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4600000043

第43章

[△@、]第二於一切處現如是等下。明身業用。於中二。先結前標後。梵本但云。現如是等無量色身。則該二類身。皆有此業。後行於平等下別顯。於中亦二。先明十度行。後明福智行。今初。一檀那。以是最初。故說大悲。二出生如來下淨戒。戒能增長菩提法故。攝佛善故。三觀察思惟下。諦察法忍。四精勤下精進。五住於平等下禪定。六善能了知下般若。七見諸如來下方便。八成就大願下大願。九遊戲如來諸自在力下力度。十得佛智光下智度。二修習圓滿一切如來種種功德下。明二嚴行。十一句分三。初二句標。次六句出體。後三句結成。今初。謂前句標福。後句標智。離世間品中。各有十句。以顯無盡。次常樂觀察下六句。別出福智之體。四菩薩行不出福智。一波羅蜜行。依六度說。前三是福。後一是智。中二通福智。若依十度。方便助前三。願助精進。力助靜慮。智助般若。福智可知。二出生一切諸菩薩地。明福智之位。三積集下。通明福智。亦兼神通。四勇猛下。進筞福智。五普遍成就下。菩提分法行。六恒勤守護下。教化眾生行。後常樂稱揚下三句。結成福智。初句結福。次句結皆。後句由具上二願為佛母。

[○@△]第二爾時善財童子見摩耶下。設敬證入。自道已深。現身等彼。上來摩耶萬類殊應異體中多。今此善財。一類之身。遍對求法。即同體中多。若摩耶善財。並不分而遍。則二皆是住體遍應。摩耶亦是同體。一即多。以隨所應異無二體故。善財亦是同體。多即一。諸處善財。即一身前之善財故。又二互望並含同體異體。以一摩耶。應多善財故。以多善財對摩耶故。

[○@△]第三白言大聖下。諮問法要。所以敘述文殊及諸友者。若約等覺。因位極故。總収歸此。若約會緣。從初發心。一一善友及所得法並所會。

第三摩耶夫人告善財言下。示己法界。於中三。初名體。二業用。三根原。

[○@△]今初名有六字義故。二智大智體周遍故。二願二義者。一別願唯願為佛母故。二通願總攝普賢廣大願故。三智二義者。一權智能起大願。能成幻事故。二實智般若能生佛真身故。四幻二義者。一願智體虗。當相名幻故。上經云。幻智即是菩薩。菩薩即是幻智。此二無[得-彳]。能無不為。二者即智所作。生佛為幻。謂不壞小身。而能廣容。無生而生故。五莊嚴二義者一以大願智幻莊嚴法界諸佛境界。二以大願智幻為己莊嚴可成佛故。十義無[得-彳]為大緣起。故為一切諸佛之母。

[○@△]二是故常為諸菩薩母下。明業用。於中二。此句總明。後善男子如我下別顯。於中四。一為現在遮那佛母。二為過去佛母。三為賢劫千佛母。義通三世。四結通橫竪無窮佛母。

▲初中二。先總明為剎海遮那佛母。言悉達者。具云悉達多。新云嚩悉達阿他。唐言一切事成。或云一切義成。餘文可知。後又善男子我於淨飰王宮下。別顯生佛之相。於中四。一毛光為生先相。二正明自在入胎。三腹包眾海難思。四舉此類於百億。初中有四。一光入身。二善男子又彼光中下。光現八相。三又見如來往昔下。現佛因果。四又善男子彼妙光明入我下。令身難思。第二善男子爾時菩薩從兜率下。正明菩薩自在入胎。於中有五。一眷屬翼從。二菩薩爾時以神通力下。菩薩現通。三又以神力放大光下。光時息苦。四又為救護下。現變入胎。五彼諸菩薩於我腹下。入已遊步。第三又念念中下。腹包眾海難思。第四善男子如此下。舉於此界以類百億。於中二。先正類。後然我下。顯難思相。先正明。後徵釋。前中。文有四句。一本來無二者稱一性故。二亦復非一者。舊經無此一句。梵本云亦非無二。此有二意。一者初句遣二。次句遣一。非一處住。成上遣二。非多處住。成上遣一。段為亦復非一得斯一分。二者上二句辨體。無二者稱一性故。亦非無二者。不存無二故。斯則遣之又遣之。玄之又玄矣。故昔人云。我言無二者。但言無有二。非謂有無二。故須雙亡方顯體妙。故上經云。常於諸法不作二。亦復不作於不二。諸法若二若不二。於中畢竟無所著下。二句即體之用。一處多處皆是用故。故上經云。一身為無量。無量復為一。了知諸世間。現形遍一切。以是即體之用。一非一。多非多矣。又非一處住。不壞多故。非多處住。不壞一故。又非一處住。體周遍故。非多處住。不如事故。又非一處住。一即多故。非多處住。多即一故。又非一處住。多中無一性故。非多處住。一亦無有多故。則如是二俱捨。普入佛功德。即是釋中智幻之義。

