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5200000010

第10章

哀公问社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古人立社,但各因其土地所宜木为之,初非求异而取义于彼也。哀公本不必致问,既闻用栗之言,遂起「使民战栗」之语。其意谓古者弗用命戮于社,所以威民。然其实则非也。孔子责宰我不能因事献可替否,既非成事,尚为可说,又非遂事,尚为可谏,且非既往,何咎之云。或谓「使民战栗」一句,亦出于宰我,记之者欲与前言有别,故加「曰」字以起之,亦是一说。然战栗之对,使出于我,则导君于猛,显为非宜。出于哀公,则便实时正救,以杜其始。两者皆失之,无所逃于圣人之责也。哀公欲以越伐鲁而去三家,不克成,卒为所逐,以至失邦,其源盖在于此。何休注公羊传云:「松,犹容也,想见其容貌而事之,主人正之意也。柏,犹迫也,亲而不远,主地正之意也。栗犹战栗,谨敬貌,主天正之意也。」然则战栗之说,亦有所本。公羊云:「虞主用桑,练主用栗。」则三代所奉社,其亦以松、柏、栗为神之主乎?非植此木也。程伊川之说有之。

绝句诗不贯穿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此欧阳公绝妙之语。然以四句各一事,似不相贯穿,故名之曰梦中作。永嘉士人薛韶喜论诗,尝立一说云:老杜近体律诗,精深妥帖,虽多至百韵,亦首尾相应,如常山之蛇,无间断龃龉处。而绝句乃或不然,五言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急雨捎溪足,斜晖转树腰。隔巢黄鸟并,翻藻白鱼跳」,「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凿井交棕叶,开渠断竹根。扁舟轻褭缆,小径曲通村」,「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钓艇收缗尽,昏鸦接翅稀。月生初学扇,云细不成衣」,「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七言如「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类是也。予因其说,以唐人万绝句考之,但有司空图杂题云「驿步堤萦阁,军城鼓振桥。鸥和湖雁下,雪隔岭梅飘」,「舴艋猿偷上,蜻蜓燕竞飞。樵香烧桂子,苔湿挂莎衣」。

农父田翁诗

张碧农父诗云:「运锄耕斸侵晨起,陇畔丰盈满家喜。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拋妻子!」杜荀鹤田翁诗云:「白发星星筋骨衰,种田犹自伴孙儿。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读之使人怆然,以今观之,何啻倍蓰也!

卫宣公二子

卫宣公二子之事,诗与左传所书,始末甚详,乘舟之诗,为伋、寿而作也。左传云:「宣公烝于庶母夷姜,生伋子。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宣姜与公子朔谮伋子。宣姜者,宣公所纳伋之妻,翻谮其过。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寿子告之,使行,不可。寿子载其旌以先,盗杀之,遂兄弟幷命。」案宣公以鲁隐四年十二月立,至桓十二年十一月卒,凡十有九年。姑以即位之始,便成烝乱,而伋子即以次年生,势须十五岁然后娶。既娶而夺之,又生寿、朔,朔已能同母谮兄,寿又能代为使者以越境,非十岁以下儿所能办也。然则十九年之间,如何消破?此最为难晓也。

谓端为匹

今人谓缣帛一匹为壹端,或总言端匹。案左传「币锦二两」注云:「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二两,二匹也。」然则以端为匹非矣。湘山野录载夏英公镇襄阳,遇大礼赦恩,赐致仕官束帛,以绢十匹与胡旦,旦笑曰:「奉还五匹,请检韩诗外传,及诸儒韩康伯等所解『束帛戋戋』之义,自可见证。」英公检之,果见三代束帛、束修之制。若束帛则卷其帛为二端,五匹遂见十端,正合此说也。然周易正义及王弼注、韩诗外传皆无其语。文莹多妄诞,不足取信。按春秋公羊传「乘马束帛」注云:「束帛谓玄三纁二,玄三法天,纁二法地。」若文莹以此为证,犹之可也。

唐人草堂诗句

予于东圃作草堂,欲采唐人诗句书之壁而未暇也,姑录之于此。杜公云:「西郊向草堂」,「昔我去草堂」,「草堂少花今欲栽」,「草堂堑西无树林」。白公有别草堂三绝句,又云:「身出草堂心不出。」刘梦得伤愚溪云:「草堂无主燕飞回。」元微之和裴校书云:「清江见底草堂在。」钱起有暮春归故山草堂诗,又云:「暗归草堂静,半入花源去。」朱庆余:「称着朱衣入草堂。」李涉:「草堂曾与雪为邻。」顾况:「不作草堂招远客。」郎士元:「草堂竹径在何处?」张籍:「草堂雪夜携琴宿。」又云:「西峯月犹在,遥忆草堂前。」武元衡:「多君能寂寞,共作草堂游。」陆龟蒙:「草堂祗待新秋景。」又云:「草堂尽日留僧坐。」司空图:「草堂旧隐犹招我。」韦庄:「今来空讶草堂新。」子兰:「策杖吟诗上草堂。」皎然有题湖上草堂云:「山居不买剡中山,湖上千峯处处闲。芳草白云留我住,世人何事得相关?」

