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2300000004

第4章 寻找“大共产党”(2)

栗再温的侄孙子栗庆瑞曾回忆道:“到1935年,小小的南沟(杜家庄100多户人家,南沟是其自然庄,只有五六户)就有栗再温及其侄子栗政民(长兄之子)、栗政修、栗政清(次兄之子)和其堂弟栗继周、堂侄栗政义6名党员。到1938年,又有其次兄栗从周、三兄栗建周和侄子栗政通(次兄之子)加入共产党。这一时期,中共北方局、直南特委、直西特委、平山县委的领导人李华生、李怀珠、李德仲、王昭、徐达本、李法庄、王庭焕等,都曾先后到过南沟,有的还住下来,与栗再温研究工作。闭塞、平静的南沟红火起来了。人们纷纷传言,“南沟出了个大共产党栗再温”、“南沟是共产党的窝子”,小小南沟犹如严冬黑夜里的一团火,照亮了夜空,照亮了人心……

为艾艾“争气”

青衣菜,红蓇葖,十二三岁做媳妇。婆婆打,公公骂,小姑子上前采头发,女婿就说死了吧。也不死,也不活,跳了南边滹沱河。捞上来,水扑挤,奶家看见就不依,做好棺材穿好衣,笛儿喇叭两台戏。

——平山民谣《小媳妇》

争气,在这里是名词,特指一种“丧事”。

坐下来和四叔唠家常的栗政清正在讲述,有他参与的,亲见的,也有道听途说的。政清是栗从周的第二个儿子,聪明上进,胆子大、待人亲,极具栗家人的气质。亲朋常说:“一看这高高挂挂,半截眉,保准是南沟栗家的孩子。”言辞中充满了夸奖和期待。栗再温很喜欢政清,在他身上寄予了很高期望。

栗政清洪子店二高的同学谷受民曾在回忆录中这样记述:

九班同学栗政清,文章写得好。一次写了一篇描述贫苦农民喝南瓜汤艰难度日的情景。有个老师批评他,说:“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栗政清当场站起来,反驳老师说:“这就是当今农夫生活的真实情况,你为什么不愿意正视呢?为什么只在文字结构上找毛病呢?”那位老师很下不来台。学生们都佩服栗政清敢替农民说真话,胆子大,富有正义。后来才知道栗政清13岁就是共产党员,后来担任了共青团平山县委书记。

栗政清在讲阎家的童养媳艾艾,而艾艾和栗政清的田老师有着一些关联。还是那位同学的回忆录中说:

田老师并不是特别的进步人物,但非常爱国,主张抗日。他从保定《中学生》杂志选了一篇文章——《千疮百孔的中国》,给我们讲解。文章写了当时中国的内忧外患,日本人步步侵略,华北危机,农村破产,经济危机等等现实状况,启发和教育学生的爱国热情。后被诬陷为共产党,抓进监狱。

仅仅这一点记述,我们今天无法仔细探究田老师,大概是位忧郁而多情的人,但不知为什么,他和艾艾的私奔最终没有成功。(这样的细节困扰我很久。我曾采访唯一一个亲见“争气”的老奶奶,我痴痴地缠着93岁的她开口,她抿着干瘪的嘴唇,脸上出现少女般羞涩,像是要说了,但出口却是:人家田五爷的孩子们还在,怎么好叨叨长辈子们的那事!)看来,因为这个顾忌,故事的紧要细节要被最后一个知情者带进坟墓了。我只依道听途说间接述之:

艾艾从麦田被押回,天色微明。艾艾饱满瓷实的圆头并不乱,只一根银簪欲坠,簪头的花瓣上挂着一滴露珠儿,反射着清幽的晨曦。她磕一下绣花鞋尖沾着的湿湿的泥土,在炕上坐定,恍然间一丝恐怖的气息飘上她清瘦脸颊。

丈夫在被窝里。脑后细细编结的“九十九”上爬满了瞌睡虫。这个9岁的丈夫不太了解19岁妻子一夜间干了什么,努力挣扎着眼睛嘟哝:“要打你!”

