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8500000004

第4章 双文化论(2)

文化像水,不断从高处流向低处,形成湖泊、江河、海洋。在古代,野蛮民族往往征服文明民族,但是失败民族的先进文化开化了胜利的落后民族。文化跟着政治而扩大,但是文化不受疆界的限制,能够传播到政治未能到达的遥远地方。朝代更替,文化并不跟着更替,文化的生命比朝代更长。流动和融合使文化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部落文化扩大为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扩大为区域文化,最后形成世界性的现代文化。

——双文化时代

人类文化的结构形式像是一张八仙桌。四种地区传统文化是八仙桌的四条腿,国际现代文化是八仙桌的桌面。

——人类社会的文化结构

人类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发展有层次前进的程序规律。

——人类社会的文化结构

文化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道路崎岖、阻力重重,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的。文化发展既要突破思维屏障,又要铲除权力垄断。西欧在文艺复兴以后,自然科学起飞,遇到教会的残酷镇压,因为自然科学破除迷信,教会感到信仰危机,这场斗争被称为科学革命。启蒙运动以后,社会科学起飞,发生多次流血战争,因为社会科学唤醒群众,动摇贵族的权力,这场斗争被称为社会革命。排除教会神权,方能发展自然科学。排除贵族特权,方能发展社会科学。

——人类社会的文化结构

今天世界各国,文化水平各不相同。神学文化、玄学文化、科学文化,同时并存。

——人类社会的文化结构

文化不同,各自求进,可以和平共处。文化不同,固执恃强,就生文化冲突。文化是一条不断流淌的长河,今天人类还处于长河的源头。

——人类社会的文化结构

在现代文化出现高潮以前,世界上有四种传统文化:西欧文化、西亚文化、南亚文化和东亚文化。西欧文化传播到北美,形成西方文化。西亚、南亚和东亚三种传统文化合称东方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西方文化贡献较大,因为西方的科学是现代文化的核心。东方三种传统文化都对现代文化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科学中心在历史上是不断移动的,16世纪在意大利,17世纪在英国,18世纪在法国,19世纪在德国,20世纪在美国。今后的科学中心可能移到另一个努力前进的国家。

——中国文化与国际现代文化的接轨

现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排斥传统文化的继续存在。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是并存并用、相辅相成的。今天是双文化时代,任何国家都是一方面保存和改进传统文化,一方面利用人类“共创、共有、共用”的现代文化。

——中国文化与国际现代文化的接轨

文化不仅有地域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有历史的发展。从古到今,任何文化都是逐步发展和演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宏观来看,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神学文化、玄学文化和科学文化。神学文化的特点是崇拜,玄学文化的特点是推想,科学文化的特点是实证。

——双文化时代

文化有精神的一面和物质的一面。从神学到玄学到科学,精神的重要性相对减少,物质的重要性相对增加。文化以精神安慰为目标发展为以物质享受为目标;文化以“文史哲”为支柱发展为以“科学和技术”为支柱。精神和物质彼此依存、互为表里。没有物质背景的精神文化是不存在的,没有精神背景的物质文化也是不存在的。

——双文化时代

“文化是不断流动的,永远从高处流向低处,从民族文化汇流成为多民族的区域文化,从单元文化汇流成为多元的全世界人类文化”。这就是文化的流动规律。

——文化的流动规律

人类走出了原始生活之后,就开始思考两大问题:一个是人与人的关系,另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个人与社会等。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天和人、地和人、动植物和人等。人与人的关系的探索发展为道德和法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索发展为科学和技术。

——双文化时代

西方文化发展成为国际文化,也就是国际化的现代文化。国际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创造,由全人类共享利用,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任何个人或国家都可以参加进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从国际文化的客人变为国际文化的主人。日本从东洋变为西方就是一例。叫它西方文化只是习惯,正确的名称是“现代文化”。

——双文化时代

西亚、南亚和东亚,都跟西方有价值观的摩擦。价值观实际就是对“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解释。例如:上帝可不可以批评,妇女要不要解放,政治能不能民主。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敏感性。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自我解释。虽然所有的文化都在前进,可是前进的速度和步伐差距很大。在多层次的文化世界中,文化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将在“矛盾和统一”的辩证规律中继续波动。

