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萧蜕庵(蜕),以篆籀名一时,尤精小学,通内典,究岐黄家言。为古文辞,简古超迈,同里惟金丈叔远可颉顽。诗学山谷,傲兀可喜。今夏袖其稿属杨[C043]恙删定,[C043]恙为之序,称“其诗清激氵勿穆,如孙登之啸,成连之琴,吹万不同,皆合乎天籁。”又谓:“同邑与蜕公侪辈称诗者,推石友沈汝瑾、摩西黄人。摩西恢艳逼定庵,奇肆凌仲瞿,然起讫不匀,颇鲜完璧。石友高自标致,语必少陵,才力有限,时露窘态。蜕公不专攻,而雅近宋贤,力求真宰”云云,论次颇得其实。余未识蜕公,而其伯氏谷士,季氏益友两先生,曾接座闻绪论。见蜕公诗不下数十首,最喜其《游小云栖》一律云:“十年不到此,丈室故萧然。绝壑锵悬溜,危藤络碎天。幽禽送孤ミ,群绿斗新妍。坐久遗生灭,松风已入禅。”“危藤”五字,写景最妙。吾友王瑗仲亦有句云:“树影络危石”,构想颇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金色的墓地
《金色的墓地》是作者在叙事艺术上颇具创意性的一部长篇力作。《金色的墓地》以细腻饱满的笔触,对太行山革命老区一个叫匡家峪的小山村在改革开放中所经历的阵痛和历史变迁进行了描绘。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独立师曾在这里驻扎多年。村边的那片抗日英烈墓地,记录着小山村血与火的过去;一户由祖孙三代、四个不同姓氏组合起来的大家庭,成为那段血腥历史的活的标本。家中的大孙子匡世宗,先是当副县长,后来辞职回村,从他的爷爷、一位威震太行的抗日老英雄的手中接过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征程。曲折艰辛的创业道路,扑朔迷离的爱情纠葛,在一群与老区有着血肉联系的年轻人中,演绎出一幕幕跌宕起伏的动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