艾艾没听见。她空荡荡的脑子里已经删除了“田老师”三字。她从无限期待的“悬崖”上摔下,梦已碎。最后她听到东寺早课的晨钟,继而是二高作息的钟声,一个悠扬,一个亲切。

艾艾在听前院婆婆屋里的嘈杂声。公公婆婆、婆婆的两个兄弟在讨论事情。婆婆王阎氏,在娘家排行老五,人都倒过来叫她五阎王。不过四十多岁,黑脸乌唇,嘴边的酒窝就变成了“毒气布袋”。公公是个攥实人(方言,沉默,有心计,善经营有些自私),主要靠种地收租子,开一个裁缝店。以节俭出名,陈米生了虫,熬粥时看见了也要喝下去。五阎王的哥哥阎二子就看不起这个妹夫。阎二子独霸平山县西部的几个盐店,很精明,会经营,有事没事骑上走驴到县里转转,党部(国民党)、警察局常溜达溜达。他的弟弟阎七和两个儿子都参加了县里的侦缉队,其实就是帮盐店压榨剥削百姓,不让老百姓们买比较便宜的小黄盐,不让人们去刮小盐,搜查到谁家买了轻则没收罚款,重则关押吊打。

此刻阎二子并不看着妹夫,而冲着五阎王说:“丢不起这人啊!跟着野男人要跑,妹夫能忍我们也不能不管!”俗话说,娘亲舅大。在家庭的重大事情上,如分家、婚嫁等大事,舅舅享有非常重要的话语权。何况这样是一个霸道惯了的舅舅。

公公还在闷头抽烟。“大碌碡压不出个屁来!二哥,你做主吧,看个办法!”五阎王发话了。阎七忍不住了,“我看打断腿算了,再跑不了了!”公公磕掉烟袋锅里的烟灰,慢慢说:“等过了麦收再打不迟,再看看她娘家的意思。”

阎二不太高兴,“一群穷棒子,闺女都养不起,还能折腾出什么劲儿?”

日头将近正午。艾艾去东屋厨房。婆婆早在那里,出嫁守寡的大姑子也回来了。面盔里已经和好了面。艾艾也不说话,拿起擀面杖就擀。很快面条切好,艾艾细细抻攥着,让面条的口感更好。等一锅面条煮熟,艾艾去喊丈夫阎富贵。回来一看,锅里连面汤也没有了。面被盛在大面盔了,全端到婆婆屋里了。人家吃稠俺喝汤,端起碗来泪汪汪。平日也习惯,此时的艾艾没有眼泪,胃都麻木了。她回西屋,找出一段白绫子。可不是上吊,而是把绫子一道道缠在腰上。她心中一股子气冲上来,暗下决心:饿死不能弯腰!继续安静地做针线。

艾艾的手指被针扎了一下,她停下,遥望东南方向。她想起娘家堂嫂子的死。那年交完东家的租子,剩下十几斤麦子,堂嫂把珍贵的麦子放在院里晾晒。同村有家娶媳妇过喜事,堂嫂忍不住去看了一番,回来一看,几只鸡正在麦子上吃得欢,恰好堂哥回来,见此情景,大骂堂嫂。堂嫂又心疼又生气,迷了心窍,大中午一个人跑出去投井自尽了。堂哥没想到堂嫂会这么大气性,抱着堂嫂水淋淋的尸体啜泣不止。

“要是没有那两只鸡就好了,要是堂哥没看见就好了,堂嫂就不至于……”艾艾想到这儿,心里激荡起一丝甜蜜和酸涩的暖流,熨开她两颊的红云。这是她前些天去二高院子里送校服时,给田老师念叨的。田老师目光灼灼地看着她说:“你想想,要是不交租子,你嫂子保准不会死。”艾艾沉默了。交租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才会不交呢?自己就是爹娘交不起租子才送给王家“屯香”(方言,特指童养媳)了。

艾艾当然想不出不交租子的办法,只为已经办下的“惊世骇俗”的事情忧虑着。

王家人最后得到了艾艾父母的一句话:“生是王家人,死是王家鬼!”

