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6600000015

第15章

次释其文。此品有二。一维摩文殊问答辨法。二文殊所将八千大下明说利益。前中先遣来去之相。且置已下问答辨法。来去覆真故须拂遣。维摩先言。文殊后述。维摩言中。善来文殊慰问之辞问。言善来庆其得来故曰善来。又叹来好。亦曰善来不来相来。不见相见。拂相显实。亦得名为约实辨相。就前文殊与众俱来拂之显实。是故说言不来而来。就前文殊入室见空无诸有等。拂之显实。是故说言不见而见。不来而来泛解有三。一就世谛无常以释。实法无来相续有来。故涅槃云。诸行无常。亦无有来。二就二谛相望以释。真谛无来世谛有来。故涅槃云。诸法若常亦无有来。三就真应二身以释。真身无来应身有来。不见而见解亦有三。一就世谛。眼色明等别分无见。和合有见。又生住异灭四相分别则无有见。假合有见。二就二谛相望以释。真谛常寂无眼无见。世谛有见。三真应相对。真身平等离相离缘名为不见。应化随物示有照瞩。名之为见。文殊下述。文殊初言如是居士。总述前言。若来已下别述前义。先就来去述成前义。据维摩室望彼文殊说之为来。就庵罗会望彼文殊说之为去。若来不来若去不去。以理正述泛解亦三。一就世谛无常以释。相续论之有来有去。细实分之来则无来去则无去。二就二谛相望以释。世谛之中有来有去。于真平等来则无来去亦无去。三就真应相对以释。应有来去真身则无。虽有三义第二正当。所以下释。初先征问。我有何以言来不来去更不去。下对释之。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以来无来去更不去。庵罗会空故来无从。维摩室空故去无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约就其见述成前义。解亦有三。准上可知。虽具三义正当第二。上来拂遣来去之相。从此已下问答辨法。于中文殊先止前言。次通佛意。后自为问维摩具答。且置是事是止前也。无来去等具说叵尽。故须且置。居士是疾宁可忍等通佛问意。居士是疾宁可忍不。问疾轻重。疗治有损不至增乎。问疾差剧。此通问辞。下显问人。言世尊者正举问人言殷勤者问心重也。致问无量问意深也。致谓通致。问病之心元元难尽。故曰无量。此问维摩至竟不答。以此未去故此不答。及下去时维摩共往。故亦不答。居士是疾何所因下文殊自问。维摩具答。然下为问悉因维摩现病空室二重事起。因前现病为问有八。一问病所因。二问病久近。三问灭法。四问病相。五问病所在。六问病体。四大之中何大之病。亦可此问起病之缘。七问慰喻。八问调伏。通佛两问问合有十。因前空室为问有二。一问空室。二问无侍。通下论之所起有七。前二如向。三起下舍利念无床坐。四起下天女。五起下室中八未有事。六起下文中普现所问父母妻子亲戚等事。七起下念食具说如是。然今文殊但问前二。通前问病自为十问。此十相从以之为三。初八偏就能化之人问其化相。第九云何慰喻有疾。就能化人对所化者问慰喻仪第十云何调伏其心。偏就所化问修治法。要摄唯二。前之八番问维摩诘现化方便。后二问其所化之人治病之法。复前八中相从为三。初三问病为彰维摩大悲方便。次二问其空室无侍为显维摩悲行所依。悲依空成故问空室。悲随有生故问无侍。后之三番重复问疾。为彰维摩病应非实。就初段中文殊初先并为三问。居士是疾何所因起。问病所因。其生久如问病远近。当云何灭问病灭法。下维摩诘先答第二。后答第三。后答第一。后二竟初义即显。故后答之。答第二中从痴有爱我病生者。谓从众生起病因来维摩恒病。以一切生病故我病者。谓从众生受病果。来维摩常病。良以维摩自实无病。病皆随物故随众生而说久近。问曰众生病来无始。维摩悲病圣来始有。云何得随众生之病而说久近。释言。此随一切众生所有因果分分说之。不言从于无始已来常起悲病。如缘一人受地狱苦而起悲心。从造因来维摩恒愁。乃至受果。余亦如是。次答第三。于中初言众生病灭则我病灭。对问总解。众生断苦得涅槃时名为病灭。维摩于彼忧恼心息名我病灭。下别释之所以征问。我有何以说生病灭则我病灭。下对释之。于中初法。次喻。后合。法中初言菩萨为生生死等。举生显灭。愿随诸有名入生死。为物受身名有生死。有生死故诸苦随逐名有病矣。若生得离即菩萨无。