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6500000008

第8章 生乎乱,长乎军(7)

曹植听说哥哥要纳出了名的美女甄氏为妻,很是为哥哥高兴。他早就听说甄氏不仅貌美而且是位才女。他在想,这位美丽的嫂嫂是否像楚辞名家宋玉《神女赋》里所描绘的那样呢:“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湿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素质干之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故纵而绰宽。动雾以徐步兮,拂声之珊珊……”

这就是说,她那相貌举世无双,她那美妙人间极少。毛嫱见了她举袖遮面,自知无法比量;西施与她照面双手捂脸,怎敢和她争艳。近处瞧她叫人神魂颠倒,远处望她更让人魂牵梦绕。她那非凡的气质风度,分明是陪伴君王的命相。再仔细看哦,她的体态丰满庄重,她的容颜温润如玉;她的美眸炯炯放光,明亮的眼珠流转有神;弯弯的细眉像蛾须飞扬,鲜亮的红唇似点过朱砂;娇娆的身段极富性感,娴雅的神态安逸无躁;既能在幽静处表现文静,又能在众人面前翩翩起舞;高大的殿堂正合她意,可任她尽情欢舞或信步徜徉。她轻盈妙曼地走来,裙纱拂阶飘动,发出玉佩的声响……

曹植背诵着《神女赋》中华彩的词句,赞叹宋玉把世间绝美的女子写得那么惊世骇俗,活灵活现。她那脸庞、眼睛、眉毛、嘴唇、身段……不仅令人痴迷,而且摄人魂魄,令人感受到整个肉体和心灵的震颤。她的脉脉含情叫人迷醉不舍,她的洁雅守身又令人非礼难近。宋玉怎么也不会想到,数百年后,这个将要被称为“建安之杰”的才子受到此赋的激发,以青出于蓝的高妙手笔创造出更加美绝的洛神形象,终使神女在北国有了一位冰清玉洁的姐妹遥遥与之辉映千古。

曹植极力想象着这位未曾谋面的嫂嫂的模样,好奇心驱使他来到母亲居住的后院,刚进门,就见小妹槐花和一个年轻女子在井边洗衣。年方十一二岁的槐花见曹植走来,高兴地喊道:“子建哥哥,母亲刚才还说,等你回来再教我读《诗三百》呢。”

曹植说:“好,好,我不只教小妹《诗三百》风、雅、颂,还教你《汉乐府》诗之歌也!”说着,目光投向那位低头洗衣的女子。

槐花眼尖,马上甜甜地对曹植说:“嘻嘻,她就是咱们的嫂嫂,母亲正叫管家张罗迎娶的事哩。”转身又向那女子介绍,“嫂嫂,这是我的三哥,子建。”

那女子转过身向曹植施礼,曹植还礼,二人目光相视的这一瞬间,彼此都突然愣住了。

曹植惊喜得直喊:“啊!是你呀!”

甄氏微笑道:“自从那次幸遇弟弟拯救于斯,就已闻弟弟的大名了。”说罢又低头施礼,柔婉的声音略带一丝胆怯和娇羞。

槐花惊奇地问:“原来你们早已认识呀?”

甄氏说:“虽然见过一面,我认识他,他却不知道我。”

曹植怎么也想不到,仅隔半年时间,他帮着逃难的美丽女子竟成了自己的嫂嫂。

甄氏如实道出事情的原由。

袁尚、袁熙得到邺城的消息,于七月间撤除平原之围,率兵万余回救邺城。为让守城的审配早有准备,里应外合,派主簿李孚进城通报消息。此时邺城已被曹军围得铁桶一般,不可能硬闯进去,李孚便假称是曹军都督,带了三个随从,一路喧呼呵斥,骗开一条通道,来到城下,由城上守兵放下绳子吊拉李孚等人进入城内。曹军这才发觉上当,急忙放箭,但已无用。李孚告知审配里外夹攻时间,说袁尚已陈兵阳平亭,等候接应,若城中兵出,亦举火为号。李孚此次冒险入城,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接袁尚的母亲刘氏和袁熙的妻子甄氏出城。因得知曹军正挖深沟引漳河水淹城,袁氏二兄弟要李孚无论如何把刘氏和甄氏接应出来。于是李孚便和审配合谋,把城中数千老弱妇幼集中起来,在夜间同时打开城南三座城门出降,一来可为城中节省口粮,二来李孚等人也可趁机护驾刘氏、甄氏跟着人群混出城外。那个装扮成赶车夫的正是李孚。按原定的行走路线,出邺城往西经邯郸直奔太行山脉中的鼓山,即可到袁尚的营中。

