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2700000046

第46章 抨叶医论选辑(20)

灵素言三焦者,大都不外以上三节,自余如素问六节藏象论,灵兰秘典等篇,偶然涉及,无此详也。第三节灵枢经脉篇所言,最不易明了,然中医实以此为根本,不明经络,无以言医,然求之今日医界中人,不过能已诵而已,若深明其理,则自古医籍中已无之,遑论今日,兹为释疑辨惑起见,为言其原理,俾读者可以自修而止。至于详细,余不能言也,凡经络云自某处迄某处,经某处者,皆从病与生理之形能来,例如灵枢经脉篇之言三焦,前半所说,均从后半病形产生,先有耳聋嗌肿喉痹之病,相其阴阳,辨其深浅,定为手少阳之病,复视其兼证有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孺肘臂外痛,小指次指不用,于是定诸痛处为手少阳之经,其中复有错综交互,如云交出足少阳布膻中散络心包,是手少阳一经,与足少阳手厥阴有交互关系也,所谓经气,亦如血行,如环无端,不知其所自始,然躯体而有病,必有其始病之处,又必有其痛苦之区域,从其区域分之,因有十二种,从其始病言之,因有手六经足六经,例如疟疾之形寒,有从背起者,右从手起者,其明证也。古人最讲究针灸,而砭石又在针灸之前,以事理推断之,必有甚深远之历史,惜鄙人读书不多,不能考证耳。度此事之缘起,必如今日妇竖皆知之刮痧,其后演进而为砭石,再进而为针灸,十二经之井荥经俞,则多从针灸之成效而定名,故今日已不能知其最初得此之所由,嗣后由针灸而汤药,则为道稳而取效亦神,则属最后之进步矣。今日吾人所当之者有二事,其一,古代所传之汤药,其用法皆隶于经络,某经病当用某药,从之则效,违之则否,故当用葛根者,不得用麻黄,当用大黄者,不得用巴豆,非如西药仅言汗下,无复别择,此治中医所以不可不讲十二经。其二,健体之经气不可见,逆之则见,而经气之所以逆,由于气候之六淫者三之一,由于起居饮食者三之一,由于七情者三之一。故寒暑病人、饥饱病人、意志拂逆病人,不逆经气,则能遂其生而尽天年;逆经气,则不能遂其生而夭折,所谓有道之士,善养生者,能遂其生而已矣,上工治未病,能知经气之顺逆及其未病,拨乱返正而已,此十二经原理之大略也。经气不可见,逆则见之于病能,循经治病谓之工,然非上乘,能知若何便逆经气,若何便顺经气,守顺避逆,乃真上乘。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乃上乘也。西国最新发明者曰细胞曰内分泌,其实经气较之二者尤精,惜乎古文太简,灵枢之学说,又真伪参半,果能董而理之,发挥而光大之,则中西携手之后,西国医学当更进一步,此则欲于医学有所发明,尤不可不知经气。今之反对中医者,谓中国医学不能出国门一步,固非定论。而业中医者,惟因饭碗问题,惟恐中医被取谛,妄欲结乌合之众以为党,以与潮流相抗,而号于众曰,吾欲保存国粹,彼等野狐禅之医学,岂是国粹,亦安有保存之希望,若真国粹,决不消灭,何劳保存,谓中医将灭亡者,杞人忧天而已。今姑置此,而言三焦,然则三焦有三种,其一,三焦者,决渎之官,专指分泌尿汁说,其二,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专指消化力与卫气说,其三,三焦为手少阳经,为十二经中之一。滑伯仁、徐灵胎皆云,言决渎之官者,为下焦气化之三焦。言手少阳者,是有名无状之三焦。言消化与卫气者,是有名有?状之三焦。准此以谈,是古人定名不讲究也,然无论何种,与温病条辨皆不合,是温病条辨之三焦,乃第四种三焦。