当相正解。众生离菩萨悲息不须为受。故无复病。次喻显。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喻前为生入生死等。若子病愈父母亦愈。喻生得离则菩萨无。下合显法。菩萨如是合前长者。于诸众生爱之若子。合前一子。言众生病则菩萨病合子得病父母亦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合子病愈父母亦愈。下答初问。又言是疾何所因起牒前问辞。菩萨病者以大悲起。对问正解。上来三问为彰维摩大悲方便。自下文殊次为两问显悲所依。悲依空成故问空室。悲随有生故问无侍。维摩具答。问中居士室何以空。是一问也。言无侍者是二问也。答中维摩先辨室空。后显无侍。明室空中具有七番。言相自起。维摩初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类答前问。佛土皆空。室是土例。何得不空。答意如是。土空似室。是以言亦。第二番中文殊就土更重审问。又谓更也。亦是重也。又问佛土以何为空。为当去事无物名空。为当即事理无为空。维摩下答。以空空者谓以理空为土空也。身三文殊以土理空责室事空。又问空者牒前所答佛土理空。何用空者责室事空。既说理空为佛土空。何用空去室中所有而为空乎。维摩下答。明须空意。良以理空无分别故。今须空室而显彼空。理空难明。无物显示令人识知名无分别。空室显之令人悟解名为故空。第四文殊约理穷诠故又问。空可分别耶。此问空理可以室空而分别也。维摩下答分别亦空。此言拂诠而显理也。前番之中立诠显理。故以室空分别理空。今此转除破诠显理。是以答言分别亦空。是义云何。为不解者须以空室分别理空。得理返望空室本无。知复时何分别理空。是故说言分别亦空。分别空故理已诠示不可分别。第五文殊推问空处。故又问空当于何求。维摩为答。当于六十二见中求。六十二见后当具论。此见是其凡夫妄情无实即是空义。故于六十二见中求。又此妄情迷空而起。推其所迷即是空义。故于六十二见中求。第六文殊转问见处。故又问言六十二见当于何求。维摩为答。常于诸佛解脱中求。佛证空理而得解脱。凡于脱处迷而起见。故于诸佛解脱中求。第七文殊推问脱处。故又问言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维摩下答。当于众生心行中求。众生心行有迷有悟。迷则系缚悟则解脱。诸佛解脱皆从心起。故于众生心行中求。亦可众生所有心行依真而起。体即是真。故经宣说生死二法是如来藏阴即佛性十二因缘即佛性等。穷悟此性即真解脱。故于众生心行中求。前答室空下答无侍。又仁所问何无侍者。牒其问辞。下为辨释。一切诸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对问正辨。凡是侍者资养为义。菩萨悲行由此资成。故说为侍。所以下释。于中先征。我有何以说魔外道而为侍者。下对释之。魔乐生死。菩萨于彼生死诸魔随而不舍。不舍魔行由彼资成。故说诸魔以为侍者。外道乐见。菩萨于彼诸见外道常随不舍。名为不动。此不动行由彼资成故说外道以为侍者。前言不舍此云不动。言左右耳。非是守正邪见不动。自下文殊更为三问。为彰维摩病应非实。初问病相。居士是病为何等相。缘摩下答。我病无形不可见者。以病实无故无形相而可见也。第二文殊问病所在。故言此病身合心合。维摩下答。云非身合身相离者。应身无身病无所在。故非身合。言非心合心如幻者。化心不真事等如幻。幻无定实病亦无在。故非心合。第三文殊问其病体。亦得名为问病因缘。四大之中何大之病。维摩下答。言非地大不离地者。彰病实无。以病无故不可宣说即地有病。故非地大。亦不可说离地之外别有病体。故言不离余大亦尔。而众生下举病应有成前实无。而众生病从四大起。以其有病维摩现病。病随物现。故非实有。非实有故不可宣说即四大有离四大有。亦可向前非地大等彰病实无。亦不离等显病应有。而众生下显前不离地等所以。以众生病从四大起。菩萨随之故。不离大士来八问广显维摩现化方便。自下两问就所化人明治病法。此则菩萨五行之中治病行也。于中初就种性已前实病之人明慰喻仪。彼未知法须他慰故。云何菩萨调伏心下。就种性上实病之人明调伏法。彼自知法不须他慰。