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3600000013

第13章 金岸汇民生(1)

大河魂魄,浩浩浪涛。

俯视高天的光芒,亲一亲脚下的厚土,从岁月深处,走近衣食父母的“大民”,走进数千年国运求索的每一个生命章节,感悟高天与厚土的凝重:民,始终是国家的基石!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百姓,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源。自古以来,民生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

民生无小事,处处显真情。

“黄河金岸”,以民生为大,以民生为要。

民生改善,绝非是一种姿势,绝非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浩大工程。

移民创业脱苦“海”,绿色屏障解忧愁,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高亢激越,坦荡如涛。

沧海横流,流过秦时明月汉时关;金岸民生,汇入伟大民族复兴梦。

直面民生处处诗,塞上黄河汇幸福。

移民新歌

2012年3月8日。

宁夏灵武市郝家桥镇狼皮子梁移民新村。

下午4时许。这里鞭炮声震,鼓乐齐鸣。

随着一列长长车队的到来,狼皮子梁生态移民安置区迎来了它的首批主人。

崭新的房舍,蓝色的房顶与红色的房顶交相辉映;

宽敞平坦的水泥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捷;

水电设施配套,太阳能热水器、暖炕等生活基本设施齐全;

……

看到这一切,从宁夏南部山区固原市泾源县搬迁来的100多户移民,个个喜形于色。

到这一年的3月底,先后自泾源县大湾、泾河源、六盘山等7个乡镇11个行政村,搬迁来生态移民1006户。

“狼皮子梁这地方半年前还是流动沙丘。如今,万余亩沙滩地上建起了配套齐全的移民新村。”郝家桥镇党委书记杜镇华说。

狼皮子梁,与毛乌素沙漠接壤。宁夏“黄河金岸”战略实施后,让这里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建设者们将落差3米至10米不等的流动沙丘夷为平川,又从5公里外的平原地带挖来黄土,以平均20多厘米的厚度覆盖在地表层,滴灌带管密布在移民新村,总长度达4100公里,将涓涓黄河水浇灌进新开垦的土地,淌进移民新村每家每户。

何止是灵武有移民新村?人们发现,在宁夏平原的许多地方,也都崛起了一处处移民新区,安置了一批批的新移民。

3月26日9时,历经10个小时的旅途,201名劳务移民分乘5辆大巴车,从固原市原州区抵达石嘴山市惠农区。但是,21岁的原州区寨科乡刘沟村村民李维银却毫无倦意,因为他即将成为有工作的城里人。

在警车的引导下,大巴车缓缓停在惠农区文景广场,工作人员随即给移民送来早餐。吃完早餐,201名移民分别换上各用工企业的工作服,参加石嘴山市惠农区2012年原州区籍新市民安置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李维银的话道出了新市民的共同心声:“感谢政府,让我们走出大山,帮我们就业,我们一定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中午,这批新市民集体吃过饭后,分别乘车前往8家安置企业。李维银等69人被安置在新日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到企业后,就搬进了职工公寓,公寓干净整洁,床、被褥等生活用品齐全。”李维银说,不久我们将搬进惠农区为新市民盖的移民新居。

当晚,新日恒力公司还为新市民举行了欢迎仪式。李维银说:“感到非常幸福,企业将对我们进行3个月的带薪培训,我一定会努力提高技能和素质。”

4月16日,青铜峡市举行同兴村生态移民搬迁欢迎仪式,首批858户3600余名来自同心县田老庄乡的回族群众,开始陆续入住生态移民新村。

……

2012年的4月。“塞上江南”,和风吹拂,春暖花开。

在这美好季节里,宁夏平原川区一批又一批移民新村陆续竣工,宁南山区的一批又一批移民充满憧憬,踏上新生活之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2020年,确保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宁夏,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能否如期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课题,宁夏的领导者们不容回避。

宁夏的地区差异大,北部号称“塞上江南”,中南部则“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西海固则是“苦甲天下”。

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移民:

“吊庄移民”。

“插花移民”。

扬黄灌溉工程大型移民区。

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工程。

……

然而,直到2010年前后,西海固还有105万多扶贫对象,占宁夏总人口的六分之一,特别是仍有35万人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矛盾异常突出。

在国家级贫困县西吉县西沟村,居住着192户人家、860多口人。多年来,他们一直过着“种粮靠天、出门望山、吃水苦咸”的日子。姚永梅过去在娘家经常骑自行车。可10年前,她嫁到西沟村后,看到这里到处是坡坡沟沟的,就再也没有摸过自行车。

……

难道全国实现全面小康,宁夏要拖全国的后腿?

不行!

那么,发展的契机在哪里?

