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5100000002

第2章

建置沿革

湖州

上湖州吴兴郡昭庆军节度治乌程归安二县 【见熙宁九域志】 实禹贡周职方扬州之域 【尚书禹贡震泽底定孔安国注曰震泽吴南太湖名周官职方氏扬州其薮泽具区其浸五湖郑氏注曰具区五湖在吴南】 防风氏国在焉 【国语汪芒氏之君守封隅之山注封隅山在吴郡永安县史记注汪罔氏即防封氏国今在武康兼见通典】 后属句吴 【史记吴世家太伯奔荆蛮自号句吴皇览曰太伯冢在梅里聚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吴至衡山杜预注曰衡山在吴兴乌程县南】 吴亡入越越灭入楚 【史记越世家楚威王杀越王无强尽取故吴口地至淛江徐广曰当周显王四十六年】 秦并诸国罢封建为郡县及定荆并越置会稽郡又以其地置县曰乌程隶会稽曰故鄣隶鄣郡 【史记秦始皇二十五年定荆江南降越君置会稽郡二十六年李斯议曰今海内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始皇是之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杜佑谓鄣吴兴郡之西境会稽吴兴郡之东境是也汉高祖平秦取楚六年统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 【汉书高祖六年正月以故东阳郡吴郡鄣郡立刘贾为荆王注吴郡本会稽也十一年贾为英布所杀十二年以三郡立濞为吴王景帝三年濞反诛国除】

景帝四年以属江都国废隶郡仍秦 【汉书江都易王非景帝前一年立为汝南王击吴吴破徙王江都治故吴国元狩二年子建谋反自杀国除传云地入汉为广陵郡非也广陵止得江都等四县尔】 元封二年更鄣郡曰丹杨 【见汉志后汉作阳晋志作杨以山多赤柳也】 永建元年分会稽浙江以西为吴郡 【后汉志】 三国分汉孙氏霸有江南皓侯乌程入嗣吴统 【吴主皓以永兴元年十月封为乌程侯】 宝鼎元年适明陵有寇皓以吴郡之永安余杭临水阳羡丹阳之故鄣安吉原乡于潜 【汉书作(上兟下日)】 诸县之水悉注乌程乃合九县为郡而以乌程为治所名曰吴兴镇山越藩陵邑且志所自起也 【吴志皓即阼谥父和文皇帝改葬明陵吴兴统记云明陵在州西一里吴志宝鼎元年十月永安山贼施但等聚众数千人劫皓庶弟谦出乌程取孙和陵上鼓吹曲盖丁固等讨败之分吴丹杨为吴兴郡诏曰古者分土建国因事制宜今吴郡阳羡永安余杭临水及丹阳故鄣安吉原乡于潜诸县地势水流之便悉注乌程既宜立郡以镇山越且以藩卫明陵奉承大祭其亟分此九县为吴兴郡治乌程南史沈约传云宝鼎二年误也又按汉志及通典乌程阳羡故鄣于潜本秦旧县永安汉初平中分乌程置临水吴时分余杭置晋武帝更名临安安吉原乡汉中平年分故鄣置】 吴兴之郡昉于此矣晋太康元年平吴三年析乌程西乡为长城东乡为东迁 【见舆地志按晋志吴兴郡统县十有东迁长城无阳羡旧图经云晋平吴加领东迁长城二县】 又改永安为武康 【见旧唐志沈约传云太康三年】

