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9800000042

第42章

又问就一事上如何分礼义曰行之合宜是义合宜中又有条理节文是礼故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正男问智何以属水曰仁是生机故属东方木礼发越故属南方火义断制故属西方金智深沉故属北方水且流动活泼有似乎水故又曰智者乐水

仁义礼智四字自易文言发之然不过引其端至于以四字并提昌言正告则实自孟子始四端一章为天下古今开多少生面周子太极圗说以五性配五行是有得于易亦有得于孟子

薛文清云每日所行之事必体认其某事为仁某事为义某事为礼某事为智庶几久则见道分明仪谓如此必有议其工夫不能一片者然必由如此而至一片方是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今人天资则不及困学学问则喜说生知亦异乎文清矣

理一分殊四字古圣贤教人只在此处说来说去但未曾明明指出学者终无把握自张子西铭发其意程子遂提出此四字示人真是千圣千贤扬心要诀凡看道理到疑难隔碍处只提起此四字便如利刃在胸迎风辄解直是受用不尽

王男伟问理一分殊即理同气异否曰理同气异在物上看理一分殊在事上看知理同气异则观物不劳知理一分殊则应事不爽

沈孝恭问理一分殊即一本万殊否曰不同一本万殊犹言有一本然后有万殊是一串说下理一分殊犹言理虽一而分则殊是分别说开譬之于水一本万殊者如黄河之水出于一源而分出千条万派皆河水也理一分殊者如止是一个水而江河湖海各自不同也又譬之树一本万殊者如庭前之梅只有一根而长出千枝万叶皆此根也理一分殊者如同是一梅而千叶单叶緑蕚红葩各自不同也从此处体认自然有得

理一分殊四字最好学者不识此意终被异端惑过

分殊之极有与理一极相反者

理一分殊四字最妙穷天地亘古今总不出此四字会得此四字然后知当然所以然之理然后可与立亦可与权千变万化不离规矩予自庚辰夏始会得此四字尝以之旷观天地古今无有不贯因念尧夫遇物皆成四片此只是于阴阳老少处看得熟然未若见得理一分殊亲切则遇物一片亦可千万片亦可觉得四片终落气数也整庵困知记其言若出于一先生真先得我心者

予与舜光论理一分殊之道言凡事凡物皆有理一分殊时桌上有一谷舜光因举问曰此谷亦有理一分殊否予曰有之谷皆可食是理一谷有百种是分殊也

识得理一未是一贯识得分殊方是一贯今人纔望见理一门面即以为一贯此浅陋之甚者也须于分殊中识得理一始可到一贯地位

一贯贯字只透彻二字如天下之理十重九重皆透只一重未透亦呌不得一贯予尝登髙山至一峰则有一峰之胜然未至絶顶此心终以为歉乃强步而上未至山顶数步四顾诸峰虽境界已自殊絶而此身站立终未得安眼界心胸终未洞彻一至山顶则身心眼界一时俱豁不惟此山前后左右俱入襟怀即四面羣山皆得指点自念一贯境界即是如此然非厯尽羣峰遍观诸胜则絶顶终未可遽到即由小径偶到而一山之胜与心目亦絶不相关虚与实异也

论一贯最要实凡下一截工夫都要做到譬如登塔一层进一层俱要实厯然后登峰造极颜子髙坚前后仰鑚瞻忽正是理会分殊工夫也到得卓尔见前欲从末由与一贯只隔一些子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此后只是涵养从容俟其自化耳

曾子随事精察颜子仰鑚瞻忽同是理会分殊同是研求一贯只是颜子说得虗圆活泼后人想不到都把来另作一义看此未尝实实体验故也圣贤言语不能实实体验只是寻求文义安得不毫厘千里

一贯是格致之极功朱子补格致传云至于用力之乆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是说这个境界

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非一贯后始到也平日无一刻不在这里面用工只是未见到四通八达处一旦豁然便通体俱现此俱是实落境界不是影响话头嘉隆以来先辈论学亦多提一贯但只是葫芦提把门面大话来说与真实工夫絶无交涉

