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4100000033

第33章 奏事类(7)

按《周官》太宰之职,岁终则令官府各正所司,受其会计,听其致事,而诏于王。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愚谓今可粗依其准,见居官者,每岁终,本曹皆明辨在官日月,具核才行能否,审其实用而注其上下。游辞宕说,一无取焉。列上尚书,覆其合否,如有纰谬,即正而罚之。

不得方复推诘,委否容其进退。既定其优劣,善恶交分。庸短下第黜几以明法,干务忠清甄能以记赏,总而奏之。经奏之后,考功曹别书于黄纸油帛。一通则本曹尚书,与今仆印署留于门下;一通则以侍中黄门印署,掌在尚书。严加缄密,不得开视。考绩之日,然后对共裁量。如此则少存实录,薄止奸回。其内外考格,裁非庸管,乞求博议,以为画一。若殊谋异策,事关废兴,遐迩所谭,物无异议者,自可临时斟酌,匪拘恒例。至于援流引比之诉,贪荣求级之请,如不限以关键,肆其傍通,则蔓草难除,涓流遂积,秽我彝章,挠兹大典。谓宜明加禁断,以全至治,开返本之路,杜浇敝之门。如斯则吉士盈朝,薪槱载焕矣!

邢子才请置学及修立明堂奏(《魏书 李崇传》亦载此文,云崇所上。当是崇与愔、收同上,而文则出于子才耳。故从《北齐书》作邢邵。)

世室明堂,显于周、夏;一黉两学,盛自虞、殷。所以宗配上帝以著莫大之严,宣布下土以彰则天之轨,养黄发以询哲言,育青衿而敷教典。用能享国长久,风徽万祀者也。爰暨亡秦,改革其道,坑儒灭学以蔽黔黎。故九服分崩,祚终二代。炎汉勃兴,更修儒术。故西京有六学之义,东都有三本之盛。逮自魏、晋,拨乱相因,兵革之中,学校不绝。

仰惟高祖孝文皇帝,禀圣自天,道镜今古,列校序于乡党,敦《诗》、《书》于郡国。但经始事殷,戎轩屡驾,未遑多就,弓剑弗追。世宗统历,聿遵先绪,永平之中,大兴板筑。续以水旱,戎马生郊,虽逮为山,还停一篑。而明堂礼乐之本,乃郁荆棘之林;胶序德义之基,空盈牧竖之迹。城隍严固之重,阙砖石之功;墉构显望之要,少楼榭之饰。加以风雨稍侵,渐致亏坠,非所谓追隆堂构,仪刑万国者也。

伏闻朝议以高祖大造区夏,道侔姬文,拟祀明堂,式配上帝。今若基址不修,仍同丘畎,即使高皇神享,阙于国阳,宗事之典,有声无实。此臣子所以匪宁,亿兆所以伫望也。

臣又闻官方授能,所以任事;事既任矣,酬之以禄。如此则上无旷官之讥,下绝尸素之谤。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昔刘向有言:“王者宜兴辟雍,陈礼乐,以风天下。”夫礼乐所以养人,刑法所以杀人。而有司勤勤,请定刑法;至于礼乐,则曰未敢。是敢于杀人而不敢于养人也。臣以为当今四海清平,九服宁宴,经国要重,理应先营。脱复稽延,则刘向之言征矣。但事不两兴,须有进退。以臣愚量,宜罢尚方雕靡之作,颇省永宁土木之功,并减瑶光材瓦之力,兼分石窟镌琢之劳,及诸事役非世急者。三时农隙,修此数条。使辟雍之礼,蔚尔而复兴;讽诵之音,焕然而更作。美榭高塘,严壮于外;槐宫棘寺,显丽于中。更明古今,重遵乡饮,敦进郡学,精课经业。如此则元、凯可得之于上序,游、夏可致之于下国,岂不休欤!

柳彧请禁绝百姓作角抵戏奏臣闻昔者明主训民治国,率履法度,动由礼典。非法不服,非道不行。道路不同,男女有别,防其邪僻,纳诸轨度。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陵云,袨服靓妆,车马填咽。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资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秽行由此而生,盗贼由斯而起。浸以成俗,实有由来,因循敝风,曾无先觉。非益于化,实损于民。请颁行天下,并即禁断。康哉《雅》、《颂》,足美盛德之形容;鼓腹行歌,自表无为之至乐。敢有犯者,请以故违敕论。

牛里仁请开献书之路表经籍所兴,由来尚矣。爻画肇于庖羲,文字生于仓颌。圣人所以弘宣教导,博通古今,扬于王庭,肆于时夏。故尧称至圣,犹考古道而言;舜其大智,尚观古人之象。《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及四方之志。武王问黄帝、颛顼之道,太公曰:“在《丹书》。”是知握符御历,有国有家者,曷尝不以《诗》、《书》而为教,因《礼》、《乐》而成功也。

