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3500000004

第4章 我是这样和孩子沟通的(2)

第二天儿子告诉了老师,老师批评了爱舍俐,并让他们互相道歉,儿子觉得自己解决了问题,有点儿得意!

好景不长,一个叫本(Ben)的孩子开始说儿子蠢了。

看着儿子无可奈何的样子,我试探着:“怎么办呢?是找老师帮忙,还是让妈妈帮忙啊?”

儿子想了想:“我得看看你的主意是不是很聪明。”这臭小子!

“你告诉我本骂你,他想干什么?”

“想和我斗!”儿子很肯定。

“你觉得本希望你开心,还是生气?”我诱导着。

“当然是生气!”儿子很有把握地说。

“你生气是不是本能料到的反应?”

“嗯,”儿子点了点头。“难道还有别的反应?”儿子追问道。

“有啊!对了,你有没有想过做本想象不到的事情?”我很神秘地看着他,有点要捉弄本的意思。

儿子疑惑地看着我,没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也没和我讨论如何捉弄本,皱着眉头跟我确认:“你是说我能不生气地反击他?”

“是啊!”我欢快地提高了嗓门。

“这怎么可能呢?”他那么小,分析这样的过程得动用多少脑细胞啊?!

“你想想怎么做嘛!”我热情不减!

“不可能。”儿子摇头困惑。

“想听我的想法吗?”

“说吧!”儿子丢给我那句话时,就像随便扔给狗一块骨头一样的漫不经心,这小子不相信我有高招。

“这可是个秘密,想知道吗?你想知道吗?”我边胳肢他,边非常神秘地对他说。

“是什么?”儿子躲着我的胳肢高声地喊着。

他来了兴趣,我就住了手:“他骂你后,你就说谢——谢——”我盯着儿子一字一顿地指导着,也迫不及待地想看儿子的表情。

“什么?你说什么?”儿子的音量超大,小脸惊异迷惑地看着我:“他骂我,你让我谢谢他?不,不可能!”儿子立刻摇头拒绝。

“你不想让本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吗?”我开始挑战儿子。

儿子不理解这样“反常理”的事该如何做,他认为我的想法简直就是蠢!

“我知道你很难接受这样的说法,我倒是有个主意,我们两个一起演习一下,你先骂我蠢,我说谢谢怎么样?”

儿子听后马上铆足了劲儿:“Lisa(我的英文名字),你蠢极了!”儿子摇着头看着我的眼睛嬉皮笑脸地尝试着。

哇,第一次被儿子这样说,心里特不舒服,但是我还是要接着演啊。

“谢谢你!”还别说,这“谢谢你”还真的不容易说出口呢。你想啊,别人说你蠢,你还谢谢人家,哪儿恁容易?!不过,我还是说了,说完就走开了。

回到儿子身边,我很好奇儿子的感受:“刚刚你骂我蠢后,我没生气,还平静地谢谢你,走开了,你啥感觉?”

儿子说:“困惑!非常困惑!”

“困惑?真的吗?”儿子肯定地点点头。

儿子困惑,正是我要的效果!

“好咧,现在轮到我说你蠢了!”我装着非常兴奋!

我整理了一下面目表情,狰狞可恶地抬高嗓门:“Timmy,你个大傻瓜!”话一出口,我震撼着自己对儿子的用语的同时,心好疼啊!怎么可以这样说儿子?!

儿子先是愣了一下,因为妈妈从来没有这样恶语过,可是玩心高于一切,他笑嘻嘻地:“谢谢你!”然后离开了。

儿子回来后,我问他:“我说你蠢,你回敬谢谢然后走开,跟我说说那是个什么样的感觉呢?”儿子那一脸的迷惑我仍旧记忆犹新。

“太奇怪了!太神奇了!”儿子头歪向一边皱着眉若有所思地叨咕着,他显然被什么给震到了。

“奇怪什么?神奇什么?”我明知故问,

“你说我蠢,我说谢谢后,我不仅觉得自己尊重别人,还好像对局面有了点儿控制似的。”儿子边想边总结。

儿子有点儿能控制场面的感觉,正是我想要的!

