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2100000034

第34章

纯仁、字尧夫。中皇佑元年进士第。知武进县。以远亲不赴。易长葛。又不往。仲淹曰。汝昔日以远为言。今近矣。复何辞。纯仁曰。岂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耶。昼夜肄业。至夜分不寝。置灯帐中。帐顶如墨色。仲淹没。始出仕。以著作佐郞知襄城县。兄纯佑有心疾。事之如父。宋庠荐试官职。谢曰。辇毂之下。非兄养疾地也。富弼责之曰。台阁之任岂易得。何庸如是。卒不就。后累拜兵部员外郞。兼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奏言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掊克财利。民心不宁。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愿陛下图不见之怨。神宗曰。何为不见之怨。对曰。杜牧所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是也。作尙书解以进。加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及薛向任发运使。行均输法于六路。纯仁言小人掊克。生灵敛怨基祸。安石以富国强兵之术。启迪上心。在廷之臣。方大半趋附。宜速退安石。答中外之望。不听。遂求罢谏职。改判国子监。去意愈确。执政使谕之曰。毋轻去。已议除知制诰矣。纯仁曰。此言何为至于我哉。言不用。万锺非所顾也。其所上章疏语多激切。安石大怒。乞加重贬。神宗曰。彼无罪。姑与一善地。命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以新法不便戒州县。未得遽行。安石怒纯仁沮格。因谗者遣使欲捃摭私事。不可得。后竟坐失察寮佐燕游。左迁知和州。加龙图阁。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僚属请奏而待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讙曰。公实活我。忍累公耶。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邠宁间有丛冢。使者曰。全活不实之罪。于此得矣。发冢籍骸上之。诏本处监司穷治。乃前帅楚建中所封也。环州种古执熟羌为盗。流南方。过庆呼寃。纯仁以属吏。非盗也。古避罪讼。诏御史治于宁州。纯仁就逮。民万数遮马。涕泗不得行。至有自投于河者。狱成。古以诬吿谪。亦加纯仁以他过。黜知信阳军。移齐州。丐罢。提举西京。留司御史台。时耆贤多在洛。纯仁与司马光皆好客而家贫。相约为眞率会。脱粟一饭。酒数行。洛中以为胜事。

○义烈记

亦汪廷讷所作也。薛应和为之序云。东汉党锢之事。张山阳亡命。而孔氏争死于一门。高义薄云天。伟烈贯金石。余友无如君檃括其槪。编为传奇。戏剧中有系名敎。非偶然已也。剧中皆纪实多。本汉书列传。

按矫诏诛窦武、陈蕃者。乃王甫与曹节也。剧中皆以为侯参事。而不载王甫。盖以侯览乃诬张俭为锢党者。遂并以甫事入之。便于前后关目照应耳。然参为益州刺史。被诛。初未尝为中常侍。剧则以览为参矣。又按董卓在桓灵时。尙在外为将军。为刺史。至少帝时。始入朝。其拜郞中。乃从张奂击破汉阳叛羌时也。乌得有为侯参母寿事乎。且卓传中载卓助袁术等诛宦官。及上书追理陈蕃、窦武诸党人。而剧中乃言其附侯览。捕张俭。收孔褒。皆非实事。盖以卓之所为。与曹节、王甫等相类。即其追理诸党人。亦徒好名而非本心。故即借此事纽入为点缀也。又按曹节、王甫之矫诏诛窦武。在建宁元年。至光和二年。阳球始奏诛王甫。曹节则光和四年乃卒。而蔡邕之为议郞。在建宁之三年。未尝有劾曹节等事。又邕附董卓者。而剧中则以为幷劾董卓。盖因邕尝对问于金商门。令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以诏书喩旨。邕切言极对。讥刺竖宦。宦官遂造作飞条。致邕刑罪。颇类劾曹节者。又以附董卓事为邕身名之玷。故反入为点染也。