永兴元年割阳羡及长城之北乡为义兴郡 【晋志】 宋复分故鄣置绥安县 【旧唐志绥安唐改为广德】 齐因之梁置震州 【旧图经统记诸书据通典元和郡县志皆曰梁改为震州陈后为吴兴郡绍兴中续图经辨之曰自秦置郡至陈未尝改革隋氏一统始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按梁书杜龛传龛为震州刺史吴兴太守遂后以郡兵拒陈文帝军是梁分浙西数郡为震州始吴兴非改郡也其说亦未审自秦置郡汉元封中已分十三州置刺史至梁天监十年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县干二十二后又恢拓士宇以旧州遐阔多有析置大同中有州一百七郡县亦称此谓隋始改郡非也以隋志考之自梁以来往往以郡为州以县为郡又别置诸县纷纷不一如同安郡置豫州而属县宿松为商堪郡怀宁为晋熙郡望江后为大雷郡同安为枞夏侯诸州郡所置大率如此故自钦天监官多兼领如火领亶为司州刺史领安陆太守马道根为豫州刺史领汝阴太守据隋志安陆郡梁置南司州安陆县旧置安陆郡庐江郡梁置南豫州合肥梁置汝阴郡即此可见盖当时以吴兴郡为震洲而乌程为吴兴郡初未尝废郡名也旧唐志曰梁置震州取震泽为名是矣又统记云梁敬帝置震州陈高祖废按敬帝在位纔三年而陈高祖得之故震州自杜龛外不闻】 陈废州名

隋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九年平陈大加并省乃以余杭临安 【晋改临水曰临安】 于潜又并武康隶杭州并故鄣安吉原乡入绥安隶宣州以东迁长城复入乌程隶苏州而郡废 【隋志平陈后吴兴郡废并东迁入焉又废长城武康又并故鄣安吉原乡入绥安属宣州】 仁寿二年置武康割乌程又分长城为湖州 【隋志仁寿中置湖州又武康长城并仁寿二年后置】 取太湖为名也湖州之名昉乎此 【旧唐书郡国志五湖之表州以为名】 大业二年州复废三县仍属苏杭 【通典云炀帝初废湖州其地入余姚入吴郡】 唐高祖取隋武德四年复置湖州领乌程一县仅存州名而已又以豪杰来归权创州县就拜守宰以宠之而武康长城安吉皆自为州 【唐志湖州武德四年置又是年长城置雉州安吉置桃州武康仍为武州湖州领乌程一县六年复没于辅公祏七年平贼复置统记云大业末沈法兴值隋乱引兵守江上于旧州立吴兴郡唐武德三年为李子通所陷四年杜伏威平之复置湖州六年又为辅公祏所陷七年季孝恭为刺史复置州参考诸传沈法兴大业初为吴兴太守复为李子通所败自后别无更置又唐会要云湖州开元七年置及置乌程县误也】

七年太宗即位州县权置者并省略尽始以武康长城来属又并安吉原乡入长城 【唐志武德七年废武州以武康来属又省雉州及原乡并人长城来属又废桃州以安吉入长城】 麟德元年复置安吉天授二年析武康东乡置武源定为五县天宝元年又改州为吴兴郡武源再改为德清 【唐志武源景云二年改临溪天宝元年又改为德清县】 干元元年复州名 【旧志】

干宁二年以钱镠为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兼领二浙三年赐军号忠国升节度镇使以授刺史李师悦【唐方镇表文德元年置忠国军节度使治湖州续图经云据师悦神道碑以为丙辰年当干宁三年按统记李师悦光启元年授大德元年加检校右仆射景福二年加防御使干宁三年加忠国军节度使表误】 州于是始为节镇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四年镠始以钱镖为刺史 【五代史吴越世家干宁二年镠为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兼有二浙光启三年取苏常唐刺史题名云干宁四年高彦授招讨使天佑四年卒官其子沣袭七年为众所逐镠至州安抚以钱镖为刺史是镠虽在干宁中领二浙其刺史尚是唐置至高沣见逐始以其亲为之据有其地按唐纪天佑四年逊于梁梁太祖改元开平是时后唐李克用存勖仍唐年号称天佑至十九年题名盖仍唐年号称天佑七年即梁开平四年也梁太祖即位封钱镠为吴越王镠受其封合用梁开平号】 后割武康隶杭州 【五代史职方考武康故属湖州梁割隶杭州】 改长城为长兴 【淳熙中郡庠志旧编云吴越避朱梁太祖父讳也按五代史梁太祖之父讳诚镠尝受梁吴越王封故避】 周显德四年改忠国军为宣德以钱偡为节度使 【偡唐韵音湛湛然齐整】 宋混一区宇僭伪毕臣太平兴国三年吴越王钱俶纳土四年复以武康来属七年析乌程置归安

