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6400000014

第14章 历练科举场(2)

某,才乏出群,类非拔俗。攻文当就傅之岁,识谢奇童;献赋近加冠之年,号非才子。徒以四丈东平,方将尊隗,是许依刘。每水槛花朝,菊亭雪夜,篇什率征于继和,杯觞曲赐其尽欢。委曲款言,绸缪顾遇。自叨从岁贡,求试春官,前达开怀,后来慕义。不有所自,安得及兹?然犹摧颓不迁,拔刺未化;仰承裁鉴,有负吹嘘。倘蒙识以如愚,知其不佞,俾之乐道,使得讳穷,必当刷理羽毛,远谢鸡乌之列;脱遗鳞鬣,高辞鳣鲔之群。逶迤波涛,冲唳霄汉。伏惟始终怜察。

这一段以含蓄的自谦起笔,但基本上还是实事求是的。李商隐读书学文,确是从“当就傅之岁”开始,他向令狐楚“献赋”求教,也正是“近加冠之年”。而所谓“识谢奇童”和“号非才子”,可算是应有的谦词。同时也就为引出“徒以四丈……”等下文做了铺垫。东平就是郓州,“尊隗”用燕昭王尊郭隗以广招贤才的典故,“依刘”用王粲到荆州依靠刘表的典故。这几句接着上面的自谦说,我本年轻无才,幸得四丈在东平开幕府招揽人才,我才有幸被接纳,就像当年王粲投奔刘表门下那样。“每水槛花朝”几句,前面引过,具体地描述自己受到殊遇的情况,充满感激之意。

“自叨从岁贡”以下乃进入真正的主题。先说自己一连两年以乡贡身份随计进京应考,若非令狐楚特别关照,岂能如此?接着报告考试失利,深表歉意。但马上转笔,请求继续支持——为使语气委婉,这里用了一个前提假定的长句:倘若您能相信我,继续给我以支持,那么,我一定能够由丑小鸭变成大鹏鸟而一飞冲天,由泥鳅黄鳝变成大鲸鱼而在大海遨游!

“由丑小鸭”云云,只是“刷理羽毛”几句的大意而已,并没将原话的意思完全译出,也远没原话漂亮。我们不得不承认,骈文有其特殊的精练、雅致和含蓄,能够表达更丰富的意思而又表达得更为委婉,能够把很难直言的意思变成优美的文辞道出,最适合用于需要外交辞令的场合。李商隐正是这方面的高手,这封信不过是他的牛刀小试。信的末尾则是一句必有的套话,商隐所写是最简单朴实的,有人(比如韩愈)有时会写得更加冗长而肉麻。

令狐楚老于世故,让李商隐随计应考本也有让其历练之意,收到商隐的信,更了解他的心思和志向,便叫他还是先到太原幕中来,李商隐当然听命而去。

这次令狐楚在太原时间不长。仅一年多,他就被任命为检校右仆射、吏部尚书,太原尹要换人了。这样,李商隐在太原幕府中的差事也就做不成了。不过,令狐楚在离开太原之前,还来得及为李商隐安排好,以太原乡贡的身份到长安参加进士试。

大和七年(833),李商隐再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时间过得真快,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进京,第三次踏入贡院的考场了。但是,这一年他仍然是考试无成。说来也巧,一连三年,主考官都是贾 ,结果一连三次,李商隐是次次铩羽而归,而贾 却从礼部侍郎一直做到了宰相,所以李商隐谈起应试经历,曾说过自己“为故贾相国所憎”的话。

如果说父亲早逝是李商隐幼年的不幸,那么,科举考试不顺,可以说是李商隐踏入社会后所遇到的第一个大困厄,当然,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困厄。