——双文化时代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传统文化是民族、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遗产。每一个民族都有长期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由于社会的发展水平不同,传统文化有先进和落后的区别。又由于具体条件不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每一个民族都热爱甚至崇拜自己的传统文化。但是,在现代,任何民族都无法离开覆盖全世界的现代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呢?环顾世界,到处都是双文化现象:内外并存、新旧并用,实行双文化生活。双文化的结合方式有:并立、互补和融合。不同的社会选择了不同的结合方式。事实上,今天的个人和国家已经不自觉地普遍进入了双文化时代。

——双文化时代

“大清帝国”一改而为“中华民国”、再改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就是宣告中国双文化时代的开始。“中华”属于中国文化,“民国”和“人民共和国”属于西方文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双文化。“一国两制”是双文化。大学里传统文化课程很少,西方学术课程很多,这是“向外倾斜”的双文化。中国文化原来就不是单纯的,它是中国的儒学和印度的佛教以及其他因素的混合物。佛寺多于孔庙是古代双文化的遗迹。

——双文化时代

“创新”是文化新陈代谢的一种现象:积极的现象。文化的创新,一方面有推进的动力,另一方面又有抑制的阻力。“推进的动力强于抑制的阻力,文化就能顺利创新”,这就是“文化的创新规律”。

——文化的创新规律

印度做了三百年英国的殖民地,行政和教育离不开英语,是一个双文化国家。新加坡规定英语是全国官方语言,华语是华人的民族语言,这是新兴的双文化国家。某些伊斯兰教国家激烈反对西方,但是照样学习英语和西方科技,双文化不妨碍民族主义。

——双文化时代

西方文化所以发展最快,因为它兼收并蓄,汇集众长,重视科技,奖励发明,思想自由,人才辈出,人的智慧充分释放了出来。要使落后赶上先进,必须研究双文化的策略。有浑浑噩噩的双文化,有航向明确的双文化。战后的历史进程是非常蹊跷的,这提醒人们对双文化的策略要理智地深入思考。

——双文化时代

文化像人生。人生有出生、幼年、成年、老年、死亡。一个生命周期完结之后,又新生下一代。这是生命的新陈代谢。文化有萌发、成长、繁荣、衰退、消亡。一个文化周期终了之后,又再生新文化。这是文化的新陈代谢。不同的是,个人的生命周期非常短促:100年。人类的文化周期非常悠长:1000年、3000年。

——文化的创新规律

文化的流向,不服从于军事的强弱,而服从于文化的高低,换句话说,不服从于强权,而服从于真理。

——文化的流动规律

人们常说“文化交流”,似乎文化流动总是对等地“有来有往”的。历史事实并非常常如此。相反,对等的“相互交流”是很少出现的。多数情况是大量输入,单向流动,而对应的输出是微不足道的。例如,汉唐时代中国从印度输入佛教文化,包括语音学、因明学、雕塑技术和建筑技术等等,并使佛教发展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但是中国基本上没有把儒学文化输出到印度。这是最明显的“单向流动”。欧洲人征服许多殖民地.每到一处都尽力输出西洋文化,可是对应地从殖民地输入的土著文化,实在微乎其微。这是文化流动的“一边倒”。

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文化汇流”。在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一个民族的先进文化,只能输送到邻近的一些民族,跟当地原有文化中的有用成分相结合,汇流成为这些民族共同的“区域文化”。例如华夏文化从中国输送到朝鲜、日本和越南,成为“汉字文化圈”。在交通发达到海空无阻的现代,以先进的科技文化为主流,会同各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有用成分,共同输送到全世界所有的地区,汇合成为全人类的“国际文化”。

——文化的流动规律

文化是发展的,但是在发展中,新的突飞猛进,旧的保元守真。于是,神学文化、玄学文化和科学文化并立于现代世界。以旧阻新办不到,以新革旧也困难重重。结果是形成一个“双文化”时代。“双文化”有两种现象:一种是新旧并存,新旧互补;另一种是东西排斥,东西斗争。违反历史规律的大都失败,顺应历史规律的大都成功。世界文化正在跟着世界格局的更新而更新。