景佑元年二月宣德军改为昭庆军 【旧编载景佑元年京城昭庆门灾上问天下郡国水多处近臣以本军对命易其名遂以宣德名门昭庆名军按续通鉴长编明道元年六月壬戌大内火延燔崇德长春等八殿癸亥移御延福宫十一月甲戌修内成大赦改元二年十一月甲寅改正阳门曰宣德明年为景佑元年二月改宣德军为昭庆军事不相属又按大内南三门中曰宣德东西门曰左右长庆宣德门本梁建国门兴国七年改丹凤门祥符八年改正阳门景佑初改宣德是正阳门改宣德谓两易其名非也但修内之后延燔八殿名悉更改次年又改端明殿曰延和改继昭堂曰继圣恐是火灾之后以湖郡多水用其军额为门名以厌火祥既为门名军额虑更改未可知也俟考】 军于是始名昭庆

自秦始皇二十五年 【岁在己卯】 初置郡县越四百八十八年为吴宝鼎元年 【岁在丙戌】 始为吴兴郡又三百二十六年为隋仁寿六年 【岁在壬戌】 始为湖州又二百四十九年为唐干宁三年 【岁在乙卯】 始为节镇繇宝鼎元年至庆元六年 【岁在庚申】 凡九百三十五年一为震州再为吴兴郡三为湖州节镇之名亦三易州郡所隶晋分天下为十九部隶扬州 【晋志】 隋初隶扬州行台大业末隶徐州总管 【见统记】 唐分道置使属江南东道 【唐志太宗元年分天下为十道八曰江南开元二十一年置十五道采访使江南分东西道】 今为县六属两浙西路云吴初置郡领县九乌程永安余杭临水阳羡故鄣安吉原乡于潜晋析乌程置长城东迁为县十一后以阳羡置义兴郡为县十宋以故鄣属丹阳历齐梁陈仍九县隋平陈郡废县或并省各他属 【详见刱置沿革下】

仁寿二年以武康 【晋改永安】 乌程长城三县置湖州未几复废唐武德四年复置湖州止领乌程一县七年始以武康长城来属又并安吉原乡入长城麟德中复置安吉天授中析武康置武源 【天宝中更名德清】 终唐之世凡五县梁开平中割武康属杭州又损其一宋太平兴国四年复武康七年析乌程置归安今为县六 望乌程 望归安 望安吉 望长兴 上武康 紧德清 废县四菰城郡国志云春申君立菰城县在郡南二十五里秦改为乌程至今有城因山每岁为牧马所东迁在乌程县东四十里

舆地志云晋太康元年分乌程东乡置隋平陈并入乌程原乡汉中平年分故鄣置武德七年并入长城吴兴太平兴国七年转运使高冕奏云古吴兴郡倚郭管吴兴乌程两县今为归安 【旧图经统记并云高冕所奏未知何从得之据唐书沈伯宜传云湖州吴兴人伯仪仕武后朝则是时有吴兴县但史失书废置年月所由自耳】 县旧隶本州岛今隶别州者五 于潜 余姚 临水 【即临安】 右三县隋析置杭州属临安府阳羡晋置义兴郡今属常州故鄣晋以属丹阳今属广德军

乌程县

望乌程县 【见九域志唐县分七等赤畿望紧上中下乌程旧为紧大历十二年始升望见颜真卿石柱记据唐会要乌程大历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升望本县有升望记大历中尉陈苌撰又据武德令五千户以上为上县开元十八年增千户其畿赤望紧不限户数并为上县宋建隆九年十月诏应天下县除畿赤外四千户以上为望】 三代扬州之域战国属楚时已为县曰菰城即春申君黄歇封邑也 【郡国志云春申君立菰城县在郡南二十五里秦改为乌程】