李商隐之屡试屡败,当然绝非真是为某个主考官“所憎”的缘故。试想,每年拥向京城应进士考试者,有上千人,甚至更多,但录取名额却只有三四十人,成功的几率本来就极低,能够名登金榜必然只是极少数。翻翻唐人的传记、诗文或正史野史相关史料,我们不难看到“十上不第”“二十上不第”乃至“三十上不第”和“终生未第”的情况。很清楚,李商隐们的困厄,实乃科举制度本身所致。这个制度本身就决定了它的执行结果必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也许,这还正是制度设计者所希求的——让天下读书人都投身于科举考试之中,并在仕进的路上奔竞,实际上等于陷身泥潭,免得他们胡思乱想甚或胡作非为,对稳固统治无疑是有利的。

科举制虽然比世禄世卿、九品中正之类世袭性制度进步,但远非十全十美,要求它绝对公平,也并不合理。更重要的是任何制度都需由人来执行,而人的本性缺陷和素质差异又不可免,所以任何制度,即使它再好,即使在其实施早期、优长还较为明显之时,也总会出现偏差和漏洞,也总会有人钻空子谋私利。

科举制度定形于隋,大盛于唐宋,延伸至明清。从晚唐到科举制的废止还隔着千年之遥,然而这并不妨碍晚唐科举已经发生许多乌烟瘴气的事,诸如中国社会中必有的打通关节、请托行贿、考官营私、考生舞弊、豪门权贵上下其手、宦官藩镇横加干预等等,几乎样样都有。

更有甚者,是朝官之间拉帮结派,公然操纵举场。就在李商隐开始参加考试的大和年间,“时给事中杨虞卿,与从兄中书舍人汝士,弟户部郎中汉公、中书舍人张元夫、给事中萧澣等,善交结,依附权要,上干执政,下挠有司,为士人求官及科第,无不如志”[7]。这批官员仗着占据要津、人多势众,竟能在一定程度上以手遮天暗箱操作,操控考试结果,实际上已成为买卖进士和官额的“举场掮客”。买通了杨虞卿诸人的士子固然“无不如志”地圆了进士梦,但进士名额的进一步紧缩必然加剧另外许多士子被无辜挤落的可能,以致当时举子中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欲趋举场,问苏、张;苏、张犹可,三杨杀我!”[8]

苏、张,指苏景胤、张元夫,“三杨”便指杨氏兄弟虞卿、汝士、汉公。在广大举子眼中,这些官员手操着生杀大权,实在是既可怕又可恨。

朝廷也想整顿,除加强各个环节的监察之外,还不止一次地根据举报进行复查重考,严惩查有实据的涉案官员。穆宗长庆元年(821)的钱徽、杨汝士案就是著名例子。

那年主考官为礼部侍郎钱徽,右补阙杨汝士亦参预其事。考前,段文昌(前任宰相、时任西川节度使)和李绅(时任翰林学士)皆有信致钱徽推荐拜托所善考生,钱徽也并未拒绝。但最后发出榜来,段、李二人所托的人落空,再看录取的人中,却有不少是有背景的公卿子弟,甚至有考官的近亲,其中最显眼的像故相郑珣瑜之子郑朗,参与阅卷的杨汝士之弟殷士,宰相裴度之子裴 ,以及中书舍人李宗闵的女婿苏巢等人。

于是段文昌上奏章揭发:“今岁礼部殊不公,所取进士皆子弟无艺,以关节得之。”穆宗向诸翰林学士咨询,元稹、李绅、李德裕都说“诚如文昌言”。穆宗遂命中书舍人王起主持复试,结果郑朗等十人被刷落,这几乎是原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可见问题之严重。朝廷发布文告申斥“浮薄之徒,扇为朋党,谓之关节,干挠主司”的现象,钱徽、杨汝士、李宗闵也因此贬官。[9]

惩处徇私舞弊的考官,黜落名不副实的及第人,这样做也许能够稍稍抑制过于露骨和严重的科场舞弊,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科举制对一般士子的残酷性。而且这样的大动作,也不可能经常采用。广大士子如李商隐之辈,还是只能在既定的途辙上艰难地挣扎。他们的命运看似由自己的考试成绩决定,但实际上依然是被种种不可知的因素左右着。

