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2900000010

第10章

性命双修之学,非独吾道为然,即三教圣人亦莫能外。始以性立命,继以命了性,终则性命合一,以还虚无之体,尽矣。夫性本虚无,浑无物事,然必至虚而含至实,至无而含至有,始不堕于顽空一流。学者下手兴工,万缘放下,纤尘不染,虚极静笃之时,恍惚杳冥,而有灵光昭著,普照大千世界,此即灵台湛寂,佛所谓大觉如来,道所谓灵知真知是。但人自有身后,一点真灵面目久为尘垢所污,大修行人所以必除思虑、祛尘缘,而于静中养出端倪也,此即明心见性也。诸子探出这个消息,始知我生本性无时不在,非因静而后有,不过由静以养之耳。至人心一静,又如冰雪融化于不知不觉中,忽然现出一线灵光,非但人不及知,而己亦不自觉,斯时万境澄彻,片念不生,觉得天地万物无不自我包罗,古今万年无不自我贯注。此即孟子养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则充塞乎两大之间者是。如此见性,方为真见,如此养性,始成直养。斯时也,神游于穆之表,气贯太和之天,寂然湛然,浑然融然,而后[不至]不入于杳冥,使圣学等诸奇怪,亦不至逐于事物,使圣学流于纷驰,斯道得矣。虽日用云为,万端交感,亦惟任天而动,率性以行,如大禹之治水,行所无事,卒之功满天下而不知功,名满天下而不知名,浑如赤子之知能爱敬,一出于天真,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实则不自觉其知,不自觉其能,有与物俱化者焉。诸子果明此道,以一贯万,以万归一,自然炼精得元精,炼气得元气,炼神得元神,而长生可得,神仙可几矣。不论童真破体,不论老少贤愚,不论富贵贫贱,只要有功有德,自成上圣高真。虽曰虚无妙道,其实如如自在,了了长明。昔人谓“针锋上打得筋斗,电光中立得住脚”,才是虚中实、无中有,而不等旁门之依稀仿佛也。诸子由此修持,始焉心无生灭,则性可长存矣,继焉息无出入,则命可长保矣。古云“心在丹田身有主,气归元海寿无穷”,不诚然乎?无奈今之修士不知清净为本、真实为宗,或但务于虚静,而不知下学上达之原一致,或但事乎奔驰,而不知天德王道之本一贯;即有究心性之源,明造化之妙,又不知性为气体,气为性用,无性则命无由生,无命则性无所立。漫说尽性即可至命,须知立命乃可了性。彼徒存性,不能立命,每见气动而神随,究不能断夫情欲,神游而气散,更不能逃夫生死。由此言之,修性大矣,而炼命尤急焉。虽然,今之炼命者,但闭目静坐,冥心寂照,徒守离中阴神,不采坎中阳气。倘念动而神驰,长生且不可得,安望不入轮回?又况徒事空静,死守阴神,全无一点阳气,眼前即无生机,安望死后为神?虽有神境通、宿命通、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之五灵,究皆阴神,而神未入气,气未归神,阴阳未合,神气不交,息有出入,神亦变迁,心虽有入定之时,只是强定之阴神,终未炼成不动之阳神,而生死难保,轮回种子尚在。如此修炼,又与凡夫何异哉?