张俭传云。张俭、字符节。山阳高平人。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奏。并不得通。由是结仇览等。乡人朱并素性奸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吿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复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殄灭。郡县为之残破。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交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孔融传云。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性好学。博涉多闻。山阳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怨。览为刊章下州郡。以名捕俭。俭与融兄褒有旧。亡抵于褒。不遇。时融年十六。俭少之而不吿。融见其有窘色。谓曰。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耶。因留舍之。后事泄。国相以下。密就掩捕。俭得脱走。遂并收褒、融送狱。二人未知所坐。融曰。保纳舍藏者。融也。当坐之。褒曰。彼来求我。非弟之过。请甘其罪。吏问其母。母曰。家事任长。妾当其辜。一门争死。郡县疑不能决。乃上谳之。诏书竟坐褒焉。融由是显名。

范滂传云。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太守宗资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嫉恶。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狱吏谓曰。凡坐系皆祭皋陶。滂曰。皋陶贤者。古之臣。知滂无罪。将理之于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狱吏将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诘辨滂等。皆三木囊头。暴于阶下。王甫诘曰。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共造部党。并欲何为。滂对曰。臣欲使善善同其淸。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所愿闻。不悟更以为党。甫曰。卿更相拔举。迭为唇齿。有不合者。见则排斥。其意如何。滂乃慷仰天曰。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陷大戮。身死之后。愿埋滂于首阳山侧。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甫愍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滂后事释南归。建宁二年。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可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决。滂白母曰。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滂受敎。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李膺传云。字符礼。颍川襄城人也。初举高第。后拜司隶校尉。及遭党事。当考实膺等。案经三府。太尉陈蕃不肯平署。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膺等颇引宦官子弟。宦官多惧。请帝以天时宜赦。于是大赦天下。膺归乡里。及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运谋诛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及陈、窦之败。膺等复废。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

党锢传云。太学诸生三万余人。郭林宗、贾伟节为其冠。并与李膺、陈蕃、王畅更相褒重。时河内张成善说风角。推占当赦。遂敎子杀人。李膺为河南尹。督促收捕。旣而逢宥获。膺愈怀愤疾。竟案杀之。初成以方伎交通宦官。帝亦颇谇其占。成弟子牢修。因上书诬吿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于是天子震怒。颁下郡国。逮捕党人。收执膺等。明年。帝意稍解。乃赦归田里。禁锢终身。后张俭乡人朱并承望中常侍侯览意旨。上书吿俭与同乡二十四人别相署号。共为部党。图危社稷。灵帝诏刊章捕俭等。曹节因此讽有司奏捕前党百余人。皆死狱中。

皇甫规传云。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太山贼叔孙无忌侵乱郡县。征规太山太守。规到官广设方略。寇贼悉平。延熹四年。羌寇钞关中。规讨之。羌遣使乞降。征还拜议郞。论功当封。而中常侍徐璜等陷以前事。下之于吏。遂以余寇不绝。坐系廷尉。论输左校。诸公及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诣阙讼之。会赦归家。征拜度辽将军。上书荐中郞将张奂以自代。朝廷从之。及党事大起。天下名贤多见染逮。规虽为名将。素誉不高。自以西州豪杰。耻不得豫。乃先自上言。臣前荐故大司农张奂。是附党也。又臣昔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凤等上书讼臣。是为党人所附也。臣宜坐之。朝廷知而不问。时人以为规贤。陈蕃传云。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李膺等以党事下狱考实。蕃因上疏极谏。帝讳其言切。托以蕃辟召非其人。遂策之。窦后临朝。以蕃为太傅。录尙书事。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谋诛中官。及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入承明门。攘臂呼曰。大将军忠以卫国。黄门反逆。何云窦氏不道耶。王甫时出与蕃相迕。遂令收蕃。蕃拔剑叱甫。甫兵不敢近。乃益人围之。数十重。遂执蕃。送黄门北寺狱。即日害之。蕃友人朱震时为铚令。闻而哭之。收葬蕃尸。匿其子逸于甘陵界中。事觉系狱。合门桎梏。震受考掠。誓死不言。故逸得。后黄巾贼起。大赦党人。乃追还逸。官至鲁相。