贯者通也通者不碍之谓也人学问未至一贯虽极力效法圣贤往往举足成碍为忠则碍孝为孝则碍忠志乎处则碍出志乎出则碍处存心理学则碍经济存心经济则碍理学甚至有奋身竭力以争一事捐躯委命以就一死而卒之无当于圣贤中正之道无益于天地民物之数者不知一贯故也惟一贯则忠不碍孝孝不碍忠处不碍出出不碍处理学不碍经济经济不碍理学从心所欲不踰矩千变万化不离于正故曰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一贯圣人岂特忠不碍孝行忠即可以全孝岂特孝不碍忠行孝即可以全忠行忠全孝禹平水土是也行孝全忠泰伯三让是也

系辞有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朱子注云会谓理之所聚而不可遗处通谓理之所行而无所碍处何谓理之所聚而不可遗处如一事而关系君臣又关系父子又关系夫妇举此则失彼无可或遗也何谓理之所行而无所碍处葢理足于中万事至前自然看定就无所不关系无可或遗之中自然有个重轻就其重轻之中君臣重则从君臣父子重则从父子夫妇重则从夫妇只就一路行而此不碍彼彼不碍此故谓之通通者权而得中也权而得中故曰典礼典者常也经也程子所谓权只是经也是即一贯之义也故学者随事精察而不知一贯谓之知分殊不知理一谓之知当然不知所以然谓之知小德不知大德谓之知物物太极不知统体太极谓之知常不知变谓之可与立未可与权谓之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而亢龙有悔既知一贯则理一分殊当然所以然小德大德物物太极统体太极常变经权进退存亡得丧出处洞然一了百当天地之间无复余事矣至此者谓之圣知此者谓之贤过此以往者谓之神未有不知一贯而可与语圣人之道者也

予晤虞九时正与及门说书义未即出予独步溪上见春光满溪桃李皆放因诵胜日寻芳之诗恍然有得于诗意其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分明道出一贯气象

忠者立心之本也恕者所以求通之方也无立心之本则凡事不可成无求通之方则虽能成事而终无以入圣贤神化贯通之域前夜独坐猛思得大学絜矩二字是忠恕二字注脚所恶于上一节又是絜矩二字注脚就忠恕二字以证贯通之义犹未为醒确就絜矩及所恶于上一节以想贯通之义则忠恕二字分明有八面四方玲珑透彻之意学者未识一贯而欲求一渐造一贯之方孰踰于此

存斋问权字非圣人不能学者未到圣人地位决不可行权是否曰此是圣贤立教语意然亦须有辨若以我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及揖让征诛放君杀弟诸大事此行权不如守经者也若嫂溺手援之类虽未至圣人地位岂可谓权字难行坐视其死而不救欤但学者于行权之时须要认得权字极清方可下手不然一有差失悔莫可追故圣贤不轻许人行权

晓得理一分殊便可与权

权只是中字权称锤也古人遇事必量度以取中故借权以为言孟子云权然后知轻重是也既知轻重则中自出故曰权而得中是乃礼也今人讲权字不如讲中字权字有错中字无错

凡事凡物莫不各有当然之理所谓即气是理也至事物所以当然之故微乎微乎非明乎理先于气之说其孰能知之

知当然之理者可与立知所以然之故者可与权

克己则无私心复理则合天理

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心无不同故理无不同也

孔蓼园问克复归仁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沙介臣问克复归仁曰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同也

许舜光问一日克复如何便天下归仁曰我人既有学问只怕身心自身心道理自道理不能合一便小有所得终非究竟我与天下安得不分为二论语志道据德是也若到得依于仁境界便仁即是我我即是仁由仁义行非行仁义已与礼无丝毫彼此之间矣已与礼无丝毫彼此之间则天下与我又安有丝毫彼此之间哉此所谓天下归仁也今且就志道据德做去