无疑,“黄河金岸”的打造,为宁夏移民脱贫带来了新的希望。

2011年,宁夏的决策者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利用打造“黄河金岸”的契机,在5年内将中南部山区35万贫困人口搬出来,并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这样,宁夏实施了生态移民攻坚工程。当年,就累计完成投资26.73亿元,搬迁安置3万移民群众。

2011年4月12日,在全区生态移民动员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话语坚定:“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战略,就是要让山区人民共享和谐富裕新宁夏的成果,确保宁夏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这是实践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张毅表示:“我们必须结合宁夏的实际,打好一场‘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役’。”

宁夏进一步提出新的思路:“山川统筹一盘棋,两件大事一起抓。”即:

以引黄灌区为基础,将川区和山区的发展统筹考虑,加大力度将最贫困地区的人群转移至引黄灌区,移民迁出区300万亩土地全部用于恢复生态。

安居才能乐业。为安置好移民,宁夏全区总动员,建设了274个移民区。

在青铜峡市,广武生态移民安置点和甘城子葡萄基地,按照生态移民1户1套房,人均1亩水浇地,户均1座养殖棚,人均1头奶牛,1户1个岗位;劳务移民每户1套房,每户承包葡萄园50亩至60亩,就近到企业打工,户均2个岗位,有条不紊推进移民接收安置。

一批从移民中选择培训的青年妇女,在葡萄基地上岗“实习”;一些具有种养经验、建筑施工手艺的移民,开始在饲养场、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工业园区务工,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宁夏所有开建移民住房统一按一次性规划:

每户54平方米标准建造。

调整和开发出4万亩农田。

农田水利、道路、造林绿化等配套。

养殖园区、供电工程、农村新能源等设施齐全。

村部、学校、农贸市场、垃圾压缩中转站等公共服务皆有。

……

走进灵武市郝家桥镇泾灵移民新村,我们发现,这是一个从2012年3月新建的移民村庄。这里的村民,是分7批从西海固的泾源县9个乡镇15个村搬迁而来的,共有1128户7303人。

泾灵新村总面积15174亩,共建有移民住房1440套,计77760平方米。村子分为南村和北村,回汉移民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这里建有供排水、卫生厕所、太阳能热水器等配套生活设施;

这里有日用百货农家店、农资店、商业街、商贸市场;

这里南北两村各有村部、卫生室和广场等村级活动场所;

这里建有1600多万元的标准化幼儿园和完全小学。

而这里的同步规划更是耐人寻味。

当地考虑到移民的产业发展,将移民安置与当地的长枣种植、羊绒加工、山草羊养殖等优势产业相结合,实现了移民安置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在灵武市,移民们拿到的不仅仅是住房的钥匙,还有另外“两把钥匙”:

一把钥匙是安心居住、幸福生活;

另一把钥匙是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走进67岁的老农民宋兴奎的新家。他的新居宽敞明亮,窗明几净。虽然是在晚年离乡背井,但他毫无悲戚之状。他这个新家有54平方米,是防震的,有上下圈梁,由于有政府补贴,他只出12800元。他认为,这比在老家居住的土木结构的房屋可要漂亮、安全多了!宋兴奎在老家的村庄有213户,这次是全村一户不落地全搬来了。那里的房子都拆了,地也不种了,空出的地全部种草种树了。

回忆起老家的生活,宋兴奎不堪回首:“那里不仅生活困难,连吃水、走路都困难。孩子上学、到医院看病也都不方便。”

而说到现在的生活,老人马上喜笑颜开:“党和政府不仅为我们盖了新房,还为每口人分了一亩温棚、一亩枣园,为每户建了养殖棚,还把柏油路通到村里,把学校和幼儿园建到村里,生活上有问题,有人帮助解决,生产上有问题,有科技人员指导,我们没想到的事,党和政府都为我们先想到了。”

在泾灵新村,不仅有整齐美观的村容村貌,还有一个加工厂,许多刚刚搬迁来的移民摇身一变就变成了产业工人。

村里所有中青年妇女,都轻轻松松地在本村就业了。上班的地点离家只有几百米。她们穿上统一的工作服,按时上下班,既挣了钱,又顾了家,啥事也没耽误。

原来,按照当地政府的科学规划,当地实力雄厚的中银绒业集团投资2000多万元,在村里建了羊绒制品加工厂,仅此一项就安置了1000多人在家门口工作。

走进车间参观。在这个宽敞、明亮、气派的羊绒制品加工厂里,我们看到几百个女工,正在紧张地工作。这些曾经是一脚泥土、一手老茧的农村妇女,现在都坐在车间里各自的操作台前,加工羊绒制品,看她们自信而熟练的技能,很难让人将她们与山区妇女联系起来。

在泾灵新村,移民们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都极为方便。

是啊,拿到了“两把钥匙”,泾灵村的移民们怎能不安心?

