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3500000001

第1章 序曲 盛唐气象

奔流不息的时光之河,倒流回一千三百年前,积累了唐太宗李世民以来以人为本、开拓进取、居安思危的丰硕治国成果的泱泱大唐帝国,经过睿宗李旦时期四个年头的朝政动荡、萧墙祸患,和继位而立的玄宗李隆基两个年头的励精图治、光复大业,至开元年间——公元七一三至七四二年,开创了中国封建帝国空前的自雄、自强、自信、自豪之“元”。以至紧随其后的天宝前十年间,虽已危机四伏,却仍沿袭、承续了这种自雄、自强、自信和自豪。那是一个曾经令其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不胜留恋、追忆不断、生机蓬勃、国泰民安的繁华盛世!

开元年间的大唐,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经济最繁荣、社会最稳定、文化最发达的封建帝国。纵观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大国,拜占庭、印度,长期处于分裂、动乱之中;阿拉伯帝国、大食帝国,已处于分崩离析的前夜。而世界东方的泱泱大国——大唐帝国,版图达到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七千万,世无伦比。其都城长安,约为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七倍、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的六倍,堪称“世界第一城”,以其“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诗句)、“万家身在画屏中”(施兼吾《长安早春》诗句)的秀美、舒适与壮丽和谐、气势恢弘,和东西两市栉比鳞次的店铺、酒肆,丰盈的货物,以及街市上来自世界各国、长相迥异、装扮奇特、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流,无一不彰显着华夏帝都的兴旺、繁华、鼎盛和举世无双的辉煌。

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忆昔·其二》一诗,描绘了那时大唐帝国的盛世风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

这种天下太平、繁荣富庶、和谐安详的景象,并不只展现于京城长安内外,并不只展现于自古经济较为发达的关中、关东一带,也并不只展现于陡然崛起、跃入了全国经济前列地位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近七十年,大唐一直推行“四夷可使如一家”的民族政策,已使九州略同,中原与边陲同样沐浴着国泰民安、蓬勃兴旺的盛世艳阳。

长安是大唐的缩影。这里不但商贾云集,经济繁荣,而且以开放的英姿,接纳着服饰、相貌各异的各国客商。来自西域诸国以及大食、波斯的商贾,所开设的众多客栈和酒肆,无不生意兴隆。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以赴胡商店肆为乐。李白就有“挥鞭直就胡姬饮”(《白鼻呙诗》),“笑入胡姬酒肆中”(《少年行》“之二”)和“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前有樽酒行》)的诗句。从唐都长安出发,远达地中海、波斯(今伊朗)、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大食(今阿拉伯)的陆上丝绸之路,与远达南洋、西亚和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以大唐盛产的丝绸织品和各国的名产为主要货物,塑造着国际贸易的繁荣。中唐诗人元稹曾以优美的诗句,描绘了那时胡商们在华夏大地上的商业活动:“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织锦成。越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胡商们对大唐各地的特产了然于胸,采买好将要运回自己国土以大发其财的货物,心满意足地来到长安徜徉、观光、玩乐。远涉重洋,被唐人称为“南海舶”、“西域舶”、“南蛮舶”、“昆仑舶”、“师子舶”、“婆罗门舶”的各国商船,纷纷驶往大唐海岸,以其体积的巨大,令国人无比惊讶。1而诸如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骠国(今缅甸)、真腊(今柬埔寨)、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林邑(今越南)、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拜占庭(东罗马)、波斯(今伊朗)、大食哈里发帝国(阿拉伯)等国的朝廷、王室,也都派出使节,纷纷来到长安,拜谒大唐皇帝。诗人王维的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生动地描绘了那种庄重、瑰伟的情景。

