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2900000017

第17章

自古师尊传道,鲜有如吾今日之单传直指,必抉至十分透彻,不留一线余蕴者。是岂前圣之不能传哉?亦由时势之各异耳。迄今人心陷溺,世道浇漓,大道之微存者几希,世教之坏,危于累卵,其沉溺于记诵词章者无论矣,即有笃志圣学,身体力行,直至三五年之久不得真乐,甚有童年讲学,皓首茫然而不知其底蕴、尝其旨趣者,虽由习染既深,锢蔽日久,后天气质之性、物欲之情竟视为固然,而要皆由于教养之大坏,不得其真际有以致之也。或曰,四书五经之解,诸子百家之注,迩来汗牛充栋,较前代为过焉,乌得谓教之无术?府厅州县之学校,党庠术序之师承,当时遍满天下,较古昔犹多焉,何谓养之无所?呜呼,是不知道之所以然,虽读尽五车,无益也;不明教之所从来,虽讲席万座,何裨焉?故言愈多而道愈晦,师愈繁而教愈纷矣。夫以其无承道之人,影响之谈,依稀之论,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俗云:“要知前途三叉路,到此须问过来人。”知不真者,虽多言而何益?行不至者,纵明示而皆非。以故世衰道微,上下皆驰于名利之场,鲜有知仁义之德是吾人真乐地者。嗟乎,道之不行,由于道之不明,亦因道之不明,愈见道之不行。吾师目击心伤,不忍大道废驰以至于此极也,所以此次所传,必如老吏断狱,不穷究到底而不已。诸子幸遇其际,其前缘前根已结之有夙矣。虽然,不闻吾教诲,得吾提撕,纵诸子夙根未坏,灵性尚存,三五十年亦不能洞彻本原,返还性天也。倘若功未积,德未累,即日夜讲论直至终身之久,亦无豁然贯通了道成真之一候。故吾师传道,必以立功立德为首务,否则,魔障难消,修持多阻,不知者反以吾道为非真。吾师此山设教,其得吾真传者仅有数人,人才之难如此!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吾深信其语矣。如尔数人,个个皆有根缘,人人皆重德行,所以其言易入。若非诸子数人,吾教终成画饼。某生心力俱疲,已得三昧真火,但候功圆行满,炉火纯青,方能跳出迷津,直超彼岸。某生再加猛烹急炼,亦必丹成有象,其乐无穷,回视声色货利与夫恩爱之乡,皆孽网情罗,了无足系其心者,此为得道之真验。若夫大丹无形,大道无象,或有或无,人不可得而见,即己亦不可得而知。唯有尘世尊荣之事,室家之好,平日所最系恋者,于此有得,重于此,自然轻于彼,乐于此,自然恶于彼,有不期斩除而自然不介意者,此真融融泄泄、大道有得之真验也。吾今叮咛告戒,欲求超脱红尘,诞登彼岸,得孔颜之真乐,为天地之完人,其必先行布施,广行阴骘,上格苍穹,而后冤累全消,庶无阻挠。故曰:“凡俗欲求天上宝,随时须舍世间财。”又曰:“若使凡夫能知得,天上神仙似水流。”甚矣哉!道虽大公无私,然亦不许匪人得入也。此岂天之有私耶?若不如此,善恶何以分明,报应何以昭彰也?某生见已及此,但未至于熟耳。若到纯熟,其乐不可名言,始知古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人所视为畏途者,彼皆视为乐境也,又何况其小者外者耶?学人必到此地,方能淡得红尘。诸子扪心自问,然欤?否耶?

