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此言所以得地之功能也。初儀文一句。標徵。註文。是引文發明。言地有二義。一能生。二能持。瓔珞經云。地名為持。能持百萬阿僧祇功德故。亦名為生。能生一切因果故。論云。生成佛智住持故也。
一歡喜。(從此用中道觀。破一分無明。顯一分三德。乃至等覺。俱名聖種性)此是見道位。又無功用位。百界作佛。八相成道。利益眾生。行五百由旬。初入實報無障礙土。初入實所。
【補】大經云。菩薩聖行滿足。即住無所畏地。即是初地菩薩。離五怖畏。謂無死畏。無不活畏。無惡道畏。無惡名畏。無大眾威德畏。若言不畏貪欲恚癡。此內無三毒。外無八風。則無惡名畏。若言不畏地獄等。即無惡道畏。若言不畏沙門。婆羅門。即無大眾畏。見中道無二死。即無死畏也。法身常命已顯。即無不活畏。得入此地。具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顯二十五有之我性。我性即實性。實性即佛性。佛性既顯。有感即應。故能百界現生。利益眾生也。又此地具足四德。破二十五有煩惱。名淨。破二十五有業。名我。不受二十五有報。名樂。無二十五有生死。名常。即佛性顯也。
【註】捨凡入聖。四魔不動。到有無邊。平等雙照。名歡喜地。
【記】謂此菩薩。既離凡入聖。能轉魔界成佛界。四魔莫能動也。有邊萬法齊彰。無邊。一塵不立。照有不乖無。照無不乖有。有無二邊。平等雙照。居然中道第一義天。是則前未到而今到。甯不歡喜乎。
【補】四魔不動者。分破無明。不為煩惱所動。分證法身。不為陰魔所動。分得常住。不為死魔所動。百界作佛。不為天魔所動。
【註】從此用中道觀者。四教義四(七)云。從此見佛性。發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證無作四諦。一實平等。法界圓融(文)。
【記】止觀云。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此謂無作四諦。一實圓融也。
【註】破一分無明。顯一分三德者。無明。乃是障中道之別惑。無明分破。中道分顯。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淨。故稱德。應知初地所破無明。細分三品。中上雖破。猶在迴向後心。至三品盡。方入初地。
【記】無明翳乎法性。是障中別惑也。三德。如金光明玄義云。法名可軌。諸佛軌之成佛。經云。諸佛所師法也。身者聚也。一法一切法。無有缺減。故名身。經云。我身是一切眾生真善知識是也。般若覺了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覺了三諦之法也。於諸法無染無住名解脫。此三皆言德者。皆有常樂我淨四德也。謂法身無二死為常。不受二邊為樂。具八自在為我。身口意三清淨為淨。般若任運具四德。如智冥真如境。故大品云。色淨故般若淨。例此即得色常色樂色我。諸義皆成。當知般若具四德明矣。解脫四德者。諸惡永盡。即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皆已盡也。眾善溥會。即常樂我淨也。大經云。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即法身。當知解脫同如來常樂我淨也。應知下。明初地正破下一品。
【註】俱名聖種性者。據同證論。準經。必須開等覺性。
【記】言同證者。即無作四諦圓融中道之理。是十一地同所證也。所準之經。即是纓珞。如經云。從初地至等覺。俱名聖種性。
【註】見道位者。四教義四(七)云。從初地至佛地。皆斷無明。但以約位分為三道。初地名見諦道。二地至六地。名修道。從七地已去。名無學道。(文)初地斷無明別見。發真中道。故云見道。大經云。自此已前。皆名邪見人也。故知兩教三乘。別教地前。未見中道。未斷別見。皆名邪見人也。此約證道同圓。初地即同初住故也。