曹云祉问致中和曰致中和只是尽性工夫能尽其性便能尽人性尽物性赞化育而与天地参岂不是天地位万物育

夏玉汝问致中和曰只是一敬字敬即戒惧慎独也

江位初问致中和工夫曰致中和工夫注中虽两两对说然到下手时只有致和工夫便着得力致中工夫却着不得力止着力致和便已致中也

天地位万物育是实实有此境界若致得中和便现前皆见得也

致中和未至至诚无息未可语位育所谓一息断絶便与天地不相似也

周翼微问曾点暮春数语是位育气象否曰是他见得境界如此然工夫未易到也

郁东堂问不睹不闻时光景如何曰无不睹无不闻问何为曰由不睹故无不睹有所睹则不能无不睹矣由不闻故无不闻有所闻则不能无不闻矣曰有睹有闻是主一否曰未便是主一此时须下主一工夫

诚是体敬是用诚即敬之本体敬即诚之工夫

有心存诚便是敬无心而敬便是诚

敬而能成则诚矣

诚敬即中庸明诚诚者天道敬者人道敬从知入诚自行来

敬学者之事也诚圣人之事也学者而欲至于圣人其必由敬乎敬以立其本矣然非致和则道无由明非力行则道无以行知行并进自强不息作圣之功也顾知行非二道也不知不足以为行不行不得谓之知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由此而进于诚庶几其圣乎诚天道也敬人道也诚则无不敬矣敬则可以至于诚矣

朱子谓大学吃紧全在一敬字明明徳敬也格致知也诚正行也止至善诚也大学其尽于兹矣

敬其中庸之教乎诚其中庸之性乎戒惧慎独敬也不显笃恭诚也知行知仁之事合一勇之事也中庸其尽于兹矣

曾子由日省以几于一贯日省敬也一贯诚也颜子由仰鑚瞻忽以至于卓尔仰鑚瞻忽敬也博文知也约礼行也卓尔几于诚也孟子道性善由集义养气以至于不动心性善敬也集义知也养气行也不动心几于诚也合中庸大学观之颜曾思孟之学俱尽于兹矣后儒从可知矣

孔子浑是一诚然吾十有五一章亦可想见大概志学敬也立与不惑知天耳顺知行也不踰矩诚也虽生知安行之圣其进学次第亦必如此

天下无数道理总贯他全在知行二字若道理日在天下我不能知与我无与既知矣复不能行亦与我无与

知之非难行之为难行之非难久之为难久之非难终之为难

如皋吴白耳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莫是纔学则知行并进否乎曰古之学者为己故纔学则知行并进今之学者为人故纔学则知行便分

阳明谓真知即是行欲得此旨则真行即是知也子夏虽曰未学一节即是此意

九咸问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何如曰若说字义则知行自分若说工夫则知行自合然亦有知过而行不及者智者之类是也亦有行过而知不及者贤者之类是也不可执一不须争辨

陈言夏问中虚中实何以皆为孚信之象予曰中虚是无私心中实是天理

以用养体由体达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制之于外以安其内所谓以用养体也有未发之中自有已发之和则盛德之至动容周旋中礼矣所谓由体达用也

人多自矜其所长多喜从熟处走只是所习在此由此观之习之功大矣可不慎欤

学而时习之论语上开口便说一习字曾子又曰传不习乎习即是学孔子言习相逺原分善恶两途今为不学不虑之说者纔说习便道是不好字面亦未知习字之义也

不学不虑两言孟子本谓孩提之童不学而所知自然能合道此为良知不虑而所行自然能合道此为良能今不论合道不合道而但论学虑不学虑则甘食悦色何尝学虑真是以狂药投人自谓醍醐甘露

罗近溪以不学不虑为求仁之方非也仁者无私心而合天理不学不虑只是无私心未必合天理必不学不虑而所知所能无不合天理然后谓之仁良知良能良字切须着眼

孩提之不学不虑犹圣人之不思不勉不学不虑非孩提之仁义也良知良能则仁义也不思不勉非圣人之中道也而中而得则中道也今之为学者竟以不学不虑混为不思不勉不论知能之良与不良不论从容之中道不中道而概以为此即是道善乎罗念庵之言曰但知即百姓之知能以证圣人之精微不肯反小人之中庸以严君子之戒惧两言可谓切中其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燕子农家