因为第一次练习主要是游戏性质,我要求儿子多演习几次,直到他能够做到我“骂”他,他能“轻松愉快”地说“谢谢”,然后在我还没有反应过来时离开为止。

儿子终于“WOOHOO!(这是美国人兴奋时的呐喊)”地大叫出来,好像有了尚方宝剑一般!

我把儿子抱在怀里:“儿子,如果本骂你蠢,你谢谢他,你说本会怎么反应呢?”

“他一定困惑,一定!”儿子在想象中享受着。

“你想看到他困惑的样子吗?”我要加强他的欲望。

“迫不及待!”儿子好兴奋。

第二天本完全不知道儿子随身带着法宝,继续他的骂骂咧咧,不料想儿子轻松愉快地谢了他就离开了。

本听到谢谢后,嘴巴张很大,好像不知道如何合嘴一样,一脸的震惊。儿子在本没有机会反击的时候离开了。

本大叫:“什么?你说什么?这太怪了!你太怪了!”本开始的声音很大,说到最后时,几乎没音量了。

儿子说:“让本迷惑比跟他对骂好多了!”他感到自己非常聪明!

现在我们对比一下:制止别人恶语时,我给两个孩子的指导和结果:

事件:别人对孩子说:“你蠢极了!”

女儿小时候

儿子小时候

解释:骂人的孩子好可恶,自己的孩子总有麻烦

解释:是教儿子理智地面对别人的恶语的时候

感觉:烦躁、气愤、无奈

感觉:把握机会

行动:空盼着孩子长大

行动:跟孩子进行角色演习,深刻理解处理方式

结果:女儿不知道如何对待

结果:儿子不卑不亢解决问题,避免类似事情再发生

女儿的时候我把过错归于别人,除了抱怨就是无奈,这样的我际关系造成的后果是,我不知道如何引导女儿,女儿不但没有任何成长,还增加了烦躁和不安全感。

儿子遇到同样问题时,因为妈妈对事件的解释能力提高了,我际关系改善了,把一个很难受的情形变成帮助儿子成长的机会,结果儿子的处理方式像是个成熟的大人。不是儿子比女儿能干,而是引领他们的“不再是同一个妈妈”!

儿子知道如何制止他人的恶语表达,不代表那恶语不再伤害他,是吧?平日里,如果有人对你恶语,你怎么反应?我原来会被那些恶语绑架,备受折磨多日甚至多年。不管孩子还是大人,有时会把别人的辱骂和自己的形象混在一起,很难平复。

为了让儿子女儿明白,别人恶语后在心理上如何处理,我和他们分享了我在演说中和成年人做过的一个活动。

我找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上台,然后对他说:“我要对你说句话,你先别反应,我们先听听观众的第一反应,好吗?”小伙子点了点头。

“我一看就知道你的英文不会太好。”我对着小伙子说完后,问观众:“如果有人在公众场合挑选了你,然后对你说了这句话,你怎么想?”

读者朋友,你现在想想如果我选了你而不是那个小伙子,你会怎么反应?

没过一会儿,有些手举起来,大部分人说:

“我会觉得说这话的人很讨厌!”

“说这话的人看我好欺负!”

“我会非常憎恨这个让我当众难堪的人!”

看到一个有点羞怯的人,我就问她会怎么想,她声音很小:“我会想你怎么知道我英文不好呢?我英文确实不好,可我没贴标签啊?”

这时一个看起来有一定阅历的人开了腔:“你根本就不了解我,怎么会知道我的英文水平?挑我说这样的话一定是看我经得起这样的挑战。所以,小伙子,在王老师眼里你一定是个自信的人!”

我带头鼓起掌来:“这位先生说得太好了。我一进屋就注意到这小伙子眉宇间透出的自信,我根本不知道他的英文水平,那样和他讲话的确是相信他经得起这样的挑战!”

其实不同人的回答都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定义!不自信的人要么就此愤怒,要么自卑,一个把自己定义为自信有能力的人是不会在乎陌生人的一个“胡猜”或者“胡说”,有了不在乎,就没有了被中伤!

我告诉我的听众:“生活中,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喜欢我们,对我们恶语的人一定是存在的。只有不自信的人,别人说他笨时才会有被揭伤疤受伤害的感觉;不认为自己笨的人,不管别人怎么嘲笑都不会受太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有健康的自我形象,才不为别人的赞美而沾沾自喜,也不轻易为别人的恶语中伤难过。不经过你的同意,没人能够伤到你!”

