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5800000014

第14章 论小说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5)

现代小说的对人物心灵纵深层次的探索并不是完全纯客观的,它与作家的自我探索是联系在一起的,当现代小说家向人物情感的纵深层进军的时候,同时也愈来愈自觉地意识到表现作家主体的心灵纵深层次。这说明不但人物形象的主体意识,而且作家本身的主体意识都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着。当小说家把人物情感放人“第二环境”中进行实验的时候,同时也把自己的情感放到人物和环境的调节机制中去了。在世界文学史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很喜欢把人物放到荒岛上去,到目前为止,至少有五次了。第一次是笛福把鲁滨逊放到荒岛上去,第二次是史梯文森写了《金银岛》,第三次是凡尔纳写了《宝岛》,第四次是苏联的拉甫列尼约夫把一个红军女战士和白军军官放到荒岛上去,第五次是英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亨利.戈尔丁在《蝇王》中把一群儿童送到了荒岛上去。在笛福、史梯文森、凡尔纳的作品中,最吸引人的还是作品所表现的那些异地、异人、异事,主要还是以客观的生活特征取胜。当然多少也表现了作家的主体意识,例如从鲁滨逊的冒险精神,在极端艰难的不屈不挠的创造生活的奋斗中,读者不难看到作家灵魂的投影。而在史梯文森和凡尔纳笔下,读者也可以看到他们对人性善的理解:只要肃清了邪恶之徒,在荒岛上都可以建立文明的生活。所有这一切都表现了作家的理性、作家的理想、作家的信念。他们所表现的主体意识往往属于意识到的表层,而在《第四十一个》中就有了一些变化.明显看出了作家不但揭示了仇恨白军的红军女战士在潜意识深处隐藏着短暂的爱的可能,而且也表现出作家本人在潜意识深处对那种脱离了阶级斗争束缚的人性的自由的神往。至于在《蝇王》中,戈尔丁揭示了作为客体对象的儿童,在没有坏人的荒岛,他们没有像史梯文森那样建立文明生活,最可怕的不是外在的邪恶的坏人,也不是那个猪头上落满苍蝇的象征;而是人(最纯洁的孩子)心灵纵深结构中那种占有欲、统治欲、领袖欲。在这里,戈尔丁就再清楚也不过地透露了他意识深层结构中对人类文明的悲观。这一切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他灵魂的肖像。