同类推荐
  • 孙子注

    孙子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纯备德禅师语录

    纯备德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仁王般若念诵法

    仁王般若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汝南遗事

    汝南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真歌颂

    诸真歌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只愿南柯梦一场

    只愿南柯梦一场

    三年前,十六岁的悯柔与慕青,尔岚一同走进了那道高高的宫墙。一年后,尔岚身亡,慕青自尽,究竟谁是罪魁祸首?随着其他秀女的加入,原本看似平静的后宫终于又再起波澜。一切的一切,逐渐在悯柔面前展开。皇帝,宸寞,父亲,碧落,先帝,沁儿,皇后,宝妃。。。原来寂寞深宫里却也曾有那么多刻骨铭心。但更多的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以为可以永远的姐妹情终于还是抵不过深宫里的明争暗斗;以为可以依靠的爱情终于还是败给了命运的捉弄;以为可以坚持的原则终于向复仇妥协;一路走来,身边的人也一个个离开。。。。。。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最后的最后,还是要靠自己独自走下去。。。书罢断肠指犹凉,只愿南柯梦一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龙的崛起(王与巫师·第一卷)

    龙的崛起(王与巫师·第一卷)

    If you thought that there was no reason left for living after the end of the Sorcerer’s Ring series, you were wrong. In RISE OF THE DRAGONS Morgan Rice has come up with what promises to be another brilliant series, immersing us in a fantasy of trolls and dragons, of valor, honor, courage……
  • 野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野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野草》是鲁迅先生创作生涯中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其中收录了散文诗二十三篇。这些作品,按鲁迅先生的说法是包含了他自己一生的人生哲学。全书以曲折幽晦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和愤懑,其文笔深沉隽永,意象玄妙奇美,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佳作,同时,也是研究鲁迅先生思想的重要资料。
  • 废材要逆天:狂妃傲行天下

    废材要逆天:狂妃傲行天下

    被唯一的亲妹妹背叛,男友劈腿,诱灌毒酒,含恨穿越。一朝醒来,凤眸凌厉。废物?花痴?简直欺人!玲珑灵体,全系同修,外加个便宜空间助阵,哪一样不是傲天大陆炙手可得的东西?呵!什么?圣兽求包养,神兽求到碗里来?不要,血统太低,她嫌!什么?一群渣渣要来挑战她?踹飞罢了!什么?你们家尊主要来娶我?不要脸,打不过,拽不过,她溜!宠文~~逗趣~~撒花收藏哦^^么么哒~N
  • 曾国藩成大事的八字箴言

    曾国藩成大事的八字箴言

    成大事八字箴言是曾国藩官场、战场的独特心得,是他阅历人生、事业后得出的黄金定律,并以深刻的洞见力著述于后人的。而曾国藩则是中国传统社会最后一位成大事的人。他在晚清王朝走向没落,内忧外患使其千疮百孔时登上历史舞台,经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历时34年,官至二品。他的一生是一部全方位、多视角的成功学全书。在他身上集中反应了中国五千年传统谋略精华。
  • 幻梦仙宇

    幻梦仙宇

    世人知道:修仙成神,是为了自由和永生。可是——如果时空是交迭纵横的。那么你眼前的这个世界,倒底是真是幻?“天”倒底为何物?我能为“天”吗!“名利情,生与死,悲欢离合,血染长空......”请看风神一脉传人,“姜小仙”的创世传奇!
  • 这座城,这个城中村

    这座城,这个城中村

    在这座城,这座城里有个城中村,游走着这么一群人,在这里演绎着爱情,友情和亲情。在道德和底线面前,善良、正直坚毅、宽容、容忍的荨欢,深情、温柔、善解人意的晨风,两位主人公为主线,经历重重苦难的考验,最后终于修成正果的故事……
  • 核战废土

    核战废土

    {纯末世,无异能,无进化,军迷文}当昔日的蓝天布满了导弹尾烟的那一刻,我们拥有的一切,所珍惜的一切都毁了......从那一天开始,所有人都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所拥有的生活,拿起了枪为明天可以看到阳光而战斗。总人有问,这场浩劫里有谁是救世主吗?很抱歉!没有!谁都不是!周围这一切都是无数平凡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是这个世界的英雄!都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
  • 萌妻食神

    萌妻食神

    本姑娘一招鲜吃遍天,先养娇了你的胃,再养刁了你的嘴,任你是邪魅神君还是难缠婆婆全搞定,至于那些闲的蛋疼的妯娌们就继续羡慕嫉妒恨吧!姑奶奶不伺候。
  • 社会世情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社会世情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