我告诉女儿和儿子,小朋友不但会说你蠢,有时还会说你长得难看,说你是外来种族鼻子扁平等等,说很多伤你的话,能保护你的不是你的脾气,而是你如何定义你的自我形象、如何把握自己的情绪,也就是处理好你自己的我际关系。

健康的自我形象对自己,对和别人的互动影响颇大,要从小培养。儿子的自我形象和不被恶语中伤的能力在下面的故事中可见一斑!

他8岁的时候,和一个“刀枪不入”的男孩有过争辩。那男孩骂儿子蠢,儿子“谢”过后就走开了。可是,那男孩追着儿子喊:“你的想法很蠢,你蠢!我恨你!”

儿子想起他给自己的定义:Timmy是个自信有尊严很帅气的人。

他停住脚步回过头,盯着那个男孩非常平静又严肃地说:“你可能以为你的话能伤害我,可是我告诉你,你只碰到了我的皮毛,你够不着我的灵魂。”

没等那个男孩反应,儿子又走开了。那个男孩被儿子的冷静和言语惊呆了,没说什么。从此,他没有再烦过儿子。

“你可能以为你的话能伤害到我,可是我告诉你,你只碰到了我的皮毛,你够不着我的灵魂。”这句话是只有8岁的儿子教我的!如果我在年轻的时候知道这句话,并能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可以想象多少矛盾不会升级啊?!

为儿子的说法震惊之余,我也在想一个8岁的孩子怎么会说出这样深刻的语言呢?我想这可能与我平时对他的告诫有关:“别人气头上说了伤你的话,但你不能用别人的话来定义自己,你要坚守自己对自己的定义,这样别人的话再难听,也很难伤到你!”

我在想,如果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和伤害自己的人说:“你可能以为你的话能伤害我,可是我告诉你,你只碰到了我的皮毛,你够不着我的灵魂。”他日后的生活会怎样?

我在想,如果一个成年人在恼羞成怒的时候能够让自己平静下来,对对方说:“你可能以为你的话能伤害到我,可是我告诉你,你只碰到了我的皮毛,你够不着我的灵魂。”这样的说法会对他的人生以及他和别人的关系有怎样的影响呢?

我想问如果你的孩子遭到别人的无礼攻击,你会教他说:“你可能以为你的话能伤害我,可是我告诉你,你只碰到我的皮毛,你够不着我的灵魂”吗?

日常生活里,我们常看到一些成年人因为不知道怎么处理一些不中听的话,导致矛盾升级,最后毁掉婚姻、友谊、事业。人的身体一天天成熟长大,但是绝对不等于处理恶语的能力也跟着增长。如果一个人很小的时候被别人恶语中伤过,没有人教会他如何处理被中伤,自己也没有刻意在这方面努力成熟的话,那么这个人在处理恶语方面就不会长大。好在我后来注意自己的提高,正确地指导女儿如何制止别人的恶语,如何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不然也许到现在女儿还是不明白正确的方式。

●思考:

别人恶语时,孩子完全可以不反击对骂,而是有风度地感谢口出恶言伤害自己的人,让恶语者困惑并停止咒骂,用健康的自我形象定义自己,不被恶语绑架;运用Timmy的秘密武器——“你可能以为你的话能伤害我,可是我告诉你,你只碰到了我的皮毛,你够不着我的灵魂。”展现真正赢家的风采和尊严!

●教育感悟:

别人恶语时,孩子的自信和健康的自我形象是免受中伤的强大武器。

打翻的是盘子,收获的是责任

2004年6月17日,在从日本东京飞往美国加州圣何塞(San Jose)的飞机上,11岁的女儿和我刚刚用过午餐,那小小的餐桌上堆满了用过的餐巾纸、饮料杯、纸餐盘、饮料吸管等等,看上去一片狼藉。

正在看书的我突然感到腿上不仅凉凉的,还好像有什么东西往下滑,然后听到有东西撞到金属的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是大书虫女儿在过读书瘾,看到有趣的地方,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打翻了餐盘。餐桌上剩下的食物和用过的餐具,一并从我的腿上洒落在地上的行李车架上。