没想到刚走进漳河西边的森林里,遭到一群野猪突袭,幸亏遇上习猎的曹植才得以脱险。曹植让他们和难民一起暂去曹营宿夜,李孚马上心生一计,向曹植借马,谎称投亲中山。《魏略》称李孚“其于精断无衰,而术略不损于故”。袁尚和审配的夹攻计谋破败,袁尚无计可施,只得乘夜逃走。曹军穷追不舍,袁军纷纷溃逃。袁尚、袁熙见大势已去,带着少数随从逃奔辽西。大溃逃中,李孚和刘氏、甄氏被曹军俘获押回邺城。曹操知道李孚乃良才,足可用也,遂命他为阳平太守。被擒而拒不投降的审配面北临刑而死,处斩前,他看到袁家这悲惨的一幕,愤愤地骂道:就是小儿辈不成器,才把事情弄到这个地步!……

一颗晶莹的泪珠挂在她那玉脂般的脸颊,她抬手借抚发鬓的当儿抹去,于是又俯下身搓洗衣裳。

曹植一时竟不知如何安慰这位嫂嫂曾蒙受过的哀伤,许久才开口道:“现在好了,没有人再敢欺负你,我和哥哥都会保护你。”

槐花也接着说:“我们的母亲,还有阿公都会对你好的。”

甄氏点头含笑。笑靥凄艳得令人迷醉。

曹植突然想到什么,转身跑去,很快就跑了回来。他把那个绢帕包着的玉佩还给甄氏,随即放声咏道:“屈子曰: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太史公《列传》曰: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现小弟将玉佩物归原主,请嫂嫂笑纳。”

说及玉佩,民间流传着另一种曹植救甄氏的故事:官渡之战,曹操大战袁绍,随军征战的曹植在洛神庙偶遇藏身于此的袁氏妻妾侍女,其中就有甄氏。曹植怜香惜玉,且早有耳闻甄氏是出了名的美貌才女,遂将自己的白马送给甄氏,帮她逃返邺城,甄氏也将自己的玉佩送给曹植以示感谢。——听起来这是一个俗套的英雄救美的故事,但从史实和时间上考究,不过是民间美好的杜撰和演绎罢了。官渡之战发生在建安五年(200),那时曹植刚八岁,即使随军出征,曹操也不可能让他单独行动。洛神庙在洛阳附近,远不在官渡的范围,军事实力强大的袁绍被处于劣势的曹操打败,只能逃渡黄河,往他盘踞的河北撤退,不可能丢弃家眷于不顾,让她们从豫东逃向豫西,逃到洛水之畔的洛神庙。在此期间,史上也从未有甄氏到过洛阳的记载。

