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2800000042

第42章

释道杰。姓杨。其先弘农。汉太尉震之后也。苗裔复居河东安邑之鸣条焉。天怀颖发廓然物表。年才小学便就外傅。教以书计典籍。粗知大略。然以宿植德本。情厌俗尘。父母留恋抑夺不许。开皇十一年。岁将冠肇。垂翼东飞。投闻喜横水窟。真莹法师。莹鉴其高拔即而剃落。寻与受具令学涅盘等经。性净修明闻持镜晓。后往岘头山诵法华经月便度深。自惟曰。经不云乎。宁愿少闻多解义味。欲得通要必俟博游。开皇十四年。往青州何记论师所。听采成实。才涉二年功高四载。记顾曰。吾子形貌傀伟请对有方。学浅而思远。吾论其兴矣。傥子存于始卒。吾当诲而不倦。无几而记迁化。遂尔周流齐土。时有奘寂安艺。并号哲人。从之受道多识前令。又往仓冀魏念二论师所。听毗昙论。又于清河道向汲郡洪该所。俱听成实。始末四载。倾穷五聚。乃上下搜求。以问法主。每令该公延颈长息。尝定该义曰。论云。惟一苦受而有三差。此文非谓以一行苦名为苦受而随情说三受。正以于一苦受而随情说三受。此是经部师计。而拔摩述以为宗。可不尔耶。该曰然。杰曰。若使果起酬因说苦受为乐受。亦可因成感果说恶业为善业。若言善业感乐果善业非恶业。亦可乐受酬善因乐受非苦受。若言乐受酬善因而体即苦受。亦可善业感乐果而体即恶业。若言惟是一苦受随情说妄乐。亦可惟是一恶业随情说妄善。此中多句。终是一妨。远取伏意。覆却例决。该于时茫然曰。此中须解听。后私室便曰。子有拔群之亮。难与言也。吾老矣。弘兴论道其在子乎。由是门人胥伏。开皇十九年。自卫适邺。听休法师摄论。又于洪律师所听四分。略知户牖。意在小论。将事东行。属随汉王召沧州志念河间法楞长弘并部。忽遇斯际即往从之。听仰迦延读婆沙论。首尾三载颇极穷通。曾难念论师曰。若触空非触入处者。亦应识空非识住处。若以识非分是识住处者。亦应触非分是触入处。于时念公但含笑直视竟不通之。其论道迅猛皆此类也。然以先功小学。意为弘显大乘。仁寿二年。又依楞法师听十地等论。尔时法门大敞。宗师云结。智景大论。十力摄乘。两达涅盘。舜龛律部一期总萃。并晋中兴。乃历游讲肆观略同异。凡经六载咸陈难击。故并州语曰。大头杰难人杀。然其例并虽少。而一征一责能令流汗。文帝崩晋阳逆节。便还故里讲阿毗昙心。又讲地持各五六遍。自惟曰。徒事言说心路苍范。至于起慧非定不发。遂停讲往麻谷。依真慧禅师学坐。思择念慧深入缘起。慧叹曰。常为法师等一从名教难偃乱流。如何始习便能住想。岂非宿习所致耶。后依成实安般念处。两夕专想观解大明。便谓神素法师曰。昨试依论文安般念观。境界极明而气逼上心。坐不安席。欲除此患终须教遣。请撰诸经安般同异。编为次第。将依遣滞。素乃取婆沙成实龙树兰若诸部。明十六特胜六种安般之相。以示之。即依修习。更逾明净。又往麻谷以呈所证。慧曰。善哉大利根者。淋落泉中诸学坐者未至此处。武德元年请弘十地。杰笑曰。息驾修禅。但名自利凡法。讲扬法化诚为利他。至于俱利事须商度。今当昼语夜默。庶得小大通洽。不亦可乎。遂即长弘三十余遍。常随门学百有余人。堪外化者数盈二十。斯人也刚决中恕少欲希言。择交选士。疏财薄食。苦乐不言喜愠无挠。栖岩一众举为僧主。辞不获免。若浮云焉。以贞观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因疾卒山。春秋五十五。三十六夏。初有桑泉樊绰者。前周废教僧也。虽为白衣常参法宇。杰以国士遇之。绰已前亡。二女同梦。其父乘虚而至。曰吾生西方极乐土矣。知杰师将逝故来迎接。因往栖岩。其日杰患停讲。乃至寿终。常见樊绰在傍。合众又闻空中伎乐异香。故其去处虽远。不负弘导之功焉。门人依西域阇维起塔供养