……

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但当你走进宁夏“黄河金岸”的移民新村时,这些顾虑就会自然迎刃而解了。

在灵武市狼皮子梁生态移民安置区,34岁的马福广住进移民新村的第一天,他和乡亲们一早就到村部广场上集合乘车。

“我们要去看看政府给准备的培训基地,听说那儿教养殖和种大棚的技术呢。”马福广兴奋地说。

新家的房子干净漂亮,通了自来水,装上了太阳能和“户户通”卫星锅,比老家的强百倍。但是,住进去之后还是担心了一宿,原来种的地没了,再能干点啥?

在实用技能培训基地的设施大棚里,马福广听说灵武长枣一斤能卖到80多元,立刻来了精神。“这枣树挂果咋样?”“一座棚需要多少钱?”他围着技术员仔细询问。

在他的老家泾源县泾河源镇,由于干旱少雨、生产条件差,农民只能种些小麦、土豆和大豆,一年下来,最多也就能收入几千块钱。现在,他最想种的就是大棚长枣,如果政府能提供资金、技术方面的扶持,自己肯吃苦不愁挣不上钱。

“老家山大沟深,气候不好,吃水要到两里远的地方去挑,每天最少一担水。买东西要走10里山路,30多里川路。现在方便得很,家门口就把什么事都办了。”

“在老家,出了门全是大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这里就在黄河边上,交通环境好,气候好,经济发展快,生活环境比老家好得多。”石嘴山市平罗县红崖乡红翔新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琦,从隆德县山河乡地湾村搬迁过来,说起移民新村的生活变化,脸上满是喜悦之情。

现在,李琦经营着一家小卖部,一个月收入3000余元,妻子马婉莲在银川一家建筑工地做饭,月收入2000多元,一家四口人的生活过得和谐美满。

红翔新村移民们因搬迁而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移民卜海军今年58岁,家里养着几只羊,种了一栋小拱棚,还在一家治沙公司当护林员。他说:“要是在老家,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哪里会有这样的机会去挣钱,只能待在家里。听说五堆子今年又在搬迁生态移民,从心底里希望老家的人搬到这个地方来。”

红砖墙,蓝屋脊,绿铁门,石板栈道。坐落在永宁县胜利乡杨显村的几十栋移民新居分外抢眼。

走进B502号院落里,男主人张凤山热情有加。

“你们看,政府给我这54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怎么样?电灯、电话、有线电视,应有尽有!”家住西海固张易镇石咀村的张凤山一家,是宁夏首批的生态移民。

张凤山还特意告诉我们,他有个重度残疾的表弟,以前在家待业,没有经济来源,现在吴忠市厚德园区的一家企业里上班,一个月能拿到2300多元。

张凤山和他的表弟,一个生存环境得到改善,一个是生活水平得到提升。这一充满幸福的变化,怎能让他们不感动?

……

上述这些移民生活的巨变,仅仅是宁夏大规模实施生态移民的一个缩影。

在宁夏连续数日的采访,曾多次走进“黄河金岸”的不同移民新村,发现这些新村都有一个令人欣喜的共同现象:

移民新村,就是移民们幸福生活的起点和舞台!

这些新村,不仅村容村貌美观,通了水,通了电,通了柏油路,通了有线电视,也通了宽带网。村民们还普遍用上了太阳能,有许多村落还实现了道路硬化、环境绿化、美化。

同类推荐
  • 残虹诗集:半生风雨仄平中

    残虹诗集:半生风雨仄平中

    人生总是会有阴晴变幻的坎坷,也难免铺天盖地的风雨,而谁的一生不是伴随着这些风雨起起落落,就像历久弥深的唐诗宋词,平平仄仄,让人充实无比,又回味无穷。风雨路上,期待你与作者并肩,共赴这场诗词之约。《残虹诗集半生风雨仄平中》是作者用诗词体裁记录心情的一本个人诗词集,前后有十几年的时间跨度,系作者坚持创作的结晶。
  • 徐志摩文集(第二册)

    徐志摩文集(第二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老虎大福

    老虎大福

    本书中的作品大多以秦岭山林为题材,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共计8篇,包括“黑鱼千岁”、“山鬼木客”、“猴子村长”等。
  • 伤感的散文精选(散文书系)

    伤感的散文精选(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爱恋五千年

    爱恋五千年

    《爱恋五千年》是一部融爱情、亲情、民族情于一体,诗文井茂的爱情史诗。该书通过近百个爱情历史故事,歌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夫妻互爱、情侣忠……
热门推荐
  • 宗教事务法规规章选编

    宗教事务法规规章选编

    本书收录《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登记办法》等国务院及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发的最新宗教方面的规定21个,对于规范宗教活动、管理宗教人员依法从事宗教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 牌局