公谷解经书日

孔子作春秋,以一字为褒贬,大抵志在尊王,至于纪年叙事,只因旧史。杜预见汲冢书魏国史记,谓「其著书文意大似春秋经,推此足以见古者国史策书之常也。」所谓书日不书日,在轻重事体本无所系,而公羊、谷梁二传,每事断之以日,故窒而不通。左氏惟有公子益师卒,「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一说,其它亦鲜。今表二传之语,以示儿曹。公羊云:「益师卒,何以不日?远也。」「葬者不及时而日,渴葬也。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过时而日,隐之也。过时而不日,谓之不能葬也。当时而不日,正也。当时而日,危不得葬也。」「庚寅,入邴。其日何?难也。」「取邑不日。」「桓之盟不日,信之也。」「甲寅,齐人伐卫。伐不日,此何以日?至之日也。」「壬申,公朝于王所。其日何?录乎内也。」「辛巳,晋败秦于殽。诈战不日,此何以日?尽也。」「甲戌,败狄于咸。其日何?大之也。」「子卒。何以不日?隐之也。」「即位不日。」谷梁最多:「卑者之盟,不日。」「大夫日卒,正也。」「诸侯日卒,正也。」「日入,恶入者也。」「外盟不日。」「取邑不日。」「大阅崇武,故谨而日之。」「前定之盟,不日。」「公败齐师。不日,疑战也。」「公败宋师。其日,成败之也。」「齐人灭遂。其不日,微国也。」「公会齐侯,盟于柯,桓盟虽内与,不日,信也。」「媵陈人之妇。其不日,数渝,恶之也。」「癸亥,葬纪叔姬,不日卒,而日葬,闵纪之亡也。」「子卒日,正也。不日,故也。有所见则日。」「戊辰,盟于葵丘。桓盟不日,此何以日?美之也。」「辛卯,沙鹿崩。其日,重变也。」「戊申,陨石于宋。是月,六鹢退飞。石无知,故日之。鹢微有知之物,故月之。」「乙亥,齐侯小白卒。此不正,其日之,何也?」「壬申,公朝于王所。其日,以其再致天子,故谨而日之。日系于月,月系于时。其不月,失其所系也。」「丁未,商臣弒其君髠。日髠之卒,所以谨商臣之弒也。」「乙巳,及晋处父盟。不言公,讳也。何以知其与公盟?以其日也。」「甲戌,取须句。取邑不日,此其日,何也?不正其再取,故谨而日之也。」「辛丑,葬襄王。日之,甚矣,其不葬之辞也。」「乙卯,晋、楚战于邲。日,其事败也。」「癸卯,晋灭潞。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其日,潞子贤也。」「甲戌,楚子卒。夷狄卒而不日。日,少进也。」「癸酉,战于鞌。其日,或曰日其战也,或曰日其悉也。」「梁山崩。不日。何也?高者有崩道也。」「鼷鼠食郊牛角。不言日,急辞也。」「庚申,莒溃。恶之,故谨而日之也。」「秋,公至自会。不日,至自伐郑也。」「丙戌,郑伯卒于操。其日,未逾竟也。」「乙亥,臧孙纥出奔邾。其日,正纥之出也。」「蔡世子弒其君。其不日,子夺父政,是谓夷之。」「冬十月,葬蔡景公。不日卒而月葬,不葬者也。」「四月,楚公子比弒其君。弒君者日,不日,比不弒也。」「甲戌,同盟于平丘。其日,善是盟也。」「内之大事日。即位,君之大事也。其不日,何也?以年决者,不以日决也。定之即位,何以日也?着之也。」它释时月者亦然,通经之士,可以默喻矣。沙鹿、梁山为两说,尤不然。苏子由春秋论云:「公羊、谷梁之传,日月土地,皆所以为训。夫日月之不知,土地之不详,何足以为喜怒?」其意盖亦如此。