昔周德既衰,旧经紊弃,孔子以大圣之才,开素王之业,宪章祖述,制《礼》刊《诗》,正五始而修《春秋》,阐《十翼》而弘《易》道,治国立身,作范垂法。及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力,事不师古,始下焚书之令,行偶语之刑。先王坟籍,埽地皆尽。本既先亡,从而颠覆。臣以图谶言之:经典盛衰,信有征数。此则书之一厄也。汉兴,改秦之弊,敦尚儒术,建藏书之策,置校书之官。屋壁山岩,往往间出。外有太常、太史之藏,内有延阁、秘书之府。至孝成之世,亡逸尚多。遣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刘向父子,雠校篇籍。汉之典文,于斯为盛。及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则书之二厄也。光武嗣兴,尤重经诰,未及下车,先求文雅。

于是鸿生巨儒,继踵而集,怀经负帙,不远斯至。肃宗亲临讲肄;和帝数幸书林。其兰台、石室、鸿都、东观,秘牒填委,更倍于前。及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裁七十余乘。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此则书之三厄也。魏文代汉,更集经典,皆藏在秘书内外三阁,遣秘书郎郑默删定旧文。时之论者,美其未紫有别。晋氏承之,文籍尤广。晋秘书监荀勖定魏《内经》,更著《新簿》。虽古文旧简,犹云有缺;新章后录,鸠集已多。足得恢弘正道,训范当世。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则书之四厄也。永嘉之后,寇窃竞兴,因河据洛,跨秦带赵。论其建国立家,虽传名号,宪章礼乐,寂灭无闻。刘裕平姚,收其图籍,五经子史,才四千卷。皆赤轴青纸,文字古拙。僣伪之盛,莫过二秦。以此而论,足可明矣。故知衣冠轨物,图画记注,播迁之余,皆归江左。晋、宋之际,学艺为多;齐、梁之间,经史弥盛。宋秘书丞王俭,依刘氏《七略》,撰为《七志》。梁人阮孝绪,亦为《七录》。总其书数,三万余卷。及侯景渡江,破灭梁室,秘省经籍,虽从兵火;其文德殿内书史,宛然犹存。萧绎据有江陵,遣将破平侯景,收文德之书,及公私典籍重本七万余卷,悉送荆州。故江表图书,因此尽萃于绎矣。及周师入郢,绎悉焚之于外城,所收十才一二。此则书之五厄也。后魏爰自幽方,迁宅伊、洛,日不暇给,经籍阙如。周氏创基关右,戎车未息。保定之始,书止八千;后加收集,方盈万卷。高氏据有山东,初亦采访。验其本目,残缺犹多。及东夏初平,获其经史四部重杂三万余卷,所益旧书五千而已。

今御书单本,合一万五千余卷。部帙之间,仍有残缺。比梁之旧目,止有其半。至于阴阳河洛之篇,医方图谱之说,弥复为少。臣以经书自仲尼已后,迄于当今,年逾千载,数遭五厄。兴集之期,属膺圣世。伏惟陛下受天明命,君临区宇,功无与二,德冠往初。自华夏分离,彝伦攸 攵,其间虽霸王递起,而世难未夷,欲崇儒业,时或未可。今土宇迈于三王,民黎盛于两汉,有人有时,正在今日。方当大弘文教,纳俗升平;而天下图书,尚有遗逸,非所以仰协圣情,流训无穷者也。臣史籍是司,寝兴怀惧。昔陆贾奏汉祖云:“天下不可马上治之。”故知经邦立政,在于典谟矣。为国之本,莫此攸先。今秘藏见书,亦足披览。但一时载籍,须令大备,不可王府所无,私家乃有。然士民殷杂,求访难知;纵有知者,多怀吝惜。必须勒之以天威,引之以微利。若猥发明诏,兼开购赏,则异典必臻,观阁斯积,重道之风,超于前世,不亦善乎!伏愿天鉴,少垂照察。

李士恢上隋高祖革文华书臣闻古先哲王之化民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五教六行,为训民之本;《诗》、《书》、《礼》、《易》,为道义之门。故能家复孝慈,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其有上书献赋,制诔镌铭,皆以褒德序贤,明勋证理。苟非惩劝,义不徒然。

降及后代,风教渐薄。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制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功业,指儒素为古拙,用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繇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逾扇。

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屏黜轻浮,遏止华伪。自非怀经抱质,志道依仁,不得引预缙绅,参厕缨冕。开皇四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其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治罪。自是公卿大臣咸知正路,莫不钻仰坟集,弃绝华绮,择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如闻外州远县,仍踵弊风,选吏举人未遵典则。至有宗党称孝,乡曲归仁,学必典谟,交不苟合,则摈落私门,不加收齿。其学不稽古,逐俗随时,作轻薄之篇章,结朋党而求誉,则选充吏职,举送天朝。盖由县令刺史,未行风教,犹挟私情,不存公道。臣既忝宪师,职当纠察。若闻风即劾,恐挂网者多。请勒请司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跟无话可说的尴尬说再见