长安不但接纳了各国客商、游客和使节们,各国来者也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带给了大唐。一些留居长安的外国人参加了唐朝的科举考试,并担任官职于大唐朝堂、府衙。胡服、胡食、胡语、胡乐、胡舞,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神州人民。京城长安敞开包容万象的宏大胸膛,吸纳着世界各地优秀文化的丰厚营养,融入自己的血肉之中。胡食深得大唐百姓喜爱;西凉伎、天竺伎、高丽伎、龟兹伎、安国伎、疏勒伎、康国伎等,为大唐庶民所钟情;龟兹乐、西凉乐、疏勒乐、高昌乐、高丽乐、天竺乐、安国乐、康国乐……与华夏钟鼓之乐,一起鸣奏着开元的升平;胡旋、胡腾、柘枝等胡舞,与汉民族的长袖之舞,共同激荡着盛世的激情;胡服、胡妆,濡染着妇女的娴雅柔媚,油然升腾着豪爽刚健之气。异国或异民族的衣食、乐舞文化,不仅悄然改变着平民百姓的习俗,而且浸淫着达官贵人乃至皇室的生活。宫廷之内,“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仕女皆衣胡服。”(《旧唐书·御服志》)

盛唐气象还表现为对儒士和科举的器重,读书问学蔚为风尚。大唐早于开国不久,即在乐于披坚执锐、从军效力,以立功入仕、光耀门第的浓重尚武之风中,兴办官学,弘扬儒学,统一“五经”。进入开元年间,天下英才士子,已不再倾心于仗剑从戎,以求拜官晋爵;而日趋热衷于读书科考,进士及第,“耻不以文章达”。为了能够求得前途与功名,他们苦读于各种官学或私家书院,埋头经籍,潜心问学。熟读儒家经典,使他们心怀天下,积极奋发,锐意进取;而道家、佛学思想的博采,启发着他们的人生哲思,开阔着他们的心灵天地。“男儿立身须自强,十年闭户颖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诗人李颀的这首《缓歌行》,既是对自己读书入仕经历欣然自得的回忆,也是对一代年轻才俊的人生理想、梦想的真实描绘。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劝学》)的著名诗句,真实、生动地描绘了青年志士的苦学情景。正是在这种儒学与文赋之道受到空前倚重的文化氛围中,一代倜傥风流的文士迅速成长。

盛唐时代社会安定、国家统一、政治开明、物阜民丰、开放包容、开拓竞新和文教兴旺,其最显著的文化征象,便是诗坛的群星璀璨和诗歌创作的空前繁荣。真率豪迈、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流荡于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之中;博大、蓬勃、奋发、进取,氤氲为传世名诗中激扬着的时代精神。孟浩然、王维等人清幽自然、恬淡闲适的田园、山水诗,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崔颢等人豪迈雄浑、大气磅礴的边塞诗,以及贺知章等人清新隽永的诗作,特别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2的“诗仙”李白,和“语不惊人死不休”3的“诗圣”杜甫,以其或豪放飘逸、瑰丽绚烂,或沉郁顿挫、深厚老成的诗作,缔造和装点着盛唐诗坛的繁荣和宏丽瑰伟。大唐诗人们把自身的命运坎坷,熔铸为对未来的信心满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形成华夏人文知识分子相承至今的不衰之魂和伟岸风骨。

与唐诗相争艳的,是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门类艺术的异彩纷呈和灿烂辉煌。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曹霸、韩干、张萱、韦偃的画,将中国的绘画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而陆续开凿的石窟,使以佛像为代表的泥塑敷彩,和石胎泥塑的佛教人物雕塑以及壁画,进入了恢弘、雄奇、壮伟、肃穆而热烈的艺术天地。始开凿、雕塑于十六国时期前秦的敦煌莫高窟,至唐代新凿、塑二百多窟,几乎占其总数的一半;始凿、塑于北魏中期的洛阳龙门石窟,至唐代新凿、塑的窟龛数超过了总数的一半。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庆阳北石窟寺、太原天龙山、固原须弥山等地的石窟,都得到较大规模的续凿、续雕。这些石窟雕塑,无不以其神秘、奇谲的佛教故事,折射着真实的人间世界。而在整体山岩上,自开元元年(713)开始凿、塑,历九十年始完成的四川乐山弥勒坐佛,高达七十一米,气势磅礴,规模宏大,浑然一体,堪称举世一绝。