——弘扬华夏文化、革新华夏文化

文化包含三个主要方面:哲学、科学和艺术。古代文化以哲学为主导。现代文化以科学为主导。古代只有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现代形成了国际文化,也就是国际性的现代文化。这是以科技为核心,兼收并蓄各种民族文化的精华,由世界各国的精英共同创造的新文化。现代社会是积极参与国际现代文化的社会。我国今天实行“改革开放”。“开放”是实现国际性的前提,“改革”是实现进步性的条件。积极改革开放,中国就能逐步成为具有国际性和进步性的现代社会。

——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

我在学习中了解到,人类文化从古到今,不断由分散趋向聚合。5500年前,欧亚大陆上兴起多个文化摇篮,后来渐渐合并成为四大地区传统文化:东亚文化、南亚文化、西亚文化和西欧文化。19世纪以来,全球化运动加速发展,地区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相互融合,形成高出于地区的“共创、共有、共享”的国际现代文化。今天世界各国都生活在各自的传统文化和共同的国际现代文化的“双文化”之中。

——《学思集》后记

同类推荐
  • 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佳航同志的专著《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研究》即将付梓面市。作者经过悉心淬炼,对其毕业时获得好评的同名博士论文加以梳理、充实和提高,以更具科学性、系统性的论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为她的博士生导师和书稿第一读者,我深为自己所带的第一个学生的刻苦精进和可喜收获而感到欣慰。记得初次与佳航见面时,她刚从媒体调入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踌躇满志地要从记者、编辑转型做新闻学学者。三个春秋过去,她虔敬地捧出这本十几万字的著述,如愿以偿地实现了人生角色的转换,其间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本书内容包括:“对外新闻报道及其特色”、“论会议新闻及其改革”、“社会问题与新闻报道”、“青藏采访札记”、“可贵的随时倾听”、“代表素质的可喜提高”等。
  • 班主任给家长的100条建议

    班主任给家长的100条建议

    本书所提及的每一条建议,都结合了家庭教育的实际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分析全面、论证合理、思想深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此外,在列举的故事中,吸取了大量的外国事例,令读者耳目一新,其教育方法巧妙,易于操作。不论是观念上还是方法上,对我国的家庭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本书在广泛搜集资料、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的基础上,作者做了以下尝试:第一,研究定位上的突破。根据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本书是目前为止第一本专门针对高等院校特别是新闻院校学生的教材,而其他学者所著多为培训教材。第二,研究视角和体系上的创新。本书以媒体与新闻发言人的互动为基本立足点,为此确立自己的研究视角和教材体系。第三,教材形式上的突破。本书充分考虑了现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阅读特点,注重文字流畅、形式新颖、图文并茂、体例生动,尽量引用最新的资料。本书设置了“知识导航”小板块,使读者对内容预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电视采访

    电视采访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本书紧贴国内外形势,围绕气候变化涉及的自然科学、国际政治和国内政策选择等领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阐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主要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着眼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排放格局,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
热门推荐
  • 参与海湾战争的中国留学生

    参与海湾战争的中国留学生

    “1961年,国内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饥饿威胁着人们。为了求生,我从云南越过边境逃到北越;两个月后,又偷渡到南越的西贡。我在西货码头干苦力,直到1963年冬天。我本来想把赚的三百美元寄回国给你爸和你妈,但是发大财的强烈愿望,促使我用这三百美元买通了一艘西班牙货轮上的水手,他将我藏在集装箱内。偷渡进美国。”陶的叔叔沉浸在往事之中,手轻轻颤抖,“我在美国是个无户籍无居留权的‘黑人’,为了混下去,我加入了唐人街上的黑社会,在四年的时间内,打架斗殴,坑蒙拐骗,除了没杀过人.其它的坏事都做绝了。这样我四年赚了10万美元。然后,我用自残一腿的办法,退出黑社会,在纽约三十七大街开了一家餐馆。二十多年,我攒下了百万家产。当你哥哥亢还只有八岁的时候,我将他接来美国,并加入了美国国籍。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流血流汗掐来的一份家业,有一个继承人哪!”陶的叔叔者泪纵横,悲痛不已。
  •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汲取激励人心,催人上进的力量。他们成功的人生之路,能够激发我们更高的人生追求。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教训,能够使我们事半功倍。在成长之路上,天赋固然重要,但人生的磨炼、社会的感染、环境的熏陶,自身的努力等,都影响着人生智力的发展和才能的表现。人与人的天生智力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但随着后天的学习与培养,不同的人就表现出不同的才智,只有把这种才智积极地运用于实践和创造活动中,才能发挥神奇的作用,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社会财富。
  • 祭司神妃:魔君,慢走不送

