怜悯下,挺了过来,终于澄清了“问题”的真相,维护了人格尊严,至高无上的信仰,表现了伟大的母爱,赢得了社会正义的胜利,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塑造的再一个角色是韩克,他虽然欠机敏,但诚实守信,坚持真理,主持公道,敢于行动,尊老敬贤,勤学好问,扶危济困。由于他不害人,不算计人,不论亲疏,人们都信任他;由于他对事情缺乏预见性,每事问,总在别人说明真相后,来一句“原来如此”的口头禅。因他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和谐相处,待人宽容厚道,不计个人得失,同伴们以他名字的谐音称他为“憨客”。好人有好报,憨客有“憨福”;因为诚实、牢靠,最终获得女友的真爱,与美丽聪慧的胡艳丽结为夫妻。
写人性,揭示人灵魂深处的精神世界,离不开继承和创新,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社会历史构成紧密的文化关系;每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是社会历史、民族文化合力的结果。每个人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因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性格,人与人的交往中讲究仁爱、诚实守信、夫妻忠贞操守,长幼尊老爱幼、朋友以礼相待。丢了传统会乱序,照搬西方的一套也行不通。中华民族古老而伟大的传统是根,只有继承传统、反思传统、重构传统,才能反映角色的性格特征,民族的情怀。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在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过程中,进行了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繁荣昌盛的今天。只有确立自信、自豪、自强,才能客观地反映过去,显示现在、展望未来。有鉴于此,我从旅伴中概括、典型化,塑造了赵济仁这个形象,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和谐团结、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
相应地还塑造了其他的形象,诸如参与旅游的导游、讲解员及其他旅伴。从他们的矛盾、纠葛、言论、行动中反映了旅游行程,旅游生活,讴歌了壮丽的山河,回顾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反映了纯真朴实的民风民俗,从时代潮流中撷取了生活的浪花,形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要用灵魂写作,以崇高的精神境界、纯正的心灵观察社会、体会生活,用心灵的望远镜、显微镜透视人生,人的灵魂,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中,摄取人性、灵魂深处的真相。做到写什么人物像什么人物,从角色的灵魂深处塑造人物。
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祖国锦绣壮丽的大好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令人敬仰的圣人贤哲,勤劳勇敢,智慧坚忍的伟大民族精神,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社会主义的光辉现实,英雄、先烈们奉献牺牲的可贵精神等等,都陶冶了自己的心灵。是家乡给了我成长的土壤,是伟大实践给了我发展的环境,是党组织赋予了我信仰和政治生命,是人民给了我地位和荣誉,我的一切都属于祖国、人民、党组织。我只有鞠躬尽瘁,尽责任、尽义务、做奉献。我把这一切都倾注到文学写作中。同时,写作的过程,也是自己心灵的再洗礼过程,精神境界的再升华过程。想的是奉献,梦的是服务,做的是回馈社会,把全部的精力、关爱、心血都倾注到创作劳动上,力求历史的进步与精神升华的统一,审美超越与现实超越的统一,主题思想与艺术形式的统一,主观批判与社会历史批判的统一。尽我所能,为生活而写作,为发展而创作,为责任而创造,为义务而创作。倾全力塑造一群能反映时代精神,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物,奉献有益于社会的精神产品。
用生命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中充满曲折、坎坷、难题,可谓老牛负重、任重道远。因为工作量大,要花费较长时间;又是个细活,要精雕细刻;又是个难题,必须要克服重重困难。另一方面,自己是年逾古稀的人,如果拖下去,会半途而废,功亏一篑。既快不得又慢不得。为了完成写作,一方面要抓紧时间,见缝为插针,排除干扰,与时间赛跑;另一方面又不能赶急图快,要克服心理障碍。
人老了,似乎干啥事都不应该,写作也是一样。亲人的唠叨,朋友的劝解,旁观者的泄气话时有所闻。
因为老了,免不了有悲观情绪,睡觉瞌睡少,吃饭没味道,与人少来往,生活情趣少。快乐的事不多,烦恼的事不少。回首看,去路漫长;往前看,没有希望。说得好听点,叫安度晚年;说得坦率点,是等死的人。做点事,怕自不量力。可是,毕竟还有一口气,有一分力量。有感情要宣泄,有思想要表达,有人格尊严,还有活人的价值,有信仰的支撑。有话要说,就往纸上写,在写作中领略大好河山,解读悠久历史,欣赏灿烂文化,记录逸闻趣事,瞻仰伟人,凭吊古人,怀念哲人,激励后人。既充实了生活,又有个寄托,也是为了活个明白,于是就排除困难,克服消极悲观,挺过逆境,坚持了下来。
从事写作,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长期考虑的结果。拿主意的过程就是思想斗争的过程。面对这么大的工程和重重困难,自问有没有必要,能不能实现。自认为有社会意义,有人生价值。有必要,也能实现。一是有生活基础,走了这么长的旅行道路,有阅历,有观察,有体会,有内容可写;二是有资料积累,几十年以来,每去一个地方就记日记、照相,收集该地方的人文资料,“有米下锅”;三是有写作经验,发表过不少文章、出版过诗词、小说,历经反复思考、权衡,好不容易才拿定了主意,抱定了自我实现的决心、信心,立下了用生命写作的志向。困难再大也要克服,时间再紧也要挤,曲折坎坷再多也要迈过去,虽然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也心甘情愿。
书稿是改出来的,奋力笔耕三四年,初稿写了六十万字,有的可以,有的不理想,优劣并存,良莠不齐。如果说初稿的完成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那么,摆在面前的又是解决优劣的问题。好比采掘出了一块璞玉,需要切割、抛光、切磋琢磨,要翻来覆去地修改。就制订了修改计划,一是内容,包括完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细节的加工,环境的描写,力求圆满、典型、逼真。也包括文字的准确、鲜明、生动、精练。特别是篇幅太长,言多必失,用词不当,瑕疵皆有。虽说是瑕不掩瑜,但瑕会损玉。好比人脸上的斑点,最易引起人的注意。因此,必须尽力克服缺点,消除瑕疵。学无止境,艺有高低,完全靠手工写作、修改,抄了又抄,虽经反复修改,仍难免缺点、瑕疵,只能告一段落,交给出版社,又几经挑剔、修改,才成现在这个样子,奉献给社会,供有心的同志评品、议论,甚至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