餐盘撞击行李车架的声音,惊醒了许多半入梦乡的乘客。百无聊赖的人们把瞳孔都放大了。那个瞬间,我和女儿同时被推上了飞机的直播现场。

现在我想问你,你小时候当众出过“丑”吗?你还记得你的父母当时是怎么反应的吗?事隔多年,我仍记得我小时候出丑时母亲那咬牙切齿、面红耳赤的神情。

你小孩当众出过“丑”吗?你怎么反应的?我曾是咬牙切齿的恨,面红耳赤的辱。

飞机仍在继续飞行着,时光交错,在乘客的注目礼下,我突然想起了杰森(Jason),那个当时只有4岁的小男孩。

有次去Jason家,他看见来了很多人,忘乎所以地大叫着跑来跑去,一会儿把椅子撞的七扭八斜,一会儿打翻水杯,在父母的央求并威胁下依旧摇头晃脑不消停。到了吃饭的时候,Jason竟疯到把自己的饮料倒进我儿子的杯子里,儿子奋起反抗:“你太过分了!”

Jason爸早已忍无可忍,连拉带拖地把他带到另一个房间。尽管他压低嗓门,但声音还是从门缝飘了过来。

“你让老子的脸往哪里放?再这样下去,非打死你不可!”

“啪……啪……”先是听到巴掌声,接着是Jason歇斯底里地喊叫着:“哇,姥姥,哇,姥姥,爸爸打我呀!”

只听爸爸威胁道:“叫,再叫就往死里打!”

听到这话,Jason真的不叫也不哭了,可是坐在我身边的姥姥却再也坐不住了。

“哪有这么管孩子的,吓着孩子怎么办?”姥姥正要去救外孙,被Jason妈一把拦住了:“妈,饶了我吧,小心我老公又埋怨你娇惯孩子!”

老人极不情愿地坐下来:“唉,这孩子脾气倔着呢,哪肯受一点儿委屈!”

同类推荐
  •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主要收录了纠正孩子的错误不是比谁的嗓门大——孩子犯了错既不能吼也不能叫、孩子的健康身体不是父母吼出来的——孩子挑食、不吃饭既不能吼也不能叫、不吼不叫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和你亲不亲关键看你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即使早恋了也不能大吼大叫——孩子的青春期需要一个理性的家长等内容。
  • 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妈妈改变孩子一生》讲述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社会中的精英,但是一些父母过于注重学校的教育,而忽视了自身对孩子的影响。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哺育孩子长大,陪伴孩子时间较多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联系,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现在就需要提升自我。
  • 助飞梦想:北大新生家长的教育故事

    助飞梦想:北大新生家长的教育故事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建立的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建校110多年来,北大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国家的振兴与发展、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和繁荣昌盛的进程中起到了先锋和骨干作用,这远远超出了它作为一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的有形存在,更成为中华民族争取民主自由和伟大复兴的象征,成为现代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向往的精神家园,从而独具魅力。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所说:“作为文化中国的象征,其实北京大学早已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所大学,能够像北京大学这样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得如此紧密,息息相关。北大对于中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哈佛之于美国、牛津与剑桥之于英国的意义。”
  • 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首选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父母,你的态度和方法是否正确。告别兔一样的平凡,走向鹰一样的非凡!本书帮助天下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教会父母科学的教子方法。应用这些理念和方法,相信每位父母都能成为子女教育的专家。一句话,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只要努力,你就可以达到你的愿望。
  • 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入手。父母不可能也不必要成为教育家或心理学家,甚至不必要成为教师,但是,父母必须承担起最基本也是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而良好习惯的核心是学会如何做人。
热门推荐
  • 帝火丹王

    帝火丹王

    与火神祝融火种融合,掌控世间火焰。丹师厉害靠的是什么,掌控火焰炼丹,谁掌控火焰能有咱强。帝都争雄,扶持父亲崛起,让天下没有任何纨绔敢在我面前嚣张、放肆,因为我是掌控帝火的一代丹王。
  • 贞观幽明谭