再有南宋尤袤所刻唐代李善注《文选》所引《感甄记》曰:“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按说,这个故事的真伪,糅入话本小说,是极好的素材。然而,这个故事的真伪,却从古至今一直是史学界论辩未解的一桩公案。有学者认为,“感甄故事”并不具有历史真实性,理由是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引,前者成书于西晋时代,后者成书于刘宋时代,直接的或间接的记载竟无一言涉及此事,至于唐代《文选》所载引此记,不知是李善亲注还是后人所加。如果信此记为真,不外乎将《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今研究、评价曹植和甄氏,既不能局限于有限的所谓的“正史”记载,也不能钻进故纸堆里被历史谜团遮蔽了视野而莫衷一是。对此,我赞同林语堂先生所言:写传记不比写小说,可任凭想象为驰骋,必须不背乎真实,但又不可缺少想象力的活动。写小说可说是天马行空,写传记则如驱骅骝、驾战车,纵然须绝尘驰骤,但不可使套断缰绝、车翻人杳,只剩下想象之马,奔驰于其大无垠的太空之中。所以写传记要对资料有翔实的考评,对是非善恶有透彻的看法,对资料的剪裁去取、写景叙事、气氛对白的安排上,全能表现艺术的手法。所写的人物、事件虽然是历史上的,而叙述上必须有所选择,有所强调,同时凭借头脑的想象力而重新创造,重新说明那活生生的往事,使作品超乎干枯的历史之上。

回观“感甄故事”,不能说所记载的不真实,我只是认为,此记乃为后人对曹植与甄氏情感发展历程的一种简缩的概述,自然省略了诸多细节。其初,对当时只有十三岁的曹植而言,虽情窦初开,稍懂男女之事,但甄氏是他的亲人,和当时许多皇亲国戚一样,他对这位美丽、贤德的嫂子非常尊重,也非常喜欢。之所以喜欢,只是对美的欣赏,而无非分之想,为其兄先得这样一位天下称道的美嫂而高兴。三国时期的美丽女性有很多记载,如张济之妻[17]、袁术姬妾冯氏、孙权夫人步氏,还有相传的大、小乔及貂蝉,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更是重彩描绘貂蝉的美丽和魅力,将董卓、吕布玩弄于股掌之中。但很快雄霸北方四州的袁绍为次子袁熙“选美”选中的甄氏,以盖下群芳的美丽冠以三国第一美女的头衔。这让袁氏家族很是自豪、炫耀了一番。所以曹操击败袁绍后说“破贼正为奴也”!当曹军攻下邺城,曹丕抢先一步便将甄氏占为己有。

最能解开曹植与甄氏初始之谜的是槐花姑娘,也是解读“感甄故事”所记载的重要参照。众所周知,曹植的人生之舟承载了太多的苦难,而陪伴曹植度过后半生的是当初卞氏收养的弃婴槐花。似乎是天意使然,槐花的出生地正是曹植最后的封地陈郡,也就是笔者的故乡淮阳。她本姓陈,史称陈氏。在故乡流传至今的“感甄故事”不乏陈氏后人相传,虽不见文字记载,但当地人一代代口传为真。也就是前面所述曹植在河滩习猎偶遇甄氏的故事。

且说槐花和甄氏洗完衣物,晾晒绳上,卞夫人已沏好香茗,要甄氏回屋歇息喝茶。叙话间,槐花姑娘就把曹植与甄氏邂逅奇遇和送还玉佩的事讲给卞夫人。卞夫人听了甚是惊奇,忙叫甄氏拿出玉佩给她看。

卞夫人拿在手里,仔细端看,脸上露出淡淡的笑颜,亲切地说道:“这可是姑娘家护身之物,也是男女示好的信物,怎么能轻易给人呢。”

甄氏说:“当时疲于逃难,忽遭野兽袭扰,多亏子建弟弟率兵卫及时营救,才幸免落入兽群之口。奴婢身无分文,只好将母亲留给我的玉佩赠于弟弟,以谢搭救之恩。”

卞夫人听罢唏嘘不已,欣悦地说道:“子建生性好侠仁厚,做得好事也没听他言说。”

槐花似乎明白了什么:“噢,怪不得子建哥哥把玉佩还给了嫂嫂。”

卞夫人说:“傻丫头,等你遇上好的夫君,母亲我也送你一副信物向婿郎示好。”

晚上,曹操回到家中,卞夫人就将此事如实地说给曹操听。曹操回想了一下,便记起曹植习猎之事,当晚确有一群难民被曹植安置营地宿夜,为此他还向难民安抚了一番,赞许儿子施德行善,是其所倡“天下归心”的最好体现。曹操似有所思地笑了笑,想说什么却没吐口。

卞夫人也随之而笑,将曹操想说的替他说了出来:“无奈子建小甄氏多岁,要不他俩真是天造地设最为般配的一对。”

曹操说:“夫人所言极是,可丕儿还小她几岁呢,没想到这鬼儿子先下了手!事已既此,就成全丕儿吧。”

卞夫人说:“只能这样了。我已差人把后院西厢房收拾停当,套了六床被褥,全是上好的新里新面新棉花。后天是吉日,为丕儿即成大婚,我等着抱孙子哩!”