【記】初地名見道者。謂發真中道。見佛性理。斷無明見惑。顯真應二身。入佛智地是也。從二地至六地名修道者。斷別惑三界愛。智論。迦葉聞甄迦琴聲。不能自安。云三界五欲。我已斷竟。此是菩薩淨妙功德所生五欲。故於是事不能安忍。例色愛無色愛。亦復如是。維摩訶須菩提云。同於煩惱。不別菩提。入於八難。不得無難。意在於此。故從二地至六地。通名修道。斷此別惑也。今以義推。二離垢地。即侵斷別教欲愛。名斯陀含向。三明地。即別教斯陀含果。四炎地。別教阿那含向。五難勝地。別教阿那含果。斷別惑欲愛盡也。六現前地。別教阿羅漢向。斷別色無色愛也。七遠行地。別教阿羅漢果。斷別無色愛盡。從此名無學道也。大經下。證初地可名正見人也。
【註】又無功用者。既至初地。不加功力。任運流入薩婆若海百界作佛者。四教義四(八)云。初發真中道。見佛性理。斷無明見惑。顯真應二身。緣感即應百佛世界。現十法界身。入三世佛智地。能自利利他。真實大慶。故名歡喜地也。(文)輔行七下(二十四)引瓔珞云。初地百界。二地千界。乃至萬億等界。現身亦爾。(文)行五百由旬者。約生死處。加實報土。約煩惱。加無明。約觀智。加中觀。實報無障礙土者。觀經疏六云。行真實法。感得勝報。色心不相妨。故言無障礙(文)。
【記】妙宗鈔云行真實法等者。圓教從初。別教十向。能於諸法。稱實觀中也。中理今開。即感妙報。色心不二。毛剎相容。純是法身菩薩所居。實報無障礙土也。妙玄云。分別言之。此實報土。在方便土外。若即事而真。此亦不遠。如云觀見娑婆。瑠璃為地。坦然平正。諸樓臺觀。眾寶所成。純是菩薩咸處其中。即實報土是也。
【補】色心不相妨者。色周徧。心亦周徧。此色即真常之色。故不相妨。如云因滅是色。獲得常色等。此乃勝妙五陰。法法圓融故也。妙玄云。華嚴明阿僧祇香華雲。不可思議充塞法界者。此是菩薩勝妙果報所感五塵。呼此為欲界思惑。菩薩出入無量百千三昧禪定心塵之法。呼此為色無色思惑。籤云。此中為消界外同體見思。故須界外更立三界。不然。於二乘所斷何別。既分內外見思名同。故須立思分三界。從五塵為名。故例如欲界。從定地為名。故例色無色界。故知違理由見。感報由思。四念處云。登地斷別見。二地至七地斷別思。此亦偏斷之義耳。(云云)至八地已上。猶是無色界不可思議六塵。以地持解等覺無垢地。始得離見清淨禪。當知離欲界色無色惑。俱至等覺乃盡方是圓義。故大經云。十地為無我輪惑所轉。無我。只是見惑。若見惑不斷。不應至無垢地。若見至無垢地者。乃圓義耳。故義推偏斷是別義也。所言偏斷者。為對圓伏而說也。
【註】寶所者。喻分證寂光也。
【記】寶所喻寂光者。以常寂光淨土。乃功德叢林。真如庫藏。世出世寶。無不具足。假喻發明。猶若寶山。今言喻分證者。以儀文云。初入寶所。既云初入。是故喻之分以證寂也。
二離垢地。
【註】以正無相。入眾生界。同於虗空。名離垢地。
【記】若除諸相而言無相。是邪無相。即於無相。無相乃正。以正無相。入眾生界。終日度生。不見有生可度。生界同處無法當情。名離垢也。
【補】不為空有二邊之垢所染故。
三發光地。
【註】光慧信忍。習佛之道。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記】仁王五忍。疏以三賢為伏忍。初地至三地。對無漏信忍下中上。今上品信位。中道無漏之慧轉著。名光。以習久淨明。淨極光通。名發光地也。
四燄慧地。
【註】順無生忍。觀一切法。明燄慧地。
【記】四五六地。對柔順忍。以順無生。故名曰順。蓋約教道。七地方對無生忍。故仁王云。爾燄聖覺達地菩薩。修行順法忍。逆五見流。集無量功德。住須陀洹。疏以四地對下品順忍。故今註云。順無生忍。觀一切法。麤得下品忍。觀慧發燄。比前極其明盛。名燄慧地也。
五難勝地。
【註】順忍修道。三界無明莫不皆空。名難勝地。
【記】仁王經云。勝進達菩薩。於順道忍。以四無畏。觀那由他諦。內道論。外道論。藥方工術。故曰我是一切智人。滅三界疑等煩惱故。集無量功德故。即斯陀含。疏以五地對中品忍。故曰順無生忍修道。三界無明皆空。下地所不及。名難勝地也。
【補】三界。乃界外之三界以塵沙是方便土之無明。無明是實報分證寂光之無明。今至五地。順無生忍而修佛道。方便塵沙已盡。即實報分證寂光無明亦分盡。故曰皆空。
六現前地。
【註】上順諸法。觀於三世寂滅無二。名現前地。
【記】仁王云。常觀真實。住順忍中。作中道觀。盡三界集因集果。一切煩惱盡故。乃至證阿那含。疏以六地對上品忍。故云上順諸法。即順諸法上品無生忍。故觀過現未起滅無二。當下寂滅。寂滅境相常時現前。曰現前地也。
七遠行地。
【註】觀諸煩惱。不有不無。常向上地。念念寂滅。名遠行地。