二十六

自乾坤破为坎离,已非旧物矣。离外阳而内阴,坎外阴而内阳,外者假,内者为真。且离中所有者精神,坎宫所有者气血,坎虚而成实,离有而成无。学者先采坎中真阳,补离中真阴,复还乾坤本来真面,即返本还原也。法在以汞投铅,以铅制汞,复用天然神火久久温养,以铅虽先天之物,在人身气血中,夹带有阴气在内,故日运符火包固己汞,必将铅气抽尽,化为明窗尘埃片片飞浮而去,只存得一味灵妙丹药。再加九年面壁工夫,始能无形生形,成就一位真仙。若但离宫修定,不向水府求玄,则离宫阴神犹是无而不有,虚而不实,纵静中寻静,深入杳冥之境,只得一个恍惚阴神样子,终不能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欲有则有、欲无则无、实实在在有个真迹也,故曰: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又有只知炼命者,但固守下田,保养元精,前此未闻尽性之工,后此但求伏气之术,惟炼离宫阴精使之化气,复守肾间动气使之不漏,不知移炉换鼎向上做炼气化神工夫,虽胎田气满,可为长生不老人仙,然气未归神,神未伏气,有时念虑一起,神行气动,仍不免动淫生欲,故曰:修命不修性,“犹如鉴容无宝镜。”必也性命双修,务令一身内外无处不是元精,无处不是元气。到得精已化气,无复有生精之时,然后精窍可闭。于此急寻圣师口诀,用上上乘法,行五龙捧圣之工,自虚危穴起,上至泥丸,降下丹田,所谓“四象攒来会中宫,何愁金丹不自结”者,此也。斯时凡息停而胎息见,日夜运起神火,胎息绵绵,不内不外,若有若无,炼为不二元神。如此炼气化神,适为大周天火候。张祖云:“终日绵绵如醉汉,悠悠只守洞中春”,又谓“绵绵密密,不贰不息,上合于穆之天”,又谓“无去来,无进退”,是也。如此抽铅添汞,以汞养铅,待得铅气尽干,汞性圆明,外息尽绝,内息俱无,只有一点神光了照当空,是即气化神矣。学人初入定时,未至大定,犹为少阳,未炼到老阳之候,尤必惺惺不昧,寂寂无闻,不著有相,不著无相,庶元神才得超脱。不然,神有依傍则不脱,神有方所则不超,安能跳出天地阴阳之外,而不为天地阴阳鼓铸者?此炼虚一著,所以无作无为,无思无虑,纯乎天然自然之极。前此炼气化神,虽无为而犹有迹。到得炼神还虚,不似前此温养之工犹有朕兆可寻也。此为最上上乘之道。

