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2100000145

第145章

吴志周瑜传云。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惧。权延见羣下。问以计策。瑜曰。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幷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以持久。然观操军方联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幙。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居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瑜与程普又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兵未交锋。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擥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江表传云。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干往见瑜。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诣瑜。瑜出迎之。立谓干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曰。吾与足下同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聚阔。幷观雅规。而云说客。毋乃逆诈乎。瑜曰。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因延干入。为设酒食毕。遣之曰。适吾有密事。且出就馆。事了别自相请。后三日。瑜请干。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仗讫。还宴飮。示之侍者服饰珍玩之物。因谓干曰。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干但笑。终无所言。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中州之士。亦以此多之。

山阳公载纪云。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塡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踏。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旣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七胜记

不知何人所作。按三国志载亮南征事甚略。孟获七纵七擒见汉晋春秋。而擒之纵之之实亦不尽载。按亮出师表云。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即指擒孟获事。剧中多半原本演义。作者但取其情节可观。亦不暇订其眞伪也。五路进兵之说。后主传及亮传俱无之。不知何所据。亮妻黄氏。载襄阳记。糜氏亦无可考。

诸葛亮传云。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汉晋春秋云。亮在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并服。募生致之。旣得。使观营阵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阵。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此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邓芝传云。吴王孙权请和。先主累遣宋玮、费袆等与相报答。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芝见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亮答之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修好于权。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幷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报聘于蜀。蜀复令芝重往。权谓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幷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耶。

秦宓传云。吴遣使张温来聘。百官皆往饯焉。众人皆集而宓未往。诸葛亮累遣使促之。温曰。彼何人也。亮曰。益州学士也。及至。温问曰。君学乎。宓曰。五尺之童皆学。何必小人。温复问曰。天有头乎。宓曰。有之。温曰。在何方也。宓曰。在西方。诗曰。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温曰。天有耳乎。宓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若其无耳。何以听之。温曰。天有足乎。宓曰。有。诗云。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若其无足。何以步之。温曰。天有姓乎。宓曰。有。温曰。何姓。宓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答曰。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答问如响。应声而出。于是温大敬服。

襄阳记曰。黄承彦者。高爽开列。而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诺。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

○通仙枕

一名双恩义。不知何人作所。演刘弘敬事。弘敬义嫁兰荪。载太平广记。【广记方兰荪。小说作裴兰荪。】其抚李逊之子。见于小说。幷合裴女事。标曰李克让竟达空函。刘元普双生贵子。乐府家因作尺素书剧。此则又幻出通仙枕一节。以作标题。其曰双恩义者。则以裴、李两家俱感其恩义而言也。