【記】仁王云。玄達菩薩。十阿僧祇劫。修無生法樂忍。滅三界集因集果。住後身中。無量功德皆成就。無生智。盡智。五分法身。皆滿足故。即阿羅漢梵天位。疏以七地對下品無生忍。故曰觀諸煩惱。不有不無。即是以中道觀觀之。為不有不無第一義諦也。由居下品無生忍。所以常向上地。由觀法無生故。所以念念寂滅。是則從功用邊造至上地。名遠行地也。
八不動地。
【註】以無生觀。捨於三界。名不動地。
【記】仁王疏八地對中品無生忍。故曰以無生觀。捨於三界。當知三界乃有為動作之地。既入無為寂滅。不為動之所動。名不動也。
九善慧地。
【註】入於上觀。光光佛化。無生忍道。名善慧地。
【記】仁王疏九地對上品無生忍。故曰入於上觀。光光佛化。無生忍道。當知此道具足辨才。現身如雲。說法如雨。名善慧地也。
【補】菩薩一一世界。學佛化度。無明將盡。智慧轉增。故名曰光。光光者念念也。佛者。覺也。覺無生之理也。即以此道覺悟眾生。故名佛化等。能以此利他。此慧之善者。
十法雲地。
【註】入中道觀。受佛職位。既同真如。亦等法界。法雲普覆。名法雲地。
【記】仁王疏以此得菩薩果。名寂滅忍。故云入中道觀。受佛職位。既等不妄不變之真如。亦同交徹融攝之法界。唯以妙法慈雲。遍覆涅槃果海。名法雲地也。
(已上九地。地地各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中道)。
【備】辨訛云。明十地。將相宗寄位明十地。引來相宜。初二三地。寄同世間。初地布施。二地持戒。三地精進。此三種世間亦修故也。四地寄同初果。與註中無生觀相宜。五地寄同四果。與註中三界無明莫不皆空相宜。六地寄同緣覺。與註中觀三世寂滅相宜。七地寄同菩薩。八地去方入無功用位。寄顯一乘三世寂滅者。正與緣覺還滅三世十二因緣是同。第八地而云捨於三界者。約頓悟菩薩論。而論中明頓悟菩薩。八地始受變易。若是漸悟。初地論捨。
【補】佛從真如法界生。真如法界。一體異名。即中道寂滅之理。菩薩入此觀。故受佛職。
二等覺。
更斷一品無明。入等覺位。亦名金剛心。亦名一生補處。亦名有上士。
【註】於十地後心用觀。更斷一品。方入等覺。
【記】十地皆有初中後三心。今於第十地後心用觀。斷十一品無明。方入等覺也。
【註】四教義四(十四)云。即是邊際智滿。入重玄門。若望法雲。名之為佛。望妙覺。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三魔已盡。餘有一品死魔在。斷無明習也。(文)集解云。解入百千三昧。照一相無相。寂滅無為。望於妙覺。猶有一等。比下名覺。故名等覺。所修觀智。純一堅利。喻若金剛。名金剛心(文)。
【記】邊際智滿入重玄門者。瓔珞明等覺地。百千萬劫入重玄門。報修凡夫事。謂菩薩將前所修之法。重歷一番。故曰重玄。法雲是種性。等覺是覺性。故等覺為佛。妙覺乃當教極果。等覺是當教極因。故此望之稱為菩薩。以其智慧堅利。名金剛心。只有一品生相無明在易斷。故稱無垢。三魔盡死魔在者。大論問。五陰魔可攝三種魔。何以三魔盡。死魔在。答。實是一魔。義有四種。煩惱魔。人因貪欲嗔恚故。死作奪命因緣。別為一種。天魔。福德力勢大邪見力。能奪慧命。亦能作死因緣。別為一種。無常死力大。無能免者。甚可畏厭。別為一種。是為義有四也。又論云。得菩薩道。破煩惱魔。得法性身。破五陰魔。得道得法性身。破死魔。常一心故。一切處心不著故。入不動三昧故。破他化自在天魔。此等覺菩薩尚未得道得法性身。故死魔在也。次引集解釋。謂此菩薩發廣大智解。造入百千三昧。於三昧中照一實相。無生死相。無涅槃相。寂滅現前。然以望於妙覺。猶有一等。名等。比下十地之未覺。名覺。上下望之。名等覺也。又此菩薩所修觀智。純一堅利。堅故。不為諸物壞。利故。能壞一切物。喻若金剛。故其觀智。名金剛心。問。別教何故法雲後更有金剛等覺耶。經論止明十地行滿。便成佛果。南北諸師靜論此義。答。更立等覺。未足為疑。華嚴經明法雲地功德智慧。比佛如爪上土方大地。若爾。雖說一品無明。而實不可說品。何以得知。後心菩薩無功用道。其疾如風。一日間。能破無量品無明障惑。何況瓔珞經明等覺地。於百千萬劫入重玄門報。修凡夫事。故開法雲。更立金剛心等覺。於理無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