二十七

精非交感之精,乃先天元精也。何谓元精?此精自受生之初,阴阳二气凝结一团,如露如珠,藏于心中为阴精,即天一生水是也。其未感而动也,只一气耳。及乎有触而通,在肝则化为泪,在脾则化为唾,在肺则化为涕,在心则化为脉,在肾则化为精,寒则为涕,热则为汗,闻香生津,尝味垂涎,所谓“涕唾精津气血液,七般灵物总皆阴。”惟一念不起,一心内照,则七窍俱闭,元精无渗漏之区,久久凝炼,则精生有日,如春暖天气熟睡方醒,一团温和热气常发于阴肾之中。斯时也,急以真意摄回丹田土釜,烹之炼之,温之养之,则元精常住,元气可生矣。但药有老嫩,火有文武,运有升降,归炉温养,皆有法度,学者须虚心求师,抉破真机得矣。否则,一有不明,妄采妄炼,鲜不为害也。此中危险,不可不知。所以炼精者必凝神于中,调息于外,到得精神团聚,气息和平,则精自生而气自化矣。所谓气者,即此元精所煅炼而成也,但伏阴肾中,恍惚杳冥,凝结一区,静则为气,动则为精。气存则人存,气亡则人亡。气之所关,非细故也。气之衰旺,人之老幼强弱因之;事为之举废,功业之成否,鲜不于气是赖。当其静时,无形无象,只有一团温和之意,薰蒸四体,流贯一身;及有感而动,成孝悌之德,通乎神明,为忠义之举,参乎天地,浩然沛然,至大至刚,有包罗宇宙之概。孟子谓“集义生气,集气成勇,贯金石,格豚鱼”者,皆此正气为之也。志以帅气,气以成义,无是气,则颓靡不振矣。世上凡金凡玉可以买得,惟有此气,生死与俱,性命与共,非由积累功深,无以得其充裕也。生须知气未动,静以养之,气偶露,动以炼之。古云:“忽然夜半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第开”,此即一阳来复之候,眼有金光发见,口有甘露来朝,此即大药发生之验也。急忙采取过关,服食温养。此时淫具缩尽,阳关固闭,绝外吸呼,用内神息,不许一点渗漏,务令息息尽归真,神神齐听命,使此气入神中,神包气外,久之浑然无气息往来,惟觉一点灵光隐约在灵台之上,则元气已化元神矣。自此气合于漠,神凝于虚,似有似无,不内不外,以炼至虚至灵之神。再行向上工夫,迁神于上田,以无为神火,炼七日过关服食之工,则玉液功成。自此不饥不寒,四时皆春,别有一重天地在我主持,而我有真我矣。再接炼神还虚一步工夫,重置琴剑,再安炉鼎,现神则灵光普照,敛神则元气浑然。倘若神有动时,急忙收拾,摄回中宫,务令定定相续,如如自如,由少阳而养至老阳。然后有感而动,念虑一起,可以跨鹤登云,升天入地,做一切祛邪补正救人利物之事,且化百千万亿化身,到处现形救世,而不见其有损,即寂寂无迹,收敛至于无声无臭,亦不见其少益。盖神之动也,以物之感而通,非神之无故自动也;其静也,以物之无感而敛,亦非神之恶动常静,其感其应,概因乎物,全不在己,所谓“常应常静,常静常应”,“寂寂而惺惺,惺惺而寂寂”者是,是即还虚之真谛。否则,神未养老,出之太早,不免见物而迁,堕入魔道而散。即养得老壮,而思虑未绝,则志有所向,意有所图,纵行为得当,亦觉有为而为,殊非虚无之本体。何也?有为而为者,识神也;无为而为者,元神也。识神用事,元神退听,元神作主,识神悉化为元神。此理欲之关,不容并立者也。若识神未化,犹难割断尘情,一念不谨,即堕入于生死轮回也而不自知,所谓“无量劫来生死种,痴人唤作本来人”是也。尤要知元神无迹,元气中之至灵处,即元神也,然必如谷之应声,影之随形,自然而觉,自然而知,不假一毫安排,无容一丝拟议,如孟子谓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是元神也。由此推之,视听言动,日用事为,无在不有元神作用,但有意者属识神,无心者属元神。元神识神,所争只在些子,学者须自审之。能以元神作主,返入虚无境地,欲一则一,欲万则万,神通无外,法力无边,岂但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已哉!

二十八

火候之事,别无机密,只是一个勉强自然、分文分武而已。药未生时,必须猛烹急炼以煅真金,如打战然,务要振顿精神,奋力争先,切不可输与他。故丹经云:“降魔杵,斩妖剑”,字字皆金针也。药既生后,当行河车工法。若精神不振,亦难使清升而浊降。古云“专气致柔”,亦不过言一心一德之专致,极其和顺,非教之放弱也。总要将后天凡息停止,不可丝毫运用。盖后天之息,凡火也,凡火伤人,不可用他,必须以先天神息无形无象者为主。纵有后天之息未止,我亦不理他,只心心念念融会先天神息,而后天凡息一听上下往来,我不采他张他、与他作一个主,即得先天神息之用。于是身心内外自如水晶塔子,琉璃宝瓶,通天通地,亘古亘今,觉得天地人物无不与我一体,两相关切。迨至三元混合,返乎太古之天,此时用火无火,几于大化流行,上下与天地一也。学道人第一要炼剑,剑即先天元气也。第二要铸镜,镜即先天元神也。神无杂妄,常常唤醒,不许走作,即明镜高悬,物来毕照矣。气由积累,时时提摄,不放他弱,即慧剑排空,能斩三尸矣。尤要有绳绳不绝、坚固忍耐之心,方能久道而化成。否则,时作时辍,不能到左右逢源之候。此即《中庸》云:“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是慧即智也,慧剑即勇也,恒久不已、日夜无间,即仁而守之也。尔等须向身心上实实讨出凭据,方有把握。吾观诸子用火有伤,不是用力之过,是动后天三焦火之过。而今又近柔懦,故阳陷溺,不经神火猛烹急炼,断不能飞腾而上泥丸,以补脑而还精,为长生不死之仙,所以清气不升,浊气日重也。此须勇往为之,必一心一德,毋许走作,方得神气归还。知否?