反复把人送到荒岛上去,情节模式没有过时,原因是作家发现了它不但在再现的客体深度上,而且是表现主体的深度都有难以穷尽的潜在量。

所有这一切都可以说明越到现代对表现主体深度的追求越趋向于自觉。

八、相对稳定的深屡审美规范

小说作为一种后起的艺术形式,它比诗歌更具开放性。因而它的宏观历史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诗歌。特别是在新时期,我国小说从情节性格模式的优势逐步向非情节性格模式的优势进化,在短短的十年中走过了西方小说一百多年的道路,这种现象使得一些同仁觉得大事不好,并预言小说将走向自我毁灭之路,可同样的情况又使得有些同仁认为小说艺术的发展已使艺术理论显得无能为力,要给小说的审美特征归结出任何规范都是不必要的。但是人类的审美经验只有在艺术形式中才能得到有效的积累,而形式的进化必然表现为审美规范的进化。艺术形式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旧规范的崩溃,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新规范的重建。不管是打破规范还是重建规范都不是盲目的无政府主义式的,它本身又都遵循着形式的深层的规范。打破规范是因为表层规范不能充分符合深层规范的根本性质,重建规范,恰恰是适应着深层规范进化的要求。在小说艺术高速度发展时期,令人眼花缭乱地迅速变幻的是审美规范的表层结构,其深层规范却相对平衡地经历着进化完善的过程,它并不像表层结构那样匆匆忙忙地瓦解重建。情节强化的小说进化为性格强化的小说,强化的极端走向了反面,跟着是情节淡化引起了性格淡化、环境淡化的倾向。不管是强化还是淡化,凡可称为小说的,其深层结构是高度统一的,那就是拉开了人物心理的横向距离,向人物心灵的纵深层次拓进。强化情节的好处是有利于人物心灵横向距离拉开和纵向深化。“突转”最容易使不同人物的心态分化。由于突然进入“第二环境”,孙悟空和猪八戒,聂赫留朵夫和卡秋莎,安娜和伏隆斯基的心理距离拉开了,而且纵深层次的情感也悬殊地分化了。弱化情节,弱化性格,并不是为了缩短人物的心理距离,而是抑制心理差距所引起的外在动作效果的强度,不让它在情节的连续突转中层层递进地放大。正因为效果不能连锁性地放大了,人物心理距离就更不能缩短了,如果心理距离上过分缩短,又没有情节,小说就可能向散文退化了。可以说,淡化情节和性格的前提就是拉开横向心理距离和分化纵向心理层次,不过它不像情节那样依靠动作效果,而是依赖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情感、动机、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的变异。淡化情节的始祖契诃夫,第一次在中篇小说《草原》中废除了情节和外在动作的连锁性效果。他一开始就把第一次离开妈妈的叶果鲁希卡和他的神甫舅舅,还有一个商人对草原的特殊印象、知觉、想象拉开。这其间还写了一场暴风雨,其目的就是把几个人对这场暴风雨的知觉的差距进一步扩展,契诃夫为什么让叶果鲁希卡生一场病呢?就是为了让他发冷、发热,穿着湿衣服去感受这场风雨,让他的感知、想象、判断与神甫商人充分地分化。越是没有情节,心理距离越要拉开。相反,情节性很强,但心理距离没有拉开,审美价值就会降低。古典色彩很浓的小说,依仗情节拉开心理距离,情节结束,距离也就消失了。可越到了近代、现代,即使情节结束了,矛盾冲突解决了,人物的心理层次悬殊的分化却不可挽回了,因而心理距离也没有消失。有时,作者不但不暗示消失的可能和趋向,反而暗示心理距离扩大的必然。契诃夫在小说结局上的创造往往就表现为心理的表层结构距离消失了,而心理的深层结构距离却扩大了,或者主人公的心理距离消失了,而读者与主人公的心理距离却拉开了,著名的小说《万卡》、《渴睡》就是这样的。万卡以为祖父会收到信,还梦见祖父收到信的情景,可读者知道他写的地址无法投递,祖父不可能收到信。在《渴睡》中那个小保姆,为了能够安静地睡一下,只好把小主人卡死了。她和老板娘之间表层的心理距离消失了,小主人不哭了,老板娘不骂了,她可以甜蜜地睡去了,可读者知道:明天一早她与老板娘之间的距离将可怕地扩大。从古典色彩很浓的小说,到现代派味道十足的小说,拉开心理的横向距离和纵向层次的距离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自觉的追求。‘总的来说,现代小说,情节淡化、性格淡化的小说,特别回避外在动作的效果的突转和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恐怖,大欢呼的情感逆反,代之以多方位、多层次情感色阶的交织,这样也使审美价值大大地增长了。俄国作家蒲宁写过一个短篇《轻盈的呼唤》,论情节本该是大起大落的:一个女中学生和一个五十多岁的军官发生了关系,但又拒绝嫁给他,并声明并不爱他。这个军官就在车站上开枪把她打死了。本来,这个情节的高潮是车站上的血案。可是蒲宁只用一句话带了过去:“一个并不漂亮的同奥丽雅.梅歇尔茨卡雅所属的圈子毫无共同之处的平民模样的哥萨克军官在车站的月台上,在刚下火车的人群中间开枪打死了她。”蒲宁避开了紧张的戏剧性突转和情感表层的惊讶和恐怖,致力于多方位多层次情感拉开差距和多种情感的有机组合。