柳应辰押字

予顷因见鄂州南楼土中磨崖碑,其一刻「柳」字,下一字不可识,后访得其人名应辰,而云是唐末五代时湖北人也,既载之四笔中,今始究其实,柳之名是已。盖以国朝宝元元年吕溱榜登甲科,今浯溪石上有大押字,题云:「押字起于心,心之所记,人不能知。大宋熙宁七年甲寅岁刻,尚书都官员外郎武陵柳应辰,时为永州通判。」仍有诗云:「浯溪石在大江边,心记闲将此地镌。自有后人来屈指,四千六百甲寅年。」有阆中陈思者跋云:「右柳都官欲以怪取名,所至留押字盈丈,莫知其何为。押字古人书名之草者,施于文记间,以自别识耳。今应辰镌刻广博如许,已怪矣。好事者从而为之说,谓能祛逐不祥,真大可笑。」予得此帖,乃恨前疑之非。石傍又有蒋世基述梦记云:「至和三年八月,知永州职方员外郎柳拱辰受代归阙,祁阳县令齐术送行至白水,梦一儒衣冠者曰:『我元结也,今柳公游浯溪,无诗而去,子盍求之。』觉而心异之,遂献一诗。柳依韵而和,其语不工。」拱辰以天圣八年王拱辰榜登科,殆应辰兄也,辄幷记之。

唐尧无后

尧、舜之子,不肖等耳。舜之后虽不有天下,而传至于陈及田齐,几二千载。惟尧之后,当舜在位时即绝,故禹之戒舜曰:「毋若丹朱傲,用殄厥世。」又作戒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原丹朱之恶,固在所绝。方舜、禹之世,顾不能别访贤冑为之立继乎?左传载子产之辞曰:「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谓唐人之季,非周武王子封于晋者。成王灭唐而封太叔。」又蔡墨曰:「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氏,曰御龙。」范宣子曰:「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御龙氏。」然则封国虽绝,尚有子孙。武王灭商,封帝尧之后于蓟,而未尝一见于简策。史赵言楚之灭陈曰:「盛德必百世祀,虞之世数,未也。」臧文仲闻蓼与六二国亡,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尧之盛德,岂出舜、皋之下,而爵邑不能及孙,何也?

斯须之敬

今公私宴会,称与主人对席者曰席面。古者谓之宾、谓之客是已。仪礼燕礼篇:「射人请宾,公曰:『命某为宾。』宾少进,礼辞。又命之,宾许诺。」左传季氏饮大夫酒,臧纥为客。宋公兼享晋、楚之大夫,赵孟为客。杜预云:「客,一坐所尊也。」干道二年十一月,薛季益以权工部侍郎受命使金国,侍从共饯之于吏部尚书厅,陈应求主席,自六部长贰之外,两省官皆预,凡会者十二人。薛在部位最下,应求揖之为客,辞不就,曰:「常时固自有次第,奈何今日不然?」诸公言:「此席正为侍郎设,何辞之为?」薛终不可。予时为右史,最居末坐。给事中王日严目予曰:「景卢能仓卒间应对,愿出一转语折衷之。」予笑谓薛曰:「孟子不云乎?『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侍郎姑处斯须之敬可也。明日以往,不妨复如常时。」薛无以对,诸公皆称善,遂就席。

丙午丁未

丙午、丁未之岁,中国遇此辄有变故,非祸生于内,则夷狄外侮。三代远矣,姑摭汉以来言之。高祖以丙午崩,权归吕氏,几覆刘宗。武帝元光元年为丁未,长星见,蚩尤旗亘天,其春,戾太子生,始命将出征匈奴,自是之后,师行三十年,屠夷死灭,不可胜数,及于巫蛊之祸,太子子父皆败。昭帝元平元年丁未,帝崩,昌邑立而复废,一岁再易主。成帝永始二年、三年,为丙午、丁未,王氏方盛,封莽为新都侯,立赵飞燕为皇后,由是国统三绝,汉业遂颓,虽光武建武之时,海内无事,然勾引南匈奴,稔成刘渊乱华之衅,正是岁也。殇帝、安帝之立,值此二年,东汉政乱,实基于此。桓帝终于永康丁未,孝灵继之,汉室灭矣。魏文帝以黄初丙午终,明帝嗣位,司马氏夺国,兆于此时。晋武太康六年、七年,惠帝正在东宫,五胡毒乱,此其源也。东晋讫隋,南北分裂,九县飚回,在所不论。唐太宗贞观之季,武氏已在后宫,中宗神龙、景龙,其事可见。代宗大历元、二,大盗初平,而置其余孽于河北,强藩悍镇,卒以亡唐。宝历丙午,敬宗遇弒。大和丁未,是为文宗甘露之悲,至于不可救药。僖宗光启之际,天下固已大乱,而中官劫幸兴元,襄王熅僭立。石晋开运,遗祸至今。皇朝景德,方脱契丹之扰,而明年祥符,神仙宫观之役崇炽,海内虚耗。治平丁未,王安石入朝,愲乱宗社。靖康丙午,都城受围,逮于丁未,汴失守矣。淳熙丁未,高宗上仙。总而言之,大抵丁未之灾,又惨于丙午,昭昭天象,见于运行,非人力之所能为也。