大和七年(833),李商隐二十三岁,已经出入科场三次,但是毫无斩获。如果他不愿就此认输,那么,这样的历练就还得继续下去。

令狐楚到京师任职,李商隐则暂回家乡荥阳。正好此时的郑州刺史萧澣是令狐楚的好友,他便写了封私函,让商隐带给萧澣,以便商隐得到些照顾。

萧澣,上文曾提到过他的名字。他本在朝任给事中,与杨虞卿诸人沆瀣一气操纵科第,在人事关系上属于牛僧孺、李宗闵一党。

原来唐朝乃至中国许多专制朝代都患过一大痼疾,便是朝中的主要官员,往往分帮结派,朋比为奸,近己者扶之昌之,异己者排之灭之,严重的便被称为“朋党”。而自唐宪宗元和朝后期起,历穆宗、敬宗、文宗、武宗,至宣宗大中朝绵延垂四十年的牛李党争,便是拖延时间最久、涉及人数最多、矛盾最为错综复杂、结果也最惨烈的一次。在这一时期,牛李两党的魁首牛僧孺、李宗闵(牛党)和李德裕(李党)常轮流为相执政而贬逐对方,偶尔同时在朝,则分歧百出,你东我西,相互纠弹,争斗不已,弄得皇帝也束手无策,叹道:“去河北贼非难,去此朋党实难。”[10]

大和六年(832)冬,牛僧孺罢相。次年二月,李德裕入朝拜相,李宗闵亦被罢出朝。三月,作为牛党羽翼的杨虞卿、萧澣均外贬,杨为常州刺史,萧为郑州刺史。而李商隐正是在此时得令狐楚绍介而结识了来到郑州的萧澣。

萧、杨之流在朝为官时结党营私、弄权卖官,实非正人,他们的被贬既有官场倾轧的因素,严格说来也是咎由自取。

然而,一方面,中国民间有同情弱者和失势者的传统;另一方面,人在失去权势后往往有所变化。即以萧澣而言,当其在朝时,恐怕李商隐欲见其一面也难,而现在,他被贬沦落,李商隐肯去看望他,他甚至会心生感激也说不定。总之,李商隐和萧澣就在这特殊情况下成了忘年之交,两个人当时在各自的生涯中都处于落魄失意的境地,所以有比较多的共同语言。后来萧澣随党争态势的变化,又经一番浮沉,曾回朝任刑部侍郎,但在李训、郑注当权时又被贬为遂州司马,最后便死于任上。

应该是在李商隐与萧澣相见于荥阳不久,某日黄昏时分,商隐独自登上城楼,意欲一舒胸中郁积的苦闷。他拾级而上,登上了城楼的最高层,极目四望,只见夕阳西沉,晚霞泛起,荥阳城花明柳暗,春色尚浓。忽有一只孤雁横空飞过,留下一声声哀唳。商隐触景生情,不觉吟出一首小诗: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那远飞的孤鸿既是眼前所见之景,又让他觉得像是自己的化身,一时间,他的脑海中竟将自己和孤鸿叠印起来,分不出彼此了。

一次,商隐去拜见萧澣,萧澣竟谈起了这首题为《夕阳楼》的诗,并且表示欣赏。原来他已经从传抄中读到了。李商隐一面谢过萧澣,一面也就向他诉说了多次应考无成、深感孤苦无依的心情。萧澣当然了解此中的奥秘,认为年轻人屡试不中实乃常事,不该如此颓唐,并应许商隐,倘今后有机会一定给以援手。萧澣的话温暖了李商隐的心,使他衷心感激。虽然后来萧澣实际上并未能帮上李商隐的忙,相反自己都被贬逐到偏远的遂州,并由刺史降为司马,李商隐却格外同情起他来,特意在这首小诗的题目《夕阳楼》下添了个注:“在荥阳。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日作矣。”后来,当他得知萧澣在贬所去世时,还写过一首《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的诗表达哀思。