天地之要,别无妙义,总不过一虚尽之。如能于虚处把得定,立得稳,自然日充月盛,学缉熙于光明,夫岂但六通具足已哉!虽然,以言其体,则本虚也,因有生而后,气拘物蔽,如一空屋本自阔然开朗,只为阴渣尘垢间之,则开朗者不开朗矣。以言其用,则又至灵,只缘习染尘垢,犹金之陷于泥沙,则光明者不光明矣。所以吾道教人,不外虚实两字。即如水底金生,有蓬勃氤氲之状,此实也。而上升下降,听之自然,出以无心,则实也而虚之矣。又如灵阳一气原无声臭可言,此虚也,而彼此感召,自归炉鼎,炼成胎婴,则虚也而实之矣。如此虚中实,实中虚,才是成仙证圣之本。无奈今之人知养虚静,而即著于虚静一边,只知踏实,而又著于踏实一边,此为泛泛之虚,非真真之虚,为死死之实,非确确之实。何也?道本无名相也,无方所也。必要以无方无所而又似有方所行之,方合虚实兼赅之妙。彼执无著有,虽所堕不同,要皆同此一病,非大道之微妙。诸子以吾师今日所示为本,庶几越坐越妙,愈久愈融,不似前此之打坐不久而神气即倦矣。设或稍生怠弛心、厌烦心,不须向他处去求,只自问心之虚与不虚,气之实与不实。如或太虚,虚而无著,势必心神飞越,游思杂念因无著落而起矣。抑或踏实,实而不空,又如肩挑背负、手持而足行者,终日终夜,永无息肩驻足,安得不困苦无聊、倦怠不堪乎?总要知虚也而我无意于虚,实也而我若忘其实。如此行持,即孟子云:“若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唯其无心于事,自然无事于心,则神不劳扰,气不累赘,打成一片,自然神融气畅,心旷神怡。如此久行,未有不得其旨趣而不能耐坐者。总在诸子心领神会,不许一念之非据我灵府、乱我心性,得矣。诸子近造吾道,已得三昧之真,只为用火采药多著于实一边,因之不见趣味,故坐久而生厌倦。唯其道不合于虚无,即不似我本来物事,无怪乎气血不流通,坐久而身体俱痛,难以终一周也。炼丹之道,先要踏踏实实,从守中做起,然后引得本来色相出来。苟不踏实,何以凌空?故三丰云:“凝神调息于丹田之中。盖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息归于元海曰调息,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如此久久,心神畅遂,气息悠扬,不假一毫人力作为,自然神无生灭,息无出入,俱是安闲自在,斯时也,始将不神之神、无息之息,随其自运,听其往来,一若我与神气融洽为一,又若我与神息两不相关,此当放下又放下,而后阳生有象矣。到得阳生,我即收归炉内,颠倒逆用,返还造化,以成无上极品金仙。是故用力者,概不是道;不用力,亦不能自成。须用力于前,顺行于后,所谓“尽人事以听天命”者,是其旨矣。诸子近来工夫,当用力处,到还知得;至于不当用力的,一味听之自然,这就大错,知否?昨日闻生言神静气调之会而有心神搅动、不肯皈依之状,此非神之动也,乃气机未到自然,不免在心中冲突。此无他法,唯有坐镇主人,一灵独照,管摄他,不许他妄走,调和他,不使他不安,久之气一静,神自恬,安有心神出入之患哉?又言天心为主,元神为用者何?天心即寂然不动之中而有一个主脑,元神即感而遂通之后并不知所从来。此皆自然而然,一灵炯炯,万象咸空,虽日用百端,而天心元神究不因之有加损也。生能识得这个消息,始知炼我虚无之阳,以为我成仙证圣之本。噫,此个天心元神,修行人鲜有能识其真者。须知无时不在,但将万缘放下,而我之主宰自若。即私欲满腔之日,而我之主宰亦自若,不过因物欲而偶蔽耳。在初学之士,未得神清气爽,虽有天心元神,尚未十分透彻。我今示尔。唯于寂然不动中,而有一个主宰,不令外来之物纷纷搅扰,即炼我之天心也。及至感而遂通,亦要有个主宰,勿令我之灵阳被物牵引而去,即炼我之元神也。焉有不日积月累,而成一极品之神仙哉!总之,学者下手之初,须如血战一般,一棒一条痕,一棍一点血,用十分气力,然后有得。否则,因循怠玩,一曝十寒,未有能成者也。吾师此日所言,句句是切近工夫。但要耐烦辛苦,自家猛勇精进一番,然后澄之又澄,静而又静,不觉恍惚杳冥,真阳发生,而人如痴如醉矣。蕴蓄久之,自有真人出现。岂若旁门小术徒固阴精以成幻相之神者哉!