卞夫人颇喜欢甄氏这个儿媳,向曹操提出一定要为曹丕和甄氏办个体面的婚礼。曹操虽也同意,但考虑曹丕已有正室任氏,甄氏只是妾,再说甄氏是有夫之妇,让人觉得曹丕有夺人之妻嫌疑,毕竟不是什么体面的事。你没看那孔融不就在冷嘲热讽吗?曹操见到孔融,问其前言出自何典,孔融冷笑着卖弄关子说:“哦,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我想武王伐纣必不忍杀死美人,将纣王爱妾妲己赐给弟弟周公,正可满足怜香惜玉之心和顾念同胞亲情之意,岂不是两全其美吗?曹公效仿周武王,将甄氏赐给太子,颇有胸襟,英明仁厚,实乃可喜可贺啊!”曹操听后,噎得差点没缓过气来,这才明白孔融在嘲笑他们父子,自知又上了孔融的当。但又一想,既然如此,我就把儿子的婚礼办得风风光光,让那些群小断了舌头。他让卞夫人倾力操办。

曹丕与甄氏的婚礼举办得相当隆重。献帝派后宫贵妃娘娘送来锦罗绸缎、裘貂玉马,朝中众臣趋之若鹜、曲意逢迎,曹操还从老家谯郡请来了“响器班子”[18],吹吹打打,煞是热闹。

曹植为哥哥贺喜,别出心裁地教槐花及曹家诸多童弟小妹组合一个咏诗班,紧随新郎新娘身后,舞之蹈之,诵唱《雎鸠》歌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寝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孩子们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曹操更是喜形于色,便问卞夫人,此举谁为谋策编排?卞夫人说,焉能谁也,子建为之。曹操叹曰,乃睿智盈巧,超乎想也!

最受感动的是曹丕,他怎么也想不到,弟弟子建竟把《诗经》里男女情缘如此巧妙地搬到婚礼殿堂,并且颇具新意,他对甄氏夸说,乃弟自幼颖慧,好记性,看书过目不忘,出口成章,做哥的自愧弗如。

此时的曹家父子声望日隆。自官渡胜战以来,只是转眼间事,汉室基业得以稳固,曹操兵强马壮,麾下贤才云集,中原及河北广袤土地已归曹魏。在曹丕的婚宴上,就有僚臣酒后吐了真言:曹公灭袁绍,拿下邺城,也就一举定了乾坤,父得江山,子得美人,斩获颇丰矣!

同类推荐
  •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顿,曾经的穷孩子,曾经的仅读过普通院校的平凡学生,曾经的退伍军人……如今的商业巨擘。沃尔玛,曾经不名一文的平价商店,曾经饱受挤兑的乡间小店,曾经被对手侧目的小字辈……如今雄冠全球的商业帝国。
  •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一位穷其一生为贫穷的人当中最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最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特蕾莎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本书是特蕾莎修女的第一部中文传记,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特蕾莎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
  • 中国大发明家的故事

    中国大发明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中国古代皇后传

    中国古代皇后传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们的命运既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后宫的生活从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都是丰富多采的。它既是封建时代的历史缩影,也是一幅封建时代的民俗画卷。透过她们的生活。
  • 宋美龄传

    宋美龄传

    宋美龄(1897—2003),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本书是一部严谨的宋美龄人物传记,作者参阅了各种历史资料,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宋美龄。本书在台湾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岛内石之瑜的《宋美龄与中国》一书曾请作者杨树标作序,岛内公共电视台曾专程赴大陆采访两位作者评说宋美龄。
热门推荐
  • 楚先生喊我闪婚后