假使有精当之学理,真确之经验,原不妨于古人所言者之外,别树一帜,然必其所言者,与古人相发而后可,如其与古人所言相背,则必古人所说之理论不圆满,吾能证明其误处而后可,若表面崇古,里面反古,用以欺世敛钱,原滔滔皆是,不足深责,著书垂后,则其罪不胜诛矣。今温病条辨上焦篇曰: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鞠通自为注曰:“古来但言膀胱主表,殆未尽其义。肺者,皮毛之合也,独不主表乎。……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此语实弗解之至,愚按古人言脏腑与经气者有别,盖脏腑是实体,经气是气化,六淫之邪,中人而为病,言气化不言实体,内经言“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此邪风字不问从西北东南来),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此节经文与上文阴阳及东南西北各节息息相通,所谓“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治皮毛谓病在皮毛也,不是言肺之合,是言躯体之外层,其次在肌肤,言稍进,非言脾之合;其次言筋脉,言更进,非言肝之合;其次在六腑,言入里,其次在五脏,言里之无可再里。假使指皮毛为肺之合,肌肤为脾之合,筋脉为肝之合,则六腑为何者之合乎,是不可迩。又认皮毛为肺之合,是必邪风之害人,初一步肺受之,继一步传之脾,继一步传之肝,继一步传于六腑而后可,证之实际,无论伤寒温病,皆不尔,是更不可通。是故自来释伤寒论者,开口即言太阳是膀胱,鄙人绝对不敢苟同,是故讲义解释太阳病,直曰太阳者,躯体之最外层,今日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此何说也。其次不可解者,为伤寒从毛窍入,温病从口鼻入。大约鞠通创温病自口鼻入,为其最得意之语,不知此说,绝不可通,试逐层推敲之。(一)内经言凡热病皆伤寒之类,凡邪风之害人,皆始于皮毛,今言从口鼻入,由里出外,是必温病在内经凡热病三字范围之外而后可。(二)既言从口鼻入,鼻通于肺,故在手太阴,然则口通于脾,不在足太阴乎。(三)经言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此言木治皮毛,即有害五脏之可能,所谓病能也。曰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此真从口入者,更证之于实验,饮冰而洞泄,触秽而为霍乱,空气中微菌传染为各种疫病,此真从口鼻入者,若云天之邪气感,亦有从口鼻入者,于内经无征。(四)鞠通谓伤寒言中风,是西北方之寒风,彼所言之温病,风为火母,乃从东南方来解冻之温风,寒风从毛窍入,温风从口鼻入,不知出何典记,有何理由,诚咄咄怪事。就温病条辨之第一条略为钩稽,其不可通已如此。而党于鞠通者,方浓圈密点,大赞不已,将谓天下后世人无不可欺,不亦慎者。(《温病明理》)

柴按;1·上为温病明理卷二之全文,题为作者所加。此篇对中医原有三焦之本义,探讨颇为详明,恽氏目的,在于先明了中医三焦之本义,然后证明吴鞠通之三焦,出自杜撰。吴鞠通认为温病从上而下,伤寒从外入里,章巨膺曾斥为“神昏沾语”。孰是孰非,值得讨论。叶派并不否定温病有伏气温病、新感温病二种。伏气温病,不是从上而下,这是相当明确的。新感温病是否都首先犯肺?即举湿温先犯足太阴足阳明一例,亦已足证其非。即此论之,恽氏抨击吴鞠通之三焦说,谓开首第一条就已不通,是有道理的。

2·中医在古代把脑的生理病理归属于心,至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的论点后,被后世医家认为是对中医学的一大贡献。恽氏说:“神昏诂语是心包络病,乃想当然之语,于实际无有是处。谓是脑筋错乱,亦尚可商。”这与王清任的观点,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叶派每将温热病之神昏诂语,说成是逆传心包,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样解释病理,似不及恽氏的解释为合理。又按;营卫生会篇原文贯膈认作贯肠,则误在恽氏。

温热之病理与定名温热病之分目,见于温病条辨者有九,曰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灿、冬温、温疟。自注云: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挟温也。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温疫者,疠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温毒者,诸温挟毒,秽浊太甚也。暑温者,正夏之时,暑之偏于热者也。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之偏于湿者也。秋燥者,秋金燥烈之气也。冬温者,冬应寒而反温,阳不潜藏,民病温也。温疟者,阴气先伤,又因于暑,阳气独发。以上云云,似可解,实不可解。风温、温热,以春初春末为别,阳气开始与阳气弛张为异,不知阳气弛张至如何程度为温热,更不知春之半病温者,为风温抑为温热,虽经解释,仍不可辨也。多兼秽浊,秽浊太甚,同是秽浊,何以一则流行的为温疫,一则不流行为温毒。暑之偏于热者句,不辞已甚,秋金燥烈之气,与热病何干。自条自辨,还是辨不清楚。不究病之原理,不详病之症状,故不能言之真切,只得望文生义,作此模糊影响之谈而已。