能自调故。前中先问。云何慰喻有病菩萨。问曰文殊今来问病。慰喻之仪应当自出。何故请问维摩慰法。释言。文殊今来问者问维摩病。前具问竟。不问维摩所化者疾。维摩所化慰喻之法唯在维摩。故今问其慰喻之法。令人习学慰喻病者。维摩下答。初别。后结。别中有其十一句文。摄为三对。自利利他。初六一对教修观解。次二一对教生善心。后三一对教起行修。就初对中前五自利后一利他。就自利中对人分别。初四黑小。后一异凡。对过分别初四正观灭烦恼行。后一悔过灭罪之行。就前四中说无常者。观身生灭离常倒也。不说厌者常随诸有不厌自身而取灭也。说身苦者观身多恼离乐倒也。而不宣说乐涅槃者。在苦救物故不厌苦乐涅槃也。说身无我观众生空离我倒也。而说教道生者。虽知神空而随假名化众生也。说身空者观法体空。离法着我。不说毕竟灭者虽知法空而常随有不永灭也。上来四句明破烦恼而常随有。故异二乘。说悔先罪修灭罪行。过去所犯名为先罪。追改名悔。而不说入于过去者。虽悔前愆恒知罪空。不执性罪入于过去。此灭罪业而不立性。故异凡夫。此前自利。以己之疾愍于彼疾。是其利他。此初对竟。第二对中当识宿世无数劫苦。观过生厌。此句自利。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兴心广济。此句利他。第三对中前二自利。忆所修福念净命者。于己修善正愿出离不异求也。勿生忧恼常起精进。于未修善忍苦修也。此前自利。当作医王疗治众病是其利他。求为佛医救众生也。上来别竟。菩萨应如是慰喻有疾令其欢喜。总以结劝。下调伏中文殊先问。有疾菩萨云何调心。维摩下答。文别有二。一明修相。二不住。其中亦复不住不调伏下明其成相。在病修治名为修相。病愈德立名为成相。就前修中初先别教。后总结劝。前别教中要唯智悲。修智自利修悲利他。智依空成悲随有生。是二相须何故而然。若唯修智于空滞没。若唯修悲有染着。于有染着是凡夫法。于空滞没是声闻法。菩萨异彼故须双修。以双修故悲与智俱于有不染。智与悲俱于空不着。于有不染非凡夫行。于空不着非贤圣行。故下文言非凡非圣是菩萨行。又不著有则非垢行。不偏乐空则非净行。故下文言非垢非净是菩萨行。菩萨巧行。妙在于此。文中三对修智修悲。初至文殊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来。是第一对。又复观身无常苦下。是第二对。又复观身不离病下。是第三对。三对何异。异有四种。一约事分别。事唯身病。初对约病修智修悲。第二约身修智修悲。第三双约身病两种修智修悲。二约法分别。法有阶降。初对约就甚深空理修智修悲。第二约就苦无常等修智修悲。第三约就身病之事修智修悲。三约人分别。初对菩萨不共法中修智修悲。甚深空理唯菩萨知余不解故。第二声闻共行法中修智修悲。苦无常等声闻缘觉亦能观故。第三凡夫共行法中修智修悲。身病之事乃至凡夫亦能知故。四次第分别。次第有二。第一据深寻浅次第。空是菩萨正行所依。故先依之修智修悲。空依诠入故。次第二依苦无常修智修悲。苦无常等依事而辨故。次第三依身病事修智修悲。第二从寂起化次第。空是菩萨治病所依故。先依之修智修悲。此即自德依此起化为化二乘故。次第二依苦无常修智修悲。化行渐广欲益凡夫故。次第三依身病事修智修悲。次第如是。就初对中文别有四。第一正明修智修悲。二文殊师利是为有病调伏心下结叹显胜。三有疾菩萨复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有下以智净悲。四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下总以结劝。就初段中先明修智。以无受下明其修悲。前修智中初观见空破离有病。得是平等无余病下观空亦空破遣空病。前破有病灭烦恼障。后破空病灭除智障。二障双遣名曰调心。又复前段灭烦恼障遣分段因。后除智障离变易因。二因双除两果不起。故为治病。前破有中观二无我破二着我。是中应先解无我义然后释文。义如别章。文中初明众生空观。有疾菩萨为灭法下明法空观。前生空观破离我想。后法空观灭除法想。二想俱息名为调心。又生空观断灭四住去分段因。法空之观除舍无明离变易因。二因双除两果不起名为治病。生空观中初约四大为生空观。又此病起皆由着下。约就五阴为生空观。