释神素。姓王。字绍则。其先太原。远祖勇从宦虞州遂徙居安邑鸣条之野焉。氏族英望无烦述作。少与道杰结张范之好。相携问道。儒学之富礼易是长。至于篇什继美英采。故其游学讲肆周流国境。必与相随。若比人矣。所习词义博览俊悟。则难兄难弟也。至于诵经学定当席索隐。则后于杰。文理会通。素则先之。为杰出安般念观。令其徙滞如彼传述。大业四年杰公停讲。学门清素接轸相寻。遂从命专讲毗昙四十余遍。续讲成实将二十遍。自余小部不足述之。其为讲也片言契理少语释多。学者玄悟听览不倦。则杰高于素。若多陈同异广定是非。郑重校角开生觉意。则素贤于杰。所匠成者。则盖裕隆深英泰之徒是也。故晋川称谓素杰二公秋菊春兰各擅其美。然素温恭退让慈爱矜恕。侍士慕贤不伐诸己。贞观二年。栖岩大众请知寺任。辞以法事相继有阻僧网。众又固请。依杰师故事乃许之。性宽厚善物性。故得上下和睦。风尘攸静。以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卒于栖岩。春秋七十二。自一生行业属想西方。于临终日普召门人大众爰逮家臣。与之别已。自加结坐正威容已令读观经两遍。一心静听。自称南无阿弥陀佛。如是五六。又令一人唱余人和。迄于中夜端坐俨然不觉久逝。依即坐殡。肌肉虽尽骨坐如初。又感祥瑞。略故不述。初终之夕。仁寿寺志宽法师夜坐如闷。梦素来过同床止息勤勤告别曰。如来大悲为诸众生。旷劫苦行勤求大法。流布人天欲使不绝。我等虽居下流。然佛遗寄末能发辉。道业遂有季位在前。素虽不肖深怀辜负。每欲推命竭愚上于天听。今大运忽临长思永别。好住努力。宽送目极忽然而觉。及明莫知凶问。须臾信至方知昨逝。宽致书述怀。与诸门人如彼

释法护。姓赵。本赵郡人。祖康为济阴大守。子孙遂家焉。隋初有赵恒者。与清河崔汪以秀才擢第。时号四聪。即其父也。家门清俭礼素自居。护时冲幼。戏则围坐登讲。采花列供。其父知为法器。十二遭父忧。未几又丁母艰。哀恸气绝者数四。服阕造河北卫部欲学儒术。忽逢胜缘提诱。诲以三界牢狱。不以四大毒蛇。如不早悟轮回未已。便依而落发。时年十五也。留诵净名七日便度。自是广讯经诰访无远近。遂往志念所听毗昙。法彦所听成实。纵横累稔参预前踪。又听律部薄闲持犯。又往彭城嵩论师所。以是摄论命家海内标仰。伏膺请益无所辞焉。指授幽明曲尽玄致。大业三年。度僧化远。护应此诏。名沾安陆。俄而有敕远召艺能。住内道场。时年三十有二。既居慧日。高彦成群。常讲中观涅盘摄论。伪郑既降太宗初入。别请名德五人。护居其列。自此校角摄论。去取两端。或者多以新本确削未足依任。而护独得于心。及唐论新出。奄然符会。以为默识之有人焉。贞观十二年。敕召入龙潜宅天宫寺。仍知寺任。勉人以得众穆如也。十七年七月二十一日。曛时不预。因卒于房。春秋六十有八。护善外书好道术。约己薄食解衣赡寒。结带终岁不饰容貌。而贵胜所重通才咸萃。先服石散大发数日闷乱。门人之见欺当自责取。然陷师于非道是何理耶。遂不与言。其礭固例如此也。然好施忘倦。房无圭勺之储。但一床一蹬而已。撰摄论指归等二十余篇。初亡嵩山沙门智大者。年九十余。傲然恬素。不出三十余年。闻哀杖策而至尽哀曰。经论之士精苦之伦。代有人矣。至于纯直自然识量通雅者。斯人殁后因绝踪矣。中书杜正伦来吊而铭。略之曰。伊昔承恩诲深提耳。及兹展觐恸兴床几。颓泣可援沈差靡已。庶在遐龄永陪高轨