[1]李商隐《上令狐相公状一》,《李商隐文编年校注》,1页。

[2]李商隐《奠相国令狐公文》,《李商隐文编年校注》,210页。

[3]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大唐》,中华书局1988年版,353页。这里所记乡贡事可信,唯“仲冬”小误,应是十月,即孟冬。另《新唐书·选举志》:“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而举选不由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诉于州县。”均可参。

[4]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统序科第”,卷十五《杂记》。

[5]钱易《南部新书》(丙卷)。

[6]以上叙述唐朝科举情况,参考了傅璇琮先生《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四,唐文宗大和七年(833)。

[8]《新唐书·杨虞卿传》。

[9]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一,唐穆宗长庆元年(821)。

[10]《旧唐书·李宗闵传》引唐文宗语。

同类推荐
  •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讲述了,亚伯拉罕·林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第16任美国总统,首位美国共和党员总统,也是历史上首名遇刺身亡的总统。其与乔治·华盛顿、富兰克林·罗斯福被公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英国《泰晤士报》组织了一个由8位英国和国际顶尖的政治评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排名,在最伟大的总统排名中,林肯名列第一。
  • 勃朗特姐妹(走近世界文豪)

    勃朗特姐妹(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
  •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的皇帝,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也不管是一辈子嘴边流着哈拉子的白痴;不管是草菅人命的暴君;也不管是弱如绵羊的傀儡,当他们一坐上“龙椅”,他们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头子”,是“万乘之尊”,“家天下”的封建格局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无上权力!本书从秦始皇起,至溥仪止,涵括中国的全部皇帝的传记。每个皇帝独立成传,每篇既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也不乏神奇的趣闻、生动的细节。而每传(主要是大传)前的一段议论性文字,即是编撰者力求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历史,以新的价值观念评判历史人物之所为,相信对读者是有所裨益的。
  • 特斯拉自传

    特斯拉自传

    特斯拉,不只是电动车;特斯拉,更是人类历史上最传奇的科学家之一。作为电气时代最主要的奠基者之一,特斯拉创造了我们的现在(交流电、雷达等等);作为一个天才的发明家和科学家,特斯拉预言了我们的未来(空中交通、星际通讯等等)。特斯拉何以取得如此令人惊叹的成就?特斯拉对未来还有着怎样惊人的预言?本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特斯拉撰写的回忆录,第二部分是特斯拉的文章、演讲及时人对他的报道,诸多内容都是首次在中文世界披露。通过这些文字,我们不仅能了解特斯拉的生平经历,还能读到他对未来世界的设想,思考科技的真谛。
热门推荐
  • 仙妻要休夫

    仙妻要休夫

    身为从小什么都被一手包办的废柴,突然发现能修炼了,季云晚的确很高兴。可下一秒,她就被雷劈晕了过去。并且被告知,自己肩负着巴拉巴拉......(此处省略不知道多少字)的重任。对此,季云晚只想骂人,“那么多厉害的不选,选我?谁选的?脑子......”话还没说完,一道雷就落到了她面前。季云晚:“我做,我做还不行嘛,凡事都好商量。”于是,季云晚踏上了前有妖魔鬼怪,后有雷劫的大龄修仙之路。慢慢的,季云晚发现,原来有些事情,由始至终只有她一个人被蒙在鼓里。然后,季云晚怒了!众人齐刷刷的指着某人:“不关我们的事,他是主谋。”某人:“......”季云晚:“谁帮我写一份休书,这事就算了。”某人:“......”众人:“都是被打个半死,该怎么选?” (PS:虽然书名略有脑残,但那是作者自己手哆嗦,书里男女主感情戏份并不多。)
  • 红颜绝世