是气话,恨女儿不争气,做下丢人事;恨自己穷,把女儿卖给人家;恨世道,恨天地,不知道该恨谁了。“争气”吧,任凭人家打死,然后再去为死者讨回所受之气。这是那个时代约定俗成的一种丧事。

一条水沾麻绳(在水里浸泡很久的大绳子,粗、硬、重,能置人死地的鞭子)让艾艾一夜的痛喊传遍了全镇。田老师当时还没有被诬陷入狱,那一夜,粗粝的绳子也在他的心上抽打到黎明。上课后,他找到栗政清,让政清去王家催促校服的事。田老师和早熟的政清是师生也是朋友,政清非常同情这个吃不饱饭的童养媳。

政清隔着门缝看到了趴在地上的艾艾。他听到了奄奄一息的声音,似乎是要水喝。艾艾的大姑子给了她一碗凉水,从门槛下的缝隙里送去的。有很多人在王家周围围观。王家并不遮掩也不忌讳,他们是“伸张正义”的主角,鞭挞的是伤风败俗,欢迎参观呢。

政清回到学校,没找田老师,私下找到同学韩怀智等几个,韩怀智平时就爱打抱不平,很乐意帮忙。他们要像梁山好汉一般,来个“劫法场”,救出艾艾……只可惜“争气”的悲剧已经开始上演。这出儿经过导演的“剧目”,吸引了三里五乡成千上万的观众,人们木然地观看一出儿19岁女孩用生命换来的热闹。

一棚接一棚的纸扎,连起半条街,从玉皇大帝到关云长,从《红楼梦》到《西厢记》,五彩的纸人栩栩如生;艾艾娘家村庄几乎倾村而来,无论老幼皆是“大孝”一身。大孝的概念等同于孝子,在那个年代,几寸宽的小布条都是奔丧人所计较的,人人一身白布是极尽奢侈。辛庄最著名的西调秧歌名角“盖三县”(名崔天保,在平山、灵寿、井陉以及山西东北部等西调秧歌盛行的地域最出名,门徒四五百之多。1938年在“辛庄惨案”中被日军杀害。)也被请来,连天演出……

艾艾满头银翠,盛装躺在灵床上。据说是那碗善意的凉水让她气绝的。遍体鳞伤的人忽然喝一碗凉水会骤然死去。不知这传说有无科学根据。娘家这一群让地主富户看不起的穷棒子,今天要把艾艾打扮成天仙,争一争积郁经年的恶气!艾艾娘家堂嫂子栗华妮,发现艾艾手上的银镯没有了,连哭带闹,立逼着五阎王褪下她的沉甸甸的手镯给艾艾戴上。华妮子在宴席上,远远看到南沟的一个老乡来看热闹,端了一盘馒头就往外走,管事的刚要阻拦一句,馒头早泼了门外一地,老乡们并不嫌弃,都抢来吃,这一闹,墙里早开始不停扔出馒头。最后,王家的一头大骡子也被杀掉,煮着吃了,局面失去控制。一连闹三天,最终艾艾隆重下葬,王家倾家荡产!

没有共产党指引,翻身解放是个遥远的事情,共产党人团结了广大群众,实现了穷人得天下的理想。在《平山党史资料》里还记载着这样的段落:

平山县霍宾台村,90%的是贫雇农。高利贷多是“驴打滚”,还要以房子和土地做抵押。一农民在灾年借200串钱,两年后就被利息弄得完全破产。全村20%的农民沦为赤贫,百般无奈,最后开始像“杨白劳”一样躲债,妻离子散,吃糠咽菜,不能生存。李怀珠回霍宾台村宣传马列主义,共产党为农民闹翻身后,有的开始抗租、抗债,对地主说:“要钱没有,不行就拼命。”佃户王金锁、李跃祖等人真去找地主拼命,吓得地主不敢出面……

为死去的艾艾争气,为活着的自己争气,许许多多穷苦人要争的“气”,在大地上淤积,像地下涌动的热流,单等着星星之火来点燃。

采访手记:

为什么要写艾艾,是因为艾艾就是个真实版本的“白毛女”。艾艾以生命为代价的“争气”让我唏嘘不已。被誉为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曾为黑妮争过气,黑妮被公婆害死,戎冠秀帮她打赢了官司。邓拓的夫人丁一岚为平山的一个童养媳写文章鸣冤,把害人者送上法庭。

2010年春日,年近九旬的老作家杨润身(平山籍,电影《白毛女》的编剧之一)告诉我,他亲眼看到邻居的嫂子,因为没有看好用来交租的玉米,让鸡偷吃了几粒,丈夫暴怒,嫂子投井而死。今天我们是不能深刻体会那个时代的许多思考和行为的,我试图拿艾艾来做个交代,追求平等、自由的过程中,有多少女子的伤痛啊。