释玄续。姓桑。蜀郡成都人。出家既久。经纶道业。涅盘成实所学之宗。常讲法华导引蒙晓。然风彩高峻容止方复。言谈之际机俊变通。达外书工草隶。时吐篇什继美前修。又能折节下人。僮少道俗有才调者。命来与语爱而狎之。至于侯王雄伯名儒大德。便傲然特立。不以介意。而神爽更高辩给电疾。有梓州东曹掾萧平仲者。梁高之孙也。博学机关当时绝偶。往参谈叙文集相示。平仲尚之从容曰。仰承高怀蔑略诸贵等。今蒙礼顾深愧非人。续曰。诸贵骄蹇须以骄蹇对之。明公泛爱。故以泛爱相答。仲曰。法师从来不尔。今日忽然。疑是虚谈恐非实录。答曰。贫道待公之虚实。亦如公遇续之实虚耳。相与欢笑。尝为宝园寺制碑铭。中有弹老庄曰。老称圣者庄号哲人。持萤比日用岳方尘。属有祭江道士凭善英。过寺礼拜见而恶之谓续曰。文章各谈其美。苦相诽毁未识所怀。若不除改。我是敕使当即奏闻。续曰。文之体势非尔所知。若称敕使欲相威胁者。我寺内年别差人当庄。此是敕许。亦是敕使。卿欲奏我。我当庄人亦能奏卿。英虽大恨无如之何。寺僧五十。虽并迟暮。皆顺伏之。尝见人述庄子鹏鷃之喻。便叹曰。庄蒙以小大极于此矣。岂知须弥不容金翅。世界入于邻虚。井蛙之智秽人耳目。后疾甚召僧。集已罄舍都尽曰。生死常耳。愿各早为津济。其夜命终。贞观中矣

释慧壁。姓弘苏州嘉兴人。爰初胎孕。母绝辛腥。及诞育后生嫌臭味。故始自孩婴至于七岁。菜蔬饱腹诸绝希求。出家依法流水寺岩师明教。随顺修奉。冠肇已后。周游访道无择夷险。四论三经咨询赏要。学既明达还延旧居。四远承风咸来请谒。门人来去常数百人。晓夕诲诱乐说无倦。背不着席四十余年。老无久力时抚弯几。贞观之末年。七十余。伊人不远词状罕传。四远称扬但云不可思议大德也。至于登机对晤述作宪章。高轨莫闻。恐埋诸古。惜哉

同类推荐
  • 舌鉴辨正

    舌鉴辨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Path of the King

    The Path of the K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n the Track

    On the Trac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广五蕴论

    大乘广五蕴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不越

    不越

    再过十年,只要十年。我希望,在最初的那个地方,还有最初的我与你。
  • 重生之弃女傲世

    重生之弃女傲世

    她是异界天才炼药师,炼丹、摆阵、治病无所不能。却因一颗灵草而殒命。再次醒来,她成为了她...一个被家族所弃,父母双亡的弱智少女。“洛傻子快把脸伸过来给我打两巴掌,别磨蹭!”“两巴掌就够吗?”洛凝嘴角噙着一抹笑意,声音平静而冷漠。电光石火之间,只听到“啪啪啪!”的脆响接连响起。看着吓傻的众人,她勾唇冷笑,“我不再是曾经的软柿子,若敢再欺,后果自负!”“大胆洛凝!这是你对伯父的说话态度吗?”洛凝嘴角微弯,眼中带着一抹嘲讽,“洛家主!难道你忘了,我早已和洛家没有了任何关系!”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洛凝做人的一贯准则。即便是重生,命运的节奏依然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校草为她痴迷,冷峻总裁为才展颜,黑道枭雄为她痴心...然她的心中只有她的道,修真之道,逆天之道。谁要挡她的道,那就该有被灭的觉悟!且看弃女如何逆袭,一步步踏上强者巅峰之路...
  • 纯洁的苏的在深圳