论阳生不一,有外动之阳生,前已示过。若内动之阳生,还未亲切言之。夫内动阳生,实由静定久久自然而生者。有由偶尔入定,当下即生者,此神入气中,融洽为一之象也。我于此再为蕴蓄,内中天然神火,任其静而动,动而静,盘旋于丹鼎中,再用外之符火,听其上下往来、行住起止,所谓“周旋十二节,节尽更须亲”是。到得内火一旺,外火自回环于一身之中,鸿鸿濛濛,无有底止,此即气周神外之候。我于斯时,唯有坐镇主人,凝定中宫,务使内想不出,外想不入而已。诸子近时已做到此处,吾师看来,还未十分如法。当退符时,一味无思无虑,似乎到佳景,不觉又他去焉。盖因未曾老炼,不妨再数周天之息以招回之,久之至于化境,不须搬运推迁,而吾身蓬蓬勃勃,上为薰蒸之气,下为坎水之精,周流一身上下,往来无有穷期者,此息不期调而自调,精不期炼而自炼,所谓“真橐籥”,又谓“长吹无孔笛,时鼓没弦琴”者是。此非吾独撰也。吕仙云:“温养两般,内神火而外符火。保全十月,去有为而就无为”是。此时虽云无为,亦要知无为之中,有个真正主人为我主宰,才不落空。又还要回光返照,数息而若无数者,方能保固真阳,生长胎婴。柳真人云:“一息去,一息来,息息相依莫徘徊。”由此观之,内之神火须当安闲自得,调停中立,外之符火是为温养之火,唯加一番谨慎,著十分了照,听其息息归根,息息入定,化为自然之神符,毫不假一分人力,得矣。吾观诸子,上榻之初,也知数息招摄此个元气,到得返还之后,多有遽行下榻,所以一下榻,身中自然元气又不在了。又有将到佳景,还未十分稳当,忽然此心烦躁,不能久耐,所以未下榻时元气已经打散。此中工用,须要静之又静,耐之又耐,坐到天花乱坠,周身血气自然踊跃,我身浑如太虚,直若无有身形者然,又若此身在气机包裹中,如春蚕作茧一般,我于此唯有一灵炯炯,独照当中,内外浑忘,有无不立,才是真诠。诸子积诚已久,结念已深,吾故将此温养神火符火一齐传出。从今日起,须于未坐之先一切料理清楚。即有忽来之事,实属紧要者,不妨下榻相应。如非急务,不必通知。无论有效无效,务要用一点神光微照,为我主张。行住坐卧,皆是如此。视听言动,无不如是。推之事物纷投,困苦迭至,亦无有不从容中道者。只怕人心不死,道心难生,又复悠悠忽忽,今日如斯,明日如斯,故终年竟岁而了无进益也。若能遵守吾言,未见有不成者。

夫玄关一窍,正阳生活子时。吕祖云:“万有无一臭,地下听雷声。”古仙云:“忽然夜半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第开。”雷乎雷乎,神哉神哉!从此二说观之,难道玄窍之开、真阳之动,色身中岂无真实凭信,而漫以雷声喻之乎?张祖又云:“雷声隐隐震虚空,电光灼处寻真种。”古来仙师个个俱以雷鸣比之者,何哉?吾今直为指出,即尔生入定之时,忽然神与气交,直到真空地位,不觉睡著,鼻息齁齁,一惊而醒。此即是天地之根,人物之祖。吾身投胎夺舍,其来也,即此倏忽杳冥、忽焉惊醒之一念也。尔生果于入定时凭空一觉,即是我本来真面,急忙以真意护持,切勿稍纵,如人乘千里骥绝尘而奔,暂一经眼便认识,不可延迟,迟则无及矣。故曰:“以前不是,以后不是。露处只在一息,一息之后不复见焉。”尔等务要于静定时,偶有鼻息齁齁,急忙起立,将此清空一气收摄将来。如此坐一次,必有一次长益。果然不爽其时,不差其度,不待百日,基可得而筑矣。此等要诀,古人但说玄关,未有如吾师实实向人身中指出者。是知丹诀关乎功德心性,不易语也。子贡有云:“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生等自此以后,第一要先将念头凡息治得死,所谓“死得过,信才生得起来。”又闻尔生云,光明和尚言:“要如落气时节去修炼,”得矣。此时耳无闻,目无见,万缘放下,一丝不染,从此跃出,非大道而何?故曰:“从无知无觉时,寻有知有觉处。”斯言洵不虚矣。苟未能息气死心于平时,安得生气大开、如此充满世界乎?若夫年老之人卦气已尽,精神日枯,不从此妙觉修去,何以四大牢固,能久岁月?然但知此窍为主,而不知流行一身,进火退符,调和一身血气,又安得长久不毙耶?古故云:“老年人气血已枯,竹若不敲,安能大觉?琴若不和,安得长神?”故解敲竹者,即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唤龟者,即礼下于人,必有所得。至鼓琴一喻,以真阳一到,自鼓荡其阴霾,和合其气血也。生等须从此百尺高竿再进一步,道不远矣。