    贞观幽明谭

    故事以唐代贞观末年的长安为背景,描写了一个自幼背负诅咒的少年巫师明崇俨在追寻自己身世之秘的过程中,卷入了太子、虬髯客、南昭郡王等争夺王位的阴谋。与此同时,日本、新罗、百济等周边国家的奇才异能之士也怀着各自的目的纷纷登场。作品中人物众多,架构也铺陈得极开,但是内容精彩紧凑,各条线索交织依存,扑朔迷离,对读者有极大的吸引力。
  • 大唐诗人往事:锦绣江山里的飞扬与沉潜

    大唐诗人往事:锦绣江山里的飞扬与沉潜

    古典文化倍受国人青睐,唐诗更甚。《大唐诗人往事:锦绣江山里的飞扬与沉潜》精心选取唐诗中的精品之作,以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诗人的生平,阐述其诗作的意境;全文用典细致、旁征博引,使读者在品味唐诗中开阖大气或婉约动人的悲欢离合时,赏析一篇篇故事性强、发人深省的美文。
  • 快穿游戏:这个宿主不太冷

    快穿游戏:这个宿主不太冷

    【新文《娇妻很大牌:影帝大人别傲娇》正在连载中~】这是一个赏金猎人玩快穿游戏徒手拆CP的故事。听说高冷校草配温柔校草?送你一个字:拆!听说腹黑王爷配高冷将军?再送你一个字:拆!听说兽人族长配平民小白脸?啥也不别说了,上去就是拆!听说傲娇大明星配毒舌黑粉?拆!拆!拆!颜值逆天,不管怎么看都配一脸是吧?拆你不解释!什么?你问我为什么看不惯你非要拆你?呵呵!我的游戏我做主,我拆你就拆你,还用选日子吗?不过,为什么她拆完了CP之后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似乎有什么不对?比如说……为什么被拆了CP的男二似乎当起了自己的神助攻?还有,这个在游戏之外一直黏着自己的傲娇太子爷,到底是谁?
  • 科场条贯

    科场条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可能是个伪学霸

    我可能是个伪学霸

    【爆笑学霸文】别人获得系统都从学渣变成了学霸,都从家里蹲考上了清华北大,而我的系统竟然让我从学霸变成了学渣!-----------------新书《世界最强领主》已发布一款能造家的系统改变了这个世界,本来在一个赤铜级势力当老大的肖扬,一觉醒来后却发现,自己一跃成为了一个不入流势力的家主……谁说开局一把刀,装备全靠捡?谁说一个不入流势力的家主,夺不了世界的霸权?这本书吧,主要是秉承干就完了的精神,热血为主,逻辑为辅,保证各位客官看的舒服看的爽!欢迎各位前来捧场!
  • 作女公主——偷菜盗墓的穿越人

    作女公主——偷菜盗墓的穿越人

    恋情被房子毁了,非常狗血地穿越成了公主,却发现古代的房子也卖得这么贵。于是为了给百姓盖便宜房子,公主也开始玩盗墓,没想到不但挖到太祖墓,断了祖宗的龙脉,还遇到了一堆帅蝈蝈。“皇上不好了,咱们温阳国太祖的墓被挖了而且龙脉也被挖断了!”宰相何坤坤皱眉苦脸地在温阳皇帝前禀报!“什么人这么大胆?不想活了吗?抓住直接刮了!”皇帝暴跳如雷地叫道。“陛下息怒,这事不能声张!这事是公主干的!”宰相忙道。“啊!”皇帝瞬间成了瘪茄子,张着大嘴说不出话了。作女乔思思穿越成了公主,这个典型的80后女孩穿越前非常倒霉,自己的姻缘刚被房子给毁了,相恋七年的帅气男友因买不起房子跟着有钱有房的女人走了。留下失恋的她醉酒后也莫名其妙地穿了,成为温阳国年仅15岁的公主。在古代她继续骨子里那股作劲,带领一帮俊男靓女们把后宫折腾得底朝天
  • 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本书规范了理论学习。加大督办督察力度,保证决策的落实。同时,校党委立足学校长远发展,着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积极选拔干部到地方政府和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挂职锻炼,使后备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 琳法师别传

    琳法师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康有为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康有为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是一部从思想学术角度描述康有为一生的传记。内容包括突破传统的藩篱;“貌孔心夷”的“今文学家”;一个先知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