▲第二善男子如今世尊下。為過去佛母。

▲第三善男子如此世界賢劫之中下。為賢劫千佛母。義通三世。三佛過去遮那現在彌勒等未來故。於中二。一舉過現以為能例。二善男子如此賢劫未來世中下。例於未來。於中亦二。先別明彌勒。後如是次第有師子下。列餘九百九十五佛。文中略列二百四十三。末結樓至。皆為其母。

▲第四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於此華藏下。結通橫竪無窮悉為其母。若爾摩耶一人。已為一切佛母。餘應絕分。但有具此大願智幻。即為一切佛母。一同摩耶。摩耶是一即一切。餘同摩耶。是一切即一。是則一女生一切佛。一佛有一切母。一多無[得-彳]。非但約女。男有此願。亦為其母。是則摩耶成佛。亦是所生。遮那具願。亦能生矣。三世諸佛諸菩薩等皆例然矣。方是華嚴生佛之義。

[○@△]第三爾時善財童子白摩耶下。辨法根原。先問。後答。答中二。一明本事。二結古今。前中六。一輪王久遠。言非後身菩薩所知境者。顯唯佛知。非但久遠。亦顯時無時相。佛智契故。二彼王城北下。有佛將成。三有一惡魔下。魔擾如來。四彼轉輪王已得下。聖帝降伏五時道場神下。場神興願。六作是願已下。歷事增修。二善男子於意下。結會古今。於中二。先結示其人。後我從於彼下。結成果用。於中復二。一為遮那佛母。二善男子過去下。結母普周。謂時經三際。處盡十方。現未佛母。理則可然。發心有初。何言過去。此有三義。一約發心之後。論過現等。二發心之始。後身不知。亦無定始。三者願則有始。為母無初。如以始覺同於本覺。始本無二。始亦無初。況念劫圓融。舉一収盡。皆於臍中。放光明者。生長同氣。皆自此故。佛佛皆從無二理生。能生所生。同一味故。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此三十三天下。指示後友。

第六時善財下。戀德禮辭。(下第三十一經)。

●第二爾時善財下。第二別明會緣。有十善友。約會分九。第一天主光。即幻智念力善友。天主光者。悲智勝用光淨自在。故名天主。破闇名光。此由定發故。父名正念。所得法門名為無[得-彳]清淨念也。文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

第二見彼天女下。見敬諮問。

第三天女告下。授己法界。於中二。先標名體。後問答境界。今初以無[得-彳]智。一念普觀三世十方。無不明了。無去來今。為無[得-彳]念。不雜異念。故云清淨。以斯正念。念佛功德。有益悲智。故曰莊嚴。後善財白言下。問答境界。於中。先問。後答。問中有二。一問境界。二問修得法。後答亦二。先答修行。後答境界。前中三。第一標章勸修。第二總徵別釋。第三結勸修學。