同类推荐
  • 好人歌

    好人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曾公遗录

    曾公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测海集节钞

    测海集节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受箓次第法信仪

    受箓次第法信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王爷,你欺人太甚(将完)

    王爷,你欺人太甚(将完)

    你不在时,雪一直下,仿佛是在等你回来,我抬头,雪落在我的眉尖化成一片雨水。你不在时,月一直挂在空中,仿佛是在为你照亮回来的路,于是我想变做一颗树,和月亮一起等你。你不在时,树一直摇晃,那影子就象你的身影,时常使我失神。你不在时,风时常又哭又笑,于是风哭时我跟着落泪,风笑时我随它而笑。你不在时,床一直为你而空,是我心中已经容不下她人酣睡,你可知那细微的喘息声曾是我入梦的良药。你不在时,梦不期而至,梦中有你也有我,可梦醒时你却消然而去,于是,我只盼夜夜有梦,梦中有你。你不在时,我食之无味,寝之难安,唯任两鬓生华发,岁月指尖流……雪月你虽不在,我却仍为你保留着皇后的位置……直到永远……我不希望我困住你,但我也不希望再次失去你,如果用江山来和你交换,那么我一定要你,而不要江山。一滴清泪落在我的脸庞,我愕然抬起头时,却发现他已泪流满面,我刚要说什么,他却将手指放在我的唇边,只仰起头长长的叹了一声,然后将我紧紧的拥入怀中,用他的脸轻轻的抚着我的额头…….
  • Alexander Hamilton
  • 特工美人朕要了

    特工美人朕要了

    皇帝,敢跟她斗,一掌掴去。妃子,敢跟她斗,看她把她们整得死去活来!惨遭情变,一朝穿越,堂堂特工‘灵狐’,竟然穿越成为一个贪慕虚荣的草包太后身上,这个太后,诱了老皇帝,结果老皇帝死了就转诱小皇帝。闪开,那是以前的江芷灵了,现在的她,可不花痴!轩辕凤单,妖孽一般的男人。长一张比她还要美的脸庞,处处色诱她。可她是什么人啊!她才不会轻易受诱呢!这后宫,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别人视为理要的权势地位,在她的眼中,全是无用之物,她现在,只想要逍遥江湖!所以,抱歉了,皇上,哀家不要你!……………………楚国太子,温和俊美的男子。一笑起来,有如阳春三月里的和风,让人舒服。只是,她可没兴趣当你的太子妃。有多远闪多远,我还是想过我的逍遥生活呢!片段一:“母后对于朕今天的装扮,可还满意?”轩辕凤单嘴角勾笑,看着眼前那个两眼直了的女子,不由笑得眉眼弯弯。那带着丝丝慵懒丝丝偷笑的语气,让江芷灵一时间回复了正常,脸色一正,不敢再去看那一张妖孽脸庞,淡淡地道:“皇上,今日又不是春日游百花园,你这一身装束,是要与什么争艳呢!”冷冷地讽去。拜托,她喜爱美色,可是却不会受惑的,单就这美色想来诱她,还早着呢?就见轩辕凤单的脸色变了一变,那淡笑的脸,变得极是难看。倒也是,讽一个堂堂七尺男儿穿艳地要与百花争艳,岂非是一大侮辱。而且还是个堂堂的皇帝。片段二:对于自己的想法,他从来不想掩饰,这样的女子,他势在必得:“随我回楚天国,我立你为妃!”“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听完他的话,江芷灵眉头一皱,像看个疯子一样看着楚玥星。她还没有看到过有人被人陷害之后竟然还说爱上了来人。他若不是别有目的就是疯了!“我自然知道自己在说着什么,我说的都是认真的,唯有如你一般的女子,方配得上我!我给你三个月的时间考虑,时间一到,我会派人来接你的。”他的语气带着张狂,仿佛她一定会跟他走一般。片段三:“你要哀家向你行礼?”江芷灵看着那一脸兴奋的楼月尘,缓缓地站了起来,抚一抚那深红色的衣服,妩媚一笑地说道。那眼中,带着一抹他常见的流光异彩,当她拥有这样的目光的同时,就代表着有人要遭殃了!“那个……那个……还是算了吧,咱们都是不拘小节的人,行礼就算了!哈哈,我楼月尘也不是那种在乎这礼节的人啊!”楼月尘看着江芷灵这样的目光,那里还敢要她的行礼呢!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楹联(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楹联(阅读中华国粹)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源于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楹联和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相互影响、借鉴,内容和形式日渐丰富,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 没落的宇宙