窦武传云。武字游平。扶风平陵人。延熹八年。长女选入掖庭。桓帝立为皇后。武封槐里侯。拜城门校尉。时国政多失。内官专宠。李膺、杜密等为党事考逮。武上疏谏。有诏原李膺等。灵帝立。拜武为大将军。封闻喜侯。武旣辅朝政。常有诛剪宦官之意。后武奏收曹节、王甫等。长乐五官史朱瑀盗发武奏。曹节闻之。矫诏捕收武等。武等皆自杀。武府掾桂阳胡腾。少师事武。独殡敛行丧。坐以禁锢。武孙辅时年二岁。逃窜得全。事觉。节等捕之急。胡腾及令史南阳张敞。共逃窜辅于零陵界。诈云已死。腾以为己子。而使聘娶焉。

宦者传云。侯览者。山阳防东人。桓帝初为中常侍。以佞猾进。倚势贪放。延熹中赐爵关内侯。进封高乡侯。兄参为益州刺史。民有丰富者。辄诬以大逆。皆诛灭之。没入财物。前后累亿万计。太尉杨秉奏。槛车征于道。自杀。览坐。旋复官。建宁二年。丧母还家。大起茔冢。督邮张俭。因举奏览贪侈奢纵。前后请夺人宅三百八十一所。田百一十八顷。起立第宅十有六区。又豫作寿冢。石椁双阙。高庑百尺。破人居室。发掘坟墓。虏夺良人妻。略妇子及诸罪衅。请诛之。而览伺候遮截。章竟不上。俭遂破览冢宅。籍没资财。具言罪状。又奏览母生时。交通宾客。干乱郡国。复不得御。览遂诬俭为钩党。及故长乐少府李膺。太仆杜密等。皆夷灭之。遂代曹节领太仆。熹平元年。有司举奏览专权骄奢。策收印绶自杀。

曹节、字汉丰。南阳新野人也。初以西园骑迁小黄门。桓帝时迁中常侍奉车都尉。灵帝即位。封长安乡侯。时窦太后临朝。后父大将军武与太傅陈蕃谋诛中官。节与长乐五官史朱瑀。从官史共普、张亮。中黄门王尊。长乐谒者腾是等十七人。共矫诏以长乐食监王甫为黄门令。将兵诛武。蕃等。节迁长乐卫尉。封育阳侯。

董卓传云。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拜幷州牧。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谋诛阉宦。而太后不许。乃私呼卓将兵入朝。以胁太后。卓得召。实时就道。未至而何进败。献帝时迁太尉。更封郿侯。卓乃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俱带鈇锧。诣阙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以从人望。于是悉复蕃等爵位。擢用子孙。寻进卓为相国。后为王允、吕布等所诛。

○桃花人面 杂剧

明孟称舜作。按唐人小说。博陵崔护。资质甚美。少而孤洁寡合。举进士第。淸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畆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问曰。谁邪。护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甚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姸。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盼而归。尔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淸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扃锁矣。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护惊怛莫知所答。父曰。吾女筓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忽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卒。吾老矣。唯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尙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父喜。遂以女归之。作者前后情节。都无改易。唯女郞本未传姓字。今撰叶蓁儿以实之。似亦借桃夭之意。相为映带云。

○花舫缘

明孟称舜作。唐寅遇华学士婢事。见泾林杂记。作者本用此事而其中小有改窜。如华学士则云沈八座。桂华则云慵来。又相遇本在无锡。而此以为虎丘。则参用小说所记也。小说亦云华学士婢。而以婢名为秋香。又与陈元超事相混云。