[○@△]今初可知。

[○@△]二云何勤修下。總徵別釋。於中二。先總徵。後所謂下別釋。此一段經。舊經所無。總有四十二門。表四十二位。大分為二。前三十七門。勸修行法。後五門勸修位法。

[○@、]前中雜修萬行。略分為四。初有二十三門。福智莊嚴行。二有十二門。八大人覺行。三有一門。菩提分法行。四有一門。十度圓滿行。初中二。先二門總明。餘門別顯。今初。一令如實覺悟。二令護持正法。此之二門。無法不攝。又初法義遍知。後詞辯廣演。即四無[得-彳]。利生之用。法施之本。後二十一門。別明中二。先五門辨福。後十六門辨智。前中亦二。先二門淨戒。後三門忍辱。今初。於中。前門總明遮性。性謂不煞生等。遮謂不壞生等。有罪則遮。無罪則聽。有罪是犯。無罪是持。後門別明性罪。略舉綺語。以細況麤。後三門明忍中。初門安受苦忍。次門耐怨害忍。後門諦察法忍。二汝應勤修善巧法句下明智。其精進與定。攝在應勤修中。通於福智。智中分三。初七門實智。二有六門權智。三有三門雙行智。今初。即般若相。於中二。一相即非相。二合即非合。此二即所知法體。故光明覺云。佛法微妙難可量。一切言說莫能及。非是和合非不合。體性寂滅無諸相。次三門約時。以明其過未知相。以第三門。該令平等。法謝名過。未生名未。生已未滅假名現在。名各不同。皆因法立。時無別體。故說平等。若取時中所有法者。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無住。皆不可知。故皆平等。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等故。隨法差別。法尚無體。時安有差。次一門三輪清淨。然瑜伽說。六度等行。各有三輪。大同小異。此中二意。一者成上三世叵得。即三輪淨。二者別明該前諸門。所知為一。能知心意為第二輪。合為第三。遠離覺所覺此二和合相故。三清淨。末後一門明無住門。心之所住不出此三。若在於內。不應因境。若在於外。不合由心。合而可住。便是無性。或應有二。故皆叵得。二汝應勤修守護威儀下六門。權唯約事故。即方便相。三汝應勤修隨順覺智下三門。權實雙行智。即中道相。初門性相齊覺。次門了生無生。後門言即言斷。二汝應勤修遠離無益下十二門。明八大人覺行。分之為七。一有四門。是無戲論。謂遠離惡緣諸戲論故。二不輕一門。即是正定。觀性平等為上定故。三有三門。即是正意。慈悲攝生為正意故。四如說行門。即是精進。不如說行是懈怠故。五相應善門。即是正慧。善巧修行是智慧故。六一門寂靜。七一門少欲及與知足。文並可知。三汝應勤修相應行法。即菩提分法行。四汝應勤修菩薩行境。即是度圓滿行。

[○@、]第二汝應勤修菩薩地法下五門。勸修位法。初門因位。言入住出者。十地各有入住出心。言相及得果者。亦通十地。相者。即隨諸地中所有諸障。及對治相。是能所觀相。別十地故。得者。即正證出世間智故。果者。因證智力。得於世間出世間智故。相即方便智。得即根本智。果即後得智。後得緣俗。故名世間。無分別故復名出世。言皆證知者。通則三皆名證。別則證唯根本。而知通二智。二一門即果位菩提智者。如諸性相。覺諸法故。通於根本及與後得。及所斷所知。兼斷煩惱。種種體用者。四智菩提相應心品。一真法界。皆菩提體。受用身土。教化眾生。即名為用。三有一門。遍覺三乘不思議境。法身同故。又諸佛菩薩深不思議二乘之境。祕密難思。四一門不取諸相。即顯般若。總該前三。證無證相。何況於餘。五有一門。即解脫相。澄渟清淨。即真解脫。即金剛三昧。亦金剛智。利無不摧。能壞塵習。堅不可壞故。妄念不動。即是三昧。

[○@△]第三善男子有如是等下。結勸修學。結有剎塵。並須修學。我已修證。決定無疑。

第二善男子汝向所門下。答第一境界問。問中據果推因。答約以因招果故。前後不同。於中二。先牒問總顯。後又善男子我以下。別明廣知。於中分三。一念最初劫。二又憶下。念中間諸剎。略舉九劫。三善男子如是憶念恒河沙下。總結多劫。非唯憶念。亦於彼劫。於多佛所。聞持此門。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此迦毗羅城下。指示後友。

第六時善財童子下。戀德禮辭。下諸善友。六段之文。雖皆具有。而詞句多少。故或不科。

第二爾時善財從天宮下向迦毗羅城下。童子師遍友。幻智師範善知識。遍與眾生為善友故。居迦毗羅黃色城者。中道軌物故。不得法者。略有四義。一與眾藝法門同故。二法有所付顯流遍故。三表諸法門體無二故。四顯無所得為真得故。

同类推荐
  • 山家义苑

    山家义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角虎集

    角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诃利帝母真言法

    诃利帝母真言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是极品灵石:爆宠萌徒

    我是极品灵石:爆宠萌徒

    穿越了,竟成了一块石头!不过,整天被美男抱着,是石头也无所谓啦!修仙界第一人的玄无尘上仙,等了五千年,终于等来了他的徒弟:一块石头。悉心呵护,小心捧着,石头里竟蹦出一个小萌娃!夺灵石,上!炼灵丹,上!双修,呃——师父,我们一块上!玄无尘俊美无暇的冰山脸,破天荒红了,冷声:“我们是……师徒。”她扑上去:“不管,徒要谋不轨……”
  • 离离杨花落