唐代的乐舞创作成绩斐然。董庭兰弹奏胡笳,“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曹保和他的儿子曹万善、孙子曹刚善弹琵琶,“拨拨弦弦意不同,胡啼番语两玲珑。谁能截得曹刚手,插向重莲衣袖中?”(白居易《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安万善吹筚篥,“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唐太宗李世民编制的大型歌舞《破阵乐》,舞者一百二十多人,舞时声震百里,撼天动地。唐玄宗李隆基精通音律,曾亲自教授乐舞技艺于梨园三百乐工,还亲自创作了《霓裳羽衣曲》。而浑脱舞、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在雍容大方、娴雅蕴藉的大唐风韵中,融会着轻快流畅、幽默滑稽的异国情调。至于公孙大娘的剑舞,连诗圣杜甫也不胜钦佩:“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书坛更在大唐呈现出亘古未有的璀璨景象。唐太宗李世民对书法的倚重,欧阳询、褚遂良、殷仲容等书法巨擘的杰出创造,把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的艺术美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欧、褚、殷等书法巨匠,都在长安留下了许多传世的碑刻瑰宝。

强盛的国势,阔大的胸怀,进取的雄心,炽热的学风,辉煌的诗歌,灿烂的艺术,熔铸为恢弘雄大、高迈飘逸的盛唐气象。

本书的传主颜真卿,就诞生于朝堂动荡而国脉旺盛、十年后开元盛世姗姗而来的中宗李显景龙三年(709),成长于此后的二三十年间,盛唐时代的雄浑气象塑造了他的雄姿英发。而他的盛年,大唐却在安史之乱中由盛而衰。在盛唐雄风凋零的乱世中,颜真卿以身许国,砥柱中流,力挽狂澜,壮怀激烈。颜真卿的晚年,大唐踬踣于割据藩镇此起彼伏的兵连祸结之中,他虽为社稷复兴、百姓温饱而殚精竭虑,竭忠尽智,却屡遭陷害,磨难备尝,最后为平抚反叛藩镇而大气凛然地丧身于魔窟之中。

颜真卿不但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铿锵、豪壮的惊天之曲,而且把书法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旷世峰巅。作为颜体书法的开山鼻祖,其笔下的一竖一横,都出自于忧国忧民、壮怀激烈的伟大灵魂;一撇一捺,都熔铸着对中华河山土地、庶民百姓的深深挚爱之情。其书法作品,也无不与其立身行事一起,激扬着忠魂、正气之曲。

同类推荐
  • 安倍晋三传

    安倍晋三传

    日本的政治家都爱给自己找一个“座右铭”,安倍晋三也有一句:“ 初心不可忘”。什么才算是安倍晋三的“初心”?有人追溯到他当选日本政府首相以前的政治理念,有人追溯到他在给父亲安倍晋太郎外务大臣当秘书时受到的影响,有人追溯到他在大学时代学到的知识,有人追溯到外祖父岸信介对他的影响,甚至有人追溯到在他父亲安倍晋太郎结婚之前就已去世的祖父安倍宽留给他的政治DNA……虽说众说纷纭,实际上都在强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想找到安倍晋三的“初心”,就不能只将眼光盯在安倍晋三今天的言行上,还有必要看看安倍晋三的人生经历,过去的豪言壮语,以及了解安倍晋三的家族历史。
  • 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之父:奥拉西奥·基罗加

    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之父:奥拉西奥·基罗加

    本书叙述了被誉为“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之父”的乌拉圭作家奥拉西奥·基罗加的身世与生平。包括他作为职业作家的诞生和成熟、其作品的死亡主题、他在异国他乡的经历、他和其他作家的关系、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等。此外,还附有录基罗在中国纪事、基罗加的生平创作年表等。总之,这部专著以翔实的资料和客观的评述,比较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著名作家基罗加一生的经历、取得的文学成就,展现了这位小说家成长和成功的过程。
  •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通过对爱新觉罗家族全新解读,再现清朝原貌,重温近代中华盛衰。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安乱、争战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近三百年的兴衰昌亡,成败得失,令人荡气回肠。爱新觉罗家族十二位皇帝的功过是非,昭前警后。清朝的崛起为封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它的衰落又导致了封建社会的瓦解。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统治者为满族爱新觉罗氏。在明朝朱氏家族统治日渐没落的时候,东北苦寒之地的一个家族日益崛起,这个家族起先只是为了报杀父之仇,随着实力不断扩大,志向也由复仇变为建国乃至征服天下。清爱新觉罗家族自入关后,共历十帝,统治近三百年。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历史中,家族问争斗没有前朝各代激烈,的问题在于“华夷之争”下的民族融合。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使封建经济达到了,但同时,由于闭关自守、盲目自大,使中国在近现代落看于世界发展。
  • 千古枭雄朱元璋