    燕子农家

    上辈子风华绝代、杀伐果断的温婉,重生在明朝这个鸡不生蛋的山坳里只想跟着林渊这个俊秀山里汉混吃等死,随波逐流。没想到,明朝这个操蛋的年代还是不依不饶的将她们一家卷进是非。忍无可忍的温婉一脚踢翻了她男人,叉着细腰,破口大骂“贼老天,你要斗,咱们便来斗一斗!”被踢翻在地的男人咬着唇挥着小手绢“婆娘威武,婆娘霸气!”【柿饼粉丝群群号:729657807】
  • 总裁非常不善

    总裁非常不善

    秋可沁十八岁成年礼喝醉了。喝醉之后的她,放下豪言,要扑倒帝都高不可攀,30岁都没有和任何一个女人或者男人传过绯闻的宫邢珩。扑倒是扑倒了。但事后,秋可沁就后悔了。可后悔没用,她被宫邢珩豢养了。成了宫邢珩的未婚妻,开始了隐藏而又害怕的未婚生活。可在某一天,秋可沁发现,宫邢珩竟然是因为这样才娶她的。
  • 拿部手机闯异界

    拿部手机闯异界

    程凡贪小便宜从神秘风衣人手中以低价购得一部号称永不断电的次世代光能手机“魅影-X”,随机还附赠蓝牙耳机一枚,却没想到因此在睡梦中被莫名其妙传送至异世界。“魅影-X”手机商城内虽然拥有海量神奇应用,但需要大量金币点才能购买。程凡也就此开启了:赚大钱、买应用、泡美女、战宿敌、集纹影的全新异界生活。然而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程凡的幸运之旅,还是阴谋陷阱中被恶意安排下的一环......
  • 王火文集·第九卷:西窗烛 带露摘花

    王火文集·第九卷:西窗烛 带露摘花

    《王火文集·第九卷》收录了王火曾出版的四本散文随笔集:《西窗烛》《带露摘花》《王火散文随笔集》《王火序跋集》,共收文章百余篇。囊括了王火各时期创作的各类型散文,有怀古咏史的史事随笔,带露摘花的生活抒情,也有遍访海内外的旅行游记,作品的创作感受和书评序跋。这些文字多侧面地反映出了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经历、与之交往的同好友人、文学批评精神及人格风貌,对研究作家作品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这也是一部文集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之一。
  • 废墟重建计划

    废墟重建计划

    末日,丧尸,饥荒,瘟疫,变异体,被消失的物种隔离………到底是谁在幕后操控着这一切?
  •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这里弗洛依德清楚地肯定了集体力量在文明中的作用,看到了社会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在创造性的探索和活动中,即个人成功的最有前途的领域,理性与非理性是人的两条腿。理性离不开非理性,非理性亦离不开理性。他们的相互作用,才是成功的保证,人类的活动一面是走向未来,一面是走进历史,我们在看到文明的未来的同时,也会看到我们对文明的不满。本书本着通俗易懂的原则从弗洛依德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主要作品编译而成,并参考了一些英译本。
  • 追涯

    追涯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总有一些人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妄图逃脱命运的摆布;却发现即使万能的神也逃脱不了命运的枷锁。上古时期,天地裂变;时空出现裂缝;命运女神冲出封印。千年孤寂,一念成魔。时空出现裂缝,时间空间的秩序被打乱。神族大肆绞杀魔族,魔族退而化成兽。神族神力之源,盘古巨树,一夜之间枯朽;诸神神力逐渐衰竭,纷纷堕入生死轮回。堕入轮回的诸神凭借神之血脉,吸取天地灵气;逐渐分化出强大的氏族。
  • 邪意沸腾

    邪意沸腾

    少年得轮回系统,战灵随身,在世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誓做隐藏在黑暗中的大佬 引子:灵魂中的宿命,延续千百代血液中的执着,传承无数年科学真的只是灵魂的最终归宿吗?又或者还有另一条无上之路?
  • 狂暴升级系统

    狂暴升级系统

    沧澜大陆,万灵修武.成道者,碎星河,破苍穹,动乾坤。地球的游戏天才秦霜因怒摔键盘而被电死,魂穿异界,获升级系统辅助,千百万部小说主角的技能任挑选。自此,搅风云,弑天骄,战万族,傲视天地。这是一条狂暴的升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