    楚先生喊我闪婚后

    “老公,有人欺负你老婆!”十八线小明星夏织晴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在三天内,闪婚嫁给A市最有钱最有势的楚二少,一张结婚证绑她回家,从此她的星途步步高升,开挂逆袭到停不下来,外界传闻阴戾残忍的男人简直是把她宠上天。结果,夏织晴每天早上迟到,丢了最重要的代言。小娇妻怒了,“我要离婚,我要去工作!”某人温柔的抱住她,“老婆,楚二少夫人就是你最好的工作。”
  • 向爱则暖

    向爱则暖

    作为资深婚礼策划,以旁观视角讲述都市中那些或缠绵悱恻、或平淡如水、或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并以此引发一些让读者值得感慨和深入思考的心灵鸡汤式婚姻爱情公式。里面每一个别人的爱情小故事,都是难能可贵的幸福,遇见彼此,皆是小幸运!
  • 抓住那个妖精

    抓住那个妖精

    一指乾坤戒,锁住人妖情。闻到了妖精的气息!抓住,征服。与“妖精”同行,喜忧参半,乐此不疲。有女妖且离,举措多娇媚。作为一个优秀的男人,必须抓住那个妖精!
  • 一贱如顾

    一贱如顾

    男主顾臻跟别的总裁不一样,他不但思维逆天,就连行为也是异于常人,女主就是一糙汉子,为人率真,是个急性子,因为相亲进错房而与男主发生一系列狗血的事情,从此这俩人各取所需,组成了一对最佳饭侣,并开始了漫长而搞笑的合作旅程。文风接地气,有小温馨,有微量狗血,我且乐着写,你们且宽容看,有不足指出来我一定改正,但是我心脆弱,不要一上来就说太脑残之类的话,这只是一个故事,一本小说,所以大家不要太较真。
  • 真心红楼

    真心红楼

    千红本事千红苦,万艳需悼泪万觞。今辈或说知红楼,自心如心莫唐哭。作者在遍览前贤成果基础上细读文本,另辟蹊径,大胆设想,慎密精研,从哲学的高度、史学家的眼光来重构《红楼梦》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众多新的见解。
  • 血性的失落:李国文闲话历史

    血性的失落:李国文闲话历史

    本书由李国文说唐、说宋、说明、说清以及《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六部著作中,选其代表篇目结集而成,凡二十一篇,分“王朝的剪影”“文人的悲剧”两部分。集中体现了李国文先生对中国历史中皇权与文人的关系,以及国民性和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
  • 窗帘后的男人(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窗帘后的男人(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希区柯克对杀人狂的一段评论,很典型地表明了他对这类人的态度,他说:“人们常常认为,罪犯与普通人是大不相同的。但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罪犯通常都是相当平庸的人,而且非常乏味,他们比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遵纪守法的老百姓更无特色,更引不起人们的兴趣。罪犯实际上是一些相当笨的人,他们的动机也常常很简单、很俗气”。希区柯克认为人是非常脆弱的,他们经不起诱惑。
  • 赠崔员外

    赠崔员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猫厨

    猫厨

    撸猫做饭开农场?轻松月入十八万?待业青年萧阳抱回一只饿晕的橘猫,谁知这橘猫竟然赐给他一份做梦都想不到的工作:猫厨!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不会养猫的厨子不是好老板!QQ群:642141705
  • 桐城派散文

    桐城派散文

    金开诚、刘永鑫编著的《桐城派散文》讲述了: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 ,是清代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始创于戴名世、方苞,经刘大槐发扬而影 响渐渐增大,到姚鼐时发展到了鼎盏时期。方苞、刘大槐、姚鼐被后人称为 “桐城三祖”。《桐城派散文》中桐城派的发展几乎与清王朝的国运相始终 ,一直延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彻底消亡,时间跨度前后共二百多年, 桐城派的影响之久、流播之广、声势之显赫,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 史上都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