    千古枭雄朱元璋

    少年贫寒,徘徊在死亡边缘;中年称王,终创建千秋霸业;千古枭雄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做过和尚,做过乞丐,终君临天下,成为九王至尊;后人评说,他是明君,惩治贪官毫不留情;后人评说,他是暴君,兔死狗烹杀人如麻,他,被人称为千古枭雄——朱元璋。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热门推荐
  • 紫金战道

    紫金战道

    同样是男人,为何我会如此辛苦!每天都要面对美女的骚扰,萝莉,御姐,美妇。同样是混混,为何我会如此烦闷!那些贵公子,富二代几近疯狂的要认我做老大。同样是平民,为何我会如此劳累!一天到晚要忙着数钱,看见人民币我都反胃了。
  • 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大国崛起,这是一个喧嚣已久的话题。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拉开了世界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序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先后崛起,夺得了海上的控制权并成为了世界的霸主。这些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荷兰如何从一个与海搏斗的“低地之国”迅速崛起,在17世纪的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如何崛起为全球最富有、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现代法国是如何诞生的?美国又是如何从仅有200余年历史的国家崛起为今天唯一的超级大国的?……本书将为您一一生动解读。
  • 福建台湾奏摺

    福建台湾奏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蘑菇课

    蘑菇课

    在距我七八米的阴暗树冠层中,有根粗枝桠猛地一动,陡地蹿出一条鬼魅般的黑色鸮影,疾快无声地飘临头顶上方。在那一瞬,我来不及做任何反应,连害怕都来不及。当时只会一样,瞪大惊恐的双眼,眼睁睁地看着它当头罩下。那可怖黑影似夜魔的风筝,阴风凄凄悄然无声,阔扇般的漆黑双翼遮蔽了月亮。它在我头顶三尺处收住,打个快旋,回落到左侧的树杈上。月光清晰地勾勒出它乌黑的轮廓,身长近半米,形体圆粗,似一个大树瘤。佯攻。我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刚才那一刻,整个人毫无反应,如同被绑紧的牲口,对方可以用任何方式在任何部位下手。稍稍回过神,第二轮攻击又至。它直扑到距我头顶一尺处,才猛地凌空敛翅,疾旋一周而去。刹那间,我嗅到了它身上毛羽间散溢的微腥气。虽属佯攻,但比上次凌厉。
  • 努尔哈赤传

    努尔哈赤传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即清太祖,大清帝国的开山始祖,八旗兵创建者和统帅,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努尔哈赤的一生波诡云谲,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交织,既是骑马弯弓的塞外英雄,又是攻无不取的常胜帝王。本书将努尔哈赤的一生客观地一一呈现出来。
  • 诱宠萌妻:腹黑邪少求放过

    诱宠萌妻:腹黑邪少求放过

    婚礼当天,她被继妹抢了老公。父亲突然病故,遗产却由继母独揽。迷糊中被陌生男人夺了初夜,她被冠上荡妇罪名,人人喊打。一夜之间她从千金小姐沦为过街之鼠。绝望中那个夺她初夜的男人伸出了一只手,“想报仇?给我生个孩子我帮你。”到底他伸来的手是希望还是魔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娆家主很倾城