祖宗命相

祖宗进用宰相,惟意所属,初不以内外高卑为主。若召故相,则率置诸见当国者之上,太平兴国中,薛文惠公居正薨,卢多逊、沉伦在相位,而赵韩王普以太子太保散秩而拜昭文。咸平四年,李文靖公沆为集贤,而召故相吕文穆公蒙正为昭文。景德元年,文靖薨,王文正公旦、文穆公钦若为参政,不次补,而毕文简公士安由侍读学士、寇忠愍公准由三司使,并命为史馆集贤,毕公虽历参政,不及一月。至和二年,陈恭公执中罢,刘沆在位,而外召文、富二公,文公复为昭文,富为集贤,而沆迁史馆。熙宁三年,韩献肃公绛、王荆公安石同拜,韩在上而先罢,荆公越四年亦罢。韩复为馆相,明年荆公再入,遂拜昭文,居韩之上。元佑元年,召文潞公于洛,司马公自门下侍郎,拜左仆射,固辞,乞令彦博以太师兼侍中行左仆射,而己为右以佐之。宣仁不许,曰:「彦博岂可居卿上?」欲命兼侍中行右仆射,会台谏有言,彦博不可居三省长官,于是但平章军国重事。崇宁以后,蔡京凡四入,辄为首台。此非可论典故也。隆兴元年冬,汤岐公思退为右仆射,张魏公浚为枢密使,孝宗欲命张为左,请于德寿,高宗曰:「汤思退元是左相,张浚元是右相,只仍其旧可也。」于是出命。

同类推荐
  • Cabin Fever

    Cabin Fev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寿世传真

    寿世传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针诗格

    金针诗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Historical Nights' Entertainment

    The Historical Nights' Entertain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长河内外

    长河内外

    “江南俊夏”,六岁时被他师父携来地球龙九山村,学习汉语文化和风情,十八岁时便离开。但纯朴的山里人并不知道他们师徒来自遥远星空。且看他是如何与他的两位漂亮的师妹“贝尔伊澜”和“丝竹清和”一起在众域群中潇洒风流、大展宏图的……--------鹧鸪天*开篇词--------春去秋来仓满粮,平阳雁过树呈黄。夜凉遥望星光远,昼顾馨思儿女长。天瀚瀚,景茫茫。长河内外牧牛羊。生来见惯风情展,总把他乡做故乡。
  • 时光许我已微凉

    时光许我已微凉

    林妤——在我们一生的黄金时代,差点以为那一刻就是永远。夏霓——你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我还能再像爱你一样爱别人吗楚小语——这世界最坏的罪名大概是爱情,可世人偏偏爱这罪名那夜我们宿醉而眠,却再也未能相视而笑。到最后,我们依旧没有好好道别,请告诉我,成长不会让人绝望,它只是略带薄凉的旅程。这场青春的大风,呼啸过兵荒马乱的岁月。而我怀念,回不去的匆匆旧时光。
  • 重生之完美如意

    重生之完美如意

    新书《大唐孽子》正式开始连载,不好看不用收藏~~江辉重生了!回到了2003年,且看他如何纵横互联网和实体经济圈,弥补上辈子的各种遗憾,带领一帮小伙伴们走出国门,拳打苹果,脚踏脸书,让世界各国人士高呼狼来了。
  • 花朵

    花朵

    雨夜,杀人现场,一位妇女被害,她用自己的命救了警察,警察却躲开了。这一切都被记者悄悄拍了下来,记者清晰地看到了杀人犯,被害人,还有警察,她该怎么办?她要坚持正义,她要报道此事,她要让有罪的人渎罪。她做的一切似乎都是对的……菜市场是野生的。说它野生,全因为没人管。城管不管,卫生不管,道路不管,公安也不管。不管,就是没人来收费的意思。万一有某个人来管一管,小菜贩们就一窝蜂逃窜散去。电视新闻记者吴媚就住在这个野生菜市场的对面。吴媚年过三十,至今未婚。
  • 在异界的日子

