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于康熈七年冬十月念一日進寺。
三門 昔出此門去。今入此門來。可笑寒山子。赤脚下天台。喝一喝。
佛殿基 空王殿上誰是知音。明月堂前無人能到。雖然如是。只如現寶剎于毛端。轉法輪于塵裏時如何。白雲本是無心物。又被清風引出來。
韋馱祠 護法護人唯此一杵。且道此杵從甚麼處得來。喝一喝。
伽藍祠 入火不焚。憑誰之力。靈山授記。正在今日。
祖師堂 有法可傳。誑惑自己。無法可傳。誑惑於人。畢竟如何。青天無電影。火裏自生蓮。
覺皇寶殿陞梁上堂。拈香祝聖竟。乃云。白雲禪窟列祖宗風。斯道常存千古如昨。山僧今日向這裏重插一莖草。雖則虗空樓閣。却從實地興修。須知這一片實地。人人本具未嘗欠少。無量劫來常在其中經行坐臥。只是不曾踏著。既常在其中。為甚麼不曾踏著。不見道日用不知。若也知得。一任經天緯地旋乾轉坤。熱惱場中開闢清凉世界。紅塵堆裏建立水月道場。普與盡大地一切有性無性同明此事。同證此法。同度生死河。同達涅槃岸。圖報莫報之恩。仰助無為之化。只如今日直豎擎天玉柱。高陞承棟綵梁。實地上一句如何道。究竟不曾離脚下。須知步步自騰騰。復舉僧問開山約祖和尚。不坐偏空堂。不居無學位。此人合向什麼處安置。祖云青天無電影。師云。山僧則不然。今日有人問。不坐偏空堂。不居無學位。此人合向什麼處安置。但向他道。煩惱海中為雨露。無明山上作雲雷。且道與約祖是同是別。有人辨得出。許渠具眼。
覺皇寶殿告成上堂。師拈拄杖云。華嚴經中道。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寶光化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所以盡法界虗空界。無一剎一塵不有釋迦如來坐寶宮殿。為一切眾生轉大法輪。盡未來際無有間斷。山僧今日向一毛端上拈出一剎。與彼眾剎互相照耀。互相涉入。是我現前眾位宰官居士善男信女以及法門眷屬。各捨所有共相贊成。亦是我釋迦如來福慧莊嚴海中流出。究竟清淨無二無別。況如來功流萬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彌固。無一人不霑其法澤。無一物不被其慈光。見聞隨喜。同屇覺場。合掌低頭齊成佛道。只如今日一鋪功德圓滿告成。畢竟功歸何處。密密善根盤性地。滔滔福海涌靈源。卓拄杖下座。
師到如是菴請隱含禪師住持白雲上堂。蓮源暨公福地。雲山約祖道場。乃卓拄杖云。總在這裏建立。這裏是甚麼所在。敢道天下人摸索不著。唯有隱公禪師受業茲地。得法龍唐。本色住山。道久行于兩浙。實心為物。德已洽于八閩。可謂末劫津梁。狂瀾砥柱。故能向這裏赤身擔荷不借他力。只如今日親到山頭。主賓道合一句如何道。劈開華嶽連天秀。放出黃河到海清。復云。盤山陟嶺到如是。敦請隱公住白雲。且喜全身為擔荷。堦前花雨已繽紛。卓拄杖下座。
師到董巖傅公羨昆仲同母盧氏請上堂。盡大地是箇極樂世界。何處更著娑婆。盡大地是箇阿彌陀。何處更有眾生。既無眾生亦無諸佛。既無娑婆亦無淨土。露躶躶。赤灑灑。沒可把。忽有箇不慕諸聖不重己靈底漢子直下承當。向萬仞崖頭撒開兩手全身拋下。氣息不存然後甦醒起來。于無佛處作佛。無法處說法。無眾生處度生。仰報四恩。普資三有。始不愧為釋迦老子脚下兒孫。此山自雲陽和尚開山。壽昌。博山。真寂三位老人過化。至今龍象濟濟真風不墜。山僧今日到此吐露一上。已是向潔白地上撒却不淨了也。還有為山僧掃除者麼。喚來好與三十痛棒。
師到壽山封君李公白生居士請上堂。僧問。臨濟則不問。如何是曹洞宗。師曰殺人不見血。進云。世尊拈花。迦葉微笑。意旨如何。師曰大眾笑你。進云請師證明。師曰汝作麼生會。僧無語。師便打。乃云。三世諸佛只是悟的眾生。一切眾生只是迷的諸佛。迷則採空花于翳眼。悟則破夢境于多生。故眾生悟即是佛。佛迷即是眾生。忽有箇漢出來問。諸佛幾時迷。不免向他道。闍黎幾時悟。到這裏直饒道得箇轉身句子。迷悟兩忘生佛俱盡。鼓山門下正好買草鞋行脚。何也。為他方在途中未是到家消息。且如何是到家一句。乃卓拄杖云。遊遍恒沙國。從來不出門。復云。壽山潭上古禪林。仰荷檀那願力深。不負靈山親囑付。金湯大法度迷津。下座。
師到報親菴。王時御居士領眾設齋請上堂。父母非我親。誰是最親者。諸佛非我道。誰是最道者。昔日古老人在這裏開箇鋪席以供養爺娘香火作佛事。要使一切人知有真父母。如那吒太子析骨還父析肉還母。然後現本身為父母說法。始能報父母之恩。山僧今日到此。喜其叢林無恙。衣鉢有傳。敢借主人威光。特與大眾商略。只如析却骨肉還父母了。畢竟如何是諸人自己本身。良久云。莫對曾參問曾晳。從來孝子諱爹名。