艾艾是真实的故事,艾艾就是我93岁依然健在的姥姥的二姐,我只把故事的地点进行了一点挪移罢了。此刻叮叮当当磕碰我键盘的,是手腕上的雕琢着牡丹花的银手镯,它提醒我:艾艾其实离我很近,这就是从她手上褪下的那一双,它光滑锃亮的内壁曾如此亲密地接触过我们三代人的肌肤,人类的血脉传承,睁眼处,或许就会物化在你眼前。

姥姥说,艾艾在“临刑”前的晚上,曾回娘家一趟。豆粒大的油灯前聚集了憔悴的娘儿们、姐妹们,大家都不哭泣,沉沉的夜,静静地说话。艾艾对娘说,以后妹妹们别给人家屯香了,我实在熬不下去了。婆婆给的活儿经常一宿做不完,这要挨锥子扎;每天黎明打扮得整整齐齐去请安,只要看到她的头发乱了就要打……要知道,那个“圆头”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梳好,所以她只好双手捧着脸迷糊一小会儿。看起来满头珠翠,却经常吃猪食……她熬不下去了,的确不想活了,故意去逃跑的,她是清白的,只是把黑锅栽到了那个老师的头上,带累了人家。艾艾把温热的银镯放在六岁的妹妹手中,似乎把一种新生的希望转给了妹妹……

因为上演了争气,妹妹便不能去学那“杨三姐告状”了,在那个年代,争气便是已经讨了“说法”,便有了“公道”,撒撒馒头,杀杀骡马而已……

“白毛女”飞出花轿

艾艾的葬礼,贡喜瑞也曾亲见的。当她或将成为艾艾时,她会怎样选择呢?

贡喜瑞是平山县新寨村人,家里没有男孩,只有姐妹四个。她的父亲有文化,是个小有名气的风水先生,一家30亩地,日子过得去。母亲很开明,让贡喜瑞上完高小,还送到井陉县师范上学,像养儿子一样培养聪明美丽的贡喜瑞。但是毕业后的贡喜瑞并不能去找工作,嫁人依然是首选。母亲开明不过是想为女儿积累些资本罢了。

同类推荐
  • 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是近代诗词大家俞陛云先生创作的古诗赏析入门读物。《诗境浅说》包括《诗境浅说》《诗境浅说续编》两个部分,是俞陛云先生为教育家中儿女学习古典诗歌选编的诗歌启蒙读物。《诗境浅说》收录了王勃、骆宾王、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等100多位诗人的400余首诗歌及诗歌摘句,并加以阐释点评,意在启发诗歌初学者领略诗歌的声调格律、字法句法之美。文字浅近纯正,点评阐幽发微,是学诗、读诗的指路之书。
  • 乡村爱情

    乡村爱情

    《乡村爱情》精选了作者公开发表的33篇小说,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作品内容纷繁复杂,底蕴丰厚,人物形象活脱;创作风格灵活多变,技法娴熟,艺术特色鲜明,所选作品洋溢着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彰显出现实主义写作的独特魅力。
  • 无非求碗热汤喝

    无非求碗热汤喝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豆瓣、知乎、虎扑知名作者张佳玮暖心美食随笔。从家常食话,到零食小点;从应景吃食,到各地风物,从文化掌故,到童话臆想……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有吃,有文化,有故事;关于吃,吃什么,怎么吃;更关于吃的心情,陪你吃的人,你吃的时候想着你和你想着的人……
  •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
  • 花吹雪

    花吹雪

    回想起来,我可能是一个受古书旧书浸太深太重的文人,我更喜欢中国传统文人那种疏朗和纤婉的情调,那种芭蕉绿竹的情调,那种古琴古萧的情调,那种唐风宋雨的情调。
热门推荐
  • 大方广佛花严经普贤菩萨行愿王品

    大方广佛花严经普贤菩萨行愿王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醒世新编

    醒世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喝十八碗凉粉的皇帝

    喝十八碗凉粉的皇帝

    阳奉阴违野心狼,欺君压民乱朝纲。英明幼主施小计,智擒敖拜人赞扬。这四句小诗说的是发生在清王朝康熙年间的一桩宫廷奇案。奇就奇在小个十几岁的儿童皇帝竟斗倒了一个权倾朝野,杀人如麻、飞扬拔扈的特大权奸。而且谋划那么巧妙,行动那么利落,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中,不动声色,兵不血刃,就把大权夺回自己手中。康熙六年,也就是1667年的七月的一天,北京皇宫里的太和殿上,钟鼓齐鸣,香烟缭绕。
  • 倾城二小姐:少主,狠强势!