○蕉鹿梦 杂剧

明上虞人车任远撰。事本列子。稍缘饰之。

列子。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击而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旣归。吿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眞梦者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而得鹿耶。讵有薪者耶。今其得鹿。是若之梦眞耶。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耶。其妻又拟其为梦。薪者归。复眞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欲二分之。以闻郑君。皆互有梦觉之说。相国曰。欲辩梦觉。维黄帝孔子。

作者撰出樵夫乌有辰得鹿。为渔翁魏无虚所取。且云是山神奉仙师列御寇意旨。点醒世人。此乃妆点生色也。

同类推荐
  • 百愚禅师语录

    百愚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里志

    北里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哀台湾笺释

    哀台湾笺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ageant of Summer

    Pageant of Summ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张氏妇科

    张氏妇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Penelope's Posts

    Penelope's Pos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我不口吃

    重生之我不口吃

    连续几天熬夜竟然猝死,醒来发现自己是生活在平行空间七十年代的一个军嫂,还,还,还是个结巴。艹,还有个小毛头儿子,啥?不是我亲生的?离婚!啥?军婚受法律保护,想恢复单身狗,不可能?...内啥,看你长得人模狗样,又是兵哥哥,就准你当我老公吧!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

    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全部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演变,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本德、陈云、邓小平的题字,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报道和评价、雷锋精神内容的书包括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讲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展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同时,书中精选的与雷锋有关的一些珍贵题词图片,给读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最新最完整的诠释。
  • 悬疑惊悚:人皮猜想

    悬疑惊悚:人皮猜想

    一个叫陈家坞的村庄连续发生死亡事件,离奇诡异,死因不明,连同搬走的村民、警察还有到村里采访过的记者都受到死亡威胁。出现在尸体周围的来路不明的头发,村民们关于闹鬼的传说,几个留守在村里的可疑村民,处处疑云。凶案,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场接一场发生。同时城里也在发生恐怖谋杀案件,死者都是一刀致命,双眼被挖,生殖器或者子宫被毁,背部被切割掉长方型的一块人皮。一个微小细节,把两个不同地方的命案,串联到了一起……
  • 史前文明:重复的时代(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史前文明:重复的时代(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本书介绍了一亿年前的人造地图、七十万年前的月球开采、两千年前的化学电池、矿石中奇特的人造物、埃及的远古飞机雕模、英国的巨石阵遗迹、荒凉高原上的文明遗迹、远古时期的地下古隧道、神秘的史前文明古物、哥斯达黎加巨型石球等内容。
  •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The State of Greece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THUCYDIDES, an Athenian, wrote the history of the war between the Peloponnesians and the Athenians, beginning at the moment that it broke out.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保定,你的诺丁汉

    我的保定,你的诺丁汉

    故乡与作家,游离胶着,剪不断,理还乱。然而,离开故乡,反观故乡,回归故乡,似乎又是文学创作所必取之径。黑马此书,以故乡为主题,收入其所作乡愁随笔及其所译劳伦斯有关其故乡诺丁汉的散文多篇;回忆保定老城里成长的人情世故,译介英伦小镇诺丁汉中的爱恨离愁,于宁静恬淡中寄寓深沉情思,在理智与感情之间寻觅自己的心灵故乡。在文化消费异军突起的当下,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相信唯有不忘初心,铭记自己方寸间最为瑰丽的风景,方能走得更远。
  • 幽山女医之夜寐良人

    幽山女医之夜寐良人

    她是惊才绝艳的医女,他是万人之上的君王,她救了他,他一旨令下,她满门被灭,她怀恨在心,却被迫留在他的身边,成为他的皇妃。因为爱得深,所以罪孽深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孽,何弃疗

    妖孽,何弃疗

    睁开眼,她成了失宠王妃,本想安心做个透明人,奈何王爷侧妃脑子有坑,王府阴谋多,江湖套路深,为了美好的明天,她卷卷铺盖归隐去也……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
  • 明月传

    明月传

    她只是一小小的女子,却肩负拯救天下苍生的己任,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谁才能陪她一起走过荆棘岁月,去探寻未知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