前中初先推其患本。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众生着我名妄颠倒。所取不真名为妄想。无我计我称曰颠倒。贪嗔等结名诸烦恼。由彼生于现在病也。无有真下观行断除无有实法谁受病者。略观无我。所以下释。先征。后解。四大合故假名为身观身假有。四大无生身亦无我观身实无。四大无主别求无神。身亦无我。将别显总成总无我。下就五阴明观无我。于中有二。一观五阴破离总我。二又此法者各不知下。观察五阴破离别我。前中初先破离我想。当起法下明修法想。前离我中。又此病起皆由着我推其患本。是故于我不应生着。于过去厌。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知过断除。不取人性名除我想。不取和合假名人想。是故名离众生之想。观别破总故悉除之。下修法想。当起法想总劝修习。应作念下别教修习。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念成此身。观别成总。除前我相无人唯法。是以言但。谓但五阴众法成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破总归别。遣众生相无生纪法。是以言唯。此破总我。下破别我。又此法者各不相。知别观五阴体非知者。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别观五阴体非五阴体非神我。上观生空下观法空。有疾菩萨为灭法想。明修所为。下教正修。修有九句。第一教观法相之过。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法。着我心名为法想。倒有三倒八倒之别。心想见等是其三倒。常乐我净无常无乐无我不净是其八倒。心相见等是迷理倒。迷空立有常乐净等迷法想倒。翻染为净及净为染广如别章。此应具论。前众生我是八倒收。此法着我是三倒摄。倒义同前故得言亦。二教生厌心。倒是大患我应离之三倒。是其一切惑本故言大患。患故须离。三教离法。云何为离。问前起后。离我我所对问正辨。法着我中六根名我。六尘曰所。四重显前离我我所。先征后辨。谓二法五重明前离二法义。先征后辨。所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十二入中六根名内六尘称外。内外皆空所以不念。以不念故纯行平等。诸法皆等且说斯耳。诸经多尔。故经言谓十二入自性平等。共此相似。六释显前等。先征后辨。所谓我等及涅槃等。此说生死以之为我。是凡体故生死法空名为我等。涅槃亦如名涅槃等。七重释前我及涅槃二种等义。先征后辨。此二皆空故曰平等。八释显前空。先征后解。我及涅槃但名无实。是故言空。经说三但。但名但用但假施设。今举初但余略不论。破相毕竟用及施设亦皆无故。九出所空。如此二法无决定性故名为空。前破有病下破空患。何故须然。如人有病服药破遣其病既除药亦须舍。若药不舍药复成患。行者如是为破有病观空。为治有病既除空亦须舍。若空不遣彼复成患。为是须破。良以说空原为破有。不饮使人于空计着。是以破之。文中初言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简前起后。问曰空相云何是病。于空乐着不能随有起诸行。故又妄分别。彰于平等如实智故。是义云何。如上文说。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此智是相所以是过。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此智是缘。所以是过。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此智忆念所以是过。断是菩提断诸见故。此智是见所以是过。离是菩提离妄想故。此智妄想所以是过。如是一切。空病亦空破后同前。着空之心名为空病。此妄分别体不真。以不真故情有理无。观此理无破遣空病。是故说言空病亦空。空义同前。是以言亦。前破有病通破有法。此破空病空法亦舍。是义云何。经说诸法悉如幻化。