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个朋友对我找到工作的反应大不一样。北京女孩A见到我就恭喜,非常真诚:“好样的,真给咱华人争光。您现在大功告成,帮帮妹子呗!”她让我看她的简历,给我讲她面试的经过,看什么地方她做的有问题。她细心地听我讲我面试的过程和体会;请教我如何利用声音、手势、眼神、表情、坐姿、站姿;如果人家问棘手的问题怎么应对;等等。她非常地感激我的帮忙,我从心里欣赏她的有心:她知道谁有经验,就找谁帮忙。她不断地请教成功的面试者,从而加快自己的找工步伐。A在无意中教会我如何与比我更成功的人交往,如何正确地对待他人比我强!
我的另一个朋友B,面试总是不成功。她在美国的时间比我长,英文比我流利;论技术,她做实习生的时间比我长,有更多的经验;论年龄,她比我年轻。在她看来,她样样都比我好。我明显地感到她在有意地疏远我,即使我们偶尔遇上,我的存在好像是在提醒她找工作的失败,她非常的不自然。B对其他比她先找到工作的人都是嫉妒的态度。
A和B对别人成功的解释很不同,导致不同的行动和结果。
事件:我先找到工作
A
B
解释:她有厉害之处,要向她多请教
解释:不公平,明明我比她强
感觉:积极、充满希望
感觉:自卑、失败
行动:虚心请教
行动:嫉妒而远之
结果:很快找到工作
结果:很晚找到工作
A的做法是把她能找到的有能力帮她的人集中起来,这些人好像组成了一个智囊团,一起奋斗把她托起来,结果她真的脱颖而出,很快找到了工作。B嫉妒的结果是,把能够帮她的人赶得远远的,孤军奋战,最后成为那年最晚找到工作的人。
我细致地介绍我下功夫写简历、准备面试的事,是想告诉女儿找工作的艰辛。B只看结果,没看过程。A问我所走的路,让我为她指路,从而少走了很多弯路。
很高兴的是,女儿明白了别人的成功是努力的结果,不是平白无故的幸运。她五年级的时候,有两个好朋友的科学实验得到校级奖励。她兴奋地打电话将好消息告诉我,更让我感动不已的是她专门打电话恭喜朋友,赞扬她们选题新颖,还与朋友一起讨论如何完成实验的事。对于我来说,她的举动比她自己中了奖更让我欣慰。我多么希望自己从小能有这样的健康心态啊!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如果我自己不知道如何面对、接受自己的嫉妒心态,我会怎样引导女儿呢?我有可能想,嫉妒能够激励孩子向上啊,这样我会忽视孩子难忍的不健康的嫉妒心理。好在我肯定人的嫉妒心理是正常反应,并引导女儿向自己“嫉妒”的人学习,帮助自己快速成长。
●思考:
嫉妒是人之常情,孩子这样的情绪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要让孩子知道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要向成功人士学他们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原则,恭喜人家,向人家取经;嫉妒比自己更成功的人是最大的资源浪费。
●教育感悟:
接受嫉妒情绪,虚心地向成功人士学习,加快自己成长的步伐!
女儿“教育”了我
2005年1月16日清晨,我一边锻炼,一边给合作伙伴打电话,说到兴头上,还是不得不停下来回家准备早饭,因为女儿9点钟有中文课。
丈夫和女儿到了学校,发现学校关门。原来是马丁.路德.金日,中文学校放假。我原以为女儿有课,就取消了那天一个很想去的活动。
当你的计划被打乱的时候你怎么反应?
以前女儿打乱我计划的时候,我的处理方式可能是下面的一种、两种或全部。
1.抓住机会来一个关于责任心的教育
“管理时间是责任心的问题。看起来是个小事实则不然。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做市场工作,本来说好了与客户三点钟开会,结果你记错了日子,一笔上百万的生意可能就泡汤了,你因此可能会被公司炒鱿鱼,没有地方会再想雇你,因为你头上贴着一个标签——不负责任的人。”
2.可能会自怜
“可惜我一生好强,想不到摊上你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孩子,连今天有没有课都搞不清楚,我这辈子怎么这么倒霉啊!”
3.可能会挖苦孩子
“为什么别的孩子都没去,就你去啊?你是唯一有积极性的学生嘛,别人不上学的时候,你都能去,真是太用功了。”
4.进行一次时间观念的教育。
“我每天都有好多事要做,我有自己的日程表,可是你把我的时间全给打乱了,叫我怎么原谅你?!以后你工作了,对时间如此没有概念,你的同事老板都不会容忍的!”