    在异界的日子

    丹药法器尽在手,升级练功成神路!元慧带着满级的辅助技能穿越异世的生活……变强是主流,且看女主如何攀登上武修的高峰,成为不朽传奇!
  • 大广方总持宝光明经

    大广方总持宝光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

    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

    李长声著的《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系旅日华人作家李长声的三卷本自选集中的文化与历史篇。“知日”渐成潮流,然而大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几乎只从一个位置、一种角度去品评这个邻居的种种,作者则建议我们动动步子,调适距离。此书汇集了作者关于日本文化众多切近又深远的描摹,从幽玄的枯山水到别具一格的赏花姿态,从能乐的变迁到日本人的审美与自我反思,将文化与历史熔于一炉,同时阐释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繁复的历史勾连,也澄清了诸多误会。文字之间,作者自身的文化史观也恍然可见。
  • 惊雷

    惊雷

    “谍海多凶险,于无声处听惊雷。”余惊鹊,代号惊雷,冰城不见硝烟的战场之中,像是一道春雷,炸响在无数人耳边。他是敌人心脏上的一根刺,时不时就要刺痛他们一下,却又难以拔除。惊雷破柱,天地换颜,守望黎明的黑暗中,雷声先鸣。……………………………………每一个人,生来都有天赋,只是天赋不同。当一个人的天赋,是适合做谍报工作的时候,这样的天赋,是好是坏?谍报工作没有成功的人,都是失败者,都是在辜负别人的信任。敌人的信任,甚至是自己人的信任。没有成功,没有失败。要么“默默无闻”,要么“身死道消”。
  • 囚龙渡

    囚龙渡

    安执跟在她身后出来,看着她的背影,心下忽然莫名的柔软,他小跑了两步,一把拉住了她的手。陈琦玖身子微微颤抖下,没有转身,只是淡淡道:“你喜欢的人,在里面。”安执面如清风,轻轻道:“在那片浓雾里的时候,我已经看清,谁是我该珍惜和保护的人。”顿了顿,又道:“其实在大伯跳下去的之后,我就已经知道了。他把你托付给了我,我不希望我们也只能在生命的最后才清醒。”陈琦玖剧烈颤抖着,慢慢转身过来,眼含热泪。微笑着看向安执,忍了忍,终于扑上来抱住了安执。
  • 和亲庶女之绝情冷帝

    和亲庶女之绝情冷帝

    三十岁的灵魂,五岁的身体。二十一世纪的内外科医生,却在领奖那天“意外”致死。月牙国,慕容府可有可无的六小姐,家人弃如敝屣。五岁的孩子却经历了一段惨不忍睹的记忆,她不光霸占了小女孩子的肉身,还拥有她的记忆。父母之情,兄长姐妹之情,在她眼里如过眼云烟。谷底生活十二年,和师哥、外婆三人相依为命。两道圣旨,从此两人命运陡变。寿宴相见,他身旁已有伊人,而她皆如此。两两相望,只能望而观之,叹为观止。她是慕容璃,也是白琳。江山如此多娇,图谋不轨的人多,荼毒生灵的人也多。争权夺利,她被卷进一场恩怨中。片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麦国七公主,上官绮,温婉娴淑,贤良淑德,燕麦国与月牙国交为友好之邦,两国连姻,下嫁给月牙国翌王,皇甫莫,今特下诏,钦此。”为了复仇,运筹帷幄二十年,为了东山再起他隐姓埋名,为了抢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他放弃心爱的女人娶了异国公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月牙国丞相兼国丈,慕容家六小姐,慕容璃,端庄娴淑,德才兼备,下嫁给睦王,皇甫傲,三个月后完婚,今特下诏,钦此。”外带一封家书。“女儿,我知道你恨慕容家,但是你不嫁也得嫁,嫁也得嫁。不嫁视为抗旨,诛灭九族,届时你二姐,将是第一个推向断头台的,因为是她向皇上请旨,要你嫁给睦王爷的。”别说九族,就是杀光姓慕容的人,她都无动于衷,她只在乎一个人,慕容家的二小姐,慕容紫。“两个人彼此喜欢对方,终究还是不能在一起,生命中没有师哥,嫁给谁已不重要。”她与师哥有缘无份,只愿来生再与他结成连理,有缘无份,人生悲剧,有份无缘,人生无奈。幸福!幸福是什么?以前她认为自己的幸福,唾手可得,可是现在,幸福离她很遥远,比天上的星星还难摘。“我娶你是为了折磨慕容光焕,从今天起,睦王府就是你的地狱。”丢下一句话,甩袖离去。新婚之夜,她被判定为替罪羊,第二天成了下堂弃妃。欢迎讨论,群号:303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