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3900000021

第21章

经。一切烦恼(至)起怨害想

赞曰。此中二句。一烦恼自性即是真如。同尊者性。二如无异。二于有情起怨害想者。怨者对也。自修妙行利生为对。害者断也杀也。断诸众生烦恼业果生死流转。恒建是想。如摄大乘说十难行。谓诸菩萨。杀诸众生生死流转。众生不与菩萨强摄。取名不与取等。此亦如是。旧经云。汝与众魔及诸尘劳。等无有异者。法性无异

经。谤千诸佛(至)乃可取食

赞曰。此中二句。一谤佛者。说色声佛。非是真佛。说法身理。方是如来。二乘等说色声形相以为真佛。故今谤之。名为谤佛二。毁诸法者。毁骂生死一切恶法。又说真如名为真法。四谛理法。名非真法。二乘说彼非真。说是究竟法故。名为毁法。不预僧者。剃发染衣乞食净戒羯磨等。同名为僧数。常处生死。随类化生。不拘彼相。名不预数。二毕竟无有般涅槃时。菩萨发愿度众生尽。方入涅槃。以众生界无尽期故。菩萨毕竟不入涅槃。二乘身尽即永无矣。或总为十句。此中二句。合为一故。若能具上诸所说义。是大菩萨。乃可取食。真福田故。不尔如何虚受人食。此说平等。皆是密语。如契经言览不坚为坚善住于颠倒等。颂意无别。然上义门。依计所执。真如妙理。依他虚幻。唯识无想。真如法门。二俱平等。故作此说。前解且依因缘法门。故不违也

经。时我世尊(至)欲出其舍

赞曰。自下第二显其自迷。譬如有人。在路而行。为极重暗之所拘碍。迷失诸方。我时无知。覆我心故。不识此是何之言。不知何答。便舍自钵。欲出其舍

经。时无垢称(至)取钵勿惧

赞曰。下第三明他慰有二。初慰。后问。此慰也

经。于意云何(至)宁有惧不

赞曰。此问彼也。若佛化作化人来问。宁恐惧不。我又法身如来所化。问斯何惧

经。我言不也

赞曰。四彰已答。化人有问。我曾不惧

经。无垢称言(至)性相亦示

赞曰。五述他教。于中有二。初劝勿惧。后示正理。初中复二。初合前化相。后劝勿惧。此初文也。所诠诸法。皆如幻化。本非真故。能说众生及诠言说亦尔非真

经。诸有智者(至)亦无怖畏

赞曰。此劝勿惧。文字如幻。智者不执以为真实。若闻文字。亦无怖畏。汝既智者。何所怖哉

经。所以者何(至)皆离相性

赞曰。下示正理有三。初言离相性。次文字亦离。后结成诸法。此初文也。征何所以不惧文字。空理义云。胜义性相皆体都空。言说妄起。故离空性。不称理故。何所惧乎。应理义云。胜义性相。体有离言。假立名言。非称法性。故诸言说。皆离性相。既是虚假。何所怖也

经。何以故(至)是别解脱

赞曰。文字亦离也。空理义云。不但所说法空无性。离文字名字语言亦离。应理义云。不但所诠无有诸法相性离言。言亦离言。或此非唯言理离性。依之文字亦离性相。于一能诠音声之上。极略相名字。中相名名。广相名句。皆假施设。体都非真。法既非法非非法。言亦非言非非言。言既非言非非言。文亦非文非不文。遮定文字。故唯言非。一切法中。离言之事。即依他起。离言之理。即是解脱涅槃真如。空理义云。一切法及文字空。即是涅槃解脱体也

经。解脱相者即一切法

赞曰。结成诸法也。空理义云。解脱涅槃即一切法本空性故。应理义云。一切法中离言之理即是解脱。解脱即是诸法本体。故名为即。旧经于此唯有言说性离。不言法性于文字也

经。世尊(至)得顺法忍

赞曰。六成利益有二。初得小果。二万天子。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证预流果。如论具释。后得大位。五百天子。得顺法忍者。有言初地。得顺正教法之忍故。有言八地。旧经无之。法眼净者。有言初地。此违论文。远尘离垢。说小果故。今正义解。无生法忍得在初地。今得顺彼忍。正在地前。善根忍位。有漏位忍。顺慧忍故。或五忍中第三顺忍。四五六地顺为出世道故