幻化诸法有无同体。以同体故无法为有。有法为无。无为有故有则非有。破遣有病有为无。故无则非无。破遣无病。若具论之说此有无为非有无。有无之外无则非有非无可取。破遣非有非无之病。还即说此非有非无以为有无非有无外无别有无自相可取。是故亦破有无之病。具离此等名出四句。破后二病。文略不说。上来修智。下次修悲。于中有二。一为化生不灭诸受。二设身有下依受生悲。前中初言以无所受。牒前起后。明自无受。向前修智见法平等。无法可受名无所受。而受诸受明受为物。为化众生具受诸苦名受诸受。未具佛法亦不灭受。明受不息未具化他功德佛法。故不灭受而取证也。谓不证于受灭涅槃。上来为化不灭诸受。下明起悲。念恶趣生起大悲者。正起悲心。我既调伏下依悲化益。益中初言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明起化意。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明知化仪。知化众生但须教其断除心病。不须除法。何故而然。法有真妄。佛性是真。妄情所取。有无法说以为妄。若论真法体当非过。不须治断。妄法情有。除情彼无。不劳别断。故不除法。不除法故易可化度。为断病下正明化益。为断病本而教导之。总明化益。下别显之。别中有二。一出其病本。二云何断下教令断除。前中初言云何病本。征前起后。谓有举缘对问正辨。此犹是其法着我心。诸过之原名为病本。攀者是手缘者是足。心之取境如手攀物如足缘树。法从喻称故曰攀缘。下重显之。从有攀缘则为病本彰其本义。依此妄心能生诸惑。发业招苦故称病本。何攀缘谓之三界。显攀缘义。攀缘三界一切诸法故曰攀缘。下教断中云何断缘。问以起发。以无所得对问略辨。观真舍妄名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重复显之。离上攀缘名无得。故若无所得则无攀缘。虽言无得则无攀缘。而犹不知。何者是缘说为无得。下复显之。何谓无得征前显后。谓二见者出其所无。二见正是攀缘体也。虽言二见犹故难识更须重辨。何谓二见问前起后。内见外见对问正辨。内谓六根。立有不空名为内见。外谓六尘。立有不空名为外见。此内外见是其向前无所得也。上来第一明修智悲。自下第二结叹显胜。文殊是为有病菩萨调伏其心。结前修智。为断老等叹上修悲。于中初法。次喻后合。法中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是顺叹也。为物断苦方得名为。菩萨正道。是故名为菩萨菩提。若不如是已所修治为无惠利。是反叹也。不能以道济惠利人名无惠利。喻中胜怨乃为勇者。为他除怨。方名大勇。亦可众生菩萨所亲众生所患即菩萨怨降伏此怨。乃为大勇。合中兼除菩萨谓者。兼为他人除老病死方。乃得其菩萨名也。自下第三以智净悲。以智破遣爱见烦恼。合悲离染名为净悲。文中有二。一以正智观自观他非真非有。二作是观下用之净悲。前中初言有疾应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观自类他。病相非真妄情有故体非有。性空寂故非真世谛。非有真谛。言众生病亦非真有。观他同自义如前解。上来世观净悲所依。下用净悲。于中有二。一除爱见净于悲心。二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下。明净悲益。前中初言作是观时于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正教净悲。见有众生实病可怜名爱见悲。菩萨观察生病非真。故应舍爱。生病非有故应离见。通则义齐。所以下释。先征后解。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故应除离爱见之悲。爱见之心是四住。惑见是初地。爱是后三。四住烦恼望无明地。后起依前名之为客。坌污称尘。断此客尘净心度物名起大悲。净悲益中有其二种。一有不厌常化之益。二有离缚解他之益。前中初言爱见悲者即于生死有疲厌心。举损显益。以有爱见能生诸苦。厌而求灭故于生死有疲厌心。又以爱见分别怨亲不能广化。故有疲厌。