同类推荐
  • 不捞衣衫只捞人

    不捞衣衫只捞人

    宁波市中心的甬江上有座有名的桥,桥身吊在铁架上面,样子很别致,叫灵桥。从前的灵桥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大铁桥,而是一座普通的木桥,桥头还有座小庙,叫“三圣经”。庙里的菩萨非常特别当中是个县官,左边是个手里捧着一只箱子的商人,右边是个补鞋匠。为什么会有这样奇特的布局?
  • 后经典叙事语境下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后经典叙事语境下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的狂飙,始于70年代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融合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写作手法以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实验意识,以多样、丰富的文本形态日益吸引着文学评论家和读者的视线。本书在后经典叙事研究的语境下,依托后经典叙事学提出的颇受文学批评学界关注的理论、视角、概念、范畴,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新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结构、话语、修辞、伦理等方面的探究,从而解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轫的美国小说现实主义转向的叙事内涵。
  • 你的神迹

    你的神迹

    白天,一个人去坟地是你最兴奋的事情。从坟地中心开始,一个墓地一个墓地地看那些碑上的文字,你轻轻地喊那些死者的名字。你希望有鬼坐在墓碑旁。灵魂护佑着你,鬼没有靠近过你,你从没看见过鬼的模样。你一直住在零下冰的屋子里。母亲瘦得跟大刀片一样,你希望老天那把刀砍下自己的肉给她。母亲偏执的气息飘在空气的房子里,生活都病了。有人说,有女鬼缠上了你。
  • 青春韵语:无声之歌

    青春韵语:无声之歌

    本书为散文集,记述了作者的成长经历,文中既有学校停水断电的烦恼,也有同学之间的友谊,有创业失败的伤心与烦恼,也有长辈对“我”的鼓励与帮助……尽管作者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仍然用坚强的意志谱写了一曲奋斗的歌。
  • 一只狼在放哨:阿巴斯诗集

    一只狼在放哨:阿巴斯诗集

    《一只狼在放哨:阿巴斯诗集》从阿巴斯的三部英译诗集精选500余首优秀诗作,由著名诗人、翻译家黄灿然先生倾心翻译,是迄今为止最全的阿巴斯诗集中译本。阿巴斯的诗承接悠久深厚的波斯诗歌传统,精妙,优美,神秘。他的诗句短小精悍而优美天真;他不写宏大的命题,只书写平凡生命的真与爱;他也从不给每一首诗歌确定标题,仿佛信手拈来,却自在自如,每一首都自成一个世界。他的诗句既迅疾又永恒,既抽象又细微,折射出诗人对充满微妙差别的世界的专注凝视与哲学冥思。
热门推荐
  • 不存在的星球

    不存在的星球

    本次出版作品,共收录了13篇第四届“光年奖”的短篇获奖小说。“光年奖”是中国科幻最大的原创科幻小说征文大赛的奖项之一。至2016年,共举办了五届。比赛邀请了王晋康、何夕、吴岩、韩松、陈楸帆、夏笳、沙锦飞、黄海、电子骑士、尹传红和江波这11位科幻界资深人士担任评委,为中国科幻遴选优秀的作品和具有发展潜力的科幻人才。
  • 第八次元

    第八次元

    世界无法负荷过多的人类,于是用20年时间开发了一款现实游戏,将会有80%的人类进入。一款无法退出的游戏,第8次元,慢慢展开....
  • 倾世鬼才要翻天

    倾世鬼才要翻天

    从前她不相信任何人;今生,她拥有了从未得到过东西,可是……“此后的往生,她绝不会再相信任何人。”后来,那个绝代风华的男子来到她面前,“遇到你以后才知道,这三千世界从来就没有你来的重要。”女子淡雅的小脸,眼角一翘,看着他“你守你的三千世界,我过我的潇洒人生。咱们,互不相干。”可是他怎么会这么轻易放过她呢。自此以后,她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女主性格有点精分。)
  • 闹钟