    妖娆家主很倾城

    她,慕容蓁,慕容家族直系继承人,却天生废物修炼白痴,受尽奚落嘲讽,虽有爷爷父亲相护仍旧欺凌暗杀不断,最终身死叔父堂兄之手,抛尸野外。她,容蓁,二十一世纪音乐天才,暗盟最得意的杀人机器,一朝穿越,容蓁成为慕容蓁,乱葬岗归来,人人唾弃的极品废材,从此锋芒毕现破茧成蝶。没有战力?打得你满地找牙爹娘不识。没有技能?一支玉箫行天下,以音御兽控音杀人,她是天下首位音控师。片段一“慕容蓁,我劝你还是自动放弃继承人的资格,否则你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某小青年凶神恶煞的说道。慕容蓁点头,“你是没机会看我怎么死了,不过我可以让你亲自感受一下死亡的过程,选个死法吧,你想断断续续的死还是干干脆脆的死?”“慕容蓁!你别给脸不要……”“嗖……”裙摆翻飞,嗖的一声,某小青年便划过一条优美的抛物线再嘭的一声在地上弹了两下归于沉寂。“今儿个心情好,下次你就没那么幸运了!”片段二“慕容蓁,这是退婚书,从今而后你我婚嫁自由各不相干!”大街之上,相南王夜阑君厌恶冷漠的声音响彻四方,百姓哗然。接过退婚书,慕容蓁扫了一眼高高在上的某王,难得赞赏有加,“算你还有些自知之明,你确实配不上我!”“慕容蓁……”咬牙切齿的开口,只是话还没说完,便被某人接下去的话语气的吐血。“爹爹,赔他点青春损失费!”慕容蓁漫不经心的开口。“哦!”乖乖的点头,咬了咬牙终于狠心的递出手心的糖果,“拿去吧!阿卿最后的两块糖果了!”“给我滚!”相南王脸色铁青,一手挥开眼前的糖果。“宝宝,他好凶!”委屈的声音响起,让心情甚好的慕容蓁立刻变了脸色,手掌翻飞犹如灵蛇直击相南王的胸口,冷如鬼魅的声音适才响起:“从今而后,惹我者——死,惹我爹爹者——生不如死。”片段三“大师,你能帮我算算近来有么有桃花么?”某女非常虔诚的问。“在下是国师不是算命先生!”某国师平静无波的答道。“那是没有桃花的意思么?”某女有些些失望。“你应该去找算命先生!”嘴角抽了抽,某国师力持镇定。“那是有还是么有呢?”某女迷惑了。“你……没有!”某国师满脸黑线最终咬牙切齿的说道。“么有啊!”某女仰天长叹,泪湿长衫。多年后一语成谶,某女破口大骂:尼玛!十八了还单身,烂神棍,你赶紧赔我桃花!=====================================================================
  • 望古神话之星坟

    望古神话之星坟

    一个只有蒸汽时代文明的孤星,却存在着高科技时代的遗迹,到处充斥着剧毒的植物和变异野兽,成为这个星球的生命禁区。徐乐,一个只有三等公民身份的穷学生,每天最兴奋的事儿就是跑到食堂抢上一顿难吃的免费饱饭,森严的等级,已经决定他一辈子只能成为那个让他绝望的司炉工…… 然而,无意中解救的“流放者”改变着她的一生,意外的牢狱之灾被迫加入生存率极低的恐怖游戏,只有如此,才有生的希望,别无选择,只能与流放者组织合作,与伙伴们一起为生存挣扎,阴谋、背叛,游戏的真相正在一步步揭开……
  • 失火的月亮(中篇小说)

    失火的月亮(中篇小说)

    我打算立即就回单位去上班,然后再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孩子生下来。叶波没有再打电话给我。我希望,在喧闹的城市,我一样能够安静地度过我的准妈妈时光。我还打算,等到孩子满周岁的时候,我还要带她到马飞的老家去看看。看看马飞的父亲和小雯。我要告诉我的孩子,他的父亲从小就在那里长大。
  • Peter Nimble and His Fantastic Eyes

    Peter Nimble and His Fantastic Eyes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of The Night Gardener, Peter Nimble and His Fantastic Eyes is the utterly beguiling tale of a ten-year-old blind orphan who has been schooled in a life of thievery. One fateful afternoon, he steals a box from a mysterious traveling haberdasher—a box that contains three pairs of magical eyes. When he tries the first pair, he is instantly transported to a hidden island where he is presented with a special quest: to travel to the dangerous Vanished Kingdom and rescue a people in need. Along with his loyal sidekick—a knight who has been turned into an unfortunate combination of horse and cat—and the magic eyes, he embarks on an unforgettable, swashbuckling adventure to discover his true destiny. Be sure to read the companion book, Sophie Quire and the Last Storyguard. Praise for Peter Nimble and His Fantastic Eyes "Auxier has a juggler's dexterity with prose that makes this fantastical tale quicken the senses."-Kirkus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