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別教三。初標。
次明別教者。
【註】四教義一(三)云。別者。不共之名也。若名不共。但異藏通。未異圓教。故但名別。
【記】此釋立別名之所以也。言別者。乃不共之名。今以別得名。而不以不共為名者。別則前後各異。是故前異藏通。後異於圓。教中行相。無不隔異。故以別為名也。
二釋三。初略辨名義二。初正釋。
此教明界外獨菩薩法。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別前二教。別後圓教。故名別也。
【註】此教明因緣假名。無量四聖諦理。的化菩薩。不涉二乘。別義略明有八。謂教理智斷等也。教。則獨被菩薩。理。則隔歷三諦。智。則三智次第。斷。則三惑前後。行。則五行差別。位。則位不相收。因。則一因逈出。果。則一果不融(釋籤一十五云。在因說理。不在二邊。故云逈出。復說果理。諸位差別。故云不融)。
【記】此明教中。行相逈異不同。故得別名。良有由也。所言八義者。如四教義云。一教別。佛說恒沙法。獨為菩薩。不通二乘。二理別。藏識有恒沙俗諦之理。三智別。道種智也。四斷別。塵沙無知。界外見思斷也。五行別。歷塵沙劫。行諸波羅密。自行化他。六位別。三十心伏無明。是賢位。十地發真斷無明。是聖位也。七因別。無礙金剛之因也。八果別。解脫。涅槃。四德。異二乘也。是知文與此異。義則同也。小註引釋籤以明因果別義。言一因逈出者。對他顯異。不同通教三乘通修。今一道出離。逈超二乘。亦離二邊以顯中故也。言一果不融者。謂四德三身。各不融會。不能一德一切德。一身一切身故。或問。既云別義有八。今但名別教者何也。答。若不知別教。何以得知別理。乃至別果。以是而知。但名別教也。
【註】獨被菩薩。故別前。隔歷次第故別後。
【記】此明前後隔異故以得別之名也。獨菩薩法者。不同前之三教。三乘鼎立。故云別前。隔歷次第者。不同後之圓教。圓融無礙。故云別後也。
二引證。
涅槃云。四諦因緣有無量相。非聲聞緣覺所知。
【註】涅槃云等。乃聖行品明四種四諦中無量四諦。即別教義。謂苦集滅道各有因緣。皆有無量相。是菩薩法。豈二乘所知。乃以涅槃對鹿苑說。故云非聲聞等也。此證別前藏通。
【記】此明涅槃證成別前義。而疏中辨云。夫無量者。非超然出四諦外種別不同。故涅槃疏云。經謂分別校計。有無量種。若委論者。應從地獄。乃至於佛。凡聖五陰。種別不同。於一一陰。復更分別無量界入。豈聲聞緣覺所知。是無量苦諦。從獄至佛。行業不同。一一行業。分別校計。亦有無量種。非聲聞緣覺所知。是無量集諦。從獄至佛。應以何身。應說何法。令其修學。一一身法。分別校計。有無量法門。以為眷屬。亦非聲聞緣覺所知。是無量道諦。從獄至佛。因緣不同。一一解脫。復有無量解脫。分別校計。有無量種。非聲聞緣覺所知。是無量滅諦。如此四境。既異有作無生。亦非二乘中智所及也。乃以涅槃對鹿苑說者。斷經意也。謂以涅槃經中之無量四聖行。以對鹿苑之生滅四諦而說。故云獨菩薩法。非聲聞緣覺之所知也。
二正列位行二。初略示。
諸大乘經。廣明菩薩歷劫修行。行位次第。互不相攝。此並別教之相也。
【註】諸大乘經等者。釋籤四(十二)指華嚴方等般若行法。即是其相。然方等中多以別行。斥於小行。般若中多以別法。展轉融通。華嚴正當歷別之行(文)。
【記】此總明諸部歷別行相。皆別教所收也。初三句。總列諸部行相。次二行別明行相大意。言方等別行者。別行雖多。而不外乎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二語。言之盡矣。斥於小行者。如淨名。舍利弗去華。迦葉自鄙等。般若以別融通者。大品以共不共般若。令空生身子轉教菩薩。會一切法皆摩訶衍是也。華嚴正當歷別之行者。如經十地品。廣列行布法門。法界品。明善財於一善知識所。各聞一法為行。或如幻三昧。或投巖赴火。算砂相黶發菩提心等。種種諸行。皆言佛法如海。我唯知此一種法門。餘非所知。乃知一百一十善知識。一一法門。悉皆如是。
【註】如別行玄下(四)別行記下(六)既時長行遠。次第隔歷。此證別後圓教。