    离离杨花落

    刘莉莉不漂亮不可爱不聪明,可她却偏偏爱上完美得像仙一样的杜子规,她顾不上杜子规爱不爱自己,她像扑火的飞蛾,义无反顾,梦想成为涅槃的凤凰。周子葵看似温婉美丽,内心却阴暗危险、富有心机就像罂粟花,杜子规偏偏是中了她的毒,爱她就像刘莉莉爱自己,一样的无法自拔,千疮百孔。李绿茵说他们都是痴心的人,既收获不了情,还献祭了灵魂。就像被千丝万线牵扯的偶人,在爱情、友情、阴谋、背叛的罗网中绝望地挣扎,拼却一醉的鱼死网破。我们是青春之海中的鱼,厌倦了水爱上了陆,然后义无反顾地投向无情的网……
  • 先婚后爱,独占落跑娇妻

    先婚后爱,独占落跑娇妻

    一别三年,当洛西再次回到这个城市,她霍然发现,一起都变了。而这一切的源头却是因为自己错估了男人的“第一次”也是很重要的……女主:“不就是第一次嘛,男人的第一次有什么好傲娇的!”男主:“那你说,让身家百亿的我‘辛苦’一个晚上,这个账应该怎么算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

    国内首部以乡村振兴、土地“三权分置”为主线故事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三个人物,一个是开展“三权分置”工作的村支书赵夏莲,一个是在城市从事黄酒酿造工作的李进前,一个是在农村搞土地流转的种田大户张天远。通过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三人各自的爱恨情仇、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来表现“三权分置”工作从农民们开始不接受,到接受再到欢迎最后积极参与的过程。故事的结局,是在赵夏莲“三权分置”工作的组合下,李进前和张天远合作起来,走上了一条工农业联合发展的道路。
  • 繁华梦已沉

    繁华梦已沉

    一步一惊心,生死悬于一线间。“鬼魅”来袭,谁又能在脂粉洪流中全身而退。“凤凰浴火前,会不会流泪?”
  • 人海之中拥抱你

    人海之中拥抱你

    【正文已完结】一尸两命,他却在为情人庆生。当灵魂漂浮的时候才得知,原来养父一家当年的死,她和孩子的死并不是意外,都是人为的谋杀。她带着愤怒和绝望而死,却意外重生回到十八岁,这一切悲剧都还没有开始……既然上天重新洗牌给她机会再来一次,她誓要手撕渣男,脚踢小三,虐渣渣,走上人生巅峰!夺得神戒,钻研医学,她一举成了远近闻名的神医。开网店,做电商,财源滚滚!她只想远离上世的纷争,悬壶济世,保护自己的亲人。不曾想,却莫名的招惹了一个神秘而又尊贵的男人。她只想过平静而又简单的生活,然而,当男人身份掀开时,不由的惊呼!“什么!他居然是……”
  • 不世妖孽

    不世妖孽

    乱世纷争,谁主沉浮,不堪遭遇,造就不世妖孽,架空强秦,傲视修真,北驱匈奴,东定妖魔,西伐孔雀王朝,逆天而行,威震九霄。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可说是少数的“世界著作”之一,这本书不是为一国而作,而是为全世界而作的;不是为一个时代而作,而是为一切时代。在这本书里,极高的智力与多样的兴趣和同情心自然而然地结合为一体,所以世人之中,不管什么样的类型或脾气,都能在这部书里找到一点与自己有联系的东西。虽然这只是一本随笔集,但《培根随笔》能同时让你产生读史书、读诗集、读教科书的感觉。培根的话语不仅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还能使人们顿悟。
  • 没有寒假

    没有寒假

    期终考试结束后痛痛快快地踢了几天球,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想,美极了。可惜得很,这样的好日子又没了。丰富站在晾台上,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今天上午到学校,全班集中。甘老师宣布了每个人的考试成绩,还排了名次。甘老师是先报分后报名次,最后评说。
  • 帝国万年

    帝国万年

    带着全面战争系统来到了乱世三国成为大魏之主,却发现灵山有大道长生;王朝存气运浮沉。蜀道难矣,时有剑仙纵横;大泽堪危,却是巨兽蛰伏。袁绍他将何去何从?那一夜,仓惶而出。不经意的回眸,帘帐掀起间那双灿若星辰的眼睛万象流转,他便知道,天地有豪侠。若人间期待英雄之于乱世,似困于茫茫沙漠者渴望之于水源。在自身陷于苦难与困境之际,能得国士相帮,实是莫大感动。猛虎潦倒于平阳,有知己愿听我心志抱负在图上划下天下三分,是何等意气风发;寒门落魄于流离,万死难报那朔风中长鞠不起的知遇之恩。开怀畅谈,那一鞠的风采,人间能得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