经。时我默然(至)诣彼问疾

赞曰。结答词由卑躬请退。吾既神气顿丧。今者何敢对扬

经。尔时世尊(至)问安其疾

赞曰。自下第五。命满慈子。初命。后词。此初命也。满者名也。慈是母姓。此满尊者慈所生故。名之为子。梵云梅呾利耶。此云慈。其母是婆罗门种。上古有仙。每习慈行。因承彼后。以慈为姓。母之无子。所在求娠。后梦宝器盛满珍玉置其腹边。欻然入腹。后向夫说。云必天与。为大宝器。果而有娠。便生此子。后相师占。因名为满。长大能诵毗伽罗论。慈行亦圆满具足之宝器故。后得出家。成阿罗汉。论议辨才最为第一。故佛命之

经。时满慈子(至)诣彼问疾

赞曰。下辞有三。此总陈道屈。满慈说法。利诸新学。说小非大。不识心机。既被昔诃。所以词退

经。所以者何(至)苾刍说法

赞曰。下显理穷。初征。后显。显中复二。初陈己事。后显他词。此征及陈己事也。新学初机。由来智隔。故脱小法。令渐随之

经。时无垢称(至)而作是言

赞曰。下显他词有二。初明至轨。后正陈词。此初文也

经。唯满慈子(至)置于宝器

赞曰。下正陈词有二。初责彼不当。后令其进益。时无垢称便以如是胜三摩地下是。初中复二。初责不识今。后责不识昔。尊者满慈是诸苾刍皆于往昔下是。初责不识今中。有三。初责不识心。次责不识意乐。后赞不识根。三轮化中。第二记心轮。已入法者。以他心智。先观其心。后为化说。观心是总。十力智中。亦种种胜解智力。故先责不识心。即为说法。前目连中。已言应知根性差别赞说大乘故。言满慈先自入定。观彼之心。彼心行大。犹如宝器。为说小乘。如置秽食

经。应先了知(至)贱水精疏

赞曰。此劝知意乐。意乐信解大乘法故。大乘意乐。如琉璃宝。小乘意乐。如水精珠。今将大机。谓是小器。故以琉璃同水精也。前以小法投大心故。如以秽食置于宝器。今以大心同于小心。故以琉璃同水精珠。旧言心念。即意乐也

经。尊者满慈(至)根所受

赞曰。下责不识根有三。初责不识根。次显责所以。后显大小二乘由来悬别。此初文也。勿者莫也。莫不观根而授小乘。小乘是彼少分根性所受之法。自利非他。小行非大故。旧文稍殊。义亦无别

经。彼自无疮(至)莫尔小径

赞曰。此显责所以。所以有二。一发小乘心。如疮如疣。败坏丧名不济他难。他无此意。授小乘故。彼无疮勿伤之也。二彼根利大。求行大乘之道。故莫示以小乘之经。令其错学。一损他。二误他。由此二共。责不知根

经。无以日光(至)同野干鸣

赞曰。此显大小由来悬别。此有四喻。古有二喻。大乘如日遍照群生。小乘如萤自照不足。大乘法如海深广无边。小根如牛迹[土*幻]塘浅小。大乘如山王巍巍迥出。小根如芥子褊促卑物。大乘如师子吼决定无畏。小乘如野干鸣为人惊怪。一喻益大。二喻深广。三喻高显故。四喻无畏故。为四也。或初及第四。喻大胜小。有大机者。勿授小法。第二第三。喻大胜小。有小机者。勿授大法。应契其机而授法也

经。尊者满慈(至)声闻乘法

赞曰。下责不识昔有二。初明所不识。后明能不识。此初文也。祈有求也。此新学者。往趣大乘心求大菩提。未至不退位。中忘是意。如何今者示以小乘。故上经言。勿以秽食置于宝器

经。我观声闻(至)过于生盲

赞曰。下明能不识。初明所有。后明所无。此明有也。声闻智浅。过于生盲。问曰。胜鬘经曰。凡夫如生盲。不见众色。声闻如七日婴儿。不见日轮。如何今说声闻过生盲也。若见谛理。凡夫不能。故彼经说犹如生盲。声闻分得。故彼说如七日婴儿不见日轮。今说声闻不识根性。故过生盲。声闻于事不能了达。过生盲故。非谛理也

经。无有大乘根之利钝

赞曰。下明所无。大乘之士。能有观于根性妙智。故能分别前根利钝。声闻无此观根妙智。故不知根利之与钝。如舍利弗教二弟子。金师之子。教以白骨。浣衣之子。教以数息。亦如观于最下乞儿。八万劫前所修善根都不识故。旧文但有不识之言。无大乘智

