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曰圣智之无下。第二番也。般若无知。此是圣智之无。惑智性空。此是惑智之无也。般若无知。亦无生灭。惑智性空。亦无生灭。两无何异耶。答曰圣智之无者无知下。圣智无有知。惑智知体。皆无别也。所以无者是义也。虽同言无。其义各异也。何者夫圣心虚静下。谓圣心无执着也。无有执着之知。而言其空也。可曰无知下。可名此为无知。不得名为知空也。惑智有知下。谓惑智有执着也。有此执着之知。而言其空也。可曰知无下。可名此为知空。不得名为无知也。无知即般若之无下。般若无取相。故曰无知。惑智体性空。故曰知无。知无即是真谛之实相耳。言用即同而异下。论用则本同成异。论寂则本异成同也。同故无心于彼此下。言同边则彼此无差别。言异边则彼此各有殊。谓般若有照境之力。真谛有发智之功也。亦可言异。则般若有鉴照之功。真谛无也。是以辨同者下。言同者。谓异法为同也。言异者。谓同法为异也。斯则不可得而异下。究竟言之。不可得定异。不可得定同也。何者内有独鉴之明下。释前寂同而用异也。内有独鉴之明。即般若用也。外有万法之异。即真谛用也。万法虽异下。虽有实理。要以般若照之。方得显也。内外相与以成其照功者。由内见外。由外发内。故曰相与也。此圣所不能同用也者。此即用异。圣人不能令同也。内虽照而无智下。照而无知。即是智寂。实而无相。即是境寂。两法体性同皆是无也。内外寂然相与俱无者。两法皆寂。俱是空也。此圣所不能异寂者。此即寂同。圣人不能令异耳。岂曰续凫截鹤下。此语出庄子。庄子外篇骈拇章云。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即悲。故性长长非所断。性短短非所续。今借此语。以明境智虽异而同。不待同而后同也。夷平也。盈满也。岳山也。壑溪也。诚以不异于异者。即以不异者为异也。故虽异而不异者。既以不异为异。异不可为异也。于无异法中而说诸法异者。诸不异为异也。亦不一相下。不一不异。即非同非异也。难曰论云言用则异下。第三番。即就用寂为难也。未详般若之内即有用寂之异者。有本云。即有用寂之异不也。有本无不字。今不用不字也。直问般若之内何得复有用寂之异乎。若有不字。则是两端为有为无也。答曰用即寂下。更泯用寂也。寂用体一下。寂用既是体一。同从理出。而有异名也。更无无用之寂主于用者。非谓离用之外别有一寂。为用之主也。是以智弥昧下。弥益也。逾越也。圣智弥昧。其用越明。圣神益静。其应越动也。岂曰明昧动静之异者。虽云明昧动静。又复泯之为一也。故成具云不为而过为者。不为过于为也。无心无识下。无心无识。深复知觉也。是则穷神尽智下。谓此二经。穷尽神妙智慧。极言象外之谈论也。即之明文下。通谓此般若无知论也。以此论之明文。则圣心无知可于见也。亦可即指此上二经。为即之明文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王俊凯之我们说好不分离
【全书免费】他俩是青梅竹马,还定着婚。因为两家的世交被送到了一个别墅中,那时两人已经上了高中。因为两人对彼此没有好感,都打算等到18岁之后解除婚约,可不知道为什么,王俊凯竟然慢慢的喜欢上了她,而她也知道自己喜欢上了王俊凯。接着,她却出了意外。。。。人性改一改 人气百分百
阐述了一个人的成长、成功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甚至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也和他的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发现有些人很有才华和能力,却经常失败,其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好人缘。人际关系专家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作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人越是懂得人际关系,就越能适应社会,其人生成就也会越大。那么,如何获得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人的良好的本性,能够让人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完美地解决事情的习惯和能力,简单地说,无外乎会做人而已。这些人处理事情不急不躁,自然能井井有条;对待朋友热情诚恳,自然能左右逢源;看待事情冷静客观,自然有真知灼见;面对挫折勇敢坚韧,自然能百折不挠。化学武器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引发世界范围的军事变革,不断产生着前沿武器。前沿武器是指与传统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力和作战方式上都有本质区别,是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新型武器。晚清政商笔记2:黄金套
晚清政改失败,清王朝迅速崩溃,分析起来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根本性的一个原因是财政制度腐败,官员贪腐成风。本书从官商个人生活圈入手,剖析晚清政商名利场的种种关系,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描述了晚清政商两界的若干生活场景。权钱交易,官商勾结,晚清社会的世相百态,尽在其中。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讲述历史大事件的同时,广采多种笔记、野史、年谱、方志、传记以及轶闻趣事,将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完美结合,宛如晚清社会的一幅幅民俗风情画,枯燥无味的历史由此变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