5.惩罚威胁
“啥也别说了,你就是没记性,去,到卫生间反省去,什么时候知道错了、知道如何改正了,再出来。要不然,今天别想吃饭!”
我曾经挺不像话的,是吧?
当然我现在是不会这样做了。不过我有兴趣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样发脾气所造成的影响是怎样的。
1.孩子对自己的形象定义多了或加重了些什么?
我不负责、我浪费别人的时间、我不会被原谅、我没有时间观念、我以后很可能找不到工作、我以后会很差。
2.孩子对妈妈的形象定义多了或加重了些什么?
尽管我道了歉,妈妈仍旧不管我的感觉,还挖苦讽刺,不依不饶,除了她的时间外,她是否关心我?
3.孩子这时的注意力在什么地方?
应该不会放在如何改正错误上,而是对妈妈的怨恨上。没准会像我小时候一样想:反正是挨骂,下次做错了事,连道歉也免了算了。
4.妈妈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吗?
妈妈真正想要的是孩子如何避免同样的事情再发生。可是,妈妈生气发脾气时,早把真正的目的忘到九霄云外了。很多时候难以控制情绪,越说越气,越气语速越快,最后口不择言,把教孩子如何改正错误的机会变成了对孩子的人身攻击。没解决实际问题不说,还伤害了孩子,整个过程是错上加错,都不是妈妈真正想要的。
还好,2005年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在交流方面,我一不小心就会给孩子最坏的示范。我们对别人以礼相待,但是对孩子,很容易摘下面纱,撒泼发脾气,把最坏的一面呈现在孩子面前。其实,不论我们跟谁有冲突,我们都是在给孩子做处理矛盾的示范。所以我很高兴能在这里分享那天我的处理过程。
得知他们爷儿俩白跑了一趟后,我心里确实不高兴,因为周末的计划被打乱了。不过我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和女儿沟通。我先问自己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到底要什么?
我的答案是:
我要女儿学会经营自己的时间;
我要女儿下次知道如何做;
我要在不发脾气的情况下教她如何别犯同样的错误。
想起爱因斯坦对提问题的看法:“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其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问好问题是科学进步的必需,同样问好问题也是解决冲突的必需!上面的问题帮助我把精力用在有效地解决问题上,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上。让我回忆一下我和女儿的谈话吧。
“你和爸爸大老远的一大清早就跑去学校,结果发现学校关门没课,我们家的一个重要活动因你有课而取消,你感觉如何?”我心平气和地问女儿。
“不好。对不起,妈妈。”女儿怯生生地低着头扳着手指,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唇枪舌剑”。因为在女儿的心里,她做错了事,妈妈发火是唯一的下一步!
“第一次上课老师有给日程表吗?”我平静地询问着,顺手拿走她掉在脸上的一根头发。
“老师给了,当时她少了两张,我那天坐在边上,就没拿到。”女儿开始敢看着我的眼睛讲话了。
“哦,是这样,那你准备怎么办呢?”
“下次上课时,我让老师复印一份日程表给我。”女儿开始放松了。
孩子知错,又能找到办法纠正,还不完全够,还要提醒孩子学习正确地对待别人的错误。我和女儿从头到尾讲了我的整个思维过程,并告诉女儿处理别人出错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问正确的问题,我问过“我到底要什么”后,就知道怎么处理这事了。女儿听得特认真,还不时地点头。
我想这样教女儿处理矛盾,要比用别人的例子更有说服力。女儿和我的关系多了一层导电层,而不是绝缘层。
和女儿分享了这些后,我觉得自己做得挺不错的,特想得到女儿的赞美。就壮着胆子:“妈妈今天没发脾气,还给你讲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了一招,是吧?怎么样,和发脾气的处理方式相比,不错吧?”我的提示足够明确吧?想听女儿表扬嘛!
女儿直视着我,调皮地问:“你想知道真话吗?”
“那当然。只要是真话我就会喜欢。”我非常认真地鼓励她讲实话,不对,讲好话!
“你发脾气时,我根本不会想我做错了什么!”女儿坦白。
“你不想你错在哪里,什么意思?那你想什么?”我急着问,
“我想的更多的是你为什么那么凶?讨厌你的做法,也讨厌你。气你好像是个好事一样,你越生气,我越觉得错出得好!”女儿小心却又大胆地承认。
可是,我还是想听到她的表扬。
“那现在呢?我今天没有发火啊?”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想听赞扬。
“今天你很平静,没发火,我反倒心里很愧疚。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完善自己,让你少操心。”女儿说得很真诚,她的成熟程度是我没有想到的,非常意外!她最终还是没有表扬我!