【記】此引別行玄記證成別後之義。即觀音玄云。別教雖明中道。為鈍根人方便說中。次第顯理。廣明歷劫修行。故大品云。有菩薩從初發心修行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次第修習恒沙法門。助顯中道。前却四住。次破塵沙。後破無明。十信通伏諸惑。而正伏四住。十住通伏諸惑。而正斷四住。成一切智。十行出假斷無知。成道種智。兼伏界外塵沙。十向斷界外塵沙。成道種智。正修中道。伏無明。十地斷無明。見佛性。成一切種智。譬如燒金。塵垢先去。然後鎔金。次第斷結。亦復如是。此菩薩發心秉法慈悲修行。自斷無明。成就真應。大誓慈悲。熏於法界。眾生機感。即拔苦與樂。此是從空出假。觀道種智。別教義也。記云。教詮中道。故異前二。顯理次第。故異後圓。故名為別。不共般若。不共二乘。故別前教。圓非不共。故未別後。不名不共。意在於茲。又明行相次第中云。雖說眾生見聞覺知體是佛性。而全起作三種之惑。故須用此覺知之性。觀空破有。觀假破空。待二均平。方照本性中道之覺。故名方便次第顯理。既有如此迂迴。故須經歷塵劫。從初標志。次第修學。恒沙觀智。破恒沙惑。顯如來藏恒沙性德。故緣無量四諦發心。又明伏斷相中。先法云。十信緣中。通伏三惑。心正著有。要先觀空。伏斷四住。方袪滯有。復偏著空。故觀六界藥病。成就體析八門道種。又觀四聖惑智因。緣無量作八門道種。二觀既成。故照中道。此時三觀。只在一心。別向圓修。斯之謂歟。次喻云。圓譬冶鐵作器。別喻鍊金作器。冶謂鎔鑄。淳樸頓融。任運麤垢先落。別觀次第顯中。有意先觀二諦。故使二惑先除。菩薩期真。應先利物。初雖次第修。後能圓應也。問。別向圓修。何但結為出假之智。答。從勝受名故。約教道故。如輔行云。一教始終。雖具三諦。若入證道。不復名別。是故別教但在於假也。末一句。是結證。
二詳列二。初總依諸經列位二。初正列。
華嚴明十住。十行。十回向。為賢。十地。為聖。妙覺。為佛。纓絡明五十二位。金光明但出十地佛果。勝天王明十地。涅槃明五行。
【註】此出諸大乘經行位次第之義。華嚴前無十信。後無等覺。於十住品前。明十梵行。自古講者。指為十信。
【記】此列諸經行位次第。皆別教所攝也。註中先揀華嚴本部。自無前後因位。古德敷演。皆以十梵行之淨業。即十信人所熏修也。如華嚴疏云。十信自不成位。謂是方便。可以攝在住中。等覺。因位之極。通稱為頂。故無等覺之名。今疏不論十信成位不成位。皆以三品別答信問。謂十信有解行德三。以菩薩問明品。明信之解。梵行品。明信之行。賢首品。明信之德用。今指十梵行者。蓋淨行品。乃隨事造修。悲智兼導。至此純熟。了心自性。悲智無二。正顯自他梵行至淨。為入住之因。是十信位之所修行。以是而知。十梵行者。即可以指於十信之位也。
【補】十梵者。謂身。身業。口。口業。意。意業。及佛法僧戒。解見輔行。茲不繁載。
【註】四念處三(初)於十住中。多明圓義。於登地中。多明別義。(文)故華嚴位。義通圓別。今且示別。故云住行向為賢。十地妙覺為聖。
【記】此明經義。以示今文判賢聖意。義通圓別者。釋籤云。始從住前。至登住來。全是圓義。從二住至七住。文相次第又似別義。於七住中。又辨一多相即自在。第七重會普光明殿。說十地勝進行。有十一品。第七品不思議法。明果德十普賢行等。此皆屬圓。餘皆屬別也。然華嚴圓融行布。無盡重重。固是多說於圓。今且示別以分賢聖者。以住行向三十心義明伏惑。是故為賢。十地方明斷惑。是故為聖。以是約位。別之所攝也。
【註】本業瓔珞。亦明六輪。如法數對。
【記】輔行云。依瓔珞經。明位有六。展轉從淺至深。故名為輪。又一一位皆破結惑。故約輪義以明摧碾。言六輪相對者。謂住行向地等妙。如次對於鐵。銅。銀。金。琉璃。摩尼。水約輪。
【補】今明因位。退妙覺加十信。以為六輪。以妙覺位中無惑可破。不成輪義也。
【註】金光明指真諦所譯者。
【記】金光明共五譯。而有六本。今所指者。乃西天竺真諦法師於梁朝之所翻也。言六本者。五譯之外有隋朝大興善寺寶貴法師。閱諸譯各有繁簡。由是太繁者刪之。不足者補之。合成一部八卷二十四品。共成六本也。然真諦三藏所譯。金光明帝王經。名最委悉。故大師用之以定華梵。今在藏者。僅存三譯。并真諦所譯者。沒之久矣。無由再考者矣。