    没落的宇宙

    罗福在寂寞里等待,不甘中觉醒,自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与龙狂舞,与神战斗,傲立乾坤不改一颗赤子心。当宇宙失衡,万物颓败,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悄然降临他义无反顾,书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
  •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蒙:一生多事

    王蒙:一生多事

    王蒙先生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传奇经历,剖析人生的各个环节,讲述人之为人、人之为事的种种道理。尽管王蒙给自己对号入座是“写小说的”,但所到之处,人们对他的标签和介绍不出窠臼地仍然是“前文化部长”。上世纪60年代,王蒙被流放到新疆。从一度迷茫到中年顿悟,了悟到生活可以解构,并且然于“戴着镣铐跳舞”的现实。现在的王蒙,隔岸观火似的向世人讲述那段并不空白的生活。
  • 双生嫡女相府暗家主

    双生嫡女相府暗家主

    传闻丞相府有双生嫡女,长得一模一样,容貌倾城绝代。但两个人却是一个南北极端的存在,大小姐草包花痴,令人唾弃,二小姐才思敏捷,却是个病秧子。可惜,这世人永远不会知道,双生嫡女乃是谎言......
  • 东方披萨

    东方披萨

    看到日落,我就心慌。时间像一根巨大的电动皮带,转到谁的名下,谁就交出一天的收获,送回自己的仓库。我看到皮带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只有我一无所获,我的名下空空如也。离校足足四个月了,实习单位还没找好,我知道有些同学已带着签约返校,只等拿到毕业证后,马上返回实习单位,正式开始全薪资工作。我仿佛看见他们脸上汗涔涔的,奔跑在校门外那条没有树阴的马路上,他们一定是去啃鸭脖喝啤酒了,他们一高兴就去那里,不高兴也去那里,他们把差不多一半的生活费都交给了鸭脖店戴鼻环的女老板。虽然我在这里上了三年学,但有一说一,这所学校是个狗屁。
  • 柯南与逆转检事

    柯南与逆转检事

    流动的水没有形状,漂流的风找不到踪迹,任何案件的推理都取决于心。现在的案件疑云重重,证人、证据都有可能说谎。唯一能看穿事实真相的,是外表看似小孩,智慧却过于常人的名侦探柯南!……异议あり!犯罪调查的第一法则是:你必须寻找各种可能解释事情的方法,然后想办法推翻它!只有当排除一切不可能后,剩下的才是真相!而真相一直就在那里,侦探不过是拥有比任何人都要敏锐的嗅觉,能够更快找到它罢了!……铃木保三郎:明明以为穿越成了铃木家继承人就能混吃等死一辈子了,结果怎么感觉还是会劳心劳力到胃疼……导演,午餐能加个鸡腿吗?……《名侦探柯南》的世界和《逆转裁判》的角色相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敬请期待吧!