经。时无垢称(至)宿住着别

赞曰。下令进益有三。初令忆往事。次教发大心。后令得胜位。初中复二。初总明忆。后别明忆。此初文也。三摩地者。此云等持。即禅定也。以禅定者。显是神通。宿住智力。令诸苾刍随忆住劫。亦有解云。宿世之中。虽通成坏空住四劫。空劫无事。成坏乃是住之初后。唯有住劫。善恶事明。故偏举之。但名宿住。以摄成坏。今实义者。住非住劫。住于往有宿世之事。故名宿住。成坏住劫。皆在其中。不须释妨。旧云。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何尝不入。今始入也。示相今入。二亦无妨难

经。曾于过去(至)正等觉心

赞曰。下别明忆有四。一值良缘。五百佛所。二发大因。种诸善根。三修大行。积习胜德。四希求大果。回向菩提。旧文但三。合第二第三为一故

经。随忆如是(至)彼大士足

赞曰。此第二文。教发大心。说诸前事。今踵前心。故能发大。心初入佛法。不解轨仪。创闻妙理。回惶失错。故舍出家之正轨。而礼大士之卑足

经。时无垢称(至)不复退转

赞曰。自下第三。令得胜位。不退转者。令至十住第七住中位不退也。永更不退作二乘故。五戒优婆塞戒经。舍利子。修大乘道。六十劫已。因施眼故。退作二乘。所以法华经名化退菩提心声闻令至不退。故知至于第七住也。非信不退。久已信故。亦非证行二种不退。名初学故

经。时我世尊(至)为他说法

赞曰。下显词由卑躬请退。于中有三。初彰智弱。次释所由。后总结之。此初文也。一切声闻。不识根性。若不白佛。不应说佛。错逗根机。无利益故

经。所以者何(至)如佛世尊

赞曰。此释所由。诸声闻人。非常在定如佛世尊。故不能识诸根胜劣。显佛恒在定故能识根。识根要由他心智故。他心智起。必由定故

经。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赞曰。此总结也

经。尔时世尊(至)问安其疾

赞曰。自下第六命大剪剃男。初命。后词。此命也。摩诃大也。迦多衍者。此云剪剃。婆罗门法。讳为剃剪。时为不净。以显垢腻污净行故。昔有多仙。久居山野。发鬓繁长。无人为剪。时有一仙。旧有二子。俱未睹父。大者耻污。不肯为剪。小者慈孝。为父剪发须。而乃为法仙剃之。多仙因此还得剪剃。为剪剃者。诸仙护念。初大富贵。后亦成仙。因以为姓。今是彼种。故言剪剃。具足威神。简余小者。故立大名。那者男声。其父及身。俱是彼种。以男声诠。简别云也。西方亦有取母姓故。如满慈子母婆罗门姓弥勒故。随其父母好性便取

经。迦多衍那(至)诣彼问疾

赞曰。下词有三。此总陈道屈。其随佛后。说安立谛不契非安立谛。便被彼诃。智辨既卑。故词道屈

经。所以何(至)便入静住

赞曰。下显理穷。初征。后显。显中复二。初陈已事。后显他词。陈已事中。初显所随。后显他随。此征及显所随也。便入静住者。凡住有三。一圣住。谓三解脱门及灭定。佛住空及灭定。二天住。谓四静虑。佛多住第四静虑。三梵住。谓慈悲喜舍。佛多住大悲。今言静住。谓住空或灭定。依第四定而住。故言静住

经。我即于后(至)寂灭义

赞曰。此显能随。能随佛后说妙法故。今说安立谛理之中。初四苦谛理。后一灭谛理。欲令厌苦欣于灭故。决择者。决了简择。解释之义。五蕴生灭。名无常事。生灭之理。名无常义。义是义理。下皆准知。蕴性逼迫。名为苦事。逼迫之理。名为苦义。蕴非实有。名为空事。非实有理名为空义。蕴中无我。名无我事。无我之理。名无义义。诸行寂无所显之灭。名灭谛事。此寂灭理。名寂灭义。此等五相。皆随于心之所变作。名为安立。胜鬘经说有作四谛也

经。时无垢称(至)而作是言

赞曰。下显他词有二。初明至轨。后正陈词。此初文也

经。唯大尊者(至)说实相法

赞曰。下正陈词有三。初总非。次别非。后明益。此初文也。空理义云。此五实义。本性皆无。性离言诠。非常非无常。非苦非不苦。非空非不空。非我非无我。非寂非不寂。为遮执常等故。说无常等。非真胜义中有实无常等。故圣教言。诸佛或说我。或时说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今者定说有无常义。故今诃以。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应理义云。此五实义。性即真如。缘此之心。无分别智。缘不生不灭真如为境。今以缘生灭有作谛理。分别心行。说于实相真如之法。甚不契当。故言无以