略云。李春芳、字彦靑。本籍西粤人。【按李春芳。句容人。兴化籍。明嘉靖丁未科状元。世宗末年入内阁。穆宗时为首辅。养亲南归。后谥文定。剧借用其姓名耳。刘弘敬乃唐时人。而作者以为宋眞宗时。悞也。】父名克让。携妻张氏。及子春芳。女琼芳。流寓京师十载。中三甲进士。授钱塘县尹。【按三甲进士即授知县。乃明朝制度。非唐宋故实也。】在任一年。忽遭奇症。目度不起。妻子无亲戚可依。素闻洛阳刘弘敬、字符普。疎财好义。但无一面。因使妻自往煎茶。乘间作书一函。缄付妻子。封面云。辱弟李逊书。呈洛阳恩兄刘元普亲拆。未几遂没。弘敬。洛阳人。尝官靑州刺史。【广记。刘弘敬。彭城人。未尝为官。字符溥。小说作元普。】饶有家赀。年七旬余。继妻王氏。无子。风鉴者言其敛怨招愆。寿在旦夕。【此本广记。】弘敬叱辱总管内侄王文用。传示乡城。一切债券尽还。诞辰开燕。有道人送画一轴。张挂时。中有音乐。及开展。则跳出快活仙。遗下通仙枕。枕字两行云。此枕通仙。暂与君眠。奇缘妖祸。一梦九天。仙复跳入画中而去。及春芳母子持逊书至。弘敬茫然不省。默揣必慕我虚名。欲托妻子。乃认八拜之交。使居西园。取逊柩于钱塘浮丘寺中。为之营葬。【李彦靑母子事。全据小说。通仙枕一段。空中结撰。】裴兰荪者。襄阳刺史裴习、字安卿之女也。【广记乃方兰荪。其父淮西卑官。此剧据小说而作。】习居官甚淸。且极仁慈。在京时曾疏劾丁谓。及守襄阳。因天暑宽纵狱囚。大盗李二虎号赛李逵。乘懈越牢。杀刘通判、王把总而去。事下三法司。谓委刑部侍郞与都御史兼大理卿赵抃、锦衣指挥使林特会审。谓欲置重辟。抃坚执不可。习得不受非刑。从轻谪配。出狱。候旨于淸眞观中。感病而没。兰荪惟一母舅郑公佐。为西川节度。道远不能通。乃插标卖身以葬父。【按此段蓝本广记。而多所增改。小说中亦无越狱者姓名。元溥本唐人。兰荪父以吴元济受累。此剧据小说作宋眞宗时。遂增出丁谓赵抃林特等。不自知其悞也。】弘敬妻王氏。以夫虑乏嗣。使侄继宗、字天佑及己侄文用挟资买妾。遂凭媒薛媪用银百金买归。弘敬见其惨容。询得事实。语王氏云。我宁灭绝子孙。敢污裴使君之女。乃令认己为父。而迎其父柩与李同葬。【按小说。天佑即王夫人子。乃因此事积善而得。此作长年之侄。与小说各异。】王文用欲得李琼芳为妻。浼姑言之。弘敬不可。乘间调戏琼芳、兰荪。俱为所叱。弘敬亦颇知之。且于枕中得梦。琼芳合配刘天佑。兰荪合配李春芳。遂择吉日。各令相配。文用大恨。会赛李逵以妖术作乱。文用遂首弘敬党妖。窃其通仙枕为据。谓裴习纵盗。本是妖党。刘弘敬窝藏其女。幷牵及春芳兄妹。弘敬方遣春芳、继宗入都应试。郑公佐自西川召入。拜枢密使。总裁春闱。已拔二人卷进呈。而丁谓迁大司寇。必欲文致其狱。琼芳绐文用。使之宽己。从轻发保。文用挺身保出。逼以为妻。琼芳绐使成婚。刺杀文用。元普之仆刘恩。见其义烈。当官认为己罪。丁谓方锻炼未已。公佐疏劾谓奸。辨弘敬无罪。而春芳已擢状元。继宗已擢探花。朝廷因公佐言。释弘敬于狱。抵谓罗织之罪。命春芳继宗讨贼。顷刻成功。加官晋爵。王氏生子弥月。众人俱梦裴习、李逊吿以请于上帝。为弘敬益算延龄。兼生贵子。弘敬乃述李逊空函事。闻者益叹羡其厚德云。【广记不言兰荪所配何人。小说言配彦靑。小说无春芳妹琼芳事。此剧云配刘天佑。盖小说乃张氏遗腹女凤鸣。配弘敬新生之子天佑也。此其客异处。小说虽有王夫人欲以兰荪配文用之说。元普亦但以文用经纪人。故以嫁于彦靑。剧中叙出文用种种作恶。至杀身乃已。亦与小说大异。刘李并未获罪。剧亦生造。梦中奏天庭之说。则本之小说。而广记亦载。非无因也。】太平广记阴德传云。唐彭城刘弘敬、字符溥。世居淮淝间。资财丰盛。长庆初。有善相人于寿春相逢。决其更二三年必死。元溥信之。乃为身后之计。有女将适。抵维扬求女奴。资行用钱八十万。得四人焉。内一人方兰荪者。有殊色。而风骨姿态。殊不类贱流。元溥诘其情。久乃对曰。贱妾家本河洛。先父卑官淮西。不幸遭吴寇跋扈。缘姓与寇同。疑为近属。身委锋刃。家仍没官。以此湮沈无诉。贱妾一身。再易其主。今及此焉。元溥太息久之。因问其亲戚。知其外氏刘也。遂焚其券。收为甥。以家财五十万。先其女而嫁之。兰荪旣归。元溥梦见一人。被靑衣秉简望尘而拜曰。余兰荪之父也。君寿限将尽。余感君之恩。当为君请于上帝。后三日。元溥复梦兰荪之父立于庭。紫衣简。侍卫甚严。前谢元溥曰。余幸得请君于帝。许延君寿二十五载。当及三代。其残害吾家者。悉获案理。帝又悯余之寃。署以重职。获主山川于淮海之间。呜咽再拜而去。后三年。相者复至。迎而贺元溥曰。君寿延矣。自眉至发而视之。有阴德上动于天者。元溥始以兰荪之父为吿。相者曰。昔韩子阴存赵氏。太史公以韩氏十世而位至王侯者。有阴德故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忍界神路