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彰益异损。翻前可知。离缚益中文别有四。初先正辨。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覆也。明自离缚。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明能解他。二如佛说下引说证成。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举失显得。反明有益。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彰得异失。顺明有益。三是故下结劝舍缚。是自有缚不能为他解缚义。故不应起缚。四何谓下辨缚解相。先问起发。云何谓缚问其缚也。何谓解者问其解也。下对辨之。于中初约禅定之行以论缚解。贪着禅味是菩萨缚对初问也。得禅爱著名着禅味。以方便生是菩萨解对后问也。虽得诸禅。而不随禅。解脱力生随有能满菩提法处。而生其中名方便生。不为禅缚故名为解。下约智慧以论缚解。先开四问后广辨释。前开门中。又者更义。前约定论。更约慧说。是以言又。无方便慧缚是第一门。随有生染名无方便。入空自调说之为慧。如此修者不能以慧随有除染。所以名缚。有方便慧解是第二门。随有不染名有方便。入空自调说之为慧。如此修者能以空慧随有除染。所以名解。此前二对约就有行明慧缚解。无慧方便缚是第三门。不能观空除灭烦恼。名为无慧。随有修善说为方便。如此修者以无慧故有行被染。故说为缚。有慧方便解是第四门。观空离染名为有慧。随有修善说为方便。如此修者以慧除染。有行不染说以为解。此二对约就空慧有之与无。明其有行缚之与解。下广辨释。何谓无方便慧缚牒问初门。下释其相。谓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释无方便。见有佛土可贪可求。名爱见心庄严佛土。见有众生可悲可起心摄取。名爱见心成就众生。爱见心起名无方便。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释有慧也。是名下结。如此修者不能以慧随有除染。使无方便故慧名缚。何谓有方便慧解。牒问第二。谓不以爱见庄严佛土成就众生。释有方便。见土及生犹如幻化都无一实。随化分齐。净土利生名无爱见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厌。释有慧也。是名下结。如此修者能以空慧随有除染。使有方便故慧名解。何谓无慧方便缚。牒问第三。谓菩萨住贪欲等释无慧也。以无空慧破除染过。故住贪等。贪欲贪毒嗔恚嗔毒下邪见等通皆是痴。而殖德本释有方便。能随诸有具修诸行名有方便。是名下结。以无空慧除烦恼故。有行被染名方便缚。何谓有慧方便解牒问第四。谓离贪等释有慧也。以慧观空破除染惑故离贪等。殖众德本回向菩提释有方便。能随诸有具起所行名有方便。是名下结。以有空慧除烦恼故有行不染名方便解。上来第三以智净悲。自下第四总以结劝。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当如是观察诸法。前所说中就初以劝。应说病法非真非有。前唯约病修智修悲。自下第二明唯约身修智修悲。又复观身无常苦空无我名慧。是修智也。观此身法而生厌离故名为慧。虽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一切而不厌倦是名方便。是修悲也。自下第三双约身病。修智修悲。又复观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为慧。是修智也。随事分齐。身是苦身即体是病。故身与病不相舍离。下重显之。是病牒病是身牒身。亦可是病身是病也。言是身者病是身也。此二同体起。无前后名非新故。道此何为。若别体法起容先后。先故后新。今言身病非新非故。明非别体。非别体故厌断病者。身亦须厌。设身有疾而不永灭是名方便。是修悲也。假有非定。是以言设。上来三对随别广教。下总结劝。文殊有疾菩萨应当如是调伏其心。前明修相。下明成相。病愈德立名为成矣。