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下。北京东交民巷。中南海。
1948年快要结束的时候,美国外交官戴维.巴雷特上校和约翰.梅尔比在北平的领事馆共进午餐。外面阳光明媚,光线透过柿子树。然而,隆隆的炮声震掉了他们桌子上的刀叉。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到达西山。
尽管到了第二年的上半年,蒋介石还在南方作最后挣扎,但对世界来说,北平已变样。
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于6月15日召开会议,讨论制作新中国国旗。
1949年7月14日至8月15日,《人民日报》,包括《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一齐刊登了新政权的第一条广告: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征求新中国的国旗图案。
这时,离10月1日的开国庆典仅剩45天。
上海外滩。南京路。曾联松住宅。曾联松在讲述……
没想到关于国旗的设计问题,牵动了黄浦江畔一位默默无闻、长期从事计划和财务工作的年轻人曾联松。他决定投身到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设计工作中去。他在工作之余陷入沉思。说不清有多少时间,这位33岁的年轻人置身于月光皎洁的夜晚,仰望群星闪烁的太空。突然,他从“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启发:
中国共产党不正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吗?于是,他设想:以一颗大星导引于前,几颗小星环绕于后,众星拱北斗,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紧紧环绕在党的周围。他把五角星设计为黄色,这不仅与象征革命的红色相协调,如一片红霞,金光灿灿,简洁而庄严,也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那么,环绕大星的小星,应该是几颗呢?曾联松想到中国四千多年的灿烂文化,还联想到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指出人民在当时包括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就决定以四颗小星象征广大人民。
五星红旗设计稿。采访曾联松的学生及子女。北京饭店。存放在博物馆的五星红旗。
曾联松从美学角度考虑了图案的几个方面:红与黄、简与繁、小与大、宾与主、静与动、长与宽。整个旗面上的五角星、椭圆形和长方形相互结合,比例协调,构图紧凑,整体富于变化而又相统一。8月中旬,他将设计稿寄往北京。
这时,政协筹备委员会在北京饭店的413号会客室设立了国旗图案临时选阅室,将所有来自中国大陆、美洲和世界各地的3012幅应征国旗图案设计稿集中在这里。评选委员会成员和专家们一致认为,评选国旗的标准应该有我国的政权特征,要庄严简洁。评选委员会从来稿中精选出38种国旗草图,编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供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最后确定料中的第32号设计图案为当选图案,这正是曾联松的设计图案。
北京街道。采访宋树信……
1949年9月27日通过国旗图案,这时离开国大典仅3天了。国庆大典筹备处将制作五星红旗的任务交给了北京永茂实业公司,公司经理把任务落实给供销科科员宋树信,并叮嘱他这是一项“特别特别”重要的任务。
宋树信曾是我党在北京的地下工作者,他以惯有的口气表示坚决完成任务。尔后,他在东单二条转了几圈,最后来到北京大栅栏的老字号“瑞蚨祥”绸庄,花了一天时间好不容易在库房里找到了红绸和黄缎子,又在西单的一个胡同里找了位裁缝制作。宋树信除了吃饭,没敢离开缝纫店一步。一直到9月30日晚上10点,宋树信才将旗帜送到国庆大典筹备处。
首长们看了制成的旗帜非常满意。由于黄缎子门幅不够,其中一个五角星的角还是拼接的。另外,他们发现套旗杆的白布套下多了根带子,这是细心的裁缝为防止旗帜被风刮落而加上的。
筹备处的领导知道旗帜是不能随便加带子的。这样,宋树信又赶到缝纫店,等他再返回筹备处时,已是子夜时分,即1949年10月1日零点。
中南海。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资料镜头。人民广场。广场上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5个小时后,毛泽东早早地起身,在规定的时间登上天安门城楼。他看到蔚蓝的天空阳光灿烂,古老的城楼已焕然一新,朱红色的圆柱之间,悬挂着8个巨大的宫灯,两侧竖立着8面鲜艳的红旗,内檐上挂着巨幅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亿万人民翘首期待的伟大历史时刻终于来到了。毛泽东走近麦克风,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向全中国和整个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尔后,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毛泽东揿动了升旗的电钮,五星红旗在军乐声中沿着旗杆冉冉升到顶端。
天安门广场沸腾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沸腾了,全国人民沸腾了!这面长4600厘米、宽3380厘米特制的五星红旗,在海啸般的欢呼声中迎风飘扬……
开国庆典五星红旗升旗仪式及游行队伍资料镜头。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香港回归的升旗仪式。人们看着五星红旗。鸽群翱翔。
五星红旗是新中国的象征。从毛泽东在新中国诞生之际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到联合国大厦前第一次飘扬的五星红旗;从23届奥运会会场15次升起五星红旗,到南极考察队在极地竖起五星红旗;从中国登山健儿在珠穆朗玛峰之巅插上五星红旗,到香港回归升起五星红旗……50年来,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国旗每天迎风飘扬,红光闪耀。
现在,每当共和国的天边露出一道红霞,天安门国旗班威武非凡的武警战士就会一身戎装,手捧国旗正步走到旗杆下,敏捷地做着升旗的预备工作。当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时,伴随着威严的国歌声,一位武警战士把手一扬,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太阳一齐迎来新的一天。
那些早起的鸽子在红旗和太阳间缓缓飞过……
从天安门走出手捧国旗的武警战士。晨光中的升旗仪式。
坐在医院病床上的曾联松。老人的面容和国旗。
1996年国庆,年届80高龄的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在家人的陪同下,特意赶到北京观看升旗仪式。此情此景,使他禁不住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回到上海,他从电视里看到一位年轻的歌手深情地唱道:“……五星红旗,我为你歌唱,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没等歌曲唱完,泪水就蒙住了曾联松的双眼。
然而,为五星红旗歌唱、骄傲和流泪的,又何止一个年轻的歌手和一位八旬老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