    纯洁的苏的在深圳

    纯洁的苏的放弃高考,去深圳投奔姐姐苏约,所见所历却是性,毒品,代孕,人奶交易,令她无法一一应对,就连可以作为朋友的小保安,最终也弃她而去。在特区的特殊环境里,苏的觉得,要守住一点点的纯洁,是多么的不容易!深圳,令无数少男少女向往!特区,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 故乡的回忆

    故乡的回忆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忆江南》中有这样的句子:“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说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但我最忆的是童年时那贫瘠而略带苦涩却很温馨的故乡。那时,我的故乡是一个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村后是连绵起伏的大山,村前的荒滩里有一块块农田,二十多户人家很不规整地分布在簸箕形的山湾里。向阳的山坡下排列着六七户人家,可能那是最早来这里拓荒的先驱,选择了穷山村里最好的居住位置,因而成了村上最早的“坐地户”,人们称他们是“阳坡人”;后来者住在山湾阴坡的山脚下,因人们把山脚俗称为“山嘴嘴”,所以称他们是“嘴嘴上”。
  • 生灵大进化

    生灵大进化

    战于苍穹,在洪荒中生死一战,人、鬼、魔、异兽、灵族、幽族多个种族血战,血流干了,还有那不灭的信仰,冲破星宇,斗破星空。纤国,漠国,影国,冰国,明海国,不过沧海一粟,冰山一角,大千世界,从来都是异常的精彩,战于星空,生灵进化永不停止。灵尊境只是开始,圣灵之境,亦不是终点!生灵进化一途,看遍星海传说,只为成就不灭信仰。
  •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你的心田,一篇美文也可以让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 狩临

    狩临

    苍茫云海,日薄星稀。龙蛇并起,凡有生灭。大国将倾,有搅乱世界之贼;有纵横天下之将;有奸险诡诈之士;紫微星现。狩猎诸道,君临天下。
  • 古代数学与算学

    古代数学与算学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数学持续繁荣时期最为长久,它是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公元前后至14世纪,中国古典数学先后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即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并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数学与算学》生动的介绍了古代数学发展、古代算术名家、古代算书、古代记数制度和计算工具等内容。
  • 潘宫的预言4:逃离亡魂岛

    潘宫的预言4:逃离亡魂岛

    斗鱼和小伙伴们来到了古老的象牙冢附近,铺天盖地的森白骸骨令人触目惊心。为了追踪灵戒下落,冒险小分队依然踏进了“从来没有人活着离开”的死亡之岛。无法想象的事件接踵而至:河里暗藏的食人鳄,标有警示的恐怖石碑,以及树洞下神秘的巨型天坑……通往流光公爵城的道路危机重重。失去理智的土著人逼着小伙伴走上天坑索道,真正的地狱大门被徐徐开启……是什么指引着他们迈入死亡之途?亡魂岛上又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秘密?接二连三的事件不断挑战着伙伴们的承受极限,是前进还是放弃?面对种种考验,小分队们只有一个选择,拿出勇气,走下去!
  • 若非相见

    若非相见

    他的眼睛能看见所有人的磁场,于是再复杂的人心他也能揣测明白。可这世上偏偏只有一个她,那样简单的人,却让他看不见,猜不透更放不下。为了爱情,胆小的女孩也变得勇敢,可因为爱情再自信的人也有了怯懦的理由。于是差一点错过。还好只是差一点。既然我遇见了这世上最特别的你,那我就再不可能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