由前智悲勋成菩萨不住行德。于中有四。第一寄对以显不住。二虽过魔下约就修义以明不住。三虽行空下历诸行门而显不住。四虽观诸法不生灭下就佛果德以说不住。初中四句。第一约对愚智二人以显不住。愚谓凡夫智谓声闻。中初先正明不住。不住中者不住向前调伏心中。专住调心不能现染摄化众生。是故不住。此异声闻。亦复不住不调伏者。明异凡夫。专住不调。便起染过招集生死。是以不住。所以下释。先征后辨。反以显之。若住不调是愚人法。释后不住不调所以。若住调心是声闻法。释前不住其中所以。是故已下结劝不住。离此二下结成菩萨不住道行。第二约对生死涅槃二种果法。以彰不住。初先正辨。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不乐有为。住于涅槃不永灭度不着无为。是菩萨行。总以结之。第三约对凡圣二人而显不住。初先正辨。非凡夫行不着于有。非贤圣行不住于空。是行总结。第四约对生死涅槃二种因法以论不住。初先正辨非垢行者。常修无漏。非净行者现起有漏。是行总结。此初段竟。自下第二约就修义以明不住。句别有七。初句约就摧邪行中。以明不住。初先正辨。虽过魔者是入寂行所证渊寂。魔缘不及名过魔行。辨寂兼有。是以言虽。下诸句中虽义例然。而现降魔是随有行。能现胜通令魔佉伏名现降魔。是行总结。下六约就修正行中以明不住。初三自利次一利他。次一自利后一利他。前三句中初一约就求果心中以明自利。初先正辨。求一切智离不求行。无非时求舍专求行。未至极果中道取证名非时求。菩萨不尔。是故名为无非时求。是行总结。后二约就修因行中以明自利。于中前句是真谛观。后一世谛因缘之观。前中虽观诸法不生。明不著有。不入正位明不证无。所谓不入无相正位。后中虽观十二缘起。明不同邪。而入邪见明不守正。此三自利。次一利他。虽摄一切离不慈行。而不爱着去爱染行。次一自利。虽乐远离修寂灭行。道言不依身心尽者。起随有行。下一利他。虽行三界起物行。不坏法性修入寂行。见有乖空名坏法性。菩萨不尔。故云不坏。上来七句合为第二。约就修义以明不住。自下第三历诸行门以显不住。于中细分有十三门相从为七。一三空门。余处说三。此中说四。谓空无相无作无起。于空理中无果可为名为无作。无因可生说为无起。虽行于空明不着。有而殖德本显不住无。是行总结。虽行无相明不著有。而度众生显不住无。虽行无作明不著有。而现受等显不住无。虽行无起明不住有。而起善行显不住无。二六度门。虽行六度不偏利他。遍知众生不专自利。故名不住。三六通门。虽行六通心无壅碍。而不尽漏示起染障。六通之义广如别章。此应具论。四四无量门。虽行无量明修梵因。不贪梵世不求梵果。故名不住。五禅定门。虽行禅定解脱三昧明修定因。禅是四禅定者。是其四无色定。言解脱者谓八解脱。言三昧者谓三三昧。而不随生不受禅果故名不住。六道品门于中有七。虽行四念厌舍有为。而不永离身受心法不证无为。虽行四勤断离有为不舍精进不住无为。虽行如意用而常寂。而得自在寂而常用。虽行五根明修自利。分别众生不舍利他。虽行五力明常修因。而乐佛力亦恒求果。此二不偏故名不住。虽行七觉明常修因。分别佛慧恒求佛果。虽行八正明恒修因。乐行佛道亦常求果。此是第六。七止观门虽行止观不住有为。而不毕竟堕于寂灭不证无为。此是第三历诸行门以显不住。自下第四约佛果德以明不住。句别有五。前四修因求果。不住后一得果行因不住。就前四中初之三句求佛正果。后之一句求佛依果。求正果中初求报身。次求法身。后求应身。求报身中。虽观诸法不生不灭明入空行。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起随有行。求法身中。虽现声闻辟支佛等起随小行。不舍佛法修入大行。求应身中。虽随诸法究竟净相修净灭行。而随所应为现其身起化用行。求依果中。虽观佛因永寂如空修离相行。而现种种清净佛土起严土行。上来四句修因求果。自下一句得果行因。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槃是得果也。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行因也。此是不断佛种业矣。是行总结。上来二人问答辨法。说是语时文殊所将大众已下明说利益