董巖悟實上座等請示眾。師云。董巖自雲陽和尚開山以來。已百有餘載。壽昌老祖及博山。真寂諸大善知識皆開法于此。可謂天下希有法窟。僧眾住此者放下身心。動經三四十載。可謂天下希有僧眾。自檀越趙豫齋老居士至今愛公先生子孫護持凡四世。可謂天下希有檀越。山僧蒙召來山。終日吃齋吃茶。未敢輕易開口。今晚因悟實三位上座請為大眾開小。不免因風吹火。為大眾叨呾一上。三界六道中唯人身為難得。而遇佛法出家者尤難。苟不知出家為何事。終日忙忙。不解反本。豈不辜負平生。且道出家畢竟為甚麼事。豈不聞世尊云。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何以要識心耶。葢為眾生不識真心。認著妄想造業受報。沉淪生死無有出期。故首楞嚴經云。一切眾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所以沙門釋子貴要識得自己真心。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更有甚麼生死耶。何以要達本耶。世間萬法皆有根本。何獨人而無本乎。楞嚴經中有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即眾生認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即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若也辨得明白。自能返妄歸真。會物為己。始名沙門。何以要解無為法耶。葢為眾生貪著有為。殊不知有為之法因緣所生。似有非實。故金剛般若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其無為法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故解得無為法始名沙門。今日有人問山僧。如何是心。向他道山河大地。問如何是本。向他道未有山河大地時會取。問如何是無為法。向他道運水搬柴。若向這裏直下領荷得去。撩起便行。不歷化城直屇寶所。豈不快哉。如或不然。且放下身心。十二時中靜坐片時返觀始得。古德云。若不安禪靜慮。到這裏總須茫然。故須攝念坐禪。用心體究。以歲月磨之。無有不相應者。又六時課誦起於廬山東林遠法師。當時同社緇素一百一十人皆生淨土。董巖六時課誦。諸方所無。果能以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精懃禮念六時不缺。為淨土資糧。乃是我輩沙門釋子。把本修行。臨命終時。不被業緣牽去。墮落三惡道。往生淨土。花開見佛。識心達本。解無為法。決定無疑。又半月誦戒。三世諸佛儀式。發露懺悔改往修來全在此舉。不可忽略。如上所舉三件。大眾果不以人棄言。大家互相策勵。決志力行。自然叢林鼎盛。龍象傑出。轉化將來。報佛恩德。沙門之義庶幾無媿矣。良久云。夜深大眾久立。且止葛藤。
孝子楊鑣懺血盆齋請示眾。師云。凡有身者。莫不有親。凡有心者。莫不知報親。然而二親之恩如天之高明。如地之博厚。如日月之照臨。何以能報。若其臥冰而鯉躍。泣竹而笋生。是孝親之形者也。囓指而心痛。刻木而血流。是孝親之神者也。夫形神感格有如此者。然但可以致孝于現生之親。非大孝也。何者。一切眾生無始以來。于六道中舍身受身不啻其幾千萬億。經云。所積身骨如毗富羅山。所飲母乳如四大海水。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能孝養一切眾生。即是孝養多生父母。娑婆世界唯釋迦老子一人能修大孝。故稱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積因成正覺。是由修孝行。而致成佛。況人天福報耶。孝子楊鑣能體佛之心。修佛之行。特為亡考若嶼公妣張氏持齋三載。誦經滿藏。黃金殿上禮三世之慈尊。盂蘭盆中供十方之僧眾。仰酬罔極。用展孝思。馴至成佛。永不退轉。皆基此一念至孝之心。且道這一念畢竟從甚麼處起。乃卓拄杖云。靈根盤劫外。葉覆在今時。珍重。
佛事
純一謝居士新塑伽藍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