二十九

天地生生之道,不过一阴一阳往来迭运、氤氲无间而已。然此皆后起之物也,若论其原,只是无极太极,浑浑沦沦,浩浩渊渊,无可测识,无可名状焉。惟静极而动,阴阳兆象,造化分形,而阳之升于上者为天,阴之降于下者为地,天地定位,人物得其理者成性,得其气者成命,而太极不因之有损焉。即天地未兆、人物未生以前,而太极浑沦无际,亦不因之有增焉。夫太极,理也,无可端倪者也,而实为天地万物之主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此言两仪之发端,无不自太极而来。当其动而为阳,是气机之蓄极必泄,非太极之有动也,其动也,其气之屈而伸也;及静而为太极,是气机之归根返本,非太极之有静也,其静也,亦其气之伸而屈也。要之,气机有动静,而太极无动静。尔学人务须明得这个源头,始不堕于形气之私。其在人身,父母未生以前,则虚无而已,此时有何动静?即太极也。然虽无动无静,而动静之机无不包孕于虚无之内,故先儒谓“理可统气”者,此也。及气机一动,落在人身,而太极判矣,阴阳分矣,五官百骸从此始矣。一阴一阳,往来升降,皆离太极之理不得,若无此理,则亦块然蠢物耳。生等既明修炼要采阴阳之气机以为长生之药物,尤要得太极之浑沦才是神仙之根本,二者不容偏废也。如打坐时,一心凝神,除却思虑,灭去幻缘,惟以无心为心,出于有意无意,浑浑沦沦,是得天地之始气以为气者也。于是外调口鼻之凡息,内蕴呼吸之神息,一上一下,往来不息,氤氲不穷,而天地万古不磨,即人物发生不息矣。尔等行工,务令百无存想,万虑全消,即得太极之理也。调其神气,运行周天,即是阴阳之气也。夫天地之所以万古不磨者,由此理气之运行耳。我能效天地之无为而行,生生不已,即盗天地之元气也。其实有何盗哉!人与天地同一理气,顾何以天地长存,而人物则有生死耶?只因人物之生,虽抱一而居,涵养而处,无如气自为气,不得无思无虑之真,于是纷纷纭纭,纠缠寤寐,气虽犹是,而理则无存矣,且理既无存,气亦因之馁矣。惟以无思无虑、无作无为为本,其气机之流行一听诸天道之自然,虽无采炼工夫,无作为意想,而总出之以自然,运之以无迹,如此即虚合道,道合自然矣。虽然,初下手时,人心起灭不常,气息往来不定,不得不勉强以息思虑,调气息,但不可太为著意。如太著意,皆属后天之物,非先天之道,纵云有得于身心,亦不过健旺凡体而已,不可以生法身也。知之否?

同类推荐
  • 明伦汇编人事典鼻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鼻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断肠词

    断肠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沧海遗珠

    沧海遗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仪礼

    仪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玄灵宝飞仙上品妙经

    洞玄灵宝飞仙上品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皇明九边考

    皇明九边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井冤魂

    古井冤魂

    本书是作者历年来创作的短篇故事合集,共26篇,包括:《丛林里也生长爱情》、《古井冤魂》、《惊心的红色信封》、《通向火星的列车》、《为诚信买个保险》、《心灵绑架案》、《兄弟》等, 其中《兄弟》讲述了兄弟二人为了筹措父亲的医药费,弟弟不惜举报哥哥犯罪,获得奖金救活父亲的故事,读来让人不由得辛酸和感动。
  • 北京梨园金石文字录