本书论温,如前章所列表,只有温热、春温、暑温、湿温,伤暑、湿热六种,别无其他冬温、秋燥、温疟诸名,何以与时俗所称者相差如此之多,则因从病之原理与症状归纳之,无须多立名目,徒乱人意,今当从病型以推究病理,从病理以归纳病名。

前人论伤寒温病之异,谓伤寒由外入里,温病由里出表,陆氏亦为此言,此实不可通,伤寒温病同是外感,仲圣言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条上冠以太阳病三字,其义可见也。然则何以别异。曰其不同之点,只在恶寒与不恶寒,有汗与无污之分。凡病发热恶寒无汗者,无论春夏秋冬,均为伤寒,发热不恶寒或恶寒时间甚短,有汗者,为温病。在春曰春温,在夏曰暑温,在长夏曰湿温,此所谓温病,仍是伤寒,因伤于寒而得之病也,其说详下。

冬日外界空气冷,人体为适于冷空气中生存,皮下血管及肌肤均收束,毛窍固闭,卫气致密,体温浓集外层以抵御外寒,人之伤于寒也,寒邪不得深入,止于外层,为振栗恶寒,根据第二个发热原因,全身体温均奔集表层,以事驱逐,体温逾适当之量,遂为发热状态,在理体内热高,当汗出以放散体温,然因有寒邪在表,毛窍固闭,抵抗愈甚,不得疏泄,所以壮热恶寒无汗,是为伤寒太阳证之原理。寒邪在表不解,化燥内传,寒邪已透过表层;故不恶寒反恶热。第一道防线破,重心不在表而在里,体工自起调节作用,放散体温,毛窍开,汗自出,汗出液少,故口渴,是伤寒阳明证之原理。

若外界空气和暖,与人体体温温度相若,毛窍开阖之作用,在不甚重要之列,伤于寒,寒邪得以深入,体温集表以为抵抗,故发热。毛窍本倾向于开,因热高,故汗自出,寒邪中外层,例当洒淅恶寒,卒以外层抵抗力薄弱,寒邪在表时间甚暂,故恶寒时间甚短,过表入里,重心在里,是为温病之原理。

伤寒阳明证与温病,同一蹊径,一则寒邪经过太阳,逗留太阳若干日,然后化燥内传入阳明,一则寒邪经过太阳迳入阳明,故温病开始在阳明。

同是寒伤躯体表层,何以一则逗留于太阳,一则迳入于阳明,则因时令之异六气之殊故也。冬伤于寒,振栗恶寒,发热无汗,其原理已如上述。春为风,其气和煦,肌肤毛窍不如冬令之固密,寒邪中人,兼风化,迳入阳明,发热汗出为春温。假如春月,天气冱寒不去,应暖不暖,至而不至,则肌肤毛窍固密,抵御外界冷空气之能耐,依然存在,则寒伤躯体,格拒于表,恶寒发热无汗,仍属伤寒,假如冬日气候和暖,应寒反暖,未至而至,人体体温与外界空气温度不甚相差,肌肤毛窍,防御外寒,不在重要之列,寒邪中人,迳入阳明为温病,发热汗出者,以病理论之与春混同,故不须另立冬温之名。

夏日外界空气热,高于人体,肌肤毛窍非但无须抵抗,并且有待于疏泄,故夏月炎热,汗出疏泄以调节体温,是故夏月樊篱尽撤,边防空虚,伤于寒发热汗出,表层无抵抗,些微觉恶寒即发热,是为暑温,其在长夏时令,气候兼湿化,伤于寒而热者曰湿温,病机同暑温。

读者须知,肌肤毛窍之启闭,所以调节体温,其作用甚敏活,严冬冱寒,毛窍虽闭,若剧劳奔走,体温增高,毛窍遂开,汗出以放散,反之夏月炎热,毛窍虽开,若贪凉过度,毛窍能闭,以拒寒凉,知此原理,则冬月有春温无足奇,夏月有伤寒亦非例外,故暑月发热无汗恶寒,与冬月伤寒同法,冬月发热有汗不恶寒,与春日春温同法。

是故伤寒温病,恶寒不恶寒,有汗无汗,为病之大关键,其发热则基于第一第二个原理,若湿热与伤暑,相当于《伤寒论》之湿与暍,是夏令之时行病,因湿邪发热,俗混称湿温,发热则基于第三个原理,病理与前绝不相同。详述于下:

空气含氧气十分之二强,氮气十分之八弱,此外有少许炭酸气,氧气为人体生活所必需,当吸入之时,外面空气达于肺泡中,其中之氧气由微血管送入血液中,同时吸入无用之炭酸气,由肺呼出于外,呼吸不停,保持健康之状态,至夏月空气稀薄,氧气之比例成份亦稀少,从外吸入之氧气量不足,复因气候炎热,汗山多,血液干,体内存积之氧气量亦不足,于是呼吸不利,而感胸闷窒息,呼吸不利,则放温之机能失职,若中暑而热者,体内温度不能放散于外,遂为发热汗多胸闷之状,是为伤暑之病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寺沙门玄奘上表记

    寺沙门玄奘上表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员

    地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帝心尖宠:废材也逆天

    邪帝心尖宠:废材也逆天

    她本是佣兵界的王者,在任务中为救同伴而死。再次睁眼,她成了“北冥”家族的废材七少爷。废材?不能修炼?开什么玩笑!姐是灵武双修的绝世天才。炼丹师很了不起吗?姐一抓一大把的弹药当糖球。驯兽师尊贵?姐一招手各兽尽在姐的手。她风华绝代,引世间男女竞折腰。某帝终于忍无可忍,决定无须再忍。“枫儿,千年前,你欠了我的,今天是不是应该还了?”某女一木脸,“我欠你什么啦?”某帝腹黑一笑“你欠我,生生世世永相随!”(本文男强,女强。1V1,身心干净,不虐。)
  • 大妖,宠我

    大妖,宠我

    我不记得我是谁,也不知道我是什么,意识一片朦胧,隐约的知道,我应该是死了。那我现在是鬼吗?尚未思考出一丝头绪,我的意识又混沌了。有什么浅浅的光芒照着我,那种虚无的身体被被力量缓缓充盈的感觉十分的舒服。我的意识似乎因为如此而清醒了一些,脑海里渐渐闪过一些纷杂莫名的画面。我抓不住,隐约感觉,那些画面应该跟我有关系。我想思考那些纷杂陌生的画面到底跟我有什么……
  • 诸天反派之旅

    诸天反派之旅

    穿越斗破世界,成为魂族少主。从这里开始,魂风的目标是征服、征服、再征服......(斗破、斗罗、吞噬星空、天行九歌、武庚纪...)
  • 宅师

    宅师

    宅,不仅是生活,更是一种境界!阴宅阳宅,青乌堪舆,上仰观天象,下俯察地理,中参人和,把握天地变化之玄奥至理,预知福祸吉凶。其中不仅有价值万金,常人梦寐以求的风水法器,另外还有可遇而不可求,神秘莫测,不可思议的风水格局。寻龙点穴,一指江山,寅葬卯发,催官显贵,化煞生旺。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家居设计师,无意中遭遇到天上掉下来的罗盘擦伤之后,懵懵懂懂成为了世人眼中的风水大师的传奇故事……
  • 我的野蛮同事

    我的野蛮同事

    对于现代人而言,工作几乎占了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办公室内的同事,自然成了我们每天相处最久的伙伴,同时也可能是最容易与之发生计较、竞争、磨擦,甚或产生感情的对象。 你和同事、上司、下属之间,是否有以下难解的困扰,不知如何处理? 和同事之间:被嫉妒、排挤、性骚扰?同事爱偷你的点子和业绩,让你有苦难言?和上司之间:主管爱抢功?偏心?叫你背黑锅?想升官司加薪,却不知如何启口吗?……和下属之间:如何有效管理?在办公室内:如何处理办公室内的恋情、同事间冲突? 部门分成三派,你该如何表态? 有了《我的野蛮同事》这本好书,一切恼人的办公室问题,都可以迅速迎刃而解!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血中原

    血中原

    天下大乱,况我堂堂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耶!——英雄末路,千载之下,让人唏嘘!
  • 神道复苏

    神道复苏

    灵气复苏,鬼物乱世,众生苦楚。窦长生手持封神榜穿越而来,立符诏,争气运,聚香火、升神位、夺天下、等等,一觉醒来我怎么成天帝了?怕是没睡醒?注:本书神道流,气运争霸流,种田流,猥琐发育流,马甲狂人流!普通群:111367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