    跟无话可说的尴尬说再见

    本书对谈话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分析,再辅以实例。你将学会如何应付任何类型的谈话,并且发现最终产生的良好效果。本书每个章节都是非常实用的步骤,而不仅仅是诸如,“保持目光接触,提问题“这样的泛泛而谈。别再犹豫了,现在就买一本回家吧,对了,从此以后,你什么时候都能有话可说了!
  • 最后的尾音

    最后的尾音

    在渭河草原的西北部,存在一颗耀眼的东部明珠,成才和丽丽不是在同一个村子,但两人一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丽丽和李军又有婚约在身,而且是两人心甘情愿的,但在新婚前夜,两人又秘密相见就为何事?是情人间的告别吗?还是另有它事?李军面对这些有会怎样看待他们的婚姻?
  • 中国现代诗导读(穆旦卷)

    中国现代诗导读(穆旦卷)

    中国现代诗,也叫“新诗”,是指发端于“五四”时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时间的白话诗,即应用现代汉语的、自由抒发思想感情的、形式上不拘一格的诗歌。本书收录了多篇诗人与解诗者的文学对话。
  • 独步鸾凤:重生之嫡女归来

    独步鸾凤:重生之嫡女归来

    前世,她是自小遗落在外的丞相的嫡长女,在十八岁时被寻回。本以为自此能家人欢聚一堂,笙磬同音。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生母的厌恶,姐妹的嘲弄和陷害。最亲近的人一步一步将她推向万劫不复之地。现如今,她再也不会轻信谗言,任人摆布。她一定会让曾经害她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 高冷夫人:尊主太闷骚

    高冷夫人:尊主太闷骚

    前世,她孤身一人,了无牵挂,却被,她唯一一个亲近的人,用自己教给他的医术杀害。魂穿异世,她有亲人,有朋友,还有一个他,今生她势必要登上顶端,势必要守护住所以爱她及她爱的人!初见,他被人追杀,狼狈不堪,与她的衣冠楚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对他的“悲惨”遭遇视而不见,却被无耻的他无辜牵连,从此,那个霸气侧漏的尊主离他越来越远。她,是他永生永世难以放下的刻骨铭心..........他,是她永远都难以度过的生死劫........
  • 予你一生安然

    予你一生安然

    安然和柯一生的洞房之夜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富家少爷、新郎柯一生宿醉醒来发现躺在自己身边的竟然是她的闺蜜杨青青!而新娘子安然却衣冠整洁地躺在沙发上。更奇怪的是,安然和杨青青同时分娩,亲子鉴定表明,安然的孩子竟然不是柯一生的,杨青青的才是!接着,一个陌生男人跳出来承认安然的孩子是他的亲骨肉……事情变得扑朔迷离迷雾重重。真相到底是什么?
  • 末世之轮回之始

    末世之轮回之始

    末法时代的终点还是到来了,轮回中的诸人一一被唤醒。世界能否如预言一样重启呢?随他们一起,经历末世;随他们一起,从轮回中苏醒,为自己找一份希望。
  • 侠客修仙风云

    侠客修仙风云

    武道还是仙道,这是个问题。欢迎收看一个青年的前进之路。
  • 江城谣

    江城谣

    好强、敏感又缺爱的任江城,在十四岁那年,在被痴心恋慕的美少年无情拒绝后,愤而投入冰凉的河水之中。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她性情改变了,眼界改变了,言行举止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随之改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神的进阶

    女神的进阶

    模特学校的学生李菀书,因为长相问题备受同学奚落,在各种兼职的模特面试中也屡屡碰壁。崇拜已久的学姐荷初回学校给学弟学妹们开分享会,李菀书趁着分享会结束,一路跟踪,想要拜学姐为师,却被学姐严词拒绝。原来身为学校风云人物的学姐,实际生活却非常窘迫,在各种新人模特的冲击下,学姐已经很少能接到模特工作。不死心的李菀书,发现学姐租的房子里面,有空置的房间正在招租,李菀书立马拿出双倍的钱把空置的房间租了下来。紧接着,从小镇来江城发展的淘宝大码模特简清也入住了这个出租屋,而原本住在这个房子里面的学姐和室友周榆晚,决定两个人睡一个房间,来熬过事业的低谷。就这样,四个性格迥异各怀模特梦的平凡少女,住进了她们的“梦想公寓”。被人们奚落“太胖了”甚至“长得丑”的她们,有可能与残酷的现实抗衡,成为令人瞩目的全民女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