    闹钟

    这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这一场还没有施展开手脚的小小的罢工,已经为大伙儿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赵小艳打心眼里高兴,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话语也显出了轻松和活泼。可是她不知道,她的灾难也从此开始。将老板叫来了赵小艳,低下头,从收银台里拿出一个显然是早已准备好了的信封,递过去:明天就不要来上班了,这是你这个月的工资——真对不起,这不是我的意思,是我的叔叔,是他们董事会的意见——本是笑吟吟的赵小艳,笑容凝固了。在一时安静的间歇,传来大门外,那一片车水马龙、汽笛轰鸣的闹市声。
  • 太极食神之妙手天机

    太极食神之妙手天机

    “太极食神”是一个系列武侠传奇长篇,小说共分三部,“妙手天机”是第二部。讲述兆龙因为怨恨爷爷偏袒二叔杨云鹏,致使父亲杨云天身亡,他毅然离开杨家,化名木头,混进京城最大的酒楼会贤堂当跑堂的。凭着过人的悟性,他最终得到厨神卫璜的青睐,成为其关门弟子,并如愿以偿地进入御膳厨房。在宫中的斗宴中,兆龙凭着竹刀绝技脱颖而出,得到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嘉奖。如此同时,随着跟武云情感进一步加深,他也逐渐靠近“秋水”组织的核心。几经探查,没想到“秋水”的“老祖宗”正藏身于内务府中……
  • 妾心如宅3:门庭深冷 来者须诚(大结局)

    妾心如宅3:门庭深冷 来者须诚(大结局)

    妾心如宅系列收官之作,捶地看动荡乱世的英雄传奇,挥泪看情痴苦长的京城红颜2,150,000条网友推荐。 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熙王朝四百年的统治,终在贪念与野心之下爆发战争。聂氏将大熙王朝的疆土割走一半,建立了南熙政权,称“南熙”。北为原氏天下,称“北熙”。南北分裂之后第七十九年,南熙与北熙,各出了一位绝世名妓,世称“南晗初,北鸾夙”。南熙名妓晗初因为所托非人,被负心人抛弃,险些葬身火海,幸而被南熙文昌侯之子沈予所救。一个偶然的机会,晗初被沈予派去服侍好友云辞,两人朝夕相对暗生情愫,云辞怜惜晗初,为其改名“出岫”,将其带回云府。然而好景不长,这一对有情人的情路曲折,命途多舛。
  • 总裁,玩够没

    总裁,玩够没

    生活所迫,她将自己廉价出卖,金主却是冷血无情的黑街总裁,千丝万缕的关系,注定两人纠缠不休。他说他这辈子都不会让她安生,要让她生不如死,他对她夜夜无止境的索取,却都无关爱情,只为羞辱;她说她要让他为各种恶行付出代价,他对她带来的伤害,她将加倍奉还。
  • 杨成博先生遗留穴道秘书

    杨成博先生遗留穴道秘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人之美

    成人之美

    我们当然可以爱一个人爱到不要命,但是绝不能爱一个人爱到不要脸。五十七篇文章,来自我们身边的故事,我们的亲人、同事、室友、同学、恋人等等,有爱恨情仇、柴米油盐、现实和梦想,充满人间烟火,是普通、平凡、真实的,同时又是独一无二、色彩斑斓的。我们谈论或者不屑他们,我们羡慕或者嘲笑他们,同时,我们都是他们。暖小团的文章,简单粗暴、一阵见血、犀利、颠覆、有趣、精准、透彻、真诚。书中的数篇文章在韩寒监制的「一个」APP获得无数点赞,《致未来丈夫的一封信》、《致前任男友的一封信》等文章发表时都曾经刷新「一个」app文章点赞数量,成为当时的历史点赞第一名。
  • 蒋廷黻回忆录·增补版

    蒋廷黻回忆录·增补版

    蒋廷黻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经历和身份的“重要人物”,其回忆录有着较为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本书系作者退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1979年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曾引起海内外学界广泛关注。蒋廷黻一生经历复杂,亲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他以学者的眼光与头脑进行观察思考,有人所未道之处。加之长期身处高位,回忆录中披露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史事,更是研究近现代历史的珍贵资料。这是该书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出版该书的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