    忍界神路

    苏少本来是火影粉,意外穿越到火影世界,可是距离那场毁天灭地的第四次忍界大战只有三年了,苏少突然觉得这里好危险,他只想回家……他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回到自己的世界!
  • 异世最强武帝

    异世最强武帝

    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不容错过,看小小人物如何走上人生巅峰
  • Howards End

    Howards E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游化龙

    西游化龙

    饱读网络小说的宅男陈闲,意外穿越到封神以后的西游世界。成为一条白蛇的他,靠着血脉传承得来的化龙诀为了变回人身和长生不老,他踏上了修仙化龙,纵横西游之旅。
  • 残阳凄艳

    残阳凄艳

    一新手女贼,一次意外后倾心于他,偏偏他有所爱,只能默默以下属的方式在他不远不近的地方关心着他,爱在心口难开……几次以命换命救他,而他从来不知道,直到女贼为救他而死在他面前他都不知道她爱他……
  • 画卷珠帘

    画卷珠帘

    她是书画世家的闺秀,因不公的姻亲要嫁给萧家傻子,她带着画卷进京退婚,却无端卷进波澜诡谲的宅门里。那些风流才俊的儿郎们曾对她诉说:大傻子:“你是我娘子,你不喜欢我……”三狐狸:“你宁肯嫁给白痴,也不愿嫁给我!”四瞎子:“当年我没有赴约,你恨我吗?”可是,他们倾吐真心的人都不是她。她只是陷入这场错综复杂的爱恨纠葛里的局外人,她只想远离深宅的是非恩怨,可谁能告诉她,她何时已将身心相付?以画传情,绘一幅绣幕珠帘里那些痴男怨女的爱恨情仇。
  • 绝色魔女

    绝色魔女

    八岁的李瑞雪刚逃下山,就遇到了当时十三岁的龙傲天,他的成熟稳定和温柔体贴,让她信赖和依赖不己,但回报她的却是背叛。八年后再次下山的李瑞雪,再次对他钟情不己,没想到换来的还是背叛。难道神女宫的女子真的只有冷心绝爱才不会被情所伤吗?难道神女宫的女子真的永远无法得到真爱吗?魔由心生,誓报复众人,从此她是让人闻之色变,残忍嗜血的女魔头,而他的含情脉脉,深沉如海,痴心不改,能含唤回她入魔的心?
  • 至尊鸿途

    至尊鸿途

    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万千种族,无尽位面,数不尽的天才不过世间一粒。尘埃天武大陆,无尽位面之一;一个妖孽般的少年,从贫瘠的世俗走来,一路饮血高歌。药武双修,绝世霸途;踩最强的敌人,战最强的种族;统领人族,踏上巅峰之路!
  • Stige对焦

    Stige对焦

    平行线处在何种交点上?轨迹又是如何演变的?因站点限制,本书原名:StigeForShellFokus
  • 王妃是个小吃货

    王妃是个小吃货

    说起江小白,有人竖起大拇指,有人说她粗鲁,行事豪迈,没有一点女儿家的矜持,温婉。某男:大胆!不许议论本王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