    倾城二小姐:少主,狠强势!

    你要问度灵生平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她一定会回你,惹了夜奈!夜奈其人,睚眦必报!不就是不小心扬了他一身灰尘吗,于是·····度灵,夜奈少主找你陪他练功,不出片刻,她鼻青脸肿的走出练功房;度灵,夜奈少主让你给师傅送饭,结果师傅从饭菜里吃出了虫子,她被罚站三日;度灵,夜奈少主让你下六界去找阿一,结果阿一没找到,她因私下六界被关禁闭两千年······不是说好的双生少主,家族大患,她是唯一的希望吗?你们就是这么对待希望的!
  • 某御坂妹的综漫之旅

    某御坂妹的综漫之旅

    新书《Re,骨傲天屠戮的我》,望各位书友读者多多支持,求收藏和推荐!学园都市排名第三位的超能力者御坂美琴的克隆体之一,御坂19090号,由于被布束砥信注入恐怖感情程序,出现了和其他个体的差异,被研究员提前取出装置用来实验了。御坂19090号毫无悬念被一方通行杀死了,但是,死亡,或许是新的开始……为了他人的目的而死亡,而无论这个目的是否达到,这是御坂妹注定的命运——人类,英灵,亡者,使魔……御坂妹有了自我,却难以改变自身的命运,以不同存在形式,在无数的次元中以其他形式重复着自己的命运,却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御坂妹能够实现愿望吗?她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机会?敬请期待——
  • 末日重生:穿越杀手靠边站

    末日重生:穿越杀手靠边站

    上一世,鹿小弥是一个做了警示梦还一败涂地的倒霉蛋儿,重生后才知道自己不仅穿越女杀手的‘送宝人’,更是一个故事世界中的小透明。这一世,事情再次发生变化,除了穿越而来的杀手女主,重生归来的她,还有穿越到书中的作者君,重生回来的男炮,让这个世界的发展,再次充满了危机和无限的变化。她以钢精铸造骨血,以自强为实力拼搏!她不是好人,但将披荆斩棘,只为在危机的末世,生存!美男?大大有!渣男?大大有!哪只正宫?请入坑~本文慢热,讲述故事,金手指必须有,虐渣不是重点~~入坑请注意。这作者又抽风了o(╯□╰)oQQ2群:257641231
  • 幼儿学习与发展

    幼儿学习与发展

    本书主要供五年制高专和三年制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使用,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内涵和理论基础,理解幼儿学习的过程、特点和方式,掌握指导幼儿学习的教学策略和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方法。
  • 红楼之为你钟情

    红楼之为你钟情

    弱水之畔,三生石旁。灌溉之恩,恩义难忘。弱水之畔,悠悠情伤。救命之恩,情深不忘。悠悠竹林,潇湘之中。照顾之恩,恩情不忘。隐隐风雨,萧然亭中。两世之情,一生相报。虽然是妹妹和水溶之间的故事,但是却是另一种深情相望。
  • 主宰沧澜

    主宰沧澜

    天若压我,我劈开这天,地不容我,我便踏破这地。沧澜大陆,临碑荟萃,群雄尽起,各大宗门明争暗斗,无数天才争强斗胜。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有多少强者尽数陨落?又有多少天才脱颖而出?而出自离天城的天才少年李枫,又将会踏上一场如何的旅程?
  • 战神狂妃:帝尊宠上瘾

    战神狂妃:帝尊宠上瘾

    她是王牌特工却穿越成了青冥大陆珈蓝国君家嫡子,女扮男装,玩转世界。本小姐是废物?天地决在手,亮瞎你的钛合金狗眼。传闻上古天尊杀伐果断,冷面无情,却有断袖之癖,唯独对她穷追不舍。她避他如蛇蝎,他缠她如缠藤。她冷傲狠辣,杀伐果断,虐渣虐白莲,世人都惧她。唯独他将她放在心尖上,宠她,爱她,不准他人伤她分毫!某天,某尊将她咚在床上,“有兴趣做我的女人!?”她勾唇一笑,将他反压身下,“没有,至于你,想做我的男宠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