    祭司神妃:魔君,慢走不送

    第一年,他威逼利诱带着记忆不全的她入了八荒殿给她冠上了魔后娘娘的称号,同年,他带着她领略了人间四季红尘。第二年,他为了她与百家对抗,将这山河覆灭,雾灵花落了满地,碎了琉璃殿宇千万。第三年,她逼着他放手,她本该与另一人黄泉白首……第四年……她为了那一纸契约付出了所有!棋局之上,他执黑子落下一步,自此布下将她囚禁在身旁的牢笼!她亦是执白子不顾一切落与那角落,从此与他对立天涯……那天,她笑着望着他的眼一字一句:“阿璟,我要你废后,可答应?”他望着她唇角那极致的笑意他亦是笑着回应她,吐出的字句却冰冷如霜:“本君,不应!”梦流莺气急:“司璟,你一个骗婚的你还有理了?”
  • 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养生之道》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情志养生、日常养生、四季养生、运动养生、房事保养、美容养颜等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养生之道》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逆天萝莉:大胆丑妃戏银君

    逆天萝莉:大胆丑妃戏银君

    为了捡鞋,不慎跌入龙泉汤池中,被某个小心眼的皇帝强行压进水中淹死,生死情急之下,光着的脚丫无意中夹到了他。她的一句“金针菇”,注定了被他纠缠一生的命运。“丑丫头,你可想过你也有今天?”“我既不是先知也不是神算子,没事算这个做什么?若我有这本事,就不会误夹,在我阅美男无数的人生上留下败笔!”“难道你觉得刚才的男人比朕好?”“恩……至少比你够瞧!”敢夸除了朕以外的男人,门儿也没有!某帝昭告天下,她再丑也是朕的妃,若有人胆敢沾染,灭国处置!
  • 枢言

    枢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携宝潜逃:前夫,别缠我

    携宝潜逃:前夫,别缠我

    身怀六甲的时候才发现丈夫背叛,自己一无所有,身无分文,父亲身患癌症,也无钱治疗。生下孩子第一天,她被赶出家门,她冲他咬牙切齿:“从此两不相欠!”当层层误会的迷雾被拨开,他明白真相,发誓要找回她,挽回那段爱情。她拼命抗拒,他却幡然悔悟,疯狂追妻。她要的,他全部拱手奉上。她讨厌的,他全部扔到一边。他寻遍全世界所有她喜欢的东西,只为讨她片刻欢心。
  • 皇后,别跑

    皇后,别跑

    她又没有阴狠毒辣的心,穿越到这吃人的后宫,岂不是分分钟被人KO的命?拜托,老天爷,麻烦降个雷把她给劈回去吧!
  • 美国拾零

    美国拾零

    本书不是一本当下常见的走马观花的异国风情的游记,也不是对美国历史与现实自以为是的直白而沉重的评论和陈述。这是对美国普通生活场景与日常人情冷暖,以及若有所思的朝花夕拾。
  • 不做小助理:总裁,咱俩不熟

    不做小助理:总裁,咱俩不熟

    莫西亚是一名普通的白领,热爱金钱,却坚决执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崇拜刘邦,所以无比推崇厚黑学,为人脸厚心黑。李牧是李氏企业的太子爷,为人放荡不羁,因为不想继承家族企业所以游戏人生。可是却在不经意间,被莫西亚平凡的温暖感动爱上了莫西亚,痛改前非成为了众少女心目中的三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