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6100000002

第2章 引子:千万声我呼唤着你(2)

胡适曾这样评价墨子:“墨翟也许是中国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人物”,“是伟大的科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与孔孟儒学、老庄哲学、法家学说相比,代表着民间立场草根立场的墨家学说,能够打动除了权贵之外几乎所有中国底层民众的心。杨朱的学说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极端强调“为自己的人”,而在墨子身上,强烈的“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天下为己任的入世情怀;“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勤生薄死以苦为乐的理想主义胸襟;“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的自我牺牲精神,感染着一代代追求精神人格的后人。以至一向追求出世超脱的庄子,也对墨子发出由衷的感叹:“一代才士啊!”墨子是一位充满了理想主义激情而且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侠俊杰,被皇权专制主义封杀的墨子思想,到了现代才能真正地为人们自由地解读。

在两千多年长夜漫漫的中国封建史上,作为民间思想草根思想代表的墨学,“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每逢社会处于大动荡大转型之际,墨学总会掀起复兴的势头。

墨学的第一次复兴是魏晋时期:两汉经学陷入谶纬神学,不可避免地衰落了。政治上的动乱,使独尊儒学的思想专制局面濒于解体,思想界又一次活跃起来,墨学也得到了一次复苏机会。这次复苏的一个特点,就是《墨经》中的科学思想受到重视……

墨学的第二次复兴是在清末民初:欧洲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中华民族到了不变革就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死存亡关口。一八九六年六月,光绪皇帝诏定国是,将“中体西用”的思想作为维新变法的政治准则宣示天下。“中外大小臣工,自王公至于士庶,各宜发愤为雄,以圣贤之学植其根本,兼博乎西学之切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成通达济变之才。”在此社会思潮大背景下,一大批民族精英纷纷把目光转向沉寂中的《墨子》,从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成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明清之际的山西人傅山成为开先河之人,他不满于儒家“辟异端”的正统思想,转而研究墨学,致力于十分难读的《大取》注释。他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注《大取》的人,开了清代注释《墨子》之先河。到近代,梁启超和胡适最为大力宣扬墨学。戊戌变法的领军人物梁启超惺惺相惜,写过三部墨子专著,一为《子墨子学说》;一为《墨子学案》;一为《墨经校释》,以一个变法家的眼光审视墨子文化。梁启超对墨子的人格,极尽仰慕之心:“呜呼!千古之大实行家,孰有如子墨子耶?”赞叹墨子理论结合实际的精神。梁启超还疾呼“墨学救国”,慷慨陈词说:“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没出息,把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埋在地窖里二千年。”作为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的胡适在《先秦名学史》中指出,儒学已长久地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而中国哲学的将来,有赖于从儒学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儒学应该回到它产生时的地位,即只是盛行于古代许多学派中的一派。而《墨子》才是古代中国“真正有价值的唯一著作”。发扬墨家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民族精英们多扬墨抑儒,贯通西学,这一思潮也可看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砸烂孔家店”的民族潜意识。

墨学沉寂了两千多年,这两千多年,正好是中国君主集权专制的两千多年。历史证明,墨学的道义所反映出的本质精神,是无法苟合于集权的专制政体的,而墨学的重兴,也必然要等待君主集权制的衰亡。墨子的学说,在晚清时期重新被重视,这不是偶然的巧合,当封建专制面临解体时,思想上的专制罗网也被撕开一角,而墨家作为中国最富创造力的古代精华,其复兴与重新受到重视,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墨学两千多年来几经沉浮祸福相依的历史,机缘偶得地为我们形成历史的叠影,有了可供研究的厚度。我们正是从历史的时空隧道中回眸墨子的人生。

我们不应狭隘地把中华文化传统理解为儒家文化,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传统。完全忽视了当年与儒学作为并峙双峰的墨学。当年,“世之显学,儒墨二家”,是有着它深刻的历史逻辑。儒学独显,墨学隐而不彰,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严重的缺陷。不论是“儒墨对立”抑或“儒墨互补”,各种思想的既针锋相对又兼容并包的格局,才能优化中国文化的内在结构。还原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历史场景,墨子墨学无疑是一个很具典型性的历史折射点。写出一个真实的墨子,写出当年墨子与周围先秦诸子的“同异和殊”,也就写出了镌刻于人物身上的全部“社会关系总和”。进而言之,对“先秦诸子”的再认识,说白了也是一个当代的知识分子话题。如人之十月怀胎,在母体里就已然形成了人的五官四肢轮廓,以后只是在一定环境中的生长发育。我们当今知识分子的诸多思潮及“作派”,在先秦诸子身上无不能找到父辈母体的“遗传基因”。从这一意义上说,写出墨子也就写出了他借以施展与活动的舞台,写出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一个辉煌时期。