【註】勝天王。即般若也。
【記】勝天王是般若八部中之一。於中但明十地佛地。而不辨三十心及等覺也。
【註】五行者。聖梵天病嬰兒也。
【記】涅槃明聖行有三。謂戒定慧。戒者。菩薩欲拔苦集。而起大悲。興兩誓願。欲與道滅。而起大慈。興兩誓願。發誓願已。次則修行。棄家捨欲。白四羯磨。持性重戒。息世譏嫌。等無差別。回向具足無上戒等。是名戒聖行。定者。一世間禪。二出世禪。三上上禪。如前四卷初明。慧者。四種四諦慧。謂生滅。無生。無量。無作。等也。是名慧聖行。梵行。梵者。淨也。即是無緣慈悲喜捨。菩薩以大涅槃心。修於梵行。得無畏地。具二十五王三昧。無方大用。具一切功德莊嚴。故名梵行也。天行。謂第一義天天然之理。此語道前。由理成行。名梵。此語道中。由行顯理。此語道後。今約由理成行。故言天行也。菩薩雖入初地二地。不應住。以有所得。謂有理可顯。有惑可斷。故修上地智慧。十重發真修慧。即智慧莊嚴。上求佛道。故有聖行天行。下化眾生。故有梵行病行嬰兒行也。嬰兒行者。若福慧轉增。實相彌顯。雖不作意利益眾生。任運能有冥顯二益。天行力。有冥益。梵行力。有顯益。眾生雖有小善之機。無菩薩開發。不得生長慈善根力。和光利行。能令眾生得見菩薩同其始學。漸修五戒十善人天果報。楊葉之行。乃至示同別教。歷別次第。相似中道之行。皆是慈心之力。俯同羣小。提引成就。從慈悲心。與樂拔苦。起嬰兒行也。五病行者。此從無緣大悲而起。若始生小善。必有病行。今示同生善邊。名嬰兒行。示同煩惱邊。名為病行。以眾生有病。則有大悲熏心。是故我病。或游戲地獄。或作畜生形。化身作餓鬼等。悉是同十惡五逆之病。乃至示同別教寂場初斷塵沙無明之病。是故菩薩悉同彼病。徧於法界。利益眾生也。然則涅槃明五行十功德。約義配位。似開三十心。十地。佛地。而文不出。故儀文中。但指五行也。
【補】若以五行配位。如四教義云。初戒聖行。定聖行。生滅四諦慧聖行。即十信位。無生四真諦聖行。即十住位。無量四聖諦。即十行位。明修一實諦。無作四聖諦。即十向位。若發真見一實諦。證無作四聖諦。即聖行滿。住無畏地。得二十五王三昧。破二十五有。名歡喜地。五行具足。次後而說十功德者。恐表住大涅槃十地之功德也。過此明住大涅槃。即妙覺地也。
【註】又仁王般若。明五十一位但無等覺。
【記】此儀註但引佛經明別教菩薩位行。又有地論。攝大乘論。地持論。十住婆沙論。智論。並釋菩薩地位。如四教義內明。
【補】五十一位者。仁王偈云。五忍功德妙法門。十四正士能諦了。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源。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是則十地為十。三賢住行向開為三十。并佛兼於十信。則成五十一位。然天台疏中又開出等覺。以釋偈中四字。謂十地為十。住行向及等覺為四。成十四大士。此中無等覺者。據經定位。經云。復次寂滅忍。佛與菩薩同用此忍。入金剛三昧。下忍中行。名為菩薩。上忍中行。名薩婆若。是不立等覺明矣。故疏中問。諸經有等覺。何故此中不立。答。若依餘經。合有三品。下品十地。中品等覺。上品妙覺。今般若附通。故但論法雲即及佛。而不開等覺也。然大師所開。據寂滅忍分三品耳。故知大師釋義。自在難思也。
二辨意。
如是諸經增減不同者。界外菩薩。隨機利益。豈是定說。
【註】然上諸經。隨機明位。雖增減不同。莫非次第故屬別也。
【記】此等經論。明菩薩位。名數多少不同。斷伏高下亦異。對諸法門明位。不無殊別。所以然者。蓋此既明界內界外生法二身菩薩行位。皆如來方便用四悉檀隨機利物。豈得定說。若不廣尋經論。則便不知同異。偏取定執。空增諍論。即同無目人。而諍上天之日也。故今先列諸經明別位次者宜矣。
二別依瓔珞列位二。初判科二。初準經明。
然位次周足。莫過瓔珞經。故今依彼略明菩薩歷位斷證之相。
【註】瓔珞凡聖位足。故今依彼以明別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