    北京梨园金石文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有一具身外化身

    我有一具身外化身

    看似平静的修仙界,却暗藏波澜,危机四伏。被选入修仙门派,叶纯阳面临的却不是如仙人般超然脱俗,而是一场生死危机,闯三界,渡魔海,入六道,要修得长生,唯有踏碎星辰,斩尽万仙!一口大勺,一具分身,问苍茫仙域,谁主浮沉?!
  • 寒冷的2006年夏天

    寒冷的2006年夏天

    2005年底我在东莞开会。会议结束临上车时,接到张志林打来的电话,说萌萌得了很重的病,他沉吟了一下,接着又说,是肺癌。现在她已从海口转到广州治疗,就住在执信南路的中山大学医学院的肿瘤医院。我听后心猛地一沉。一时间,我还无法将萌萌与绝症联系在一起。在返回广州的路上,我一直怔怔的。她在我面前浮现的模样,是始终的笑靥如花,始终的好心情。那轻快的、像背台词一样的讲话语调,让她出尘,高过众人。她始终与骄傲、优越、典雅的仪态相联。她常着一身黑衣黑裙,却将黑色穿得绚丽而耀眼,显示出与这个时代匆忙粗糙的女人迥异的精致与高贵。
  • 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

    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极碎空

    武极碎空

    药王谷药仙转世重生,成了风家三少爷风逸……从此这个被称为“天生废柴”的男人,彻底逆转了人生,利用前世炼药的经验,改善体质,畅通经脉。炼制逆天神丹,引雷淬体,沙漠苦修,九转凝魂;弹指惊雷,手握至尊神器,脚踩天下高手!终于成就一代传奇!
  • 快穿治愈反派男神

    快穿治愈反派男神

    风铃突然猝死,被强迫绑定了一个系统,为了治愈反派男神维护世界稳定,她遇到各路男神,残暴王爷,呆萌魔尊,妖媚国师,禁欲和尚,霸道总裁,末世丧尸王,腹黑阎王,霸道小狐狸,.....可是为什么最后都是他一个人呀,你还想逃到哪里去,1v1
  • 升仙漫漫

    升仙漫漫

    羲和道长瞪着眼睛掐着腰大喊:“臭丫头,你啥时候破境,再不破境,为师都不行了。”芃芃:“师傅,你如此英俊潇洒,温文尔雅,怎么可以说不行。师傅且放心,这夜景如此醉人,待徒儿看够了便破境。”羲和道长:“两百年前你就是这句话了,徒弟啊,我这当师傅的好累啊……”芃芃一头黑线,摩拳擦掌,实在忍不住想打断师傅的“千言万语”。羲和道长叹道:“徒弟啊,你只有飞升至上界,才更有能力与机会唤醒沈家小子。”万水千山间能与你相识相知相恋,是我前生几世修来的福缘。
  • 肥女也多娇

    肥女也多娇

    没有人比她更背了,吃个烧烤也能被雷劈中.被雷劈中了吧也就算了,竟然还穿越了.可是为什么人家穿越都穿成绝世大美女,她穿越却穿成了绝世大肥妞啊?而且她的名字竟然这么地讽刺,竟然叫楚--纤--纤!哇!天啊,还有没人性啊.这个冰山脸王爷真的是她的老公吗?来看落湖被救起的她,竟然还带着个妖艳的侍妾,是存心来冷嘲热讽外加看好戏的吗?长得胖又不是她的错.她也想穿越成大美女的啊,可是老天不帮忙啊.既然这样,那就井水不范河水,各过各的生活吧,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那一天,她倒要看看,她的王爷老公是不是真的不后悔.什么什么?五色石?什么什么?要她去找?什么什么?皇上老大的命靠她去救?天啊,她只想安静地过点小日子啊,能不能这救世主的任务让别人去做啊...-----------------------------------------------------------------------------------------------群号是"32806509...还有一个39691728..连接一下朋友的新书--<天蝉传说>超好看哦超级连接自己的新书(伯爵的烧饼小妹)有兴趣的朋友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