经。所以者何(至)是无常义

赞曰。下别非之五非为五此非无常。空理义云。俗谛有相。有过去故。有已生已灭。有现在故。有今生今灭。有未来也故。有当生当灭。以解无常胜义无相。一切都空。三世本无。何有生等。达解此理。常见自己。故是世俗无常胜义之真理也。应理义云。诸佛毕竟胜义道理。真如之中。本无三世。何处得有过去已生现在今生未来当生过去已灭现在今灭未来当灭。故无生等是真无常之胜义理。不同安立有生灭理以为无常义。今以真如常理而为能诠诠生灭无常之所诠义。故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真如体常。遮常执故。无常显故。名无常家义。涅槃经云。有苦有谛有实。苦谓苦事。谛谓苦理。实谓真如。声闻有苦谛。而无有实。不达真如非安立故。唯达安立事与理故。由此真如依诠所显。为无常义

同类推荐
  • 净土救生船诗

    净土救生船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法本无经

    诸法本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经注释

    道德经注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本草问答

    本草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父子合集经

    父子合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哲学导论

    哲学导论

    本书主要收录了两种在世结构在中西哲学史上的表现、两种在世结构在西方哲学史上的表现、两种在世结构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表现、对于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具体回答、精神发展的阶段、划分精神发展阶段的原则等内容。
  • 重生魔女暴君大人快走开

    重生魔女暴君大人快走开

    上一世,莫名其妙成亲了。这一世成亲成的更莫名其妙了?“哎哎哎,你别过来,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授受不亲,可你我都成亲了,娘子!”“你走开,谁是你娘子啊。啊啊啊你别过来!”
  • 金有陀罗尼经

    金有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平太世之半壁书

    九平太世之半壁书

    传说得半壁石者可得半壁江山,空悸被师父派去人间寻找机缘,却碰到一大堆让人啼笑皆非的事,看神医空悸如何玩转人界。
  • 马里奇昆虫国历险记

    马里奇昆虫国历险记

    一只可恶的蟑螂从马里奇的身上爬过,他变小了。胆小的马里奇在不知所措中被一只雌蜻蜓带出了家门。从此,他的昆虫国之旅开始了。他先后遭遇了水蚂蚱、萤火虫、蚊子、蟋蟀、蝉等等小昆虫,不仅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还锻炼了自己的胆量。最终在又一次遇到那只蟑螂后,勇敢地战胜了它,一瞬间,他变大了,变回了从前的样子。
  • 亲爱的,叙先生

    亲爱的,叙先生

    全世界都知道叙也樊把迪叙疼爱到了骨子里,只有这个傻丫头还以为全世界都是在帮助他,来谋害她,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她一直寻寻觅觅的人,就在灯火阑珊处,在她最任性的时候愿意陪她疯,在她想安定的时候,愿给她浩势婚礼。
  • 我曾爱你如尘埃

    我曾爱你如尘埃

    我和陈修远的女儿命在旦夕,苦苦哀求他去救我们的孩子。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在我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的时候,这个男人却背叛了我。他将我‘卖’给了一个陌生人。我拼尽全力虎口脱险,又遭他和小三羞辱。彻底没了希望,我遇到了那个男人。在女儿命丧黄泉之后,他搂着我的肩膀万分温柔的说,“阿凝,我愿意帮你报仇!”我在肖若祁精心编织的情网中越陷越深,可是我从未想过他对我好同样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 王者我主宰

    王者我主宰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林城收到一个神秘的快递,打开之后是一部手机,这下高兴坏了,赶紧下载最近很火的“王者荣耀”,结果却发生了一件奇特的事,打开游戏,开始游戏,自己居然在游戏里面,还能和英雄对话,最后发现这是一个王者荣耀修炼器,让你身经百战……少年主宰王者之路由此开始。
  • 这世间不复留恋

    这世间不复留恋

    人死不能复生,那些曾经爱你的人或者你爱的人或许早将你忘记,而你却仍记得那些年一起走过的时光。而这世上竟真的存在他外表高冷不近人情,却在你死后还给你留恋世间的机会,让你以魂魄的方式再走最后一次,看看还放不下的地方和人。不过每一次的条件都由来定……
  • 琴声十六法

    琴声十六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