“还有,因为你没发火,我更尊重你!你知道吗?其实你这样做,是在教我以后别人出了错,我不用发脾气也能解决问题。对我,这很重要!”女儿很感激地补充了这个重点!
到了最后,也没听到女儿一句直接的表扬,反倒被她教训了!
事件:孩子打乱了妈妈的周末计划
想要的结果:孩子以后知道怎么做
问一个问题:我怎么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结果
解释:这是教女儿下次知道如何做的机会
感觉:冷静、期待好的反应
行动:细致地了解过程,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结果:孩子不但承担责任,还敞开心扉,和我沟通我们之间存在的交流问题,密切了母女关系,双双收获成长!
●思考:
发脾气的坏处:
1.不能教孩子同样的事情再发生时她如何处理;
2.拉远了孩子与父母的距离;
3.父母会为自己没有能力处理问题而内心不安;
4.孩子给自己的形象定义、给父母的形象定义增加了负面的砝码。
理智处理的好处:
1.得到孩子的尊重和感激;
2.孩子学会自己想办法改正错误;
3.孩子明白别人犯错时,自己怎么处理;
4.深厚父母孩子感情;
5.父母心里有平安。
●教育感悟:
发脾气处理事情一定会两败俱伤,问个好问题再处理事情双双有收获!
开给女儿的一剂后悔药
女儿12岁那年,曾经持续几天高烧,我希望她泡温水澡,她坚持说不会管用的,一定用冷毛巾来敷额头。敷冷毛巾是她习惯的退烧的做法,泡温水澡是我们的家庭医生建议的,女儿从来没试过并拒绝去做。
因为敷冷毛巾的效果不明显,我就先把浴缸放足了水,然后强烈要求女儿试试温水澡,她最终同意尝试一下。结果她的烧退了不少,体力恢复了些。
我这儿一高兴,差点儿埋怨:“要是早听我的,老老实实泡个温水澡,少受多少罪啊?你呀,就是忒任性!”
对了,你猜对了,我没埋怨,只是非常真诚地欣赏她:“你一定为自己做泡温水澡的决定而高兴,是吗?正确选择!”
第二天一早起来,女儿告诉我:“妈妈,谢谢你坚持让我泡温水澡,很管用的,我现在再去泡一下。”
要是我头一天埋怨她太任性,该听我的早去泡温水澡的话,女儿即使第二天想再泡温水澡,可能为了面子也会放弃的,谁愿意看到妈妈“我是对的”的神情啊?
泡过温水澡,烧又退了点儿,女儿问我她能不能看会儿电视。我没有犹豫:“当然可以,不过有个条件,只看一会儿,不然时间一长我担心你会头痛的。有自制力的人会在头痛前把电视关掉的。”
女儿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条件,可是她一看电视节目就入了神,我曾提醒了两次:“你看的时间够长了,是不是要把电视关掉?要不会头痛的。”女儿撒娇:“妈妈,这些天躺在床上多无聊啊?好不容易现在有点儿精神头看电视,你就让我多看会儿嘛,妈妈!”她看得津津有味的,情绪还不错,我就没有特别坚持。
过了好一会儿,女儿边关电视边说:“不能看完这集了,真该听你的,早点关电视,现在开始头痛了。哎呀,痛啊,早该听你的!”
说实在的,面对女儿忽视我的提醒,一定要等头痛了再关电视的做法,我的感觉是非常复杂的。心里充盈着爱怨交织两种想法:一是女儿不理睬我的提醒,自作自受;二是孩子好可怜,发烧加头痛。如何反馈她的做法让我纠结!
下面的说法和结果曾掠过我的脑海:
说法
结果
“早就告诉你了,中间还提醒了你多次,你就是任性不听啊。这下明白了?晚喽!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叫自食其果!自食其果,你懂吧?”
不只是会加重孩子的头痛,很可能会让孩子憎恨母亲的行为进而怨恨母亲。
你知道这样的结果不是我想要的。
我问自己:“孩子自食其果时,我到底要什么?怎样让孩子从这样的经历中学点什么又不伤害母女感情?我怎么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
在这以前,我实在没有成功地处理过孩子自食其果的经历,一时没有任何明确的主意。不过我决定要充分表现出我心疼孩子的那一面——就是“孩子好可怜,发烧加头痛”,让孩子知道我非常爱她,然后只有见机行事了。
我没有“我是对的”那种盛气凌人,只是尝试着去理解她的痛,可怜她处于痛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