同类推荐
  •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科精要

    女科精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起信论别记

    大乘起信论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角遗编

    海角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戏曲考源

    戏曲考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奇异自然的故事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奇异自然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神迹仙踪的故事》、《妖魔鬼怪的故事》、《鱼龙精灵的故事》、《荒诞不经的故事》、《奇异自然的故事》、《万物有灵的故事》、《鸟兽灵异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故事》和《风俗源流的故事》10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
  • 绝代风华七小姐

    绝代风华七小姐

    一位侍卫满脸焦急地从远处跑来,“王爷,王妃把皇贵妃打了。”某爷淡定的抬头“由她去。”侍卫抹汗,王爷,您的节操呢。又一日“王爷,王妃把宫里的御花园砸了。”“由她去。”侍卫再摸汗。“王爷,王爷,王妃”某爷淡定的说“又怎么了。”侍卫哭丧着脸“王爷,王妃跟着邻国太子游玩去了。”某爷怒了“那还不快走。”侍卫呆了:王爷,你不是不要我说嘛。
  • 一百个理由

    一百个理由

    在当今的世界环境里,对于中国来说,面对如一只海龟般趴在太平洋风涛里、总是令人难以琢磨的日本,需要警惕,需要谴责,也需要和平共处。《一百个理由》中,作者引用丰富例证想要说明的是:中国有一百个理由谴责日本,也有一百个理由与日本和平相处。中国欲一扫近代以来的耻辱与颓唐,走向民族的全面复兴,非得通过日本这道心理门槛;在很大程度上,这道门槛将考验中国能否成为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与此同时,日本要洗去孤独与暧昧,成长为世界性大国,更是绕不过中国这道道义门槛;在某种意义上,这道门槛成了判断日本能否重铸为一个政治诚信国家的试金石。所以,这一百个理由,给中国,也给日本。
  • 末世异形主宰

    末世异形主宰

    末世来临,万物竞命。云海被外星血腥而恐怖的异形寄生,幸运融合地异形之母成就主宰,统率亿万异形大军,踏上血腥的杀戮征途。变异生物,嗜血虫子,生化怪物,异族威胁,末世黑暗的人性……成为食物?还是宿主?臣服?或者毁灭!我是异形主宰,我为恐惧代言!(新书上传,每日至少两更!暴兵流,无虐主,热血文!恳请收藏、推荐一切支持!)(群号461,281,725,欢迎大家进驻)
  • 电竞大管家

    电竞大管家

    LPL前职业战队队员退役?NONONONO他只是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但这次他选择换个身份以教练的身份回归?这样才有意思嘛!看我带领一个小俱乐部打回LPL,带着中国LOL登上世界之巅,请叫我传奇教练,林植闵,LEI!仙侠新书已开,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旁边有传送门,谢谢啦!
  • 六字咒王经

    六字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溪志

    仙溪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羽翼十三月

    羽翼十三月

    传说中的第十三月的时空之门,会被有着一半白色羽翼和黑色羽翼的双生审判者打开。当天空交织着白色和黑色的羽毛,蓝色的瞳孔和紫色的瞳孔的交汇,湛蓝的天空形成了一道漩涡,一片白亮到刺眼的光芒,就是第十三个月的大门……“布兰琪,不论你逃到哪里,我都会再次找到你的。”“哥哥,你放心大胆的去吧,我会在下一个世界,仍然选择守护你。”你有身上流淌着罪恶的血液,你本不该存活在这个世上,既然她选择让你重生,那么你就忘掉前世的全部记忆,作为一个寻常的魔法师生活在永恒的国度吧,切忌,一定不要用你布满鲜血的手,打开第十三个月的大门……还有那位银发血眸的少年,正在熊熊的烈火中,等待着你的归来……
  • 从寄生兽开始

    从寄生兽开始

    有没有想过在火影里用降龙十八掌?在魔法的世界里用航空母舰?楚天被人陷害,机缘巧合之下,方铭获得超脑,从此穿越诸天,快意恩仇,逍遥万界。。。
  • 卿本红妆:逆天王妃从天降

    卿本红妆:逆天王妃从天降

    滚落楼梯,她堂堂一顶级特工光荣的穿越。穿越?不可怕,可是……“四少爷”神马?“府尹大人?”神马?四少爷?尼玛,她可是美女特工,‘美女’好吗?怎么就变成什么四少爷了?某人难以置信的悄悄的自摸了一把,胸?她居然没有胸了!从天而降掉落某人马车,顺便压断了某男本就受伤的腿。无事儿巡巡街,抓抓小偷一个西瓜砸中了某男的头。许久之后……,“娘子,你这是往哪里去啊?”某腹黑男嘴角弯起紧紧地抓住了某人手腕。“娘子?谁是你娘子,本官自然是要去查案。”“我的娘子当然是你了,那日为夫可是接了你的西瓜绣球的,你还想赖账不成……”大家还可以关注《满苑百花只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