两千多年来,兴盛一时的墨学,像庞培古城,像楼兰古城,被掩埋在了幽幽的历史深处。然而,犹如曾有生命的植物掩埋于地层深处转化为煤藏,终究要重见天日发出光热。如唐代诗人韩翃笔底的诗句“轻烟散入五侯家”,墨家精神已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被吸收到先秦诸子的各门各派中。后人不难看出《礼记.礼运》的“大同”说,源起于墨子的《尚同》;《韩非子》对“法、术、势”之论述,也处处可见墨学《法仪》的痕迹;名家公孙龙关于“白马非马”“离坚白”的辩术与惠施“合同异”的论战中,也镌刻着墨子逻辑学的锋芒;《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均有关于墨子的记载及对墨子的或褒或贬,在这些典籍里,无时无处不闪现着作为当年“显学”的墨家留存的印痕……

撰写《墨子传》,本身即是对汪洋恣肆博大精深斑驳陆离良莠并存的墨学思想的再认识过程。墨子的思想核心有十大命题:“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从这些看似自相矛盾的主张中,展现的是墨子系统思想体系的形成逻辑及这些思想“存在即合理”的时代特征。一个思想家实践家的人生经历,必然是在其思想发展的轨迹中展开。

代表了“草根立场”的思想家墨子的湮灭,是他个人的一曲挽歌,更是理想主义乌托邦的时代挽歌。

米兰.昆德拉说得好:“人类反抗强权的历史,就是记忆反抗遗忘的历史。”不能让“主流话语”淹没一个为底层呼喊的斗士的声音。

打捞中国思想史科技史上的“湮灭者”“失踪者”,其本身意义即是投向封建专制的匕首和枪矛。“复活”中国古代文化一位举足轻重的思想家,成为撰写《墨子传》的意在笔先。

千万声,千万声我呼唤着你——墨子!

同类推荐
  • 心潮湖

    心潮湖

    灿烂的中国文学史上,诗与词是非常难以驾驭的两种体裁。多少人为了能够写好诗词而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真可谓“一字三年得,句成双泪流”。但是在这貌似艰苦的创作状态下,(从另一角度也可说明古体诗词的独特魅力)创作者从中获得无尽的精神享受。此中妙趣局外人是难以感知的。
  • 海那边的风景

    海那边的风景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时很少跟我交流的儿子石川,一见我回家便憨头憨脑地冲我笑。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我也顾不得旅途的劳累,一下子把儿子抱在怀里。
  • 人生何处不离人

    人生何处不离人

    是谁撑一把油纸伞,穿过多情的雨季,寻觅江南繁华的旧梦;是谁品一盏清茶,倚栏静静地远眺,等待那朵寂寞的莲开;是谁乘一叶小舟,在明月如水的霜天,打捞匆匆流逝的华年;又是谁折一枝寒梅,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全书收录39篇清新美文,江南婉约派实力作者白落梅全新角度解读唐诗。共分成六辑,每一辑主题不同,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灵享受。在一场文化与历史的盛宴里洗涤心灵,倾注热情,修磨心性,超越美学。在新颖的唐诗与散文完美的交融里,让读者品尝文字的韵味,体悟人生的真理,探索自然的永恒。
  • 文学体验导引(名家文学讲坛)

    文学体验导引(名家文学讲坛)

    这部批评经典,如同一场精彩的文学史之旅,从古希腊戏剧家到当下,一路陪伴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博雅的智慧之一。阅读这本书,也就相当于聆听哥伦比亚大学最著名的文学教授讲授的一门英语系概况课程。
  • 日新居吟草

    日新居吟草

    《日新居吟草》收录作者王宏昌先生自2006年以来创作的240多首诗词,作品风格清丽、朴厚,题材广泛,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
热门推荐
  • 我为什么还不结婚

    我为什么还不结婚

    回不到的过去,到不了的未来。胡鹏站在这座城市的天桥上,看着一幢一幢的高楼大厦,还有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座城市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现在的自己已经27了。不知道是自己无能,还是自己没有更好的平台,这些年在这座城市糊里糊涂的成长到了27。27岁对于农村的他来说,意味着结婚生子,家里人不是一次两次的催他了,妈妈经常说:“你看看谁谁家的小孩比你还小已经结婚了,你看看跟你同岁的小孩都会叫爸爸了”。铃铃铃,胡鹏拿出手机一看,是妈妈,不用说又是为了结婚这个事。
  • 孔门商女:傲世女当家

    孔门商女:傲世女当家

    上一世,孔玲珑作为天下第一富商的家主,却嫁给了刘家为妻。并为刘家夫君倾尽了家财,助夫君登上了一品高位,然而,当夫君刘邵位极人臣之后,她却惨被休弃,花光了家财的她,潦倒街头,直至饿死。重生回来,孔玲珑第一件事就是退掉了和刘家的一纸婚约,彻底划清界限。孔玲珑决定将孔家的商铺继续发扬,这一次,她不仅要守住孔家的财富,还要让孔家成为制霸天下的存在。
  • 逆天小郡主:腹黑王爷心尖宠