    牌局

    王天没有工作,在社区棋牌室打麻将看小牌赢点小钱为生。而这样的王天却和陆小露看对了眼。这日陆小露忽然打电话指责王天之前同别的女人的事,尔后便失去了音信。再次见到陆小露是在棋牌室,她开始向王天借钱。只能靠老婆朱芳芳补贴金维持家计的王天犯了难,找棋牌室的陈管理借钱无果,跟踪富婆段丽却被人误会打伤。伤好以后似乎世界已经变了样,原来陆小露之前赌钱输太多被扣押了,设在铜器厂的赌窝已经被端,陆小露如愿同小李离了婚。而这一切似乎已经和王天没了关系,王天一直卧病在床的老婆朱芳芳死在了卫生间里……
  • 小学生礼仪:4-6年级

    小学生礼仪:4-6年级

    优雅的风度不是天生就有,需要从小培养。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每一个与人打交道的机会都是培养礼仪的机会。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礼貌无需花费一文,却能赢得许多。礼貌看似只是一些细节,但也能让人失去很多。《小学生礼仪(4-6年级)》是专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量身打造的礼仪规范书籍。书中精选了常用的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以及简单的社交礼仪等内容,教导学生要帮助父母分担家务、要学会与人沟通、要关心集体遵守公德,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规范,在学习、
  •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我国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宋金之际,契丹、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的乐曲相继传入北方地区,与当地原有音乐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乐曲,而原来与音乐相配,后来逐渐独立的词很难适应新的乐调,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散曲。散曲萌芽于宋金之际,兴起于金末,元代初期的散曲刚刚从词或俚曲脱胎而出。因此,这时的散曲有着“以词为曲”的特点。
  •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经商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还是一门复杂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学问。傲生意必须先做好人,两者不可截然分开。商场上驰骋拼搏,屡战屡胜的能手,也必然是人情练达的行家。经商不仅需要精明的头脑,更需要丰富的经验。用智慧经商不是耍手腕,而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操作技巧和办事方法。一个人经商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他的智商,还直接受制于他的情商、财商。只有具有过硬的综合能力和经验,才能笑傲商场,立于不败之地。
  • 女神大人快长大

    女神大人快长大

    人间谁都不敢惹,地间无鬼能当道。一不小心捡了个女神就要养到大,你说辛苦不辛苦。女神大人求求你快快长大,别再折磨我啦!--小东敢怒不敢言
  • 你迟到了许多年

    你迟到了许多年

    有多久没见你,以为你在哪里,原来你就住在我的梦里,陪伴着我的呼吸。曾经人人都当她是玻璃罩里的玫瑰,童话破灭了许多年,她竟似野草般活到今日。爱,爱,爱……这世间的爱于她而言,曾是阳光雨露、蛋糕蜜糖一样唾手可得的东西。直到剧情瞬间坍塌,星光陨落。他的出现,是她平静生活里的狂雷闪电。梦中纠缠多年的无脸人被赋予五官,却愈加狰狞。一个大信封,果断地断她生计,却又峰回路转,与她合演一场险象横生的戏。她久无风浪的心,开始因一个约定而摆荡。他是何时认出她,或许仍在试?无脸人唇角竟漾出笑意,他向她伸出手,是梦境的接壤,抑或另一段故事的伊始?好多好多年过去了,她都忘了,被那铺天盖地毫无道理的爱包围的感觉。她曾经被宠坏,又跌至谷底。他年少动荡,早已忘却温暖的滋味。终于,在迂回的迷藏中找到彼此,轻轻问一句:咦,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就算世界无童话,如你信爱,废墟中亦能开出花来。
  • 附身做皇帝

    附身做皇帝

    大秦末年,宦官当道,主弱臣强。金牌保镖季玄陵,重生附身在少年天子身上。杀替身,诛奸臣,夺王权。重振朝纲,开疆辟土,四海臣服!爱江山,更爱美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朕要让大秦锐士,踏六合,平八荒。日月所照,皆为大秦疆域
  • 白墙

    白墙

    咋还不死!这是我的奶奶面对爷爷的时候惯常使用的一句口头禅。说这句话的时候,爷爷就像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侧脸冲着奶奶微微一笑,用袖子擦一把鼻涕,扭头说,就死了,就死了。然后不管不顾伸手向奶奶要馍馍吃,他傻傻的表情甚至比我四岁时的样子还要憨厚。奶奶肯定是不轻易给他馍馍吃的。她坐在上房廊檐的蒲团上,用拐棍敲打爷爷的手腕。打第一下的时候,爷爷还不知道躲闪,奶奶也知道爷爷不会躲闪,所以她的力道不轻不重。爷爷的手腕在碰到拐棍的时候只是略微缩一下,然后嘿嘿嘿地笑笑,接着再次伸手出去。奶奶再打,他便知道躲闪了,可也只是稍纵即逝,瞬间便又伸出来。
  •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