    红颜绝世

    她,千炎,现代的五个异能特工之一。自小就和自己的好姐妹因为异能而被赶了出来,是师父,给她们名字,给她们家。自小被师父收留,和其他三人一起,由人人厌恶的“怪物”变成了人人崇敬的特工。却是在一次任务中被师伯陷害,完好的五个人,却只有她一人回来。那个从有记忆以来就一直陪伴在身边的姐妹,就这样没了。却不想,她在师父的帮助下,转生来到古代。她是强悍无比的千炎,也是胆小懦弱的千颜。是机缘巧合,还是宿命所在?看现在的她,褪尽戾气,除去懦弱,一路美男陪伴,谁会得到她的真心?一路宠兽多多,她又会得到几只?一路恩怨情仇,她又会怎样蜕变?且看千炎怎样走出前世的阴影,华丽逆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赫鲁晓夫全传

    赫鲁晓夫全传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尼基塔·赫鲁晓夫是一位在联合国大会上敲鞋子的苏联领导人,事实上,他也是20世纪最复杂、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谴责斯大林,释放数以百万计受害者,并为他们平反昭雪。他努力减缓冷战紧张气氛的笨拙尝试引发了柏林与古巴两次危机。作为斯大林之后头十年的苏联统治者,赫鲁晓夫给他的国家和整个世界打上了其自身矛盾的深刻印记。此外,他的一生和从政经历为我们勾勒了苏联时代的整体画卷:革命、内战、饥荒、集体化、工业化、恐怖政治、世界大战、冷战、斯大林时代、后斯大林时代。
  • 天命狂女:神君有个现代妃

    天命狂女:神君有个现代妃

    一朝穿越,醒来后她竟在一艘巨大的航船之上,还被海怪一口吞了下去!还好危机时刻,她无师自通地领略了冰系灵力的运用,才免遭遇难,还从海怪嘴里得到一枚稀奇古怪的白色珠子。而珠子里面,竟然跑出来颜值杠杠的小鲜肉一枚!还是个失忆的!正好拐回家!没想到还真捡了个宝,美男武艺高强,能挑能扛,必要时还可以充当个暖炉用用,这日子可不要太好!
  • 代嫁之狂傲庶妃

    代嫁之狂傲庶妃

    长的丑,爹不疼娘不爱,不受混蛋太子宠爱?那又如何?她暮云桑,可是21世纪金牌杀手,压根就不是那个淹死湖底,替姐出嫁的卑微太子妃,她可受不来一星半点的窝囊气!至于北辰默风那丫的,就算是个太子,惹毛她,照样剥皮抽筋削骨一条龙伺候!哼,姐就是这么狂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6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6

    讲透一代商圣胡雪岩的天才与宿命,影响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经典!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8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
  • 洪武圣政记

    洪武圣政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从乡村文化到都市文明:榆林城镇化研究

    从乡村文化到都市文明:榆林城镇化研究

    本书分析了城市化的动力源泉及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分析了榆林的城镇化问题,既追溯了榆林城镇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了其发展障碍,又明确提出了榆林城镇化的八条思路。
  • 煞神王爷倾心妃

    煞神王爷倾心妃

    她是当朝宰相独女,自小便被捧在手心里呵护着,她本以为她的这一世都会如此却不想一道圣旨却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嫁给一个病秧子王爷,逃婚是她想出来的唯一的出路,但却天意弄人,竟逃到那个病秧子王爷的手中,好吧,她认了,谁让她这么倒霉呢?嫁是嫁了,但她却不能让那个病秧子好受,有句话叫什么来的?嫁娶需谨慎,冲喜有风险!防火、防盗、防蓝悦!作死、作祸、作王爷!不过为什么……折腾来折腾去受伤的却总是她自己?那个病王爷却一点事都没有?还反倒觉得那个病秧子王爷并不像是有病快死的摸样?这真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冲喜么?为什么她总能在他那淡然的眼中看到仇恨和一些不明的煞气……
  • 我的手机连仙界

    我的手机连仙界

    一部来自仙界的手机,给于小五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人生,跟历史名人称兄道弟,与当代美女拉帮结伙;他是大明星,他是当代奇人,他是执掌仙界生死的神秘人物,这一切来得都太过神奇。打架,他有武林绝学,仙界神力;泡妞,他靠的是实力;不日登入仙界,他却带着强大的妖力,登峰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