    逆天小郡主:腹黑王爷心尖宠

    “爷,小郡主把彩礼给退回来了!”某爷挑眉:“为什么?”“小郡主说,说三岁一代沟,五岁一鸿沟,说和您不知翻了多少个代沟了,老牛吃嫩草!不嫁!”某爷:“……”你再去一趟,说爷不介意有几个代沟。……“爷,小郡主还是不同意嫁您!”某爷:“这回又是因为什么!”“呃,小郡主说什么三代以内近亲不能成亲,说您是长辈!不嫁!”某爷怒脸:“靠,反了天不成,欠收拾。”皇叔——小侄女~~
  • 传媒实践力

    传媒实践力

    来自传媒一线学者的经验总结。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出版、公关以及广告等方面,描绘新媒体发展现状,阐述传统媒体的行业特色;探讨手机媒体的优劣,分析网络媒体的趋势;详解新闻传播理论,梳理伦理法规脉络。持论有据,案例经典,既可领略草根博客的犀利,又可触摸学术论文的深邃。
  • 亦恕与珂雪

    亦恕与珂雪

    在工程公司上班的理工男,无所事事晃到公司附近的咖啡馆,工作的烦闷,以及来自身为编剧的室友影响,使他兴起了写作小说的念头,此时,恰巧一位喜欢画画的女孩,理工男因此决定了故事的起点:一个学艺术的女孩叫珂雪,一个学科学的男孩叫亦恕。整部小说就在工程师和画画女孩间的情愫展开,而主角笔下的小说人物亦恕与珂雪,也随着主角的生活情节同步进展,挥洒出动人的爱情追寻历程。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静待花开盼君归

    静待花开盼君归

    她是钱庄大小姐许林茵,年幼时遇到了自家管家收养的少年王小虎,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相遇,相知,懵懂的年纪也许还未明白什么是爱的时候又让他们分开,但自那时起,他们便开始彼此相惜,哪怕王小虎离开了,许林茵依然坚信他会回来,她能做的,只有等待。再次遇见,他不再是王小虎,而是当朝威风凛凛的四皇子北清王,他实现了自己当初的诺言,并且娶了许林茵,但却让她做了他的妾!人道海水深,不低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这便是许林茵苦苦等待的结果吗?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许林茵能接受这样的安排吗?这一定是哪里出了错!
  • 哑医王妃

    哑医王妃

    一朝穿越到相府千金身上,居然被姨娘虐打!发现自己是个哑巴?!还有没有比这更坑的?这是最悲催的穿越了吧!被下嫁到一位病王爷府里,开什么玩笑,为什么别人穿越这么金灿灿,亮闪闪,我,慕容楚楚除了这名字以外,一无是处?精彩片段★“哎,反正你都要死了,要不,我给你倒腾倒腾,没准儿又能活了,怎么样?”某男似在沉思某女刚刚说的话,缓缓点头,“嗯,可以试试。”某女眼眸瞬间亮起来,随后听到一句:“反正我死了你是要守寡的!”“......”精彩片段★★夜黑风高的夜晚,两个影子出现在城墙之上。一个素雅温软如水,一个悠闲如清风明月,各自拿着一个酒杯对酒当歌,某男:“如果有一个人深深地伤害了你,那你要多久才能原谅他?”某女:原谅他?原谅他是上帝的事情,我的任务,就是送他去见上帝!“你打算怎么做?”某男拿着手上的杯子一碰仰头喝下,斜睨着她,静听回答。“悄悄的来,悄悄的走,挥一挥匕首,不留一个活口。嗯,好酒!”某女砸吧砸吧着嘴巴。精彩片段★★★“王爷,王妃把锅给砸了。”下人来报。“嗯。”淡淡应付一声表示知道,依旧斜卧在榻上闭目养神。“王爷,王妃把厨房给烧了。”没多一会儿下人再次来报“嗯。”还是如之前模样,悠然自得。“王妃在着火的厨房里…..”来禀报下人话还没说完某男咻的没了影,其实他想说“王妃在着火的厨房里端出给王爷的午膳”。
  • 君临天下为红颜

    君临天下为红颜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陌生的床上。本以为自己还在睡梦之中,忽然一个肥婆将自己‘叫’醒。妈妈呀,不会吧?这样也能穿?!穿就穿嘛,竟然自己要被卖身?!天啊,这到底是哪啊?!想让姐姐屈服,没门!一场歌舞,一段邂逅,一个玩笑,一次意外,两个人就这样牵缠在了一起。在这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面对爱情,面对权利的纷争,她与他能否再次重逢?历经挫折后,她与他的爱情是否依旧?
  •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央视少儿频道是全国少儿频道的“领军人物”,是专业化的“绿色频道”,她的品牌化建设与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成功经验。《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从电视研究微观入手,以小见大,以真实个案展示整体全局。以品牌栏目为关注点,以精品节目为切入点,从电视实务的角度,探讨频道从定位、理念、改版、构成体系、管理手段、节目设计和编排以及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展示了央视少儿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